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笔迹鉴定中书写习惯和差异点的思考
摘 要 笔迹鉴定在文件检验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鉴定意见也有很大争议。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特征的差异点评断是否存在规范的标准,如何准确分析差异点,如何通过笔迹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等,是笔迹鉴定意见在司法鉴定领域及证据制度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 笔迹鉴定 书写习惯 差异点
作者简介:刘媛媛,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2013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58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笔迹鉴定人多数是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凭借鉴定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的积累,对受理的案件中的笔迹进行检验分析,从而得出笔迹鉴定意见。但凭经验做出的鉴定意见往往缺少客观的科学标准进行评断。在笔迹鉴定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书写人书写习惯的分析与利用笔迹特征进行同一认定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对于笔迹中存在的差异点的评断有没有标准的规则,能否对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数量进行量化,对笔迹特征质量的评断是否有科学理论性的标准;对于笔迹鉴定意见的正确与否有没有评判标准等。以下主要从笔迹鉴定中书写习惯的分析及差异点评断两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一、书写习惯的分析
在个体的书写技能达到一定程度,经过不断地练习并且反复进行书写实践,逐渐熟练之后,那部分固定下来的,一时难以改变的书写技能称之为书写习惯。人的书写习惯是一种复杂的技能活动习惯,通过书写活动表现为笔迹。深入了解书写习惯与笔迹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特点的反映,对于笔迹鉴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书写习惯的形成及特点
1.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和共同性。书写习惯的形成经过初学、提高和定型三个阶段,从识字、开始学习写字到书写日渐熟练再到书写基本稳定、成为自动化的过程。人在长期的学习及书写练习过程中,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书写系统,由于个人素质、家庭教育等外界因素影响的不同,语言文字社会规则无法完全限制个性的发展,每个人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书写习惯。然而,在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一致,人与人共同教育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背景下,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
2.书写习惯具有独立自主性和能动性。书写技能一定程度上受书写人主观意识的控制,但不可能被完全影响。人在正常书写时,通过人体反馈系统快速连续的自动化调节,大脑会调动前期储存的文字语言信息,将其运用于书写活动中,使书写成为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刻意地改变书写习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竭力抑制自动化的书写系统运作,这样的行动难以持久,因此,书写习惯是相对于书写人主观意识独立存在的。在遇到不同书写条件等情况的阻力与干扰下,通过书写规则的制约、视觉及运动觉的调控和大脑机能的整体协同作用,书写习惯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化,但仍能表现出其特点。
3.书写习惯具有多变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个人自身的发展,书写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书写人经过不断学习与反复练习,书写水平逐渐提高,大脑储存的语言文字信息日益丰富,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在此过程中,书写人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字体等书写形式,摹仿别人的字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书写技能,使书写技能由单一发展成多样,在笔迹中反映出新的特点,新旧特征交替甚至旧特征逐渐被完全取代。如果书写人的机体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在较长时间内不从事书写活动,原来的书写系统的运行得不到继续强化,书写水平会逐步下降,书写技能也会部分退化。然而,在语言文字社会规范发展缓慢的阶段,加上大脑的书写系统也不会完全丧失功能,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完全改变,会相对稳定地保存下来。
