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公务员考试经验和心得
筱月的帖子 看论坛里有人要筱月兄的帖子,筱月兄似乎没保存过,我就借花献佛,把存了的慢慢发上来,等到原站恢复,大家再去看正版的。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
写在前面的:
本来这帖子是在广东版发过的,受某美女之邀,所以在这边发多一份吧,毕竟这是个关于国考的总结。
这次国考是在深考之前的时候考的,09年那会上岸后就再没参加真正的考试,由于与GF在两地的缘故,想重新考去深圳,为了备战深考,想着得去练下笔,于是才随便选了一个职位去考。申论也是只写了个大作文,其它空白着,没想到还有29分,最后总分109+进了面,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所以放弃了。本来考前确实是打算等开考15分钟后再进考场的,既然要练就得极限一点,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结果弄假成真,还真就迟到大概15分钟才到考场...这是意外之一;今年的题实际上并不是太难,这是意外之二;然后就是今年最后普遍成绩似乎不高,这是意外之三。
在深考失败那时我就说了,心态那玩意只是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并不是说你放松、很随意地去参加考试,或者到了考场很紧张,什么压力过大,成绩就会有很大波动,大家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就考试考到现在,这点不用骗谁的。所以这个成绩,我觉得是自己应得的。同样的,深考的落败,也是我应得的,那会做的远不够多,尤其是行政执法。但公考就是这样,总会有喜有愁,在过后的失利中能思考到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把这自己这几年对行测这门科目的一些理解说给大家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吧。这里得先说明一下,本文一切观点仅供参考,信与不信你自己看着办。
另外小弟文笔有限,不识幽默,只懂实在地码字,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本文找到什么做题的快捷技巧,不好意思这没有...如果你觉得看长篇理论大文很没趣,实在没耐心看下去,那么你可以选择无视;
如果你对公考的理解已经很深厚,远甩别人几十条大街,那么你同样可以一笑而过;
如果你始终还是觉得学习培训班或者写书那些“老师们”的东西,才是正道,那么你也可以选择绕路而行;
认知篇:
我一共过三次国考,行测成绩分别是:
08国考 55.5
09国考 78.8
12国考 80.3
两次省考都是70多,一次深考也是在70左右徘徊,这个帖子主要还是说国考的行测,其它几个考试很多都是共通的,但接下来也会单独开个帖做个比较说明。
第一,之所以把成绩列出来,是想说明一点,就是行测只要肯努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而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纯粹考智商的东西。但这个努力,不单需要恒心,还需要耐心和慧心。这是一句废话,但能完全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可能在一些人看来,他们会觉得公考嘛,用不着那么拼,我好多同学(朋友)不都是裸考就上了的吗?也许只有冷门专业每次只能挤三不限职位的朋友才能理解那种感觉吧,别人付出一分,可能你得投入十分才足够,所以很多时候考高分其实也是一种被逼迫出来的无奈。
第二,行测的水平:我现在觉得不能简单地用80+,70+,60+去衡量一个人的水平,而应该是具体到根据每场考试成绩所在位置而划分的档次(参考平均分)比如在这次国考,也许80+可以算得上第一档次,但像广东有个外来工考试,行测80+就只能算是个普通的成绩了,你不能拿了80+就去鄙视人家省考的70+,因为试卷难度并不相同。同样的,再拿上次深考来做例子,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自己考了个60多是个很糟糕的成绩,但实际上对于那场考试而言,那也算是个挺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全市70+的本来就没几个。所以对自己考过的成绩要有个准确定位,这很重要,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也不应该过于自满。
第三,国考行测分数计算:不同于省考与市考每题的固定分值,国考每个题型的分值都是没标出的,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当然江湖上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基本上也是专家、培训班什么的不知在哪搞来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题的分值不同,具体是各大题还是每个小题都不一样,这个我也不清楚。至于总分的统计,应该是类似于广东以前高考的联化分,而并非单纯的卷面成绩。不管题目的难度怎样,最后必然是呈现正态分布,70+、80+的人肯定也是不少的。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一个方向。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只要策略得当,国考的高分要比其它考试的高分容易得多。而我一直以来的策略很简单:把宝贵的时间重点花费在那些可以实实在在看得到提高、进步的东西。
