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容院成本管理计算方式
美容院成本管理计算方式 A:总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
总成本=店面房金、设计装修费,项目(技术、服务、产品)费用,经营管理费用(人员工资,其他经营管理成本,工商、税收)等支出或潜在支出之和。
总毛利润=各项目、技术、服务、产品本身总收入或潜在收入之和。总纯利润=总毛利润—总成本。利率=毛收益/成本×100%。B、经营项目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
项目(产品、技术、服务)成本该项目成本之和;
项目(产品、技术、服务)毛利润=项目(产品、技术、服务)收益—项目(产品、技术、服务)成本;
项目(产品、技术、服务)纯利润=项目毛利润—项目(技术、产品、服务)经营管理成本(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税收等); 项目风险系数=项目成本/项目收益。C、单项(次)成本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
单项成本=单项(产品、技术、服务)单次支出之和; 单项毛收益=单次(产品、技术、服务)单次收益之和; 单项纯利润=单项(次)纯利润=单项毛收益—单项成本; 风险系数=单项(次)成本/单项(次)收益。D、促销活动成本核算公式:
促销活动收益=促销活动收入—促销活动开支。促销活动盈亏平衡点=促销活动收益—促销活动开支。促销活动风险系数=促销活动开支/促销活动收益。E、成本控制 公式:成本控制=产品成本控制(质量、用量、安全性)+技术(含金量、可行性)+服务(赠送多少、广告费用高低等)+管理(工资、办公费用、水电、房租或折旧、工商、税务等)
第二篇:财务指标计算方式
1、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帐款余额年初数+应收帐款余额年末数)/2
2、存货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的年初数+存货余额的年末数)/2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
注: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价值指标有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净额等。
净值为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金额。
净额则是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以及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公式中: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周转率越大,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反映出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以及以前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6、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率×权益乘数)
第三篇:换一种方式计算人生
每日名言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每日自励
失败是什么?不是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每日短文 换一种方式计算人生
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长?这常常被人们当作数学题来计算,并且作为智者的名言,用于教导人们珍惜光阴。
人生的计算结果,古今中外各个不同,然而计算方法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把整体的人生进行一系列的减法,然后得出“人生净差”,并以此为结果告诉人们人生之短。以美国《读者文摘》所刊载的一个人生算式为例:一生以60岁为标准,共计21915天。其中睡眠占用20年,吃饭占用6年,娱乐玩耍占用8年,穿衣梳洗打扮占用5年,行路、旅游、堵车占用5年,生病3年,打电话1年,上卫生间1年,闲谈70天,擦鼻涕10天,剪手指甲脚趾甲10天……最后的时间为剩余10年!
漫长人生岁月竟然只有短短10年!你是否已经为如此短暂的人生光阴而感到担忧了呢?如果有,那么,你已经中了计算者的“圈套”了。我们有必要反问一句,把这也减掉把那也减掉,那么剩余的这“纯”10年都用来干嘛呢?智者会告诉你:学习和工作。然而,难道只有学习和工作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而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荒废”、都只是“浪费”、都只是“多余”吗?不,绝对不是。
人生需要的是五彩斑斓,单调唯一的学习和工作那不是真的人生。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把吃喝拉撒睡,把非学习工作的一切,都从人生的序列里“减去”。用减法计算人生,实际计算的不是人生,而只是人生中的某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所代表的长度,也并不是整个人生长度中“有效集”的所在。
一个会生活的人,并不是尽量压缩一部分人生而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生的人;一个会生活的人,是使每一部分人生都显得尽量“经济”,使各部分之间搭配合理的人。减法计算人生,突出了学习和工作,鼓励人们压缩其他而满足于斯,这样的人充其量可以得一个“学习狂”或者“工作狂”的名声,而根本配不上什么智者的美名。
所谓人生的长度,其实根本不需要计算,它就等于你生命的长度。人生是无法延长的,但是人生却存在着“利润最大化”。要想使人生达到“利润最大化”,需要在人生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良好的搭配,不因终日游手好闲而浪费光阴,也不因无暇享受生活而虚度光阴。
所以说,计算人生,不是要用减法计算它的长度,而是要用内心感受计算它的“利润”。
每日文摘 高贵的自由
不久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偕夫人来到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度假。虽然是首相夫妇大驾光临,但小镇依然我行我素,该晒太阳的晒太阳,该谈恋爱的谈恋爱,每个人都生活得自在而有序。明知布莱尔是个“大人物”,但大家仿佛不当一回事,因为众生平等。布莱尔喜欢泡吧,小镇惟一的一家酒吧老板丝毫不给面子,按预定计划关门休假去了。不过,老板仍然很礼貌地在酒吧门口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放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
另一件事是我姑妈从德国“带”回来的:德国政府订立新法规,要求猪农们必须遵守以下一些条例——猪农每天至少花20秒,即早晚各10秒,跟每一头猪相处;每头猪都必须接触到光线,冬季时更要提供额外光源,以免它们心情忧郁;给每头猪提供两三个木头玩具或稻草人作为消遣,以防它们无事生非打架……这似乎有点难,但德国人做到了,因为法律是神圣的。他们信仰法律。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人要经历许多事,但无论如何都要活得自由而高贵,其实这也不难,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