(二)分析书写习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在长期书写活动中保持自身特殊的书写习惯,综合不同时间阶段的个人笔迹可以分析出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但这一书写习惯的分析需要充足的笔迹检材,加上在根据笔迹特征的反映性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标准,因此,是否需要通过数学方法统计书写人不同时期的笔迹特征来进行书写习惯的归纳分析是笔迹鉴定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次,由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书写人前后书写的笔迹时间间隔越长,笔迹变化越大,反之,变化越小。那么,在分析时间间隔较长的笔迹时,若笔迹检材与样本时间间隔较长,二者是否符合检验鉴定条件?如果提供了书写人不同时期的笔迹检材,但该检材在时间上没有连续性,是否无法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然而,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笔迹样本不够充分。因此,在分析笔迹特征时,当某两个时期的笔迹特征出现较大差异,后期的笔迹中出现前期不存在的特征时,不能单纯地将原因归为不是同一人书写,而排除同一人书写的可能性,应尽可能多的补充笔迹样本,分析其后期特征的突然出现是否与更早期的书写习惯有关,例如书写人早期练习过一段时间的隶书,但其隶书的书写并不是非常规范,虽然后期不再继续练习,而是转为学习行书,但由于书写人已经掌握了隶书字体的书写技能,这便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其较长时间不再书写隶书,但一旦书写人有意识地去书写,隶书的特征仍会出现在后期的笔迹中,只要该特征出现,就应视为书写人固有的笔迹特征。
二、差异点的产生及评断
(一)差异点的产生与分类
差异点是指检材与检材、检材与样本之间笔迹特征的不同之处,由于笔迹的形成是一种意识活动过程,因此不仅是不同人的笔迹会产生差异,同一人前后连续书写的同一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笔迹中差异点的存在是必然的。
1.非本质性差异:非本质差异是指同一人的笔迹受到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由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自身变化,书写习惯的反映性差异,书写条件的不同,书写人的生理状况的变化及书写人偶然性笔误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必然会导致笔迹差异的存在。书写活动本身就是随意的,具有自主性,加之书写人心情的大起大落等变化、有故意伪装的目的这些主观因素的存在,也会引起笔迹特征的变化。换言之,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人书写的笔迹一定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表现在字体、字形、运笔方式、笔顺、书写速度等多个方面。
第二篇:【笔迹时间鉴定】关于书写时间的问题综述(笔迹鉴定)
【笔迹时间鉴定】关于书写时间的问题综述(笔迹鉴定)
【笔迹时间鉴定】关于书写时间的问题综述(笔迹鉴定)
一、书写时间的鉴定分得很细,对各色圆珠笔、蓝黑墨水、签字笔、碳素墨水、普通雕刻印章、原子印章、复写纸等鉴定方法各不相同,鉴定成功率、准确度各不一样。对每一种色料的时间鉴定,各个地方均有所长,甚至所依据的理论都不一样,更不用说检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有些单位、有的人对某一种书写色料做得较能得到同行认同。
对于涉及最多的圆珠笔,目前国内主要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书写材料处(010-63264488转书写材料处)使用薄层扫描法,具体是要求委托单位必须同时提供检材文件的落款时间附近和怀疑真实书写时间附近的同种类、相同保管条件的圆珠笔笔迹样本。比如:某文件落款2000年5月,而怀疑其真实书写时间是在2002年3月。就要求提供2000年4、5、6月,同时提供2002年2、3、4月同种类圆珠笔书写的字迹,最好是写在相似的纸上,有着相似的保管条件。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剪取少量笔画,溶解后进行薄层层析,一般能分出五个以上斑点。用薄层扫描仪比较检材与两个时间段样本的斑点分布和大小,如果检材与2000年5月的样本笔画斑点相近,就认为检材是2002年5月书写;如果和2002年3月相近,就认为是2002年3月书写。