第四,题型。根据答案准确性可以分为两种:1.基本有标准答案的:数推(现在国考没有了),数算,图形推理,资料分析,常识;7 2.无标准答案的:其它题型。
根据复习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
1.非常适合题海:数推,图推;
2.适合题海:数算,逻辑,资料;
3.无法复习:常识;
4.其它题型。
备考篇:
在论坛我会经常回答数学题,很多人都觉得我数学很好。其实我从小到大的数学并不怎样,甚至对它相当反感,但第一次55+的悲惨成绩给我的教训很大,那会数学错的很离谱,在考场是真的很迷茫,那种时间的紧迫感,让我根本就没办法静下心来思考,20道数学题基本全蒙,面对这样的成绩很沮丧,但也是在意料之内吧。
打那开始我才专攻数学这一部分的,尤其是当时听从“四无君”(08省考80+的高手)的教诲,死命泡在行测区做题,那个过程的痛苦感确实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就跟自己之前行政执法那个心态一样,相当的抵触,但没办法,你既然要参加考试,只能硬着头皮去练习。记得《足球小将》里面小时候的大空翼也是说过,你只有把足球当成好朋友,它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它,不断接近它,因为它是我复习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把它提高了,我才有跟别人竞争的资本。说实在的,我已经忘记自己从08年开始到现在做过多少道数学题了,所以到现在基本上参加任何一场公考,一般这部分的题目应该都能做个接近全对吧,差别只是在速度而已...当然每个人的策略或者擅长的部分不同,但起码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打那之后分数确实提高了很多,毕竟这是20题,而且是其它人最怕的20题,我擅长它,能做全对,拉的就不是1,2分那么简单了(原因上面也有说了)。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是有准确答案的20题,是考完出来我自己心里有底拿下多少的20题,这同样是其它题型不可能有的。试问有多少位朋友考完出考场敢说自己言语理解部分的题目一定全对的?也许你感觉良好,最后全错都不一定,因为有争议的题目太多太多了。为什么每年考后大家用X图X公他们的答案来估分,却跟最后实际的分数相差甚多?原因正是出在这几个不确定因素的题型上,但数学题的答案只会有一个。
另外,我不是很能理解很多人都喜欢只做套题的那种复习方式,简单地上午做套题,然后下午研究下,就算复习了。做真题、模拟题这些套题,卡时间来做没什么不好,但是我觉得如果对每个题型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和总结,找到它们的一些共性的话,即使你做了100套模拟卷,100套真题,到了考场照样还会是原来的那个水平(也许会高那么一点点),因为每次考试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钻各种单独的题型,说真的,这几年来我似乎都还没做过一套完整的题目...有人说不这样练到时到了考场会做不完,考试时间确实很紧张,但某种题型如果你已经熟能生巧,到了考场自然也就相当顺手了,根本就不怕没时间的。
1.数推、图推这两个题型,就是纯粹的大量做题,狂做题,甚至自己出题。如果你这两部分一直考不好,没别的原因,只能说你做的题、看过的题太少太少。现在回想起来我有两个误区:第一是过于较真了,思考一道想破头皮也想不出的题,结果时间就白白浪费掉,这是一个坏毛病。现在想想,真的不应该过多地花时间在思考上,总之复习的思路就是:找题做------>1分钟内做不出看解析----->不断重复。因为对于这两个题型来说,敏感度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做的,就是训练这一感觉。现在一道普通的数推题,可以很快地在十几秒甚至几秒内反应过来,我也说不出为什么。还是那个我喜欢举的例子吧:打字,打多了,自然就可以盲打,甚至1分钟120字,但对于一个很少打字的人来说,他必须不断地去看键盘寻找每个字母的位置,1分钟也打不了几个字。有些人字都没打过几天,就一直问别人为什么你能够盲打,这就跟数推图推的题目一个道理,而这也正是敏感度的差异。第二个误区是像我那数推帖那样去刻意分类别练习,这也是很多参考书的一个弊端。其实也不是说这样不好,起码打个基础,但做多了就要开始多进行综合练习,因为这两个部分的题目,只要告诉你它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就等于已经做出来一大半了。总之在找题库练习的时候,记得少做那些已经限定了范围的题目。
2.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资料分析,这三部分,同样需要一定量的题海,但这个中间的过程你必须思考,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数学运算就不多说了,我之前已经有一个帖子写得相当详细,找个时间我会把它完善,有兴趣的可以再去看下:
公考的逻辑推理不外乎也是围绕着几个词在转:
第一种:P推出Q、并/或、所有/有的、必然/可能,等等及它们的否定形式;
第二种:第一种的组装;
