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转]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2012-3-28 21:31阅读(2)转载自阿拉丁
下一篇:人生中的十个不要...|返回日志列表赞赞赞赞
转载(9)分享评论复制地址编辑
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名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写出个性和深度呢?
一、要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机关干部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接手起草领导讲话任务后,都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可一旦坐下来真正写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显得非常迷茫和困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切入。机关干部要较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注意学习,善于运用资料,在干中学。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上级的文件,便于找方向,找依据。这种学习不同于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知道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讲话的站位点是什么?二是围绕主题专题研究。领导讲话一般一次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要做一番研究,在更加广阔、宏观的背景下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对能够烘托、阐述主题的资料,应认真研究,力求真正把握精髓;对可能涉及的领袖论述、新鲜思想,典型事例等进行“现炒现卖”式学习,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权威;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自己首先要理解准确,并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力争超出一般的理解认识。这种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因为带着压力、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进入情况快,打下烙印深,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资料再好,如果学得不及时、不全面,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灵活使用,那也只能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我们把有用的内容初步挑选出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和笑话,对重要思想、观点、事例做上标记,对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资料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不能直接引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努力做到什么时候
需要什么时候就能迅速找得到、用得上。四要注意吸收借鉴。在借鉴、比较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拓展提高,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条捷径。从实践看,无论起草什么类型、格式、场合的领导讲话稿,都可以找到一些学习借鉴的资料。要把过去类似的讲话内容研究透,充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各单位在同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大致相似,工作的节奏、思路、方法也大体雷同,报纸、简报上往往对这些工作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要留心或加强与外单位的联系,都可以找到现成的借鉴,比较好、借鉴好、研究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打开思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非常有用。五是发挥好边角余料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思想的亮点、经典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这些内容没能用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珍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系统深入地学习,常常能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二、要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外脑”,是为党委领导决策服务的。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是要想方设法写出领导的心里话,只有把讲话写在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真实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的职责。一是善于
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要注意用心记录,把领导的思想火花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工作,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二是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发展下去。无论是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思考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实践¡ª认识¡ª再实践¡ª再认识的过程。与领导一起研究材料是,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记录下来,有时哪怕是一个提问、一个首肯、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和思考。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解放或跃升。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敏锐的思维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如果认准领导这个最新闪光点是存在的、重要的,就该扭住不放,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使领导的最新思想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升华。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临到赋予起草讲话稿任务时一般都交代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和思路,把相关的思想观点联系起来看。为了更好地启发领导深入思考,起草者可以先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或当面汇报,以进一步引发领导的想法,确定大框架。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就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往往更有利于体现和把握领导的意图。四是善于从领导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答案。领导确定讲话主题后,往往起草讲话稿的同志思考的问题他也在思考,思考的角度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要讲某个问题时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的思想,顺着领导指引的方向去研究把握,寻找答案。
三、要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讲话风格是讲话阐述思想的方法和风度。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等要素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讲话风格。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不同的结构可以使讲话的思想、文字表达也不同。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贯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还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将讲话稿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无论采取哪一种结构,各有优长,具体在写
作时如何运用,主要看领导的表达习惯。二是把握好逻辑风格。领导讲话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也就形成不了讲话。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思维层次 高,抓问题准,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功底。所以,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领导的逻辑风格。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比较严谨,常用递进式,一层紧扣一层,抓问题比较全面,通篇讲话比较连贯;有的领导喜欢抓住一个问题,采取“掘井”式往深处挖,把问题原因剖析透,对与此无关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有的领导常用“跳跃式”,不需要过渡性的话语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三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开头要有定性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材料,有的则照本宣科;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一层一层之间要有铺垫的话等。四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风格,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因此,要讲出领导个人的特点来,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由于领导讲话是以个人身份代表一级组织发言,因此讲话的风格、格调要与讲话领导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要符合领导个人的思路、特定的身份以及语言风格等。因此,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地用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的语言,多用
符合领导讲话习惯的语言。
第二篇:张瑞志-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推荐!)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张瑞志
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名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写出个性和深度呢?
一、要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
机关干部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接手起草领导讲话任务后,都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可一旦坐下来真正写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显得非常迷惘和困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切入。机关干部要较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注意学习,善于运用资料,在干中学。
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上级的文件,便于找方向、找依据。这种学习不同于平时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指导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讲话的站位点是什么?
