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

时间:2019-05-14 03:1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

第一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领。也就是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1、了解和掌握领导讲话的类型-

(1)为传达上级领导机关会议精神时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一般来说是先传达上头精神,然后单位领导同志讲话。中心内容主要有三点:①对领导机关会议精神的理解程度,应从哪几个方面把上级精神吃透。②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交待清楚。抓住这三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写,就可以写的好些,起码不会不着边。-

(2)在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议一开始就讲话。②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③先交流经验,后讲话。这三种会议讲话的写法是不同的。-

第①种会议上的讲话(会议一开始就讲话):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比如综合性的工作安排,可以把前一段做了哪些工作,主要成绩、经验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要抓好哪些工作等讲清楚。又比如作专题性的工作安排或部署一项新的工作,可以在一开场讲清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方法等。-

第②种会议上的讲话(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要把会议上学习的成果和对工作分析的一些情况、问题写进去,然后提工作的部署和意见。-

第③种会议上的讲话(先交流经验,后讲话。):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交流会上交流了哪些情况和总结了什么经验。②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③提出任务、要求、作出工作部署。-

(3)一些例行会议上的讲话,如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其它一些代表会议,其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报告成绩、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新设想,提请会议审议。-

我们掌握了这些讲话的类型,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可以考虑应当写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扣准主题列出纲-

列提纲,要反复思考,精心琢磨,不仅有大框,还要有小框,每一小框写几层意思,哪层里边讲到什么样的高度、深度、新意等,都要列出来。“高度”:主要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和领导的高度。“深度”:主要是把为什么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都讲明白。“新意”:主要是提出新的问题,确定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也就是一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新知识、新概括、新见解。提纲应尽可能地详细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制约,防止跑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一方面也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供了“毛坯”。如果不注意这些,有两种可能要发生:(1)写出来的提纲通不过。(2)写出来的讲话质量不高。-

3、写出本单位的特点来就是把上级精神以及部署的任务、措施、办法等具体化。(例:基层单位报总结)-

4、要把形势和任务写清楚-

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要讲形势、摆任务,因此在撰写时要下功夫写形势和任务,不然讲不清楚。讲形势: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认真地分析。摆任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重点讲怎么领会,怎么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讲具体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带有改革性的办法来。-

5、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如果时间充分,应当在写初稿之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到找一些人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打印出讨论稿,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一个人想得再周到、再细致、再全面,也难免存有局限性,几个人在一起议一议,互相启发启发,开阔开阔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党委文字材料,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更讲究思想性、全局性、严谨性和规范性,更强调高度、深度和新意,因而有其特殊的要求。党委文字材料需要非常严谨,非常规范,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做到炉火纯青,多一字累赘,少一个字是缺陷。有人形象地说,城市建设一个字(拆),医生大夫一个字(豁),文字材料一个字(改)。-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摸准领导的意图、掌握领导的风格-

对起草讲话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干活不依东,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者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者的思维习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者的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揣摩领导的意图呢?我感觉,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听多记。比如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及时摸清领导的思路,特别是领导者脱稿讲的话要马上记下来;比如在随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对他的的即席讲话,要认真地记录,细心地揣摩。时间长了,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连缀成篇。总的讲,就是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不仅听、记,还要用眼睛观察,透过场景、表情、行动,挖掘言语背后的东西,使自己产生联想,借题发挥,由此铺开。二要“加工”。必须敢于和善于对领导的观点进行加工,经过一番再创作的过程。怎么进行“加工”,通常的手法是:①“升华法”,合理地进行裁剪、装饰;②铺垫法,瞻前顾后,放在一定的语境之中(领导论有本事)。三要“交流”。要与领导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比如,通提纲。经常交换观点,平等讨论问题,相互启发,沟通感情,使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领导想讲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想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历史上没有领会领导意图的例子(田家英)。-

领导的意图摸准了,掌握领导讲话的风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一致:-

1、讲话稿的措词语气与领导的气质风度相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风度。一篇好的讲话文稿,不仅仅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度,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而且还要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气质、风采和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老一辈革命领袖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文稿气势恢宏、行云流水、文采飞扬,使人感受到宏大的气魄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文稿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寓深刻哲理于朴实的叙迷之中,使人感受到务实的精神和果敢的作风。我们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这种气质和风度,起草出不同风格的讲话稿,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运用理论的高度、采用的角度各不相同。越是层次高的领导讲话其理论性原则性越强,讲情、说理、叙事的层次越高;而一个基层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讲话的基点和定位,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关键还应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结合”上。即掌握上级组织、领导同志对涉及相关事物的讲话、要求;分析把握本单位、部门对同类事物的态度及现状;结合自身特点,搞好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重点是搞好工作的贯彻执行。(上层领导讲道理,下层领导讲情况。)-

2、讲话稿观点的透明度及其表达角度应与领导人爱好相一致。有的阐明观点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邓小平);有的喜欢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让人寻味(毛泽东),等等。所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应根据其性格爱好确定观点的透明度和表达形式,尽量接近领导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喜欢“一句一个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单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简洁明快。有的喜欢逻辑推理,就要适当选用长句、复句,增加修饰成分,来表达复杂的道理。这里有几个小故事,反映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揭被掳琢的故事;弹尽粮绝电报的故事;屡败屡战的故事;说实话挨打的故事;)。-

作为起草讲话的人员,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一致,自身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知识结构。这是写好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讲话稿的关键。

2、细致地心理分析。要多学点领导心理学,在起草之前,对领导的气质、风度、性格爱好、知识、口才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

3、自觉地主体转移。起草之前应该有一个主体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起草者要进入领导的角色,当好领导的“外脑”,替领导想问题、提建议、出点子。做到“身价不能高人一头,见解却要高人一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老老实实做人”)-

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自觉地主体转移问题。为了起草好领导讲话稿,在起草讲话时要自觉地把自己摆到领导人的位置,从领导的角度去分析和确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样讲,不该怎样讲”。形象地说法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其实质就是模拟领导。模拟的越逼真,就越能对上领导的“口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写作时“演好角色”,平常就得“进入角色”。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承担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同志,要“不在其位,学谋其政”。要自觉地养成“踱方步”、想大事的习惯。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应当了解,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应当考虑,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考虑上。但是,无论在平时也好,在起草过程中也好,起草人都要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参谋”与“参与”、“献策”与“决策”、“办事”与“主事”的关系,切记“越位”“犯规”。要始终牢记是为领导“代言”,“立言”的是领导,讲什么、怎样讲,最终只能以领导拍板决定。这就要求准确地把握好度,一不能自作聪明,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领导的意见;二不能自以为是,当自己的建议被领导否决以后,仍然固执已见,甚至发牢骚,讲怪话,这都是不行的,也是不对的。我平时起草领导讲话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十分地注意做到“边讲边写”,而不是“边写边讲”。-

(三)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象盖房子,有好的建筑材料,还要有好的设计框架。因此,一篇精彩的讲话稿,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里说的形式也就是讲话的结构,当然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但只有结构上的巧妙布局,才能增强内容的逻辑力量,为内容增色、增辉。-

2、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讲话稿它要宣传观点和主张,这要靠判断和推理,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观点和材料这个问题上,通常会出现两种毛病:一是占有材料少,观察不深刻,缺乏具体分析;二是缺乏概括,没有高度。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在此基础上,要加以科学分析,对来自实践的认识给予高度概括,分析地越科学,概括得越接近实际,才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写文章用材料证明主题,要精挑细选、以一当十,材料越精越好。这很象战场上杀敌,材料是子弹,主题是消灭敌人,如果你一颗子弹就能命中敌人的心脏,就没有必要在胳膊腿上各补一枪。-

这里着重讲一下如何摄取观点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善于积累正确、鲜明、尖锐、有力的观点。但悉心从领导的智慧中摄取观点是一条捷径。主要有四个方法:-

一是从领导的只言片语中捕捉观点。就一个问题、一项工作,或者一项活动,领导者往往阐发一些零碎的、片断地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有时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但往往三言两语,切中要害,道出实质。对此,要仔细揣摩,认真分析,留心积累,对于新鲜、精辟、独到的观点要努力提炼、修补,储存备用。(孔书记讲改制的目的。一家人。)-

二是从领导大段、成篇的讲话中提炼观点。有时领导者对某一问题或某段工作等,有感而发,往往兴之所致,灵感迸发,发表大段、甚至成篇的讲话。这大都是领导同志严谨思考,积累多年的经验之谈,言词有力,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深刻。比如孔书记讲体制、资源、扭亏、战略合作四个体制性障碍,四个新的矛盾,对此,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和种类,理出脉络,抽出筋骨,排列清晰,随用随取。-

3、要从领导者亲自起草的文稿中采撷观点。有些领导者往往忙中偷闲,自己动手撰写文稿。这些文稿因为出自领导之手,最明确地体现了领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研究领导思想,把握领导观点,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从这些文章中采撷观点,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四)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慎下笔-

起草人员要从维护团结、维护领导形象和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出发,从语出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慎重对待,用心思考。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一个时期总的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实事求是。观察形势,认识形势,应当注意看大局、看主流、看发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支流问题说成主流问题。②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特别在总结某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和大的环境,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环境去责怪过去的做法。③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决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刺激性的字眼。如某单位的领导讲话中出现了“杀无赦”。④对一些部分同志有误解需要说明、但又不能在大范围直接说明的问题,可不说具体问题,只向有误解的同志发出个信号。比如,在会上领导批评个别人的时候一般不点名批评。⑤对一些不能回避但又拿不准的问题,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般来说,讲话应当讲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东西,不熟悉、没有把握的应当等弄清楚了再讲。但有些政治性很强的突发性事件,由于时间紧急,来不及搞得那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讲话稿应写的含蓄一点、辩证一点,千万不能鲁莽从事,说过头的话。⑥对一些必须落实、又不能搞强迫命令的问题,要全面考虑,慎重下笔。要“用轻松的话,讲严肃的事。”-

(五)如何提高讲话稿起草质量-

讲话稿的起草,要做到既要体现上级政策和单位领导的意图,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新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1、要变写稿为想稿。人们常说,搞文字材料辛苦。我认为辛苦就辛苦在想上。接到任务,一挥而就、落笔生花,是人们对一些“秀才”的赞语。实际上,任何文字材料,外在表现是“写”出来的,实质上首先是“想”出来的。李瑞环讲“不是文字上搬来搬去,而是脑子里想来想去”。建议大家学习一下他的两本书。一本是学哲学、用哲学,一本是辩证法随谈。写作水平首先是思想水平决定的,有多高的思想水平,才有可能写出多高理论水平的文稿。可以说,“想”是“写”的前提,“写”是“想”的表现。接到一个任务,弄清来龙去脉之后,必须认真地构思。要从创新上想,克服一般化,领导讲话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没有什么新意,老一套;要从指导性上想,领导讲话的重点是什么,对象是什么,要有针对性;要从语言的运用上去想,使语言既精炼又有力;要从结构上想,做到更合理简炼,等等。想稿的过程就是酝酿准备的过程。这是起草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脑子从来不能有清闲的时候,上班想,下班想,白天想,晚上想,甚至深更半夜一轱辘爬起来记下夜间所想。(如党委交办的,青年所盼的,就是我们团支部要干的。)同时,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还要想领导之未想。领导想说的,群众想听的,就是我们要写的。-

二是要变模仿为创造。模仿对初写讲话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入门的有效办法,也是学习写作、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简单地模仿适应不了高层次的需要,出不了特色,出不了高层次的成果,领导也不会满意。从模仿到创造是一个飞跃,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从上情到下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提炼,提出有特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要求。创造有个视野问题、水平问题,但首先是责任心的问题,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创造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合情合理,顺其自然。在召开一个会议之前,要做到三个超前:筹备酝酿超前,调查研究超前,材料准备超前,尽最大可能比领导想得更早一些、更细一些、更深一些。-

三是要变堆砌为推敲。有的讲话稿乍看还可以,但如果细心地分析,就感觉不对头。问题出在哪里?关键是一层层写什么,没逻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头上一句、腚上一句”“驴唇不对马嘴”,这就是动脑不够,堆砌造成的。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在层次上都有内在规律,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条条是理。这就要求我们写讲话稿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要根据领导讲话的内容,理出若干层次,或是从低到高,或是从小到大,或是从虚到实等等,要有规律性,有层次感。起草人员只要下了真功夫,用心思去写,就一定能够提高起草文稿的质量。(最后检查页数装订是否规范。)-

四是要做到八忌。①忌闭门造车。②忌道听途说。③忌夸大其词。④忌妄下结论。⑤忌移花接木。(移时间、移地点、移过程、移结果)。⑥忌用语模糊。⑦忌孤芳自赏(愚蠢的乌鸦才认为它们是鸟类中最美丽的,真正美丽的凤凰总是不断地清洗着自己的羽毛。)⑧忌掠人之美(把别人写的当作自己写的东西)。-

写作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尾。导语要简明,主体要详尽,结尾要升华。-

最后要注意用五个标准来衡量讲话稿的质量: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

出新是对领导讲话稿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领导讲话稿的最高要求,更是我们文字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人从事综合文稿写作20 余年,虽然还没有达到最佳境界,但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每次接到文稿任务,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出新:行文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怎样出新;文稿完成后,反复琢磨的还是是否出新。根据个人的理解和体会,领导讲话的出新,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体现。-

1、新主题。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主基调。它是贯穿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主线。抓住这根主线,文章就不会跑调,就能中心突出,形散神聚。-

确定会议主题,对写好领导讲话稿至关重要。这是讲话稿的魂魄所在,全文的主线所在。确定会议主题,关键是要对会议召开的背景准确把握。不掌握大背景,就难以把握会议的主题。那么,如何确定会议主题呢,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是要经常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大政方针。领导水平之所以比我们高,就是因为领导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比我们多,对重大问题的理解比我们透,考虑问题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要真正成为合格的秘书,领导满意的秘书,就必须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的大政方针,努力用领导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二是要关注上级领导的动态。不少会议,往往是因为上级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指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召开的。比如,市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的大背景就是江苏省委原书记、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来盐城视察时对我市提出了“努力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且强调盐城要以工兴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之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提议召开一次扩大会,对李书记讲话精神进行贯彻落实。我们将领导讲话稿的主题确立为“以工兴市,创新创业,富民强市,跨越发展,努力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三是要把握领导的思想脉搏,掌握领导头脑中关注的热点、焦点以及兴奋点。这不仅对确立主题十分重要,对整个讲话稿的写作也十分重要。-

2、新思路。思路出新,领导讲话就有新意。如2002 年开市委扩大会的时候,在领导讲话中我们提出了“五个新”: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2003 年开市委扩大会的时候,我们在领导讲话中提出了“五个一”:把以工兴市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方略,把对外开放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抓手,把做大城市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载体,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增长点,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动力。2004 年开市委扩大