第三种:加强、削弱、假设、论证欠缺的条件等等。
好好找个时间总结下(注意:一定要自己总结,不是去看书本那些复杂的逻辑语言,也不是去下载别人为你归纳好的东西,每个词语都用自己的语言多造几个句(越多越好),直到你突然某天开窍:原来是这样子,你就会发现逻辑这部分其实并不难。)至于资料分析,现在出题的人越来越精明了,很多传统的技巧算法都越来越没用,所以踏实下来练好运算速度反而会更好一些。
这个题型帮帮团那前几期我也写了很多,原本打算每一期都找知识点来讲的,但到现在觉得好象也找不到什么可以说了,总之还是一个字:练吧。
3.常识,国考的常识题五花八门,确实没什么复习的意义,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再加上些运气吧。这一部分没什么难不难的,就像如果出一道QZZN论坛Q友中心一共有多少个版块,如果之前有留意过的人,那么就很简单,1秒就可以反应过来,如果没看过,那么想到考试结束可能也想不出来。
4.其它题型,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些。有争议的题目大把,语感决定一切,不是短时间内复习就能提高的,所以也不想多说。
5.技巧。很多人都想走捷径,过分迷恋技巧,内功不厚,最后很容易把自己弄得一身伤。市面上现在很多书籍,编书人他们自然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所谓的秒杀技巧。偏偏现在的公考题目已经不是以前那么简单白痴了,想利用一本书来扭转自己的弱势,甚至已经达到纯粹押宝的地步,失败那是必然的。因为秒杀绝对不是一时半会看几道题就练出来的,很多人都看了很多这些书,但到了考场该不会该蒙的还是照样蒙。同样是上面那个例子,很简单的道理,行测题目很多都需要敏感度,这个敏感度就跟用手指打字练出来的一样,你觉得市面上有一本书能够让你在几天内练会盲打吗?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同时10个QQ开聊,练多线操作。因此,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基础练好才是王道。
6.态度。考试是你自己的,别人没有义务为你准备好一切。我之前发过不少资料帖,最反感的就是不认真看帖的人。明明答案已经放在下面的楼层,他还老是在问楼主怎么没有答案的,楼主答案在哪呀?我真的是很不想去回答。其实那个帖子原本我是故意不放答案上去的,因为都是真题,如果有心的话,自然会去下载真题找答案,在寻找资料与挖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进步。考试,真的有时比的是一种态度。
考试篇:
第一,发卷后到开考前那几分钟,哪怕是几十秒,拼死也要利用起来,优先做常识;
第二,数学、资料永远摆第一位,我从来不会把这两部分放最后,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情况,对我而言,亲身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把数学放最后,那场考试基本就败了...其它所有题型挤出的时间,全部为资料分析服务;
第三,选词、阅读、定义、类比尽量提速,能多快就多快,跟着语感走。
第四,其它题型按正常速度进行,控制在1题1分钟以内。
后语:
后续几个关于国考的帖子我再继续更新。标题之所以加了个“所谓的”,是因为今天把自己以前写的东西都汇总了起来,感触挺深的,每一个帖子,都勾起了这几年跌跌撞撞一路走过来的回忆....所谓的经验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下来的,有过很多失败的痛苦,也有过成功的喜悦,不管怎样,做什么事尽力、问心无愧就够了。
曾经有过考中央部委的梦想,尽管很多职位的分数其实都不高,但是...我想这辈子自己是无缘了。专业是个硬伤,学校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筱月叹息不是什么高手,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的人,甚至只是一个普通三本的货色,但一直以来我都挺为我母校感到自豪的,因为它带给了我最美好青春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还有一群好兄弟好朋友;没有过人的智商,从几次考试的成绩可以看出来。但我觉得自己单纯的有着一颗努力的心吧,不管是公考,还是工作。现在的状态很安逸,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够了。所以想说的是,不论什么时候,请不要自卑,更不要怨天尤人。当你开始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别人也会看不起你的。
国考的笔试结束了,失利的朋友,不管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还是已经很多次,都请好好静下心来想一下问问自己:究竟是不是尽力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够了。是因为三分钟热度,还是因为方法不对头?特别是对于多次失败的朋友,你的那套方法必然是出现问题,需要改变了。
用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来结尾吧:我一直都是相当反感那句“说着容易做着难的”,相信100人甚至1000,10000人的竞争考试里面,能出线的必定有他出线的理由。加油!
