第一篇:把优化县域科学发展软环境作为创先争优的着力点
把优化县域科学发展软环境作为创先争优的着力点
云县残联
张国庆
创先争优开展一段时间以来,我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新的局面,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县经济社会跃上新的台阶,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创先争优活动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我县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创先争优活动置于服务发展这个主旋律之中,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工作切入点,创新工作载体,制定有力措施,实行高位推动。笔者想就下阶段如何保持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态势,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成果提出两点看法。
一、把优化促进县域科学发展软环境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任务
临沧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全市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凸显了优化软环境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先争优活动要避免就活动搞活动的形式主义,就必须按照有所取舍的原则,结合我县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前的工作大局中准确定位四项任务,确保活动取得经得起检验的成果。
把创先争优作为促进县域科学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创新政府政务运行机制,拆除阻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籓篱,各种生产要素自由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出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力。使我们丰富的资源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促进发展的强劲动力。
把创先争优作为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增力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在全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起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改善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把创先争优作为县域招商引资的“润滑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大局,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把投资商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使各项服务工作做到“零缺陷”。通过构建优良的软环境,提高我县的美誉度,提升外宣形象,增强吸引力。
把创先争优作为县域党风政风建设的“清洁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出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行政行为,使腐败行为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失去生滋的土壤,使权力寻租失去交易平台。
二、围绕破解科学发展关键环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中央对创先争优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促进科学
发展是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切实破解促进科学发展难题就是创先争优的最大要务。目前,阻碍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软环境问题,软环境方面的问题又无一不与人有关,其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五是不诚实、不守信。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市委优化软环境的总体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三个层面上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建立长效机制,在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上取得成效。县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必须紧紧抓住政务环境建设这个前提。在全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创比活动推动,推动政府及其部门建设更加宽松、便捷、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切实拆除政务活动中由于局部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影响行政效率的各式各样的行政“籓篱”,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些生产要素在县域内自由通畅流动创造条件。在我们现实的政务环境之下,深受人民群众诟病的问题,不是办公室不豪华、不高档、不气派,而是政务流程的繁锁、审批事项太多、重书面载体而不重视当面陈述,重事前审查管制而不重全程服务等。一个项目的立项审批要往返于各部门之间,并且有的部门审批又互为前置条件,每个审批动辄要求提供几万字的书面材料,办结一个项目的立项审批要耗费几个月甚至更多的宝贵时间。我县政务环境建设的任务还很重,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政务流程的再造,规范前置审查事项,规范审批环节书面要件,减去不必要的书面要件,压减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形成“一个部门承接、一个会议决定、一个文件批复”的并联审批机制。对于审批环节多的事项,明确首问首办部门的职责,由其牵头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进行集中审批,争取建立起以一个文件一颗印章的形式给予批准的机制。作为这项机制的补充,必要时还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还应重视作为这项机制运行的平台——政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免费代办服务、联审联办服务等制度建设。对常规性年审年检事项,应尽快推行网上办公方式。这项机制一但建立起来,将使审批书面文件减少、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减少,从而使文件运行迅速大大加快,服务时间变短,服务质量提升。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确立服务发展宗旨,在营造多予少取的政策环境上取得成效。县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必须紧紧抓住惠民政策的制定执行这个核心。通过开展服务发展创比活动,推动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和执行惠民政策。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把我市建成为全省“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地区的目标,结合服务科学发展,服务招商引资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惠民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执行效果评估几个环节,着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招商引资的惠民政策环境。在惠民政策的制定上要做到舍得让利、舍得投入、舍得提供最好场地、舍得配套基础设施、舍得兑现上级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管住涉及民生的生产资料和各类服务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建立对人民群
众对国家公共利益让渡的补偿机制。比如,对各部门减或免去的服务收费进行奖励补偿等。在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后,还要注重优惠政策的落实,为投资者提供“包席”加“点菜”式的优惠政策服务。“包席”就是成套优惠政策,所有投资者都能享受,“点菜”就是根据投资者的要求,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政策跟着项目走。同时,还注重对优惠政策作用结果的评估,不断修改完善,保持优惠政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切实增强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树立人本理念,在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上取得成效。县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这个基础。应该认真落实市委亲商惠商要求,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围绕五个主题,塑造创先争优工作载体,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即“人”观念、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以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为主题,开展思想解放大活动。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的安排布署上来,激发突破陈规的勇气,增强干事创业的底气。二是以宽松环境建设为主题,营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着力规范各级各部门执法行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最严格的执法准入制度;建立对所有的一般违法行为实行最为宽松的首违不罚制度;强力推进行政执法部门职能转变,变执法执检过程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过程。完善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建立行政执法评估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以积极健康舆论环境建设为主题,抓好群众的宣传教育。
以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为目的,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宣传投资者中的先进典型,宣传我县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的先进事迹,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服务投资者、优化投资环境的自觉性。四是以诚信环境建设为主题,狠抓承诺兑现。各级各部门应对以前的承诺及兑现情况作一次全面清查,对于存在的失信行为应及时整改,抓好承诺兑现,落实扶持责任,做到以诚招商,以诚留商,热情招商,周到扶商。五是以优美舒适环境建设为主题,狠抓文明创建工作。努力在创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美化城市环境、优化公共服务。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着力点是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着力点是
