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全省的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目标,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状况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在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名胜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防治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表现在:
1.林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全省有林地面积227.5万公顷,林木蓄积达到766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18.8%。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200多万公顷,全省林地涵养水源能力达200多亿立方米。
2.水土保持和水利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3.1%。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51.9%,年均供水能力为28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477.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37.1万公顷,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县。全省有12个生态示范区列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五莲县已通过国家验收,烟台、威海、日照、东营4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全省已建成18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县。
4.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展较快,已建成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4%,对保护全省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5.风景名胜区、森林公路发展较快,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分别达到23处和58处,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和1.01%;已建成各类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平方米。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了良好开端。《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已开始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已有序展开。通过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加强海洋观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仍十分严峻。从总体上看,尽管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和污染并存,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有限的水资源浪费仍很严重,再加上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部分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产生大面积的漏斗区和海水内侵,主要河流断流时间延长,湿地日趋萎缩,水生态平衡失调,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林木覆盖率低,森林资源不足,全省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全国的1/5;城市绿化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我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列全国第10位;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98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造成大量土壤养分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威胁依然存在,全省沙化土和盐渍化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7%;矿产资源的不当开发,不仅直接导致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渣还带来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超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污水灌溉污染严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部分残留农药、化肥和大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粪便排入土壤、水体或海洋,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近海赤潮危害加重,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岸防护林遭到破坏,海岸带受到侵蚀;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化受到威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投入机制不健全。
(三)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省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立法的相对滞后是造成我省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生态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恢复,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功能退化。特别是对跨行为、跨地区和跨流域的生态破坏,监控不力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出现生态环境边建设边破坏,破坏得不到恢复的被动局面。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生态破坏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建设长期不能落实,形成生态的恶性循环,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省在生态保护方面缺乏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同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许多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目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为目标,对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紧紧围绕我省的主要生态问题,按照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加强法治,依法建设和保护,严格监管,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完善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为实现我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优先抓好对全省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加快生态破坏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彻底扭转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在巩固和提高“一控双达标”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切实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资源开发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展经济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兼顾。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局部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收益谁投资制度。必须按照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规律,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坚持法治,依法行政,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规范和科学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各部门分工合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依法保护。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资金。
(三)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目标。
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大力开展防治污染,建立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遏制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维护全省的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地区)建设为重点,以重点流域治理为龙头,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分区保护和建设,分类指导,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推行限采和补源相结合的办法,减少地下水开采,逐步保证生态用水,有效防治海水内侵;构筑以区域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建设为框架、以生态用林为重点的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林系;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使全省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要坚决控制各种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建立起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检测和监督体系;土地退化、矿区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治理和改造,切实保证生态用地;加强对入海污染物和海洋开发自身污染的控制管理,保持海洋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示范区建设要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最终实现生态省的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05年,在严重退化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抢救性地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力争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建成100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力争达到国土面积的8%,6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100个生态示范区(市),使全省30%左右的县(市)基本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其中“十五”期间,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及一批环境优美城镇;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使60%的水土流失区得到有效治理,2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达到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平原地区实现林网化,山岭地区全面实现封山育林,公路、铁路、主要河流建成绿色通道,森林覆盖率达到20%;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减少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率达到30%以上;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对近岸海域和沿岸滩涂污染进行整治。
2.中期目标。以建设并实现生态省的目标为方向,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各大流域的一级支流源头区生态环境和重要湿地得到保护与改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全省现有水土流失地区基本治理一遍,6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达到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生态破坏性恢复治理率达到60%以上;全省50%以上的县(市、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6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成都市的标准。
3.远期目标。到2040年,全面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建成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城乡环境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省目标。
三、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布局与主要内容
(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我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省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海岸线3121公里。我省地貌基本分为平原与山地丘陵两大部分,即鲁西、鲁北平原区和鲁东、鲁中、鲁南丘陵区。根据我省自然地理特点,参考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区划,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5个类型区域。
1.鲁乐丘陵区。本区位于潍河、沭河以东,东、南、北三面临海,面积3.9万平方公里。区内土地丘陵大部分由变质岩及中生代花岗岩组成。年均降水量为780毫米,是全省雨量最多和干燥度最低的地区。良好的水、热条件,使得本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积极营造山地生态林、经济林,整修缓坡梯田,沿河建立层层拦蓄水库,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2.鲁中、鲁南山地丘陵区。本区东以潍河、沭河为界,西部以200米等高线和华北平原相接,北部以黄河为界,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本区是全省地势最高的地区,千米以上的山脉有5座(泰山、鲁山、沂山、徂徕山及蒙山),受地形影响,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径流较丰富。由于区内相对高度较大,地表切割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对主要山脉现有林地实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在沂、沭、泗河上游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积极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集中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搞好小流域治理;保护和培植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药用生物资源。
3.鲁西南平原区。本区位于黄河以南、运河及南四湖以西,东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为邻,北以黄河与鲁西北平原为界,西南止于省界,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本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自海拔70米左右降到35米以下,东部有南四湖、东平湖。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搞好矿区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建立南四湖、东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沿南水北调沿线建设生态示范区试点,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控制面源污染,确保南水北调供水水质;利用黄河故道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4.鲁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区。本区南经黄河、小清河、潍河口一线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西南平原区为界,西部和北部分别同河南、河北省相临,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本区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地区,境内地势平坦,海拔在10--15米之间。区内因黄河多次迁移改道,形成交错分布的岗、坡、洼地。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快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步伐,搞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加大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大力开展沿黄生态林带建设,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盐碱和风沙灾害,改造盐碱地、风沙农田;建造平原水库,引用黄河水并拦蓄地表水。
5.沿海与近岸海域区。山东大陆海岸线北起漳卫新河河口,南至绣针河河口,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按地理位置可分为鲁北沿海区、鲁东沿海区和鲁东南沿海区。渤海为东北--西南向的浅海,黄海为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抓好近岸海域和河流入海口的环境保护,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科学合理进行海洋开发和养殖,积极推进重点污染海域的环境整治与恢复;巩固并发展沿海防护林,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海水内侵,搞好沿海防潮堤建设。
(二)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后5年及到2010年,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应在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方面集中力量,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
1.水生态环境建设。在“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我省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按照“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科学引用黄河水,积极引用长江水,大力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污水回用率,实施海水利用和淡化工程”的思路,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把节水摆到突出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缓解水资源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和胶东西水东调工程;继续建设一批2万公顷以上的大型灌区配套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扩大节水灌溉面积133.33万公顷,全省农业用水有效利用职权系数由0.45提高到0.6,保持农业用水零增长;沿黄地区重点完善配套15座平原水库,沿海河道入海口建设一批地下水库,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建设拦河闸,干旱地区和山区应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和雨水集蓄工程,集中力量治理水土流失较严重的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极强度水蚀区、鲁东低山丘陵强度水蚀区和鲁西北黄泛平原中度风蚀水蚀区,重点搞好“
十、百、千”工程,24.72万公顷成片坡改梯工程,155条小流域(片)治理工程以及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工程;新增除涝面积13.33万公顷,治理盐碱地6.67万公顷,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大中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20%左右;主要河流、湖泊不再有超V类水体,水质有明显改善。
2.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用15年左右时间,全省耕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得到普遍治理和改造,构筑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保护,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节水灌溉推广面积达到60%以上,基本消除污水灌溉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建成一批采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全省90%的农业县(市、区)达到生态农业县的标准。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建成2--3个生态农业市,新建15--20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使30%的县(市、区)达到生态农业县标准,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60%;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0万公顷。
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努力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三沿一环”三大生态林防护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建设鲁中、泰、沂、蒙山区和胶东丘陵区重要河流源头生态林封山育林工程,建设济南保泉及大环境绿化工程和黄河三角洲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等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沿铁路、公路的绿色通道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鲁西北风沙盐碱区的综合治理,建设灌草植被恢复工程和天然草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应以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防止在禁垦坡度以上的山坡因发展经济林降低造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带来水土流失隐患。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新增有林地面积43.33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113.33万公顷,新建农田林网213.33万公顷,农林间作24.67万公顷,四旁植树8亿株,新建绿色通道里程1万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按区域分布,建立18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按照绿化类型,建立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等10大示范区。济南南部山区造林5.2万公顷,北部建设2000公顷的生态防护林带和高标准农田林网,沿环城高速公路营造长181公里、面积5.17万公顷的防护林带。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造林4.87万公顷,完善和新建农田林网1.13万公顷。到2010年,建设流域防护林76.07万公顷,形成以山区绿化为龙头,以平原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为框架,点、线、面相衔接,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
4.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优化城市生态布局,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做好城市生态规划,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行严格的绿线管制制度。济南市应强化省会城市功能,调整优化全市生态布局,加强南部山区水源地保护,南部山区要尽快建成高标准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限制城市向南发展,建设城市森林和绕城城郊森林,形成城市清洁空气补给区和生态廊道,突出“泉城”特色,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逐步恢复百泉喷涌的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青岛市应率先建成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发达、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海滨港口生态城市。全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3%;气化率9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45%左右,建设一批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
5.土地、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土地整顿和复垦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矿山“三废”治理和矿山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矿产资源的需求,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好重要的资源准备。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制定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3--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建立2--3个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达到300个。