第四篇:电大本成本管理计算分析题必考
计算分析题
33.如果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的单价为20 元,销售量为10000 件,单位变动戚本为12 元,本期发生固定成本总额为2 0 0 00元,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3 5 %。该企业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戚本是3 0 00元,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戚本是2 0 00元。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保本点;(2)预测实现目标利润时的单位变动成本的降低额;(3)预测该企业完全戚本法下的保本量。33.计算的结果如下:(1)保本量= 2 0 0 0 0 /(2 011 = l(元)(3)完全戚本法下保本量=(20000+2000-3000)!8=2375(件)34.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项目计量单位计划去,品唱际产品产量件210 200材料单耗千克10 12材料单价JG 5 4材料费用7巳10 500 9 600 要求z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34.分析对象:9600-10500=-900(元)产量变动的影响=(200-210)XI0X5=-500(元)单耗变动的影响= 2 0 0 X 0 25)=一2 4 0 0(元)
五、计算分析题
33.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项目计量单位计划实际产品产量件210 200材料单耗千克10 12材料单价歹巳5 4材料费用7G 10500 9 6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33.分析对象:9600 一10500=-900(元〉 第一次替代: 2 0 0 X 10X5=10000 第二次替代: 2 0 0 X 12 X 5=12000 第三次替代: 2 0 0 X 12X4=9600 产量变动的影响=(200-210)X lOX5= 一500(元)单耗变动的影响= 2 0 0 X(1 2 一10)X5=2 OOO(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 2 0 0 X I 2 X(4 一日=30%)X 17%] X(7 %+3%)= 12 190(元〉
目标成本= 1 0 0 0 X 100-12190-20000=67 810(元)34.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甲产晶材料消耗资料表/项目计量单位计划指标实际指标、产品产量吨200 190、材料单耗千克300 320、材料单价:;n:;34.材料计划戚本=200X300XI5=900OOO(元)材料实际成本= 1 9 0 X 3 2 0 X 2 0 = 1 216 OOO(元)分析对象: 1 216000-900000=316 OOO(元)计划指标: 2 0 0 X 3 0 0 X I 5 = 9 0 0 000 元 第一次替代:190X300X15=855 000 元 第二次替代:190X320X15=912 000 元
第三次替代: 1 9 0 X 3 2 0 X 2 0 = 1 216 000 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 5 000 元;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 000 元z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 0 4 000 元。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
本上升了3 1 6 OOO(-45 000+57 000+304 000)元。
五、计算分析题 3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争预汁明年该产品销最为1000 件,单价为100元,增值税率为1 7 %,消费税率为1 0 % 假设该企业该产品购进货物出销售额的预目比重为30 %,另外还需交纳7 %的城建挠和3%的教育费附加。..要求: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或本。33.解: 目标利润= 1000 X 100 >< 20% ==20000(元)应交税金= 1000 X 100 X 10% 十[1000 X 100 X 10% 十1000 X 100 X(1-30%)X 17%]X(7% 十3%)=12190(元)目标成本= 1 0 0 0 *1 0 0-1219010)X 5=2 OOO(元)单价变动的影响= 2 0 0 X 12 X(4-5)=-2 400(元)
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5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原材料系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人,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7 900 172 28 750 18 850本月发生费用36 000 1 032 168 2 750 39 950合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1.计算的结果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7 900 172 28 750 18 850 本月发生费用36 000 1 032 168 2 750 39 950 合计53 900 1 204 196 3 500 58 800 完工产品成本38 500 860 140 2 500 42 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15 400 344 56 1 000 16 800 2.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项目计量单位计划指标实际指标、产品产量吨200 190、材料单耗千克300 320、材料单价元15 20 2.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 X 300 X 15 = 900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90 X 320 X 20=1 216 000(元)分析对象:1216000一900000=316 000(元)计划指标:200 X 300 X 15=900 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 X 300 X 15=855 000元 第二次替代:190 X320 X15=912 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 X 320 X 20=1 216 000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 000元;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 000 元;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 000元。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
