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有亲人,家有亲情八班徐歆雅
家有亲人,家有亲情
上饶县第六中学徐歆雅
【本文获2009—2010第五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
【指导老师:汪显进】
再大的诱惑,当失去了亲情,也没了意义。
——题记
天空中渐渐淡去掩人视线的白雾,阵阵秋风飘卷落地的残叶,沁人心脾的清凉掠过心底,简陋的家却可以给人另一种温馨。
家,多么温暖的词汇。一提起家,一股暖流就会涌上心头。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深有体会。
步入初中,我们已从一个小朋友踏入青少年的世界。虽然我并没有因为学习不得不与家人分开,没有亲人的陪伴,而无奈选择住校。但是,在开学的那天,却也看见了许多从其他地方赶来上学的同学,在与家人分别时的失落、伤心、甚至哭泣。与同学相处了快三个学期,每到月底,他们总是会很激动,因为,终于可以回家喽!他们渴望着,等待着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我虽没有他们那样急切的心情,心里却也同样期待回家时刻的来临。
高占喜的一句话:“我家的麦子熟了”,撩人心弦。有种震撼,有份感动,但更多的是佩服。每个乡村穷人家的孩子,都会羡慕城市孩子的生活。城市的孩子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不用每天起早贪黑,却连一个新书包都支付不起。大多数人在面对丰衣足食的生活时,总会舍不得放弃,亦或是迷茫,想要“鱼与熊掌兼得”。但机会只有一个,既然选择了,就必须继续走下去,不回头。——高占喜就是极少数中的一个。他在听说父亲不慎扭伤了脚后便果断地选择了回去。回到那个简陋的房子里,回到那个艰苦的环境,回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当父母面对孩子任性时,总会说:“我们是为了你好,换做别人,他才不会管你那么多呢!”其实,家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几次。但年轻人依然故我,对母亲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加。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说起远方的的山上有得到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他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款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仙,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到有赤脚给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需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别说得道,成佛又有何难?”
年轻人听罢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个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
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的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扣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悸动的声音:“谁呀?”
“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
很快的,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近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着他。这时,他一低头,突然发现母亲竟然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一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了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
这位赤脚的母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她,就是全天下父母的象征。他们在第一时间想起的总是自己的孩子。刮风了,叫我们多穿些衣服,自己却从未注意;下雨了,给我们送伞,到头来自己却被雨水打湿;夜深了,摸黑起来给我们掖被子,最后却弄得自己感冒„„这一切行为,只有“你”的父母会为“你”付出!
家,可以任我们嬉戏玩耍,不必在意屋主人的责怪——因为这是我们的家。
家,可以随时欢迎我们的出现,不必拘泥于他人的冷眼——因为这是我们的家。
家,可以让我们无所顾忌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亲人共同分担喜怒哀乐——因为这是我们的家。
家,是心灵的诊所,是幸福的源泉,是旅途的驿站,是我们灵魂的寄托。
第二篇:家有糊涂虫亲情随笔
说起我的妈妈,她可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虫”,不信你就往下看:
一天,我和妈妈准备去商场购物。刚走到小区门口,妈妈发现忘带手机了,就让我回家帮她拿。我打开家门,四下搜索。電脑桌上、床上、书桌上、电视柜上、阳台上、大衣柜里……我全翻遍了,就是找不到妈妈的手机。万般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跑到楼下交差。妈妈见我没有找到就大发雷霆:“你说你,都这么大了,找个手机都找不到!你说说,你还能干点儿啥?”我低着头红着脸不知如何是好。“好啦!今天不去商场啦!真是气死我了!”
就在我们转身上楼时,“丁零零——”一阵熟悉的铃声响起,“是妈妈的手机铃声!”我激动得喊起来。妈妈打开自己的小包,手机正在包里“唱歌”呢!妈妈当即转怒为喜,一边打电话,一边往楼下走,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我的妈呀!你真是个糊涂虫!