6.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海上山东”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实施以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为重点的海洋农牧化工程建设和沿黄(河)“上粮下渔”高效生态渔业富民工程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广应用高效、优质、集约化的生态养殖技术,建成布局合理的近岸生态养殖系统。以海岛、海湾、海口生态系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为重点保护对象,逐步建立起地域代表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体系。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5年,选建5处海洋自然保护区。到2010年,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增至15个(新建5个)。
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生态功能区、鲁东诸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沂沭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沿海防护林带生态功能区、南四湖湿地和东平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济南南部山区、淄博鲁山、胶东昆嵛山等水源涵养区,黄河故道防风固沙区,这些区域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全省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些区域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跨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别建立省级和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城市和中心城镇,要严格控制污染型企业。
2.建立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功能保护区。调水沿线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日趋突出,加剧了沿线特别是湖区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为确保供水水质,沿线各市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还应尽快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特别是南四湖、东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等。要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要求,沿线各市应切实搞好调水工程沿线、沿湖和主要汇水河道两侧的绿化设计,建成绿色输水通道,为供水水质提供保障。
3.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改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4.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建立,由各级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报同级政府批准。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管理以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各类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由所在地政府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报省政府批准;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由所在县(市、区)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各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里可给予适当补助;环保、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建设的监督。
(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1.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必须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环境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石油、煤炭、黄金、建材等矿产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应切实作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开发应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要严格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立信息网络,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在沿河、沿湖、沿库、沿海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和养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造成破坏的,开发者必须限期恢复。
2.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公路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以及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要依法禁止粘土制砖,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要以乡镇撤并为契机,适时做好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订,引导、鼓励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实现城镇化进程中村庄用地规模的同步缩减。
3.加强老煤炭开采区的地面塌陷综合整治和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工作。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及时复垦矿区的废弃地。结合我省煤炭西移的煤炭开采规划,塌陷区村民的搬迁工作,应结合西部地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相应向小城镇集中并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搞好生态恢复。
(三)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证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被破坏。在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未受破坏地区,抓紧抢建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要把我省鲁东丘陵、鲁中、鲁南山区、沿海地区和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主要湿地列为重点,分期规划建设为各级自然保护区,使其在保护区域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地质遗迹、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我省的鲁西、鲁北黄泛平原生态潜在脆弱区和黄河三角洲、莱州湾等生态脆弱区内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分布区和典型的生态类型,也应抢建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2.加快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和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生态示范区建设也有利于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的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加大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年增加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覆盖率。在区域布局和类型上,充分考虑全省资源分布特点,尽可能把一些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好的地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典型示范区,真正起到生态示范作用。
3.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要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向小城镇转移,向乡村转移,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遏制城市恶性膨胀的趋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充分吸纳景观生态的内容,加强绿化中的生态设计,逐步保证城市生态用水、用林、用地,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等创建活动。要重视城市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使城市周边地区森林与市区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继续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资源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使用清洁能源和生物质能,提倡绿色消费,清除“白色污染”,积极推进环境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
要重视小城镇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城镇的自我扩张、大中城市企业向小城镇转移、村办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都将加快,对这种发展趋势,必须予以及时引导并加以规范,防止形成“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
面。要认真编制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重视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小城镇的污水、垃圾等采取集中治理措施,积极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要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1.要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海洋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涉及水土保持的开发建设项目,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2.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建立缺水地区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逐步调整用水紧缺地区的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探索建立河流基本流量保障制度,科学核定河流的生态用水。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在地下水严惩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抓紧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设施,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塌陷。在资源开发中造成水土流失的,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治理;对确需占用水土保持设施的,应严格依法给予补偿。继续加大二氧化硫控制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大气水资源。对于擅自围垦的湖泊和填占的河道,要限期退耕还湖还水。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价和功能区划,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严禁向水体倾倒垃圾和建筑、工业废料,进一步加大水污染特别是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沂沭河、小清河流域及海河流域(山东段)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
3.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和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等实用节水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严禁焚烧农作物秸杆,大力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业污染防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氮、磷严重超标地区的氮肥、磷肥施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施肥比例,推广包膜、缓释、复合配方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严格控制生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禁止在蔬菜、水果、茶叶和中草药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继续推进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
4.森林、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草地,应划为禁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严格管护;积极开发秸杆饲料,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和“农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节粮型牧业,保护林木草地;已经开发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养生息。要切实保护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在重点风沙区、黄河滩区和沿海地区要划定生态防护林带,长期保护,严禁采伐;县级以上城市要切实搞好环城防护林带建设;要加速宜林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林草覆盖率;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灾害性损失;在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建设生态林并加入封山育林力度,加速林区、草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樵采对林草植被的破坏。
5.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土地整顿为重点。坚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监督、适度开发利用土地的方针,将工作重点放在现有农地、灾毁土地和各类工矿废弃土地、撤并村庄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上,通过对田、水、林、路、村的综合治理,调整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补平衡的制度,确保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开垦耕地,已有陡坡耕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建设线路的施工场址要科学选比,尽量养活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强非牧场草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监管。
6.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按照《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促进沿海工业污染源稳定、全面达标排放;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并配套建设脱磷脱氮设施,进一步削减入海污染负荷,使近岸海域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加强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近岸涉海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拆船业等项目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警和防护体系,严防石油井喷、船舶溢油等突发性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保护沿海防护林。加强南四湖、东平湖、黄河入海口、莱州湾等重要水生资源繁育区的保护,严格海洋动植物物种引进和渔业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7.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普查工作,严格保护措施,逐步建立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基地,鼓励野生动植物的驯养、繁育。依法禁止一切形式的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活动。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严格限制捕杀、采集和销售益虫、益鸟、益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协调会议制度,开展外来物种及生态影响调查和对策研究;对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国外有害物种进入省内。
8.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确保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自然景观、景点和文物的保护,限制对重要自然遗迹的旅游开发,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严格管制索道等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数量,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建设的设施,要限期拆除。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全面开展对“两区一园”生态环境保护的定期考核工作,所有重点旅游区应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力争有50%通过ISO14000认证。规范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1.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及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各行业应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负责。要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落实。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2.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省环保局和省计委要会同国土资源、海洋与渔业、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尽快制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各市要依据全省生态功能区划,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制度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应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流域开发、城市旧区改造、新区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重点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应逐步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有关对策措施,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
3.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总体目标,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更需要多个部门统一协调行动。各级政府应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资金、分步实施的原则来组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按照集中联片、标本兼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类型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管和技术支持体系。
1.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管体系。要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宏观调控的能力,理顺各地方、综合部门与行业部门的关系,形成政府负总责,综合部门协调指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督,资源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实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管理体系,共同推进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
发展计划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科学主管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预测预报列入攻关课题;国土资源部门应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开发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恢复治理;建设部门应积极参加环境优美城镇的创建工作,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实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农业部门应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加强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水利部门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切实保护水资源,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近岸海域的污染控制工作;建设、林业和旅游部门应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设一批新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并强化环境管理;环保部门要作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财政部门应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各级科技发展计划,给予重点扶持。要探索和建立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中,应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积极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科研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完善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尽快研究制定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要充分认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环保国际交流,扩大我省的国际影响,进而扩大经贸等领域的对外合作。要坚持立足国内,以内引外,以外促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3.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对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要实行国家、地方、集体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治理盐碱地及海水内侵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筹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同时应安排相应的管护资金,落实必要的管护措施。
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要广泛开展国情、国策教育,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综合决策能力;要把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各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1年09月23日 实施日期:2001年09月23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一章 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P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人类各项建设活动,从而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其(P18)
概念: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对准备建设项目的设想和建议,是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水土资源经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后,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国家推荐建设项目的报告。
内容:①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②项目提出的依据,必要性,目标和任务。
③项目区概况:项目区自然状况和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特点及现状,社会经济及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协作关系,政策,融资等外部环境。㈡项目建设条件的评估:
1.条件评估(项目所需资源是否落实,是否适合项目要求,有无利用条件和开发价值)
2.项目原材料,燃料供应条件评估 3.项目产品销售条件评估 4.科学技术条件评估5.政策环境条件评估 6.组织管理条件的评估 ㈢建设方案的评估: ①项目规模及布局的评估 ②产业结构评估③技术方案评估④工程设计评估
⑤时序评估(项目周期各阶段在时序上安排是否合理;项目的资金投入,物资设备采购及投放是否安排就先急后缓的原则。
正确处理治理与开发,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各种关系,优先治理对社会影响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和相对易于治理的问题,力争在短期有所突破。
1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气候资源(气候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传统的规
划思维相比,具有一下几方面的不同。
① 以人为本。②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
提。