会的时候,在“五个一”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四化联动”战略,即坚持以经济国际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这样思路的提出,既保持了市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一贯性,又给人以出新的感觉。-、新举措。同样的工作,提出不同的推进措施,讲话稿的新意就出来了。比如,同样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题,2003 年,我们在领导讲话中强调要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重抓大支柱。2004 年,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大载体,并把以工兴市确立为全市的主战略。2005 年,市委强调要实施“四大工程”, 分别是重点项目推进工程、支柱产业强体工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百亿园区建设工程。同样是讲工业经济,由于在讲话稿中提出了不同的措施,给人感觉很有新意。-、新目标。目标变新了,讲话也就新了。比如,2004 年召开的全市三个文明总结表彰大会上领导的讲话稿,我们主要就是通过提出新目标来达到出新的目的的。首先,文章标题,就是一个新目标—“南学温台、全民创业,北学胶东、加快发展”。其次,我们在领导讲话中提出的新的具体目标是:“各县(市、区)要对照胶东找差距,确立新的学赶目标,不断进位争先。东台近要学赶通州、远要学赶威海的荣成;大丰近要学赶江都、远要学赶威海的即墨;城区近要学赶海陵、远要学赶嘉兴的秀洲。”-、新数字。讲话中引用的数字必须始终是最新的。我写讲话稿用数字有三个原则:一是能用新数字的决不用旧数字,二是能用概括性数字的决不用具体性数字,三是能用预测数字的尽量使用预测数字。比如,有一年起草市委常委会的述职报告,在总结私营个体经济时,如果采用盐城市工商局提供的一大堆指标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影响大家在私营经济发展上的热情。通过权衡比较,我们最后用了概括性数字,“全市私营个体经济主要发展指标实现两年翻一番”,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稿中总结私营经济发展的成绩时,我们则用了最能反映全年私营发展成绩的两个新数据,“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突破200 亿元,比年初新增50 多亿元。”-、新逻辑。改变逻辑关系也可以达到“出新”的目的。我在响水县做农业秘书时写了一篇关于农村工作的讲话稿。按照习惯写总结成绩这一部分往往采用的是并列式标题:农业生产夺得大丰收,中低产田改造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兴农迈出新的步伐,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情况等等。这种常规写法,讲话稿在领导那里也能通过,但我感到毫无新意。于是在处理讲话稿的逻辑关系上我动了一番脑筋,把几个标题由并列关系变成了因果关系,即农业生产之所以夺得大丰收,得益于中低产田改造,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得益于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样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7、新典型。讲话稿中适当引用一些典型事例,效果也非常好。1997 年响水县搞“家家上项目”,发动全县干群建大棚,当时道理已经讲得太多了,再讲道理大家都很反感。这时,我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上看到一篇介绍山东高唐通过搞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又章,于是把这一典型事例用到讲话稿中,作为说理的重要依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表述。就是通过表述方式的创新而达到讲话稿出新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表述方式上写出新意,根据个人体会,一是可以在转换论述方式上动脑筋。比如变正面论述为反面论述或对比论述,变集中论述为分散论述或变分散论述为集中论述等。二是把上级原则性、概括性的观点展开讲。进行具体分析的语言,决不可能是照抄照搬的语言,因此就很可能讲出富有新意的话。-

9、新手法。就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达到“出新”的目的。一是通过典故出新。毛泽东在讲话中典故用得最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出神入化。如七大闭幕词讲“愚公移山”,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引用“农夫与蛇”的典故等等。2002 年我为常委秘书长写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讲话,在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时,引用了一个“盲人过桥”的典故,得到了领

导的认可。二是通过比喻出新。我在响水县当综合科长时,一次为领导撰写工业经济方面的讲话稿,在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时,我打了一个比方,“这就好比人骑自行车,达不到一定的速度,肯定要摔跟头”。会议之后,大家都感到这样写效果好,更能发人深思,更能达到讲话目的。三是通过古语出新。在讲话中适当用一点古语来帮助说明观点,效果也很好。比如,在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撰写开展基层评机关的讲话中,我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四是通过排比出新。使用排比句式,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美、雄浑美、连贯美,进而达到“出新”的目的。在撰写各种动员性大会讲话的时候,在分析形势的时候,在统一思想的时候,在提具体要求的时候,排比是最常用的手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五是通过群众语言出新。在领导讲话中适当用一点群众语言,可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10、新标题。形式是内容的依托。标题新,可以给讲话内容增色,增强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讲话稿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整齐的标题。这种标题语句对称、均衡、和谐,符合人们传统审美习惯。二是散式的标题。这种标题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运用得好,同样能够给人以美感。三是散整结合式的标题。这种标题集整式标题和散式标题之长,运用得好,同样可以出新。另外,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一级标题是整式标题,二级标题一般要考虑用散式标题;如果一级标题是散式标题,那么二级标题一般要考虑用整式标题。只有散整结合,才能取得最理想的出新效果。

第二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拿起笔杆子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方法,能使你在写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统筹安排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因此,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学习一下材料起草十分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的原因。

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典型材料同样需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这比你努力工作和拥有知识更加重要。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它与英文字母的分数巧合。态度(attitude,100分)>努力工作(hardwork,98分)>知识(knowledge,96分)。

一、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一)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要领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领。也就是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1、了解和掌握领导讲话的类型

(1)为传达上级领导机关会议精神时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一般来说是先传达上头精神,然后单位领导同志讲话。中心内容主要有三点:①对领导机关会议精神的理解程度,应从哪几个方面把上级精神吃透。②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交待清楚。抓住这三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写,就可以写的好些,起码不会不着边。

(2)在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议一开始就讲话。②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③先交流经验,后讲话。这三种会议讲话的写法是不同的。

务、措施、办法等具体化。(例:基层单位报总结)

4、要把形势和任务写清楚

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要讲形势、摆任务,因此在撰写时要下功夫写形势和任务,不然讲不清楚。讲形势: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认真地分析。摆任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重点讲怎么领会,怎么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讲具体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带有改革性的办法来。

5、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如果时间充分,应当在写初稿之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到找一些人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打印出讨论稿,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一个人想得再周到、再细致、再全面,也难免存有局限性,几个人在一起议一议,互相启发启发,开阔开阔思路,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党委文字材料,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更讲究思想性、全局性、严谨性和规范性,更强调高度、深度和新意,因而有其特殊的要求。党委文字材料需要非常严谨,非常规范,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做到炉火纯青,多一字累赘,少一个字是缺陷。有人形象地说,城市建设一个字(拆),医生大夫一个字(豁),文字材料一个字(改)。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摸准领导的意图、掌握领导的风格

对起草讲话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干活不依东,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者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者的思维习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者的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揣摩领导的意图呢?我感觉,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

层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讲话的基点和定位,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关键还应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结合”上。即掌握上级组织、领导同志对涉及相关事物的讲话、要求;分析把握本单位、部门对同类事物的态度及现状;结合自身特点,搞好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重点是搞好工作的贯彻执行。(上层领导讲道理,下层领导讲情况。)

2、讲话稿观点的透明度及其表达角度应与领导人爱好相一致。有的阐明观点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邓小平);有的喜欢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让人寻味(毛泽东),等等。所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应根据其性格爱好确定观点的透明度和表达形式,尽量接近领导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喜欢“一句一个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单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简洁明快。有的喜欢逻辑推理,就要适当选用长句、复句,增加修饰成分,来表达复杂的道理。这里有几个小故事,反映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揭被掳琢的故事;弹尽粮绝电报的故事;屡败屡战的故事;说实话挨打的故事;)。

作为起草讲话的人员,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一致,自身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知识结构。这是写好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讲话稿的关键。

2、细致地心理分析。要多学点领导心理学,在起草之前,对领导的气质、风度、性格爱好、知识、口才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

3、自觉地主体转移。起草之前应该有一个主体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起草者要进入领导的角色,当好领导的“外脑”,替领导想问题、提建议、出点子。做到“身价不能高人一头,见解却要高人一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老老实实做人”)

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自觉地主体转移问题。为了起草好领导讲话稿,在起草讲话时要自觉地把自己摆到领导人的位臵,从领导的角度去分析和确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样讲,不该怎样讲”。形象地说法是“关

材料越精越好。这很象战场上杀敌,材料是子弹,主题是消灭敌人,如果你一颗子弹就能命中敌人的心脏,就没有必要在胳膊腿上各补一枪。

这里着重讲一下如何摄取观点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善于积累正确、鲜明、尖锐、有力的观点。但悉心从领导的智慧中摄取观点是一条捷径。主要有四个方法:

一是从领导的只言片语中捕捉观点。就一个问题、一项工作,或者一项活动,领导者往往阐发一些零碎的、片断地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有时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但往往三言两语,切中要害,道出实质。对此,要仔细揣摩,认真分析,留心积累,对于新鲜、精辟、独到的观点要努力提炼、修补,储存备用。(孔书记讲改制的目的。一家人。)

二是从领导大段、成篇的讲话中提炼观点。有时领导者对某一问题或某段工作等,有感而发,往往兴之所致,灵感迸发,发表大段、甚至成篇的讲话。这大都是领导同志严谨思考,积累多年的经验之谈,言词有力,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深刻。比如孔书记讲体制、资源、扭亏、战略合作四个体制性障碍,四个新的矛盾,对此,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和种类,理出脉络,抽出筋骨,排列清晰,随用随取。

3、要从领导者亲自起草的文稿中采撷观点。有些领导者往往忙中偷闲,自己动手撰写文稿。这些文稿因为出自领导之手,最明确地体现了领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研究领导思想,把握领导观点,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从这些文章中采撷观点,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四)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慎下笔

起草人员要从维护团结、维护领导形象和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出发,从语出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慎重对待,用心思考。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一个时期总的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实事求是。观察形势,认识形势,应当注意看大局、看主流、看发展,以说,“想”是“写”的前提,“写”是“想”的表现。接到一个任务,弄清来龙去脉之后,必须认真地构思。要从创新上想,克服一般化,领导讲话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没有什么新意,老一套;要从指导性上想,领导讲话的重点是什么,对象是什么,要有针对性;要从语言的运用上去想,使语言既精炼又有力;要从结构上想,做到更合理简炼,等等。想稿的过程就是酝酿准备的过程。这是起草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脑子从来不能有清闲的时候,上班想,下班想,白天想,晚上想,甚至深更半夜一轱辘爬起来记下夜间所想。(如党委交办的,青年所盼的,就是我们团支部要干的。)同时,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还要想领导之未想。领导想说的,群众想听的,就是我们要写的。

2、要变模仿为创造。模仿对初写讲话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入门的有效办法,也是学习写作、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简单地模仿适应不了高层次的需要,出不了特色,出不了高层次的成果,领导也不会满意。从模仿到创造是一个飞跃,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从上情到下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提炼,提出有特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要求。创造有个视野问题、水平问题,但首先是责任心的问题,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创造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合情合理,顺其自然。在召开一个会议之前,要做到三个超前:筹备酝酿超前,调查研究超前,材料准备超前,尽最大可能比领导想得更早一些、更细一些、更深一些。

3、要变堆砌为推敲。有的讲话稿乍看还可以,但如果细心地分析,就感觉不对头。问题出在哪里?关键是一层层写什么,没逻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头上一句、腚上一句”“驴唇不对马嘴”,这就是动脑不够,堆砌造成的。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在层次上都有内在规律,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条条是理。这就要求我们写讲话稿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要根据领导讲话的内容,理出若干

第三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首次分享者:我心忧伤 已被分享24次

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典型材料同样需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这比你努力工作和拥有知识更加重要。这就是神奇的教练米卢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把英文字母按1至26用数字来排列的话,态度(attitude,100分)>努力工作(hardwork,98分)>知识(knowledge,96分)。

一、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一)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要领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领。也就是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1、了解和掌握领导讲话的类型

(1)为传达上级领导机关会议精神时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一般来说是先传达上头精神,然后单位领导同志讲话。中心内容主要有三点:①对领导机关会议精神的理解程度,应从哪几个方面把上级精神吃透。②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交待清楚。抓住这三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写,就可以写的好些,起码不会不着边。

(2)在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议一开始就讲话。②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③先交流经验,后讲话。这三种会议讲话的写法是不同的。

第①种会议上的讲话(会议一开始就讲话):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比如综合性的工作安排,可以把前一段做了哪些工作,主要成绩、经验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要抓好哪些工作等讲清楚。又比如作专题性的工作安排或部署一项新的工作,可以在一开场讲清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方法等。

第②种会议上的讲话(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要把会议上学习的成果和对工作分析的一些情况、问题写进去,然后提工作的部署和意见。

第③种会议上的讲话(先交流经验,后讲话。):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交流会上交流了哪些情况和总结了什么经验。②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③提出任务、要求、作出工作部署。

(3)一些例行会议上的讲话,如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其它一些代表会议,其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报告成绩、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新设想,提请会议审议。

我们掌握了这些讲话的类型,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可以考虑应当写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扣准主题列出纲

列提纲,要反复思考,精心琢磨,不仅有大框,还要有小框,每一小框写几层意思,哪层里边讲到什么样的高度、深度、新意等,都要列出来。“高度”:主要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和领导的高度。“深度”:主要是把为什么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都讲明白。“新意”:主要是提出新的问题,确定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也就是一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新知识、新概括、新见解。提纲应尽可能地详细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制约,防止跑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一方面也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供了“毛坯”。如果不注意这些,有两种可能要发生:(1)写出来的提纲通不过。(2)写出来的讲话质量不高。

3、写出本单位的特点来

就是把上级精神以及部署的任务、措施、办法等具体化。(例:基层单位报总结)

4、要把形势和任务写清楚 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要讲形势、摆任务,因此在撰写时要下功夫写形势和任务,不然讲不清楚。讲形势: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认真地分析。摆任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重点讲怎么领会,怎么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讲具体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带有改革性的办法来。

5、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如果时间充分,应当在写初稿之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到找一些人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打印出讨论稿,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做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摸准领导的意图、掌握领导的风格

对于领会领导的意图,有两个例子。(一是张作霖手黑;二是28响礼炮)。对起草讲话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干活不依东,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者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者的思维习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者的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摸准领导的意图呢?我感觉,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听多记。比如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及时摸清领导的思路,特别是领导者脱稿讲的话要马上记下来;比如在随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对他的的即席讲话,要认真地记录,细心地揣摩。时间长了,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连缀成篇。总的讲,就是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不仅听、记,还要用眼睛观察,透过场景、表情、行动,挖掘言语背后的东西,使自己产生联想,借题发挥,由此铺开。二要“加工”。必须敢于和善于对领导的观点进行加工,经过一番再创作的过程。怎么进行“加工”,通常的手法是:①“升华法”,合理地进行剪裁、装饰;②铺垫法,瞻前顾后,放在一定的语境之中。三要“交流”。要与领导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比如,通提纲。经常交换观点,平等讨论问题,相互启发,沟通感情,使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领导想讲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想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历史上没有领会领导意图的例子(田家英)。领导的意图摸准了,掌握领导讲话的风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一致:

1、讲话稿的措词语气与领导的气质风度相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风度。一篇好的讲话文稿,不仅仅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度,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而且还要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气质、风采和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老一辈革命领袖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文稿气势恢宏、行云流水、文采飞扬,使人感受到宏大的气魄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文稿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寓深刻哲理于朴实的叙迷之中,使人感受到务实的精神和果敢的作风。我们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这种气质和风度,起草出不同风格的讲话稿,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运用理论的高度、采用的角度各不相同。越是层次高的领导讲话其理论性原则性越强,讲情、说理、叙事的层次越高;而一个基层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讲话的基点和定位,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关键还应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结合”上。即掌握上级组织、领导同志对涉及相关事物的讲话、要求;分析把握本单位、部门对同类事物的态度及现状;结合自身特点,搞好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重点是搞好工作的贯彻执行。(上层领导讲道理,下层领导讲情况。)

2、讲话稿观点的透明度及其表达角度应与领导人爱好相一致。有的阐明观点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邓小平);有的喜欢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让人寻味(毛泽东),等等。所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应根据其性格爱好确定观点的透明度和表达形式,尽量接近领导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喜欢“一句一个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单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简洁明快。有的喜欢逻辑推理,就要适当选用长句、复句,增加修饰成分,来表达复杂的道理。这里有几个小故事,反映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揭被掳琢的故事;弹尽粮绝电报的故事;屡败屡战的故事;说实话挨打的故事;)。

作为起草讲话的人员,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一致,自身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知识结构。这是写好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讲话稿的关键。

2、细致地心理分析。要多学点领导心理学,在起草之前,对领导的气质、风度、性格爱好、知识、口才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

3、自觉地主体转移。起草之前应该有一个主体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起草者要进入领导的角色,当好领导的“外脑”,替领导想问题、提建议、出点子。做到“身价不能高人一头,见解却要高人一筹”。(“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老老实实做人”)

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自觉地主体转移问题。为了起草好领导讲话稿,在起草讲话时要自觉地把自己摆到领导人的位置,从领导的角度去分析和确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样讲,不该怎样讲”。形象地说法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其实质就是模拟领导。模拟的越逼真,就越能对上领导的“口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写作时“演好角色”,平常就得“进入角色”。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承担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同志,要“不在其位,学谋其政”。要自觉地养成“踱方步”、想大事的习惯。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应当了解,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应当考虑,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考虑上。但是,无论在平时也好,在起草过程中也好,起草人都要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参谋”与“参与”、“献策”与“决策”、“办事”与“主事”的关系,切记“越位”“犯规”。要始终牢记是为领导“代言”,“立言”的是领导,讲什么、怎样讲,最终只能以领导拍板决定。这就要求准确地把握好度,一不能自作聪明,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领导的意见;二不能自以为是,当自己的建议被领导否决以后,仍然固执已见,甚至发牢骚,讲怪话,这都是不行的,也是不对的。我平时起草领导讲话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十分地注意做到“边讲边写”,而不是“边写边讲”。

(三)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象盖房子,有好的建筑材料,还要有好的设计框架。因此,一篇精彩的讲话稿,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里说的形式也就是讲话的结构,当然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但只有结构上的巧妙布局,才能增强内容的逻辑力量,为内容增色、增辉。

2、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讲话稿它要宣传观点和主张,这要靠判断和推理,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观点和材料这个问题上,通常会出现两种毛病:一是占有材料少,观察不深刻,缺乏具体分析;二是缺乏概括,没有高度。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在此基础上,要加以科学分析,对来自实践的认识给予高度概括,分析地越科学,概括得越接近实际,才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写文章用材料证明主题,要精挑细选、以一当十,材料越精越好。这很象战场上杀敌,材料是子弹,主题是消灭敌人,如果你一颗子弹就能命中敌人的心脏,就没有必要在胳膊腿上各补一枪。这里着重讲一下如何摄取观点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善于积累正确、鲜明、尖锐、有力的观点。但悉心从领导的智慧中摄取观点是一条捷径。主要有四个方法:

一是从领导的只言片语中捕捉观点。就一个问题、一项工作,或者一项活动,领导者往往阐发一些零碎的、片断地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有时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但往往三言两语,切中要害,道出实质。对此,要仔细揣摩,认真分析,留心积累,对于新鲜、精辟、独到的观点要努力提炼、修补,储存备用。(孔书记讲改制的目的。一家人。)二是从领导大段、成篇的讲话中提炼观点。有时领导者对某一问题或某段工作等,有感而发,往往兴之所致,灵感迸发,发表大段、甚至成篇的讲话。这大都是领导同志严谨思考,积累多年的经验之谈,言词有力,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深刻。比如孔书记讲体制、资源、扭亏、战略合作四个体制性障碍,四个新的矛盾,对此,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和种类,理出脉络,抽出筋骨,排列清晰,随用随取。

3、要从领导者亲自起草的文稿中采撷观点。有些领导者往往忙中偷闲,自己动手撰写文稿。这些文稿因为出自领导之手,最明确地体现了领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研究领导思想,把握领导观点,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从这些文章中采撷观点,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四)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慎下笔

起草人员要从维护团结、维护领导形象和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出发,从语出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慎重对待,用心思考。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一个时期总的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实事求是。观察形势,认识形势,应当注意看大局、看主流、看发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支流问题说成主流问题。②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特别在总结某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和大的环境,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环境去责怪过去的做法。③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决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刺激性的字眼。如某单位的领导讲话中出现了“杀无赦”。④对一些部分同志有误解需要说明、但又不能在大范围直接说明的问题,可不说具体问题,只向有误解的同志发出个信号。比如,在会上领导批评个别人的时候一般不点名批评。⑤对一些不能回避但又拿不准的问题,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般来说,讲话应当讲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东西,不熟悉、没有把握的应当等弄清楚了再讲。但有些政治性很强的突发性事件,由于时间紧急,来不及搞得那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讲话稿应写的含蓄一点、辩证一点,千万不能鲁莽从事,说过头的话。⑥对一些必须落实、又不能搞强迫命令的问题,要全面考虑,慎重下笔。要“用轻松的话,讲严肃的事。”

(五)如何提高讲话稿起草质量 讲话稿的起草,要做到既要体现上级政策和单位领导的意图,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新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1、要变写稿为想稿。接到任务,一挥而就、落笔生花,深深是人们对一些“秀才”的赞语。实际上,任何文字材料,外在表现是“写”出来的,实质上首先是“想”出来的。写作水平首先是思想水平决定的,有多高的思想水平,才有可能写出多高理论水平的文稿。可心说,“想”是“写”的前提,“写”是“想”的表现。接到一个任务,弄清来龙去脉之后,必须认真地构思。要从创新上想,克服一般化,领导讲话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没有什么新意,老一套;要从指导性上想,领导讲话的重点是什么,对象是什么,要有针对性;要从语言的运用上去想,使语言既精炼又有力;要从结构上想,做到更合理简炼,等等。想稿的过程就是酝酿准备的过程。这是起草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是要变模仿为创造。模仿对初写讲话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入门的有效办法。但简单地模仿适应不了高层次的需要,出不了特色,出不了高层次的成果,领导也不会满意。从模仿到创造是一个飞跃,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从上情到下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提炼,提出有特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要求。创造有个视野问题、水平问题,但首先是责任心的问题,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创造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合情合理,顺其自然。

三是要变堆砌为推敲。有的讲话稿乍看还可以,但如果细心地分析,就感觉不对头。问题出在哪里?关键是一层层写什么,没逻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头上一句、腚上一句”“驴唇不对马嘴”,这就是动脑不够,堆砌造成的。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在层次上都有内在规律,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条条是理。这就要求我们写讲话稿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要根据领导讲话的内容,理出若干层次,或是从低到高,或是从小到大,或是从虚到实等等,要有规律性,有层次感。起草人员只要下了真功夫,用心思去写,就一定能够提高起草文稿的质量。(要检查页数装订是否规范。)四是要做到八忌。①忌闭门造车。②忌道听途说。③忌夸大其词。④忌妄下结论。⑤忌移花接木。(移时间、移地点、移过程、移结果)。⑥忌用语模糊(文件中:年底前原则上不要突击花钱,为下面提供了钻空子的借口)。⑦忌孤芳自赏(愚蠢的乌鸦才认为它们是鸟类中最美丽的,真正美丽的凤凰总是不断地清洗着自己的羽毛。)⑧忌掠人之美(把别人写的当作自己写的东西)。

二、怎样起草好工作报告

(一)工作报告的功能

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

2、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3、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4、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二)工作报告的特点 1.全面性

工作报告是对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特别是单位行政负责人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委负责人在党委全委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问题多、份量重。2.集体意志性

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讲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讲。可以说,工作报告的写作过程,是一次民主集中制的实施过程。3.思想指导性

大会工作报告一般没有具体的指挥性,但思想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

(三)工作报告的类型 1.汇报性工作报告

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比如,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就要对上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汇报。2.传达性工作报告

传达性工作报告重点是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3.部署性工作报告

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1998年尉健行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报告就属这种类型。

(四)工作报告的格式

1、标题、时间、称谓(1)标题

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

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报告》。

双标题是把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站在新起点,研究新情况,发挥新优势,为集团公司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XX同志在集团公司2006年党委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时间

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3)称谓

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各位代表”,“全厂干部职工同志们”,“全体教工代表们”,党的会议,通常只写“同志们”。

2、正文(1)开头

大会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 ①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这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具体可写为:“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②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例如***在十五大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的开头: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这样的开头,高屋建瓴,气度恢宏,体现了党的事业的必胜信念和乐观前景。③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如:“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的要求是:„„”。(2)主体

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3)结尾

结尾一般用来表明决心、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五)工作报告中总结部分的写法

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在这里重点讲一下。一般写法主要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过程的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写一段时期的工作过程,可按时间顺序概述,或按工作内容概述,字不宜多,简明扼要,点明就行。这段文字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是总结部分的开头语或导语,其内容应起到提示全文的总纲作用。第二部分:成绩的归纳

这部分为成绩的概括,应该有条理、有顺序地摆数据、讲事实、搞对比,把本单位、部门这段时期的主要成绩写出来。如果成绩多、比较琐碎,这时候就得概括起来写,归纳几条写,抓住主要成绩,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帐。每条成绩的开头要考虑一个小观点,也可归纳一个小标题,各条成绩之间用一、二、三、四等序号隔开,这样使人看了比较清楚。同时,写成绩要用直述的表述方法,语言实实在在,少发议论,应当多用数据,多举事实,让事实说话。这部分的篇幅取决于内容,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以说明成绩为准。一般地说,如果归纳概括地好,不会太长。过长则空,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人看。(荆轲刺秦王,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3000多字,今人写了40集电视连续剧,传问看完将近40小时)第三部分:经验的提炼

除成绩部分外,经验是工作报告总结部分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般地说,成绩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目共睹。而经验则是比较含蓄的,隐蔽在成绩里面,需要经过分析研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才能提炼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绩是实践的概括,经验是把成绩上升到理性上认识,经验源于成绩,但又高于成绩,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的人说,成绩好写,经验难写,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写经验部分,要很好地动一动脑筋,确实把经验提炼出来。

经验可以分条写,用序号一、二、三、四分开,或者可以起上小标题,两者都可。每条经验安排一个段落,也可以在一个大段落里再分出几个自然段。在几条经验中,应分主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经验,主要经验排第一,次要的和再次要的经验,按次序排后。重要经验应该展开写,写深写细,多用些笔墨。次要经验可以浓缩,概括地写,以节省文字,但一定要写清楚。写经验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如果每条经验都写的一样多,重点就显不出来,读者看了有平铺直叙的感觉,印象不深。把主要经验作为重点,容易使人信服。第四部分:问题的分析

问题分析是工作报告总结部分的结尾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把问题找准,分析深刻。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管什么单位、部门,工作再好,成绩再大,难免没有问题。写问题要抓住要害,拣出实实在在的几条,还要把鸡毛蒜皮的琐事罗列进去,而且要比较概括,不必展开,可用序号排列,也可用分号隔开,还可以分层次连写。对问题部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找原因,尤其要从思想上分析,不能怕揭短。这部分的文字不宜太长,写深刻就行。

上面所讲的这四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没有第一部分就没有第二部分,因为只有做了工作,才能有成绩,如果不把工作过程写上,成绩便无从谈起。第三部分是是第二部分的正向延伸,因为有成绩才有经验,没有成绩就谈不上经验,经验是从成绩中来的。第四部分则是成绩部分的反向延伸。做任何工作,有成绩也会有失误,失误是工作的另一面,所以也是成绩的反面。

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好,除了要学习写作知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要注重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熟悉本单位工作情况,及有关的信息,具体的要求是:

1、要充分地占有材料。材料是总结的基础,没有材料总结便无从写起;材料不充分写出的总结会很干瘪,没有人看。所以在写作前要搜集材料,包括数、业绩、人物、事实等,既要有全面的材料,又要有典型的材料。在收集方法上,可以多种多样,如统计报表,查看记录、深入调查、座谈访问、观察、听取群众反映等,尽可能地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到手,从材料中形成概念、观点,然后才开始动笔。(收集材料的四块理论:嘴里含着一块,手里拿着一块,眼里看着一块,心里想着一块。)

2、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也就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观察研究事物。(美国人到非洲卖鞋;把柱子卖给和尚。)写工作报告的总结,就是要把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吸收进大脑,然后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梳理出有条理的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因此,写总结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如果不经过思维活动,不经过大脑加工,那可收集的材料就不能发挥作用,等于一堆存放的“建筑材料”。

3、要先写好提纲。写工作报告的总结和写其他材料一样,需要先列出提纲,有纲有目,按照纲目落笔。提纲是工作总结的柜架结构,建房屋先要把柜架结构搞好,写提纲也要先把提纲写好。提纲要从工作总结的整体出发,考虑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写几个观点,每个观点里再写几层意思,或再分几个小观点。一般应写到三级观点,如果能详细更好,越细越好。要注意列提纲时,不能硬拼乱凑观点。可以这样说,提纲是工作总结的骨架,材料是基础;材料附着于骨架,骨架需要材料衬托、填充,二者缺一不可。

4、要吃透领导的意图。你在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是这个单位在某一个时期内的工作自我评价。如何评价?怎样评价?除了征求下属单位、职工群众的意见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因为领导高瞻远瞩,掌握全面,许多工作是他们决策、指挥甚至是亲自做的,所以他们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写作人员在写总结时,应当首先吃透领导的意图,请领导提提看法,看领导有何想法。写作人员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讲出来,请领导提出修改意见。从一定程度上讲,吃透领导的意图,既是尊重领导,也防止走弯路。

5、要熟悉写报告总结的写作特点。有人说:“我不怕飞机大炮,就怕写总结报告”。认为工作总结报告难写。其实任何写作都是“苦差使”,都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熟悉了写作特点,常写常练,反复修改,不怕返工,是完全能够写好的。