二是围绕主题专题研究。领导讲话一般一次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要做一番研究,在更加广阔、宏观的背景下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对能够烘托、阐述主题的资料,应认真研究,力求真正把握精髓;对可能涉及的领袖论述、新鲜思想、典型事例等进行“现炒现卖”式学习,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权威; 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自己首先要理解准确,并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力争超出一般的认识理解。这种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因为带着压力、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进入情况快,打的烙印深,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资料再好,如果学得不及时、不全面,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灵活使用,那也只能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我们把有用的内容初步挑选出来,作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和消化,对重要思想、观点、事例做上标记,对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内容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努力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能迅速找得到、用得上。
四是注意吸收借鉴。在借鉴、比较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拓展提高,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条捷径。从实践看,无论起草什么类型、格式、场合的领导讲话稿,都可以找到一些学习借鉴的资料。要把过去类似的讲话内容研究透,充分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各单位在同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大致相似,工作的节奏、思路、方法也大体雷同,报纸、简报上往往对这些工作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要留心或加强与外单位的联系,都可以找到现成的借鉴。比较好、借鉴好、研究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打开思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非常有益。
五是发挥好边角料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思想的亮点、经典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这些内容没能用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珍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系统深入地学习,常常能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二、要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
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外脑”,是为党委领导决策服务的。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是要想方设法写出领导的心里话,只有把讲话稿写在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真实思
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的职责。
一是善于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要注意用心记录,把领导的思想火花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工作。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
二是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深化发展下去。无论是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思考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与领导一起研究材料时,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记下来,有时哪怕是一个提问、一个首肯,都要作认真的记录和思考。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解放或跃升。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敏锐的思维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如果认准领导这个最新闪光点是存在的、重要的,就该扭住不放,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使领导的最新思想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升华。
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领导赋予起草讲话稿任务时一般都交代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和思路,把相关的思想观点联系起来看。为了更好地启发领导深入思考,起草者可以先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或当面汇报,以进一步引发领导的想法,确定大框架。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的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往往更利于体现和把握领导的意图。
四是善于从领导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答案。领导确定讲话主题后,往往起草讲话稿的同志思考的问题他也在思考,思考的角度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要讲某个问题时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的思想,顺着领导指引的方向去研究把握、寻找答案。
三、要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
讲话风格是讲话阐述思想的方法和风度。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等要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讲话风格。根据笔者个人的总结体会,感到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不同的结构可以使讲话的思想、文字表达也不同。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还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将讲话稿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无论是哪一种结构,各有优长,具体在写作时如何运用,主要是看领导的表达习惯。
二是把握好逻辑风格。领导讲话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也就形成不了讲话。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思维层次高,抓问题准,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功底。所以,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领导的逻辑风格。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比较严谨,常用递进式,一层紧扣一层,抓问题比较全面,通篇讲话比较连贯;有的领导喜欢抓住一个问题,采取“掘井”式往深处挖,把问题原因剖析透,对与此无关的问题不过多涉及;还有的领导常用“跳跃”式,不需要过渡性的话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
三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开头要有定性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从讲问题切入,有的则从讲工作成效切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资料,有的则照
本宣科;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一层一层之间要有铺垫的话等。
四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风格,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因此,要讲出领导个人的特点来,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由于领导讲话是以个人身份代表一级组织发言,因此讲话的风格、格调要与讲话领导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要符合领导个人的思路、特定的身份以及语言风格等。因此,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地用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的语言,多用符合领导讲话习惯的语言。
(作者系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综合局副局长)
第三篇:如何起草出领导满意讲话稿
如何 起草出领导满意的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不仅体现的是领导同志的领导水平、决策能力、工作思路和个人魅力,同时由于领导的特殊身份,领导讲话不只代表个人,往往承担着阐释方针、部署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实践等功能,关系着全盘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因此,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讲话稿真的不容易。
很多小伙伴写讲话稿时都愁得薅头发,别怕,只要掌握以下十条,就有思路写出领导满意、机关认可、听众喜爱的讲话稿!快来试试~
01 谁来讲?
由于领导的年龄、资历、职务、岗位、性别有别,讲话
稿的内容、口气、表达方式和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区别。起草者只有站在不同领导的位置上,写出个性风格来,写出职务特点来,写出岗位要求来,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讲话。
军事领导的作风雷厉风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结构语言要干净利落;政治领导说话最讲究沉稳严谨,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理论性、思想性要强一些。
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在单位一般具有较高的威信,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言辞可以严肃一点,口气不妨强硬一点;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一般都比较谦逊,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语气要平和,最好不用强硬口气,指出问题或批评人时更应注意使用大家易接受的语言。
出身“老基层”的领导比较熟悉基层情况,经验丰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要多用事实说话,特别要多写一些他们熟悉的基层情况;出身“老机关”的领导因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讲话稿的写作很内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恰当、事例典型、语言准确、文字流畅。
02 以什么身份讲?
领导在不同的场合代表的身份不一样,讲话内容也应随其所代表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领导如果是以党内职务身份在党的会议上讲话,稿子就要充分体现宏观把握和指导的原则,主题要集中,不能铺得太开,可以多说一些原则性的“大话”,多列举一些对单位建设和发展有影响的“大事”;
如果是以行政职务身份在行政会议上讲话,就不能大而化之,而要事先对讲话涉及的事项做充分调查,在分析研究后再开始起草讲话稿,做到讲情况有具体事例,讲问题击中要害,讲原因有具体分析,讲对策有可行方法,提要求责任明确;
如果是以下级身份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起草者应仔细了解和掌握会议的有关文件精神、参加人员及中心议题等,讲话稿要写得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不可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篇幅也要根据情况有所限制;
如果是以朋友身份对来宾讲话,讲话稿就不能拘谨严肃,而要既热情洋溢体现诚意,又轻松活泼不落俗套。
另外,还需要弄清领导是代表个人讲还是代表组织讲,代表个人就要体现领导个人的友谊和感情,代表组织就要体现组织的关怀和爱护,让人始终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03 对谁讲?
