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

时间:2019-05-14 03:4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

第一篇: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

国际交流

第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将于2012年8月在巴西召开

世界食品科技大会(World Congress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主办,各会员国申请承办,每两年定期召开一次的食品界层次最高且最权威的国际会议,被称为食品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第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将于2012年8月5-9日在巴西巴拉那州的伊瓜苏市召开。会议主题为“解决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的食品科技之道(Addressing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Wellness throug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全球食品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进行深入的国际合作和充分的学术经验交流的平台,期望通过来自全球学术界、工业界、以及政府组织的科技专家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食品界目前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关键难题。

大会由“食品安全与标准的国际化观点”等18个研讨会、“传统与新兴加工技术的优化”等9个技术专题、“食品科学与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6个小组讨论等学术会议、以及展览、“国际食品科技青年奖”、“国际食品工业奖”等活动组成。

目前,大会已面向全球食品科技工作者进行征文,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食品安全、感官科学、生物活性物质和功能食品、食品与营养、食品包装、纳米技术等13个学术方向。具体要求和详细信息可登录大会网站http://iufost.org.br进行查看。

同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组团赴巴西参加此次盛会,欢迎学会的理事、会员、食品界的各位同仁与我们一共相聚在巴西美丽的伊瓜苏大瀑布下,共享食品界这一盛宴!

第二篇:关于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改革进程中最鲜艳的旗帜。这两者的相继提出,并且联系紧密,以致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把它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宣言,是指导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的最强音。应该这样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为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以往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受到了全党和整个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这是执政党从现实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而提出的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一个是路径和方法,一个是目标和方向;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路线。中央是在我国对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外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四个多样化大背景下,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理论和实践的伟大任务,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政治文明的建设,社会的进步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结合在专题班的学习和讨论谈一点关于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会。

一、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

1、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26年,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有了极大的改善。政治文明建设也有了很大进步,各项重要的法律、规章正在全面建立、健全之中;民主政治的建设正在社会最基层进行实践和探索;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发展速度为9.4%,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

2、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改革开放带来在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不同步、不匹配,呈现相对滞后形态。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凸显。改革开放26年后的今天,农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负担还很重。有分析表明城乡收入的实际差距可能会有6倍以上。同时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致使大批产业工人还处于显性和隐性下岗状态,他们收入微薄生活困难。这些现象显示: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农民和产业工人并没有充分或者合理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另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尽管中央相继采取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措施,使得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只是减缓了差距扩大的加速度,差距的速度却仍然在增加;在大力开发资源和土地的过程中,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域他们的付出显然是不对等的,造成他们不能享受安定的生活;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非法致富现象的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靠行业垄断获取不合理的高收入的存在,少数党的高级干部的腐败现象的存在等等。严重的挫伤群众的情绪,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这不仅是当前引发社会非正常情绪的重要因素,也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因素。

3、应辩证的看待和准确地把握矛盾的性质。综合国际上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低收入阶段向中低等收入阶段迈进的发展期和制度变革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合法和不合法的利益差异,使得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各阶层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群体、个人利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纵横交织,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且经常以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这些矛盾是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另一方面,这些新形势下反映出来的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归根结蒂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变革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是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它是由于发展速度不平衡、不是利益对抗产生的矛盾,因此,是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深化改革,改善政府的社会管理,采用各种手段调整和理顺利益关系;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增进社会各阶层相互了解,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好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好绝大多数人物质和政治利益,采取积极的态度,是可以妥善解决和逐步化解的。我们必须注意,如果对这些矛盾,不能正确面对,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而是任其发展的话,就会激化矛盾,甚至被敌对势力利用,破坏稳定、危及发展的大局。苏、东失去执政地位的后果和当前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社会阶层的矛盾等,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不能任其扩大和激化,而是要保证它处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只能依靠加快改革和发展来解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发展,积极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通过加快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保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好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

4、要看到构建任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或者说是某种保护性政策造成的,这些政策曾经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力的迅速增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党中央当年制定的这一系列承认差别和利用差别的政策的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想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和平崛起”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政策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其积极的因素,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其消极因素,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逻辑。要知道,无差别社会只是一种终极的理想社会和空想。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目前所说效率与公平。我们现在谈公平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是兼顾的、相对的公平。因此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用仇富的政策和灭富办法来牺牲效率来求得一时之公平,相反我们还要保护合法的高收入、合法的高消费。在现实社会中,适度的差别是好事,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之一,因为公平和效率都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没有城乡和谐、没有城市各阶层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社会和谐。而社会长期或过渡的不和谐,就会使矛盾得不到调和,而进一步演化和激化,就有可能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有时甚至会造成停滞不前。因此,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关注和调整社会矛盾和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在调整过程中,要更多的关心贫困弱势群体。要通过各种方法,大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并尽力减少这个人群的数量、把社会心理的差距调整到可接受、可控制的范围;与此同时,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等收入的人群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的稳定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数量越大意味着社会越趋于稳定。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我们还必须保证高收入阶层的合法权益,因为少数人支配多数财富这是社会发展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如此(这是人类本身的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有了他才会有社会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人群中少数为穷人、大多数为中等收入的人、极少数为富人的社会才是结构和谐的社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调整各种矛盾的紧迫感,又要立足国情,慎重处理,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急于求成。

