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杨继荣总经理就资金集中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杨继荣总经理就资金集中管理改革
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http:// 2011-09-26
9月25日,农业银行成功实现了以总行为资金中心的全额资金管理,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杨继荣总经理就全额资金集中管理改革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杨继荣总经理
就资金集中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2009年10月21日,农业银行实现了以一级分行为中心的全额资金集中管理,距今不到两年,农业银行又一次着力推进以总行为中心的全额资金集中改革,选择当前时机完成此项改革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全额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的科学手段,是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普遍做法;它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总分行调控力度,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执行力;它以全额集中、配置管理为载体,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基层经营机构剥离,集中到总行管理,实现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适度分离和分类归口管理,提升全行风险管理的层次;它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客观公允的标准,为全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问:全额资金集中改革是何时启动的?总分行如何推进此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答:今年3月9日,总行在京召开资金集中管理改革视频启动会,全面部署改革各项工作。为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总分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改革的组织领导,总行成立了改革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并落实了相关责任人。二是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4月初,总行下发了《关于实行人民币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明确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阶段工作安排。三是总行先后制定了《人民币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N-ALMS业务应用操作规程》等多个制度办法,形成了全额资金管理体制下的制度体系。四是改进FTP计价规则,丰富FTP定价维度,开发价格调整测算和FTP执行监测评价功能。五是以确保2/3以上一级分行的利润不降低为原则,合理制定集中前存量业务FTP。六是构建了对全行实体资金流的预测、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流动性管理的系统支撑。七是经过多轮测试和两次投产演练,新一代资产负债系统已经顺利完成投产程序部署工作。八是宣传培训任务如期完成,8月中下旬,总行在天津培训学院进行全额资金管理、FTP理论和N-ALMS的投产与操作的全行性培训;各分行还纷纷开展了培训宣传,不断深化改革理念的传导。
问:实行以总行为中心的全额资金集中管理后,总行将继续采取全行统一的转移价格,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总行在完善定价机制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首先,实施全行统一的价格,总行政策导向可以通过价格直接传导到各级经营机构和部门,避免分层定价过程中产生经营策略传导失真现象;其次,原有的经营机构横向经营效益不可比的矛盾得到解决,对机构、部门经营行为的评价更为客观、真实;第三,统一的FTP可以让全行对外定价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合力,有助于培养业务人员在市场化环境中的定价能力。为充分发挥FTP的价格杠杆作用,总行进一步完善了FTP的定价机制:一是细分市场化产品FTP期限档次,由单一FTP定价调整为分期限FTP定价,增强了FTP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二是丰富贷款FTP定价维度,对总行级核心客户实施FTP差别定价,以促进全行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增设了主动负债成本分摊机制,通过由分支机构自主消化高息资金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主动负债产品成本控制;四是改革中长期贷款和市场化产品计息规则,由分段和挂牌利率计息方式调整为固定利率计息方式,锁定了内部收益。
问:全额资金集中改革将对业务经营带来那些影响?各分行如何应对?
答: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对经营理念的影响。以总行为中心的资金集中改革,将改变差额和全额体制并存导致的价格调控工具传导失真的现状,将强化资产负债政策执行力,提高经营决策层次,有利于经营理念的有效传导。二是对分行财务预算的影响。改革后,一级分行财务利润转变为每项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净利差之和,与差额模式不同。三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营销人员拓展市场的基准由法定利率转为已经覆盖风险成本的FTP价格,合理的FTP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前台业务人员应关注议价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对风险管理的影响。改革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分支机构分离,由总行统一管理,对总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对绩效考核的影响。全额体制下,新发生业务实施统一的价格,为科学评价机构、产品、部门、客户经理的绩效提供了平台。
应对改革对业务经营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尽快适应全额资金管理要求,加强辖内各产品、各业务条线FTP价差的分析,切实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严格根据FTP的导向开展业务经营。第三,要加快资产负债管理职能转型。强化系统内资金经营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流动性管理职责内涵,掌握客户资金流动规律和需求,加强资产负债资金流进行监测;有效传导总行经营策略,加强基层行定价指导,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问:实行全行全额资金管理后,流动性风险集中到总行,总行如何应对流动性管理压力?