本上升了316 000(-45 000+57 000+304 000)元。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厂某产品本月完工3 2台,月末在产品1 6台,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6 8 00元、直接工资5 600 元、制造费用4800 元F 本月发生费用为: 直接材料7 0 0 00元、直接工资3 2 0 00元,制造费用2 1 200 元。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1.编制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计算的结果如下:(花表格)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6800 5600 4800 17200 本月发生费用 70000 32000 21200 123200 合计 76800 37600 26000 140400 约当产量 48 40 40 单位成本 1600 940 650 3190 完工产品成本 51200 30080 20800 10208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5600 7520 5200 38320 2.某企业生产A 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真他有关资料项目计划数实际数产品产量(件)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 28材料单价(元)500 480 材料费用要求z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2.计算的结果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30 28 材料单价(元〉 500 480 材料费用 3000000 2956800 分析对象: 2 956 800-3 000 000=-43 200(元)计划材料费用= 2 0 0 X 30 X 500=3 000 000 第一次替代= 2 2 0 X 3 0 X 5 0 0 = 3 300 000 第二次替代= 2 2 0 X 2 8 X 5 0 0 = 3 080 000 实际材料费用= 2 2 0 X 2 8 X 4 8 0 = 2 956 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3 300 000-3 000 000=300 000(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3 080 000-3 300 000=-220 哦000(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 9 5 6 8 0 01 2 3 200(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 00043 200(元)
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人,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为2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如下表所示。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摘要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 756 139.60 576.25 275.50 2 747.35 本月发生额37 844 6 570.40 10973.75 16 884.50 72 272.65 合计39 600 6 710 11 550 17 160 75 020 合计单位成本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1.编制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 摘要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 756 139.60 576.25 275.50 2 747.35 本月发生额37 844 6 570.40 10 973.75 16 884.50 72 272.65 合计39 600 6 710 11 550 17 160 75 020 产品 产量
完工产品产量100 100 100 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20 10 10 10 合计120 110 110 110 单位成本330 61 105 156 652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33 000 6 100 10 500 15 600 65 200 月末在产品成本6 600 610 1 050 1 560 9 820 2.某企业生产A产品,假定产销平衡,预计明年该产品销量为150。件,单价为50元。增值税率为17%,营业税率为100o,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预计为2000。元;另外还应交纳70o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如果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写。要求:(1)预测该企业的目标成本。(2)如果A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相关的成本结构资料如下:第一工序直接材料占7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50o;第二工序半成品占80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占10%。确定各工序的目标成本。2.解:(1)目标利润=1500 * 50 * 20线=15000(元)应交税金=1500*50 * 10%+(1500*50,10%+20000*17%)*10%=8590(元)目标成本=1500二50-8590-15000=51410(元)(2)成本项目目标成本第二工序目标成本第一工序目标成本 直接材料41128*70%=28789.6 其中:半成品51410二80肠=41128 直接人工51410 * 10%=5141 41128*15写=6169.2 制造费用51410 * 10%二5141 41128*15%“6169.2 合计51410 51410 41128
第五篇: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
1、成本控制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从深度上看,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从广度上看,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技术管理不受目标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在技术设计上,既不受目标成本的限制,也很少有技术成本的分析对比,形成了技术设计就是成本需要的局面,缺乏“优化设计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想意识。