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台州市椒江区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是全国民营经济的始发地,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超过81%,就业贡献率超过84%。一直来,椒江区致力于非公领域的党建探索,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十八法”等先进经验,得到了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椒江区进一步深化“十八法”,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构建和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基层组织等工作紧密结合,继续探索企业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新方法,以党内创先带动企业争先、推动企业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以“组织创先进”为前提,不断夯实党的基层基础,为助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1985年,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党组织,拉开椒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序幕。经过20多年的深化推动,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已成为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主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但实践中,由于受缺少专业党务工作者、企业生产经营等因素影响,在一些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重生产、轻管理,重发展、轻党建等负面现象。在非公有制企业开中展创先争优活动,正好能有效解决上述出现的负面 1
影响,进一步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1、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要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才能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一是扩大组织覆盖面。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是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椒江区大力实施“强基拓面工程”,按照“无党员企业抓发展,有党员企业抓组建,已建党组织企业抓规范”的工作思路,突破传统的“把支部建在企业中”的限制,依托党员服务中心、行业协会或社区,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委,统筹党建资源,深化拓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2010年,椒江区新建企业党组织8家(其中区域性联合党组织7家),规模上企业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二是优化党务工作者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椒江区坚持把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放在首要环节来抓,大力实施“红领示范工程”,建立了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和培训基地,采取内部择优、组织选派、社会招聘等方式,选配业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好、党务水平高、会经济懂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目前,已有321名党员干部列入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有158名通过任职资格考试,46名已到企业党组织任职。三是深化制度创新。椒江区积极探索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做 2
法,坚持和完善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经营决策会议、重大事项党组织提议和首议等制度,努力把企业党组织打造成“覆盖立体化、制度规范化、活动正常化,干事有队伍、工作有保障、发展有作为”的基层战斗堡垒。
2、不断满足企业主提升企业管理层次的客观需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方式、场所、经费等要素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椒江区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提高企业主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视程度。一是提高企业主对企业党建的认可度。通过编印案例图文集、拍摄“十八法”专题片、媒体专栏宣传,组织党员企业主和党建基础较好的企业主在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沙龙上介绍经验,建立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等方式,提高广大企业主对“抓党建、促发展”的认识,激发他们抓党建工作的热情,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强化党组织对企业的服务意识。结合“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企业党组织利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蹲点调研、“百名科长进百企”、“十大组团式专线服务”等活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技术、项目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破解难题173个,为企业在金融危机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雪中送炭”,为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机制的建立和运作增添动力。三是建立健全企业主激励机制。把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和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企业和企业家评先、评优和安排社会职务时的重要条件,并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名额分配时给予适当倾斜,使非公有制企业认识到加强和重视党组织建设 3 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进而提高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
3、不断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础。开展创先争优,不能就活动搞活动,关起门来搞活动,要把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和企业的创先争优融为一体,使党组织的争创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以企业党组织创先争优带动企业创先争优。一是加强党建阵地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财务计划,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5‰至8‰的标准予以税前扣除,用于党员活动中心建设或党员活动经费。各企业党组织开辟宣传阵地560多个,规模上企业全部建立了专门的党员活动室。二是大力实施“企业群团整体化建设”。注重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坚持党、工、团组织“组织联建、作用主导、工作齐抓、阵地同创”,广泛开展“党员当先锋、群团展风采”活动,在企业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组织体系,构建党群共建、统筹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切实把职工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引导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三是加强社工委建设。注重发挥社工委的牵头抓总作用,健全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
有地位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在非公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和联系,找准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作结合点,以工作实绩来获得企业的认可,不断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力争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有新的作为。
二、以“党员争优秀”为手段,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助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能否充分体现。椒江区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1、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企业党组织通过技术讲座、划片宣讲、结对送学、网络交流等形式,创新学习载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二是优化党员队伍。认真制订党员发展规划,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从企业中的“五型五能手”人才,即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致富型、奉献型,生产能手、业务能手、经营能手、科技能手、服务能手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新发展党员23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60名。三是加大党员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三培双推工程”,努力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把党员技术骨干推荐到班组长岗位,把负责企业中层管理的党员推荐到决策层。
2、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开展“服务转型当先锋,促进和谐作表率”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一是建言献策聚智。注重挖掘党员的内在潜能,采取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问卷调查、网上论坛等形式,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兴企金点子”征集评选、战略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二是设岗定责承诺。企业党 5