说妈妈糊涂,可一点儿也不假。一天,爸爸接我回家时顺便买了几个不常见的蛇果,为了保鲜,商家在果皮上打了一层蜡。妈妈一见这水果水灵灵的那么诱人,洗都不洗,拿起来就吃。她咬了一口,咂摸咂摸嘴,说:“这是什么破水果呀!油腻腻的,还贵得吓人!他爸,你真不会过日子!以后千万不要再买什么洋水果了,那都是骗人的!”我和爸爸听了哈哈大笑。
妈妈有时还糊涂得不讲理。我的压岁钱一直由妈妈保管。一天,妈妈找不着我那500元压岁钱了,就把我叫到跟前:“说!你那压岁钱哪儿去了?”
“不是在您那儿吗?您给我保管着呢!”
“可是现在没有了!说,是不是你自己偷着花了?你要是不说实话,今天没有你的好果子吃!说,到底哪儿去了!”
我一时百口莫辩,委屈得哭了。
第二天,妈妈和我在书房里看书。当妈妈拿起她正看的那本书时,突然从书里掉出了几张钞票,拿起来数一数正好500元,正是我那“失踪”的压岁钱。
看吧,我就说我妈是一个“糊涂虫”!
第三篇:吾家有女初长成亲情散文
昨晚,看到一位并不熟识的作家朋友在朋友圈里发的一张照片。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的背影。
照片中的小女孩顶多五六岁的样子,背着红色双肩背包,一身粉红色衣裙,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轻松愉快地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她一定不知道身后的妈妈偷偷地拍了张她的背影照片并且还引发了一通感慨吧。
大意是每年的同一时刻,都会陪伴在小女孩身边,而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相陪,内心充满着复杂的情感。
看的出来,虽然仅仅是几十个字的表达,但是那种对孩子的依恋与不舍的复杂感情却是只有身为母亲才会有的。
这使我不由得引发出自身的一份感慨。
时光易逝,曾经的那个因为不想离开妈妈而拒绝去上幼儿园的小女孩……,如今已是超出我半个头高并且在备战高考的大女孩了。
曾因参加集训而离开家八个月之久。这期间,她的成长更是飞速(尤其是在生活自理和对事情的抉择方面)。等我们再见面时,忽然发现我们之间的状态有种要倒过来的感觉。
“姑娘,你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呢?”
接着是女儿的一番言辞:“…………。”
“嗯嗯!挺好!挺好!”我照单全收。
这种种,怎能不让我心生感慨……。
校考结束后,如今女儿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补习文化课,早上六点二十出发,晚上十点半放学。离家虽然不算远,但是在这一天里,我能和女儿说上话的时间顶多不超过一刻钟。看着女儿清瘦高挑的身影,是心疼,是欣慰亦或是骄傲,竟如论如何都表达不清晰不完全不准确。
而每到此时,总会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转化为欲从眼眶里流淌而出的一道细流。
女儿已经渐渐长大了,我也正在强迫自己一点一点的慢慢地放手。只希望将来女儿在面对这个世界时,可以顺其自然的融入,接纳与被接纳。
如今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不想放过任何的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和女儿相处的时间。
女儿知道我容易休息不好,总会说:
“妈妈,你还是在家休息吧!反正有爸爸接送我呢!”
先生也会说:“要不你就别去了?反正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我岂肯答应。正是因为只有接送时的这几分钟时间,我怎能错过可以和女儿相处的机会呢!而这几分钟相处的重要性,又会有谁能明白呢!
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可以了解很多很重要的有关女儿各方面的信息。她的心情好不好!内心有什么波动?压力有多大,心理状态如何,情绪稳定与否……!而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保我一天的踏实无余。
否则等女儿晚上回到家,即便想同她闲聊几句,但是了解到她海量的作业之后,我也会马上退身出来,不敢再去打扰她,担心因为自己的介入而推迟完成课业,从而减少了本来就不多的睡眠时间。
总之,这做妈妈的心情时常不由自主的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起伏不定。
趁着现在,我要抓紧每天那仅有的几分钟时间,尽可能多的陪伴。
每次接到她之后,我总会先拥抱亲吻她一下,接着就会问:
“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啊?”
女儿就会愉快的巴拉巴拉的说上一番。其实,我一见到她时,就已在她的脸上知晓答案了。而我,就只为想听她说说话而已!
女儿就这样的在不知不觉之间长大了,我微笑着对她说:
“我还没准备好呢,你怎么就长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