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

时间:2019-05-14 21: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

第一篇: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

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文件

仁府发〔2008〕15号

━━━━━━━━ ★ ━━━━━━━━ 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村民委员会、村医生、乡级各单位:

为保障少年儿童健康,按照省政府、市政府要求和《珙县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 二OO八三月三日

主题词:卫生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方案

通知 抄

送:县委办

县府办

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

珙县仁义乡党政办

(打印15份)

珙县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实 施 方 案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为保护儿童健康,2005年包括我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将于2012年消除麻疹。为此,为生部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我国麻疹消除工作的开展。

我乡位于珙县南部,与孝儿镇、底洞镇毗邻,地处丘陵山区,对消除麻疹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为降低麻疹发病率,按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省、市、县政府决定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为切实做好我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和《珙县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强化免疫范围

全乡七个村,六十五个生产社(含乡属企事业单位)。

二、强化免疫对象

乡境内所有8月龄~14周岁儿童,即1993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和出生地,均须在规定时间内接种一剂(0.5ml)麻疹疫苗。

三、强化免疫时间 统一接种时间为2008年3月25日~3月31日,各村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接种工作,不得提前和延后。

四、任务指标

所有8月龄~1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

五、组织领导

(一)本次强化免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乡上成立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经发办、卫生、教育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

(二)卫生行政部门是本次活动的具体组织单位,在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具体活动计划、安排、实施和检查。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期间,乡卫生院抽调人员具体负责,由王少培负责:仁义乡中心校、中学、玉瓦小学及罗家小学;周如弟负责:桂乡小学及金银小学;吴化连负责斯栗小学;吴化均负责尖峰村小及高坎小学;玉峰、瓦窑、罗家、新街、仁义五个村负责人王少培;同心、洪家、桂香、斯栗负责人周如弟;金银、何扁、尖峰、高坎负责人吴化连;各村卫生站人员负责本村疫苗接种工作,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任务指标的完成。

(三)教育部门要直接参与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负责统计学校调查摸底数据,全乡教师负责动员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免疫接种工作。

(四)各村民委员会要负责本辖区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应接种强化免疫儿童摸底调查工作,协助村医生完善上报摸底表册、接种凳记表册和其它资料上交。

六、宣传发动

利用宣传单、标语、专栏、宣传画、通知书和各种会议等宣传媒介对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各村要在本村范围内的醒目地点写2~3幅岩报标语。并办宣传专栏。各学校要写1~2幅大标语,同时要利用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对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将麻疹强化免疫的核心信息传递到所有在校师生。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漏洞。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晓麻疹的危害性,了解麻疹防治知识,主动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七、人员培训

为了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质量,必须对所有参与免疫接种活动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职责、任务等。我乡必须于3月10日前完成村级和其它人员的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分片方式进行。培训重点是:具体操作程序、摸底调查的组织与方法、安全接种操作规范、异常反应监测与报告、报表的规范填写上报等5个内容。

八、摸底调查

做好儿童调查工作,提前登记所有应种儿童,掌握应种儿童所在地区及人数,是保证搞好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现接种率达到95%以上指标的前提。因此,各村应高度重视摸底调查登记工作,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并认真填写《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儿童登记表》。为便于统计上报工作,摸底登记表应将上学儿童(包括幼儿园的儿童)和未上学儿童分别填写上报。农村地区的摸底调查工作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及村医生配合下共同完成。社区居委会的摸底调查工作同样跟农村地区一样。学校(含幼儿园)的摸底调查工作在学校(园)领导和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摸底登记。全乡摸底调查工作必须在3月15日前完成上交摸底调查表,不得延后。

在摸底调查的同时,将《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家长告知书》发放给儿童家长,告知接种时间和地点。根据上级精神,乡卫生院必须在3月17日前将摸底调查儿童汇总上报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摸底调查质量用下列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1、1~6岁儿童各年龄组目标儿童数≥当地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调查人口数和出生率估算的各年龄组出生数。2、1~6岁应种儿童数≥2007年当地小学1年级入学儿童的6倍。3、1~6岁各年龄目标儿童数≥即往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同队列实种数。