③ 规划标准从量到序。④ 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异同。(P5)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基础上,为达到预期的环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有什么异同。(P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人类各项建设活动,从而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发展的战略布局,它包括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国土规划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是给国民经济带来长远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简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及其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目的:依据生态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有限的外部投入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行为的诱导手段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地位(作用):
①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②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一预防为主方阵的落实。
③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④为国家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简要说明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念与特征。(P16)
概念:指将一定量的投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一个科学的程序,经过决策和实施,最终达到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它是运用一种规范的系统和方法所确定的在规定期限内达到特定目标的包括投资,政策实施,机构,技术设计等在内的经济活动。特征:它除具备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①建设内容的丰富性,②参与单位的多元性,③参与劳动和形式的多样性,④建设目标的特殊性,⑤建设项目具有相应的配套的政策。
6.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它包括那些内容,如何报批。
④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根据规划提出分期建设意见,初选规模指标,初定防治范围,治理标准,类型区划分,初选总体布局方案,不同类型区生产发展及土地利用方向,工程规模等。
⑤技术支持。
⑥项目实施:简述项目实施的劳力,机械,材料等条件,初拟总进度和工期安排。
⑦项目组织管理。
⑧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利用外资项目要说明外资来源的可能性;借入资金要大体测算项目偿还贷款的的能力。
⑨效益初步分析,重点说明项目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⑩结论与建议:简要总结上述成果,分析项目的主要问题,简述地方及有关部门的意见,提出综合性评价结论,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
⑪附件: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对规划的批准文件或审查意见书,项目涉及省及有关部门对项目的书面文件,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方案及投资来源文件,其他有关附表和附图。
批报:大中型基本建设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按隶属关系,先送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城市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查,由国家计生委审批,即按工程规模,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从建设布局,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合理性,技术政策方面,进行初审,提出意见投国家计委。国家计委从建设总规模,生产力总布局,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支持可能,外部协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后审批,行业主管部门初审设有通过的项目,计划主管部门不能立项。以中央投资为主的小型项目和限额以下项目,按隶属关系,由国务院行业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位列市计委依据有关政策,规划,投资,额度等进行审批。
7.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它主要有哪些内容和程序。(P19)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是项目周期中的前期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报告既是项目上马后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又是项目竣工时验收的主要依据。
内容: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体:A.总论;B.市场预测;C.资源条件评价;D.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E.项目地址的选择;F.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G.原材料,燃料供应;H.总图运输和公用辅助工程;I.节能措施;J.节水措施;K.环境影响评价;L.劳动安全卫生与预防;M.组织机构与人力配置;N.项目实施进度;O.投资估算;P.融资方案;Q.财务评价;R.国民经济评价;S.社会评价;T.风险评价;U.研究结论与建议。
②附表:固定资产投资表,基本建设投资估算表„„
③图纸:项目区位置地图,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④附件:委托书,专家审评意见及评价„„
8.简述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评估与决策。(P20)
项目评估是在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着重的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全面系统的检查项目涉及的各个方面,对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靠程度做出评价,它对项目是否执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
㈠项目必要性的评估:
1.项目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规划和政策。
2.项目是否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发生活水平。
3.项目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有发展前途。
4.项目投资的总体效益如何,分析项目建设的三大效益,尤其要看项目建设能否给地区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好的效益大的贡献,从而判定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绪;符合项目时间要求)㈣综合效益评估:
①基本经济数据的鉴定(鉴定各项投入成本的估算,基本经济参数如贴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等的确定是否合理)
②财务效益评估(评价项目建设对项目参加者带来的利益大小)
③经济效益评估(评价项目建设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利益大小)
④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结合具体项目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⑤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评价(注意项目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一个项目可行与否)
⑥评估结论(项目是否必要;项目所需条件是否具备;项目开发方案是否科学合理;项目投资是否落实,效益是否良好,风险程度有多大;项目开发应有什么政策措施;评估性意见)
9.如何认识我国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P31)特点:生态环境建设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破坏程度在不断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由于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80年代初提出了有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生态恢复试验,“七五”和“八五”期间,从不同的角度支持了有关生态建设的研究。我国的生态建设研究,最初以土地退化,尤其是土壤退化为主,主要针对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草场退化及盐渍化对农林牧业的危害进行研究,也包括石漠化、裸土化、砾化、土地污染及肥力贫瘠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目前,有关生态系统退化的研究除继承前期的研究外,重点逐渐转移到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评价指标及恢复重建的研究上。不同时期生态建设的方向、重点的差异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发展趋势:
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②更强调规划的生态学基础。③突出生态合理性与时效性。
强调规划既要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现生态的合理性,又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对整个系统的宏观调控作用。④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遥感技术、数学模型、地理信
息系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⑤由定性描述分析走向定量模型和高度综合。
⑥由 “软科学”走向 “软” “硬”结合。
将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引进
规划中。
10.简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P7)特征:
①综合性:即规划对象是某一区域内所有的生态环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技术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经济地域综合体,在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强化功能; ②协调性:即在规划中必须使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始终相协调; ③战略性:即生态规划应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生态经济战略思想;
④区域性:即由于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规划中的战略布局,发展方面,规划重点和建设步骤都要有鲜明的地域性;
⑤实用性:即生态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决策部门的宏观决策依据,因此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了操作性。原则:
①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原则,即三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②系统原则;
③可持续发展原则,即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者的协调统一 ④因地适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原则; ⑤整体优化原则;
⑥统筹兼顾,分步落实,先易后难,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环境建设:指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基础理论及生物,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结合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生产,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对脆弱生态环境和退化生态环境进行的治理,恢复与重建。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的理论基础
1.人地协调发展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36)
协调论拜托了以往人地关系思想中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谁决定谁的思想怪圈。协调论认为人地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所有系统一样服从一下规律:
① 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
用;
② 系统对立统一的双方
中,任一方面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
③ 系统的任何一个成分不
可无限制的发展,其生存与繁荣不能以过分损失另一方为代价,否则自己也就会失去生存条件。
因此,人与自然应该互惠共生,只有当人类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整才是正确的。保持生态系统就是保持人了自身,因而人类自身的道德规定就扩展到包容生态系统,在促进整个人地系统的和谐,完整的同时,也就促进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和完善。人地关系协调一定要有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和地域性,以动态的观点去度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态协调、综合协调、战略协调、全球协调、地域协调、科学协调、主导协调。这便是我国学者对人地协调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2.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过程中,如何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原则。(P37)
人地协调论是区域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理论,它对选择与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体系,形成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加强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控调合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①在生态规划中,正确合理的协调人类内部利益的关系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原则。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表面上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处理不同地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部门,不同国家的利益分配关系。
②在生态规划中,确保人地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平衡,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
要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谋求地和人两个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联系上保持相对平衡,从而维持整个系统相对平衡的基础;保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可容忍度,使人与地能够持续共存,协调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地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形成有比例的组合,关键还在于达到一种理想的组合,即优化状态。③在环境规划中,考虑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
人地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
异性,在不同类型地域上所表现的结构和矛盾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按地域类型来协调不同的人地关系,考虑到我国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性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开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研究可根据开发建设客观需要的迫切性,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地域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在典型调查研究基础上,划分出全国不同层次的人地关系类型区,然后分别研究地区的人地关系优化组合,为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P41)
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既兼顾人类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又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可以概括为在空间上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时间上当代人和后代人具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是在当代以及可遇见的未来内符合人类最终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是负担着保证人类永续生存于地球上的唯一道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涵的五个基本要素:
① 环境与经济是紧密联系的。
② 代际公平(要考虑后代
人的生存发展)。
③ 代内公平(社会公平)。④ 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维护生态环境。
⑤ 公众参与。
4.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作用。(P45)
㈠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规范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事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依照人了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原则,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重大决策,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制度。
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涵中的公众参与要塞,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4.基于代内公平与代际间公平的需要,建立重大决策与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追究责任制度。
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5.作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基础理论之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其基本概念和内涵是什么。(P47)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1.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不管是否承认,是否意识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都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人类必须深刻认识生态规律,掌握和运用生态系统规律去建设和保持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6.指导生态建设规划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原理有哪些?
生态环境建设只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才能使建设规划,设计和实施的生态环境能够建设项目具有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①物物相关律;
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广泛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②物生相克律(克生原理);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而流动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使整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③能流物复律;
包括物质的无限循环原理和能量的定向转化原理。没有物质,生态系统不能组建;没有能量,生态系统不能运转,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构成循环,而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循环。
④负载有额律(限制因素原理);任何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都有一个限度,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和吸纳(吸收、容纳)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的周期性外部冲击的能力,当生态系统所供养的生物超过它的生产能力时,它就会萎缩(退化)乃至最终解体。⑤协调稳定律;
只有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也只有稳定才能持续。⑥时空有宜律;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的生态特征,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而同一区域生态系统也随时间发生变化。⑦生态位原理;
一般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包括生物所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每一种生物在多维空间中都有其理想的生态位,而每一个环境因素都给生物提供了现实生态位。
⑧整体效应原理;
由于系统各组之间相互作用(协调与制约)的结果,使系统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大于系统各组成功能之和。
⑨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组成、数量、比例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它是系统的内在要素,而系统的功能是表现形式,系统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7.试论空间结构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P53)
背景:由于第三产业的内容的发展,生产企业与服务业的空间结合,或若干生产企业与一个或多个服务企业的空间结合,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的集聚效果或集聚优势,集聚问题内容的扩大产生了另外两个问题。一是集聚效果导致城市的膨胀,致使区域基础设施发达,经济水平高的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则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任务;二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负荷之间的不适应,针对这两个问题,要求调整不合理的空间结构,解决过密和过疏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仅对单个企业进行区位分析是不够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空间结构理论。内涵:空间结构理论基本上沿用了区位论学者考察问题的方法。即区域基础状况的假设-几何图解及简单的公式数学推导-模型的归纳-模型的检验及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对此做有效分析。但是空间结构研究的目标和着眼点都不同与区位论。它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聚集规模和聚集程度。
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该理论概括的不是单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是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客体,又可称之为总体区位理论。
8.简述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关系。(P55)
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该理论概括的不是单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而是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客体。① 以不同的社会经济
“疏”(谓之结构“薄”)和“密”(谓之结构“厚”)的带状和面状地域组成的空间结构。一般指(一国之内)大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 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构架或脉络。
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点—轴系统”模式
③ 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
其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
业区位论,二是积聚效果理论,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④ 以城镇型居民点
(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⑤ 空间相互作用。⑥ 社会经济发展各阶
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
关系: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为了提高不同地域空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增强生态系统动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建设决策过程,是一项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巨系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空间结构理论则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无疑将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支撑。
①空间结构理论有助于全面分析和把握区域发展状态和方法。
②空间结构理论可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9.除了本章所论述的主要基础理论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理论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章所论述的理论有:人地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
未涉及:区位论
10.人地关系?空间结构?