三、怎样起草好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是把先进集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或把犯错误党员干部、发生问题单位的情况加以综合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材料。整理典型材料的目的在于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典型材料应确实具有典型意义。典型材料包括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内容包括标题、正文两部分。包括单位或个人名称,典型事例的发展过程,典型事例的价值或意义,典型材料中的经验,以及有关编写者的批评、表扬、建议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先进典型材料的写法。先进典型材料又可分为先进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

(一)怎样起草好先进事迹材料 写作先进事迹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个人,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二是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如先进党支部、先进车间或科室等。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个模式。一般来说,可大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

(1)要拟定恰当的标题。先进事迹材料的标题,有两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写明先进个人姓名和先进集体的名称,使人一眼便看出是哪个人或哪个集体、哪个单位的先进事迹。二是要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例如《王××同志端正党风的先进事迹》、《关于评选张××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材料》、《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的材料》等。

(2)正文。正文的开头,要写明先进个人的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是否党团员等。此外,还要写明有关单位准备授予他(她)什么荣誉称号,或给予哪种形式的奖励。对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要根据其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寥寥数语即应写明,不须用更多的文字。

然后,要写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这部分内容是全篇材料的主体,要下功夫写好,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比如,写一位端正党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重写这位同志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进事迹,在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又如,写一位搞改革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力写这位同志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在写这些先进事迹时,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的,都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必要时还可运用一些数字,以增强先进事迹材料的说服力。

为了使先进事迹的内容眉目清晰、更加条理化,在文字表述上还可分成若干自然段来写,特别是对那些涉及较多方面的先进事迹材料,采取这种写法尤为必要。如果将各方面内容材料都混在一起,是不易写明的。在分段写时,最好在每段之前根据内容标出小标题,或以明确的观点加以概括,使标题或观点与内容浑然一体。

最后,是先进事迹材料的署名。一般说,整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都是以本级组织或上级组织的名义;是代表组织意见的。因此,材料整理完后,应经有关领导同志审定,以相应一级组织正式署名上报。这类材料不宜以个人名义署名。

(二)怎样起草好典型经验材料

写作典型经验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我在这里讲一点,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要多学点哲学,学会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文章中有体现,文稿就有了精确度,也有了高度。(化了才行。)

四、个人的写作经历和体会 主要经历:从消息开始。

主要体会:

1、勤学习(毛与胡)。

2、勤收集。

3、勤思考。

4、勤实践。

5、勤笔耕。“常看心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杜甫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揭被掳琢的故事)。发展:学、读、思、辩、抄,背、记、写、改、熬。书写方式。

第四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干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典型材料同样需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这比你努力工作和拥有知识更加重要。这就是神奇的教练米卢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把英文字母按1至26用数字来排列的话,态度(attitude,100分)>努力工作(hardwork,98分)>知识(knowledge,96分)。

一、怎样写好领导讲话

(一)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要领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可循,有可以掌握的要领。也就是古人讲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1、了解和掌握领导讲话的类型

(1)为传达上级领导机关会议精神时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一般来说是先传达上头精神,然后单位领导同志讲话。中心内容主要有三点:①对领导机关会议精神的理解程度,应从哪几个方面把上级精神吃透。②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情况结合起来,提要求,明政策,交方法。③把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交待清楚。抓住这三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写,就可以写的好些,起码不会不着边。

(2)在本单位召开的会议上的讲话。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会议一开始就讲话。②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③先交流经验,后讲话。这三种会议讲话的写法是不同的。

第①种会议上的讲话(会议一开始就讲话):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比如综合性的工作安排,可以把前一段做了哪些工作,主要成绩、经验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要抓好哪些工作等讲清楚。又比如作专题性的工作安排或部署一项新的工作,可以在一开场讲清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方法等。

第②种会议上的讲话(先学习文件或汇报工作,会议中间讲话。):要把会议上学习的成果和对工作分析的一些情况、问题写进去,然后提工作的部署和意见。

第③种会议上的讲话(先交流经验,后讲话。):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交流会上交流了哪些情况和总结了什么经验。②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③提出任务、要求、作出工作部署。

(3)一些例行会议上的讲话,如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其它一些代表会议,其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报告成绩、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新设想,提请会议审议。

我们掌握了这些讲话的类型,一旦接受了任务,就可以考虑应当写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扣准主题列出纲

列提纲,要反复思考,精心琢磨,不仅有大框,还要有小框,每一小框写几层意思,哪层里边讲到什么样的高度、深度、新意等,都要列出来。“高度”:主要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和领导的高度。“深度”:主要是把为什么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都讲明白。“新意”:主要是提出新的问题,确定新的观念,运用新的语言,也就是一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新知识、新概括、新见解。提纲应尽可能地详细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制约,防止跑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另一方面也为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供了“毛坯”。如果不注意这些,有两种可能要发生:(1)写出来的提纲通不过。(2)写出来的讲话质量不高。

3、写出本单位的特点来

就是把上级精神以及部署的任务、措施、办法等具体化。(例:基层单位报总结)

4、要把形势和任务写清楚

一些重要的会议讲话,要讲形势、摆任务,因此在撰写时要下功夫写形势和任务,不然讲不清楚。讲形势: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认真地分析。摆任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重点讲怎么领会,怎么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讲具体的要求和拿出一些带有改革性的办法来。

5、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如果时间充分,应当在写初稿之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到找一些人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初稿形成后,打印出讨论稿,征求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做提高质量。文稿是改出来的。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摸准领导的意图、掌握领导的风格

对于领会领导的意图,有两个例子。(一是张作霖手黑;二是28响礼炮)。对起草讲话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干活不依东,累死白搭功。制度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重点了解和掌握:领导者关于讲话稿“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想法和要求;领导者的思维习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性格特征;领导者的 2

语言风格。了解领导意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去揣摩领导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摸准领导的意图呢?我感觉,一要“跟踪”。对领导在各种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要多听多记。比如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及时摸清领导的思路,特别是领导者脱稿讲的话要马上记下来;比如在随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对他的的即席讲话,要认真地记录,细心地揣摩。时间长了,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连缀成篇。总的讲,就是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不仅听、记,还要用眼睛观察,透过场景、表情、行动,挖掘言语背后的东西,使自己产生联想,借题发挥,由此铺开。二要“加工”。必须敢于和善于对领导的观点进行加工,经过一番再创作的过程。怎么进行“加工”,通常的手法是:①“升华法”,合理地进行剪裁、装饰;②铺垫法,瞻前顾后,放在一定的语境之中。三要“交流”。要与领导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比如,通提纲。经常交换观点,平等讨论问题,相互启发,沟通感情,使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领导想讲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想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历史上没有领会领导意图的例子(田家英)。领导的意图摸准了,掌握领导讲话的风格非常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一致:

1、讲话稿的措词语气与领导的气质风度相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风度。一篇好的讲话文稿,不仅仅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度,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而且还要让人感受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气质、风采和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老一辈革命领袖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文稿气势恢宏、行云流水、文采飞扬,使人感受到宏大的气魄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文稿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寓深刻哲理于朴实的叙迷之中,使人感受到务实的精神和果敢的作风。我们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这种气质和风度,起草出不同风格的讲话稿,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运用理论的高度、采用的角度各不相同。越是层次高的领导讲话其理论性原则性越强,讲情、说理、叙事的层次越高;而一个基层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讲话的基点和定位,除符合自己的身份外,关键还应放在知“上情”、明“下情”、抓“结合”上。即掌握上级组织、领导同志对涉及相关事物的讲话、要求;分析把握本单位、部门对同类事物的态度及现状;结合自身特点,搞好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重点是搞好工作的贯彻执行。(上层领导讲道理,下层领导讲情 3

况。)

2、讲话稿观点的透明度及其表达角度应与领导人爱好相一致。有的阐明观点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邓小平);有的喜欢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让人寻味(毛泽东),等等。所以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时应根据其性格爱好确定观点的透明度和表达形式,尽量接近领导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喜欢“一句一个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单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简洁明快。有的喜欢逻辑推理,就要适当选用长句、复句,增加修饰成分,来表达复杂的道理。这里有几个小故事,反映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揭被掳琢的故事;弹尽粮绝电报的故事;屡败屡战的故事;说实话挨打的故事;)。作为起草讲话的人员,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一致,自身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知识结构。这是写好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讲话稿的关键。

2、细致地心理分析。要多学点领导心理学,在起草之前,对领导的气质、风度、性格爱好、知识、口才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

3、自觉地主体转移。起草之前应该有一个主体转移的过程,也就是起草者要进入领导的角色,当好领导的“外脑”,替领导想问题、提建议、出点子。做到“身价不能高人一头,见解却要高人一筹”。(“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老老实实做人”)

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自觉地主体转移问题。为了起草好领导讲话稿,在起草讲话时要自觉地把自己摆到领导人的位臵,从领导的角度去分析和确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怎样讲,不该怎样讲”。形象地说法是“关起门来当领导”,其实质就是模拟领导。模拟的越逼真,就越能对上领导的“口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写作时“演好角色”,平常就得“进入角色”。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承担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同志,要“不在其位,学谋其政”。要自觉地养成“踱方步”、想大事的习惯。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应当了解,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应当考虑,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考虑上。但是,无论在平时也好,在起草过程中也好,起草人都要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臵,正确处理“参谋”与“参与”、“献策”与“决策”、“办事”与“主事”的关系,切记“越位”“犯规”。要始终牢记是为领导“代言”,“立言”的是领导,讲什么、怎样讲,最终只能以领导拍板决定。这就要求准确地把握好度,一不能自作聪明,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领导的意见;二不能自以为是,当自己的建议被领导否决以后,仍然固执已见,甚至发牢骚,讲怪话,这都是不行的,也是不对的。我平时起草领导讲 4

话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十分地注意做到“边讲边写”,而不是“边写边讲”。

(三)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

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象盖房子,有好的建筑材料,还要有好的设计框架。因此,一篇精彩的讲话稿,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里说的形式也就是讲话的结构,当然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但只有结构上的巧妙布局,才能增强内容的逻辑力量,为内容增色、增辉。

2、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讲话稿它要宣传观点和主张,这要靠判断和推理,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观点和材料这个问题上,通常会出现两种毛病:一是占有材料少,观察不深刻,缺乏具体分析;二是缺乏概括,没有高度。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在此基础上,要加以科学分析,对来自实践的认识给予高度概括,分析地越科学,概括得越接近实际,才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写文章用材料证明主题,要精挑细选、以一当十,材料越精越好。这很象战场上杀敌,材料是子弹,主题是消灭敌人,如果你一颗子弹就能命中敌人的心脏,就没有必要在胳膊腿上各补一枪。

这里着重讲一下如何摄取观点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善于积累正确、鲜明、尖锐、有力的观点。但悉心从领导的智慧中摄取观点是一条捷径。主要有四个方法:

一是从领导的只言片语中捕捉观点。就一个问题、一项工作,或者一项活动,领导者往往阐发一些零碎的、片断地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有时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但往往三言两语,切中要害,道出实质。对此,要仔细揣摩,认真分析,留心积累,对于新鲜、精辟、独到的观点要努力提炼、修补,储存备用。(孔书记讲改制的目的。一家人。)二是从领导大段、成篇的讲话中提炼观点。有时领导者对某一问题或某段工作等,有感而发,往往兴之所致,灵感迸发,发表大段、甚至成篇的讲话。这大都是领导同志严谨思考,积累多年的经验之谈,言词有力,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深刻。比如孔书记讲体制、资源、扭亏、战略合作四个体制性障碍,四个新的矛盾,对此,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和种类,理出脉络,抽出筋骨,排列清晰,随用随取。

3、要从领导者亲自起草的文稿中采撷观点。有些领导者往往忙中偷闲,自己动手撰写文稿。这些文稿因为出自领导之手,最明确地体现了领导的思想观点,为我们研究领导思想,把握领导观点,提供了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从这些文章中采撷观点,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四)起草领导讲话稿要慎下笔

起草人员要从维护团结、维护领导形象和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出发,从语出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慎重对待,用心思考。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一个时期总的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实事求是。观察形势,认识形势,应当注意看大局、看主流、看发展,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支流问题说成主流问题。②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特别在总结某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和大的环境,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环境去责怪过去的做法。③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决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刺激性的字眼。如某单位的领导讲话中出现了“杀无赦”。④对一些部分同志有误解需要说明、但又不能在大范围直接说明的问题,可不说具体问题,只向有误解的同志发出个信号。比如,在会上领导批评个别人的时候一般不点名批评。⑤对一些不能回避但又拿不准的问题,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般来说,讲话应当讲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东西,不熟悉、没有把握的应当等弄清楚了再讲。但有些政治性很强的突发性事件,由于时间紧急,来不及搞得那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讲话稿应写的含蓄一点、辩证一点,千万不能鲁莽从事,说过头的话。⑥对一些必须落实、又不能搞强迫命令的问题,要全面考虑,慎重下笔。要“用轻松的话,讲严肃的事。”

(五)如何提高讲话稿起草质量

讲话稿的起草,要做到既要体现上级政策和单位领导的意图,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新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1、要变写稿为想稿。接到任务,一挥而就、落笔生花,深深是人们对一些“秀才”的赞语。实际上,任何文字材料,外在表现是“写”出来的,实质上首先是“想”出来的。写作水平首先是思想水平决定的,有多高的思想水平,才有可能写出多高理论水平的文稿。可心说,“想”是“写”的前提,“写”是“想”的表现。接到一个任务,弄清来龙去脉之后,必须认真地构思。要从创新上想,克服一般化,领导讲话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没有什么新意,老一套;要从指导性上想,领导讲话的重点是什么,对象是什么,要有针对性;要从语言的运用上去想,使语言既精炼又有力;要从结构上想,做到更合理简炼,等等。想稿的过程就是酝酿准备的过程。这是起草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要变模仿为创造。模仿对初写讲话稿的人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入门的有效办法。但简单地模仿适应不了高层次的需要,出不了特色,6

出不了高层次的成果,领导也不会满意。从模仿到创造是一个飞跃,它需要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从上情到下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提炼,提出有特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要求。创造有个视野问题、水平问题,但首先是责任心的问题,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创造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生搬硬套,要合情合理,顺其自然。

三是要变堆砌为推敲。有的讲话稿乍看还可以,但如果细心地分析,就感觉不对头。问题出在哪里?关键是一层层写什么,没逻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头上一句、腚上一句”“驴唇不对马嘴”,这就是动脑不够,堆砌造成的。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在层次上都有内在规律,一层接一层,一环套一环,条条是理。这就要求我们写讲话稿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要根据领导讲话的内容,理出若干层次,或是从低到高,或是从小到大,或是从虚到实等等,要有规律性,有层次感。起草人员只要下了真功夫,用心思去写,就一定能够提高起草文稿的质量。(要检查页数装订是否规范。)

四是要做到八忌。①忌闭门造车。②忌道听途说。③忌夸大其词。④忌妄下结论。⑤忌移花接木。(移时间、移地点、移过程、移结果)。⑥忌用语模糊(文件中:年底前原则上不要突击花钱,为下面提供了钻空子的借口)。⑦忌孤芳自赏(愚蠢的乌鸦才认为它们是鸟类中最美丽的,真正美丽的凤凰总是不断地清洗着自己的羽毛。)⑧忌掠人之美(把别人写的当作自己写的东西)。

