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式饭局里六大学问:座次点菜都有潜规则
中国式饭局里六大学问:座次点菜都有潜规则
在中国,办事吃饭是常事,但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诸多的潜规则等待你去体味。为了不出丑,还是提早学习下为好。
一、座次
点击看下一页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 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 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二、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 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老板 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一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小家子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三、吃菜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 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 人会反复给你让菜。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夹菜,就只能饿肚子。
夹菜后,细嚼慢 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如果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就餐时不要挑食,或是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是急 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 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 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或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粗俗的表现。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 天。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四、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后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敬酒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四: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并且代酒时要表现出是自己想喝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细节五: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是领导,则不要放太低,给别人留点空间。
细节六: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七:碰杯、敬酒、需要有说词。这样有举杯的理由。
细节八: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
细节九: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
细节十:关于敬酒的礼节: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五、倒茶
点击看下一页
倒茶的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 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 托,以免水热烫手。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量要适当。茶叶过多,茶味 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淡而无味。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则按客人的口胃放置。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 了容易溢出,一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尴尬。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 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中国倒茶的传统是双手奉茶。双手端茶时也要注 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 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最后说到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给自己添。
六、离席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就需要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占用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有些人参加酒会、茶会,当中途准备离去时,会一一问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他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因此,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犯下这钟错误。饭局中的新“三陪”艺术
新公司入职,要办个饭局请领导同事“照顾”一二;孩子考上好学校,要办个饭局以表庆贺;入院看病,要办个饭局犒劳医生„„在中国,饭局不是简简单单的填饱肚子,它常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关联在一起,滋味勾人心魄,让国人欲罢不能。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其实布设一个好的饭局,不用花费多少钱,不需要你有多大权,有一张嘴即可。据说,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一些人在饭局里做起了“陪吃”、“陪喝”、“陪聊”的职业“新三陪”,靠耍嘴皮子也过的风生水起,煞是热闹。
俗称“新三陪”的他们,不同于我们惯常意义上理解的所谓“三陪”,饭局“三陪”在他那个圈子里是“有学问”的人。他们一般都善饮健谈,见多识广,反应快 情商高,且风趣幽默,能霎那间活跃气氛,逗得局上君子淑女开怀大笑,忘乎所以。他们的出现,挑起了饭局中那一抹“文化”的意味。
有饭局 美女表示:作为女人,饭局“新三陪”,灵气很重要。就“陪吃”、“陪喝”来说,不是只顾自己就OK了,你还要注意饭桌上的菜符不符合客人胃口,每个人喝的 酒什么时候该添了;“陪聊”的人,一般文化程度不能太低,得懂点幽默,得有眼色,所侃内容,三五回合就要正中下怀,叫客人心甘情愿把敬酒喝下去。机会是给 有准备的人的,得得空就得钻,你干等,机会是不会来的。饭局就是一个平台,一般饭局上不会说我们今天单就签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你们之间的了解更进 了一步。另外,男人大都喜欢聪明的小女人,很多事情要一点就透,但永远不要试图表现得比客户还聪明,表现出我愿意吃亏的样子才是窍门所在。
饭局是一门学问,掌握技巧不容易。当饭局渗透城市之间,便沾染了城市的习气。
小贴士:透视城市里的饭局
北京
饭局中的都市异乡情。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的饭局最容易招集,这跟这座城市中异乡人的飘摇状态不无关系。在北京的异乡人,深知夜深人静时的寂寞冷清,下 班后,常三五人一起组个饭局,开几瓶酒,一边说“来,走一个”,一边盖住懒得细数的伤痕。在那春风沉醉的夜晚,思乡变得不那么深切了。
上海
饭局仅仅是场前戏。在上海,每个人都扮成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状,所以整天无所事事组织饭局的人是可耻的。但受邀饭局的人是光荣的,同时你要精心设计一场迟 到,它会让你成为饭局上引人注目的焦点。在这个城市里,饭局不重要,精彩的高潮应该在饭桌之外。大家唱K、桑拿、足浴„„才是真正的各得其所。
广州
24小时不歇业。中国历来是无酒不成席,但广州即便是商务饭局,人们也很少参与到对酒的“你争我夺”中。如此做派,可以说广州人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他 们推崇的是不仅吃以我为主,甚至局也以我为主,饭局吃到哪里都要一派的人声鼎沸。除了传统三餐,广东人也会约喝早茶或下午茶的时间谈生意,那不仅是饭局,而且是级别很高的局,其中的奥妙,却是非个中人不能体会也。
香港
唯有饭没有局。诚然香港饭市成熟、多元且讲究,但作 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衍生出另一路它城不可替代的都市文化――香港少闲人。有网友爆料,香港大学毕业,进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周牲口似的工作80小 时,工资还不够付房租,不找男女朋友合租,就得吃父母。何来饭之局?