组织坚持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个岗,公开承诺创优秀”等活动,设臵“管理创新岗”、“技术攻坚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线”,鼓励党员按照申诺、定诺、践诺、评诺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实施创业承诺,争做先锋模范、争当岗位能手、争创文明标兵。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共作出承诺9300条,承诺率达100%,已兑现承诺4800条。三是创业创新攻坚。开展“促转型拓发展”行动,引导鼓励党员在管理、技术创新中发挥克难攻坚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全区各企业党组织共建立了217个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创立了306个党员示范岗、有2300名党员参与各类岗位竞赛活动,取得研究成果235项,其中有5项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4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3、以党员争优秀带动员工争优秀。人是生产力中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椒江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党员、干部、员工的共同参与,扩大活动影响面。一是精心设计载体。在党员和员工中开展“四比四强”(比学习、强素质,比创新、强能力,比服务、强示范,比贡献、强业绩)、“三无(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事故)”、“四先”(工作技能先掌握、技术革新先带头、岗位职责先做到、急重任务先行动)”、“五小”(小设计、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窍门”)等经常性、多样性的争先创优活动,把各方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协力促进企业发展。二是结对互助推动。通过签订“互助协议”的形式,开展党员结对普通员工“传帮带”全方位服务,鼓励、帮助普通员工立足本职工作,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成才,6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做到结对一人,带动一片。三是选树典型示范。通过开展“选、树、学”活动,选树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金锤奖”获得者阮玲斐、邱卫明等一批先进典型,以先进带动后进,努力在企业营造“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
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细胞,是党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本要素。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把企业中心任务与党员的创先争优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强化企业内部凝聚力、打造核心员工队伍、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三、以“企业有发展”为目标,发挥党组织的导向作用,为助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企业是经济组织,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椒江区注重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合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以活动的开展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以企业的发展促进活动的开展。
1、引导企业强化科学发展理念。一是引导企业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第一时间里把中央的最新精神传达到企业,旗臶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则正常运作,确保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提高企业主 7 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共同理想、责任意识、民主法制教育,引导企业主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社会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营造企业克难奋进、创业创新的发展氛围。三是引领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企业党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创业创新成长计划”,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健全产学研运行机制,帮助企业建立人才、科技、项目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椒江区委的牵线搭桥,星星集团与北大、清华等高校的7家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究机构,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2、协助企业抓好经营管理。一是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进一步健全党组织与企业主双向例会制度,在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引进、资本运作等重大问题上,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宝石集团党委发挥人才、政策、信息等优势,帮助企业抓好优势项目和龙头产品,合理压缩建设和生产规模,淘汰竞争力弱的项目和落后的生产设备,有效实现从“铺摊子”向“爬梯子”转变。二是抓好建章立制。协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人事档案、用人制度,工资、福利分配制度,完善岗位培训、考核制度、质量分析、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使企业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实现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三是抓好聚才育才工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关键所在。不断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规划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推动各类人才向企业流动和集聚。椒江区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和“海外抢才”专项行动,引进硕博士135名,其中有3 8
名人才分别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在促进企业创业创新中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推动作用。
3、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椒江区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打造企业文化相结合,把先进企业文化要素转化为员工群众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大力推进“品牌文化”建设。帮助企业总结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让企业和员工达到价值认同的一致,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组织开展“企业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实施爱心、问心、暖心、舒心“四心行动”,使企业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三是强化宣传理念。依托企业文化阵地,大力宣传企业发展成就、生产经营理念、职工精神面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精心培育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让党的先进理论与企业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一名员工的脑海之中,实现党建工作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发展不强,党建就没有说服力;党建不强,发展就没有持续力。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就是要把党组织的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把党的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把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标准,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企业,使非公有制企业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科学持续发展。
四、以“群众得实惠”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助推企业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只有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都和谐的企业才能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椒江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化解企业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依法维护职工利益,协调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形成企业、员工、社会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推动企业和谐科学发展。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要求。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角色的超然性,主动协调好企业主与职工的关系。一是大力实施“助推和谐工程”。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和谐兴业”活动,帮助企业加强民主管理,合理匹配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在企业中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劳动关系,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充分发挥“调节器”的作用。围绕生产经营、工资薪酬等内容,建立健全企业民主恳谈会制度,架起企业管理层与职工沟通的桥梁,全面推进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制度,建立工资正常调整和增长机制,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帮助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各方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和谐科学发展。活动期间,各企业党组织共开展“民主恳谈你说话”、“科学决策你参与”等活动580次,收集到合理化建议4100条,有3500条意见建议被企业采纳。
2、积极维护职工利益。关心和维护职工利益,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职工利益无小事”,只有了解职工愿望,代表职工利益,党的工作才能为职工所拥护,党组织才能在职工中形成政治领导核心。一是掌握职工 10