二、怎样起草好工作报告

(一)工作报告的功能

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

2、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3、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4、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二)工作报告的特点 1.全面性

工作报告是对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特别是单位行政负责人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委负责人在党委全委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问题多、份量重。

2.集体意志性

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讲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讲。可以说,工作报告的写作过程,是一次民主集中制的实施过程。3.思想指导性

大会工作报告一般没有具体的指挥性,但思想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三)工作报告的类型 1.汇报性工作报告

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比如,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就要对上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汇报。2.传达性工作报告

传达性工作报告重点是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3.部署性工作报告

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1998年尉健行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报告就属这种类型。

(四)工作报告的格式

1、标题、时间、称谓(1)标题

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报告》。

双标题是把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站在新起点,研究新情况,发挥新优势,为集团公司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XX同志在集团公司2006年党委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时间

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3)称谓

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各位代表”,“全厂干部职工同志们”,“全体教工代表们”,党的会议,通常只写“同志们”。

2、正文(1)开头

大会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

①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这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具体可写为:“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②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例如***在十五大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的开头: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臶问题至关紧要。旗臶就是方向,旗臶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臶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这样的开头,高屋建瓴,气度恢宏,体现了党的事业的必胜信念和乐观前景。

③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如:“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的要求是:……”。(2)主体

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 9

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

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3)结尾

结尾一般用来表明决心、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五)工作报告中总结部分的写法

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在这里重点讲一下。一般写法主要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过程的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写一段时期的工作过程,可按时间顺序概述,或按工作内容概述,字不宜多,简明扼要,点明就行。这段文字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是总结部分的开头语或导语,其内容应起到提示全文的总纲作用。

第二部分:成绩的归纳

这部分为成绩的概括,应该有条理、有顺序地摆数据、讲事实、搞对比,把本单位、部门这段时期的主要成绩写出来。如果成绩多、比较琐碎,这时候就得概括起来写,归纳几条写,抓住主要成绩,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帐。每条成绩的开头要考虑一个小观点,也可归纳一个小标题,各条成绩之间用一、二、三、四等序号隔开,这样使人看了比较清楚。同时,写成绩要用直述的表述方法,语言实实在在,少发议论,应当多用数据,多举事实,让事实说话。这部分的篇幅取决于内容,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以说明成绩为准。一般地说,如果归纳概括地好,不会太长。过长则空,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人看。(荆轲刺秦王,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3000多字,今人写了40集电视连续剧,传问看完将近40小时)第三部分:经验的提炼

除成绩部分外,经验是工作报告总结部分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般地说,成绩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目共睹。而经验则是比较含蓄的,隐蔽在成绩里面,需要经过分析研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才能提炼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绩是实践的概括,经验是把成绩上升到理性上认识,经验源于成绩,但又高于成绩,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 10 的人说,成绩好写,经验难写,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写经验部分,要很好地动一动脑筋,确实把经验提炼出来。

经验可以分条写,用序号一、二、三、四分开,或者可以起上小标题,两者都可。每条经验安排一个段落,也可以在一个大段落里再分出几个自然段。在几条经验中,应分主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经验,主要经验排第一,次要的和再次要的经验,按次序排后。重要经验应该展开写,写深写细,多用些笔墨。次要经验可以浓缩,概括地写,以节省文字,但一定要写清楚。写经验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如果每条经验都写的一样多,重点就显不出来,读者看了有平铺直叙的感觉,印象不深。把主要经验作为重点,容易使人信服。第四部分:问题的分析

问题分析是工作报告总结部分的结尾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把问题找准,分析深刻。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管什么单位、部门,工作再好,成绩再大,难免没有问题。写问题要抓住要害,拣出实实在在的几条,还要把鸡毛蒜皮的琐事罗列进去,而且要比较概括,不必展开,可用序号排列,也可用分号隔开,还可以分层次连写。对问题部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找原因,尤其要从思想上分析,不能怕揭短。这部分的文字不宜太长,写深刻就行。上面所讲的这四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没有第一部分就没有第二部分,因为只有做了工作,才能有成绩,如果不把工作过程写上,成绩便无从谈起。第三部分是是第二部分的正向延伸,因为有成绩才有经验,没有成绩就谈不上经验,经验是从成绩中来的。第四部分则是成绩部分的反向延伸。做任何工作,有成绩也会有失误,失误是工作的另一面,所以也是成绩的反面。

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好,除了要学习写作知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要注重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熟悉本单位工作情况,及有关的信息,具体的要求是:

1、要充分地占有材料。材料是总结的基础,没有材料总结便无从写起;材料不充分写出的总结会很干瘪,没有人看。所以在写作前要搜集材料,包括数、业绩、人物、事实等,既要有全面的材料,又要有典型的材料。在收集方法上,可以多种多样,如统计报表,查看记录、深入调查、座谈访问、观察、听取群众反映等,尽可能地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到手,从材料中形成概念、观点,然后才开始动笔。(收集材料的四块理论:嘴里含着一块,手里拿着一块,眼里看着一块,心里想着一块。)

2、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也就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观察研究事物。(美国人到非洲卖鞋;把柱子卖给和尚。)写工作报告的总结,就是要把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吸收进大脑,然后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梳理出有条理的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因此,写总结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如果不经过思维活动,不经过大脑加工,那可收集的材料就不能发挥作用,等于一堆存放的“建筑材料”。

3、要先写好提纲。写工作报告的总结和写其他材料一样,需要先列出提纲,有纲有目,按照纲目落笔。提纲是工作总结的柜架结构,建房屋先要把柜架结构搞好,写提纲也要先把提纲写好。提纲要从工作总结的整体出发,考虑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写几个观点,每个观点里再写几层意思,或再分几个小观点。一般应写到三级观点,如果能详细更好,越细越好。要注意列提纲时,不能硬拼乱凑观点。可以这样说,提纲是工作总结的骨架,材料是基础;材料附着于骨架,骨架需要材料衬托、填充,二者缺一不可。

4、要吃透领导的意图。你在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是这个单位在某一个时期内的工作自我评价。如何评价?怎样评价?除了征求下属单位、职工群众的意见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因为领导高瞻远瞩,掌握全面,许多工作是他们决策、指挥甚至是亲自做的,所以他们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写作人员在写总结时,应当首先吃透领导的意图,请领导提提看法,看领导有何想法。写作人员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讲出来,请领导提出修改意见。从一定程度上讲,吃透领导的意图,既是尊重领导,也防止走弯路。

5、要熟悉写报告总结的写作特点。有人说:“我不怕飞机大炮,就怕写总结报告”。认为工作总结报告难写。其实任何写作都是“苦差使”,都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熟悉了写作特点,常写常练,反复修改,不怕返工,是完全能够写好的。

三、怎样起草好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是把先进集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或把犯错误党员干部、发生问题单位的情况加以综合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材料。整理典型材料的目的在于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典型材料应确实具有典型意义。典型材料包括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内容包括标题、正文两部分。包括单位或个人名称,典型事例的发展过程,典型事例的价值或意义,典型材料中的经验,以及有 12

关编写者的批评、表扬、建议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先进典型材料的写法。先进典型材料又可分为先进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

(一)怎样起草好先进事迹材料

写作先进事迹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个人,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二是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如先进党支部、先进车间或科室等。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个模式。一般来说,可大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1)要拟定恰当的标题。先进事迹材料的标题,有两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写明先进个人姓名和先进集体的名称,使人一眼便看出是哪个人或哪个集体、哪个单位的先进事迹。二是要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例如《王××同志端正党风的先进事迹》、《关于评选张××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材料》、《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的材料》等。

(2)正文。正文的开头,要写明先进个人的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是否党团员等。此外,还要写明有关单位准备授予他(她)什么荣誉称号,或给予哪种形式的奖励。对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要根据其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寥寥数语即应写明,不须用更多的文字。

然后,要写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这部分内容是全篇材料的主体,要下功夫写好,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比如,写一位端正党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重写这位同志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进事迹,在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又如,写一位搞改革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力写这位同志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在写这些先进事迹时,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的,都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必要时还可运用一些数字,以增强先进事迹材料的说服力。

为了使先进事迹的内容眉目清晰、更加条理化,在文字表述上还可分成若干自然段来写,特别是对那些涉及较多方面的先进事迹材料,采取这种写法尤为必要。如果将各方面内容材料都混在一起,是不易写明的。在分段写时,最好在每段之前根据内容标出小标题,或以明确 13 的观点加以概括,使标题或观点与内容浑然一体。

最后,是先进事迹材料的署名。一般说,整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都是以本级组织或上级组织的名义;是代表组织意见的。因此,材料整理完后,应经有关领导同志审定,以相应一级组织正式署名上报。这类材料不宜以个人名义署名。

(二)怎样起草好典型经验材料

写作典型经验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 14 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我在这里讲一点,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要多学点哲学,学会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文章中有体现,文稿就有了精确度,也有了高度。(化了才行。)

四、个人的写作经历和体会 主要经历:从消息开始。

主要体会:

1、勤学习(毛与胡)。

2、勤收集。

3、勤思考。

4、勤实践。

5、勤笔耕。“常看心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杜甫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揭被掳琢的故事)。发展:学、读、思、辩、抄,背、记、写、改、熬。书写方式。

第五篇:谈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1

谈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作者:王耀卿 发表于:2004-8-21

今天,很高兴就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同志们交流一下。大家知道,以文辅政是办公室和其他文字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而起草领导讲话则是政务服务的重中之重。大家知道,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职能,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发布公文、直接指挥等等,但最普遍、最常用、最大量的是召开会议。不是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吗?其实外国人也爱开会,国际间的会议一个接着一个,联合国几乎天天有会。开会就要讲话,起草一个好的领导讲话稿,对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今天主要讲以下六点:一是领导讲话稿的概念;二是基本分类;三是主要特点;四是起草讲话稿要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五是基本要求;六是应注意事项(也是自己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领导讲话稿的概念

所谓领导讲话,就是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那么领导讲话稿,当然也就是指各级领导人在各种重要会议上所作的带有指示或指导性讲话时所用的文稿。领导讲话稿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 体和手段。

二、领导讲话稿的基本分类

领导讲话稿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种类也比较多。一般可分为 3 类:

(一)导向性讲话。会议开始时,就召开会识的背景、缘由、目的、开好会议的要求发表讲话,多是以会议主持人或执行主席身份讲话;会议进行中,就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话,引导与会者用文件、上级指示精神统一认识。

(二)指导性讲话。在大会工作报告之后,对会议的中心议题作重点阐发,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向与会者提出应当怎样分析和认识一些具体问题。其中往往提出对某些实质性问题的处理原则,具有明显的指示、指导性质。

(三)总结性讲话。可分为阶段性总结和会议总结讲话。在会议进行中所作的阶段性讲话一般是按会议议程,在转入下一议程之前,就会议已经讨论的问题,针对讨论中的发言、讲话情况作客观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作为阶段小结;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和要求。按照所参加会议的性质,也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的讲话稿、专题会议的讲话稿、代表大会的讲话稿、座谈会的讲话稿、研讨会的讲话稿等等。

三、领导讲话稿的主要特点③

一是权威性。讲话历来是政治家和各级领导宣传政见、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领导讲话不同于一般的演讲和发言,目的是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的科学性、指导性意见。因此,领导讲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全局性、综合性、指导性、有效性。领导者职务的不同,讲话的权威效果也不同。二是思想性。领导讲话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教育性,起点要高,立意要深,这样才能让人思考,让人信服,让人知道其所以然,从而打动听众,不然人家听你讲什么?三是鼓动性。领导者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部署某项任务、针对形势、问题或某种思想动态,展开富有启发性、示范性的议论,提出目标,发出号召,通过讲话起到激励、鼓动的作用。因此,领导讲话具有鼓动性。

四、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权威与平易的关系。一篇好的讲话稿,总是权威性与平易性相结合的产物。领导讲话无疑要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与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所代表的方面相符合,立场坚定,原则性强,严肃、认真、鲜明、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起到应有的强调、号召作用。这种权威,确实是一种原则的把握。领导与听众由于职务上的差异,客观上极易产生距离感。如果领导讲话时再居高临下,处处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措辞生硬,发号施令,更会拉远彼此的距离,阻碍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就得不到思想上的共鸣,起不到应有的影 响、教育和引导作用。所以,起草领导讲话,一是要注意教而有诚。领导讲话坦率、诚挚,就能够很快沟通、大大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在自然而亲切的气氛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特别是起草领导对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的讲话稿时,要多把自己摆在受教育的位臵上,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干部们的真实想法。要把握好语言的轻重和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的全过程,使人们能为领导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领导的批评。二是要注意大而有理。领导讲话时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更高的角度,这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可以把大道理拆成一个个便于大家理解的小道理,这样就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不仅要言之成理,还要善于把‚理‛说透,将各种事理渗透到亲切、自然的语言诱导中,便于领导权威的自然贯彻,消除逆反心理,起到讲话应有的权威效果。二是庄重与幽默的关系。领导讲话无疑要庄重,不能拉家常式的漫谈、闲扯,要严肃、认真、准确地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阐明自己的思想。这是领导讲话所必须把握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一个领导者不论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中,运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则限度,去阐述、说明、表现领导者的思想意识。领导者既不能无原则地去评价某些事、某些人,也不能无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一味地表现自己,或以我为中心。起草领导讲 话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行文沉稳、扎实、郑重其事,不可随心所欲,以使领导活动严肃、认真、原则性强,达到预期目的。但如果在讲稿中一味照本宣科或讲些大话、套话、空话,开始说一通形势如何如何,结尾原则性地提提要求,老一套,没有一点灵活性,也打动不了听众。灵活性是原则性运用过程中一种必要的补充,以基本原则为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灵活处理。幽默性是灵活性的种绝妙体现。在讲话中适当增强语言的幽默性,不但会提高语言的感染力,而且也会为领导者的风度增添异彩。三是深入与浅出的关系。领导讲话,总是要通过阐明一定的道理来说服人、教育人,‚以理服人‛可以说是讲话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以此为根据,通篇都是名词、定义、概论,一味进行简单的‚满堂灌‛,会使人觉得深奥难懂。起草领导讲话稿,要将说理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使所要阐明的道理生动、明了,听众易于接受,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流畅、简单透彻。首先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撰写讲话要想事理严明而又深入浅出、明白通畅,撰稿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平时注意积累各学科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悟性与灵感。其次,掌握语言的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讲话语言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借题发挥法、引经据典法、用数字说明法等,掌握一定的技巧,并在起草中灵活应用,会使领导讲话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五、起草领导讲话的三点要求