答:总行在系统中构建了对全行实体资金流的预测、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流动性管理的系统支撑。一是健全流动性监测机制,对人民银行清算账户进行实时监测,按日监测大额资金跨行流向。二是加强流动性预警管理,将人行账户余额划分为安全、关注、预警三个区域,当清算账户余额处于不同值时启动不同级别预警,并给资金管理人员发送手机短信提示。三是构建流动性预测考核机制,开发了逐级汇总各级行资金预测走回款情况和实际走回款信息功能,并对预报偏离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国家开发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新举措
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2008年,本行制定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根据银监会的要求进行压力测试、定量测试、合规达标评估等工作,为本行作为首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行合规申请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规风险管理。为配合银监会对本行的各项监管工作,成立业务合规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负责合规风险管理。初步提出本行合规管理体系架构,包括合规政策、组织架构、管理流程、报告机制、问责制度等。
股权风险管理。2008年,本行推进了股权投资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在优化调整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参照国际领先投资机构的管理模式,结合本行业务特点,梳理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框架和组织架构,开发股权投资质量评估与资本计量模型,并设计了相应业务流程。
风险管理业绩
本行不良贷款率在2008年继续保持国内同业最低水平,连续15个季度保持在1%以内。受汶川地震影响,本行资产质量略有下降,截至2008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96%。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无法履行责任而使银行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在股权风险中,信用风险是指被投资人违约风险、结算或托管风险、交易方或代理人违约风险。本行一贯重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并根据业务特点,注重对长期贷款所面临经济周期风险的控制。完善信用资产分类体系,积极推进资产分类标准的优化
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针对资产组合中一些特殊的业务类型(如项目融资贷款、开发性融资贷款等)的资产分类状况进行分析与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所用风险计量方法的恰当性进行分析,积极推进资产分类标准的优化。
完善评级模型与打分卡的开发,提高信用风险计量能力
继续加强项目融资、LGD/EAD两个领域评级模型与打分卡的开发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信用风险计量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对授信管理的研究,推进综合授信试点工作的开展
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研究并归纳总结国内外同业在授信管理方面的领先实践,提出了适合本行的授信工作建议。此外,在分行层面推进综合授信试点工作的开展。加强贷后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对评级的应用与担保管理
为建立更加适合本行业务特色的贷后管理体系,重点研究了如何完善贷后管理制度、客户差别化管理与如何对资金使用的风险进行控制等项内容,在全面深化对评级的应用以及担保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
加强上中下游的协调与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
进一步明确划分国际业务的上游贷前业务拓展部门以及下游信贷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为进一步提高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工作,本行制定了《加强分支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工作指引》,提出2008年风险管理制度、人员、目标的达标要求,并设计了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利率、汇率或商品价格变动造成损失的风险,在股权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指股权投资业务的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本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以及全行所有表内外资产的流动性风险。2008年,为更科学、合理地计量与控制市场风险,本行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为契机,对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进行了测算。同时,优化了针对交易账户以及银行账户设立的风险限额,对全行的市场风险进行动态监控与管理。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因利率变化或收益率曲线变化对本行金融工具或未来收益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本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主要通过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持续期缺口分析、净利息敏感性比例和市值敏感性比例等方法,分别从利息和市值的角度进行评估,通过主动发债和利率掉期交易进行缓释。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主要通过各种利率限额以及敏感性分析、分币种的风险敞口分析、盯市和盈亏分析进行管控。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和国际间利率波动不同步而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本行首先通过币种匹配来控制汇率风险。对不匹配的风险敞口或不完全套期的敞口,本行在限额范围内积极通过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交易等市场工具管理全行整体汇率风险敞口。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增加负债、或以有效的方式变现资产,以为其当前履行的义务及进行的业务活动提供资金的风险。为规避流动性风险,本行建立了一整套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模式,包括对未来一年内现金流的定期预测监控、利率敏感性分析以及应急筹资机制等。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近年来,本行操作风险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制度流程风险、组织人员风险、技术风险、外部风险四个方面。2008年,本行通过职能调整实现了操作风险的集中化管理。
在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下开发了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指标(KI)、事件与损失管理(ILM)等管理工具,并完成工具的测试和培训工作。初步建立内嵌式操作风险管理岗位体系。完成IT运营的操作风险评价,采取多项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强化总分行两级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指导创新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