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有味道的路1 为了忘却和不忘却的记忆——香山路
上海有味道的路(1)为了不忘却和忘却的记忆——香山路
偶尔路过香山路,却被深深的吸引了。
高大的梧桐树的掩映着,细细的阳光洒落下来,有些晃眼,一时不知道觉得有些惶惑。透过栅栏能看见风韵犹存的花园,老房子在绿荫丛中只露一只角,法式屋顶和烟囱隐约在树丛中中。藤蔓植物依旧包围着泛白的墙壁,显得绿意昂然。
香山路7号的花园洋房,这幢小楼环境幽静,布局合理紧凑。楼前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三面环绕着的冬青。这是中山先生生前在上海最后居住的寓所,当时陪伴他的正是宋庆龄。时间虽仅4年多一点,但却成为孙中山的思想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转变的见证,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起和酝酿之处。他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等重要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这里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讨论改组国民党的历史性会议。
来到门前,中山先生的坐像沐浴在阳光中,温暖而和谐。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位伟人,他的招手雕像曾经遍布祖国大地,据传老人家为此说:在风雪呼号的时候,你们在温暖的房间里,而我仍在外面招手。哎呀,那时的四野是空无一人的。
纪念馆的门票要20元,是为了更好的留给后人纪念而筹集资金?还是为了控制进入纪念的人数?怕人们记住还是怕后人忘记?
我略犹豫,心想就进去了。木木地站在门外,思绪飞到里面:
“一定有生活中必需品床、衣橱等,一定布置简单、朴素。墙上一定有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合影,孙中山一定亲切地站在微笑的宋庆龄身旁。
“一定有红、黄、蓝、白、黑国旗,意喻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的共和。一定有象征在辛亥革命时全国共有18个省响应,诉求民族,民主,民生。那声音至今还要回荡。
转身走进香山路的深处,却发现孙中山故居是保护得最好的一栋建筑了,其他都有些破败。这样香山路就成了一条很“纯粹”的马路。不通公交车,没有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马路安静得可以听见树叶的沙沙声,除了偶尔有辆自行车经过,简直就像有个天然屏障把世间的喧嚣阻挡在外。
1914年,在当时是法国租借的卢湾区西北部的这条小马路诞生了,“莫利爱”这个名字其实是以法国17世纪作家莫里哀名字命名的。短短的香山路上,遍布各色法式建筑,以文艺复兴式花园为主,业主以法国来中国冒险的暴发户为主。后来,这里还曾经居住过原国民党的立法院长孙科,共产党高官胡厥文,而附近和思南路相交的南昌路和复兴中路上,更是名人荟萃。既有政界要人,如“国民党元老重臣”吴稚晖、叶楚伧的寓所、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进步人士杨杏佛、何香凝、柳亚子,也有文化艺术界泰斗级的人物,如刘海粟、林风眠、赵丹等等。这些历史名人以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滋养着这片街区,使之蒙上了一层令人向往神秘的传奇色彩。
多少年来,这里的生活场景总是处惊不乱的沉静、安详,它那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特殊气息,有人说高贵,有人说历史。可是,眼前从法式建筑窗口晾晒的衣物、门口的信报箱、花园中做家务的妇人,分明告诉我,香山路在岁月的长河里过着自己的生活,那些曾经的荣辱和名人,她却不曾留意,只随岁月前行。记住的太多,我们会太累,我想这不正是香山路告诉我们的真谛吗。
漫步在这片街区,无论是攀上山墙的青藤和杂乱的花园,还是飘飘扬扬的梧桐花雨,抑或是夕阳下鲜艳的有点破败的建筑轮廓,我一点心动,一点惊喜,一丝平静。
第二篇:为了忘却的记忆
为了忘却的记忆
茫茫人海,也许只为那一次美丽的邂逅,青涩的自己漾起春的回忆。曾经的记忆,渐行渐远,直至离开了我们视线。纵然时光流逝,却依稀闪人眼目。
白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买回那些忘却的记忆。青春是雨后的彩虹,充满了丰富的色彩。
青春放射异彩。诺贝尔十八岁开始研究气量设计,经过了五年的奋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气量计。德国数学家高斯,十九岁用直尺和圆规做出了正十七边形,解决了困扰两千多年的难题,还惊人的发现了二次互反律,接着证明了代数的基本定理,二十三岁还发现了椭圆函数。牛顿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算法,二十三岁发现万有引力,接着又创立天文学,二十六岁奠定经典力学基础。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青春是奇迹的载体,他蕴藏着不尽的人生动力。
克林顿的座右铭一直回响在我的耳畔,那样一句话简洁朴素,却意味深远,引人深思“青春不是一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态。青春的本质,不是朱唇红颜,也并非灵活的关节,而是坚定地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也是荡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丝清凉,青春的内涵,是战胜怯懦的勇气,是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不是好逸恶劳。”也许这正是对青春的一种完美的诠释。
九零的我,时常默默的躲在角落里,望着远方的疏散的星光,嗅着随风袭来的阵阵花香扪心自问,青春是什么?在人影间来回徘徊,没有青春的人生何谈辉煌?是啊,人生在世,时时寻青春,刻刻逐青春。待到青春时,悔恨不相知。
我们用热情燃起青春的火焰,我们用歌声唤回岁月的流转,我们用希望点起成功的木棒,我们用坚持赢得最终的成功,我们用光影的相合,来面对青春,只是为了那些忘却的记忆。
青春易逝,分秒必争。
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期待,我们不断地拼搏,只为青春无悔而歌,会否曾想假如自己是一个白发斑斑的垂暮者,还会依稀记得那些曾经的记忆吗?