领导讲话的对象是在场的听众,因听众在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身份、职务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对不同听众讲话,讲话稿也应有所不同。
对思想水平不高、理解能力较差的听众讲话,讲稿要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句子结构要简单,千万不可咬文嚼字。反之,对思想水平高、知识较为渊博的听众讲话,讲稿
就要特别注意文字的修饰和润色,对所讲的问题要有深刻分析和理论阐述,还可以引用名人轶事、箴言警句等。
但无论哪个层次的听众都希望讲话有新鲜的内容,有新思想、新观点、新信息和新知识、新理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讲话稿的起草者不仅要熟悉实际情况,还要善于文字表达。
04 什么时候讲?
即使是同一主题,领导讲话时间不同,讲话稿的撰写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调研开始时的讲话与结束时的讲话就不一样。开始时需要讲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讲需要做哪些工作、有什么要求,讲得越细越好;结束时则侧重于对所做工作进行讲评,重点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多讲对策办法,多提指导性意见。
白天讲和晚上讲也不一样。白天的会议一般是事先安排的,领导讲话可放开些,可以现场自由发挥;晚上的会议一般都是紧急会议,起草讲话稿一定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切不可拖泥带水,在时间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只准备讲话提纲,同时把有关文件和资料素材备好。
05 在什么场合讲?
领导是在小型会议上讲话还是在大型会议上讲话,是在机关讲还是在基层讲,是礼节性讲话还是工作性讲话,场合不同对讲话稿的撰写要求往往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起草者注意针对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写法。
如果是礼节性讲话,其场合一般较为隆重喜庆,讲话稿内容通常是表示祝贺或祝愿,撰写时应做到语言热情、语调轻松;如果是工作性讲话,讲稿则要阐明会议的主旨,反映会议的中心议题或主要内容。
06 为什么讲?
就是要在起草前弄清楚领导讲话的目的。领导讲话是表扬还是批评,是纠偏还是补救,是作指示还是总结工作,是礼仪性的应酬还是有实质性的意见,起草者一定要心中有数,这样起草讲话稿才能不偏离中心思想。
写表扬性或批评性的讲话稿,起草者要在撰写前弄清表扬或批评对象的基本情况,表扬或批评要达到什么效果,应该学习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等等;
写纠偏或补救性的讲话稿,起草者先要弄清需要纠偏或补救的背景,对问题进行剖析,创造性地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写指示性或总结工作的讲话稿,起草者要先弄清相关的上级文件,相关单位有什么经验教训,掌握了这些写出的讲稿才能达到“求之能给,问之能答,授以真知,解以真谛”的效果。
07 领导自己想讲什么?
就是要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领导意图是讲话稿的重心,稿子的中心内容、基本观点、主要事例等等,都要以贯彻领导意图为核心。对领导意图把握得越全面、准确、深刻,讲稿就越容易过关;否则,就可能要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
通常领导对自己的意图会有所交待,常见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先由起草者写出提纲或提出自己的构思,经领导认可就可以起草;第二种是领导交待一个大概的想法,其它的由起草者自己发挥;第三种是领导既交待总的思路,又同起草者一起商量详细提纲,尔后由起草者起草。
无论领导采用何种形式交待意图,都需要起草者认真领悟、反复消化。
08 机关想让领导讲什么?
弄清领导想讲什么后,还需进一步了解机关想让领导讲什么,这样起草的讲话稿才有针对性。如果领导想说什么起草者就写什么,只起到“传声筒”和“打字员”的作用,没有半点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创新发挥,这样的讲话稿也许领导会满意,却不会被机关干部认可。
通常情况下,负责起草讲话稿的机关干部就是讲话内容所涉及工作的分管人。对起草者来说,起草讲稿也是争取领导“关注”的极好机会,起草者想把工作中的难处、取得的成绩、需要解决的问题渗透到讲稿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言”而不是“自言”,是充实完善领导意图而不是自立题意,因此必须忠实地按照领导的意图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未经组织和领导同意一般不允许加进起草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成分,更不允许任意发挥。
09 与会人员想听什么?
讲话稿的质量如何,听众是最好的评委。机关干部起草领导讲话稿之前,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必要的调查了解,看大家希望从领导讲话中了解什么信息和政策精神。只有摸准了群众的需求才能写出好的讲话稿,让领导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里。
当然讲群众之所想,只能把群众的口味和要求融合到领导意图之中,不能与领导意图发生抵触。
多数群众喜爱这样的领导讲话:一是幽默风趣。善于讲话的领导常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以及歇后语、顺口溜,有时还旁征博引加以发挥,使讲话生动幽默、妙趣横生。二是善于鼓动。即语言富于激情,讴歌赞美时气势昂扬,批评抨击时正气凛然,能吸引人、说服人、感动人、鼓舞人。三是通俗易懂。即善于形象地表述抽象的概念,通俗地阐述深奥的道理,简要地说明复杂的事物,轻松地道破严肃的问题。
讲话后讲稿怎么用?