人地关系: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11.论述调整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主要措施。(P56)
①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导向:
这类大型,特大型项目,建于正在不断集聚的城市区域,还是处在分散化过程中的新区,都会吸引一部分企业,城市,公共设施集聚到所在地区,导向性很强。在预定要开发的新区,布置一个乃至若干个大型项目,可带动新区的发展从而达到调整空间结构的目的。
②基础设施的导向:
为了推动新区的开发,按
照预定的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先行建设若干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如铁路,港口,电站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改善工业,城市的布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推动新区的开发,往往以基础建设设施为导向。一旦新区主要基础设施(一般是道路,供水,通讯,能源)基本可适应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具体的发展则依靠公司及主管经济部门进行。
③政策导向:
指政府制定,实施若干有利
于或鼓励新区开发的政策,借以吸引企业,公司前去投资。这些政策涉及到土地批租及其价格,税收,进口贸易经营权,进出口配额运价律,关税政策,等等。
12.可持续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57)
①可持续空间结构是人类社
会发展到20实际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下,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而产生的。空间结构理论主要侧重经济要素的探讨,追求空间排列组合的最优,集聚效益的最大,较少甚至没有涉及资源,环境成本和社会公平问题,而这些正是可持续空间结构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②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空间法则,效益原则是第一位的;而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目标不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公平和效益原则的统一;
③空间结构理论视经济集聚
为空间结构演替的动力;而可持续空间结构技术的动因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的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生态化,④可持续空间结构不同于空
间结构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全息性。它既是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又不排除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低级状态,形成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可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是不同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空间要素组合不同,内容结构特征不同,因为可持续空间结构的唯一标准时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及形成的平衡状态。
第三章生态环
境调查
1.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说明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P61)
㈠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指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等情况,具体包括一下内容:
①地质岩石;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分布面积、风化程度 ②地理,地貌;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面积、地貌类型、分布、海拔、坡度、坡向
③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砂砾含量,孔隙度,肥力,Ph
④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⑤生态环境破环;水土流失、荒漠化及其他方面
⑥环境污染:三废的排放
㈡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指在生物圈中,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有效用的各种自然客观要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① 土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参
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土地,包括现在正在被人们所利用以及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的总称。内容有: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及土地的变化问题。
②气候资源:各种气候因子综合(1)光能;(2)热能;(3)降水;(4)风。
③水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水,主要指逐年可以更新的恢复利用的淡水。(1)水体;(2)水量;(3)水质;(4)谁能;(5)水资源利用现状。
④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2)草地资源;(3)作物资源;(4)野生及家养动物。⑤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调查包括矿产资源的分类,储量,质量,开采利用条件等。
⑥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及其价值等。㈢社会经济 ①人口和劳动力(1)户数:包括总户数,农业户数,非农业户数;
(2)人口:包括总人口,男女人口,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城乡人口,年龄结构,民族结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
(3)劳动力: 包括各行各
业劳动人数,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农村劳动力的构成情况及质量等。
② 城镇基础产业设施情况:(1)交通;(2)邮电通讯;
(3)电力;(4)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卫生;(5)商业服务;(6)城市乡镇的分布情况,规模及其公用设施,公用事业,城镇建设等情况。
③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状况:包括:综合经济、农业、工业、产业结构。④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区域的社会环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防治,三废的排放及其综合利用)。
2.怎样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P71)原则:
①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决纠正调查中的不正
之风,如调查的实际数字不上报,随意更新调查数字,非法改变土地权属。
②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必须
面对全域土地,严格按《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调查中应尽量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③ 一查多用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作用,不仅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利用,而且要为其他部门(农业、林业、税务、环保)服务,成为多用途、多目的的土地信息系统。步骤:
(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准备和用品准备。(2)外业工作阶段:即外业调绘与外测工作,包括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行政区划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现状地面调绘,零星地调绘,新增地物补绘,调绘航片的整饰和检查等内容。(3)内业工作阶段:航片转绘,土地面积量算,编绘图件,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或说明书。
3.水土流失调查的主要内容。(P72)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着重调查不同侵蚀类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及其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的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并据此推算调查区的年平均侵蚀总量。
4.什么是小班?小班调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P77)
小班:是调查、种植或规划的最小单位,又称地块。调查方法:
(1)样地调查法(使用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其他抽样方式进行小班调查的方法)
(2)标准地调查法(是在调查的地 域范围内,用标准地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值的方法)
(3)目测调查发(在25块以上的标准地上进行目测,各项调查因子80%以上达到规定精度时通过考核)(4)角规调查法(用角规进行每公顷断面积等因子的而调查)
(5)回归估计法(用其他方法的测定值与小班实测建立回归关系,推算下班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等因子的数量值)
第四章生态
环境分析与评价
1.生态环境分析和评价中的系统分析评价方法主要有哪几种?(P83)(1)回归分析法;(2)主成因分析法;
从原来关系复杂但又互为相关的许多因子中找出能反映内在联系和主导作用的,数目较少的新因子的方法(降维)(3)逐步判别分析;
根据已掌握的一批分类明确的样品,建立较好的判别函数,使产生错误的事例最少,进而对给定的一个新样品判断它来自哪个总体。
分类:定性资料的判别分析、定量资料的判别分析;
费歇判别、贝叶斯判别、距离判别。
(4)层次分析法;(5)因子综合法;(6)模糊评价法;
2.系统分析的步骤包括哪些。(P82)①规划问题范围: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明确问题性质,规划问题范围。
②确定目标:为了解决问题,要确定系统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它们通过某些指标来表达,而标准则是衡量目标达到的尺度。
③收集资料,提出方案: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和依据。根据所明确的总目标和分目标,集中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为分析做好准备。④建立分析模型:这就是找出说明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即系统的输入,输出,转换关系,系统的目标和约束等。
⑤分析替代方案的效果:利用已经建立的各种模型对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计算和测定,考察各种指标达到的程度。
⑥综合分析与评价: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再考虑各种定性因素,对比系统目标达到的程度,用标准来衡量。
3.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P84)
① 明确问题。
弄清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② 建立层次结构。将问题所含的因素进行分组,把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若干中间层(准则层)以及最低层(措施层)的形式排列起来。
③ 构造判断矩阵。任何判断矩阵都应满足
ii
(ij = 1,2,„
ijn)
为了考察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果ji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④ 层次单排序
对于上层次中的某元素而言,确定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
层次单排序的任务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
BW=
maxi :B的最大
max特征根;W;对应于
max的正
规化特征向量; W的分量
i:对应元素单排序的权重值。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
max
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越大,则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差。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
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则需要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进行检验
(RI:平均
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满意为止。
⑤ 层次总排序
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本层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值。对于最高层,其层次单排序就是其总排序,层次总排序为归一化的nm正规向量。
局限性:
①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出一个方案来,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方案;
②该方法中的比较、判断及结果的计算都是粗糙的;
③从建立层次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的主观因素对整个过程影响很大,这就使结果难以让所有决策者都满意。
5.简述气候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P94)内容:
①确定气候资源数量。如年降水量,太阳辐射量。
②研究气候资源时、空分布情况。如降水的年内分布特征。
③确定植物生长的三个基本指标。上限,下限,最适量。
④气候灾害种类,程度,方式及其预测。
方法步骤:
①布点实测或现场调查。②数据整理,建立模型。
F(x)=F(D,R,H,δ)
其中,D——某一地点所处纬度;R——某一地点所处的经度;H——某一地点所处海拔高度;δ——小地形影响;F(x)——某一地点的气候要素值。
③绘制等值线图。
④根据等值线图用内插法求出每一图斑的气候资源指标。
⑤对区域气候资源进行分析。
6.水资源评价的原则有哪些。(P95)(1)把水资源开发利用看成是许多部分组成的系统,而各部分又视为下一层子系统。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水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充分利用其能源优势,多途径开发利用。
(3)水资源的服务目标有多个,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战略和利用资源优势时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局部服从全局,目前服从长远,低层次目标服从高层次目标,各个方面的矛盾相互协调。
7.区域环境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之。
区域环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环境和系统的关系,从环境和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分析环境对系统的限制,约束的因素和程度,特别是不利影响和障碍因子及其作用大小,确定约束的阈值或临界值,极值等;同时预测环境因子的的发展变化,寻求趋利避害,利用和保护相结合,适应和改造相结合的环境政策。
8.区域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价,是以经济价值的而形式来表示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其基本方法可用一下表示:
M=f(D,E,P)
其中,M:某项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值;D:生态环境破坏的生态量值;E:相应的价格系数;P:为相关的各种参变量。
具体采用的方法有:生态破坏的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代替市场价值法,土地价值法。其中代替市场价值法可分为:后果阻止法,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行费用法。
9.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的概念。
生物丰度指数: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植被覆盖指数: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三种类型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水网密度指数: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土地退化指数: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0.区域社会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017)
(1)政策环境评价:主要是评价国家的各项政策对区域治理的利弊关系,找出有利和不利因素,因势指导,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
(2)经济环境评价:主要是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其重要作用的基础条件,如交通,市场,能源,资金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通和市场环境。(3)科技文化环境评价:主要是对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分析各类组成、结构、数量、质量情况来评价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4)信息环境:是由向对象系统发
布、传递信息系统的部门和环节组成的,包括信息采集机构、信息源、载体、受体、使用等多环节构成的网络。
