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

时间:2019-05-14 04:4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

第一篇: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23号)。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劳动保障部门是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于贯彻落实好23号文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省厅决定召开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就是要动员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把23号文件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开创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23号文件出台的重大意义

办发23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技能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文件进一步确定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期间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含金量高,对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必将产生巨大的指导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技能人才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23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同时指出,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增强经济社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把高技能人才工作摆上这样的高度,这在省委、省政府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2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将大为改善,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将明显提高,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显著增强。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抓好23号文件的传达贯彻

第一,搞好传达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从现在开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组织专题学习,23号文件分为六个问题21条,涉及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劳动保障部门作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主管部门,只有学习领会好文件精神,掌握有关政策规定,才能抓好落实。特别是分管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局长,科(处)长,主任,技工院校的负责人以及企业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和劳资工作的同志,要逐条逐句地学习领会,把文件精神吃透,把政策规定搞懂。要把传达学习文件与研究贯彻落实的办法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高技能人才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地要按照23号文件要求,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抓紧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高技能人才工作。我们既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自身优势,又要主动与组织部、发展委、教育、科技、国防科工委、财政、人事、国资、经委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搞好协调配合,争取重视支持,形成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要制定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对于影响本地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联席会议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在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省厅计划在11月份开展全省高技能人才宣传月活动。我们将制定活动方案,撰写宣传提纲,会同新闻单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早动手,及早安排,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培养和使用高技能人才的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使敬慕高技能人才、学习高技能人才、争当高技能人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把23号文件确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3号文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落实文件精神,要做的工作很多。根据劳动保障部门职能,当前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立高技能人才工作目标

各地要按照23号文件中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数量和机制两个方面,研究确立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既要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又要重视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要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并逐级分解到院校和企业,明确目标责任,健全考核体系,确保高技能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研究制定配套文件

23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把文件确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好。还需要制定相关的配套文件,比如关于加强技师学院建设问题、关于建立首席技师制度问题、关于省技能大师和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问题、关于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问题、关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问题、关于安排部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等等,都要制定出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具体办法措施。省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文件,各地也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23号文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第三,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建设

方案,采取最能满足企业需要和发挥院校优势的合作方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省厅将在适当时候举办“技工教育校企合作论坛”,把学术交流、理论探讨、经验介绍与现场观摩结合起来,推动全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要认真落实“政府投资兴办的技工院校的办学经费要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的规定。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各负其责,主动向政府汇报,与财政部门沟通,确保所属技校的办学经费足额落实到位。这要作为考核各地贯彻落实23号文件的重要指标。最近,省政府就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召开了协调会,形成了会议纪要,今后技工学校招生将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统一规划,这将为技工院校降低招生成本、提高招生质量创造条件,省厅将积极协调省教育厅,支持各地抓好落实。

第四,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各地要按2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评价标准。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以贡献和实绩为基础。既要有统一标准,又要因业制宜,有所差异;既要突出技能水平,又要体现职业特色;既要体现创新能力,又要注重综合能力,把实际操作能力、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评、鉴定的重要标准。

二是优化评价方式。应积极推进评价方式智能化、科学化、社会化、网络化。各地应按照技能种类和等级,分别建立健全各类高技能人才考试、评价题库,运用计算机,现场随机抽题,模拟操作,微机评分,确保考评的公平性、规范性、科学性;考评队伍应实行职业化、社会化,由本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知名人士、高级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名师组成职业技能鉴??肃性和权威性。

三是规范评价程序。要切实把好三个关键环节。首先,要把好标准的认定关。坚持专业技能与工作业绩相统一,岗位要求与国家标准相衔接,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一致,做到有利于促进高级技能人才的知识更新、结构完善、技能提高,创新精神培养,锻炼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其次,要把好考题的审核关。应普及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突出实际专业技能水平,着力于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彻底改变考评内容与考评专业技能脱节的现象,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实力。再次,要把好考试结果验收关。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以上的本行业以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考评。要强化专家现场考评和面试答辩,真正让那些有实践经验的“行家”、“里手”、具有绝活绝技的技术带头人、关键岗位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促使他们脱颖而出。