这是起草领导讲话材料的“善后”工作。
对讲话稿是否另有他用,起草者事先也必须心中有数。如果要以文件形式印发或在报刊上发表,起草者在撰写时就不能不考虑印发或刊发的要求。
同时,在领导讲话结束后要按印发或刊发要求对讲稿做进一步修改,经领导审定后再印发或刊发。
向新闻媒体提供的素材必须征得领导同意,千万不可自作主张。起草者本人根据讲话材料改写的新闻稿件,也要呈领导审查,以防报道失实引发麻烦。
第四篇:文字材料如何有深度、出高度?
文字材料如何出新?同样的材料,有人能写的有深度、有高度,有人写的就平平无奇。材料一出手,是文字“小白”还是机关“笔杆子”,高下立现。下面几个角度可以在你写完一稿之后,仔细琢磨、逐句推敲,迅速的提高你的文字高度,凸显你的文字功底不一样!
一、联系事物的特点
比如说,我在办事窗口放个便民饮水机,怎么写?
一般角度:优化便民设施,提高服务水平。XX窗口开展“便民饮水点”社会服务,为办事群众、环卫工人……
角度出新:XX窗口“便民饮水点”折射了政府服务角色的转变。一杯水的温度,测量出了政府服务的温度。或者通过“便民饮水点”,让一个小小的饮水机变成“放管服”改革的生动脚注。
同样是一杯水,联系事物的特点,一杯水有温度,服务也可以有温度,两者就可以结合。又比如: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的变化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对事物共性规律的认识)。这样的文字既优美又有高度,就像现在很火的一句流行语“干干巴巴,一点都不圆润,盘他!”
二、总结概括、归纳
很多总结、发言材料都是“千篇一律”,公文具有严肃性,这样并不是不好,而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既定的框架内表现新的内容。
一般角度:建立委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建工作“三级责任制”,创新制定违纪廉政风险点提示,定期研究党建、指导制定工作计划。配齐配强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领导班子,切实保障党建经费保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提升基层党建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价考核、党支部工作点评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考核制度,建立规范化评价考核,实行党建与业务“双否决”。
角度出新:建设“三个体系”,提升党组织建设质量。一是健全责任体系,以“三级责任制”(委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为载体,突出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完善组织体系,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抓手,配强人员、做足保障,以标准化推进系统党建科学化;三是强化考核体系,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价考核、党支部工作点评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考核“三驾齐驱”考核机制,实行党建与业务“双否决”。
通过简单的总结概括,就能让罗列的工作更加的成系统,归纳相同点让整个文段干净利落。
三、避免生硬的罗列
大家常见的就是写是、要、必须等,但用的不好,就不免有种生硬、罗列之感。
一般角度:精准扶贫,要杜绝零腐败,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要提高扶贫干部的业务能力、素质水平,避免不务实、不用心、不尽力;要强化监督问责,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说不,避免填表式、卷宗式、留影式考核。
角度出新:精准扶贫,既要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也要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还要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如果说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那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要“露头就打”,让考核回归理性,让问责更贴人心。
同样的字数,不同的感觉,文字材料不仅仅是罗列,更多的是通过文字感受温度、感受决策者、施策者的态度。适当运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口语和时代特色的词汇,也可以赋予文稿的新颖、生动。
四、立意的角度要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要选择,是因为同样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上看,我们会有不同的结果。出个观点不难,出个新的观点真难。但是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从已有的观点中升华,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论点。
比如,怎么样论述文化的重要性?
一般角度:肯定要从文化的含义、背景形势、面对问题、利弊的角度来阐述,中规中矩。
角度出新: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我们就可以从文化需求立意,从文化需求的新角度,每一个人的文化需求不同,从而将文化的重要性论述的更加深刻。
选择新的角度、立意:一是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材料的角度,二是众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把握最大的角度,三是选择最能表现这个角度的文体、材料、结构、语言等。要善于赋予老问题新的内容和特点,或者是善于发现新问题,探讨新思路、新办法。
五、既要联系理论,又要贴近生活
联系理论的,就是要符合大的方针、大的形势,步调一致。比如,通过叙述大的形势背景用以烘托和铺垫。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40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推动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大的形势背景)。XX顺应时代潮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推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通过背景烘托,把XX的发展置于全局中考量定位,相较单纯写其发展更有高度)。
尤其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正在引发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这是讲全球经济格局大的形势背景,后面再讲当地怎么创新发展,文字论述就有了高度),谁能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一系列时间,一气呵成,又不显突兀)。
贴近生活的,就是在文字材料里(除特殊材料类)要显得接地气,“有血有肉”,不能干巴巴的讲理论,好的材料是让大家看懂并去执行,大家抓不到你的点,再美的材料也不值一钱。
比如在称谓上要多用“我们”,少用“你们”;在态度上要注意分寸,不要居高临下;在语言运用上要朴实亲切,不要拿腔拿调。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讲得人心的话。要以心换心,多讲交心话,多讲真心话,多讲热心话,多讲关心话。即使是提出批评意见,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没有对生活的深入,没有对实际工作的探讨,不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比如要写一篇市里的出租车行业的材料?除了去交通、协会、企业等地方,最好的还是自己去坐一坐出租车,多和司机聊聊天,就能发现一些问题,实践出真知,坐在办公室不可能会了解到一手信息的。对群众身边的事物,要及时总结、提高,上升为理性认识。
比如:要锻造自己的火眼金睛,这样才更好的发现和甄别党内政治生态“树林”中的“病树”“烂树”和“歪脖子树”。作为“护林员”,要善于“治病树”“除烂树”“正歪脖子树”。(通过树的比喻,让大家知道政治生态护林员的作用,生动形象。)
比如:守土要负责,要尽责,“绣花”功夫必不可少。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事业,就是说的“绣花”功夫。绣花,一针一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不能有丝毫马虎,稍有粗心,就绣不出花,即使绣出来,花也会变样,没有美感。(绣花针大家常见,用绣花针绣花的功夫嫁接到工作中来,就是一种材料的升华。)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精品成于修改,思路源于立意。
第五篇:放下个性出风格(纯文字)
放下个性出风格
文/艾国
(根据教学录音整理)
《新浪收藏》:中国画艺术实践中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您可否谈下,在诸多的问题中应该先解决什么,另一个说法就是什么是最重要的?