11.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在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时,其指标是如何划分的。(P110)
恩格尔系数是消费者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额/生活消费支出总额)*100%
标准:恩格尔系数:>59%绝对平困
50%-59%勉强度日
40%-50%小康水平
20%-40%富裕
<20%最富裕
1b1b
b
W
W
CI
n
n1
CR
CIRI
i1⑥j 1一致性检验。
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类似于层次单排序也m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m
jj
j1jj
4.简述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
限性。
优点:①系统性:层次分析法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②实用性:定量和定性分析向结合,增加决策有效性。
③简洁性
a
CIRI
j
bij1
CR
CIaCIRIaRI
第三篇: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蔡鹏伟
地信121 摘要:通过分析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南通市的沿海开发战略问题。为促使南通港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研究南通港发展现状,提出南通港发展建议:加快发展沿海港区,实现江海联动;调整临港工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超前规划,实现港与城和谐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建立具有经济竞争优势的特色海洋产业。关键词:南通市;沿海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我国沿江沿海“T”型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江海岸线 372 km,其中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是两大资源:一是滩涂和辐射沙洲;二是港航资源。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独特且突出。近年来,《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总规划和分类规划先后编制,对江海岸线的利用与后延陆域的布局进行刚性约束和控制,统筹港口、园区、产业、城镇建设[1]。但与沿海其它地区相比,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偏慢,导致江苏海洋经济在全国的排位后移、地位下降。并且临海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不明确、产业特色不明显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
1、南通优越的港口特色发展环境
1.1 南通港现状
南通港历史悠久,自1904年建成首座沿江码头后,开始成为服务于地方物资交往的重要口岸。南通港包括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启海等9个沿江港区和吕
四、洋口2个沿海港区。狼山港区是主要的综合性港区,以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等公共货物运输为主;南通港区是客、货运兼顾的公用港区;江海港区是以油品、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的公用港区,兼为南通经济开发区服务;如皋、任港、天生、富民、启海等港区主要依托后方电力、冶金、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以能源、通用件杂、化工品等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为主。
南通沿海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把沿海地区建设成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优、集聚辐射 力强、功能配套全、生态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
1.2 建港条件优越
洋口港港池天然水深20—30米,深水区面积超过 10平方公里,由大洪、烂沙洋以及黄沙洋形成的两条潮汐通道直通外海,航道顺直稳定,水深在 17米以上(其中黄沙洋水道的最大水深达27米),可建 10—20万吨级深水泊位。港池和航道两侧分别有火星沙、太阳沙以及河豚沙、蒋家沙掩护,风浪小,无须另筑防浪设施。港池和主航道内侧的西太阳沙稳固坚实,10米以上沙洲面积有11.61平方公里,经低成本围造即可建成用作港区作业、仓储、中转的人工岛,大幅度降低中转运输成本。如此优越的建港条件,江苏沿海仅此一处,全国也仅宁波港可与之相媲美。吕四港由小庙洪连通外海,航道水深9米以上,超过连云港(7米),北侧有腰沙掩护,可建5—10万吨级泊位,建港条件也相当好。
1.3“大上海经济圈”已经形成
早在1960年,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便被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列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目前该地区有15个城市、13个地区、99610平方千米,7404.71人口万,特大型中心城市6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2]。“大上海经济圈” 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划,形成了一个经济体,城市连成一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为南通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城市群资源条件。
1.4 生态系独特,生物资源丰富
海涂、沙脊沙洲及长江口北支江涂、沙岛,构成南通沿海范围广阔的滨海湿地和潮间带湿地。这一湿地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滩面及底质多为粉沙淤泥,南缘有长江入海,带来大量有机质,形成南淡 北咸的复杂海水分布,生物品种丰富多样,生态构成别具特色。调查显示,江苏海域浮游动物共有98种,以辐射沙洲中部(33。N)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地处南区的南通海区资源量最为丰富,I:l~:lt区的盐城、连云港海区平均高出1-2倍。江苏海域共有潮间带动物198种,底栖动物183种,鱼类 150种,头足类10多种,南通海区多有分布,有的种类具有明显优势,形成南通海区的生物资源特色。最为突出的是滩涂贝类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在全省滩涂14万多吨的资源量当中,南通海区占有8万多吨,其中尤以江苏最重要的经济贝类文蛤最具特色,不仅资源量最大,品质也最好,其余如四角蛤:青蛤、毛蚶等重要经济贝类也有一定优势。此外,江苏4大渔场中3大渔场(长江口、吕
四、大沙)在该海域,因而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代表性经济鱼类主要有银鲳、灰鲳、黄鲫、鳓鱼、蓝点马鲛、大黄鱼、小黄鱼等,多年来海洋捕捞产量占全省一半左右。大型经济蟹类三疣梭子蟹也数吕四渔场的生物量全省最大。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南通海洋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1.5港口建设与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现 代化港口体系,形成多组式江海港群分布格局,建成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 主的国家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合强港。大力开发洋口港,加快开发吕四港,积极推 进冷家沙海域的研究与开发,发挥江港的海港功能,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
在沿海沿江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加工制造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 牌,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沿海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冶金产业,沿江重点发展船舶、机械、电子新材料和轻工食品等产业。
2、生态环境现状与环境压力分析 2.1环境质量现状
2.1.1水环境质量
统计显示,南通沿海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有1.3亿多吨,虽排放达标率高达100%,但实际情况远没有如此乐观。南通市主要排海河流水质近年来呈逐年恶化趋势,排海的污染物质也相应呈逐年增加趋势。据 《南通日报》 报道,南通两条纵贯东西的主要入海河流通吕运河通启运河虽经治理,污染仍十分严重。通吕运河水质仅达四类标准,有的河段河水已经发臭,有的河面泛着白沫,即将入海的吕四段河面一 片橙黄。通启运河的总体水质为劣五类,大部分河段的基本功能已丧失殆尽。2.1.2南通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对南通地区进行监测,监测表明南通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并且2008 年南通市降水中,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的 是硫酸根离子,其次是硝酸根离子,阳离子中含量 最高的是铵离子和钙离子。从降水主要化学组分情况来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值大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均值,二氧化硫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1.3南通土壤污染现状
南通市土壤中残留多环芳径和有机氯农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因为农民种地过程中进行农药除虫除草等行为。并且农药的使用还使南通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且南通土地污染分布相对集中,主要由于化工产业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导致重金属富集。2.1.4 生态环境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第一个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为数不 多的咸淡水河口湿地,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 稀野生生物,维持长江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沿海滩涂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 渡区域,总面积达 200 km2。近海海域分布有海门蛎 岈山牡蛎礁 1 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7 个养殖区,11 个增殖区;有 190 种近海浮游植物、98 种近海浮游 动物、150 种鱼类。长江口北支海域分布有重要的 渔业水域,其中吕四渔场为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是 大、小黄鱼、鲳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 和洄游通道[3]。2.1.5海洋环境质量
2008 年,南通市入海河口水域水质类别处于 Ⅲ~Ⅳ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5 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MO4-)等。吕四渔场、启东贝类增养殖区、如东紫菜增养殖区3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养殖区水体中主要受氮、磷污染。8月在南通外海海域、南通吕四港外曾发现赤潮。近年来,南通沿海贝体等海洋生物受到铅、镉等重金属及砷、滴滴涕的污染,蛎蚜山海洋特别保 护区水质受到无机氮的污染[4-5]。
2.2 导致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
2.2.1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 南通的优越气候,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这过程中避免不了使用各种农药,但由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往往会将各类农药产生的废弃物随处丢弃,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并且由于南通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规模不能满足处理需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到位,严重制约处理能力的发挥。现有17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中有6家尾水超标,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滞后,重点大气污染源治理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2.2.2产业结构不合理
南通部分地区现有产业结构比重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善。化工、印染、电镀等产业布局趋同现象严重,资源环境利用同质化,结构性、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调轻、调高、调优产业结构任务艰巨。2.2.3 生态服务功能有所退化
由于开发活动的加强,排污量的上升,南通滨江临海地区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渔业过度捕捞导致吕四和长江口两大渔场的鱼类资源数量锐减、品质下降。长江河口区浮游生物的物种数量大幅减少,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长江和滨海岸线开发速度加快,滩涂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鸟类数量与种类也不断下降。2004 年以来,南通境内海域相继发生大面积贝类死亡和紫菜烂苗事件,导致南通两大海水养殖品种文蛤和紫菜遭受重大损失[5]。
2.3 面临的环境压力
2.3.1 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南通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滩涂湿地、产卵场、索饵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密集。滩涂围垦、港口及其临港产业建设不仅使大量滩涂湿地功能丧失,影响滩涂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占用近海滩涂养殖区和重要渔业水域,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冲突。港口开发、航道建设涉及占用或穿越海洋特别保护区、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是首要问题。2.3.2 经济快速增长加重污染物减排压力
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南通现有污染物总量基数较低。随着南通沿海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冶金建材等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大幅增加,难以满足国家未来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3、南通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发展南通的特色海洋经济产业群,不仅要充分全面地开发利用南通特有的优势海洋资源,改变资源的闲置浪费状况,而且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确保南通特色海洋经济稳健地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打好南通特色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南通四大特色海洋产业群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滩涂与辐射沙洲养殖产业、滨海旅游产业群对海洋生态环境更有着较高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一是要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海数量。对南通海域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和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包括农药、化肥的流失)。
3.2滩涂湿地保护
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建立湿地管理 信息系统,建立湿地保护示范基地。建立长江口北支湿地、沿海滩涂湿地、沿江滩涂湿地等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里下河内陆湿地以及潮间带、潮 下带湿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坚持集约高效、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开发与保 护并重的导向,充分考虑沿海滩涂演变规律和生态 服务功能,科学论证滩涂围垦对泥沙冲淤、海岸演 变、岸滩稳定的影响,分析论证滩涂围垦对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依法、科学确定滩涂围垦的范围、时序和规模。积极探索高效、节约的滩涂资源利用模式,以综合开发为导向,优先用 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适度用于临港产业发展。[6] 3.3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在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栟茶运河等主要入海 河口种植海底及潮间带植物,利用入海河口湿地的 净化功能,吸收降解污染物,并逐步恢复和重构海 岸带生态系统。根据近海资源的种类、资源量和资源补充水平,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和利用强度。对吕四渔场、长江口等重点海域、临港产业区以及滩涂围垦、航 道、港口码头附近海域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南通国家级紫菜、文蛤等水产种质库,建设多功能 人工鱼礁群,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实施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保护近海和长江口鱼、虾、蟹、贝等产卵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