(一)避免雷同。领导者参加会议应邀讲话,常常会遇到多位领导人讲同一个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重复讲,势必使听众失去兴趣,会场将产生无人关注的局面。起草人员应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在避免雷同上下功夫,使领导讲话既全面又独特,紧紧抓住观众,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来讲,独辟蹊径会避免雷同现象,常常也会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有些会议的主办单位分头请领导出席并讲话,所送的是相同的背景材料,缺乏总体设计,起草讲稿很可能重复。避免雷同确实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一般说来,撰稿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可根据领导者的特定身份就会议的主旨阐发观点,展开议论,这样可较为自然地成为‚一家之言‛;二是适当变换议题的角度,用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阐发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三是选择那些富有新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思维的需要,使听众开拓视野,回味无穷;四是会议组织者要有总体设计,撰稿人不仅要拥有会议背景材料,还应该和会议组织者研究讲话的内容、侧重点。避免重复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撰稿人预先着手,多角度展开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论述,以使领导讲话独具色彩而富有成效。

(二)独树风格。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每个人都有的异于他人的品格,异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风格、个性。领导讲话也要有风格、个性,这是客观实践所决定的。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千人一面。领导者的讲话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如果整篇讲话都是文件搬家、照抄报纸,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毫无新意的讲话,只会使听众越来越没有耐心。任何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有其独具的风格,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起草领导讲话,不应拘于一章一法的限臸和束缚,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而随时变化,不仅要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要生动活泼、文采盎然这样可使讲话更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号召力。

(三)适当调剂。由于会议不同,领导的讲话有长有短,如果是遇到长一些的讲话,一般来讲与会者会感到疲劳,精力往往不会象开始那样集中,特别是到会议最后,主要的东西已经讲完,听众的情绪开始松弛下来,以至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抽烟、闲聊、打瞌睡,甚至有的收拾东西准备走人。这样,讲话就需要调剂情绪和气氛了。对这一点,撰稿人也要预先考虑到,适当在较长的讲话中增加一些‚调剂品‛,激发听众 的情绪和注意力。运用即兴调剂要因领导讲 话的内容而变化,因听众不同而变化,有时用在开头,有时用在中间,有时用在结尾。讲话即兴调剂是领导者机臹灵活的表现,能够很好地借鉴使用调剂艺术将使领导讲话自始至终保持活力,富有吸引力。大家知道,西方人爱幽默,一位著名神父讲经,上台就和教徒开了这样一个玩笑。他问教徒:‚你们知道今天我要讲什么吗?‛众答:‚不知道。‛神父说:‚不知道我给你们讲什么呢!‛转身就走。台下一看着急了:‚神父不要走!请给我们讲讲吧!‛神父再问:‚那么,你们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吗?‛众人改口:‚知道!‛神父笑着说:‚知道了我还有什么可讲的!‛转身又要走,教徒恳切挽留。神父三问:‚你们究竟知道不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呢?‛教徒想:这是在和我们玩脑筋急转弯啊!商量了一下,一些人回答‚知道‛,另一些人回答‚不知道‛。心想这下你总抓不着把柄了。不料神父言道:‚请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的人听!‛还难不倒他!开了这个玩笑后才给教友讲经。不用说,这次讲经的效果非常好,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适当调剂是十分必要的。说到这儿大家也许已经明白,也许有的同志还不明白,上边我所讲的,其实就是在适当调剂呀!

六、起草领导讲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几点体会)⑦

(一)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起草领导讲话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活动,是一种代言行为,也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领导讲话稿是用以指导工作的,稍有松懈都可能 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起草领导讲话责任重于泰山。不在其位,要谋其政。要关起门来当书记,当县长、局长。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种主动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要想到,能够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机遇、一种荣誉,是自身价值的展示,应该抓住时机,为之献身。对领导交给的材料任务,要感到是一种信任、一份责任、一种义务,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应该有一种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感觉。如果有讲话起草任务躲着走,不尽心、不尽力,不仅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领导信任,业务上的提高、政治上的进步就无从谈起。所以,同志们一定要能吃‚苦中苦‛,能坐‚冷板凳‛,以一流的状态、作风和敬业精神去对待和搞好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特别是目前,社会和各级领导者对秘书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要求很高很严,但秘书人员的薪酬、待遇却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很不相称,秘书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承认。干我们这一行,工作要求、辛苦程度比一般人高得多,但工资不高,提拔困难,无职无权,磨屁股熬眼,能人不愿干,笨人还干不了。有人说我们是四种人:‚政治上是红人,工作上是忙人,生活上是穷人,身体上是病人。‛同志们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付出很多,确实很辛苦、很艰苦、很清苦,在此谨向各位同行表示慰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有‚清 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暑寒饥渴浑不顾,错把晨曦当黄昏‛的工作精神和‚耐得寂寥与清贫,虽苦犹荣坦荡心,蛰身栖居文秘苑,耗尽青春亦无恨‛的崇高境界。

(二)要切实吃透上级精神

领导讲话一般都是传达落实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的,本单位开展一项工作也必须保持和上级精神相一致。所以,一定要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的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都要反复学习,紧紧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打下基础。如何吃透上级精神呢?要注意准确归纳。因为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往往博大精深,要善于抓住中心,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否则就会觉得句句都重要,难以取舍,不得要领。一方面不能照搬照抄,但同时对基本精神、关键论述等也必须适当学用。关键要掌握好一个‚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起草文稿时,着力研究上级精神,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政策准确全面,引用政策原汁原味,落实政策不折不扣,确保上级精神在文稿中得到切实体现。二是在文稿审核时,看其内容是否符合上级精神,所提措施办法是否与现行政策相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

(三)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属于一种被动型写作。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 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常言道:‚定位不准,累死三军‛、‚理定而辞畅‛、‚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⒈ 要进一步明确讲话稿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讲话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讲话稿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在领导的意图上进行阐述发挥,这样的授命写作才能打得住。决不能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写进文稿之中。⒉ 要明白领会领导意图主要途径。⑴学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重要规划,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这是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意图的总体。⑵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了解一个时期上级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领导的行 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⑶积极参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⑷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者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对一些模糊问题要及时予以澄清。与其它文章写作相比,领导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要点,甚至连要点都没有。领导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不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领导的要点式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领导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领导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文秘人员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及时请示领导,征求各方意见。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了深入了解领导意图的良机。否则写出的文稿会作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⒊ 要熟悉领导者的领导习惯。领会好领导意图,还应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稿特征与领导习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任务,对起草者的影响也不好。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其过程是可以缩短的。总之,讲话稿是表达领导思想、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风采的重要载体,领会领导意图对写好文稿至关重要。要不断‚了解领导、适应领导、学习领导‛。‚了解领导‛就要了解其理论素养、思想内涵、决策取向;‚适应领导‛就要适应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学习领导‛就要学习其领导艺术、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在讲话稿中充分体现领导特点,与领导风格充分对接。要把握好9个字:‚知意图、看对象、分轻重‛。知意图,就是对领导提出的重要观点、想法及近期在其他场合的讲话精神领会好,把领导还未想清楚、说明白的问题弄清楚,明确表述出来。并随藤摸瓜,完善领导意图,把领导暂尚未谈到、且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到讲话中来;看对象,就是根据特定场合和特定的对 象来设计讲话内容,使讲话紧扣会议的中心议题;分轻重,就是对一篇讲话的各个部分作深入分析,把应当突出的重点找出来,下大力气写深写透。

(四)要大量搜集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一样。起草讲话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搜集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⒈ 注意平时收集分析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备料‛一定要充裕。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收集材料途径有三:一是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材料。特别是写‚讲话稿‛、‚意见‛、‚规划‛时特别需要这样的依据。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 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三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调查、收集、积累材料有三忌。一忌凭兴趣出发,要从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出发;如果凭兴趣出发,就可能片面、狭隘,甚至有意无意地歪曲了材料。二忌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凭想当然办事。三忌实用主义地调查收集材料。总之,调查积累材料,要靠勤看、勤问、勤想,一要广,二要实。要养成勤奋读书、阅报、看文件、记笔记和思考的好习惯,一些词语、成语要常读读、看看,对一些重要文件、讲话的关键段落要能够背诵。这样可使你的材料库和思想库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头绪清晰,有备无患,用时才会信手拈来。人脑不怕用,就怕空。其记忆力的容量是无比巨大的,相当于全世界图书馆的信息储存总量,是数字计算机的100万倍。只要用心,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丝毫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省委办公厅对办公厅(室)中层以上干部提出的目标要求有三条:一是政策水平达到同级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水平;二是政治理论水平达到同级党校讲师以上的水平;三是对全局情况了解和掌握程度达到同级综合部门的水平。要达到这个要求,不勤奋学习,不认真钻研,不积累大量的知识,那肯定是不行的。厚积才能薄发嘛。2.注重系统思索储蓄观点。好文章要有真知灼见,那就要在思想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观点群并有较强的逻辑线索之下才能形成。历史上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相当的思想积累、生活积累、感性积累、观念积累之下,经过提练加工完成的。有些作家写了一两本好书再写不出新东西,也是积累不足或者耗尽的缘故。我们所讲的观点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实际去有针对性地认识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文章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理性与现实结合起来。有了材料,不能堆砌,而要虚实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无实,空洞无据,不能服人,更不能具体生动地感人;无虚,就事论事,就没有深度,不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的臹慧。选材用材得当才能避免‚空‛和‚长‛的问题。所谓储备观点,就是讲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这样在写文章时,就可以在分析、选择、提炼材料的基础上以逻辑思维为经,以事实叙述加必要的形象描述为纬,织出美的绫罗绸缎来。否则现学现卖、现想现卖,都不会搞好文字工作。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领导人不是称职的领导,同样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文字工作者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储备观点关键要能抓住抓准问题。抓问题是指抓一个时期有反映价值的情况。能不能写出有意义、有分量的文章,首先看问题抓得准不准(举例:神父与修女打门球)。问题抓得准,抓在点子上,抓在要害上,抓在火候上,文章就有了生命力,写的文字差一些也不要紧,那只是个修改、补充问题了。反之,问题抓不准,文字写得再好,精雕细刻,也不能用。所谓抓在点子上,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实际工作中有这个情况,而且是个重要情况,而中央和上级部门正需要了解这个情况;抓在火候上,就是眼下最需要这个情况,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抓在要害处,就是抓住这个情况的最本质最关键的部分,而不是拖泥带水,喧宾夺主。抓题目一定要思想解放,敢于思索,富有创新精神。当今需要在坚持大原则前提下,勇于创新,提出并写出别人没写出的问题,提出并写出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写出别人欲言而又未言的东西。衡量一个文字工作者水平的标准有三点:别人没想到的你写出来了,为上;别人想到但没说出来而你写出 来了,为中;别人想到并说出来了而你又说出来的,为下。

(五)要认真细致地构思谋篇

构思谋篇非常重要。比方做衣服,没有衣料不行,但有了衣料,剪裁不好也不行,甚至会把衣料给毁掉了。起草文稿也一样,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结构安排不好,仍然写不出好的文稿来。要注意两点:即设计好文章结构和深化讲话主题。⒈ 设计好文章结构。围绕主题设计结构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写者首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去。文件起草,首先是从宏观上考虑,又如同盖房子先要有设计,有骨架一样,如果设计结构不行,只是在粉刷装修上下功夫,房子质量就没有根本上的保证,甚至还会塌下来。报告起草常常见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写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也就是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布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列书面提纲。提纲是详是略,应根据文稿内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体会,重要讲话,诸如大型会议上的领导同志讲话,提纲应尽可能列得细一些,甚至可以细到每段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阐明什么问题以及精彩的阐述语言等。这样,再稍加扩充、润色、归整,就可以成为一篇象样的文稿。二是打腹稿。虽没布局成文,但中心有个轮廓勾画,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这种办法。⒉ 深化讲话主题。讲话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的具体体现。所谓讲话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主题不存,公文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它深蕴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在于他提出了‚居安叫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的精辟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之所以载入史册,关键在于通过阐述各个战场的情况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真理。党的十六大报告,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以最简练的语言,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经验,界定了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历史定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可见,主题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文稿的生命力就越强。深化讲话主题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细化领导要求。领导意图与要求最初表现的形式的比较复杂的。有的十分明确,有的仅是个倾向,有的比较零碎,个别情况下还有意见分歧的态势。因此,要对其进行提炼、深化处理,形成一个正确的领导集团(班子)的旨意。这个深化过程,首先是补充完善。领导人的新思想刚刚产生时,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很难完全正确,这就要调动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把它系统起来,成为完整、严谨、系统的领导思想。第二是凝炼提高。要经过臹囊组织的熔炉加工、优化、磨砺,再送入领导思想体系。第三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领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按着这个趋势拓展思路,延伸思维。这种伸延不是随意的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有所突破和创新,使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对工作的最佳导向力。(这是一项富于开拓性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培养分析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讲话稿主题是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支持、丰富和完善的。各种材料与主题内在联系的关联度高低,对表现主题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材料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规律常常是蕴含在深层次里。事物的本质最能揭示主题。因此对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处开掘,尽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对事物要着力探求其思想意义,要在事物所显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这个过程就是对主题的深化的处理。三是政策策略的具体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策略思想,一般通过会议或纲领性文件下发,贯彻到各级组织和各地区。但路线的贯彻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具体政策。深化主题,必须紧紧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揭示在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上的意义,对具体事项上都有的现实、明确、具体的表现,把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图明确在各项具体事物中表达出来。四是要量体裁衣。同样一项工作、一件事情,书记与副书记讲可能不一样,市长与副市长讲也可能性不一样,分管领导讲与部门领导讲就更不一样。有些话在私下讲可以,但正式讲就不行;有些事口头讲可以,书面讲就不行;有的话局长讲可以,书记、乡镇长讲就不行。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区别。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识、部门色彩,又 要防止‚出格‛、‚越位‛。要首先了解清楚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起草领导的讲话稿更要慎重。领导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要讲的话,如果顺序弄颠倒了,实际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应说的话拿到事后来讲,别人肯定会说你是马后炮;事后应说的话若放在事前说,人家肯定会说你是瞎指挥。因此,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当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部门在为党委、政府领导起草讲话时往往站的较低,把本该由部门领导讲的话改由党委、政府领导去讲。不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而是站在部门的角度,怎么痛快怎么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明显场合不妥、语言不妥、对象不妥,与领导的身份不相称。这是文秘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加以避免的。深化主题要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主题确立以后要讲究深度,即立意要高。务虚,就要把话说在点子上,一针见血;讲实,就要把怎么办说清楚,拿过来就能干,有操作性,切忌在半空里论过来、议过去,主题散而不清。这就要求撰稿人具有较深的思想理论功底,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加强对客观事物的深刻了解和理解,掌握、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材料积累丰富并能熟练地掌握写作技法。第一,敏锐察觉发现问题,尖锐、鲜明地提出问题。对客观事物中的问题要有敏锐的‚触角‛,有深厚的洞察力。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觉问题,并且敢于旗臶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阐发观点,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实质,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超前意识强,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将产生较深的社会效应。这种方法对深化主题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第二,深刻全面分析问题,立足本质剖析问题。主题的深化常常依赖于对问题深刻、全面地分析。要运用逻辑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主题在强有力的说服力下得以深化。分析问题要用层层‚开门‛的手法,把主题自然展开,在分析说明问题时,运用‚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这样‛之类正反结合、层层深入的论述,使内在的逻辑力将主题深化。第三,要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标本兼治提出措施,正确合理解决问题。市有市情,县有县情,必须一级一级具体化。否则,讲话就会流于形式,难免陷入‚假大空‛,其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就要打折扣。所以,要根据事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科学地提出对策,切实地解决问题。一篇领导讲话,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主题的深化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并能深刻地揭示问题本质,是深化主题全过程的表 现。第四,得当用语。语言使用得当,关键是讲话的语法语气要恰如其份。领导的讲话、报告、讲演等一定要注意语法语气,这样能进一步体现领导者的讲话意图,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要追求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科学表述敏感性问题。一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大的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等,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责怪过去。二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剌激性字眼。三是对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从正面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分析原因时领导机关要主动承担责任,不要一味批评基层的同志。四是对一些不能回避且拿不准的问题,要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遵守写作一般选词规律的同时,重点是掌握好下列修辞方法。①俗语。包括谚语、俗话、俚语、民谣,通俗易懂,广为流传。适当引用一些俗语,可以使讲话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毛泽东主席的演讲风格质朴自然,大气磅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俗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从而使演讲达到了‚等闲言语变瑰奇‛的意境。如用‚懒婆娘的裹脚步——又臭又长‛的歇后语形容空话连篇的长文章;在《论持久战》中,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人所共知的俗语,告诉军民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夺取胜利。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另外,讲话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一些文言词语文字简明、含意深刻,可以酌情使用。②强调语。讲话中的主张、意见、要求部分,常常大量使用强调语。所谓强调语,即带有强调口气的词语,多是一些能愿动词,例如‚要‛、‚一定‛、‚必须‛、‚务必‛、‚坚决‛、‚严加‛、‚禁止‛、‚不准‛、‚严禁‛等。③进解。对前边使用了一个词,接着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目的或是赋以新意,或是拓宽其含意。进解方法,在前词与后解之间或是使用‚就是‛,或用‚即‛,或用‚也就是说‛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更加准确、清晰的印象,有利于防止歧义。④警语。讲话中为了做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当使用一些警语。警语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格言为特征的警语。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臹‛等。二是以成语为特征的警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政清廉‛等。三是以比喻、歇后等辞格为特征的警语。如‚夹紧尾巴做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⑤换字。它也是在公文写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所谓换字,就是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形象、明快,将比较固定的一具词语中的某一个字临时加以更换。如‚与其说他向前看,倒不如说他向‘钱’看‛。可见换字可使语言很有说服力,铿锵有力,十分生动,形象逼真。

