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 国情常识(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 国情常识(四)
七、科教兴国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总体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
八、我国的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的阐述了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六安中公教育http://luan.offcn.com
第二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共党史、国情专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共党史、国情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152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D.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革命力量相对薄弱
B.十月革命成功经验 C.中国阶级关系
D.中国的社会性质
3.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C.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5.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D.帮助国民党改组,使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6.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C.革命果实的丰富性
D.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7.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多分布在南方,主要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影响 B.北方是军阀统治中心
C.南方地形复杂,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10.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11.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是()。A.消灭
B.限制
C.保护
D.联合
12.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三支部队由内线打到外线,三支部队都攻入的一个省是()。
A.安徽
B.江苏
C.湖北
D.河南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5.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
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A.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B.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17.建国初期实行精兵简政的主要目的是()。
A.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B.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行政效率和部队战斗力
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18.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中共“八大”召开
19.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A.逐步改造
B.多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高速发展 20.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A.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正确处理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D.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21.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基本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发展科技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2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23.中共出现“文革”失误,在认识上的根源是()。
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和分析
B.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C.建国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2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质是()。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28.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30.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在珠江流域大力引进外资
31.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
B.地跨冀、鲁、浙、皖、京、津四省二市
C.西部是冲积低平原,中部是缓斜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 D.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高产田分布区 32.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A.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B.气温年较差小 C.秋旱多风沙
D.夏季炎热干燥
33.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是()。A.自然资源开发和剩余农产品出售
B.对优势资源进行系列加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D.水、碱、沙综合治理 34.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35.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
36.大兴安岭在我国地理分界上的作用是()。
①既是中温带和暖温带,又是高原和平原之间的分界线②既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又是耕作区与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③既是地势第一、二阶梯,又是内、外流域之间的分界线④既是森林和草原,又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7.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的边缘海。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38.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39.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A.月季
B.牡丹
C.芍药
D.郁金香
40.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A.云贵高原
B.新疆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4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
A.1/3
B.1/4
C.1/5
D.1/6 42.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中华民族成分最多的是(),有25个民族。
A.广西省
B.贵州省 C.云南省
D.四川省
43.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设有国防部,隶属国务院。A.中央军事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中央政治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4.中国政府根据()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5.2001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专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生育法》 46.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6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位。A.一
B.二
C.三
D.四
47.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2404种,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类的10%。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褐马鸡、丹顶鹤、朱鹮、白鳍豚、扬子鳄等百余种中国特产的珍稀野生动物,闻名于世。()更是成为中国的象征,被喻为“国宝”,并成为2008北京奥运的吉祥物之一。
A.大熊猫
B.金丝猴
C.华南虎
D.丹顶鹤
48.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多为()土壤,气候暖湿,农作物可四季生长,盛产水稻、油菜和甘蔗。珠江三角洲盛产水稻,每年可收获二至三次。
A.黑色
B.红色 C.褐色
D.紫色
49.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位。
A.一
B.二
C.三
D.四
50.我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3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河北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所给出命题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2.新三民主义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能够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八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的工作已经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4.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的工作应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5.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任务就是立即消灭资本和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7.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彻底否定这个时期的一切。()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中共二大上。()12.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两步走理论。()
13.中国共产党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会议是中共三大()14.毛泽东提出今后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是在“八七”会议。()
15.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党对富农的经济政策是保护富农经济。()
16.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事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7.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8.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十五大。()
19.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江泽民在十五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具体体现。()21.党的十五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十五届三中全会进而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
22.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大为海南岛。()23.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24.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因为人口众多,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25.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南三个地区。()
三、多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下列哪些属于李大钊同志的著作?()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E.《新纪元》
2.五四运动后,全国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包括()。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湘江评论》
D.《青年》 E.《民报》
3.五四运动后,()等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A.上海
B.北京
C.法国巴黎
D.日本东京 E.长沙
4.下列哪些人参加了中共一大?()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公博
D.李达
E.张国焘
5.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作是()。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井冈山的斗争》 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1926年上半年,蒋介石制造的篡权阴谋的事件有()。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E.暗杀国民党左派廖仲恺
7.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美英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的惨案有()。A.济南惨案
B.四川万县惨案 C.南京惨案
D.确山惨案
E.博山惨案
