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农发项目助推西吉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
国家农发项目助推西吉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
近日,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西吉县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计划下达了批复,批复西吉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个,总规模0.68万亩,项目总投资975万元,其中,马铃薯良种繁育项目344万元,连同已实施的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西吉县马铃薯原种繁育项目,累计投资西吉马铃薯原种繁育资金625万元,新建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800亩。
近年来,西吉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加工生产能力,加大鲜薯外销,呈现出“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三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1.7%,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6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西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优质种薯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此,西吉县提出了大力培育脱毒种薯繁育建设的基本思路,举全县之力建基地、增投入、提单产,国家、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多次组织专家调研西吉马铃薯产业,确立扶持西吉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复的西吉县2009年、2010年马铃薯原种繁育项目,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课题、技术培训、检测仪器设备购置等方面全面扶持西吉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并通过建立“技术部门+农民+企业”的新的种薯推广模式,达到技术指导到位、市场化运作、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目的,稳步推进西吉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发展。
第二篇:甘孜州2014年招商引资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项目建议1
甘孜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项目建议书
项
目
建
议
书
编报单位:甘孜州农业局 编制时间:2014年05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甘孜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开发(二)项目单位:甘孜州农科所
甘孜州农科所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唯一的农业科研单位,也是我州最早开展马铃薯品种引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单位,技术在甘孜州处于前列。从2006年开始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开展马铃薯引育种研究,在马铃薯高产栽培、晚疫病防治及马铃薯脱毒薯原原种扩繁等技术在甘孜州属一流。现从事马铃薯引育种、脱毒快繁、栽培技术及推广的科研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3人,主任科员1人。目前承担有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马铃薯晚疫病危害及防控预警技术研究”及州“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等课题。现引进、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有:中薯3号、费乌瑞它、冀张薯8号、川芋117、川芋802、中薯9号等10个。合作育成马铃薯新品种川芋802。对本地优良品种“甘孜紫皮”进行了脱毒复壮。通过几年对马铃薯新品种引育、栽培技术的研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拟建地点:道孚县、甘孜县
(四)建设内容与规模。
1.新建马铃薯种薯储藏库1000㎡;
2.10万亩种薯繁育基地(包括轮作区5万亩)。项目建设年限:1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气候冷凉,较干旱,大部分地区只适合马铃薯、青稞等抗逆性强的作物种植。马铃薯已成为甘孜州农牧民主要食粮,又是冬季牲畜过冬的补饲的重要食物来源,在当地农牧民群众基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铃薯还是当地农牧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蔬菜供应淡季马铃薯市场价格高达2.0元∕公斤以上。8至10月产地鲜销价可达到0.6—0.9元∕公斤,冬季在本州市场上可达到1.0—1.6元∕公斤,其经济效益比当地主要种植作物青稞高一倍以上。但由于我州财政资金不足,科研投入资金较少,无专门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导致品种退化,薯块小,畸形薯、病薯多,产量、品质下降,农户收入减少。因此,有必要建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解决马铃薯品质退化问题,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对改善和提高藏民族地区农牧民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藏民族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繁种供种能力不足,生产基础条件落后,马铃薯脱毒种薯主要从成都平原和西昌引进,成本价格高,老百姓接受难度大,良种串换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建设好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对于发展民族地区马铃薯产业,提高商品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是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四川省现有马铃薯种植面积950万亩,2012年计划达到1500万亩,届时年需马铃薯种薯达225万吨,种薯市场需求量很大。建设、选择、发展好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对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甘孜州地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气候冷凉,较干旱,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条件差,种薯种性退化慢,是天然的优质种薯繁种基地。甘孜州周边地区(雅安、石棉、荥经、汉源等地)常年有到我州道孚等地调运马铃薯种薯的习惯。通过项目建设,建立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不仅可以为我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薯,还能为四川省及周边市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