第二篇:深圳公务员考试上岸经验分享
本人是从2011年初开始备考公务员的,加上职员考试的话,共考了三次,在深圳今年上半年招考也就是第三次考试成功上岸的。许多也想考公的朋友问我经验技巧,我就打算写一篇经验分享,从而更高效地和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
后两次备考我都是边工作边复习的,也就是只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学习。虽然我花的时间不比别人多,但是也有幸考上了,说明公考还是有方法可循的(但一定要坚持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用的)。下面就和大家说说我参加深圳公考每个阶段的经验分享。
一、准备
一开始不太了解深圳公务员的考试内容流程,可以多上“深圳考试院”网了解公务员招考公告,一般每年的5月和11月都分别有一次招考。另外,你可以多上“QZZN公务员论坛”,在那里你会找到很多你想要的信息。
二、笔试
笔试教材、试卷可以买华图或中公的,个人感觉试卷是中公的比较好,教材的话我喜欢看华图的,比较全面和清晰。
行测篇
行测我是按“看教材——做真题——做模拟题”的顺序来复习的。先看教材,能了解每种题型都考哪些知识哪些类别,对行测有一个较系统清晰的认识。做真题,能让你初步近距离接触公考笔试,感受笔试的题型和难度,了解出题的特点,并测出自己的水平,知道离目标还有多远。最后还要不断做模拟题,提高正确率和速度,并且通过做题总结出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把比较难的或你容易错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比如图形分析一般会通过线条数量变化、角度变化、元素数量、求同存异等方法去解答。
我去年一开始做题时,总是在60分上下,这样维持一段时间后,今年再做模拟题就有70分上下了。原来我以为行测很难提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发现量变真的可以引起质变的,贵在坚持。如果你某一部分特别弱,可以花几天集中做这类题型,把错的题标出来,时不时就拿出来看一看,掌握解决该类题型的方法,并加深记忆。
考试前的两三天,我就不主张题海战术了,因为两三天对成绩不会有太大提高。这时主要就看看以前做错的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把它们重新做一遍,然后总结错误经验记在笔记本上。考试前一晚和当天考试前就看笔记就行了,熟练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能让你笔试时反应更快。
真正在做题时,我觉得最好根据个人特点有不同的做题顺序,原则是先做容易拿分和时间用得少的,再做正确率不太高的花的时间又长的题。我觉得资料分析只要细心一般都能做对的,另外我的图形分析、逻辑推理正确率很高,所以我先做这几类题。而我对数学运算计算很慢而且很多不会做,所以我放在最后做。结果那天考试最后没时间了,数学运算我就全部选B,涂完卡刚好就打铃了。总之,你要保证把该拿的分都拿下,那些不会的花的时间长的要懂得放弃,才能把时间用在更易得分的地方。
申论篇
去年复习申论时,我主要是上人民日报网看评论文章和摘抄,很少做题,最多就是看看题目然后看答案,但是发现效果不太好,真正考试时还是不知从何下手。而今年复习时我是做题为主看文章为辅的做法,发现还是要多练笔才行。不过也不一定要做很多,我只做了六七套申论题吧,不过每次做一定要很认真。要计时,像真正考试一样。自己先思考了做了,再和答案对比,确实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等你做了三四套题后你会发现,其实申论的回答套路都差不多的,一般是先说明存在某种现象,然后说背后的原因,最后说对策,常用的对策一般就是法律法规、监管机制、财政投入力度、宣传教育等,然后再加上具体针对性的措施就行了。当然,要找到深层的原因和写出针对性强的对策,还要提高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这只能多练,没有诀窍。
除了做题,平时也要多上网看国家、广东、深圳的政府公报,那里都有很多很实用针对性很强的对策,并且语言非常精炼到位,一些好的句子也可以摘录下来,临考前多翻翻,那会让你的文章语言更专业更漂亮。
三、面试
准备
笔试过了还有半个月时间才到面试,因此你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准备面试。
1、入门阶段:关于教材可以买华图的面试教材,熟悉一下面试题型、解答基本思路和往年的真题。这时你对面试题型、流程已有了基本了解。
2、强化阶段:关注最近一两个月南都报上的头条新闻,因为面试内容一般都是紧贴社会热点的。另外要多上网看政府公报和新华网评论,在脑中形成对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3、冲刺阶段:临近面试时,最好报一个面试辅导班。我所知道的进面的童鞋几乎都会报的,当时我报的是华图的实战突破班。通过三天的课程,可以让你理清各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并且不断的模拟训练会让你真正面试时不会紧张。
着装
关于着装我也看了很多说法,有的说要穿正式点的,最经典的是黑白配;有的说最好不要黑白配,太死板;有的说不要穿粉的太轻佻……当面试成绩出来后,我发现分数和人的着装没有多大关联。有的得高分的确实穿得挺正式,但曾经被认为很忌讳的穿黑丝袜、披发的那个女生,竟然也得到了79的高分。因此我发现,其实穿正式点或不太正式点都好,最主要是大方得体,并且能和你的气质相符,能给人自信、靓丽的感觉就最好了。但个人感觉最好还是不要黑白配,毕竟太多人这样穿了,很难突出你的风采。关于妆容也一样,我看到有不化妆的分数很高的,也看到有化得比较浓的给分低的。总而言之,看上去自然、自信就行,可化淡妆或不化,但最好不要化浓妆。