3.4发展港口服务业,调整第三产业布局
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对投资项目的统筹和引导,优化新增投资计划项目用海的优化布局,优先保障重大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科学、合理地优化调整海洋功能区划,为科学用海提供依据。发展港口服务业,调整第三产业布局港口装卸运输直接促进了船货代理、外供外理、查验服务、通讯导航、船检航修、打捞救助、餐饮娱乐等港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信息咨询、旅游度假等行业的繁荣,加快了外贸、外资、外经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临港商贸市场和物流中心的发展,将发挥港口对外对内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促进港口商贸的发展,推动南通市贸易发展。此外,港口服务业的发展还将带动中三产服务业比例的提高,将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并为工业结构调整中多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港口大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
3.5依托港口优势,发展港口工业,调整工业布局
以港兴工,着力发展临港工业带,这是发展港口经济的关键,也是调整南通工业结构的重点。港口工业规划要与港口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和大运量大用水量工业门类,大力培育石化、电力、船舶、冶金、建材、新型材料和粮油食品等港口支柱产业,推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抓好风力发电和液化天然气发电,建设船舶配套产业,抓好造纸、钢铁、PVC、钛白粉等大运量建材项目和 ABS,POM等新型材料项目,使南通成为我国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重要的电力基地、先进的船舶修造基地、一流的新材料基地和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结论与建议
南通洋口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洋口港的发展环境和周边港口的发展态势以及洋口港的发展优势,争取在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港口。并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今后南通市沿海开发应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根本,重点实施生态空间管制、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南通沿海开发构筑生态屏障和环保支撑,以促进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季建林.南通沿海开发若干问题研究[J].江海纵横,2009,(5):4-8.[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 黄夏银,李 冰,周家艳,等.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性分析[J].环境科技,2009,22(5):53-56.[4] 张卫兵,王成钢,周 颖,等.南通沿岸贝类体内重金属含 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 490-1 491.[5] 简慧兰.关于南通生态海洋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 理,2009,26(8):37-40.[6] 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z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第四篇: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第十章专项规划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论文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如何合理的制定完整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并简单列出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措施及水源净化方法。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 河流 环境保护 修复规划 治理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面积的水体被覆盖, 河道被硬化、渠化, 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 河流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 河流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河流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 并逐步对已改造的河流进行了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防治水污染, 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性,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水文化。其二, 对已经退化或受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修复, 遏制退化趋势,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可利用现有的或建设湿地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等)、清除内污染源(受污染的淤泥二次释放, 还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残体等)、相机以水工程科学调度调水释污、河道整治、水系调整、建设江河湖泊生态护坡护岸工程、滨水生态隔离带工程(包括滨水景观绿化带)、河道曝气、前置库等各项工程技术措施, 进行合理选配。目的是要起到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进入水体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 使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配套, 确保工程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 发挥其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1】果。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水利部《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经济社会现实可行原则、保护与修复长期性原则、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2】原则。
(1)遵循自然规律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健康江河湖泊应该是生态功能与开发利用功能和谐统一的, 既有良好的生态, 又能够合理利用, 造福人民。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 既要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要可持续开发利用其使用功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要树立与江河湖泊和谐共处观念,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国内一些湖泊的治理经验表明, 要慎重采取换水和清淤的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否则, 都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要深化对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规律的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经济社会现实可行是由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系统工程, 除将保护措施融入各项水利和其他经济工作中, 还要建设一些治理和修复工程, 庞杂且费用大、周期长。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确定合理适度, 现实可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目标和工程措施。在实施中, 应该用生态的观念和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观点, 系统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既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 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变, 既要考虑水量, 又要考虑水质, 既要考虑经济效益, 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涉及到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生态工程等多门学科。难点之一在于其复杂性和不可重复性,不可能有控制地进行反复试验。修复工程不确定性大, 工程失败容易造成不可挽回到损失。
(3)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具有长期性,不是集中一段时间就能完成。因此, 要长期坚持不懈, 并将保护与修复工作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
(4)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这是保护与修复的目标之一。河流湖泊的开发利用势必影响到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功能及水资源保护等。因而须将开发利用中对水生态环境的累进影响降低到最低。同样, 在进行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对工程措施中, 也要注重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要重视引进、推广高新技术成果, 例如控制化肥流失技术、水体氮磷藻移出技术, 以及生物净化技术等等。
二、水生态修复规划内容与方法:
在“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方面,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表述,这些表述也反映了不同的学术观点,从过程、目标到相关措施都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河流生态恢复定义有以下主要表述:
“完全复原”(Full restoration),定义为“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Cairns,1991)。完全复原首先是河流地貌学意义上的恢复,这就意味着拆除大坝和大部分人工设施以及恢复原有的河流蜿蜒性形态。然后,在物理系统恢复的基础上促进生物系统的恢复。
“修复”(Rehabilitation),定义为“部分地返回到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生态修复方案的实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重要功能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栖息地仍可以被重建。
“增强”,(Enhancement),定义为“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2)。典型的增强措施包括改变具体的水域、河道和河漫滩特征以补偿人类活动影响。比如改变河流内鱼类栖息地结构等。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增强措施虽能提供改善栖息地条件的机遇,但缺乏生态学基础,其有效性受到置疑(Beschta et al.1994)。
“创造”,(Creation),定义为“开发一个原来不存在的新的河流生态系统,形成新的河流地貌和河流生物群落”(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2)。创建新的栖息地的做法是一种管理手段,试图把丧失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低或弥补这种影响。
“自然化”(Naturalization),由于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河流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与原始的自然动态生态系统是不一致的。在承认人类对于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同时,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质量。通过河流地貌及生态多样性的恢复,达到建设一个具有河流地貌多样性和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稳定的、可以自我调节的河流系统(Rhoads and Herricks,1990)。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河流水系生态恢复的任务有三大项:一是水质条件、水文条件的改善,二是河流地貌特征的改善,三是生物物种的恢复。总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标志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水质条件、水文条件的改善包括:水量、水质条件的改善,水文情势的改善,水力学条件的改善。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维持河流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通过污水处理、控制污水排放、生态技术治污、提倡源头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改善河流水系的水质。提倡多目标水库生态调度,即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河流的丰枯变化的水文模式,以恢复下游的生境。
河流湖泊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包括: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联通性;保持河流纵向蜿蜒性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外移堤防给洪水以空间并扩大滩地;退耕还湖和退渔还湖;采用生态型护坡以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生物物种的恢复包括:濒危、珍稀、特有生物物种的保护;河湖水库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包括鱼类在内从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等。
(二)、规划原则[3]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评估河流的生态状况,确定河流开发与保护的适宜程度,提出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工程措施和管理对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河流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1).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2).具备社会经济与生态双重功能
河流应该满足特定的防洪、供水、发电、环保、旅游等社会经济功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生态修复规划应强调整体优化观点。(3).统筹协调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属于水资源保护类的专业规划,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必须服从综合规划并在综合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成为综合规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也要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和衔接,这些规划包括:防洪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都需要统筹考虑,相互衔接。(4).河流生态修复与河流综合治理相结合
河流生态修复应与防洪、河道整治、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整治、城市景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程相结合,使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也可以不单独形成独立的规划,而成为防洪、河道整治、环境整治、市政建设等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提高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
(1)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物种多样性[] 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强,有利于生态修复。(2)改善流域尺度的河流景观格局配置
在流域尺度下需要研究改善全流域景观的空间格局配置,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需要以缀块-廊道-基底模式的空间景观理论为基础,合理规划各种类型的缀块的数量、几何特征、性质,充分发挥河流廊道连接孤立缀块的功能。还要研究河流廊道与其它形式的廊道的协调关系。运用边缘效应、临界阈值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景观生态学理论,采取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增加景观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缀块,建立基础性缀块,运用不同尺度的缀块的互补效应等措施,谋求提高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3)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可以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