九、免疫分发

乡卫生院防保组于3月24日将疫苗、注射器、安全盒分发到各接种点。各接种点接种结束后将剩余疫苗交回乡卫生院防保组收存于冰箱内。防保组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记录一次冰箱温度。

十、接种实施

(一)接种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每村定一个接种点、接种后期对未接种的适龄儿童采取入户等不同方式接种。学校采用定点接种,在乡卫生院设接种点接种。

(二)接种点设置的注意事项

1、接种点应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学校可在办公室等地设立临时接种点)。

2、接种点要宽敞、明亮、整洁、避阳光直射、通风良好。

3、接种点要有醒目标志,张贴强化免疫画和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等宣传。

4、接种点须准备工作台、座椅、板凳等物品。

5、工作台和存放疫苗的冷藏包、冷藏箱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接种点进、出口要分开,避免拥挤。

(三)接种点人员的配备

每个接种点至少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参与现场接种工作,其人员安排和任务分别为:

1、现场组织员:由村委会主任或成员、学校校长担任。负责应种儿童的通知及接种组织工作,并负责在现场向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强化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的宣传。

2、现场接种员:由有接种资格的医生及定点医生担任。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接种、查漏补种及接种后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3、现场记录员:现场记录员由村医生、村委会人员或医院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做好询问、监测记录,并让儿童家长签字或盖手印;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漏登儿童进行补登;对现场接种进行记录以及查漏补种、接种后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四)各接种点准备接种器械和急救药品

1、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表、注射器、压舌板、血压计。

2、急救药品和器械:治疗盘、听诊器、2~5ml注射器及其它常规急救器材;糖水、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五)接种技术要求

1、接种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外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冻干麻疹活疫苗使用前按瓶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2、接种禁忌症:有过敏史及已知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患严重疾病、营养极度不良者不得接种。发热、呼吸道感染者待病愈后补种。

3、接种时注意事项:(1)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为保证接种过程中疫苗质量,可将中间有一圆孔的冻制好的冰排放在瓷盘中,疫苗稀释后将安瓿放在圆孔内,加盖,避免阳光照射;(2)安瓿开启后,疫苗超过半小时未用完,应废弃;(3)不能用2%碘酊消毒,接种后不能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4)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5)接种时应在原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上登记,不能重复记录;(6)维持好接种现场秩序,接种儿童应从不同的门依次进出;

(7)儿童接种后应休息观察15~30分钟,告诉儿童家长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十一、安全注射

除按照以上要求准备接种外,一次性注射器和安全盒的领发、使用和销毁要进行专门登记管理。注射器接种后不要回扣针帽,立即放入安全盒中。安全盒应正确使用,不能装满,内装注射器的容积约占整个安全盒容 积的80%。安全盒统一回收到乡卫生院,交县卫生执法大队统一处理。用过的棉球、棉签、安瓿必须放入带盖的污物容器内,可在当地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焚烧。

十二、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处理与上报

乡卫生院要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和监测处理小组,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等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和上报。如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人员死亡时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和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各接种点或接种小组在接种期间(3月25日~3月31日)发生接种异常反应时,应立即进行现场处理,同时将所有病例登记在《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一览表》上,用最快通讯方式报乡卫生院防保组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常反应处理按《四川省麻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方案》执行。

十三、督导

乡上建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督导组,督导组由政府领导、妇联、教育、卫生、防保等人员组成。对各村(点)强化免疫活动准备及实施情况严格督导,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强化免疫质量。督导内容:督导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宣传动员、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和现场接种工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督促及时整改。督导人员应认真填写《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前期准备和摸底阶段现场评价表》(分巡回 督导和定点督导用两种表)。

十四、接种率评价

强化免疫接种完成后,要按照《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率快速评估调查表》用于2008年3月1日~4月1日进行快速评估。全乡抽6个村,所抽离医院近、中、远距离的村,每村抽入户调查约10名目标儿童,对接种率低于95%的村要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查漏补种。

十五、资料收集、汇总与上报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结束后,各村要认真审核、汇总各种资料、完善各种统计数据报表,拟定强化免疫活动专项总结,并于2008年4月1日前上报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资料种类如下:

1、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总结;

2、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调查和接种记录登记表;

3、麻疹疫苗强化活动“0剂次”儿童人数;

4、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组织及参与人员情况数;

5、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宣传情况统计表;

