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仲裁风险告知和举证告知
仲 裁 风 险 告 知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仲裁风险告知如下:
一、申请不及时或请求不当的风险
(一)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逾期申请者,本委不予受理。
(二)仲裁请求不完全会导致未请求部分视为弃权而得不到审理的风险。仲裁请求的增加、变更,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逾期则另案处理;这将影响申请人权利救济的及时实现。
(三)当事人提供的地址、联系方式不准确,可能导致仲裁文书送达不能,将会出现中止审理、公告情形,导致案件不能依时审结。
二、举证不能的风险
(一)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或拒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二)当事人提交证人证言后,未通知证人或通知证人后证人未履行出庭义务,将导致证人证言不被采纳的风险。
三、不按时出庭的风险
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者,或庭审开始后超过三十分钟未到庭者,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者,对申请人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申请人重新申请的,本委不予受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四、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当事人丧失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风险
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有关法律文书或者一方当事人丧失承担民事责任能力而需确认继受人的,将导致案件审理时间延长。
五、逾期起诉或逾期申请执行的风险
(一)当事人不服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的,应当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或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将丧失起诉权。
(二)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委所作出的终局裁决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情形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本委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逾期申请则丧失撤销权。
(三)对发生法律效力且有给付等履行义务的裁决书、调解书,当事人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逾期视为放弃申请执行权。
六、没有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可供执行的风险
如果被执行人确定没有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还会导致无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可供执行,使生效的裁决书、调解书所确定的权利无法实现的风险。
七、多个申请执行人对同一债务人申请执行和参与分配的风险
如果多个执行人对同一债务人申请执行,在一般情况下按照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理,但享有优先权的申请人可主张优先受偿。参与分配案件中的可供执行财产,除享有优先权的申请人可主张优先受偿外,一般按备案的债权额的比例进行分配,因而申请执行人应充分意识到此类执行案件的风险。
八、不遵守仲裁庭纪律的风险
对违反仲裁庭纪律而不听劝告和制止者,仲裁员有权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警告、没收胶卷、录音带、录像带、笔记本或责令退出仲裁庭处理。对情节严重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仲 裁 举 证 告 知
一、举证要求:
(一)发生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
1、劳动人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
2、证明当事人仲裁主体资格的证据;
3、确定争议标的数额的证据;
4、证明案件是否已由其他仲裁机构受理或审理过的证据;
5、其他与案件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
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其掌握管理的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以及仲裁庭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逾期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二)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
(三)当事人应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制作证据清单,对证据材料的名称、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和一份正本。
(四)当事人向本委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材料,应当附有经公证过的中文译本。
(五)证据应当在仲裁庭审时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六)当事人向本委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本委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七)书证与物证应当提交与原件、原物核对无异的复印(制)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仲裁庭审理时对书证与物证的原件、原物当庭进行质证。
(八)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出庭作证的,当事人要在开庭审理前提交证人名单,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到庭的,经本委同意,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仲裁员和当事人要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仲裁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九)当事人应当客观、全面地提供证据,不得伪造、毁灭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否则,当事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不利后果。
二、举证期限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
(一)当事人可以就举证期限协商一致,但须提交书面申请经本委认可。当事人对举证期限没有协商一致的,请在第一次开庭三日前完成举证。
(二)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第一次开庭三日前提出,并提交证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列明联系方式。
(三)当事人变更、增加仲裁请求,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提出反诉的,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逾期提出的,本委将对变更、增加、反诉请求作另案处理。
(四)当事人申请鉴定的,可在第一次开庭三日前提出,如有必要的,可当庭提出,经本委同意并预交鉴定费。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并经本委同意,协商不成的,由本委指定。
(五)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或者拒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本委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依本委指定举证。
(六)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举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本委申请延期举证,经审查确定,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注:本告知的三日仅指工作日且不包括开庭当日
第二篇:交通事故举证风险告知书
交通事故案件举证风险告知书
尊敬的客户: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委托本律师作为您的代理人。现就交通事故案中当事人应提交的证据告知如下:
1、责任认定方面。责任认定是指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所应承担的责任。一般而言,应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您有异议,应提供充分可靠的证据予以反驳。
2、医疗费。医疗费主要包括住院费、医药费和治疗费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入院证明、医疗处方单、诊断证明书、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明细单、住院费收据、医疗费收据等。特别说明:其数额由单据来证明。若转院,应提供转院证明。若主张有后期治疗费、康复费、整容费等,必须有相关医院或鉴定机构出具证明其具体数额。
3、营养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医院诊断证明书、医嘱、出院小结、《司法鉴定意见书》等由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提出加强营养的建议或具体数额。因此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有营养费用。
4、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伙食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1)出院小结,证明住院天数;(2)住宿费、伙食费是指如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但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其受害人及陪护人员其住宿和伙食的费用,依最省原则,提供票据。
5、护理费。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在治疗或康复期间生活无法自理而支付给护理人员的工资或者误工费用。应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1)《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护理时间;(2)如果请护工,请护
举证风险告知书,第1页,共3页
工花费的证明,如是家属,应证明其误工损失;(3)若以上都没有,则由法院判定。