刑警学院文检教研室(024-86982331)采用的方法是弱-强溶剂提取法。具体操作是采用打孔针(直径小于1mm)在笔画中提取定量圆珠笔油,用弱、强溶剂依次定量提取后进行薄层扫描,计算弱、强溶剂提取油墨量的比值。比值越小,书写时间越长,实验室误差为7.8%。当然也对样本有苛刻的要求(同公安部的要求)。司法部鉴定中心(021-62042957)和西南政法大学(023-65382655)采用的好像也是薄层扫描,但具体方法未见披露。江苏省检察院(025-3798177)在媒体上有报道,但具体方法也未见披露。安徽省公安厅方邡(0551-2801095)于2000年公布了多次测定法,此方法已在安徽省公安厅立项。具体是根据圆珠笔油的干燥过程,在较新鲜时颜料分散度较大,容易被溶解;时间长久后颜料逐渐聚集,连接料中的树脂固化,便不容易被溶解的原理,对检材圆珠笔画进行分时段多次溶解测定,比较溶解度的下降数据。如果几次测试数据呈下降性变化,则检材一定是近期书写;如果没有测出变化,则不能确定书写时间(而不认为书写形成时间较长),因为不能排除保管在暴露环境下或人为老化。该方法是国内唯一不需要比对样本的检验方法,对怀疑是
一、两个月内书写的检验成功率及准确度都是相当高的。针对该方法局限性太大、实用性不强的缺陷,我们现在研究新的多次测定法,已在安徽省公安厅立项,预计2003年底之前能完成鉴定。
对于蓝黑墨水,传统的硫酸盐扩散影像检测法源于前苏联专家提出,国内基本都能做。主要原理是根据蓝黑墨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被写到纸张上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超越笔画的边界向外扩散,通过显色,能将硫酸根离子以黑色硫化铅的影像显现出来。书写时间越长,硫化铅影像越宽,直至轮廓消失。但具体操作不易,且对扩散影像与时间关系的判断难以掌握。文件保存的湿度对该方法影响很大。1996年,重庆市公安局夏莉琳(023-63750268)发表了热分析法检验蓝黑墨水字迹的书写时间,曾在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但该方法对比对样本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只进行相对于样本的比对检验。对于纯蓝钢笔、碳素钢笔、签字笔、复写纸等书写色料字迹的时间检验,国内目前正在积极研究,但目前尚无公开公布的研究成果。公安部使用薄层扫描的方法对有机类签字笔有所研究,类似于对圆珠笔的检验方法。安徽省公安厅方邡使用多次测定法,对复写纸、色带打印机及签字笔字迹均有过成功的检验案例。但目前尚在扩展研究之中。
对于印章印文的盖印时间检验,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指根据印章印文的阶段性表现特征来推断印文的实际盖印时间。比较明显的有:印章的坏损,磕碰,修补,人为记号等。这些特征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开始出现,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盖印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比较不不易掌握的还有印章上粘有的疵点、杂物的阶段性变化情况。这种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检验法,需要提供足够的比对样本印章印文。比如落款1998年4月的文件上印文,怀疑是2001年7月盖上的,就需要收集1998年4月和2001年7月的该印章盖印的印文样本,数量越多鉴定的成功率、准确率越高。这不涉及很复杂的技术,各地文检机构基本都能做,只要鉴定人很仔细、下功夫,往往能发现伪造证据。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用仪器来检验印文盖印时间(物理检验),据我所知,这是很片面的提法。他们其实指的是用多波段文检仪,例如VSC2000,根据印文的荧光来进行检材和样本的比对。这里分两种情况:
一、普通蘸印泥印章。这种印章所蘸印泥随意性很大,就是同一天蘸两种不同印泥盖章,也很正常,即使检出检材与样本荧光不一样,也不能说明不是同一天盖印。
二、原子印章或固定印泥的翻转印章。这类印章在一段时间内(下一次添加油墨前)所用印油是相同的。但在实践中发现纸张对印油的荧光影响相当大,甚至不同机器的检测结果都不一样。我在一个案件当中对同一组检材样本用不同型号的VSC检测荧光,就遇到一台机器荧光反映相同,另一台机器反映不相同的尴尬情况。只有在检材与样本荧光明显不同时(后加的油墨与以前的油墨成分不一样),才表示检材与某时间段样本不是同一时间。这种情况是很少能遇到的。化学方法也同样需要同时间段的比对样本印文。只是切取一部分(通常0.5-1cm边框)印文,利用薄层扫描来分析检材与哪个时间的样本接近。所遇到的问题及局限同物理方法。印章印文或手印印文的绝对形成时间(不要比对样本)检验,目前只有安徽省公安厅方邡提出的“油痕再扩散法”,该方法已通过公安部鉴定。它是根据多次测定印文的油痕来推算印文的绝对盖印时间。它的显著优点是由于是对同一文件的检测,纸张、印油等诸多影响因素已不存在,使检测成为理想化状态。如果油痕有变化,则一定是时间的因素推移所导致。由于油痕一般在三个月内趋于稳定,所以该方法只限于实际盖印时间是在三个月内的、有油痕扩散现象的印文检验,所以局限性是比较大的,实际检案中只有不到30%的印章印文具备此条件。