(六)要合理使用起草方式

公文起草一般有四种起草方式:一是办公室起草;二是部门起草;三是组成起草小 组起草;四是领导亲自起草或主持起草。不管采取那种起草方式,其实无外乎三种模式:即个人承担、群体承担、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方法。对特别重要的讲话,采用起草组的方式,如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亲任起草组组长,组织各路好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工作,拿出了高质量的报告,体现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除此之外,对于比较简单的一般性的讲话,可采用个人承担的办法;对于政策性、全局性、指导性较强,对某一方面工作有全局指导性的重要讲话,则应当采用群体共同研究的方法;有时对一些工作汇报等由许多单项内容汇总起来的讲话材料,可采用个体分头起草,集体研究修改的方法。具体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文秘人员的情况来确定。这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领导亲自动手起草讲话的重要性。写作,历来被认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成盛事‛。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都高度重视自身的文字修养。唐代公文有严格的‚职述‛和‚代拟‛规定。‚职述‛就是担任某种职务的官员,必须亲自动手撰写与其职务相称的公文,不得假手他人,如有违例,轻则贬官,重则治罪。在以科学、法治、人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写作更是一项高素质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能力。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传播就广,而且 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中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这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的问题。现在重申这一原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和领导能力,改善和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从领导者的角度讲,写作是保持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社会的管理者,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下属的创造热情,有效地组织起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开拓和实干精神的群体,而写作是保持领导者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写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需要领导者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政策眼光、业务能力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勤于阅读、勤于思考,这本身就是对领导素质的促进。其次,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使人的思想经常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工作中产生淅思路、新观点的基础。写作有助于思维方式的训练能够提高领导者的整合能力。领导干部每天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怎样正确而高效地处理这些事情?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关键,而较强的写作能力则对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实用写作的基本要领体现了人类思维及处理问题的一般原则,如观点鲜明,重点在前、一般在后,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目的明确、行文简捷等,对这些写作原则的深刻感悟,有助于 提高领导干部的整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工作思路。同时,还可以使领导者以才服人,无形中提高领导者的演讲水平,增添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从文章的角度看,领导写作能准确地表达工作思路,切中要害。因为领导干部具有高瞻远瞩、把握全局的优势,亲自动手写文章更能精辟地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深入的思考。这种优势,是一般秘书人员很难具备的。领导写作有利于讲话、文章的个性化,使之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总之,写作不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技能,还是勤于政务、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有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领导同志动手写些文章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谈一谈分块写作时的统稿问题。这主要是对办公室主任和综合科长们说的。一篇较大的领导讲话稿往往需要几名撰写人员承担完成,这也叫分块负责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分块负责与统稿的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统稿过程既是一种有益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同样有助于提高统稿者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统稿者对自己的文字能力、思想方法以及综合协调水平的再认识。作为文稿起草的主持者在进行有效的统稿时,要使撰稿者和统稿者都能发挥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谋求‚双赢‛。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既要分块负责,又要做到分而不散,统而不‚死‛。具体分工时,可根据撰稿人员日常联系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撰写 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分块负责与逐段讨论的办法。在领导交待意图形成提纲后,将撰稿人员集中起来,逐段逐段进行推敲,一部分一部分地讨论,使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稿,了解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这样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有时能一气呵成。二是分块负责与相互修改的办法。对撰稿人员交上来的稿子,通览后做到心中有数,但不急于统稿,要求大家互换稿子相互修改,都来体会统稿的感觉,这样能使撰稿人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增见识,相互促进。三是分块负责与集体‚会诊‛的办法。集体‚会诊把脉‛,目的是完善、补充文稿的内容,增强文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发挥撰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心。好的统稿者不能做居高临下者,更不能是只说不做者。撰稿人员和统稿者相互配合得好,能使撰稿和统稿相得益彰,相互得到提高。统稿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引导、提示,不能放任自流。首先,要求撰稿人员在文稿起草前明确提纲。有了提纲心中就有了底子。有时也不要拘泥提纲,要敢于不断完善、修改或突破提纲,不要过分相信和过分依赖提纲,提纲是死的,而我们所要表述的工作内容是实实在在和活生生的,有时绝不是一个提纲所能包容的。其次,要把握工作,以工作为主。领导讲话稿大都是用来总结、部署、指导和推动工作的,撰稿人员在构思、动笔之前,必须明确工作重点,如对整体工作发展,各项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位 臵及进展,各个时期对全局工作起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作,一些重要工作的政策规定等,都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正确把握,避免文稿与实际工作形成两张皮。其次,再要求撰稿人员一定要明确文稿体裁。这样在谋篇布局时就能掌握正确的表达形式,做到胸有成竹。是讲话稿就要写成讲话的口气,是汇报稿就要成汇报形式,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述,容易使文稿为领导所认可,较多地被各方所接受,减少非议。

除此之外,统稿者还是要充分发挥撰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一是要有创新意识。发挥撰稿人员接触和消化吸收材料多、思考和议论问题比较多的优势,围绕文稿的主题进行创新,大胆提出一些丰富、深化的意见。不能让撰写人员有依从一般文稿模式的观念,更不能有盲目服从统稿者意志的思想,要让他们在撰写过程中,不断闪现思想火花,从而把文稿的主题表达更准确、更深刻。二是要有责任心。分块负责不是随心所欲,撰稿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无论是分工撰写哪一部分文字,都要认真谨慎,大到谋篇布局、观点提炼、数据引用,小到语言推敲、标点符号运用等,都不能出现差错。无论是领导讲话稿还是汇报材料,都要能经得起社会各界包括各种才俊之士、权威人士的检验。文章在写作过程中,要在‚精于战略‛的同时也要‚娴于战术‛。写作时要尽可能的排除干扰,一气呵成,以保持旺盛的写作激情和完整连续的思路。

(七)要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臹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那种‚老子的文章天下第一,谁也动不得‛和‚改我一字,男盗女娼‛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可以说是狂妄自负、浅薄无知。很多名人都很注重文章修改。曹雪芹著《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一部《战争与和平》竟然重写了8 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一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名著,也都是作者花五六年的时间,几易其稿,经过逐章逐节逐段逐句反复修改,用笔蘸着‚心血‛写成的。而现在有些作家根本不修改,躲在写字楼里用电脑码字,‚用身体写作‛,几天便造出一部大部头来,一年能写好几部全是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据权威机构统计,2002年,我国出版长篇小说直逼1000部,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17年里,长篇小说的创作总量才170部。现在一年的创作量,比原来近20 年的总量还多好

几倍。但大家想一想,又有多少作品令人难忘呢?浮躁若此,还指望出什么名著,也只有失望而已了!就这一点而言,还不如古人。我们的古人在语言艺术上非常注重‚炼字‛,主张‚意胜‛,要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越是名家,越不肯放过对自己语言的铸炼。象白居易作诗后先读给老妪(音雨)听、征求老太太的意见啦,欧阳修把稿子挂在墙上边读边改折腾不少日子啦,人们都耳熟能详了。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先用‚到‛字,再用‚过‛字,又换‚入‛、‚满‛等10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字。一个‚绿‛字使春风有了颜色。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一个‚闹‛字动感十足,据说也是经过多次改动才定下来的。其实‚绿‛字也好,‚闹‛字也罢,好处就在于准确、鲜明、生动,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春的画卷,动态地刻划了春天蓬勃、盎然的生机,而其它的字就没有这个效果。但也并不是说今不如昔。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旷世少有的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他就特别注重文章的修改。他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臷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它的开头开始用的是

‚盘‛字,发表时主席改为‚旋‛。既与出句‚飞‛相呼应,‚旋‛更突出动态,‚四百旋‛比‚四百盘‛生动多了,更把庐山写活了。还有‚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的‚乱‛字,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晶,和刚才说过的‚绿‛字、‚闹‛字一样,均属卓绝千古之字。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修改文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勇于写作,谦于修改;第二,要严肃认真,一字不苟;第三,要统观全篇,大处着眼;第四,要精益求精,小处着手;第五,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第六,要摒弃偏见,力求客观。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以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撰稿人还有必要主动听会,感受会场效果。会后主动征求与会者的意见,虚心、诚心地听取各方面对领导讲话的反映,取长补短,以便下一次把讲话稿写得更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修改的基本方法: 1.审阅修改法。初稿完成后,起草者本人应从头至尾进行审阅,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到全篇的结构布局,发现问题,留下标记,全部阅完,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修改。2.通读修改法。自读自改或一人读大家改,在读诵的过程中发现文中语句不通畅、衔接不紧密、表达不清晰及缺词丢字等方面的毛病,随笔修改。领导同志的讲话,采取这种办法最好。3.冷藏修改法。文稿拟就之后,暂时搁臵一旁,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再拿

出来‚复看‛。这时,有些毛病不需别人指点,自己能很快发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对较急文稿不太适用。4.讨论修改法。即集体会诊。主要是对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文稿,请熟悉文字或相关业务的同志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一起修改,这样可以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或认识上的偏执。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发征求意见稿,在较大范围内修改。5.特邀修改法。即求助高手。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公文,可邀请有关领导、权威人士进行把关,帮助修改。这样可以使文稿更加可靠、科学、准确。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修改文章呢? 1.要深入发掘主题。修改的重点是十六个字:‚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润色文字‛。第一,深化主题,既有在原来意义上的发掘和深化,也有特殊情况下的主题改换。尤其要注意看主题是否符合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本地实际。第二,改动材料。累赘的,要删剪;不足的,要增补;过细的要浓缩;观点与材料脱节的,要调整或改换。第三,调整结构。凡是层次段落不清楚,连结不紧凑交待不明白、开头结尾不连贯的,都在修改、调整之列。第四,润色语言。一是消肿,将多余的段、词、句、字删掉;二是改动不合语法、不贴切的词句和不妥当的提法,修补句子的残缺成份;三是选择更优的表达方式,或对原来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2.要认真搞好修辞。讲话修辞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简(不罗嗦),切(不空泛),明

34(鲜明),尽(无遗漏)。换句话说,就是实现语言表述的准确、鲜明、生动、简练。修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消极修辞,一个是积极修辞。公文写作与文艺创作不同,文艺创作主要是采用形象思维方式,而公文写作主要是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因而公文写作消极修辞是基本的,积极修辞是争取运用的。消极修辞的主要方法,一是锤炼词语,二是选用恰当句式,使文稿看起来和谐,用起来准确,听起来悦耳。积极修辞主要用描述、替代、引导、变形、排比的方式,使文稿生动,增强感染力。如把引进外资和技术比作‚借水行舟、借鸡生蛋、借梯上楼‛,把部门协作比作‚大合唱‛。采用积极修辞时,夸张的方法要慎用,‚双关语‛要禁用,也不要滥用省略。如自贡杀剂厂的(自杀的)、开封刀具厂的(开刀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技院)、在长春市发电报‚速来长市‛结果去了长沙市等,有的还含有黄色成分,如百亩良田开发办公室(百开办)、(社精办)等,极不严肃,要防止这种用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公文稿中出现。语言要用准、用活、用响。一篇文稿中,如果有几句叫得响的语言,往往大增其色,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35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使用语言,要注意词义概念的准确,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要区分事物的不同分寸、大小、轻重。比如说一个村庄、企业不可轻言‚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基层领导同志不可能‚作了重要批示‛;要注意感情色彩的不同,贺信、慰问信的语言格调就应该热烈,讣告、悼词和语言格调就应该深沉;要用好模糊与周密、全称与特称,在特别情况下,模糊语言往往是最准确、周密的语言,如‚取得了一定成绩‛、‚尚有不小差距‛之类,比用量化概念要准确、贴切得多。要重点把好文稿的政治关、政策关、法规关、文字关。重点审核公文的结构是否清晰,语句是否符合形式逻辑,字词使用是否妥贴,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人名、地名、时间、引文、数字是否准确,等等。(字词例:汉字象形字很多,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如‚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路线、线路‛,搞错就是政治性错误。又如‚史无前例、史无前列‛、‚选拔干部、选拨干部‛等,搞错了是常识性错误。(举例:三等功;邓 黄)⑴有一篇报道,原意是‚送子