6、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受害人因伤残或死亡而受到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1)《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伤残等级或者死亡证明;(2)户籍资料;(3)如是外来务工的农村户口人员,应提供在城镇生活一年的证据,才可以按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如《居住证》、房租租约、工作证明等。
7、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不能工作而造成的收入的减少。应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1)《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误工时间;(2)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书》、用人单位盖章的《工资单》、纳税证明、用人单位的开具的误工证明,特别提醒,误工证明应说明请求权人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其误工时间扣发项目、具体数额;(3)没有固定收入的,应提供最近三年的收入证明或者所在行业的证明,特别提醒,农业人口对此应特别注意。
8、交通费。交通费是受害人或其家属因治疗或处理交通事故所花费的必要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车票、高速公路通行费票据、过桥费票据等。特别说明:日期、出发地或目的地,应与所处理的事务对应,同时最省原则。
9、鉴定费。鉴定费单据。
10、残疾辅助器具费。受害人因残疾终生需要器具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司法鉴定意见书》、诊断证明书等证明需要安装辅助器具、更换周期、每次更换的价格等。
11、被抚养人生活费。受伤残的受害人应承担的抚养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村委会、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出具的家庭情况证明,户口薄、被抚养人的身份证、居住证、暂住证来证明抚养义务及标准。
12、丧葬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死亡证明。
13、精神损害抚慰金。受害人或者家属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或死亡,导致受害人或家属受到精神上的创伤而应给予以的补偿。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以下证据:精神上受到刺激的证据;医院诊断证明。
14、财产受到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修车发票。
15、停运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证据:营运资格、收益证据。
16、被告身份信息。个人应提供身份证号,单位应提供工商登记信息。
17、如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应提供保险单、保险公司登记信息。
18、自己的身份证。
19、其它证据。
特别提示:
1、上述证据举证仅就一般交通事故案的情况,鉴于不同案件的案情不同,故您应将与案情相关的所有事实向本律师陈述,同时提交相关材料;
2、证据的采信在于法院,故本律师不保证您提交的证据法院全部采信,进而不承诺上述证据的举证而产生的法律结果。
3、取证应合法,本律师不承担取证违法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承办律师:承办律师向本人已对本风险告知书充分阐述,本人已充分理解其内容,签字确认:
第三篇:劳动争议仲裁举证和风险通知书
劳动争议仲裁举证和风险通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就劳动争议仲裁举证和风险告知如下:
一、举证要求:
1、当事人应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装订成册。对证据材料的名称、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按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3、被申请人应当在答辩期满前提交书面答辩,阐明对申请人申请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4、当事人向广州市海珠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委)提供外文证书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经公证机关予以证明的中文译本。
5、申请人向本委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复印件或复制品的,开庭时必须出示全部原件或原物;是证人证言的,应在举证期限内向本委提交证人证言的原件(一式两份)和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开庭时证人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出庭作证。
6、当事人向本委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经所在国的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领事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的有关条例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7、当事人向本委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手续。
二、举证责任的倒臵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举证期限及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
1、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向本委提交书面协议,并经本委认可,但不得超过立案后的三十日。当事人未协商或未协商一致的,申请人的举证期限为收到受理通知书次日起计算三十日内,被申请人的举证期限为收到应诉通知书次日起计算三十日内,如当事人收到文书时间距离第一次开庭时间不足三十日的,举证期限为当事人由收到文书次日起至第一次开庭前止。仲裁庭另行指定举证的,不受举证期限的限制。
2、当事人增加、变更申请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提出反申请的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逾期提出本委将另案处理。
4、当事人申请鉴定的,应当书面向本委提出,经本委同意并由双方预交鉴定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并经本委同意;协商不成的,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期或者拒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并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6、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举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内书面向本委申请延期
举证,经本委审查决定是否延长举证期限。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材料,本委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同意质证的除外。
7、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据。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8、当事人或其他仲裁参加人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处理。
四、申请人请求不当的风险
申请人请求不完全会导致未请求部分被视为弃权而得到不审理的风险。申请请求的增加、变更,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逾期本案不予审理,因此也会导致被视为弃权的风险。
五、举证不能的风险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或者拒绝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六、不按时出庭及申请人中途退庭的风险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承担其申请被视为撤诉的法律后果;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被申请人承担案件缺席审理或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七、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或当事人丧失承担民事行为能力的风险
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会导致审理时间延长,不能尽快结案。
八、逾期起诉、逾期申请执行、逾期申请撤销的风险
当事人对法律赋予起诉权的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不服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起诉权。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且有给付等履行内容的裁决书、调解书,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期限(双方或一方是公民的为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逾期视为放弃申请执行的权利。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委所作出的终局裁决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本委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逾期不申请则丧失申请撤销权。
九、无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可供执行的风险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还会导致无财产或没有足够财产可供执行、使本会生效的裁决书所确定的权利无法实现的风险。
十、多个申请执行人对同一债务人申请执行和参与分配的风险
如果多个申请执行人对同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在一般情况下按照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理,但享有优先权的申请人可主张优先受偿。参与分配案件中的可供执行财产,除享有优先权的申请人可主张优先受偿外,一般按备案的债券的比例进行分配。因而申请执行人应充分意识到此类执行案件的风险。
十一、不遵守仲裁纪律的风险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妨害仲裁行为的,将导致仲裁委员会根据其行为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训诫、罚款、拘留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第四篇:2-劳动争议仲裁告知书
劳动争议仲裁告知书