8.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A.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B.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群众 C.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D.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 E.为土地革命战争作了准备 9.红军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是()。
A.敌强我弱
B.敌进我退 C.敌驻我扰
D.敌疲我打
E.敌退我追
10.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著述的有关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文件有()。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E.《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1.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侵略者在东北蓄意制造的挑衅事件有()。
A.万宝山事件
B.中东路事件 C.张北事件
D.中村大尉事件
E.皇姑屯事件
12.“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国民党爱国官兵强烈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进行的反蒋活动主要有()。
A.宁都起义
B.福建事变
C.两广事变
D.晋西事变 E.西安事变
13.西安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国共两党谈判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建立联合政府
B.成立参政会 C.国共合作
D.红军改编
E.陕甘宁边区地位
14.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
B.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三中全会
C.“七七”卢沟桥事变
D.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E.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关于团结御侮的谈话 15.抗日战争经过的几个阶段是()。A.战略防御
B.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
D.战略保守 E.战略决战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A.开明绅士
B.地方实力派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E.农民阶级
17.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A.理论与实践密切地相结合 B.民主集中制
C.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D.艰苦奋斗
E.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
1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是()。
A.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 B.无产阶级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统一战线 D.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E.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
19.抗战胜利后新成立的民主党派有()。A.中国农工民主党
B.九三学社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国民主建国会 E.中国民主促进会
20.1946年1月,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有()。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国致公党 E.中国青年党
21.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
A.富农分坏地
B.改造中小工商业者
C.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D.地主分得的土地不超过农民群众 E.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22.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B.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保持民族工商业
D.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E.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3.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创造的前提条件是()。A.有共产党的领导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C.有居领导地位的国营经济
D.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E.有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恢复经济而进行的主要斗争有()。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完成祖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建立和健全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E.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25.我国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几个方面是()。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方股息红利 E.定息
26.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遵循的原则是()。A.公私兼顾
B.自愿互利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E.租赁承包
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经过的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E.增加税收
2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工业化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E.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3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E.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3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有()。
A.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E.对外关系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E.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
33.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E.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使党的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
34.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
A.孙中山
B.鲁迅
C.毛泽东
D.邓小平
35.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主要理论成果有()。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邓小平理论 36.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著作中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中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D.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 37.1959——1961年我国出现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是()。A.“大跃进”的错误
B.“反右倾”的错误 C.自然灾害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38.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D.处理好农轻重比较关系的问题
39.1960年8月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李富春
D.刘少奇
40.“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的标志是()。A.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B.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 C.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 D.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
41.我国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专项法律主要有()、《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
A.《矿产资源保护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
C.《矿产资源法》
D.《海洋环境法》
42.我国的草原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而森林大都集中在()和()边远地区。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43.()省南部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少有的()区,森林植物多达5000余种,有“植物王国”之称。
A.贵州
B.云南
C.热带阔叶林
D.温带阔叶林 44.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A.小聚居
B.大聚居 C.小杂居
D.大杂居
45.1949年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国内各民族实现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其主要原则是()。
A.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46.综合国力的主要要素包括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经济实力、人口、科技、军事实力、民族特征、国民的凝聚力、外交力、政治制度、政府素质、国家意志等,其中()是先导,()是中心。
A.科技
B.军事实力
C.国民凝聚力
D.经济实力 47.我国政府对国防费始终坚持()、()、()的原则。A.严格控制
B.严格使用 C.严格管理
D.严格监督
48.我国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有利因素有()。A.发展潜力巨大 B.人力资源丰富
C.自然资源丰富
D.资本资源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有提高的潜力
49.在主要工业品中,我国的()、()、水泥、棉布、()产量都已居世界首位。A.钢
B.煤
C.电视机
D.电冰箱
50.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绝大多数分布在()、()和()。A.东部沿海地区
B.中西部山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疆地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二大还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在当时是必要的选择,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过消极方面的影响。
2.【答案】D。解析:参看试题1解析。
3.【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是在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开展活动的,从何处着手进行革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搞清楚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注意在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对于党制定当时的革命纲领给予了直接的帮助。
4.【答案】D。解析: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区别: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5.【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6.【答案】A。解析: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7.【答案】D。解析: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这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比革命阵营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二是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在主观上,是陈独秀等人在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8.【答案】A。解析: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在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9.【答案】A。
10.【答案】D。解析: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11.【答案】C。解析:从1928年底到1931年初,在3年多的土地革命过程中,从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到二七会议、南阳会议,各根据地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的出路。
12.【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概括能力,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能力以及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准确识记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明确其目的或作用,分析比较其共同点,选项④不属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应排除。正确选项为A。