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的途径有:在河流平面形态方面,恢复其蜿蜒性特征;尽可能外移堤防以恢复河流原有的宽度,给洪水以空间,同时在汛期保持主流与河滩、河汊、池塘和湿地的连接。在河流横断面上,恢复河流断面的多样性,在水陆交错带恢复乡土种植被。在沿水深方向恢复河床的渗透性,保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通。通过这些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使河流在纵、横、深三维方向都具有丰富的景观异质性,形成浅滩与深潭交错,急流与缓流相间,植被错落有致,水流消长自如的景观空间格局。
3、流域尺度规划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尺度应是流域。换言之,应该以流域为空间单位制定河流修复规划,而不是以区域或河段为单位。如果以区域或河段作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不仅忽视了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忽视了以河流廊道为纽带以流域为基质的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所谓流域,在水文学中可以定义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汇集降落在其中的雨水流至出口的区域。
确定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时间尺度,必须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新的生态系统需要足够的时间。因此,规划中制定的时间尺度具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项目实施的时间尺度;项目监测时间尺度;项目区管理时间尺度。
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河流生态修复要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个性,包括水文、气象、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属性;开发、利用、防洪的功能属性;人文、历史和休闲等社会属性,采取个性化的规划理念,寻求最佳的河流修复规划方案。
4、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对待外来干扰的反应总是力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能。自我恢复的过程表现为食物网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和生物群落的自适应能力。其结果是在新的条件下形成动态平衡,恢复原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些特征。
5、生态修复工程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原则
技术,是实现维护河流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除了技术支撑以外,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还需要包括立法保障、执法监督和机制体制改革、推行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1)河流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
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应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相结合。规划中应包括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措施、生态和环境管理措施以及规划实施后项目区环境维护管理措施。(2)建立河流生态修复的多部门合作机制
河流生态修复必然涉及到各个政府部门和诸多行业,包括发展计划、水利、环保、国土资源、林业、建设、农业、交通、科技、旅游等部门,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建立统一规划和实施的机制,具有坚实的组织保障。(3)建立河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水环境治理关系到流域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与全流域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利益,需要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在河流的开发者、保护者及社会公众之间达成河流健康标准的共识,形成一种被各方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需要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三)、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5]
编制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现状及历史调查与分析;制定生态修复目标;提出规划对策;经济-生态效益评估。
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包括:1)明确规划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2)现状与历史的调查与分析,包括社会、经济及水资源状况、水文气象、地貌地质、河流演进历史和形态、生物物种状况和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原因调查分析。3)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4)确定规划范围、时间与空间尺度以及总体格局。5)确定工程任务主要包括:水文条件的恢复;生物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生物群落的恢复及保护。6)建立河流生态监测系统和河流健康评估系统。7)制定管理办法。8)对于规划进行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估。
确定工程范围、工程目的、相关限制等提出问题前期调查前期调查资料整合分析初步构想自然地理调查水文气象调查地质地貌调查社会经济调查生态调查民意调查等初步设计水力分析安全分析生态分析经济分析等生态环境监测民意反馈等细部完善所选择方案的细部设计反馈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后的监测维护等选择目标物种设定检测指标河流形态、土壤特性、生物群、岸坡型式、河床型式、岸边过渡带等评估
要区分两类被干扰的河流生态系统。一类是未超过本身恢复力的生态系统,是可逆的。当去除人类活动造成的胁迫因子,比如采取污染控制、水文条件的改善、改造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工程等措施以后,有可能靠自然演替实现自我恢复的目标。另一类是被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它往往是不可逆的。在去除胁迫因子或称“卸荷”后,还需要辅助以人工措施创造生境条件,进而发挥自然修复功能,实现某种程度的修复。
一般来说,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可以归纳为三类:水文恢复措施、地貌多样性修复措施及栖息地恢复措施。水文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调节径流模式,如改变水库运行调度方案、调整河流取水方式、调水工程等。地貌多样性修复措施包括多项技术,其目的在于使河道具有一定的自然地貌特征,主要措施包括:河岸带廊道的修复;河流蜿蜒性特征的修复;河流断面多样化特征的修复;创建深潭-浅滩序列;河道内局部地貌特征的改善;生态型岸坡防护技术。栖息地措施包括在河床、河岸、河岸带上设置一些结构物,改善河流的生态功能,以及在河流内设置遮蔽物、开挖枯水河道、进行岸边带植被和改善河床底质等。
在确定利用某种修复措施后,应在理解其结构、功能及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细部设计,比如,深潭-浅滩序列的修复和重建必须建立在对河道历史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应根据河流地貌学分类,与同一流域内其它具有同类地貌特征的未受干扰河段进行类比分析。除此之外,也可以按照水力学和泥沙输移理论的一些经验公式确定相关特征参数。表2-1为深潭-浅滩序列结构、功能和特征的一些要点。
表2-1 深潭-浅滩序列的结构、功能和特征(National Rivers Authority(1994b))
占到河流栖息地的50%以上;
断面流速不对称,即使在顺直河段也是如此; 河床底质为松散混合砂砾石;
在水深大于0.3m的所有流量条件下,比相关联的浅滩断面窄25%; 位于弯曲段的顶点;
深潭
在枯水流量条件下,与出露的砂砾石沙洲/边滩相关联; 对于水域内的大型植物和鱼类具有重要生态功能; 具有重要的休闲娱乐价值,如垂钓、划船等;
可能有周期性的泥沙淤积,特别是在上游有大量泥沙供给的情况下(如河岸侵蚀崩塌)。洪水过后和深潭调整以后,泥沙可能会被冲走。占到河流栖息地的30-40%;
局部较陡,河流纵剖面较浅,一般情况下,横断面基本对称; 在枯水流量条件下,水流湍急;
在各种流量条件下,比相关联的深槽断面宽25%;
位于两个弯曲段之间的过渡段,间距为3到10倍的河宽(河床越陡,间距越短)。混合砂砾底质,具有一个密实的砾石面层。应在浅滩表面放置一些大块石,以打浅滩 破低流速模式,形成湍流,营造多样性的栖息地环境;
洪水过后,可能会出现泥沙淤积问题,上游深槽会产生淘刷。过度淤积的泥沙将在后期的枯水流量条件下被冲刷至下游深槽;
与深槽相一致,一般位于河流的蜿蜒段。在顺直河段,可能会出现交替的浅滩; 浅滩高出河床的高度不应大于0.30.5 m,顶高程的连线坡度应与河道坡降一致; 为鲑鱼和多种无脊椎动物群落提供产卵栖息地。通过过滤、曝气和生物膜作用,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
另外,以下是治理污染水体,净化水质的措施[6]:
规划措施:
(1)水域截污:可以通过规划手段,对地区水系的整理、疏浚,使该地区水系与外围河道有意识地进行隔离,加以隔断上游被污染的水体,使地区水体尽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水系。上游水体通过外围河道绕开地区水域,流向下游。
(2)引清调水:在地区内部分河道上设泵站,调活水体,增大流速,提高河水的复氧、自净能力,加快污染物的降解,从而达到保持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降水来达到引清调水的效果。遇上下大雨的时候,可以打开隔离水体的水闸,利用地区内外水位的高差,配合泵站的牵引,乘势排水,不仅利用雨水稀释了河水,而且利用水位高差增大了河水的流速,从而达到冲污、稀释、自净的效果。(3)营造沿岸“绿色走廊”:在区域截污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整体规划,尤其是对区域内河流沿岸进行绿色规划,营造“绿色走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河流沿岸建设推行“绿化”和“造景”相结合的建设方案,以“植树绿化”为主题,同时配以雕塑、凉亭、座椅和灯饰等一系列小景观,建设一条独具特色的沿河绿化景观带。水处理措施:
(1)底泥处理:城市河流污染的底泥处理包括河道中的底泥处理及底泥挖出来后的处理。在进行引水冲污的同时,可结合河道疏浚工程,先采用小型挖泥船或水动力方式挖除底泥,然后在河底铺上细沙和石头,以减少CO2 ,CH4 以及重金属化合物或离子的沉积。(2)曝气复氧::河道曝气复氧的形式可以采用固定式充氧和移动式充氧两种,氧源可以采用空气和纯氧。由于固定式充氧具有单位充氧量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的优点,适合于固定污染源,因此,建议在地区水域范围内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进行充氧,以期能在较短的时间降低该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改善水环境。
需要指出,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也存在着一些偏差。比如引进大量外来名贵树木花草,或建设繁复的楼台亭阁,或沿河建设喷泉广场和戏水乐园,这些建设项目有可能加剧河流的人工渠道化,与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大相径庭。
成功的河流修复经验表明,生态修复规划是一种“辅助性规划”。人的任务不是改造自然,更不是控制自然,相反,人的任务是帮助自然界恢复到更为自然的状况。可以说,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三、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与方法
其实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紧密相连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 认为:“生态工程的本质是对自组织功能实施管[6]理。”。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近年来,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采取退田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界自我修复功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对水生态环境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可以利用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开展生态修复,这是一种经济的规划方法,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投入之比要高。
根据水生态环境不同的情况,对河道、岸坡、堤防和防洪墙等不同修复重点,选择不同的方案(表3-1,3-2,3-3),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表3-1 修复河道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可能采用的方案
恢复河流蜿蜒性,控制河道坡降,进行岸坡防护或河道衬砌(混凝控制河床和河岸侵蚀
土或块石),种植植被,建设植被缓冲带。
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拦截泥沙,恢复受干扰区域的植被,有选择避免河床淤积
性地清淤,建设植被缓冲带。防止地下水位下降
修建水位控导工程,植树造林,发挥牛轭湖的功能。
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建设分洪道,建设深潭和浅滩,加强河流内
栖息地结构,修建水位控导工程,拦截泥沙。
单侧施工,建设植被缓冲带,建设分洪道,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维持枯水期水流深度和速度
保护水质
采取导流措施排水后进行开挖,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加强河流内栖息地结构,仅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恢复河流蜿保护水域栖息地
蜒性,建设深潭和浅滩,改善河道底质,设置鱼道,修建水位控导工程,发挥牛轭湖功能,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植树造林,种植植被,恢复受干扰区域避免减少河岸带植被 的植被,保护裁弯取直后形成的森林区
创建或维持坡地的多
河流廊道管理,种植植被,合理堆放疏浚和开挖的土料
样性 创建湿地
提高或保护河流内区域的美学价值
植树造林,发挥牛轭湖功能,合理堆放疏浚和开挖的土料 恢复河流蜿蜒性,建设深槽和浅滩,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修建水位控导工程,建设水面景观,河岸应用特殊材料并进行修整 仅改变河道单侧的岸坡结构,种植植被,对疏浚开挖土料堆积体进提高或保护河边区域
行修正以形成一定的造型,保护植被缓冲带,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的美学价值
整,建设水面景观,有选择性地疏浚清淤
提高或保护河流内的修建枯水和常规河道,修建水位控导工程,保持牛轭湖和弯道,娱乐价值
表3-2 修复河道岸坡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维持或提高河岸带陆地环境的栖息地价值
可能采用的方案
应用加筋护坡结构,护脚措施,削坡后植被,种植树木和灌木等植物,进行河流廊道管理,修建隔离和缓冲带,浮水植物 为水底大型无脊椎动物
抛石或毛石,石笼,或其它特殊结构
提供稳定的底质 提供或维持鱼类栖息地
植被保护,植被护坡,特殊结构,土质堤防
绿化,植被与其它结构措施的组合(复合护坡,开挖的台地,土增加或维持审美资源
质堤防以及抛石区再植被),建设隔离或缓冲带,进行河流廊道管理,有选择性地清障,建设土质堤防
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亲水设施
表3-3 修复堤防和防洪墙环境特征的措施
修复工程的目的 提供鱼类栖息地
可能采用的方案
对取土坑塘进行特殊设计,控水结构,取土坑内建鱼类庇护所。避免对湿地的破坏,堤防布置中保留或增加河漫滩区,尽量不砍伐植保护或创建湿地
被,超标准设计排水沟,在取土坑塘内修建人工岛,植树
避免对湿地的破坏,保护树木,尽量不砍伐植被,建设“超级堤防”,植保护或创建坡地栖息树,通过插枝加速灌木生长,布置隔离网,有选择地进行植被维护和地
管理。
对取土坑塘进行特殊化设计,道路和小径,设置宣传栏、观察区等,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舟船码头,钓鱼设施,游泳池,沙滩场
种植观赏植物,对取土坑塘和池塘进行特殊化设计,应用可拆装防洪增加或维持审美资源
墙,对防洪墙、泵站和其它建筑物进行建筑艺术处理。
河流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中还要包括监测和评估的内容。一旦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执行以后,便开始了在人工的适度干预下河流演进的过程。其演进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向良性方向发展,可能持平,也可能继续退化。换言之,其演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规划预定的方向,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于对象河流进行跟踪式的生态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借以确定规划的有效性,必要时需要适应新的情况修改规划。沿着“规划-监测-评估-调整规划”这样的流程编制的规划称为“适应性规划”,在控制论中可以称这种技术路线为“负反馈调节”。
复合护坡,近岸平台的建设和保护,削坡后再植被,河道重新布
置,抛石区再植被,河流廊道管理
参考文献
[1] 蒋 屏, 董福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2] 国家林业局等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林业出版社,[J].2000.[3] 董哲仁.试论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原则.中国水利.[J].2006年第13期,总第559期 [4] 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DB/OL〕 http://www.xiexiebang.com/xz/dong.doc.[5] 俞可达,郑振华.江南水乡城市水环境整治规划研究.山西建筑.[J].第33卷 第7期,2007.3.[6] Odum, H.T.1989.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self-organization [D].pp 79-101.In: W.J.Mitsch and S.E.Jorgensen, ed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Wiley, New York.