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建设。认真落实“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人员、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规定,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第五,强化高技能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

各地要按照23号文件要求,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统一,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坚持技能水平与待遇标准挂钩,完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完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不仅要使文件中规定的这些制度落实到位,而且要结合当地实际加以完善。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要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好这些制度,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真正使高技能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贡献有奖励。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同志们,高技能人才工作机遇空前,使命光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贯彻落实23号文件作为新的契机,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的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县委人才工作领导会的讲话

内容预览: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人才规划,讨论制定“两支人才队伍”选拔管理办法,总结*年人才工作并部署*年工作。刚才人才科、汤部长对这几个材料作了详细的说明,大家在会前已经做了一些思考,刚才又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根据今天会议的意见,对人才规划、两个选拔管理办法进一步修改,提交两办审定下发。*年的工作要点也要在修改后尽快实施。下面,我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的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20*年全县的人才工作,可以说是全面展开、亮点较多、反……

对不起,阅读本文需要消耗 1 点!而你目前只有 0 点可用。点数不足,无法阅读本文。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充值。

第三篇:高技能人才工作参考

年来,潍坊市审计局积极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流机关、培育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工作目标,始终抓住“业务立局、素质强身”发展主线不放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推行自助选学、着力引进人才、加强实践砺练、完善培养机制、实施高端发展,强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梯次成才,为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高层次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制定《潍坊市审计局2008至2010年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立足实际、分层施教、注重效果,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培训。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请进来与送出去、集中培训和个别授课、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方式,利用现场、网络、院校等多种资源,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培训,有力提升了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推行自助选学。按照《潍坊市审计局关于推进全市审计工作科学转型的实施意见》,引导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自身科学转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将个人兴趣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采取个人自学、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考取各类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提升了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实现了知识更新与储备,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三是着力引进人才。对新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争取组织人社部门支持,在坚持“逢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化要求,重点引进财会、金融、工程、管理、计算机、法律等核心专业背景人才,尤其是既有高学历、高职称,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近年来,公开考选的10多名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人员占90%以上。

四是加强实践砺练。在审计实践中,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建立审计导师制,由科长或审计组长担任导师,“一对一”传、帮、带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对年轻同志敢于交任务、压担子,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内原则上要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一次以上,促进他们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提升把握宏观、服务大局、加强研究分析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组建经济责任审计研讨小组,让每个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实践砺练中,注重总结提炼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方法、评价办法,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向深入。

五是完善培养机制。制定实施《潍坊市2009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实行约束激励和业绩考评机制。建立以职责为中心、业务能力为标准、工作实绩为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二是实行定期轮岗交流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科室人员与其他业务科室、综合科室人员之间定期交流任职,激发工作活力,促进一专多能,培养“全科”人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优秀人才走上经济责任审计中层岗位。四是实行人才关爱机制。创建积极向上、拼搏奉献、团结和谐、拴心留人的工作氛围,真心实意从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六是实施高端发展。以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引导,贯彻落实审计署等三部门《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制定《潍坊市审计局关于建设高层次审计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围绕高精尖人才培养战略,在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选拔培养一批意识超前、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英语熟练、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审计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专家型、复合型、专业化和青年骨干经济责任审计人才,从而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带动整个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经济责任审计“铁军”。

信息3:内江:投资2亿 兴建人才“集散地”

11月6日,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的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正式开建。据悉,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内江、川南及周边地区的招商引资和人力资源交流、汇集,助推内江打造成渝的“人才集散地”。

扩大规模集聚人才

11月16日,内江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显得十分冷清。除几名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外,大厅里没一个招聘企业或求职者。

内江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是该市最大的人才市场,近千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能同时容纳166个企业和400名求职人员。“但除了周二和周五的招聘会外,平时来的人很少。”工作人员说。