关于文件的人为老化。这里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不用避讳,人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制假人首先会想到这个问题。甚至有熟人问我怎样把文件处理一下使其检验不出来。我还真仔细考虑了一下。但是觉得怎么处理都不妥,处理不好弄巧成拙,一旦鉴定人识破有人为做旧痕迹,肯定结论会往假的上靠。任何一种书写色料,尽管其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可老化程度和年限是大致对应的,虽然幅度较宽,但毕竟有个谱。一个一年前的文件,色料的褪色度、与纸张的结合牢度等却相当于一二十年前的文件,当然就有问题了。例如圆珠笔油中一般都有苯甲醇作为连接料,约占圆珠笔油墨总量的20%-30%,当圆珠笔油墨形成到纸张上后,苯甲醇缓慢挥发,用液相色谱或薄层扫描能检出剩余的苯甲醇与形成时间的大致关系。一般半年至一年后仍有少量苯甲醇,如果一个落款几个月前的文件检验发现苯甲醇全无,那则基本这个文件是经过人为老化(仅是举例)。刑警学院王世全院长使用弱-强溶剂法对圆珠笔的人为老化问题也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从弱溶剂与强溶剂的比值过小上能判断文件经过人为老化。对于其它色料,包括有人研究碳素的表面龟裂情况等,涉及行业秘密,不再一一叙述。
总之,人为老化文件是很危险的,本来也许侥幸鉴定人可能不下结论,可一旦被发现有人为老化痕迹,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关于书写时间检验的鉴定费。由于这项检验的高复杂性、高风险性,所以收费较高。也可以说有时是有价无市--当事人愿意出很高的鉴定费,还找不到地方鉴定。一般鉴定费都是几千元以上,所以准备做这项鉴定时要有思想准备
第三篇:文书检验中的书写习惯(范文模版)
浅析文书检验中的书写习惯
在近几年的文书检验鉴定工作中发现,现在文书检验多以少量文字检验鉴定为主,其中以签名笔迹检验最为常见,多出现于对借条、欠条、收据、合同中签名笔迹的鉴定。由于是对签名笔迹的鉴定,所以文书检验中样本字数就有了一定得限制,多为两个或三个字,这样就对文书检验鉴定带来一定得困难。但也因为是签名笔迹的鉴定,是一个人书写最多,熟练度最高的几个字,从而很容易使人产生特定的书写习惯,这样的书写习惯本身具有克服各种阻力干扰顽强表现自己的属性。
这种书写习惯的属性是一个人的书写技能达到高度熟练形成习惯之后,书写动力定型本身便具有了克服阻力和干扰完成书写活动的能力,从而使正常条件下养成的书写习惯在非正常的条件下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如在行进的列车上或在光线条件很差的环境下仍能进行书写活动,并同样能够反映自己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之所以具有这种克服阻力和干扰顽强表现自己的属性是因为:
一、规范与规则的制约作用。这里所说的规范和规则是指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和一定范围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范或规则是书写习惯形成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因此,按照规范或规则建立起来的书写习惯本身就具有制约笔
迹变化的作用。
二、运动觉的调节作用。正常的书写活动主要是靠运动觉习惯的方式调节各书写运动器官实现的。正常情况下,运动觉对书写活动的调节作用很难感受到,但在特殊的书写活动中尤其是视觉不便于监督控制的情况下,运动觉的调节作用就显露出来,如背着手书写字、黑暗中写字等仍能将原来习惯的特点再现出来。
三、视觉印象的监督矫正作用。当一个人书写习惯形成以后,文字的形体结构和笔画形态等形象就会在书写人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当书写人书写到这些业已熟悉的文字符号时,视觉性语言中枢神经便会以这种深刻的印象为依据,对书写活动进行监督矫正,以保证书写活动按以往习惯准确再现出来。
四、大脑机能具有整体协同作用。书写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整个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下中枢协同作用的。以中枢神经为中心的大脑各个部分在机能上虽有分工,但各机能区又是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统一体,如果单靠统一体中某个机能活动去改变书写习惯则很难做到。心理学家关于熟练迁移的研究和笔迹鉴定的实践也已证明,通过右手形成的书写习惯可以不同程度地迁移到左手、脚或口含笔的书写活动中去。
所以,当一个人产生书写习惯以后,不管在什么书写情况下,都能把自己所产生的特定习惯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签名,是最容易产生书写习惯的。因此,在对签名笔迹进行鉴定的时候,对样本和鉴材的单字、偏旁笔画、文字布局等特征进行认真比对的时候,注意样本和鉴材中的特定书写习惯,就能更准确的鉴定出真伪,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帮助。
第四篇:对书法课中书写教学的思考
对书法课中书写教学的思考