第五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民勤的调查报告
电大武威分校2007级行政管理本科朱世宇07110008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和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和行动准则,民勤生态变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文及人类经济活动,致使植被生态条件恶化,湖泊干涸,绿洲缩小,土地沙化严重,保护民勤生态环境迫在眉捷。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石羊河流域科考”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综合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央和省上对民勤进行生态移民问题、民勤防止沙漠化危机、民勤扶贫状况调查、民勤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课题进行科学考察和调研。通过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写出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不辞辛苦奔赴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民勤治沙已经站、民勤沙产业开发示范基地、民勤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民勤大风沙口勤峰滩、石羊河林业总场、石羊河流域终端、受沙漠化最严重的民勤湖区四乡镇(西渠镇、红沙梁乡、东湖镇、收成乡)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下游,南接武威市,西南毗邻金昌,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全县有30万人口,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占9%,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
自古以来民勤就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植”之称。干旱缺水,风沙多是该县的基本县情。近年来民勤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资源又严重超采,大片植被因缺水而枯死,柴湾因干旱而萎缩,自然条件急剧逆转,大风天气明显增多,沙尘暴接连不断,土地荒漠化的程度越来越严峻,沙尘暴造成的灾害触目惊心。因此,对治理沙患,改善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石羊河流域来水越来越少,加之大量超采地下水,致使水资源锐减。而且,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质越来越差,这种情况由湖区逐渐向坝区扩展。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又导致森林草场退化、枯死,从而形成的耕地被沙化,盐碱地逐年增加的局面。再者,气候干旱少雨,沙患频发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年甚一年,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地制约着民勤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面对现实民勤向何处去,已成为各级领导关心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治理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民勤绿洲生存的必由之路和民勤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一)水资源危机逐年加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历史上水草丰美、可耕可渔,有“柳林粮仓”之美誉。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羊河入境径流量年均5.42亿立方米,可供灌溉全县所有耕地。之后数十年间,由于上游灌区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拦坝蓄水,打井提水,过度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导致石羊河下游来水迅速递减。六十年代入境流量年均4.44亿立方米,七十年代
3.17亿立方米左右,八十年代2.28亿立方米,至九十年代锐减为年均1.3亿立方米左右,四十年间均递减千万方以上。
(二)大量超采地下水,地表水供给不足,地下水质急剧恶化。
全县浅层水质矿化度每年升高0.2~0.35克/升;深层水矿化度年均升高0.24克/升。湖区及泉山部分地区由于浅层水质恶化已不能用于灌溉,更为严重的是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到目前为止,全县发生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已涉及到17个乡镇,166个村,14万人,18万头牲畜。有些地方的群众吃水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水资源的危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维护绿洲存在的沙生植物枯萎死亡,防风固沙林急剧衰败,存在的是一些残林败地。原有覆盖度在40%的190万亩红柳、白刺灌丛带现已消失90万亩,存在的100万亩,已有54万亩退化,19.5万亩沙化。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造成风沙肆虐,沙尘暴频繁,土地沙化,形成干旱化、沙漠化、盐碱化。可见水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三)过度垦荒、采伐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民勤县荒山和沙漠面积达9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部分村社向沙漠腹地进行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及滥牧和过度樵采。90年代初期,受“黑瓜籽热”的冲击,风沙沿线的村社群众,不顾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开荒的决定,在封禁区、半封禁区内乱开荒、乱打井,大量开垦荒地,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垦荒地百余万亩,但受水、热、肥等自然条件限制,荒地一般单产不高且不稳定,而人口的增长,各家庭经济收入的攀比,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借助再扩大垦荒地或进行掠夺式经营。追求总产的提高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食欲”、“钱欲”的需要,大量尚好的草原、植被被开垦破坏,地表覆盖被减少、风蚀加剧,加快了沙漠化进程。但扩大开垦面积只给少数农户带来了一时的效益,而大多数的垦荒者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相反,却陷入越薄收、越广种,越广种、越薄收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实质上降低了扩大耕地面积的正面作用,更加重了恶性循环的发展。
“风起沙石飞,埋庄又压田,沙流逼人走,灾害年年有”是反映旧社会的民勤,可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群众为了从荒地中牟取暴利,置人造防护林、天然植被、草原柴湾而不顾,大量采伐,大量开垦,使该县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天然植被、人造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到目前为止,该县被采伐破坏的沙枣树林、红柳3万余亩,梭梭1.5万亩,被破坏的柴湾高达15万亩。土地失去其抗风蚀的天然屏障,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四)弃耕摞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垦荒者绝大多数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国家土地部门、林业部门的规划和批准,也就没有列入国家已耕土地和种植计划之中。这样以来乱垦乱开现象严重,而耕种者本身就是进行掠夺式生产,不注意保养土地的再生产潜力,使原本肥沃的土地贫脊化、沙漠化、盐碱化。加之绝大多数垦荒者带有盲目性,什么地方土地好、什么地方土质不好任其选择。若土质好,具有可耕性,也就可赚利保本,若土质不好或遇到纯沙化、纯胶土、盐碱高含地块,便猴子扳包谷,开一块丢一块。由于盲目乱垦、乱开荒地,大量荒地弃耕,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三、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面对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感到了百年忧患。为了绿洲的生存发展,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让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绿洲生存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进程中,党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更加鼓舞了我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抢抓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再造山川秀美的新民勤。
(一)挑战干旱、发展节水农业。
虽然该县有被赞誉为“沙漠明珠”的红崖山水库,但缺水问题仍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坚持“内节外调、节调并重、以节为主”的方针,积极呼吁上级政府尽快建立统管统配石羊河水资源的管理机构,以期合理分配更多的上游来水。虽然我们几经努力,耗费巨资建成了“景电二期延伸工程”。但实践证明,引来的黄河之水,相对于久盼甘霖的广阔土地,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是“水贵如油”,只能缓减水资源危机的状况,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路子。目前,在我县的输水渠值中,尚有24.627公里总干渠,40.242公里干渠,93.895公里支渠,1000公里斗渠,2000公里垄渠,2740公里机井输水渠仍为土渠,渗漏十分严重。为了彻底扭转这种状况,要大搞节水工程,衬砌水泥渠道,减少输水损失,提高利用效率。还要采用小畦灌,沟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推广耐旱、节水高效作物的面积,使单方水效益逐步提高。同时,还要依照《水法》规定,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发放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原则,全面实施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严禁乱打井和无序开发淡水资源,千方百计杜绝水的跑冒滴漏。一点一滴,均来之不易,当加倍珍惜;一掬一捧,皆十分可贵,应厉行节约。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之源才能永不枯竭,我们方能无悔后人、不负来者。
(二)防风固沙,大力造林绿化。
继续坚持“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方针,加大治沙造林力度。在西部大开发中,积极实施“百公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工程”。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北、中沙窝和南湖移民区四大沙区的治理为重点,乔灌草结合、封育造并重。在荒漠草场区加大封育和管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在植被稀疏地带和流沙地带,完成百万亩荒漠草场改良;在绿洲外围的治沙地带,逐年逐段播种灌草和定植乔木林,营造环绕绿洲百公里长,3~8公里宽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农区内部,主林带发展乔木树种,副林带发展枣粮间作或红枣林,完成百万亩农田林网配置。逐步构建荒漠、草场、林灌网络化,风沙沿线林带化,绿洲内部林网化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县几个重点风沙口得到基本治理。每年完成治沙造林5万亩,退耕还林草1万亩,每个封育期封沙育林草新封30万亩,使树木保存面积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0.1~0.2个百分点。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固害设防、集中突破”的原则,以重点风沙口规模治理和绿洲边缘垦地绿化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绿洲西线南至红崖山,北到东湖往致村的125公里的风沙线治理。而重中之重,则是红崖山水库两坝墙、尖沙窝、勤锋滩、老虎口、中沙窝和东湖镇北沙窝的治理。如果这些风沙口得不到有效治理,我们的水利枢纽、电网线路、主干公路、良田庄园,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重蹈历史覆辙。像红崖山水库这样的“瀚海明珠”,就会淹没于风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发扬五十年代万众一心修水库的团结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营造绿色长城,抵御风沙侵害。我们要坚持依法治理、重管严罚,对全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执法监督和预防保护。重新划定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和半封禁区,依法管理生态植被。对于那些不顾全局利益,破坏生态植被的乱垦荒地、滥伐树木,随意放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要在全县再掀“学习治沙愚公、营造生态环境”的热潮,带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治沙造林的壮丽事业中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奉献力量。
(三)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结合“三北”四期工程和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项目实施,坚持保重于治,以保为主,以治促保的方针,梯次构筑三道绿色屏障。即对远离绿洲的荒漠场区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保护现有植被,促进植物群
落的演潜更新;在绿洲外缘的沿沙地带,逐年逐段定植0.5-2公里宽的乔木疏透型和灌木紧密型混交防风固沙林带,阻止流沙内侵;在农区适地适树营造千田农林网,完成10万亩林网配置。要进一步明确封禁区,半封禁区域界限,严禁在这些区域放牧、樵采,严禁毁林毁植被开荒打井。积极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草20万亩,减轻西线和北线的风沙侵害
(四)改良土壤,发展草畜产业。
近些年来,在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为了节水和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我们逼迫大量使用地膜、增施化肥农药。使得我们的耕地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病虫害频繁发生。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影响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为了发挥现有耕地的最佳效益,促进民勤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草业大县,建成畜牧强县”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大面积种植绿肥,既能用以压碱改良土壤,又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饲草。从而形成草多畜多、畜多肥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在农业耕作中我们要力求精耕细作,消除白色污染,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加强有机肥料的建设,广积多积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有步骤的退耕还林,使民勤20万亩耕地三年内实现林草化,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加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一神圣使命,积极投身于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西部大开发广阔天地里,在“再造河西”的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