6、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安全盒上交数登记表;

7、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一览表(指3月25日~3月31日接种时);

十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时间进度安排 1、2008年3月10日前完成制定好《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2、2008年3月10日召开全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启动和培训会,下发制定的《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3、2008年3月15日前各村完成宣传标语、专栏的制定。4、2008年3月15日前各村完成定点及人员安排和上交《四川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调查儿童与接种登记表》。5、2008年3月18日前乡卫生院上交调查表册汇总表到县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2008年3月24日前将疫苗、注射器、安全盒分发到各接种点。7、2008年3月25日~3月31日各接种点开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继续开展宣传活动。8、2008年3月25日~3月31日乡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定点巡回督导。9、2008年3月25日~4月30日各村、学校开展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10、2008年3月31日~4月1日前各村(学校接种点)资料收集、数据表册汇总、总结等交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篇:2010年奋斗乡卫生院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

2010年奋斗乡卫生院麻疹疫苗强

化免疫实施方案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流行。人群对麻疹病毒普通易感,为推进消除麻疹工作进程。落实好我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

在我乡范围内,短期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建立免疫屏障,阻止麻疹病毒传播

二、目标与人群:

我乡所有8月龄—14周岁(即1995年9月1日出生—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无论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禁忌症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0.5ml)麻疹疫苗。

三、工作目标:

以我乡为单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率达95%分年龄组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

四、时间安排:

根据县疾控中心要求我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安排在9月份实施,9月1—10日目标人群摸底调查。11—20日实施接种。21—30日进行接种率评估。

五、我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在政府、卫生局、疾控中心的领导下,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密切配合。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卫生院负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冷链运转、保证疫苗流通、保证疫苗质量、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指导小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等,以指导强化免疫工作的实施。

(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

卫生院要制定详细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卫生院的防保医生及各村卫生所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目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

各卫生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动员活动,向群众宣传强化免疫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使群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的途径及预防的方法。为强化免疫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目标人群摸底调查:

各村要做好目标人群的摸底调查工作。掌握目标儿童数在摸底调查的同时,要向群众面对面的宣传动员、给家长学校托幼机构发放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时间、地点及携带接种证。对流动儿童发现未建卡、证得应予以补建卡、证。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摸底调查人员负责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卫生院负责对摸底登记进行核查、汇总、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根据服务半径和摸底人数合理设置接种点。人员安排、制定接种实施时间表,将相关信息上报县疾控中心。

(四)物资准备:

卫生院要做好强化免疫所需人员、物资(疫苗、注射器、急救药品和器材等)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出入库记录。

在接种工作开展前,确定好参与人员负责人,便于沟通与联络。接种过程中,每个接种点在现场组织,预检登记,接种和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等各环节保证有专人负责,并根据人员多少适当增加工作人员数量。

卫生院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将疫苗、注射器、相关资料和表格需求计划报送县疾控中心。

卫生院要建立真实、完整的分发、供应记录。内容包括:麻疹疫苗的数量、批号、规格、生产单位、有效期、运输方式、分发日期、领发人签字,做到账苗相符。

接种器械包括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体检器械包括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常规药物包括1:1000肾上腺素针、地塞米松针、5%糖、抗过敏药物。

(五)现场接种实施:

接种方式:为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质量和较高的接种率。接种方式要定点接种,应有负责组织、预检登记、接种不良反应处置的工作人员,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

预检登记人员在接种前对受种者姓名、出生年月日进行核实、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询问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和过敏史,并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麻疹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麻疹疫苗接种禁忌原则:

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者,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妊娠期妇女;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如发现未摸底登记的目标儿童,应作为应种儿童进行登记、接种并计入应种汇总总数。

符合本次强化免疫目标年龄组的,要让家长或监护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上签字。

接种方法: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0.5ml/人份。操作过程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说明书操作,实施安全接种。

接种注意事项: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注射,接种后不能用酒精棉球压擦注射部位。

疫苗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并于30分钟内用完,如30分钟内未用完应废弃。受种者在注射疫苗后应在现场留观30分钟。

接种完成后除在“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登记外,学龄前儿童将接种记录登记到接种证上,供入托入学时查验。

18月龄以下儿童:

既往0剂次者,强化免疫接种可记为第1剂次,既往1剂次者,强化免疫仍需接种,并在18月龄后常规接种第2剂次(复种)

18月龄以上儿童:

既往0剂次者,强化免疫接种可记为第1剂次,一个月后安排可安排第2剂次常规接种(复种)

既往1剂次者,强化免疫仍需接种,并在18月龄后常规接种第2剂次(复种)以保证每个儿童得到2剂次以上接种。

接种后工作: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清洁冰箱、冷藏包等冷藏容器,镊子、方盘等灭菌后备用。清查剩余疫苗做好记录。

清查核对接种通知单、接种记录、确定未接种人数和名单。

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各地应当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结合强化免疫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对方案,及时做好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工作。

七、督导:

卫生院在强化免疫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均应开展督导。督导内容要覆盖当地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

八、评估:

强化免疫现场接种前,各级督导员应对前期宣传动员、摸底登记进行评估,进行家长知晓率调查评估。

强化免疫接种完成后,卫生院组织开展强化免疫接种率快速评估。评估的重点应是麻疹发病高危地区、流动人口聚集地。

六、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

强化免疫活动结束后,卫生院要将本次活动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存档。2010年10月10日前,收集统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资料,报表并与强化免疫总结上报县疾控中心。

第三篇:2010年横桥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2010年横桥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以及《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要求,结合现阶段控制麻疹工作进展,为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最大程度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如期实现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按照卫生部门统一安排,于2010年9月11日~20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8月龄~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为指导全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消除目标人群中的麻疹疫苗空白,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二)、工作目标

以乡卫生院为单位,统计了本乡接种儿童达

1542人,9月10日在县疾控中心领取麻疹疫苗1560人份,目标人群分年龄组麻疹疫苗强化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目标儿童

8月龄~4岁儿童(200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重点是目标人群中的流动儿童以及计划外生育及边远贫困、交通不便区域等常规免疫中麻疹疫苗接种难以覆盖的儿童。目标儿童无论其既往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禁忌症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0.5ML)麻疹疫苗。

三、实施时间

年9月11日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现场接种实施时间:2010~20日。

四、前期准备

(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我乡在麻疹强化免疫前成立麻疹疫苗免疫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开展技术指导及现场处理工作,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

(二)开展人员培训

我乡在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前,详细制定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人员培训。内容: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强化免疫的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三)动员和宣传

我乡在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前,要充分动员各部门,以获得对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的支持及参与。做好标语口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麻疹疫苗的相关科普知识,以及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接种禁忌等,是儿童家长及时准确的获得科学准确的信息。

(四)目标儿童摸底调查与登记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组成来承担此次的摸底登记。

2.摸底的时间:摸底登记在实施接种前9月1日!7日完成。

3.摸底登记方法:

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填写编号、家长姓名、儿童姓名、出生日期、现住址(联系电话)、居住状态等信息,同时给家长发放接种通知单,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及地点,并携带预防接种证。

五、疫苗的运输、储存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出入库记录。为保证疫苗冷藏运输、储存质量,开展强化免疫前,各类冷链设备保持制冷系统的良好状态。麻疹应在2~8度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疫苗稀释液储存在2~8度或室温下,不得冷冻,若室温储存,使用前应先冷却到2~8度再使用。

六、其他疫苗接种

七、现场接种

麻疹强化疫苗接种与最后一剂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

1、准备药品、器械

(1)、接种器械:注射器、75%乙醇、镊子、消毒棉签、体温表、治疗盘、氧气、输液器、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

2、核实接种对象

登记人员在接种前对受接种者核实登记,对不属于本次强化免疫对象的儿童,向其家长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3、接种前告知和询问健康

对核对无误的目标儿童,告知家长麻疹疫苗的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同时询问受众的健康状况。

八、接种后的工作

处理剩余疫苗:废弃已开启疫苗瓶的疫苗,按照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原则统一作销毁处理。接种点在完成强化免疫后剩余的疫苗,应向分发单位报告。各村每天下午4:30向我院报告本村当天的麻疹疫苗接种数、不良反应数,并做好登记。

第四篇: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维护儿童健康,全面落实国家消除麻疹行动计划、降低乙肝发病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本