3.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解决藏区粮食自给问题是党和国家历年来都重视的问题。在海拔高度普遍较高的甘孜州地区种植马铃薯占有绝对优势,面积、产量均占该区域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的20%以上,产值占30%以上,既是这一区域群众的主要口粮、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马铃薯产量的高低、收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通过发展高产作物马铃薯,既可增加贫困地区粮食产量,减轻国家粮食供应压力。同时又能为贫困地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中国农科院屈冬玉博士指出:“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21世纪的中国非常重要。解决人口峰值的食物有效供给和提高生活水平,潜力在马铃薯。”甘孜州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长,具有马铃薯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且马铃薯的增产潜力是一般粮食作物
无法相比的,只要在栽培技术上多做文章,增产潜力巨大。因此,建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能有效地促进甘孜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解决我州农牧民口粮及冬季牲畜补饲问题,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有利于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意义长远。
4.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马铃薯集蔬菜与粮食作物的优点于一身,而且弥补了蔬菜及粮食作物营养中的不足。马铃薯富含大多粮食作物中没有的维生素C,主要氨基酸含量几乎与鸡蛋相等,钾的含量比香蕉还高,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西餐中,马铃薯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农业部对马铃薯的营养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称每餐只吃马铃薯和全脂奶粉即可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我国人口13亿,人均每天食用250克马铃薯鲜薯(相当于每人每天食用37.5克薯泥粉),则年需1.2亿吨,而目前我国年产总量不足6000万吨。因此,加快马铃薯的发展,保证马铃薯的供应,对于提高我州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2.1市场条件
甘孜州马铃薯现有种植面积13万亩,计划2013年发展到30万亩。农户种薯来源主要是自留种,由于大部分马铃薯品种种植时间长,种薯退化情况严重,急需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稳产马铃薯新品种,换种需种量巨大。另外四川省现有马铃薯950万亩,2012年计划达到1500万亩,列全国第一,据统计,以每亩130公斤种薯计,届时需要马铃薯种薯
195万吨,成都平原每年200万亩秋薯(播期为9月上旬)需要调用种薯26万吨。为此,需要大量优质脱毒种薯。
2.2区位条件
甘孜州作为全省第一大藏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约1/3,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种薯种性不易退化。为积极配合省、州马铃薯发展战略,甘孜州农业局制定规划,计划经过几年努力将我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重点在成都平原的秋薯和丘陵区冬薯种薯上做文章,即为成都平原秋、冬薯种植提供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
甘孜州大渡河流域海拔1700~3000m地带,马铃薯冬(1~2月)或春(3月)播种,7月中旬前收获,通过休眠后9月上旬供成都平原用种,面积可达7万亩,总产可达2~3亿公斤。大渡河流域到成都距离平均300km,道路为G318及G317线,交通较为便捷,是建设产业化原种基地的理想区域。道孚县八美镇距康定及大渡河流域80~180km,海拔3400m左右,属高山宽谷地貌,土层深厚、土地成片、地势平整。马铃薯种植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品种不易退化,常年有外销种薯习惯(雅安市地区、荥经、汉源、石棉等地),可建成万亩原种保持基地,专供大渡河流域商品种薯基地用种,部分供应丘陵冬播区。
2.3技术条件
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坐落于甘孜州首府—康定县。下辖直属农场坐落在道孚县八美镇,现有耕地面积300余亩。与省农科院合作多年,开展了马铃薯育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
效。与省农科院合作育成马铃薯新品种川芋802。现马铃薯育种课题有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3人。并长期坚持在育种第一线。有马铃薯组培室、原原种生产的网室大棚,原种、栽培种生产基地等。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三、拟建项目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
马铃薯种薯基地10万亩(包括轮作区5万亩)
(二)建设内容
1.种薯贮藏库1000㎡; 2.一级种薯基地田间工程。
(三)所选建设地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
道孚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的断裂带。东与丹巴,西同新龙,南和康定、雅江,北与炉霍及阿坝州的金川、壤塘等共七县接壤相邻。境内幅员面积7546k㎡。气候条件较好,多年平均降水量900m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13.5℃左右,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日照时数1500小时,7月最高温度32℃。1月最低温度在-8℃左右,昼夜温差大,适宜马铃薯种植生产。
道孚的交通不仅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通往北路8县的第一站,也是通往西藏的门户。地理位置被历代兵家重视,是屯兵之地。川藏公路317线贯通道孚境内,境内八丹公路可经过丹巴、小金、郫县到达成都。县城至玉科公路可通过阿坝州至成都。雅道线可把道孚至甘孜州南部的雅江等县相连。如今,全县乡乡通公路,县境内专用道有17条,共长
315.5km。成都至道孚的柏油路已完成,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
甘孜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海拔3400上下。甘孜县幅员辽阔,全县面积7357k㎡,总人口5.5万人地处东经99°08′—100°25′,北纬31°24′—32°54′。素有“康北粮仓”之称。东与炉霍县接壤,西与德格县毗邻,南与新龙县、白玉县交界,北与石渠县、色达县、青海省相依。甘孜县历来是甘孜州北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甘孜州北路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川藏北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县城一带属高原河谷气候,寒冷干燥,澄彻晴朗,地势开阔,日照长,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有“小太阳城”之称,年平均气温5.6℃,最高气温极值31.7℃,最低气温极值-28.9℃,年平均降水量636.5mm。甘孜县水资源十分丰富过境主要有雅砻江、达曲河、泥曲河三条河流,雅砻江年径流量为90.455亿m³,达曲河年径流量为12.23亿m³,泥曲河年径流量为14.7亿m³。地下水基本未开发利用,温泉分布较广,地表及地下水水质均较好、无污染。全县有可耕土地19.65万亩,常年播面在14万亩左右,农业人口每人平均有耕地5.59亩,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12.86亩;