“人才市场规模小,招聘会的影响力有限,全市的人才招募也受到很大限制。”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办副主任张贵说,相比其他市州,内江正规的人才市场数目少,规模小,平均容纳人数为200—300人,根本不能满足全市日益扩大的用工需求。

“成渝经济区获批后,大量人才将涌入成渝两地,人力资源成为各地发展的必争资源。”张贵说,居于成渝腹心的内江,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皆优,近年来,全市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富士康、巨腾国际等大型项目落户,未来三年员工需求将达20万人。

但是,据内江市统计局对全市百户企业的用工调查显示,近五成企业存在员工紧缺现象。内江人力资源不可谓不丰富,400万的人口,劳动力有177万人。但其中有114万人去了深圳、江浙等沿海城市务工。“待遇不高,工种不对口”,是本地企业招不到工的主因。

如何帮助本地企业解决 “用工荒”?如何集聚人才,在融入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些问题一直压在内江人的心头。

立足本地增强辐射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仅立足于内江本地区远不能满足招募需求。”内江市副市长陈朗认为,作为成渝经济区“椭圆城市群”的最中心,内江完全可以立足本地,吸纳区域内及周边省市的企业、务工人员,快速形成一个人才集散地,然后根据本地企业、区域内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

“立足内江,面向川南,辐射成渝,延伸周边城市”--这是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定位。

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包括人力资源交流市场、高级技工学校、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并配套建设师生公寓食宿中心、宾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农民工返乡创业小额担保中心。其中,配套建设的可容纳5000人的三至四年制高级技工学校和农民工短期培训基地,预计每年可培训15000人,缓解本地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同时向成渝地区输送各种对口人才,成为成渝的人才“集散地”。

“中心由内江与深圳跨区域合作兴建,可让内地与沿海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张贵说,此举既可促进内江的招商引资,又能引导更多劳务人员来内江谋职。

内江成渝经济区人才中心建成后,可同时容纳招聘单位500家,求职人员5000人,届时将举办大中专毕业生专场、职高毕业生专场、退役军人专场,解决企业大规模人力资源招募难题。

信息3:大连:检校合作培养高层次检察人才

12月8日上午,大连市检察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此举标志着检校合作、开办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班工作正式启动。

近年来,大连市检察机关始终重视检察干警专业素质的提高。针对工作需要和干警个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种业务培训活动。积极鼓励干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更新知识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增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大连检察机关具有法硕研究生学位的干警已达全部干警人数的15.1%。

大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伟表示,检察机关与高校合作,检校互助,优势互补,是提升检察干警法学理论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益尝试。他希望大连海事大学以高层次、实务型法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合作办学特色,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检察实务,从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倾斜,使教学更加贴近检察工作的岗位需要。与此同时,利用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全市检察干警开办高端讲座。信息4:培养“两加一推”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 培养“两加一推”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

12月5日,贵阳医学院学位授权三十周年庆典暨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筑举行。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贵阳医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3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30年。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医疗服务。自1981年至今,学校获得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从原来的1个增加至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8个增加至40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从18个增加到24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由1978年首批8名硕士生、2004年首批5名博士生,发展到目前的2011级497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在校研究生总数达1454人。1978年以来,学校培养毕业的3008名研究生多数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领军人物或学术骨干。33年来,贵阳医学院“以人为本”理念植根医学教育,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深入人心;质量意识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创新教育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生教育不但面向科学前沿,更面向国家发展的需求。

在分析当前形势、审视自身不足的同时,贵阳医学院提出从四方面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加强导师育人职责,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医科院校的软环境建设;从制度层面落实助研、助教、助管等“三助”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中关村,因人才而生。没有“中国互联网建筑师”亚信科技,我们“触网”的时间表会推迟;没有“星光中国芯”的缔造者中星微,我们的电子产品仍会大量植入进口多媒体芯片;没有“众里寻他”的百度,我们无法便捷地在中文网络世界“冲浪”„„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循着“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的轨迹,中关村的“跨国人脉”隐约可见。