面试
其实相对着装来说,面试更看重的是你本人的精神气质和答题表现。要不要问好、怎么问好等细节问题没有绝对化的,主要你要给人自信大方的感觉。回答问题时,尽量保持语言流畅、言简意赅,不要说得太罗嗦,这会让面试官不耐烦。并且回答时最好不要再看题目,而是要面带微笑,和面试官要有眼神接触,但也不能老是盯着一个面试官。我相信,只要你前面准备充分,并且有过模拟训练经
验,面试过程不紧张,就一定能拿到一个好分数。
现在深圳公务员的面试其实一般相差不大,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能拿80以上,其他都是70多点,我那个职位有四个人面试分数都只差零点几的。按照我那次经验,一般市属单位(比如深圳市**局)比较多高手,其余的区级单位还好。并且不一定报名人数越多的职位第一名分数就越高,都是看运气的。所以不用太纠结报哪个职位好,报个你比较适合和喜欢的就行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备考公务员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祝亲们尽快成功上岸!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经验[定稿]
首先,必须要提前了解考试的内容,摸清自己的实力,挖掘自己的潜力,给自己的水平做初步的定位:你需要买一套教材,做几份真题,就会有所了解的。每个省市的题目和题型都会有所差异,你要选择你们所在省市的专用教材。
其次,通过做真题,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提高。要想成绩好,做题少不了。网上有很多真题的,你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教材里面也有上一的真题和答案解释。配套的模拟题也可以很好去做。
强烈推荐要把配套的模拟题全部做一遍,等你考试时,会有意外收获的。
申论方面,多多关心国家热点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以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立场和角度去想问题。
一定要动笔写,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去实战!光想是没有用的。写完之后,反过来再看,再修改完善,争取新的灵感和思路。最后,把字练好!!
一定要找几天,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去模拟考试,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做题目,思考太久,等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考试作战能力!
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结盟,经常组织热点问题讨论(5人左右最佳),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开拓、完善你的思路,提高你的思维能力,这对于申论、和将来的面试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今年的形势是: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考察的切入点也越来越广,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申论和面试。
行测就要3步就OK了。
1、速度决定一切(做题时间)
2、复习讲求积累(海量题目)
3、放松迎接笔试(放松心态)
就这3步,考公务员靠谱,前面2步很简单,可以用中政行测在线题库实现,第3步有点难度,看你自己啦!
公务员考试申论你把握以下六点。
第一:了解热点。(关注社会焦点)
第二:不要忽视公文写作。(把握调查报告)
第三:走出误区。(摆脱套路模式)
第四:把握申论变化。(勤写多类文章)
第五:请公务员朋友批改申论。(没有的话去中政申论批改系统)
第六:杜绝学生腔。(不要感天动地)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经验借鉴
2011年 国考 重在坚持,态度决定成败!个人总结--怎么复习公考
重在坚持,态度决定成败
经过努力加运气,自己有幸公考上岸,很多朋友同学问怎么复习,这个问题很大,答案也因人而异,所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都具有参考价值,但是一点:方法不可照搬!最重要的是复习方法要符合自身!总结自己的一点小经验,给更多努力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吧。
前提:
很多人报考公务员是随大流,目前浩浩荡荡的公考大军,相当大一部分人是盲目的跟风,就觉得大家都去考,自己也应该试试。虽然也不乏蒙着眼睛考上的,但是更大一部分人还是应该有清楚地认识,说到底,是对自己时间、精力、付出和将来的负责!对公务员的认识
待遇问题:不得不承认,目前很多人对公务员整体存在很多误解,所谓的高工资,高福利,各种隐形收入,灰色收入。。这些虽然也存在,但是只是一种少数现象,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通过招考绝大部分人是在基层职位)的待遇是很普通的,只能说是饿不死也吃不饱,当然不排除在发达地区发达部门的收入会相对高一些,但是总体上基层公务员是很一般的待遇的,尤其是国家在实行了阳光工资后,很多的部门待遇水平大降!只和一般的公司待遇类似!所以抱着高收入思想的报考者,个人建议首选公司、企业等了,公务员不适合!