艾国: 就现实而言,大家画国画的目的多种多样 并不能一概而论。有人画画纯属娱乐,画着玩,没啥目的,我们八十年代左右那会,画画基本上是个爱好,没想弄成个啥样,目的也较单纯,重要的就是高兴、心情愉悦就好,随着时代的后移,艺术市场慢慢的发展起来,步入这个行列的人也越来越多,目的也就多了。有的为了考学,美术院校要求的文化课不高,那你就按照考试要求训练,这个最重要,有的是为了糊口卖画,那么重要的就是琢磨怎么符合别人的喜好,现在有一些人要参展入会罩罩光环,怎么快速的把作品变成展览体就很重要,有的就是纯艺术实践,你这里的问题应是不夹杂的纯艺术实践,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绘画实践,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很多,目的也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绘画本身就具备很多功能性,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要知道画的好坏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可以说是最根本要解决的问题。既然画画就要画好,不管我们啥目的,搞纯艺术的没啥说的,以绘画作为其他功能的这样也可以保持一个起码的文化品位,起到一个平衡作用。
《新浪收藏》:也就是说要先明白绘画的格调高低优劣。艾国:是这样的,搞国画一定要辨清好坏高低,就是要懂鉴赏,很简单,如果一个不懂高低的人学国画,肯定像大海上认不清北斗星一样,到达彼岸是有问题的。
鉴赏其实比较难,这里需要有文化的积淀,说起高低优劣就要谈到标准问题,有些人说艺术没有标准,艺术无高低好坏之分或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都是片面的说法,很多是和稀泥的说法,用佛学里的宗与教或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关系,这种说法是经不起分析的,近现代受西方观念和技术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本源慢慢在丢失,思想变得无序了,都以个性为中心了,就造成没有啥标准了,我们古人传下来的这个“画宗”是有踪迹可循的,是有标准的,就是儒释道的“人格”文化、“显道”文化,具体讲国画标准就是人格的标准,你不能讲做人没有标准,那我们就无法探讨这个问题了,而且这个标准是切入国画的方法,更深一层的标准是“实相”,也是千年信守的“技道一体”中“道”的标准。
就是说判断一幅国画的优劣、格调的高低,要看他是否符合“道”的表象和内涵,这个字我们经常说,其实讲通俗了就是画中对人与自然本质的解悟,对实相或叫真理的剖析和揭示程度。这点是世界上东西方两大艺术领域中我们所独有的精神境界和归属,也是我们国画在这个方面高出西方的重要层面,也是艺术的最高属性“文以载道”,“宇宙在乎手者”。
《新浪收藏》:为何要以这个为归属?或者说作品中的“显道”文化是一个最高级别的标准? 艾国:主要是我国先贤们积淀的文化精神决定的,文化的精髓就是文明,文明的精髓就是了知自然“实相”和“物我本质”,最高的文化肯定是“觉悟”。文化二字的“文”通“纹”,就是世界上一切交织的事物和思想,“化”就是升华、教化,我们古代的文化指的就是“以文教化”,化成什么?就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一种智慧,一种觉悟的智慧和修养规范,这才是文明。为什么有些人知识很多但很不文明,就是没有“化”的原因,所以知识渊博的人和士人不一样,士人经过“礼”、“乐”、“书”、“经”、“道德”等的教化,所以他们画里才有文气,有“雅”的感受,“雅”就是“正”,就是文明,中国画就是这样发展的路数,他的高级阶段就是“士夫画”或叫“文人画”,其实不存在一个单独的叫“文人画”的画种,“文人画”不是画种的感念,它是文化概念,是一个鉴赏概念。当代出现的 “新文人画”说法值得商榷,“文人画”是正统的一种文化承载,是中国画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正”、“真”、“道”、“胜义”的代表,真理就是真理,不能说有新的正、新的真理,这是其一。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我们生活在世上要面对很多问题,首先是温饱,为了温饱我们要处理很多社会关系,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温饱后就要稳固这个状态或发展这样的状态,求一种足够的幸福感,然后再求得众人的尊重,最后就是求的活的时间长点来琢磨养生问题,这就是古人说的“贫人盼富、富人盼贵、贵人盼长寿”,这是人一生的常态,帝王在什么都满足下都向往长寿,长生不老,都叫万岁万岁万万岁,火药就是在炼“仙丹”过程中发明的。国外也是这样,东方的文明古国印度那些国王、王子也是这样向往,他们有的上升到哲学范畴,上升到宗教范畴,有的出家修道、修炼,探求人生实在(实相),考虑生命的问题,更有很多先哲、智者们直接进入这个阶段,所谓“生死事大”、“死生之义大矣哉”、“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人生最终要了解的最高问题,“道”或叫“生命”的本质问题,否则和一般动物的生活就没有区别了。
《新浪收藏》:几千年来纵然有人性的丑的方面和很多不如意的事件和不“道德”的现象,但大的文化背景下是有这些精神支撑的,否则文明古国的文化延续就会断代了。