思想动态。通过开展“谈心接待日”活动,成立“党员服务小分队”,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立意见征求箱,组织党员定期走访职工等方式,及时了解职工的呼声和愿望,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二是帮助调解纠纷。及时帮助解决个别企业主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缺失,损害职工合法权益,如:拖欠工人工资和社保基金,不注意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任意延长劳动时间,侵犯员工人身利益等问题,引导员工依法、理智地(而不是对抗性、破坏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开展“心灵关怀”。大力倡导“关爱职工就是关爱企业”的观念,牵头建立企业职工互助基金,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提升党组织向心力。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必须切实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是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注重解决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全局观念不强,依法纳税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不强等问题,引导企业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强化行业规范自律。二是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百企联村、共建新农村”和“村企党建联创”活动,引导企业帮助农村联动发展经济、联建基础设施、联办公益事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三是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引导企业力所能及地开展赈灾救灾、扶贫济困、兴教助学、城乡建设等公益活动,以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奉献民众的实际 11
行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0年,全区各企业支持慈善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7300万元,使非公有制企业回报社会成为一种社会氛围、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良好风气,也使企业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尊重。
总之,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企业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精心设计和组织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努力把创先争优成果体现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具体要求。
第三篇:乡镇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标准
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标准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党的基础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源泉在人民。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如何,群众拥有最公正的标尺和最有力的评判。
一、创先争优要走群众路线。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作为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广泛征询人民群众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要求和意愿,认真梳理出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争取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以深厚的感情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实了解群众的民生需求,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先争优要立足为群众服务。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目的是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实践,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多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促使党员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力量。我镇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断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使创先争优成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活动,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创先争优要让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社情民意的风向标,是创先争优的导航仪,是践行宗旨的反光镜。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要强化责任意识,心里始终装着群众,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真正给广大群众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深怀爱民之心,着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真正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了解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既需要感情的培养,更需要实践的磨砺、本领的提高。
实践证明,干部沉下去,群众满意度才会升上来。创先争优活动要想做到让群众满意,就要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
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练就为民之功,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树立为民亲民作风,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利益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办惠民之事,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从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做起,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入体察群众疾苦,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小事、实事、好事,多推出一些符合实际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要通过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的办理,一项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推出,累积人民群众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四、我镇把群众满意作为争先创优活动的根本标准。
(一)深入基层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我镇在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了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在活动中党员干部对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的群众,深入走访结对帮扶,能够及时的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对因病
致贫的,通过社会保障、扶贫救济、等渠道帮助解决;对生产路子不宽、致富无门的,协助其寻找致富项目,搞好他们的技能培训,等等。
(二)积极开展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先争优活动要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必须把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摆在突出位置。我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鼓励有专长的党员主动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服务。同时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群众服务日等活动,比如,我镇兴办了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村教育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镇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经常性深入农村指导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加快致富步伐;我镇还鼓励所有党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服务群众的事情,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三)公开承诺,建设新农村。我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对各村情况随时掌握,矛盾及时化解、作风立即转变。首先在工作中把排查摸底与就地消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发展致富信息,摒弃了以往“等、靠、要”观念,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其次抓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才到村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和劳动力就业培训班,发动各村的种养能手向贫困户传授、讲解实用
技术。通过面对面、点对面、点对点的办法,为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最后抓基础设施,我镇正在一步步筹集资金努力加强各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基础设施、文化室的建设。
爱是维系党组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纽带,没有对人民群众真挚的爱,就不会产生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情。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第一位,真实了解群众的愿望、把握群众的诉求,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解民难、排民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态度和工作效率,主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让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把改善民生的工作做扎实,让老百姓满意。这才是群众喜欢的“创先争优”。
第四篇:谈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
谈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
第一,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各人均自然资源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建设节约型社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其次,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空气、土壤、食物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第二,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