13.【答案】D。解析:1947年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人民军队逐步形成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三军的配合是: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实施中央突破,直奔大别山;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即西线兵团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两翼的牵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14.【答案】C。
15.【答案】D。解析:1950年2月到七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党中央总结了历史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三中全会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党的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形成法律。这一思想的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对富农政策的实际转变。
16.【答案】D。解析:鉴于具有伟大国际意义的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不久就要到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特别警戒全党同志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被人们的无原则的捧场所软化。全会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是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只是工作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便在打倒反革命势力之后,用更大的努力来建设一个新中国。
17.【答案】D。
18.【答案】C。解析: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在这之前,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19.【答案】C。解析:在经济建设方面,“八大”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0.【答案】B。解析:“八大”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答案】B。22.【答案】A。解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中央提出,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3.【答案】A。解析: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4.【答案】D。解析:真理标准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观点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打破僵化”、“解放思想”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打破“两个凡是”和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禁锢。真理标准讨论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25.【答案】D。解析: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为,应当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26.【答案】A。27.【答案】C。解析: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基本路线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8.【答案】A。解析: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29.【答案】A。
30.【答案】A。
31.【答案】A。解析:黄淮海平原中没有浙有豫,故B错。西部地势高,是肥力较高的缓斜平原;中部是冲积低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故C错。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低产区,故D错。
32.【答案】A。解析:黄淮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变率大,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多雨,春旱多风沙。
33.【答案】C。解析:南方丘陵地区要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34.【答案】A。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口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35.【答案】D。解析:A、B、C三项属于自然原因,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如人类不合理的耕作(轮荒)、开矿引起植被破坏,使土壤抗侵蚀力成倍下降。
36.【答案】D。解析: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它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我国中湿带、暖湿带的分界线是长城-天山一线。
37.【答案】B。解析: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38.【答案】C。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1)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差距悬殊;(3)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39.【答案】B。解析: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2万余种。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余种,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域山地,叶子簇生在短枝上,状如铜钱,春夏苍绿,秋天变黄,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中国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都是名贵药材。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牡丹,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40.【答案】C。解析:生态环境即生物主体(人类包含在内)的生存环境,包括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由水土流失率、自然灾害成灾率等26项因素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我国省区的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优、较优、较差和差四大类。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41.【答案】C解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1/5。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
42.【答案】C。解析: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华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43.【答案】A。解析: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设有国防部,隶属国务院。
44.【答案】B。解析: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五大宗教,教徒人数共一亿多。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45.【答案】C。解析:计划生育,是指为了社会、家庭和夫妇的利益,育龄夫妇有计划地在适当年龄生育数量合理的子女,并养育健康的下一代,以增进家庭幸福,使家庭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计划生育并不与公民的生育权相悖。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领导人开始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间的紧张关系,将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2001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专门法律,对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一共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我国的人口总量由原来占世界人口的1/4降为1/5。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46.【答案】C。解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6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47.【答案】A。
48.【答案】D。解析:中国现有耕地13004万公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一大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和湖泊星罗棋布,是中国主要的水稻、淡水鱼产区,素称“鱼米之乡”,并且盛产茶叶和桑蚕。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多为紫色土壤,气候暖湿,农作物可四季生长,盛产水稻、油菜和甘蔗。珠江三角洲盛产水稻,每年可收获二至三次。
49.【答案】A。解析:中国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达1500余条。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河源到河口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50.【答案】B。解析:我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3亿吨,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铁矿的保有储量为457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磷、硫等矿产也很丰富。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稀土金属的储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总量还多。
二、判断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B。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B。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B。解析: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而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实现小康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政策。二是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三是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农村的全面进步。
22.【答案】B。解析: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岛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的岛屿。散布在南海上的岛屿、礁、滩总称南海诸岛,为中国最南的岛屿群,依照位置不同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3.【答案】正确。解析: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24.【答案】B。解析: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因为人口众多,中国也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34人。但分布很不均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200多人;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
25.【答案】B。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
三、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E。
2.【答案】ABC。
3.【答案】ABCDE。
4.【答案】CDE。5.【答案】BC。
6.【答案】AB。
7.【答案】BC。
8.【答案】ABCDE。9.【答案】BCDE。
10.【答案】ABC。
11.【答案】AD。
12.【答案】ABCE。13.【答案】CDE。
14.【答案】DE。
15.【答案】ABC。
16.【答案】ABC。17.【答案】ACE。
18.【答案】CD。
19.【答案】BDE。
20.【答案】ABCE。21.【答案】CE。
22.【答案】BCD。
23.【答案】ABCD。
24.【答案】ABCE。
25.【答案】ABCD。
26.【答案】BCD。
27.【答案】ABCD。
28.【答案】ABCDE。29.【答案】BCD。
30.【答案】ABCD。
31.【答案】ABCD。
32.【答案】BCD。33.【答案】ABCE。
34.【答案】ACD。
35.【答案】BD。
36.【答案】ABC。37.【答案】ABCD。
38.【答案】AC。
39.【答案】BC。
40.【答案】AC。41.【答案】BC。解析:1982年通过的《宪法》第一章第九条指出:“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专项法律主要有《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此外,还有带法律性质的制度规定。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原则是:(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谁污染、谁治理;(3)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4)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5)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42.【答案】AC。解析:形容中国的土地和矿产时,人们常常要用到许多庞大的数字。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草原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而森林大都集中在东北和西南边远地区。