文人的各种局
饭局饭局,主题无非是吃,但到了文人这里,吃往往退居其次,但凡是个局,都必须有个名目,最多则是新作问世局、生日局、年终局、答谢局、迎送局„„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总之,每一次攒局,总有个或大或小的由头。
新书局:由头一般均因新书出版,七八好友庆祝,赠书、评论,或者答谢出版单位,时常邀请媒体出席,顺带做了新闻发布会;
迎送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西安著名的诗歌局——长安诗歌节,诗会前后总有一饭局,诗人伊沙负责攒局,每有诗友来陕,必出此局,先后迎送国内外诗人百余人,已经是西安独具品牌的文人饭局;
生日局:不仅为自己庆祝,更为师长、前辈,及博客诞生、专栏开设周年庆贺。前段时间画家马河声,为自己开博一周年邀请各界文友同贺,场面甚是热闹;还有节日局、年终局等,自不必多说。饭局的效力
不入中国的饭局,你就是走遍三山五岳大江南北,也只能算是中国的局外人。
在已变成“全球性重大节日”的春节前后,饭局的频次也得以提速──有点像“突击花钱”。记者年前参与的最后一次饭局,可谓年度最值得书写的一次。
像是一种默契,大家从一道道精致考究的中国美食开始聊起,话题自然转到中国人为何 如此看重“吃”,并在“吃”上毫不吝啬自己的心智和精力。这一点,两岸三地的朋友都极有发言权,大家从地缘、历史、民族传统和文化心理等等方面分析了半 天,见解可谓精辟。法国朋友似乎成了局外人,只如捧哏一般一咏三叹,不断点头称是。
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同胞开始发言:大陆之行,让她 亲眼证实了西方媒体频频吹捧的中 国大陆──中国确实有钱了。不过,她觉得,第一次有“回家”的感觉,还是“今天的饭局”,她用了新学到的流行网络语──“你懂的”。“大陆数十日游历,只 是走马观花,只有在今天的饭局上,亲耳听到了大陆同胞畅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最‘刺激神经’的言论,甚至能听到不同政见,几与台湾毫无二致。”
真可谓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法国朋友连连点头,并且补充说:“我来北京生活工作三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渐渐地混上了你们的饭局。我才真的和中国朋友成了朋友,才能听到一些在别的地方不可能了解到的信息,能了解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想法。”
谈到这里,关于中国人的“吃”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释。中国人几乎有多半要事需要在饭局上来办,有更多的心声要在饭局上来倾吐,甚至需要在酒过三巡后,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如此说来,大部分饭局其实很用心。
正如法国朋友所说,你一直争取不到和某人同餐的机会,那意味着他“不把你当朋友”。换句话说,在饭局上成为朋友的几率,比别的任何地方都要大,而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况且饭局也没有“回避制度”。
道理渐渐地浮出了水面。中国人其实有两个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饭局空间”和“非饭局空间”,前者很有效,但门槛也高,不能进入各种“饭局”,说明做人失败。
法国朋友又开始提问,那为什么不像法国或美国那样,在酒吧或咖啡馆等地方完成这些交流呢?莫非中国人还是看重“吃”?