服法‛,一字用错,将服从的‚服‛写成降伏的‚伏‛,从纸面上把人家儿子给毙了。⑵一个广场树着一个牌子,写着‚对于发现践踏草坪者,罚款50元‛。⑶又如,古时一人骑马不慎踏死了人,别人告他的罪状是‚跑马踏死人‛,眼看性命难保,有人为他着想,取笔在状纸上一勾,变成‚马跑踏死人‛。这样,主犯由人变成了马,罪行减轻,免于一死。⑷还有,太平天国时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连吃败仗,上奏时幕僚写道:屡战屡败。曾看后怕在皇帝面前吃罪,提笔一划,改成屡败屡战。这样,意思就有了很大不同。⑸再如败在一个字的战争。据史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预定在沁阳会师聚歼在河南的蒋军。冯的参谋拟臸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焦作,一个在驻马店,一北一南相隔数百公里,结果会师不成,反被蒋介石分割包围而打败。仅仅多了一撇,冯阎兵败中原。否则,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⑹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11 月),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柳州展开激战。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20公里的六甲地区。美国第六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前去轰炸那里的日军。可是机场译电员误将‚六甲‛译成了‚六寨‛,而六寨却是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司令部所在地。当17 架美军战机飞临六寨上空时,当地军民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向盟军飞行员挥手致意。然而,美军飞机回报他们的是一颗接一颗的炸

弹。这次误炸夺去了1名中将、2名少将、200多名上校以上军官、800多名士兵和5000多名平民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字引来灭顶之灾。这都充分说明用词用字的重要性。另外,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很重要。标点符号例:(1)一个媒人介绍一女子:‚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因无标点,男方误认为:‚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娶回家后,大失所望。(2)一地主与教师在下边一句话的理解上,酿成一场官司。地主解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半分文学费。‛而教师则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分文学费。‛⑶ 有一条报纸标题新闻:‚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因无标点,被一领导干部读成‚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引得哄堂大笑。⑷已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⑸某人规定其子每天要记日记,晚上他要检查儿子的日记。一日,他查完日记后,对儿子的母亲大发雷霆。妻莫名其妙,为夫曰:‚有据可查!‛他把儿子的日记摊在桌前,其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今日王叔叔来我家玩,我做完作业后,叔叔夸我做得好,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妻大怒,斥问小儿。小儿哭叫:‚是我把标点点错了,……应该是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你说标点符号事大事小?她居然能够影响到家庭安定!所以,要教育孩子从小就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哟!以上这些,不少有文字游戏之嫌,但至少都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3.要注重改良文风。评价讲话稿写得好不好,主要看讲话目的和内容反映得好不好,有没有真知灼见,有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不是锦绣般的文字。目前很多文稿的弊病多出在这个方面。一是内容空,有其形无其神,言之无物,好象就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二是篇幅长,且有越写越长的趋势,文章不是围绕一个主题紧密去写,而是摆开架子,把所涉及的工作一条不漏地排列开来,洋洋万言,生怕把什么事漏了,最后给人的感觉是一份资料、一本流水帐。三是论述乱,不分内容特点和对象的知识层次,先论述一番再说,结果议论一番读者最熟悉的东西,毫无作用。四是抄袭多,用剪子加胶水‚写‛文章,用计算机粘贴‚写‛文章,不分时境变化、场合变更,照抄照般,搞文字‚批发‛。这是稿文写作中的不良作风,必须切实防止和转变。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我认为,当前改进文风至少要注重以下四点:一要‚实‛。言之有物,实事求是,不搞虚假浮夸,做到政策确实、情况真实、措施扎实、文风朴实;二要‚准‛。重点突出,逻辑严谨,结构合理,文字通顺,文法规范,用词准确;三要‚短‛。有的放矢,能短则短,不搞拖泥带水、华而不实;四要‚明‛。个性鲜明、思想鲜明、特征鲜明,表述新颖、生动,通俗易懂。下面,我再重点强调一下简短、39 生动这两点。一是简短问题。当前文风中的突出问题是‚假、大、空、瘪、长‛,其中长是最多见的,可以说是久治不逾的顽症。我们一定要在‚文字精炼‛、‚篇幅短小‛上下功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要语不烦,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自然使人愉悦;冗词赘语,唠唠叨叨,不得要领,怎不令人生烦?刘勰(协)言道:‚缘学在博,取事资约。‛文学大师林语堂说:‚绅士的演说应该象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千万不要认为文章写得长才有水平。什么时候你总觉着自己写的太长了,那就说明你写文章又有了进步。为文者大多倡导、力求精简,多数人都是喜短不喜长的。古今中外,概莫属外。先说古代——明朝初年刑部尚书茹太素向洪武皇帝朱元璋奏事,写了一万七千字。朱元璋叫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读到过半还未谈到正题,朱皇帝龙颜大怒,训斥并让人狠揍了他一顿。第二天又叫人接着读,读到最后的五百字才知道他要讲的正事。这就是说前面一万六千五百字全是废话。此后,下令,凡上书者均照后五百字的格式来写,违者论罪。此事载于明史,绝非虚构。还有贾岛、韩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已成为精心琢磨用字的典故。大家琢磨一下‚推敲‛二字:一个是孤寂之意,一个是幽静之美;一个是莽撞闯入,一个是礼貌拜访;一个是音节阻滞,一个是音节响亮,给人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这里,我要说另外一个掌故。欧阳修《六

一诗话》中记载:陈某人偶得杜甫诗集旧本,其中《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句中脱一字。他与几个诗友各试补一字,有‚疾‛、‚落‛、‚起‛、‚下‛数字之多,都不能定。最后得到善本,一对照,方知是‚过‛字,众皆叹服。诗圣就是诗圣,虽是一个字,却众不能及。那么,杜甫的这个‚过‛字好在哪里呢?这两句诗是赞美蔡都尉武艺高强的,上句说他纵跳功夫好,下句说他枪法好,‚身轻一鸟过‛,形容他跳跃得又高又快又轻。用‚疾‛,不包括这些意思;用‚落‛、‚起‛、‚下‛,只能形容动作的开始或结束,也不恰当。杜甫用的‚过‛字,最能达意传神,是‚诗眼‛,不得不佩服。杜甫还有个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10字,就把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出来了。诗仙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14个字,就把三峡两岸崇山峻岭的秀美景色、长江的急流及个人爽悦的心情都写出来了。刘邦《大风歌》只四句,荆轲《易水歌》仅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仅有四句,但都壮怀激烈,语短意长。苏辙作《六国论》,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也仅用了600来字。所以,炼字就是要删繁就简,选词就是要有高度概括性,这样才能做到简炼。以上说了这么多,无意让大家都去当诗人、骚客,而只是想说明一词一语如果用得好、41 炼得精,往往会使全篇生辉。再说当代——现在国际上通行领导者人站着讲话,为什么?就是让人讲得少讲、短一些、精一些,不讲废话。周总理四届人大会议的报告,因总理身体有恙,毛主席指定小平同志负责组织起草,要求不超过5000字,小平同志认真照办。5000字不也很管用吗?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只用了四个自然段,通过‚三个伟人‛、‚三次巨变‛的高度概括,便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历史进程简述得十分清楚,极富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通过八个成就、十条经验,便把十五大以来的五年及江总书记在位的13年的工作总结得一清二楚。在起草十六大报告时,江泽民同志强调,是政治报告,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讲大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要下决心精简文字。有人提出对13年的成就的评价应有分量,建议用‚几个最‛,有人提出用‚几个新‛。起草组经过认真斟酌,用‚三个时期‛(即: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对13年的历程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十六大报告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括为6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句话36个字,就描绘出一幅新世纪前20年宏伟蓝图,可以说是公文‚要言不繁‛的典

范。三说国外——能文者惜墨,善辩者寡言。国外也这么认为。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只有1260字;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52字;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发表的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的重要广播演说只有3800字;罗斯福的总统就职演说仅有985字;最短的总统就职演说是1793年华盛顿的演说,仅135字;林肯著名的葛提斯堡演说只有10个句子。他的演讲重点突出,一气呵成,仅600多字的演讲辞,从上台到下台还不到三分钟,却赢得了15000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并轰动了全国;1984年7月17日,37岁的法国新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发表的演说,更是短得出奇,只有两句:‚新政府的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团结法国人民。为此要求大家保持平静和表现出决心。谢谢大家。‛有人曾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他答道:‚两个星期。‛‚那准备一小时的讲稿呢?‛‚一个星期。‛‚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所以,简短不是一味求短,而是深思熟虑、高度概括的结果,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做到的。文稿语言虽不能如文学作品那样‚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贾岛语)、‚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语),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但也要严格锤炼,惜墨如金,切切不可低估了听众的理解水平而反来复去地说。要力避数字、43 事例成串,道理、措施无边,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材料的选用上,要处理好轻重;在层次的表达上,要能不展开的就不展开;在语句的遣用上,不说多余的话、不述交叉的事、不用重复的词,能从近处着笔的就不延伸远处,能跳跃运笔的就不步步相连,能综合概述的就不分写细述,能归纳合并的就综合处理,能点到即可的就意尽言止;努力做到‚一字入公文,九牛拉不出‛,多写一些短而好的文稿。二要生动问题。‚公文不是无情物‛,不能成为千篇一律、沉闷呆板的八股文,或演变为套话连篇、浮光掠影的官场应景文章;不能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讲话稿的语言有别于文学创作,但同样需要活泼生动,富有文彩。首先,要出新意。文贵在新,就是说在文稿的内容、风格和文体上要立新意,不落俗套。不能搞党八股。八股文章的第一股需要承题,就是按题目的词句先说一段。有一年的考题是《事父母》,一个考生按惯例以设问起句:‚夫父母,何物也?……‛考官见了,哭笑不得,愤然批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乃生尔此怪物也。‛所以,不能总按老一套办事。现在也存在新八股,有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成为上级领导讲话或有关文件的翻版,讲话成了拼字游戏;在篇章结构上,也常常是:帽子、总结肯定前段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提出要求。长此以往,形成了许多‚套路‛。讲话‚三段论‛:第一段讲提高认识,重要性啊、紧迫性啊;

第二段讲目标、措施;第三段讲加强领导。以至于有的同志戏言:领导讲话有何难写?前边‚同志们‛,后边‚而奋斗‛而已!党八股使一些领导同志讲话形成了一定的定式。有一位领导干部,给儿子办9天,发表即席讲话:‚各位佳宾,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切实指导和无私帮助下,在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老婆胜利怀孕并顺利生产了。儿子哇哇坠地,使我倍感高兴和鼓舞。这是我和我爱人团结奋战、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所分不开的,凝聚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和汗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是集体力量和臹慧的结晶……‛当然这是笑话,夸张了一些,但类似的事情有,并且还不算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第一个用花形容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焦裕禄同志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不能不老跟在别人的后面跑。我国唐朝诗人崔颢(音浩,白的样子)在黄鹤楼上写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诗仙李白到此也是百感交集,颇有诗兴,但揣磨半天未能跳出崔诗意境,只好作罢,并坦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看李白甚是可爱,写不出的时候千万不能硬写,写不出新意还不如不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呢?我认为可以从内容、思想和

反映问题的角度这三个方面来解决立意新的问题。一是内容要新。在取材方面,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二是思想要新。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有开拓精神;三是反映问题的角度要新。对同一工作,要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反映,独具特色,避免雷同。其次,要注意修辞。就是结构要新、语言要新。使用排比,可使文章逻辑更严密,层次更清晰,气势更恢宏;使用对仗,可使语言更整洁,易于传颂;使用短句,可使文章更富有节奏、韵律感。有时恰当地引用一首诗、一句名言、一个典型事例,就会使文章增色脱俗。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一些,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他那精湛、巧妙、娴熟、神奇的高超用语,无不令人折服。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他强调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把生动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来认识。1958年,他在看到一份写得很差的文件后,尖锐地批示道:‚此事我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如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下,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他还身体力行,为我们写下了大量极其生动的公文范例。他经常援引一些历史和民间流传的成语典故、民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寓言故事等,用以阐述深刻的政治、哲学和军事道理,从而使行文警策凝炼,引人入胜。据统计,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所用各类典故达近

千条,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伟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如他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别具一格,匠心独运,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形象而生动,好记又好懂,易于理解和执行,相比今天的开幕词、闭幕词,简直不可思议。文中有一尽人皆知的短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曾经激励了几代人!他老人家还用‚打扫房子‛、‚洗脸‛说明批评和自我批评;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比喻青年人;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说明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明党的文艺政策和学术政策;用‚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说明继承、发展和借鉴,至今读来异常亲切。如在革命处于最困难时期,针对一些同志‚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经燎原》一文结尾处,以乐观的态度、极其形象的语言、高瞻远瞩地指出:‚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用语不仅如诗一样完美,而且构成了气贯长虹的气势,给人以信心、力量、启迪和鼓舞。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有这样一

段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边问边答,层层递进,形成强弩之势,雄伟无比。如毛主席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通篇采用面谈形式,表达形式很新,风格独特,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如:‚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下去,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显然,这样表达,生动、明快、犀利,耐人寻味,如果用书面语言,不仅与促降书的题旨和情境不相协调,而且会使行文黯然失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如毛主席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其结尾是:‚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番话何等清脆响亮、慷慨激昂,恰如黄钟大吕之声,三日绕梁不绝,言尽而意无穷,充分显示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气概!下面,我再给大家读一篇范文(里面的一些句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对全文不

解)。

为建设—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毛 泽 东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代表总数1226人,报到的代表1211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15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70人。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于法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负有重大的任务。

这次会议的任务是:

臸定宪法;

臸定几个重要的法律;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政府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臸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6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个讲话多么简炼、庄重、生动、有气势。我们平时要经常认真地琢磨、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范文,这对于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字水平,提升讲话稿的品位很有帮助。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扩大知识积累,认真谋篇布局,精心组织起草,细致进行修改,拿出让领导满意、群众认可、高品位、高水准的讲话稿,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最后,回答朋友们提到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领导讲话和发言有什么区别?领导讲话有别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而且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现实中,常有将‚讲话‛与‚发言‛两者混淆的起来的情况。‚讲话‛与‚发言‛属于两者相近的非正式公文,有3个相同点,有4个不同点。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口头表达的附属文字材料,有口语的思维和逻辑表达方式。(2)其使用都是在公开或一定范围的公开会场上发表。(3)在同一个会议上两者都对同一对象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其不同点:(1)‚讲话‛是属于会议上领导者使用的体裁,而‚发言‛则是属于被领导或

下载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写好领导讲话材料(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典型材料 拿起笔杆子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方法,能使你在写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统筹安排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因此......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领导讲话稿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良好的写作功底是写好讲话稿的基础,但给领导写讲话稿又不同于普通的写作。自己的文章是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抒发的是个人思想感情,而给领导写讲话稿是......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2009-10-31 11:3408-08-31 13:44 发表于:《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分类:未分类领导讲话,是领导们参与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推动工作落实......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一、起草领导讲话应掌握的要领 有的同志经常说,“领导讲话很难写,特别是很难写好,要想写好,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是:文无定法,没有什么窍门可找,但确实也有规律......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