中关村的优势,首先在其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比较优势。目前中关村核心区拥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32所高等院校、206个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院所、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全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了1/3左右的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如今在中关村示范区,高素质从业者逾百万,博士、硕士约12万人,“海归”人才过万人。人才资源的创新潜力迸发,当初靠的是“带头吃螃蟹者”破釜沉舟的勇气,今天则亟须更充分的制度性保障。

2月5日,贵阳医学院学位授权三十周年庆典暨第二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筑举行。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贵阳医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3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30年。

贵阳医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医疗服务。自1981年至今,学校获得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从原来的1个增加至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8个增加至40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从18个增加到24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由1978年首批8名硕士生、2004年首批5名博士生,发展到目前的2011级497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在校研究生总数达1454人。1978年以来,学校培养毕业的3008名研究生多数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领军人物或学术骨干。

信息2:6成中小企业缺人才 高房价加剧人才流失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公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目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其中,大多数受调查企业将人才匮乏问题列为其面临的头号问题,其中6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面临技术研发人员短缺。

人才匮乏成企业头号问题 在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调查时,大多数受调查企业将人才匮乏问题列为其面临的头号问题。报告显示,中小企业的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性人才严重缺乏。近两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受人才问题影响而难以进一步发展,超过6成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面临技术研发人员短缺,很多企业研发机构外移,出现研发“空心化”问题。同时,受房价快速上涨、个人生活成本增高等因素影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员工普遍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流动性强,中小企业往往成了人才的“入职培训场”和“转场驿站”。此外,深圳缺乏有吸引力的科研、学术环境,人才本地化培养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人才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篇:教育网络工作视频会讲话

同志们:

在一年一度的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即将开始的时刻,教育部召开了规范高校收费管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这对于规范我省教育收费行为,加强教育财务管理,认真抓好教育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借此机会,结合我省教育实际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维护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

教育收费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党和国家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我们必须抓住秋季开学前的关键时期,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珍惜形象,从严要求,始终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从 20* 年以来,在中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一直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全国纠风专项治理的重点之一,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年也就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和安排。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围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教育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治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同志应有清醒的估量,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严明纪律,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纠正一切乱收费行为。

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教育收费工作规范有序。开学前后是乱收费的“易发期”和“高发期”,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招生和秋季开学前的关键时段,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原则,以清理为重点,以规范为目标,确保教育收费工作规范运作。中小学校收费要严格执行“一费制”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以及办学体制改革若干规定。收费必须有合法政策依据,必须有规范的审批手续。否则,一律不得收费。高等学校收费工作要做到:第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统一规定的收费政策。按照有关要求,今年高等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继续保持稳定,不能因为本学校的暂时财务困难,以任何理由以任何形式变相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坚决纠正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赞助费”、“扩容费”、“转学费”、“转专业费”等乱收费行为。学校收取学费时,应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学生缴纳学费后,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第二,要规范收费行为和审批程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一些新的教育、教学形式的收费政策尚不明确,如高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收费和代收费等收费行为还缺乏必要的规范等。按照国家的要求,对于国家现行高校收费政策有规定的,按现行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学校要积极提出申请,然后严格按程序报批,切不可先收费后报批或边收费边报批。刚才周济部长也讲了,服务性收费虽然说已经有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但是也要认真梳理,也要按程序进行。第三,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各高校要在前段对本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招生简章中将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予以注明,同时在学校网站上予以公示;在校内要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投诉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收费政策变动时,要及时在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中更新,确保公示内容合法、有效。未经公示,不得收费。第四,要加强许可证、收费票据和资金的管理。高校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必须到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否则,不得收费。公办高校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要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门印(监)制的财政票据,在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相应的税务发票。高校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管理和核算,严禁由高校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自立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高校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收入应全部用于学校的办学支出。