这时候,台湾朋友接上了话茬。她认为,酒吧和咖啡馆的感觉跟中国的饭局完全是两回事。后者让大家感觉像一家人,而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文明制度,都是建立在“家庭”这个逻辑起点上的,世界上最看重家和家庭感觉的,也许只有中国人。
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身心自由,只有在家庭空间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所以饭局上几乎没有社会公共层面的禁忌,可以言论自由、性情流露,卸下心理防范。
大家再次点头称是,纷纷谈起了自己在饭局上与一些名人、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同桌共餐的经历──他们还真的都在“一家人”的氛围和酒精的作用下,纷纷恢复了普通人的状态,不乏引吭高歌、男女间调笑、段子横飞、谈笑失态、攀亲套友等场景。
最后,大家一致公认,饭局是中国最有效力的“局
第二篇:中国式饭局里六大学问 座次点菜都有规则
中国式饭局里六大学问:座次点菜都有潜规则
在中国,办事吃饭是常事,但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诸多的潜规则等待你去体味。为了不出丑,还是提早学习下为好。
一、座次
点击看下一页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二、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老板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一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小家子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三、吃菜
点击看下一页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夹菜,就只能饿肚子。
夹菜后,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如果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就餐时不要挑食,或是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是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或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粗俗的表现。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四、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后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敬酒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四: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并且代酒时要表现出是自己想喝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细节五: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是领导,则不要放太低,给别人留点空间。
细节六: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七:碰杯、敬酒、需要有说词。这样有举杯的理由。
细节八: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
细节九: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
细节十:关于敬酒的礼节: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五、倒茶
点击看下一页
倒茶的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量要适当。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淡而无味。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则按客人的口胃放置。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一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尴尬。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中国倒茶的传统是双手奉茶。双手端茶时也要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最后说到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给自己添。
六、离席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就需要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占用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有些人参加酒会、茶会,当中途准备离去时,会一一问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他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因此,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犯下这钟错误。饭局中的新“三陪”艺术
新公司入职,要办个饭局请领导同事“照顾”一二;孩子考上好学校,要办个饭局以表庆贺;入院看病,要办个饭局犒劳医生……在中国,饭局不是简简单单的填饱肚子,它常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关联在一起,滋味勾人心魄,让国人欲罢不能。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其实布设一个好的饭局,不用花费多少钱,不需要你有多大权,有一张嘴即可。据说,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一些人在饭局里做起了“陪吃”、“陪喝”、“陪聊”的职业“新三陪”,靠耍嘴皮子也过的风生水起,煞是热闹。
俗称“新三陪”的他们,不同于我们惯常意义上理解的所谓“三陪”,饭局“三陪”在他那个圈子里是“有学问”的人。他们一般都善饮健谈,见多识广,反应快 情商高,且风趣幽默,能霎那间活跃气氛,逗得局上君子淑女开怀大笑,忘乎所以。他们的出现,挑起了饭局中那一抹“文化”的意味。
有饭局 美女表示:作为女人,饭局“新三陪”,灵气很重要。就“陪吃”、“陪喝”来说,不是只顾自己就OK了,你还要注意饭桌上的菜符不符合客人胃口,每个人喝的 酒什么时候该添了;“陪聊”的人,一般文化程度不能太低,得懂点幽默,得有眼色,所侃内容,三五回合就要正中下怀,叫客人心甘情愿把敬酒喝下去。机会是给 有准备的人的,得得空就得钻,你干等,机会是不会来的。饭局就是一个平台,一般饭局上不会说我们今天单就签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你们之间的了解更进 了一步。另外,男人大都喜欢聪明的小女人,很多事情要一点就透,但永远不要试图表现得比客户还聪明,表现出我愿意吃亏的样子才是窍门所在。
饭局是一门学问,掌握技巧不容易。当饭局渗透城市之间,便沾染了城市的习气。
小贴士:透视城市里的饭局
北京
饭局中的都市异乡情。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的饭局最容易招集,这跟这座城市中异乡人的飘摇状态不无关系。在北京的异乡人,深知夜深人静时的寂寞冷清,下 班后,常三五人一起组个饭局,开几瓶酒,一边说“来,走一个”,一边盖住懒得细数的伤痕。在那春风沉醉的夜晚,思乡变得不那么深切了。
上海
饭局仅仅是场前戏。在上海,每个人都扮成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状,所以整天无所事事组织饭局的人是可耻的。但受邀饭局的人是光荣的,同时你要精心设计一场迟 到,它会让你成为饭局上引人注目的焦点。在这个城市里,饭局不重要,精彩的高潮应该在饭桌之外。大家唱K、桑拿、足浴……才是真正的各得其所。
广州
24小时不歇业。中国历来是无酒不成席,但广州即便是商务饭局,人们也很少参与到对酒的“你争我夺”中。如此做派,可以说广州人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他 们推崇的是不仅吃以我为主,甚至局也以我为主,饭局吃到哪里都要一派的人声鼎沸。除了传统三餐,广东人也会约喝早茶或下午茶的时间谈生意,那不仅是饭局,而且是级别很高的局,其中的奥妙,却是非个中人不能体会也。
香港
唯有饭没有局。诚然香港饭市成熟、多元且讲究,但作 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衍生出另一路它城不可替代的都市文化――香港少闲人。有网友爆料,香港大学毕业,进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周牲口似的工作80小 时,工资还不够付房租,不找男女朋友合租,就得吃父母。何来饭之局?