2、成本降下来以后就放松甚至停止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就会保持不住或不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结果就会导致降低成本后的反弹,控制不持续,到头来成本水平又提高。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不但要了解每一分钱是花到了什么地方,并且不能只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成本是在过程中发生的,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生产、销售和服务等过程的运作都会发生成本。由于财务人员管理的涉及面小,只能对一部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不能深入到所有过程和整个系统中,导致出现管理盲区,如: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采购人员去控制的,采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生产人员控制的等等,这些过程是财务人员无法控制的,财务人员核算的数据往往是和生产作业联系不起来的,所以单纯地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是有局限性的,是管不住的,管理的结果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系统性的问题还要系统地去解决,各类人员都应具有成本管理的职责和意识,只有全员、全面和全过程地去管理和控制才能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升控制成本的能力。
第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忌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只有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执行力,发挥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
第二,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深化改革,必须研究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以谋取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从而使成本管理向预防性管理方向发展。采用倒推成本法,综合考虑,根据盈亏指标,倒求出成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层层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落实成本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健全在矿长领导下的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的成本领导责任制,抓好成本目标的落实,明确标准,与薪酬挂钩,严格奖惩兑现,以此增强领导抓好成本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四级目标成本管理机制围绕“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生产成本管理思路,逐步建立起了矿、队、班组、个人四级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各成本核算人员要懂经营,尤其要熟悉生产技术及成本最低化理论和方法,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掌握成本核算理论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达到责、权、利的统一。第三,提高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率。严把材料投入关,从使用部门编报计划、职能部门审核、厂领导审批三个环节施以控制,努力提高材料计划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每月根据生产任务安排下达月度材料专控指标,依据现场生产条件和工作任务量,由车间队长按总额或总量控制、审批。职能部门对材料按不同类型分类进行管理,对大型材料,如钢丝绳等,采用集中管理法,跟踪考核。生产队伍需要投入大型材料时由跟踪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批签使用数量,跟踪人员定期清点检查材料使用情况,根据清点检查情况进行考核。由于无法对使用队伍考核大型材料费用,但必须对其使用管理进行考核,也就是说大型材料的丢失、人为损坏、报废以及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对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即跟踪考核。对大型材料要及时早回收,先易后难,既可减少占用,也可提高复用。对一般材料,采用费用承包管理、机制考核。一般材料与大型材料相比使用相对稳定、消耗均衡、但不易跟踪,因此对于一般材料的投入采用费用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即根据各生产单位生产任务和工作性质,参照往年的消耗情况,下达指标进行费用承包管理。第四,建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领导组,既要对生产技术负责,又要对生产技术的经济效果负责。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或通过小改小革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第五,加强对非直接生产部门的业务监管,尽量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大力倡导节约意识,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对非生产性支出可以引入零基预算理念,在制定预算时,不考虑去年或近年来的实际消耗,只考虑本年是否有需要为预算基础,控制发生在业务招待支出、差旅支出、办公支出等方面的不合理支出,努力降低管理费用。
三、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应该是不间断的、持续的,讲求效益原则。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且要保持已降低后的成本水平。要把成本管理活动当成一种降低成本的运动,如果在成本降下来以后就放松甚至停止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就会保持不住或不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结果就会导致降低成本后的反弹,控制不持续,到头来成本水平还会提高。成本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也应该是不间断的、持续的,不但要降低成本,还要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只有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降低成本的工作才有意义,成本管理的结果才能满足预期的目的。只有做到了降低、保持,再降低、再保持,才能把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成本管理除降低成本外,还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树立多花钱,多赚钱的观念,提高成本如能带来高于成本的利润就可行。脱离成本效益原则,一味的强调降低成本会带来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