43.【答案】BC。解析:中国的森林面积较小,约为15894万公顷。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遍布望不到边的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及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其次为西南天然林区,该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少有的热带阔叶林区,森林植物多达5000余种,有“植物王国”之称。
44.【答案】AD。解析: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45.【答案】ABCD。解析:1949年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国内各民族实现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均处于平等地位,并享有平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与文化事业,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现在,全国已有12所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高等院校,另有各种民族干部培训班和民族干部学院,致力于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我国已有一支18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4)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党和国家为了迅速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在国家扶持、先进民族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下,对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46.【答案】AD。解析: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中所起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综合国力的主要要素包括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经济实力、人口、科技、军事实力、民族特征、国民的凝聚力、外交力、政治制度、政府素质、国家意志等,其中科技是先导,经济实力是中心。
47.【答案】ACD。解析:我国政府对国防费始终坚持严格控制、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国防费预算、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关,对国防费总预算和分项、分部门预算及预算的执行实施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2004年中国国防预算支出为1882亿元,比上增长11.6%。
48.【答案】ABCD。解析: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靠前的位置,且富有潜力。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有利因素是:(1)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资源占世界比重的迅速增加,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市场,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目前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人力资源丰富。(3)自然资源丰富。(4)资本资源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有提高的潜力。
49.【答案】ABC。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46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比197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3624亿元增长了近60多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在主要工业品中,我国的钢、煤、水泥、棉布、电视机产量都已居世界首位。因为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日益强大。从1990年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上升,反映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50.【答案】BCD。解析: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像我国这种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因此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4年底的261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8%,已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目前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都是条件最差、脱贫最难的贫困人口,要使他们全部脱贫,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第三篇: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四)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四)
31.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32.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1)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2)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
33.行政监督的特点:(1)行政监督主体的广泛性;(2)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3)行政监督的法制性。
34.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有:确定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经常性原则。
35.行政监督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检查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和政府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具体作用有:预防作用、补救作用和改进作用。
36.一般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隶属关系和机关协作关系而产生的监督,它可以分为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
37.根据《行政监察法》的有关规定,我国行政机关的监察权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决定权。监察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依法行使监察权,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3)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4)依靠群众。
38.审计监督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特种监督,它具有如下特点:(1)审计监督的专职性;(2)审计监督的独立性;(3)审计监督范围的广泛性。
审计监督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审计监督具有防护作用、评价作用和促进作用。
39.审计监督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合法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和建设性原则。
40.审计监督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第四篇:2013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识练习题3
【导读】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您提供:2013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识练习题3,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165609482。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
11.行政诉讼是()之间的活动。A.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方 B.原告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
D.人民法院、原告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2.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A.提高办事效率B.转变政府职能 C.理顺关系D.完善公务员制度
13.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了市人大代表建议的由市政府办理的工作汇报后,将代表不满意或没落实的10条建议退回重新办理。此事表明()A.市政府对市人大负责,受市人大监督 B.市人大有权领导市级政府的具体工作 C.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是市级最高权力机关 D.市政府是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产生的 14.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基础是
A.资金市场B.证券市场C.外汇市场D.期货市场 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的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合作制企业 D.公司(法人)制企业
11.A 12.B 13.A 14.A 15.D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第五篇:2014杨陵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四)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杨陵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四)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求是()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经济发展 C.坚持理论发展 D.加快经济建设
2.()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农民问题 D.农业 农村 农民
3.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是我国()有力措施。
A.统筹经济发展 B.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全局与整体
4.小张今年15岁,根据《刑法》,他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伤人致轻伤 C.放火 D.贩毒
5.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A.7 B.8 C.9 D.10 6.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在我国贪污罪犯罪主体不可能的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C.国企管理者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中外合资企业中外交管理者
7.“少说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工作”,这句话要求我们具有()的作风 A.踏实肯干 B.谦虚谨慎 C.严于律己 D.清正廉洁
8.“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时()A.德才兼用 B.适才适用 C.法制管理 D.任人唯贤
9.在我国被称为“两弹元勋”科学家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D.吴阶平
10.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的建立为标志的 A.DNA重组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考查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本题选A。
2.【答案】D 【解析】考查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考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统筹区域发展。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考查犯罪的定义及特征。我国刑法规定区分我国公民的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6岁和14岁,14岁以下不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上16岁以下,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抢劫、强奸、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纵火和贩卖毒品8类严重罪行承担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考查劳动法。《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考查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包含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的内容。列宁的这句话要求我们要有踏实肯干作风。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内容。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到这句话,分别阐述了四种不同物分别的作用,启发我们用人应当注重区分优缺点,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因人而异,因才适用。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邓稼先院士被称为两弹元勋,钱学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吴阶平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前沿科技。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综合性技术体系。本题选A。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文章来源: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sh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