三是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乱收费的惩处力度。治理乱收费,我们抓了多年,年年喊,年年抓,在加大投入、规范收费政策的同时,也处理了一些人,确实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但还没有根本解决,局部性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非常严重。治理乱收费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经常性工作,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单位要按要求进一步落实收费管理“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内部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区分,“一把手”、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赋有什么职权、承担什么责任要明明白白。为此,“一把手”要了解、过问和检查本单位的收费情况,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的主管领导对问题说不清楚,这不是开玩笑吗?所以说,希望各单位要在前一阶段自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收费的规范管理工作。对不按国家规定和招生简章中注明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巧立名目乱收费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二、依法理财,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财务管理水平

近年来,各高等学校、厅直各单位,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在依法筹集事业资金,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完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各块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各高等学校、厅直各单位在财务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仍是阶段性的,与发展的要求,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在财务基础管理方面,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逐渐显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就学校财务自身而言,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弱化、支出管理不到位、政府采购执行不力和收费管理不规范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方面;就学校整个财经工作而言,个别单位在新校区建设、图书采购等方面还存在漏洞,违法违纪现象在个别学校、个别人身上时有发生,如果不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不尽快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出问题。对于厅直各单位,去年我们以经济责任审为契机,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今年年初又针对经济责任审所反映的问题,深入进行了整改。在此基础上,5月份,省教育厅专门抽调20位高校的财务、审计专家,对厅直各单位、各学校的财务与会计基础、经济责任审整改情况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整体运行平稳,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下一步要继续按照原有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抓紧抓好。对于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认真贯彻今天教育部的视频会议精神之外,希望回去以后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经济责任。高等学校财务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各方面的基础工作。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依法理财、勤俭办学的指导思想,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根据《会计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校(院)长作为高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承担着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学校内部,也要根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主管财务领导、财务处乃至财会人员的责任,不仅职权到位,而且要责任到位。

二是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各高校应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新校区建设规划,结合现有的资金投入政策和来源渠道,编制中长期财务资金收支计划,落实各项经费保障措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学校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校舍建设项目,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财力筹措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建设。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管理,编制平衡预算,杜绝赤字预算。在制定职工收入分配政策时,必须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积累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同时,各高校要将经济合同管理纳入财务管理范畴,严禁无预算或超预算合同的签订,防止隐性债务的发生。

三是勤俭办学,规范支出,健全项目管理。高校要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单位。财务支出要按照财经法规进行严格审核,责任要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哪个层次上出现问题,其上一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追究相应层次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基建工程、修缮工程和设备购置等金额较大的支出项目,要加强项目管理,必须组织反复、缜密的论证,制定相应的决策签字负责制,谁签字、谁负责。其中,基本建设项目尤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办事,明确项目负责人,确保规划严格、经费来源可靠。

四是适度举债,加强监控,防范财务风险。为缓解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和持续扩招带来的突出矛盾,我省积极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加快高等学校建设,虽然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增强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但部分学校在贷款资金安排和管理上日益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个别学校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由于贷款规模过大,还款时间集中,导致出现资金周转紧张、支付困难等现象。学校领导务必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贷款要还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贷款管理办法,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贷款和还款计划,贷款规模要适度,还款计划要可行,注重投资风险,严格控制高负债新建、改建学校,纠正贪大求全、不分轻重缓急的筹资行为。