李光启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书法在传统文化中居有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在当代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书法课程的开设和书法学习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传统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青少年接近数字化世界,比如:写信用短信、邮件,记录事件用打印方式等等,所有的数字信息现象使得汉字的书写渐渐的远离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笔者认为书写汉字对于中学生不仅是在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书写的过程在提升学生的心智、增强感悟力、磨练意志品质等方面有深远意义。大多数书法任课教师将毛笔和钢笔书写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拓印古迹名帖以及书法作品等等按相同比例分配课时,并将一系列和书法有关的文化性知识如篆刻等作为教学重要组成,当然无可非议。但笔者更倾向于学生书法课以美育和文化教学为最高理念指导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书法课程基础阶段的书写教学。
一、书法教学前的理论指导环节
书法学习应至少掌握基本的两笔,即毛笔、钢笔,但任何一种书写工具都离不开学习前的正确思想认识和理论指导。作为书法教师应在正式进入课程前梳理并讲解正确的理论,帮助学生清醒认识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心态。书法教师应该将美育、书法的“修身”和“平心”作用作为书法课程与教学的主旨,并以此为目标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重要指导点——正、静、勤、恒、悟,下面简要阐述。
正----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曾提出:“心正则笔正。”(《新唐书·柳公权传》)所以这里的“正”,是道德的“正”,“求善”与“求真”。学生练习书写,在理念上不能只停留在笔用中锋的正,结构的正。在教学环节,应该以“心正”为信念引导学生并落实在书写练习环节,这更是素质教育在书法课堂的真正的本源性体现。当然,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形式、具体的要求使学生感悟理念。尤其对于毛笔字书写,“笔管正直”是写好(毛笔)字的前提和关键——“笔正”;“笔正乃可法”,从而在书法实践中探寻到书法的规律和方法。
静----从欣赏的角度上看,书法的形态美直接表现为静态美,但又可以在想象和幻觉中转化为一种动态美。从书写练习角度看,静就是要达到内心平静并有迸发的动势。对于初学书写者,抑制躁动、不安和骄气必须用其自身的意志和控制力磨砺出静如止水却内蕴动势的心境。教学引导中,必须贯彻这一指导理念,培养学生的抗干扰力,引领学生提高书法心智力和思域境界。
勤----所谓“勤”即是主动而非被动,积极而非懒惰,持恒而不懈怠,坚信书法书写练习中“天道酬勤”。书写练习过程强调“勤”,即是做到“眼勤”——积极动眼观察;“手勤”——天天动手练习。只有时常读帖精赏——看到心里去,发现其书写规律之所在,并通过经常有规律的临、摹、记,训练其对起收提按、粗细转折、曲直斜正、刚柔缓急的控制能力,成年累月,方能形成技巧,并进而从容有序地完成灵敏美妙的运笔动作,这就是“勤”在书写练习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恒----人贵有志、学贵在恒,练习书法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恒心和毅力在学习书法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点:其一是表层性的坚持,在日积月累中感悟书写规律,久而熟能生巧,内化为自我书写;其二是技巧性积累和书写经验总结;其三是深层次的心智磨砺,成熟的思维境界和长期的阅历加之感悟共同作用习作书法的具体的人,在提高整体素养的前提下,促使书法练习和作品意蕴的提升。书法练习以“恒”为指导性要求,书法教学环节更应依托和贯彻这一理念。
悟----书法悟性的产生,是在继承中产生,在创新中发展。悟是什么呢?悟性包括各个方面,有书法内在的悟,还有书法外在的悟;有技术上的悟,还有思想上的悟。从用笔到结构,从思想到观念,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在实践中得到体验,从而得到升华。
二、强调学生书写练习中的读帖
临写书法时,一拿到字帖,就手忙脚乱地临写起来,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容易形似而难于神似,整体的精神风貌没有吸收;二是写字帖上的范字还可以,但写字帖上没有的汉字,则难以根据范字精神加以仿写或创作,即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是学习效率低,往往事倍功半。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临帖书写之前,花一些工夫,细心读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智慧的“入口”。读贴的过程就是用视觉和感知把握书写规律的过程。“读”,并非读出声音来或单纯地识别汉字,而是观察、琢磨、研究字帖上的范字,那么,怎么“读”呢?
