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辛亥论文征文作文 100周年故事人物事件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①三次革命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三次革命的发生和最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三次革命虽然在社会影响力的程度上有深浅大小的区别,但就它们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而言,则具有相同的分量。三次革命承先启后、逐步深化,谱写了中国人民百年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壮丽史诗,共同演奏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振兴发展的雄伟乐章。
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先河,终结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漫漫长夜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开端,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开创了完全意义上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政治基础,使其后那些企图复辟封建帝制的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纪元,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为手段,加之中国封建专制的腐朽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国土被分割,朝廷丧权卖国,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百姓生灵涂炭。为了拯救饱受列强践踏和欺凌的祖国,为了振兴遭受帝国主义宰割和蚕食的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振兴中华的道路。中国人中的先进分子就在不断地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他们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把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前途紧紧地与革命相联系,揭开了为改变中国命运而浴血奋斗的辛亥革命历史序幕。
中华民族为了救亡图存付出了沉重代价。1860年开始经营达30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洋务自救”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为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避免亡国灭种之惨祸,从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革新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主张,到洪秀全等人发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及洪仁玕进一步提出《资政新篇》的发展资本主义纲领;中国一直想走救亡图存的发展道路;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到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的“维新运动”,最终他们都失败了。
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的激烈较量,革命派与改良派曾围绕中国要不要革命的问题展开过一场大论战。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指出: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他立志通过革命推翻满清的封建统治。孙中山不仅提出了系统的革命纲领,而且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从失败到成功,行动愈挫愈奋。
百年前,黄花岗起义之夜那震耳发聩的枪声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辛亥先烈们豪情满怀,壮志冲天,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共和民主的思想正好与其憧憬相碰撞而产生交集,这使他们可以为了追求理想中的民国而不惜牺牲一切,直至为国捐躯,在所不惜。我每次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面对革命党人“选锋队”先烈们那份大义凛然,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眼眶里饱含泪水,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对那些为拯救祖国、复兴中华而赴汤蹈火的民主革命先驱,是不应被忘却的,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一系列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我向辛亥革命的先烈先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不曾忘记--辛亥革命先驱、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在碧血黄花之夜,跳上广州城头,扔下重磅炸弹;武昌首义不久,他亲制炸弹,帮助战友李沛基炸死不可一世的将军凤山。
我们不曾忘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马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顾生命危险,马侣随黄兴攻入督署。冲出后,转攻督练公所,在小石街巷战中,他冲杀在前,不幸中弹牺牲。
我们不曾忘记--留下情真意切绝笔“与妻书”的林觉民,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
我们不曾忘记--“鉴湖女侠”秋瑾,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我们不曾忘记—吉隆坡华侨李晚,他是名普通的裁缝工。为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他变卖了自己的脚踏车作盘缠,最后血洒疆场。越南华侨关唐以挑水为生,挑一担水赚一分钱,为表达爱国之心,将养老的3000元悉数捐出。
我们不曾忘记--越南堤岸华侨黄景南是豆芽小贩,听完孙中山的筹款演说当即认捐3000元。有人对他平时不肯多花一文钱却毅然慷慨大惑不解,他的回答十分感人:“没有祖国,我们华侨就永远受人欺负。”
我们不曾忘记—“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先烈,他是青天白日旗的设计者,陆皓东面对敌人的斧钺梃杖,坚贞不屈,豪气不减。他手脚被钉上竹钉,牙齿被一颗颗凿落,浑身上下被拷打得血肉模糊,多次死而复苏,始终未吐露一个同志姓名,并严厉呵斥清吏:“你们虽以严刑加我,但我肉痛而心不痛,其奈我何!”陆皓东被囚禁死牢严刑审问,终未屈服。在敌人屠刀下毫无惧色,英勇就义。
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在人民群众中传播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种子,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矗起了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1912年他在发布《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时,又将中国“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列为对内五大指导方针的优先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辛亥革命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最终形成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民主精神。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历史前列的伟大人物。他发动并领导了一次次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为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他抱病北上,在弥留之际还始终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列宁在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用了5个字来概括:“东方的觉醒”。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为后来人民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石。辛亥革命还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新文化运动继承了辛亥革命思想解放的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催生一个新型政党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政纲,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②,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38年的英勇斗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就此完成了肩负的第一个伟大历史使命,实现了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为继续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础上,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③,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既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国土上成功发展的过程,又是不断造福中国人民、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而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步步变成为现实。三次革命都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步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一段光辉历程,宛如一幅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丰碑之上,历史必将续写辉煌。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辛亥革命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我们要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鼓舞国人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作为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爱国民主党派人士,在新时期要有新的作为,要勇于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对人民群众普遍关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注和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好的提案和建议,来展示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携手共进的光辉业绩,从而团结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辛亥革命精神的核心和实质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辛亥革命志士忧国忧民、以国家前途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共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一个统一、民主、富强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百年企盼,也是辛亥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直以最坚决的态度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他告诫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是一位伟人在亲历国家离乱之后的真切感言,到今天仍有深切的现实意义。我们当前正面临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机遇,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思想,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此时此刻,我们希望和海峡那一边的台湾同胞在回顾革命先行者为中华崛起所做出的业绩的同时,让我们一起重温伟人孙中山强调祖国统一的遗言,继承孙中山等革命先辈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同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精神,民主革命先烈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祖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