交通四通八达、川藏油路直通甘孜,整个川藏北线横贯县境80km,甘(孜)新(龙县)、甘(孜)白(玉县)、甘(孜)色(达县)公路连接了川藏公路,县级公路、区乡公路已形成网络。
四、项目投资预算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五、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5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年产种薯5000万公斤,年产值达80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1.推动地区特色产业产业化,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马铃薯在优势产区的发展优势,使之初步形成种源基地,进一步发展成育、种、加工一体化的优质马铃薯种薯产业基地。对民族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种薯产业化开发成功,比较效益将亩增加1000元以上,为我州贫困地区、二半山地区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将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贡献。
(三)生态效益
本项目采用轮作方式,不仅能通过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还可减少病虫草害,将会大大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用量,消除农药残留对食品的污染以及对周边地区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破坏;化肥的施用量的降低,进而可减少因化肥中氮、磷、钾的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该项目的建成,可辐射推广马铃薯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产品的档次,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土地商品生产的附加值。
六、结论
项目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推动我州马铃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项目的建设,可解决当地马铃薯质量退化导致的减产问题,提高该地区粮食的产量,保障民族地区基本口粮供应。另外,基地建成后可为本州及全省低海拔地区提供大量的优质马铃薯脱毒薯,有利于促进我州乃至于全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及本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的要求,立项依据充分,投资方向正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规模适度,资金使用方案合理,环保符合要求,技术可靠,配套资金落实。项目实施后能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因此项目实施可行。
第三篇:关于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的补充规定
关于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的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增强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的规范性、有效性,为各项目建设成果和效益提供丰富的支撑素材和严谨的证据链,现就项目建设支持材料体系在《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佐证材料及建档工作标准要求》及其附件《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档案管理分类一览表》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规定,根据建设任务和验收要求再做后续补充。
一、总体要求
各级项目建设部门和负责人及时固化建设成果,定期做好项目档案归集工作。
1.各级项目实施前有调研、有论证、有方案(计划)。
2.项目实施中有过程记录、有监控或检查记录,项目完成有验收、有评价、有总结。
3.项目的整套技术资料完备。4.有专门的形成性的项目档案。
二、具体要求
各一级项目在对照任务书中规定验收要点准备支持材料的同时,应将以下统一性规定要求纳入支持材料体系:
(一)重点专业建设类项目统一性规定材料
1.实训室建设项目:(1)项目建设论证报告(含兄弟院校同类实训室的技术水平、实训室的需求分析、功能定位、设备配置方案、学生收益范围及效益等等);(2)项目建设方案(含设备技术性能、功能布局、建设进度、项目预算、预期效益等);(3)调研报告;(4)实训项目操作流程;(5)实训室规章;(6)项目指导书;(7)学生作品或产品;(8)实施记录(含设备使用记录、教学记录等);(9)合同及验收报告;(10)对外服务的协议文本、技术文件及相关记录等。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1)商谈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2)合作协议书;(3)主要合作项目的实施记录(含照片和图片);(4)合作项目资源(项目合作的资料及其它文本);(5)实习(训)的计划、动员、实施和学生完成实习的报告等。
3.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项目:(1)经过批准的培养计划;(2)培养培训过程的协议书、各项目培训工作总结、职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和现场照片、图片等;(3)课题及研究项目材料(精品课程立项申请书、立项文件、网站抓图等质量工程项目、发表的论文、编写的教材、科研课题立项书和结题报告、主持与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材料,如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4)培养情况总结(含新增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览表)。
4.“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项目:(1)经过批准的总体实施方案;(2)培养培训计划;(3)相关的协议书、各项目的培训工作总结、相关证书和现场照片、图片等;(4)课题及研究项目材料;(5)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情况总结(含新增双师素质教师一览表);(6)下企业顶岗实践材料(含审批表、考核表、实践总结)。
5.兼职教师聘用项目:(1)聘约、聘书;(2)兼职教师授课的记录(含教案、授课计划、学生评价等);(3)兼职教师的个人信息和资质证书等;(4)薪金或报酬发放记录;(5)兼职教师上课任务书;(6)其他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佐证材料(例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
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1)企业调研报告及调研过程形成性材料;(2)校企合作商谈的有关记录;(3)有关协议;(4)典型校企合作项目的协议文本和技术文件等;(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材料;(6)经固化的阶段性成果;(7)改革效果的证明材料;(8)其它证明改革成效的重大成果。
7.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1)岗位(群)调查报告;(2)人
才培养方案;(3)相关专题会议记录或纪要;(4)外出培训和交流的记录;(5)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分析;(6)课程体系修订记录;(7)课程体系的外部评价材料;(8)反映学生质量的材料。