为了忘却的记忆,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或许就是你在青春所留下的印迹,为了他们不曾消逝,不变为那些忘却的记忆,我们应该让青春飞扬,扬起我们无法忘却的记忆。
停笔而歇,已是夜深人静时,举杯而饮,更思一席文。青春何在?扬起风帆,乘风远航,为了忘却的记忆„„
第三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记一件和《生存教育》相干的小事--游泳
为了忘却的纪念------记一件和《生存教育》相干的小事
直到现在我游泳技术都不怎么样,虽然我会游泳,原因是我上初中的时候的一次经历使我对下河游泳彻底产生了恐惧,对下水游泳有了畏惧。
那是二十八年前的一个酷热的夏天的中午,我和同学徐亚军一起去金堤河洗澡玩耍,来到河边,会水的亚军一个猛子扎入了水中,我也学他的样子,但是我不大会游泳,我是慢慢的走进水中的,看他的样子我羡慕极了,我也很想试试,但是我不敢,他一会儿从水中浮了上来,然后狗刨,自由泳,仰泳,然后又扎入水中,好大一会没上来,我害怕了,生怕他出事。这时他露出了水面,但是我发现他龇牙咧嘴,很难受的样子,他喊着我的名字,往岸边游,我也靠近了他,他让我把他拉上岸,坐在地上让我看,天哪!那么大的一个豁口,原来是死的河蚌壳划破了他的脚,鲜血从他脚下涌出,我吓坏了,不知所措,中医世家出生的他略懂包扎常识,他让我用他的背心扎住了他的出血的上方,然后让我背着他回家(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更谈不上打120了)。到了他家后,他的爸爸给他缝了七针,给我说幸亏你们来的及时,不然后果难以预料,并嘱咐我们以后不许随便下河游泳,游泳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以后我很少下河游泳,这样的阴影很难抹去。
这种对水的畏惧将会一直伴随着我,我想借此警示大家:
一、不能盲目争强好胜,特别是针对一些有危险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量力而行。
二、在没有家长、老师等带领的情况下,未成年人不要到河边玩耍,更不要私自下河玩耍。游泳要到有专业救生员的场所去。
三、万一出现意外情况,赶快寻求帮助。比如:向路人呼救,告知家人,有必要的话还 要拨打120和
第四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记一件和《生存教育》相关的小事
为了忘却的纪念
——记一件和《生存教育》相关的小事
自从2008年汶川发生5.12大地震后,各类学校都把安全教育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当成一件实事来做。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我们每个学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防地震、防溺水、防火、防煤气中毒、防触电„„等安全教育常识学习和实景演练。给学生普及各种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应对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成了我们班主任老师一项新的任务。
我记得大概是2010年的春天,又逢班会时间,我照例拿着学习材料给学生学习预防和应对地震的一些知识,这一次由于政教处每班只给了一份学习材料,于是这次的学习方式就成了由我朗读学生倾听为主,我至今清晰记得当时学习的内容„„。
在给学生讲读完怎样躲藏、逃离、求生等一些理论知识后,我又给学生读了几个在汶川地震中被埋在废墟里靠智慧和意志得以生存,最后被成功解救的实例,当读到其中的一个被埋藏在废墟下依靠自己的尿液得以维持生命的实例时,有一部分学生竟然大声笑了起来,这时候班里的气氛已不是对四川受难同胞的悲痛和同情,还有的同学开始讨论了起来,课堂顿时骚动了起来,我再也读不下去了,只好停了下来。这时我用黑板擦狠狠的在讲桌上拍了几下,同学们见我一脸的严肃,也马上安静了下来。我正要拿起材料继续读下去时,但又转念一想,同学们对生存者喝自己尿液的行为感到荒唐和不解,一部分同学还不以为然的样子,若不不把这一点让同学们从思想上得到正确认识,以后再给学生普及生存教育的的效果就不会好,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想到这里,我就停止了朗读。我看了看时间,这节课只剩下5分钟了,剩余的时间干脆让学生来自由讨论这件事吧,刚才正在小声讨论的同学被我突然喊停,一听说让他们讨论,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观点不一,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课时,我把“生存者该不该喝下自己尿液,维持生命,等待救援”当成了课下思考题给学生布置了下去。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怎样给学生来上好下一节的安全教育课,思前想后,我决定从网上下载了反映5.12地震的电影《妈妈别哭》,让学生先看电影,通过故事情节、和受灾场面来感染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上一节给学生留下的作业题。
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我和全班同学一起看完了这部电影。故事中,高中生琳琳妈妈,不顾生命危险,为了赶快找到被压在瓦砾中的女儿,一直都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上呼唤着。琳琳就被埋在砖瓦下面,看着身边的同学,老师一个个地离开,她小小的心灵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以及恐惧啊!而发生这一切的那天正是她十六岁的生日!十六岁,花一样的年纪!这一刻,她应该和同学们还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她的父母都高兴地为她准备着生日礼物!可是,可恶的地震把一切都改变了。我和同学们都被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场面所感动,不断地擦拭着眼里的泪花,还有的同学被感动的都哭出了声音。
我和同学们终于看完了的这部电影。等我平静下来情绪后,我问同学们:“瓦砾中的琳琳该不该鼓足勇气想办法活下来呢?如果没有水在她口渴的要命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呀?她的妈妈如果发现从废墟里被挖出来的是琳琳的尸体后会怎样呢?”,这时我给了同学们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在我的三个问题提出来后,我又问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给大家留的课外作业大家现在有答案了吗?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特别是从上节课上坚持认为不应该拿尿液来维持生命的同学们的表情中我已经得到了答案。
尽管同学们没有出声回答我,可我还是知道答案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从电影的情节中把悲痛的情感移出来,好多同学还在擦眼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