首先,通读或曰泛读整篇字帖,感受字帖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意韵。这一过程是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并可在闲暇或零碎时间完成。
其次,细心钻研范所要书写的字的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是最重要的一步。八种基本笔画的粗细、短长、藏露、方圆、俯仰、向背等;偏旁部首之间的比例、避让、穿插、高低、宽扁、呼应、映带等等,都要细心体察,不仅要研究笔画和结构的共性,还要研究笔画和结构的不同变化。一般说来具体的“读”步骤有三:一是看大局粗察其总体风格。看其是粗犷还是灵秀,是险劲还是端庄,是平正还是奇肆,是宽博还是紧敛,是方整还是舒展。二是细察笔画线形。如笔画的形态走势,俯与仰、向与背的程度与动势,勒与策,磔与掠的方向与潜力,粗与细、长与短是何比例,笔画头尾的方圆与形态,用笔是藏是露,是折是转,行笔的提与按是何节奏,笔画感觉是清劲还是丰厚,是圆润还是方棱,是质朴还是风流,是拙朴还是爽劲;三是观察细寻其结字特征与个性规律。如纵向横向之别,穿插依让之态,大小繁简、斜正肥瘦之对比与组合承接,各字开与合,各字几何形与势的倾向性所在,字距、行距、字气、行气、章法布局的严密。
再次,了解所临字帖的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格,以及作品与作者所处的历史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时代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读帖这一过程,不仅在临帖之前要进行,而且在临帖过程之中也要穿插读帖的工作,即边临边读或曰边读边临。
经过读贴后,要最终能够形成一种目穿纸背,字由心生,提笔生字的地步,通俗的说就是在落笔于纸面前心中有字,视觉将待写的字已经全然映射在纸面的状态。这样既有利于对所书写汉字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对每个汉字书写方法熟记于心,对自如贴切的发挥汉字书写起到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立足学生德育、美育,浅显的谈及书写教学中的点滴思考。总之,作为文化传承机构的学校,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书法教学,意义深远而现实。应在教学中提高对于汉字书写教育教学价值的认识,全面改善教学方法与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对于书写艺术的兴趣,掌握书写学习的方法,加强书写艺术的实践。“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王维语)。“书法有法”。笔者坚信以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做指导,一定能够使青少年在传承文化过程中提升心智、增强感悟力、磨练意志品质,并使书写水平大步提高。
第五篇:还原糖的鉴定中的易错点
高中生物实验中的还原糖鉴定实验之易错点
河南师大附中吴彦军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都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但其二者在成分和使用原理以及保存方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下面就从这两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所含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比较:
1、成分不同:
班氏试剂的配制方法: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溶液-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滤去沉淀即可。
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斐林试剂甲液为0.1 g/mLNaOH的溶液。乙液为0.05 g/mL CuSO4的溶液。使用时,将4~5滴乙液滴入2 mL甲液中,混合后立即使用。
2、使用原理不同:柠檬酸钠和碳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时均可产生OH-。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所生成的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CHO)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斐林试剂则是将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u(OH)2。因此,无论是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还原糖分子中的醛基(-CHO)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是一样的,这是两种试剂在鉴定还原糖的结果上的相同之处。
3、保存方式不同:在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为-Na2CO3是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不大,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正因为如此,医疗上一般使用班氏试剂鉴定尿糖;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混合后可以产生较多地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
4、反应条件与现象: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 O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班氏试剂亦如此。
该实验中还应掌握常见还原糖种类: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半乳糖)和部分二糖(乳糖和麦芽糖)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
鉴定还原糖一般不宜选择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藏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
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叶内尽管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