权力问题:有人以为,公务员手里有权力,即使自己待遇一般,可以利用权力捞外快,灰色收入等等,虽然现在腐败现象、行贿受贿现象也很多,但是请记住:要想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最好安分守己!要想安安稳稳过好小日子,那些想法就不要有,以后的大趋势是监督举报机制更加完善,反腐败打击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工作轻松问题:这个问题上,不能一定说公务员工作不轻松,轻松的工作室不少,但是相对于以前和人们的认识,很多的基层公务员是很辛苦很劳累的,加班加点也经常存在,尤其是一些业务职能部门,所以报考者要有这方面的基本了解。
公务员职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稳定!福利相对较好!对自己的认识
以上讲过了对公务员整体的了解,最自己的认识是进一步需要做的。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不是成熟,负责任,受得了委屈,正义感等等,起码的要机关里的大概情况有所印象,是和企业里的环境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公务员工作,有的人不适合。关键是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简单举例两个类型:
第一种以我为例,先不说自己专业对口,因为自己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稳闲适,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想找的是轻松,有正常节假日休息日,可以自由安排生活和家庭计划的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想承受太多的人生和社会压力,所以选择离开北京,不呆在大城市,而我只要在一个中小城市,一份公务员的工作,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一份生活就好,所以公务员适合我。
第二种,有的人很有激情,有着一番做大事业的理想,想要的是一种奋力拼搏,追求梦想的生活,创造一番大的业绩,取得高的收入,不怕吃苦不怕委屈不怕漂泊,那么相对而言,公务员并不适合他们,也许即使考上了,有一天终会觉得一辈子固定了,终究无聊还是会离开。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女同志,毕业后考上了家里县城的财政局,很闲适的一份工作,过的很无聊,很羡慕在社会上,在企业里,在上海深圳闯荡打拼的人。但是回复文章的人这样说,身在福中不知福,说她体会不到闯荡打拼的人所受的委屈、辛酸、痛苦、没有归属感、没有稳定感等等。
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然后再做是否报考的决定。
复习阶段:
复习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公务员整体的基本情况。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省级公务员考试,二者区别,试题难易度,竞争激烈程度,考试的时间(在时间上把握清楚了,才能较好的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其他的生活安排),考试的试卷时间,题型,内容等,整个公考的招考录取流程等等。总体上自己要先熟悉公务员基础信息,只有先了解对手,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战胜对手。
培训类网站,中公和华图,都在首页有考试测评,就是在考生复习之前,模拟出考生的真实水平,看自己能力高低,什么水平,是否有很大提升空间,是否实在基础太差而不适合考(绝大部分人只要经过努力和学习,只要能坚持下来,基本上都没多大问题,如果不成功,那也只是运气成分了,努力和运气其实同等重要!)
了解了公务员基本情况后,开始针对性的复习。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国考的经过说点体会。
复习过程:
复习中,从始至终,最重要的一点:态度!可以说决定公考能否成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态度!
每年不乏裸考而成功的人,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成功的人还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裸考成功的人其实也是靠平时不自觉的积累而有基础的。公考是个需要努力和付出的过程,能坚持下来了,一定意义上就获得的成功。我说说自己的态度:自己的经历逼的自己只能走这一条独木桥。考试前3个月自己在空间写了日志,立志要拿下国考!接近4000块的公司奖金不要了,毅然辞职在家专职复习!不和朋友同学联系,立志考不上,就一直隐忍!在复习资料上写着关键词、励志词句!放松了听奋斗拼搏的励志歌!一天坐在椅子上不动,脖子僵了买狗皮膏药贴!放松时大声骂自己!最后做好心理准备,哪怕拿出2年专职考试,哪怕一次二次失败,自己不信就考不上!因为自己是个毅力不强,不能够坚持的人,所以我需要这么做,但是对于能坚持下来,学习效果比较好的人,也没必要这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利用好时间,取得复习效果!
认真、不放过一丝机会的态度,是要贯穿笔试,面试始终的!这是我本篇文章最想强调的一点,态度!