一、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提出自己的请求事项。请求不当或随意扩大请求范围,将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三、按时出庭。当事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书后,必须准时到达应到场所。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时参加庭审的,应当在开庭三日前向仲裁委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委决定。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同意自行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按缺席裁决处理。当事人开庭迟到三十分钟以上的,视为拒不到庭。
四、遵守仲裁庭纪律。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应当遵守仲裁庭纪律,服从仲裁庭指挥。违反仲裁庭纪律,经仲裁庭二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对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按缺席裁决处理。
五、终局裁决。下列劳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做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六、注意事项。依法、公正、及时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为促进廉洁执法、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特向当事人及代理人提出下列注意事项:
(一)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办案人员行贿、送礼和请吃;
(二)不准为办案人员购置物品和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不准自己或委托他人向办案人员说情;
(四)不准贿买他人作虚假证明;
(五)不准诬告陷害办案人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第五篇:风险告知制度
风险告知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
第五条 各工区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 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 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 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组备案。
第十一条 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
第十二条 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一)、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三)、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四)、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第十三条 所属企业的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第十四条 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 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十六条 安全管理部门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治理整顿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缺陷和隐患的立项、监控、整改、审核、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 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二)、危险辩识与评价;(三)、应急设备与设施;(四)、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五)、应急响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六)、培训与演练。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每年进行两次模拟演练。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贮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设施和设备)。工业生产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量。
重大危险源是重大事故发生的前提。即:由于重大危险源所涉及的危险物质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的本质特性,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所以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不仅是预防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能量)的多少,后者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险源。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监控是重大事故预防思想的进步,是从源头上抓预防,是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对危险源的辨识、确认是实行监控、管理的基础。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的辨识基本原则是:
(一)、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
1、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
2、有中毒窒息危险;
3、有高空坠落危险;
4、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
5、有飞溅物打击危险;
6、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
7、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
8、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
9、有触电伤害危险;
10、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
(二)、隐患容易产生又不易被发觉、且难于控制 隐患泛指潜在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理论上而言,凡存在隐患的设备、岗位、场所都可视为危险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有本质属性危险性的设备、岗位、场所都视为存在隐患,都一概作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根本依据,以造成危险源过多过滥,失去重点监控意义。
二、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部分,尤其应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潜在的工艺缺陷、失误因素和预防重点。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其中:R为死亡半径)要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一级重大危险源最严重,要重点加强监控,四级重大危险源比较轻,也要做好监控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可以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事件,了解重大事故发生后的潜在后果,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和减轻事故后果的措施。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企业应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其中,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用,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对工作人员、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状况,其内容应包括危险设备、设施的情况,工艺过程,使用的危害物质的性质、数量,有关安全系统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等。
安全评价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评审。
四、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评价报告和有关材料制定。
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清楚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应保证将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材料,散发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并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急措施。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散发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材料。
五、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强有力的管理及监察对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头至关重要的。它是 使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措施得以落实的保证。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和评估,提出明确要求,以便于执行时有章可循。
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入手,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控制
企业方面的职责: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价、安全管理制度、应急计划、发布重大危险源信息;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价结果,按危险源级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派出经过培训的合格的安全监察人员,定期对所辖范围内相应监管级别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监察。
六、相关法规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