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项重要任务,既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康的、和谐的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历史使命和无私地位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公开表明,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与人民血肉相连,他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决定了它是一个不以本党利益最大化的为目标的政党。是处在一个无私位置的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和期待总有一天和谐社会可以到来。

二、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政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新时期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反映到政府工作中,就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政能力。作为党派任实职的政府行政公务人员,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识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并把它融入到政府的总体行政能力建设之中。努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工作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现实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的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的作用十分关键,因为政府掌握着公共管理资源,代表着公平与正义。政府的政策安排、制度安排,乃至于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都影响着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影响着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政府行政能力建设首先是要树立和坚持依法行政的理念,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家现行的其他法规,摆正政府与公民、权力与利益的关系。自觉遵守和运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好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被追究、侵权要赔偿。

坚持行政为民、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充满活力的团结、廉洁、务实、高效、严格依法行政的法治型政府。

政府的行政,必须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要致力于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政府”,“和谐政府”就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政府。我们要确立以“无为”求“有为”的理念,“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政府不参与企业经营,尽量避免在微观经济上作为,更好地在公共管理上和提供公共产品上有所的作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政府处于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公正的地位,给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创造公平起步和竞争机会。使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度安排和各类资源配置上考虑好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团体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使利益的调整公平、公正、透明,并使之条文化、法律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凡符合法律的发展和权益要求,都给以公平、公正的支持,凡是不合法的发展和权益,均应得到公平、公正的追究和处理,这就是正义。政府要更着眼于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法制,维护社会的公正运行,调动全社会的和谐力量来推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我们作为党派担任实职的政府行政公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首先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理论和法规、政策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把握大局、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发展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使自己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政府行政公务人员,和符合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要求的参政党成员。

三、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从字面上看,是提高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对社会的满意程度。但详细解析这个概念就会发现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既是理想的追求、又是现实的要求,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既是一个追求的终极目的、又是一个阶段性的指标。从广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无限的追求和谐社会的发展、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过程。社会因高度和谐而称之为太平盛世,因高度不和谐发生**乃至暴动和革命。在这问题解释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发展。历史上因为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百废俱兴,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老百姓享受了发展的成果,社会和谐,才可以称为太平盛世。相辅相成的,一个社会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经济才可以进一步发展,进入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安定有序、经济相对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与发展互为条件和基础、互相促进的,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经济,以发展的成果促进和谐。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政治**、秩序混乱中把经济搞上去的,这方面我们国家就有深刻的教训和经验。旧中国,军阀混战、列强侵略、连年战乱,是国家始终处于积贫积弱的境地;新中国,从五十年代后期到文革十年**,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一时期,世纪科技日新月异,许多国家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中国却丧失了这一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实惠最多。国际影响、民族凝聚力都大幅度提高,这个成绩取得靠的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

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之所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展,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在发展中实现的,这个时期是我国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生活在发展中上了新台阶,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先进性得到彰显。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标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甚至是衡量制度先进性的重要尺度。

在今后,不断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要靠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解决当前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靠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讲,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现房设法的谋求发展,以便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发展是有竞争的,纵观我国周边发展的态势就可以看出,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我们就会被动,就会受到更多的牵制。

总之,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执政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参政党要把与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把发展作为参政兴国第一要务。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举国上下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中国下一阶段大发展搞好。这既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的客观要求,又是全国人民对稳步迈入小康社会和进入和谐社会的强烈期盼。

我们民主党派作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我们要广泛地动员党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新的社会阶层成员,围绕着发展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要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十六届三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审议的文件

十六届三中全会10月11日召开 将审议修宪建议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今天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稿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稿,决定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这两份文件提请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统筹规划,从长计议,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确保这一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会议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会议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开幕 会议为期4天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王敬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1日开始在这里举行。

在为期4天的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两个文件。

此间分析家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作出的最新努力。

25年前,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10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极大发展。专家认为,虽然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但“框架”发育程度较低,仍不健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们预期,十六届三中全会将要发出突破体制性障碍的号令,这将又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和一个新起点。这次会议是根据今年8月11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召开的。那次会议认为,中国现行宪法总体上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和补充也是必要的。但会议并未透露中共中央对宪法修改提出的具体建议。