艾国:是这样,我国几千年的诸多文化中的精髓就是儒释道的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不断的延续下来,近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高度侵入,“新文化运动”、“文革”中有些左的思想使我们这些文化渐渐衰微,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这很悲哀,但也有很多人在坚守。这时期在画界出现了很多标新立异的口号和画法都是东西文化碰撞乱象下产生的形式和内容,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结果大多是非正统的结果,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也是低估了中国画文化内涵和降低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而把它粗暴的归到了“美术”和“实用”范畴,虽然它含有这个范畴。什么是正统?什么是改良,就像动植物,它一定是在不改变基因和血脉下的一种优质培育,改变了那叫混血儿,叫嫁接、或叫转基因,出来的是带有传统表象的另一种东西。以牺牲“本质”、“道”的精神换取感官上的新意,这不叫改良,也不叫所谓“创”新,中国千年绘画里的“新意”也不是这样出来的,而且也从来没失去过新。
《新浪收藏》:您是否可以就此中国画创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如刚才所说,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创新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新? 艾国:中国画不存在“创新”一说,“创新”是科学技术层面的,西方艺术讲创新,是因为它强调个性和视觉感受,强调不同,这是西方文化的个体特征决定。中国画是艺术但并不局限于艺术本身,它强调“合一”、“中庸”、“中观”讲求事物和自然的同一性,这是东方文化整体特征决定的,这点我们一定要思路清晰,只把它当纯粹艺术就不全面,实践中也会产生偏差,当然它既然不离艺术形式也就需要新面貌,问题是这个“新”如何形成。我们先不用讨论在求新的实践中诸如打开用具、笔墨和画种的疆界,什么改良创新“新中国画”、“新文人画”、“笔墨等于零”、“穷途末路”等观点争议,在近现代东西方混杂文化环境下的这些提法是否是在厘清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精神下提出的,是否经历了对传统经典的解悟过程,解悟过程中是否熏习过“静虑”的入定课程和围绕这些课程的积累铺垫,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常和同学们说,我们要想真正的弄懂中国画,“静虑”或叫“坐禅”是一个必修课,尤其是在当代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尤为如此。
世界上人们认识自然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向外,用感官和仪器来感知和逻辑计算分析,一个是向内的,放下那些极为有局限的感知活动,放下由另一基质生发的逻辑思维方式,观照内心,领悟自心、感官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了解了内心就通达了世界,“四大海水为以一瓢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也是东方文化的特征。中国的儒释道精神讲的就是这个,他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思想达到一种“静虑”的心态,以便进入无我的禅定状态,用另一种智慧来领悟自然本质,在佛学里叫般若智,最后总结形成经典,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经典很多都是表述从禅定中所观悟的现象和道理,他们用这个方法揭示了自然真相和法则,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楞严经》 “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等等,这都是禅定状态下所得,所以要理解儒释道经典的原意,必须要通过“静坐”才能融汇。老子说“归根曰静”,后人继承了先秦老庄文化并收集道家和道教书籍编纂成大型丛书《道藏》,静坐成为修行悟“道”的主要內容。儒家《大学》有“孔门心法”是静坐的功夫,历代儒门弟子致力于此,尤其是宋明儒家把静坐作为必修课程,要求门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而以明理。佛家也说“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可以很负责的说,没有“坐禅”的功课,只依经典表面文字逻辑上的分析形成的个人理解或理论,是很难通达儒道释文化的。“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人的“静虑”修为程度是不同的,从凡至圣的不同阶段在《黄帝内经》中分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修禅定入定前和入定后分很多层次和境界,比如佛学上讲的有入定前九个层次至入定四禅八定到“灭尽定”是九个过程叫“九次第定”,按三法界分入定的层次是“三界九地”,如按自然界整体生命智慧层次分为“十法界”、“六凡四圣”,不同教门分的粗细程度不同,佛家大乘中修定层次更多,如列举了百八三昧、首楞严三昧,普光大三昧等等。“静”从表象上看大家都静的差不多,没有喧闹中的各种纷杂现象,但每人内心静的程度其实差别很大,就像一杯浑水,静置沉淀的程度、时间都不一样,水的洁净程度也就不一样,这就是国画风格形成的方法和原理。西方绘画主张个性显露,所以形式是多种多样、花样翻新形成风格,国画是讲绘画的人和物象合一性、融合性,“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讲自我与物的二元对立,是放下个性成风格。我们看到国画的每个时期,比如明人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总结说:“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些变是在对几千年“道统”的传承中,在“静虑”表象上的融合和对染浊之心的沉淀,正是这些不同沉淀的产生的差异,产生的“变”,产生的“新”,造就了丰富、形式多样的而又不离其宗“道”、“实相”不变性的中国画传统。这就是我们中国画文化的高明之处,现代的强调个性一般是表象的,“我执”是不能“静虑”而显本性的,在这种角度上讲,去我执而不张扬的个性才是真性,才具有文化深度,概括起来说中国画是“以澄为新”。西方的美术史学家也承认“美感越是高级,就越是非个人化”,“艺术本身能成为我们的一种道德价值象征。