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在乡政府组织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同、按照职责范围,分工负责。切实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及协调、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和乙肝疫苗补种任务圆满完成。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乡政府成立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乙肝疫苗补种工作领导组,乡政府副乡长许令军任组长,潘家宏、施发明任副组长。乡中心校、乡卫生院、县公安局派出所、乡财政所、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

乡卫生院:负责制订强化免疫和补种技术实施方案,保证疫苗和耗材的供给,利用预防接种门诊和指定的临时接种点,组织专业人员实施接种,开展接种质量监督和评价,加强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做好与各部门的衔接和协调工作。

乡中心学校:负责组织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向学生发放预防接种宣传单和“接种通知单”。主动开展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工作,协助乡卫生院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县公安局派出所:积极配合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积极应对接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依法、及时、妥善处置与疫苗接种有关的突发事件。

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乙肝疫苗补种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各村民委员会:负责做好非在校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肝疫苗补种的宣传,以及发放接种通知单,摸底调查等工作。

三、工作任务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对象为全乡范围内所有8月龄至5周岁(即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上述年龄范围内的我乡居住和流动人口儿童,无论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免费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全乡统一接种时间为2010年9月11日至20日。(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见附表)

乙肝疫苗补种对象为199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未按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3剂次接种的儿童。以及未完成补种的儿童,按规定程序补种。全乡统一接种时间为2010年9月11日至20日。(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见附表)

四、工作要求

㈠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完成接种任务。本次强化免疫工作,是一次政府组织的强化免疫活动。目标儿童数量众多,时间较紧,摸底和接种任务较重。各行政村、乡直各单位要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㈡广泛宣传发动、引导社会参与。各有关单位、各村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上门动员、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认真做好适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和动员儿童家长参与这项工作。

㈢认真做好摸底登记工作。各村、乡直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居家等适龄儿童摸底登记工作,特别要做好散居儿童、流动人口较多居住地适龄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儿童摸底登记以学校、托幼机构的学生花名册为准。非在校儿童摸底登记由各村组织逐户进行登记。全乡统一规定两苗接种摸底登记工作于2010年9月10日前完成,准确掌握接种对象。

㈣精心组织实施、防范接种异常反应。乡卫生院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精心组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并做好对参加活动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规范接种。且要加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一旦出现疑似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要迅速果断处理,避免发生不稳定因素。

㈤加强检查指导、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开展。乡卫生院、中心校和乡政府要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准备及实施情况进行全程检查指导。要深入基层实际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次强化免疫活动,上级财政已安排经费补助接种单位,因此,严禁在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对接种儿童及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省政府要求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5%以上,是硬指标,各村一定要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对因工作措施不落实,接种率达不到要求的,乡政府将查明原因,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篇: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高碑店市教育局

关于转发《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总校,市直、民办学校(园):

现将《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乡校按要求抓好落实。

高碑店市教育局 2010年9月3日

高碑店市人民政府

办 公 室 文 件

高政办„2010‟131号

—————————-★—————————

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一日

主题词:卫生 强化免疫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检委,市人武部,市法院,市检察院。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9月 1日印

(共印80份)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麻疹防治工作,实现国家承诺的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国家、省、保定及我市《2010-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方案》、《保定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9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及接种时间

(一)目标人群

我市境内8月龄—14岁儿童(199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不论籍贯和居住地如何、有无麻疹疫苗接种史、麻疹患病史,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均要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二)接种时间:

2010年9月11日—20日。

二、任务目标

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目标年龄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分年龄组的接种率≥95%,15岁以下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

三、准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成立市消除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各项工作,解决接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要明确职责任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强化免疫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卫生局:负责城镇社区、农村及各学校、托幼机构接种点的设置;认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保证疫苗的冷链运输,保障预防接种安全;规范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检测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置等项工作。

2、各乡镇、办事处:负责辖区内散居儿童的登记,组织上站接种工作。

3、教育局:负责各托幼机构、中小学的强化免疫组织工作。

4、公安局、计生局:负责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适龄儿童的登记工作。

5、工商局、市场服务中心:负责工商户、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组织工作。

6、财政局:负责强化免疫经费的保障工作。

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疫苗质量、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8、文广局:负责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宣传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

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专题报道、专家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宣传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实施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强化和提高公众对麻疹免疫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为强化免疫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详细摸底调查