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讯 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发表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的社论,全文如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闭幕了。

这次全会,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听取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推

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了奋发向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一切向世人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将始终不渝地走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拥护和信赖。

全会通过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是深化改革的总方向和依据。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遵循这些基本要求和原则,《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改革开放潮流滚滚向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舞人心。历史机遇是一副光荣的重担,严峻挑战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也是对全党新的重大历史性考验。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自觉肩负起自己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闭幕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敬中)为期4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4日在此间闭幕。根据会议发表的公报,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就《建议(讨论稿)》和《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88人,候补中央委员154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吴邦国、温家宝分别就《建议(讨论稿)》和《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既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了奋发向上、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全会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全会认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全会认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继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全会认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全会认为,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全会认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考验。全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全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全会指出,修改宪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全会强调,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十六届四中全会

敬爱的党组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了,我认真学习了会议的精神,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议题重大、关系重大。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向全会作了报告,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党执政成功的经验,深入分析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贡献是新时期加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纲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次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议题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这次会议经过认真讨论通过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的决定,高度评价了江泽民同志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决定胡锦涛同志任中央军委主席。为了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长治久安、承前启后,江泽民同志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中央领导职务,并从中央委员会退下来,为我们党高层领导新老交替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忠心拥护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忠心崇敬江泽民同志作出的杰出贡献,忠心拥护胡锦涛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我,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同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十六届一中(定稿)

名单: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 记 吴官正

副书记 何勇 夏赞忠 李至伦 张树田 刘锡荣 张惠新 刘峰岩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 马(马右加文)(女)马志鹏 王振川 刘峰岩 刘家义 刘锡荣 李至伦 吴官正 吴毓萍(女)何勇 沈德咏 张树田 张惠新 赵洪祝 夏赞忠 黄树贤 解厚铨

名单: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胡锦涛 郭伯雄 曹刚川

委 员 徐才厚 梁光烈 廖锡龙 李继耐

名单:中央书记处书记

曾庆红 刘云山 *** 贺国强 王刚 徐才厚 何勇

名单: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名单: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干

名单: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乐泉 王兆国 回良玉(回族)刘淇 刘云山 李长春 吴仪(女)吴邦国 吴官正 张立昌 张德江 陈良宇 罗干 *** 胡锦涛 俞正声 贺国强 贾庆林 郭伯雄 黄菊 曹刚川 曾庆红 曾培炎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刚

社论:伟大的事业美好的前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中央领导机构。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兴旺发达,前程远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现在,为了党的事业的继往开来,他们中的许多同志又带头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和高风亮节。此时此刻,全党同志满怀深情,向江泽民同志,向其他退下来的领导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全党同志深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定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和发展,必须有正确理论和路线的指引,必须有坚强的领导集体。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对于我们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在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部署,提供了保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一中全会向世人表明,我们党是政治上坚定的党,理论上成熟的党,思想上统一的党,组织上团结的党。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一中全会开得很成功,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极大地鼓舞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信心百倍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200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2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98人,候补中央委员158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胡锦涛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名单如下: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乐泉 王兆国 回良玉(回族)刘淇 刘云山 李长春 吴仪(女)吴邦国 吴官正 张立昌 张德江 陈良宇 罗干 *** 胡锦涛 俞正声 贺国强 贾庆林 郭伯雄 黄菊 曹刚川 曾庆红 曾培炎 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刚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干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曾庆红 刘云山 *** 贺国强 王刚 徐才厚 何勇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江泽民

副主席 胡锦涛 郭伯雄 曹刚川

委 员 徐才厚 梁光烈 廖锡龙 李继耐

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 记 吴官正

副书记 何勇 夏赞忠李至伦 张树田 刘锡荣 张惠新 刘峰岩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 马(马右加文)(女)马志鹏 王振川 刘峰岩 刘家义 刘锡荣 李至伦 吴官正 吴毓萍(女)何勇 沈德咏 张树田 张惠新 赵洪祝 夏赞忠 黄树贤 解厚铨

下载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届四中全会

    敬爱的党组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了,我认真学习了会议的精神,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

    十六届六中全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推荐)

    十六届五中全会:谋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

    十六届排协部长选举大会流程

    1.主持人宣布大会正式开始,介绍到场嘉宾.(16:00—16:05) 2.旧会长致辞(16:05—16:07) 3.新会长致辞(16:07—16:10) 4.主持人介绍竞选规则。进入部门干部竞选者演讲、提问、选拔环节......

    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

    中心组学习资料 第14期 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公司宣传部 2003年10月17日 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分配不公背景下的制度清理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更为强劲的支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

    十六届六中全会演讲稿(最终定稿)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六中全会中应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提到和谐社会的问题,特别是把社会和谐做为中国社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如果把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