五是理顺体制,深化改革,加强对二级独立核算单位的管理和监督。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模式、管理方式趋于多样化,各种办学形式不断出现。高校对财务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收支,要坚决禁止绕过学校财务部门的“第二财务”的违规现象。因工作需要确需设置的财务机构,应严格控制。各校要结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对二级独立核算单位有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内部监控制度。二级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大笔贷款、基建投资、收费立项和超出一定数额的开支以及经济合同签订等,应归口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三、查摆问题,狠抓落实,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关于我省教育系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此前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已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厅机关处室、厅直各单位、省管高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今天,教育部对这项工作,又专门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希望各高校、厅直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教育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地开展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严肃对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省教育系统要按照教育厅豫教监〔20*〕94号文精神进行,自查自纠的重点就是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对教材、教辅、图书的编审、印刷、发行、选用、购销等商业活动以及大宗政府采购、医药购销工程建设和单位是否设立“小金库”、帐外帐等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对查找出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原则,依法依纪、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情节严重,但能主动查清问题并认识纠正的,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不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蓄意作假或掩盖违纪违法问题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各单位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进行整改。希望各高校和厅直各单位一定要珍惜自查自纠的机会,抓紧做好工作,把问题消化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严把政策,讲究策略,认真查办案件。各单位对在自查和专项核查中及通过群众信访举报发现的案件线索要认真进行排查,重要问题要及时报告省高校纪工委和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省厅将加强与公安、检察、工商、审计、纪检监察等执法执纪机关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机关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对教育系统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和其他违纪违法案件,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党组明确表态,一经发现,坚决严查到底,以此净化全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的环境。全省教育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部门,要重点查处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行贿受贿的行为。对自查自纠和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个别单位领导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仅此还不够,还要对整体工作、对部下严格要求。

三是纠建并举,整体推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全省教育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公务员、教师和职工的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加强对行政许可、采购销售、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结合行业特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特别要完善财经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加大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的力度。各单位、各部门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要坚持从大局出发,严格把握政策,正确处理好治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努力取得既解决突出问题又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综合效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舆论导向,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际成效。

同志们,全面做好规范教育收费、加强财务管理、治理教育系统商业贿赂工作,意义重大,任务也异常艰巨。希望各高等学校、厅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要充分利用暑假的宝贵时间,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确保“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确保全省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谢谢大家!

第五篇:高技能人才情况汇报

我市近年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高技能人才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建立和发展,高技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高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全方位覆盖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得以推广 完善政府指导、社会化管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建设,全市已建成职业技能鉴定站(所)41家,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其中安徽新华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合肥市万众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已成为质量过硬、信誉良好、认可度高、具有行业权威的品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鉴定覆盖面,推动企业职工参加鉴定,将新兴职业(工种)纳入鉴定范围,2005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1.5万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46.5万人,2008年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开展专项能力鉴定1.7万人次,核发专项能力证书1.5万人,为各层次技能人才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四)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评聘和使用机制得以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们在江汽集团、省建工集团、供水集团、燃气集团等多家骨干企业进行试点,逐步推动我市企业建立起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创立起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评聘新机制,建立起就业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技能人才与技术职称相对应的使用新制度。

建立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大赛,由日立、海尔、格力、江汽等大型企业承办,面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开展,有1千多家用人单位近20万人参赛,对竞赛获奖选手授予“合肥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颁发奖金和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积极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是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经济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市经济建设对技能人才资源的需求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蓝领人才16条”举措,加强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推动技能人才工作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环境,倾力打造技能人才大市和强市,努力实现技能人才总量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技能人才结构与我市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院校基础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1、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指导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将职工培训列入本单位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职工培训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

下载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领导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技能人才楷模

    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开展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宣传高技......

    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高技能人才,被人们俗称为“金蓝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支兴企强国的“生力军”,紧紧围绕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进一步......

    高技能人才试题

    一、 填空题 1、代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是推动创新和实现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2、斗精神、重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将激励和鼓舞广大劳动者走上成才之路。 二、 选择题 1、......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提纲

    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过去一年,我市人才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实现了省领军创新创业团队、省“万人计划”、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省级......

    大连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实施细则

    大连市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根据《大连市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规定》,制定本实施细......

    人才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经验,就落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做好当前和今......

    高技能人才缺乏怎么办

    宁做"小白领"不当"大蓝领"——高技能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说起蓝领,人们总会和白领做起比较,将蓝领与工作苦、环境差、待遇低相关联。目前,很多生产技术领域已出现高技能人才断档的......

    论文高技能人才短缺

    本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充分理解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需求,对于职校教师增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