8.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课程标准;(2)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实施记录(含音像资料);(3)课程评价材料;(4)课程研讨会议记录;(5)调研记录及报告;(6)课程载体(教材或项目);(7)学生作业或作品;(8)以课程为单位的总结报告;(9)以项目为单位的总结报告;(10)被评为精品课程(院级及以上)的批文、申报材料等。
9.教材建设项目:(1)研讨会议记录;(2)调研报告及原始素材;(3)课程编写大纲;(4)教材实体;(5)教材使用情况;(6)师生对教材的评价材料。
10.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建设方案;(2)结构框架图;(3)相关源程序(指平台)或程序开发的原始记录;(4)资源使用的数据及效果描述;(5)资源库网络实体。
11.师资培训项目:(1)师资培训项目的计划;(2)有关会议记录;(3)有关协议;(4)培训过程记载(含照片图片等);(5)培训项目的实施计划;(6)有关培训效果的反馈;(7)送培院校及培训对象的信息;(8)各项目的培训标准。
12.对口支援项目:(1)协议书;(2)对口支援的实施记录;(3)相关图片或照片;(4)受援对象的反馈意见;(5)支援项目的使用情况。
13.校企合作项目:(1)校企合作协议;(2)集团化办学资料;(3)顶岗实习协议(学生)、责任保险与实习报酬;(4)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花名册;(5)实习制度与管理机制:实习管理机构及实习管理人员名单;实习记录、日记、教学计划;(6)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书;学校与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项目
1.体制机制创新:(1)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作方案。(2)机构设立及调整的相关文件;(3)机构运行记录、重要活动纪要;(4)体制机制建设相关协议书及支持材料;(5)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政府主导型”、“利益驱动型”、“自主经营型”合作发展模式建设方案、运行及成效情况;订单培养;集团化办学);(6)顶岗实习制度与管理机制;责任保险与实习报酬;社会参与;社会组织评价;服务企业、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7)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总结材料;(8)经固化的阶段性成果;(9)其它证明体制机制创新和校企合作的重大成果。
2.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建设。(1)争取政策支持的会议记录;(2)政府出台的支持学院发展和骨干校建设的文件;(3)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4)骨干校建设制(修)订的管理制度;(5)证明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建设的重大成果。
3.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项目:(1)改革方案和制度性文件;(2)调研原始材料及调研报告;(3)专题会议记录;(4)典型案例;(5)总结报告;(6)职工满意度调查原始材料;(7)重大项目听证记录;(8)员工考核记录;(9)全面校务公开原始材料;(10)管理决策能力研修班记录;(11)文化管理系列实践成果。
4.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项目:(1)教育培训服务的计划与总结;(2)教育培训项目的合同和协议文本;(3)对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4)组建技术服务团队的文件;(5)职业教育集团相关筹建文件及活动记录;(6)教学成果推广的原始材料;(7)专项调研材料;(8)专题会议材料;(9)兄弟院校参观考察接待的原始材料;(10)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设计、运行、调试成套材料。
(三)公共平台项目
1.学生素质拓展与学校文化建设平台:(1)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材料;(2)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原始材料;(3)相关协议或备忘录等;(4)就
业指导教师培训记录;(5)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6)学校就业材料、毕业生评价; 媒体报道资料;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部分就业学生的工资表。(7)德育工作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校园安全预案;(8)学校文化建设规划、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及反映活动成效和校风校纪等有关资料、文明单位或相应表彰证明材料等;(9)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方案(10)心理指导教师培训记录;(11)心理素质拓展基地活动记录;(12)心理素质教育计划、总结。
2.基础建设平台。(1)占地面积与使用:土地使用证明材料、主要建筑物权属证、建筑物平面图、建筑物面积统计表;(2)新征地批文、校园平面图等;(3)校园建设规划。
3.数字化校园平台(1)校园网:有关账册、设备统计表、相关制度和条例;(2)网站功能及域名、网络管理记录相关资料;(3)学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记录和作用发挥、取得效果的有关说明和材料。(4)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有关账册,多媒体教学设备名称、型号、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使用记录等。(5)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设计、运行、调试成套材料;(6)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规定;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说明;(7)相关成果、成效的有关资料。
(四)其它项目统一性规定材料
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执行情况的说明材料;(2)相关制度(标准)文本;(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及运行实施记录;(3)会议记录;(4)软件开发的原始程序;(5)教学督导监控记录及分的总结报告;(6)教学质量的调查材料。(7)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统计表;(8)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教师日志、教学管理资料及各种用表、教学质量检查、分析的有关资料。(教务处)
2.学校管理(办学方向、办学行为、领导班子)相关资料:(1)学校