各部门、单位要超前谋划、提前安排,认真做好辖区内目标人群的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目标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人数。对调查出的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予以补建接种卡、接种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对户口在我市而长期在外居住儿童要详细登记,注明去向和离开我市时间。同时,对临时到达及暂住我市的儿童,要按要求进行登记和接种。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农村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组成;城区由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干部、社区或单位医院防保科医生组成;学校和幼托机构由班主任老师负责。

2、划分区域,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个村、每个小区、每所学校、幼儿园等都有专人负责。

3、摸底登记方法。(1)详细登记

农村:8月龄—14岁散居及辍学儿童由工作人员挨家逐户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发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附件5)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宣传单(附件6)。将目标儿童 5 情况按自然村、分年龄组填写《2010年高碑店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情况登记表》(附件2),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和接种时要携带接种证。

社区:8月龄—6岁散居儿童由工作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发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附件5)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宣传单(附件6)。将目标儿童情况按居委会、分年龄组填写《2010年高碑店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情况登记表》(附件2),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和接种时要携带接种证。

学校及幼儿园:在园、在校儿童由学校教师分年级、班级提供名单,并按班级单独造册,填写《2010年河北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附件4),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城区交市疾控中心,乡镇交所属乡镇卫生院。学校将家长告知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通知单(附件5)、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宣传单(附件6)统一发放给学生家长,告知其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2)及时上报

实行日报告制度。从9月3日—9月8日,每日下午4:00前各单位上报《2010年高碑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摸底情况汇总统计表》(附件3)。城区单位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人:田蕾,电话:2810427。各乡镇报所属乡镇卫生院。

(四)认真组织接种

1、集中接种日任务分工

卫生局:负责设置临时接种点、组织安排巡回接种队伍,培训接种人员,督导接种医务人员规范接种;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负责组织辖区适龄儿童上站接种;教育局:负责组织托幼机构、中小学集中接种。每个村、社区托幼机构、中小学都要明确分管领导及专门人员,责任到人。

2、接种方式及临时接种点设置

为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质量和较高的接种率,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增加强化免疫临时接种点的数量,延长接种门诊和接种点的服务时间;临时接种点的设置应经卫生局许可,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同时,要方便群众,便于工作。

3、接种点人员配备

现场组织员(1-2名),由村(居)委会主任或成员、学校班主任或校医担任。负责适龄儿童的通知、接待及现场组织工作,向儿童家长进行强化免疫有关内容宣传。

现场记录员(1名)。由乡村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现场接种员(2-3名)。现场接种员由持有预防接种证的人员担任;为了更好完成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由卫生局组织培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临时接种员”,配合乡镇卫生院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员(1-2名)。由医疗机构临床医生担任。

四、保障措施

市卫生局负责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所需经费、人员、物资(疫苗、注射器、急救药品和器材等)及时到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切实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出入库记录。

五、督导检查

市消除麻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各项工作全程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薄弱环节加强指导,确保全面完成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任务。

二○一○年九月一日

下载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义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04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全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确保高质量完成此项工作,2012年03月13日,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辖区内儿童的麻疹强化工作。 本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目标人群是在我辖......

    2012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2012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总结为了维持我乡无麻疹、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加强我县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控制工作,保证提高免疫水平......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五篇范文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要求,为加速消除麻疹进程,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特制定本方......

    乡卫生院2013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乡卫生院2013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为了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的输入和蔓延,为确保持我乡儿童维持无脊灰状态,有效保护广大儿童身体健康,根据县区疾控中心通......

    关于开展桃坪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实施方案

    长宁县桃坪乡人民政府文件桃府发„2008‟14号桃坪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桃坪乡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实施方案各村(居)委会、乡级各部门:根据卫生部制订的《2006——2012年全......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南宁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发布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南府办〔2009〕44号 【发布日期】2009-03-24 【生效日期】2009-03-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南宁市 南......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培训总结

    罕南力克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培训总结2011年12月13日罕南力克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培训总结12月13号,我院举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培训班......

    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前期工作

    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前期工作一、 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伟军副组长:杨立华杨水东组员:刘长顺杨水峰成员:各村委员会主任及各村卫生所所长 2、领导小组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