一、公考报名
报名这第一步,有很大的来去。报名时间上要选择中后期,可以参考前期报考人数,尽量避免竞争性过大的职位;报考职位上,要结合自己专业和兴趣,选择自己愿意从事的地方、部门和岗位;资料填写上,要实事求是,不要有虚假信息,并且获奖证书等要有据可查,考生类别要明白什么时待业,应届,在职(后期面试时需要各种不一样的证明)。个人建议,有些获奖经历,乱七八糟的不要填,不影响录取的,不然反而面试前要为那些提供证明等等,让自己徒添烦恼。
二、笔试
根据离考试时间的长短,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三个月基本上分为一个半月基础复习阶段,一个月查漏补缺练习加强阶段,最后半个月冲刺模拟阶段。每天从早8点半到晚12点,半天行测,半天申论。计划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了。
强调几点:
1计划要严格执行,不能是进度落下,不然影响后期。复习计划可以参考中公和华图公布的,也可根据其他考友的,制定出符合自己的个人计划。对行测部分。先期是全面了解熟悉各种题型,各种答题方法,然后开始大量练题。以历年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为主,重质量不要重数量,好好研究每道错题,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思路。可以做自己的错题集,对于做错的题记下来,经常翻看,加深印象;
真题的答案。每个培训机构给出来的差别很大,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存在偏差,自己要综合比较,有些勉强的要去理解思路,答题往往凭的是自己的感觉,当感觉存在犹豫时,可以参考培训资料里说的答题方法。举个例子,根据提问方式,言语理解类题目,有主旨分析题和意图判断题,有时候感觉选项有2个都是不错的,这时候可以分析选项,哪个是概括类,那个是意图推断类(选项做了一定推理,如我们要。。。);行测做题的时间。开始复习时不要注重时间长短,重在理解。模拟时就需要寻找到答题时间感觉了,在整套卷子模拟上,要尽量还原真实考场上的环境和感觉,比如计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中间避免出现gkz6.net被打搅和抛锚现象。在做题顺序上,按照先容易后难,先做会的,再做不会的,不能纠结在个别题目上。我的顺序就是数学运算部分最后做,因为这是我的弱项,得先保证最快拿到最有把握的分数。
行测的整体舍弃上。一般来说很难有人把题目全部做完,对于弱项要果断放弃。体现到平时复习时,要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一般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率达到70%以上,是属于强项的,那么在平时复习时继续保持和加强就好。那么重点就在于提升可提升空间较大的弱项,对于弱项,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复习和提升仍然不能进步要果断放弃了。比如我,数学部分确实经过努力发现没有什么进步,就不应当花费较多时间在上面了,把时间用来去复习其他更能提升的部分会更好。对申论部分。很多人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至少70%的人一门心思花在行测上,不重视申论,这是复习一开始就出现的战略性失误,注定了考试失败。任何一门瘸腿,都不会取得好成绩。看到很多行测七八十的高手,但是申论低于申论平均分30分,还是无缘面试。而且往往申论是大部分人的弱项,是很容易提升得分的,也是被大部分人容易遗忘的。所以要花与行测相同的时间去复习。
另外一个对申论的误区:只重视最后大作文,不重视前面小题。小题在总分里是占大头的,这部分也要根据分值比例,花相同的复习时间,而且这部分是相对容易掌握答题方法和得分的。
对于看:首先要去看辅导资料,了解申论的题型,和答题方法等基础性的东西!要关注新闻报纸,我那时每天吃完饭休息时就看央视新闻频道,中午,下午都看;网络上看,人民网,新华网等其他网站,一个是了解基本的社会新闻等,另一个是重点关注时政类新闻,我一直在看新华网,比较官方,且有很多的专题类,信息量巨大;此外,各种相关资料,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半月谈等等,自己看的时候主动行程思维,哪些是现状,危害,原因,意义,对策措施等等,并且自己重点整理一些专题,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对于写:对申论的认识不要是认为随便看看就好!切记一定要多写,看的再多也没用,看和写出来时完全两码事!掌握了题型和答题方法后,要拿来近年的真题,做精读和精做,仔细研究各种版本的答案,研究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我是认真研究了5个真题卷,并且自己全部认真做了一遍,之后对比答案开始研
究思路和角度。总体上一共写出10篇申论文章。在写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字,因为批改时,申论都是通过电子扫描进电脑,一个美观的字体和整洁的卷面很重要很重要,这也是公考中一直以来大家都在重视的一点!
对于修改:申论不仅仅是蒙着头写的!我吃了一个亏就是前期没人参照,没有形成自己的申论结构和风格。终于在后期,看到猴哥的文章,感觉最接近自己的风格,于是研究结构条理,最终进步很大。另外一点:我认为申论,如果写好了结构和条理,基本上就成功了大半。刚开始复习的申论文章,自己像几个砖头堆砌而成,不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后期研究猴哥的文章,分析每句话是什么性质。去修改他的文章,形成他文章的结构和大纲,自己心中豁然开朗,只分析了3篇,自己感觉到产生了质的飞跃。考场也是按照那个逻辑来写的。最终没发挥好,仍然取得不错的57分。
很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复习方法、计划等等,还可以去优酷上搜索,免费的各类教学视频很多,观看视频和自己看书,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各类取得视频的方式。
总体上,有了坚持不懈努力的态度,加上不笨的头脑,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料、思路、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鼓励监督。。,笔试一定是可以拿下的!祝福有着公考梦的人早日实现梦想!