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情况的有关资料;(2)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反映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方向及发展战略等有关资料;(3)学校2012-2014工作计划、工作总结;(4)办学行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保障措施、实施效果等资料。(5)纪律与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有关的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及上级考核、奖励、检查、审计和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6)领导班子:学校人事档案或经学校主管部门盖章的学校领导综合情况介绍(包括自然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实绩和奖惩情况等),学校中层干部测评及考核材料;有关业绩的说明、证明材料等。(7)战略思维与管理体系:院长近三年述职报告、学校改革创新的有关方案、计划和典型案例、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等方面反映突出成效的相关资料;(8)规范管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应对风险的各种预案、预警、办法和管理制度及规定;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及反映成效的相关材料。(党政办)
3.办学规模:(1)新生录取审批表;(2)在校生花名册;(3)学校近5年获得的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文件、奖牌、统计表 ;(4)教师个人获得的省级以上表彰奖励证书、统计表。(招就处、党政办)
4.社会贡献与骨干示范作用:(1)反映骨干示范作用的有关证明材料或资料;(2)提供成功办学经验的案例或相关资料;(3)反映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相关资料和说明材料;(4)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上的获奖证书、奖章、奖牌、统计表。(党政办、学生处/团委)
三、其它事项
1.项目档案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项目团队应在《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档案管理分类一览表》和本“补充规定”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项目建设和资料整理工作,为项目验收准备可信
度高的原始素材。
2.各项目根据项目自身的属性和特点理出清晰的支持材料目录并及时归档,随时准备接受学院项目办和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检查。
2013年6月21日
第四篇:国家农发办到宜秀区检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宣传报道
国家农发办到宜秀区检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0月31日上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检查组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副局长陈军的陪同下到安庆市宜秀区检查验收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组一行参加了宜秀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果汇报会,观看开发项目专题片,并对这个区2010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计划安排、资金到位、项目资金使用、工程进度、主要做法进行了综合性检查,还到宜秀区罗岭镇、五横乡就农业综合开发和自然灾害损毁项目进行现场查看。
据了解,宜秀区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898.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列支517.5万元,自筹资金381万元。资金到位率均为100%。先后完成了五横乡、罗岭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项目和2000吨茭白保鲜库扩建项目。
检查组进行了实地查看后,检查组充分肯定了该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检查组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机制,强化资金管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好的效果。并希望该区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做好新一轮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第五篇:宣治工发〔2010〕15号关于调整宣城市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组成员的通知
宣治工发〔2010〕15号
关于调整宣城市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 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组成员的通知
各县市区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直各单位:
鉴于人事变动,经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决定对市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唐宗义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
开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疏义元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 张剑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葛文政市检察院副院长
曹开泉市发改委副主任
诸贤德市纪委常委、纠风室主任
罗少彬市财政局副局长
葛锦明市住建委调研员
徐晓牛市国土局副局长
王雪凤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
江岸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组长
陆景湘市经信委纪检组长
李中明市水务局副局长
方洪平市工商局副局长
王琴市法制办副主任
武传利市人行副行长
王健市招投标中心主任
潘红市政府信息办主任
专项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
室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相对集中办公。办公室联系电话:2719229 传真:2719189
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
谢范宁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杜霖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员
陈建军市检察院监察处监察员
王炜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副主任科员
汪江涛市纪委执法监察一室副科级纪检监察员
戴修生市财政局经建科科长
凤晓松市住建委监管局局长
高本祥市国土局规划用地科科长
査宁市城乡规划局监察科科长
林亚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工程科科员
刘琼市经信委投资与技术进步科科长
刘汉振市水务局水利工程质监站站长
王振萍市工商局企业监管科科长
徐超纲市法制办法规科负责人
张斌市人民银行调查统计科副科长
杨克市招投标中心建设工程交易分中心主任
胡中峰市政府信息办科员
季韦市政务服务中心科员
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12月30日
主题词:工程建设调整专项工作组信息公开诚信体系通知抄送:省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省纪委、监察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
组成员。
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2月30日印发(共印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