《新浪收藏》:几千年的“道统“传承在朝代的更迭中不断延续下来,甚至在有的朝代不同民族对它的破坏下也依然流传最后被同化,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的延续是靠民间来完成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具有无限生命力,而以“静虑”为实践认知的方法也充斥着诗歌、绘画各个阶层各个领域。
艾国:我国静坐养生的文化起源很早,相传黄帝时期的广成子是上古静坐的先驱,他传给了黄帝等先贤们,先秦的诸子百家对静坐养生学说多有涉入,前面说的儒家道家还有汉末传来的佛家都包含极为复杂的“止观法门”。静坐从魏晋风行,唐宋直到明清文人士大夫常把参禅与作画写诗相提并论,提倡只有内心的澄澈如洗,才能笔下生气,神韵自至。那些出家画僧参禅为日课,欧阳修、苏轼、陆游等人也都勤修静坐,心学家王阳明更是静坐大师,《旧唐书·王维传》说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宗炳《画山水序》中:“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五代荆浩曾在太行山洪谷“揣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主张“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说的是自然本质就是“道”,不是逼真的真,逼真不需要数万本,“坐究”、“度”就是“格物”、“静虑”,“静虑”放下物我而取“真义”,领悟物我本质而成“图真”,北宋米友仁“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空寥廓同流”,“澄怀观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源”是佛学用语,指的就是“本来面目”,贯休所画罗汉郭若虚说是入定时所见真容。清代王原祁的《雨窗漫笔》说:作画,于搦管时,须要安闲恬适,扫尽俗肠,默对素幅,凝神静气„„。
为何古画尤其是文人画都讲求平和温润、简远萧疏、荒寒清净、平淡天真、朴素无我,这是“静虑”、“思维修”的形式,是对“道”契入的方法。我们学习过禅定功课会知道,静坐的要点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三点做好了才可以进入状态,各家各派的方法有些区别,宗旨是让身心安适寂静下来,我们在五台山请高僧大德专门培训了一次坐禅方法,很多人一直坚持功课。其实在国画中比如山水画的起笔到完成的境界都是对应这个“三调”的,如经营平和舒缓的山势,无棱角分明、嶙峋古怪的或故作挺拔壮观的山石,树木不偏不倚,不缩不申,云水也无翻滚急泻磅礴之势,无故意大的物象或黑白对比,并赋予“三远”旷简之意且空间层次平缓,这就是画面中物象的“调身”。在用笔的徐急方面无故做剑拔弩张之势,也不屏气提按忽停急走,亦不饱蘸浓墨恣意纵横,讲求自心流露、淡然中缓缓道来,如同息中四相,风喘气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这个用笔状态就是“调息”。心态平和无杂,明窗净几一柱檀香,舍弃名利俗缘转万念为一事,意写“真图”,契入无我境界,参悟物我“实相”,此是“调心”。“三调”既已,“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生动”为亘古不变的鉴赏第一要义,从它的来源和提出历代有所理解也有所发展,其含义很是广大,但最终也不离契入“实相”的最高原则,“气”是一切万物本质、本源,是古代哲学对万物本质的注解,“韵”是“气”这个万物本质和谐的表象和运行规律,“生动”指的是在画面中的对这个“本体规律”的如实完美的体现和表述。所以董其昌、郭若虚“气韵非师”、“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生知指的是俱来的“佛性”,轩冕才贤、岩穴上士指的是我们要“澄怀观道”放下杂念、放下自我来观照本来之“佛性”,“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才能达到气韵之生动中国画的最高要求。所以从古画里我们可以读出大量的前面所说的这些文化气息,显露出先贤们对自然本性、“道”的认知精神,作为中国画的鉴赏要求,由低到高的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就是看作品中能有多少能“应真”、“写真”精神,多少揭示领悟自然本质规律的表述,古人把画分成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四个品级,以逸品为最高就不难理解了,而这都是在放下自我回归于自然的文化背景下来完成。
《新浪收藏》:我们现在明白了国画高低雅俗的标准以及这种标准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实质,那么在这种“显道”气韵指导下的艺术实践,会不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诉求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从画面上讲出现单一非多元化的结果?