端午节后,夏至将至,备战2011年国家公务员的考生将要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暑期备考阶段。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炎炎夏日,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另外,暑期是国家公务员备考的进阶阶段,选择好备考教材也同样重要。接下来,专家将就如何选择暑期备考教材,和广大考生探讨。
一、暑期备考,选教材要“精明”
从五月到六月中下旬,国家公务员备考的基础备考阶段已接近尾声。相信从五月开始备考的考生能够很好地完成 “做计划、打基础”的工作。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知识点往细处、深处去拓展。这样的复习目标需要我们抉择一套“精明”的教材。
何谓“精明”?即精细和明晰。
“精”,要求教材内容紧扣重点要点难点,细致深入地讲解各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并且对每个专项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区分。所谓“精”,就表示基础阶段备考使用的概述类教材已经不再适用,考生应该由深度教材向专项教材过度,各个击破,补足自己的短板,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内容整合作准备。
“明”,要求教材的讲解和分析清晰易懂。进入进阶阶段,考生必须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思想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相对比较难的,肯定会有你所不擅长的科目和题型。在突破阶段,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是考生备考的大忌,这样的错误对最终的考试成绩肯定是致命的。
暑期的备考,考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绝对不在同一种题型上摔倒两次”,对曾经做对的题目,要印象深刻,就算再碰见也不会做错;对曾经做错的题目,要铭记于心,如果再出现要保证不能错!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教材的讲解分析最为关键。只有讲解清晰明了、深入浅出,让考生彻底明白自己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才能够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真真正正“吃透”考点要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暑期备考,选教材要“适度”
选择了一套“精细”的教材之后,考生马上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起到作用。但其实,一套好的教材,往往已经将最佳的使用方法融入到教材的编排当中,必定有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练习题和模拟题。在选择教材的时候,练习题和模拟题的选择和搭配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专家认为,有关例题、练习和模拟题的挑选,应当遵循“适度”的原则。
何谓“适度”?
“适”是指合适、恰当。在这里就是指教材的例题选用真题或与真题难度相仿的题来进行讲解,适合国家公务员的备考,以考试大纲要求为准,不偏离,不超前,恰到好处。
“度”是指练习题的题型、题量、难易程度都有一个层次的区分。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应当遵守“循序渐进”规律,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一本好的教材,应当既能有一定量的基础题帮助考生巩固新知识、夯实基础;
又有一部分深度题,指导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筛选了一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新颖的拔高题,来拓展考生的思维,发散解题技巧,使考生具备举一反
三、应对自如的能力。这些都是一本好教材应当把握的“度”。
每年的6-8月,是国家公务员备考进阶的关键阶段。从5月开始备考的考生应当已经渐入佳境。在这个黄金时段内,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教材中各个专项内容进行重点“轰炸”,争取在这个阶段取得解题能力的实质性飞跃;而对于一部分刚刚开始准备的考生,也大可不必焦虑。虽然之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备考规划,但考生可以压缩基础复习的时间,于7月之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备考任务,赶在暑期进入到专项内容的深度复习,碰到无法解决的基础题型和问题,及时补课即可。
总之,暑期是考生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很容易让考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暑期的复习备考是对考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只要经受住了这样的挑战,就一定能够有质的飞跃!专家希望考生能够拿出像夏日的太阳一样的激情,积极备战2011年公务员考试,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经验(范文)
阅读与答题——在问题与材料之间
一、题目与材料哪个更加重要?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在申论考试中材料是最基础的,这个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尤其是对于概括类题目而言。但是在绝大部分考试中,题目都比材料更加重要。我之所以要这样谈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所有的答题都是针对问题的答题,而不是材料的答题。一份合格的、优秀的答卷首先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就如本章第二节中所阐述的,很多题目是可以不依靠材料独立作答的。对问题的直接把握远远比通过材料对问题的间接把握更准确、重要。
第二,很多材料非常散乱。对非常散乱的材料收集整理起来非常麻烦,而且那些散乱的材料往往我们不用看,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独立思考便可得出答案。这一点有过答题经验的考生是有体会的。
第三,很多问题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一些题目需要考生通过独立思考来作答,材料中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东西,即便有也很少;一些题目甚至出现了“不要摘抄给定资料”的说法,即便是把全部材料读完也没有用。
第四,有的申论考试只有问题,没有材料。2009年河南军转干考试就只有一个题目:从佛教的空悲理论谈谈你对公务员心态的理解。这不是一个特例,还有一些地方考试也有类似的情况,也有一些国考的小题目存在类似情况。
给出以上几个理由并不是说材料不重要,而是要说明相比之下,问题更加重要。所以在答题阅读之前,一定要做到对问题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