艾国: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也是我们在明确国画实质和其标准之后要说明一个后延问题,前面我们也谈过上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上截止到近现代前在艺术形式上其实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道统”文化的传承决定了我们从艺术视觉上看并没有走西方绘画艺术那样的道路显得形式多样化和科学的写实性,其实这是好的现象,就像金字塔越高面积就越小。文人画背后的最高文化精神也是慢慢发展起来,渐渐完善,截止今天也有很多形式空白可以挖掘的,也是有很大余地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比如西外中内,这里并不用担心,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同样精彩而丰富,其实我们前面也表述过“静虑”的程度千差万别,“悟道”的深浅也是千差万别,达到顶峰的“拈花微笑”只有大迦叶一人。这里还有很多向往“静虑”文化在路上的人,不知此文化而受此文化逐渐熏陶影响的人,还有那些吸收西方文化探索“西学中用”的人们。任何在国画底线之内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绘画形式都是值得赞许和肯定的,在脱凡成圣的路上每人证得的果位不同,“开悟”的也毕竟是少数,但都值得敬佩。就绘画来说千年来大师是少数,也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画家都认识到这些文化深度,生活的经历、阅历、知识结构、生活环境、艺术目的都是不一的,任何艺术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欣赏的人群,比如说西方绘画主流是反应个体感受、自然状态、社会活动、物象或自身观念,这都是艺术组成部分,中国画讲物我的本质关系、人和自然关系、人生价值思考等,这也是艺术组成部分,东西方绘画形式和内容都给人类艺术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他们互为表里,互为依附、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问题在于作为专业研究绘画的学者在这些纷杂的状态下,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前这些作品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格调和品位,它承载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这就是鉴赏。鉴赏就是品评,就是梳理,也是明晰,同时也是洞悉我们的绘画方向和目的,这是最重要的。
《新浪收藏》:您能否举例大致说明下鉴赏的方法。
艾国: 鉴赏要有文化的积累,就像中医,学识深厚经验丰富的中医必然诊治的深入,江湖的诊治到表面就截止了。先前我们谈过,国画除了艺术功能以外,又不仅仅是绘画艺术本身,世界上只有中国画讲求和日常修养共同来完成作品,原理我们揭示过了。
古人对无修养的画作叫不入鉴赏,看画看的就是所含文化内涵的深浅或哲理。如古论里有诸画之中水墨为上,水墨之中淡墨为上的说法,这都是根据经典精神所说,因为颜色不是物象实质,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所以是以代表阴阳的水墨和留白的绢纸为上,留白体现的是阴阳关系,为何以淡墨为上?这代表心境的表述,内心执着事物便有浓黑粗重的表达,内心空灵温和则喜作淡雅之笔,所以求“道”的文人画都是较为虚淡,画面是温和的,那种浓烈的大的黑白强烈对比几乎没有,画面空间感也拉的较小,这是心静入定的一个表象,好的绘画是让心平静下来,前面我们在对应“三调”方面也谈了一些。笔墨要看是否自然,是否是自心流出,有故意的趋向便有执着、做作的嫌疑,对形体的刻画也是这样,故意变形、故意夸大、故意扭曲颠倒失去常态或带有装饰感的便失去自然,故意高耸的云雾缭绕、飞云直下、惊涛骇浪的,大片黑墨晕染的基本都是做效果的嫌疑,一般是画面效果多于内涵。还有用西化的黑白灰强烈对比,大片的泼墨再配上一些其他点缀,烘托晕染一种气氛,这也是不自然的一种效果。积墨同样如此,为积墨而积形成程式也是效果的嫌疑。还有泼墨泼彩,泼墨是不入品鉴的技法,这个古画论说明过了,泼彩并不是文化根本精神,颜色是假象不是自然实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泼墨泼彩而伴以非运笔运墨,所以也属于一种画面视觉效果,视觉感受强于文化内涵。近现代对于“求新”有很多尝试,形成了很多艺术形式,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值得肯定,有些也增加了中国绘画上的一个形式,而且只能说增加了某种形式,因为很多改造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修养和“静虑”契入“觉悟”的状态而增加喧杂的感官形式或感官刺激,降低了高尚的文化品格并把中国画完全归入视觉艺术来完成的。在境界上讲其实这变得是一种倒退。花样形式不代表真正的进步,也不代表改良的“良”,只有在保持文化深度下新的形式才可以成立,只是这样的实践极少,成就的人屈指可数。
最后要说的是,所有的现象都是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的,都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传统以西方观念和实用主义对中国画颠倒“求新”的结果,就像强求一位得道的高僧进入世俗的红尘而相互同事。其实中国画从来就是“长盛不衰”,悟“道”而求觉悟的精神没有“末路”一说,也不需要“改良”。
2016年2月25日于北京画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