文人的各种局
饭局饭局,主题无非是吃,但到了文人这里,吃往往退居其次,但凡是个局,都必须有个名目,最多则是新作问世局、生日局、年终局、答谢局、迎送局……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总之,每一次攒局,总有个或大或小的由头。
新书局:由头一般均因新书出版,七八好友庆祝,赠书、评论,或者答谢出版单位,时常邀请媒体出席,顺带做了新闻发布会;
迎送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西安著名的诗歌局——长安诗歌节,诗会前后总有一饭局,诗人伊沙负责攒局,每有诗友来陕,必出此局,先后迎送国内外诗人百余人,已经是西安独具品牌的文人饭局;
生日局:不仅为自己庆祝,更为师长、前辈,及博客诞生、专栏开设周年庆贺。前段时间画家马河声,为自己开博一周年邀请各界文友同贺,场面甚是热闹;还有节日局、年终局等,自不必多说。
饭局的效力
不入中国的饭局,你就是走遍三山五岳大江南北,也只能算是中国的局外人。
在已变成“全球性重大节日”的春节前后,饭局的频次也得以提速──有点像“突击花钱”。记者年前参与的最后一次饭局,可谓最值得书写的一次。
在这次饭局上,有在北京工作的大陆同胞,其中三个是媒体朋友;有两个台湾同胞,其中一个在台湾媒体工作,另一个长期定居巴黎;另有一个搞新媒体的香港同胞;还有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法国朋友。
像是一种默契,大家从一道道精致考究的中国美食开始聊起,话题自然转到中国人为何 如此看重“吃”,并在“吃”上毫不吝啬自己的心智和精力。这一点,两岸三地的朋友都极有发言权,大家从地缘、历史、民族传统和文化心理等等方面分析了半 天,见解可谓精辟。法国朋友似乎成了局外人,只如捧哏一般一咏三叹,不断点头称是。
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同胞开始发言:大陆之行,让她 亲眼证实了西方媒体频频吹捧的中 国大陆──中国确实有钱了。不过,她觉得,第一次有“回家”的感觉,还是“今天的饭局”,她用了新学到的流行网络语──“你懂的”。“大陆数十日游历,只 是走马观花,只有在今天的饭局上,亲耳听到了大陆同胞畅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最„刺激神经‟的言论,甚至能听到不同政见,几与台湾毫无二致。”
真可谓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法国朋友连连点头,并且补充说:“我来北京生活工作三年,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渐渐地混上了你们的饭局。我才真的和中国朋友成了朋友,才能听到一些在别的地方不可能了解到的信息,能了解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想法。”
谈到这里,关于中国人的“吃”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释。中国人几乎有多半要事需要在饭局上来办,有更多的心声要在饭局上来倾吐,甚至需要在酒过三巡后,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如此说来,大部分饭局其实很用心。
正如法国朋友所说,你一直争取不到和某人同餐的机会,那意味着他“不把你当朋友”。换句话说,在饭局上成为朋友的几率,比别的任何地方都要大,而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况且饭局也没有“回避制度”。
道理渐渐地浮出了水面。中国人其实有两个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饭局空间”和“非饭局空间”,前者很有效,但门槛也高,不能进入各种“饭局”,说明做人失败。
法国朋友又开始提问,那为什么不像法国或美国那样,在酒吧或咖啡馆等地方完成这些交流呢?莫非中国人还是看重“吃”?
这时候,台湾朋友接上了话茬。她认为,酒吧和咖啡馆的感觉跟中国的饭局完全是两回事。后者让大家感觉像一家人,而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文明制度,都是建立在“家庭”这个逻辑起点上的,世界上最看重家和家庭感觉的,也许只有中国人。
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身心自由,只有在家庭空间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所以饭局上几乎没有社会公共层面的禁忌,可以言论自由、性情流露,卸下心理防范。
大家再次点头称是,纷纷谈起了自己在饭局上与一些名人、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同桌共餐的经历──他们还真的都在“一家人”的氛围和酒精的作用下,纷纷恢复了普通人的状态,不乏引吭高歌、男女间调笑、段子横飞、谈笑失态、攀亲套友等场景。
最后,大家一致公认,饭局是中国最有效力的“局”。
第三篇:饭局里的“六大学问”
在中国,办事吃饭是常事,但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诸多的潜规则等待你去体味。为了不出丑,还是提早学习下为好。
一、座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 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中,左 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
常高。
二、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功 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老板在 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 没有哪里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一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二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物件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 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小家子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三、吃菜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著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著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 点,吃不吃由他。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夹菜,就只能饿肚子。夹菜后,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如果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 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就餐时不要挑食,或是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是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 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 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或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 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粗俗的表现。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四、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后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细节三:敬酒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细节四: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并且代酒时要表现出是自己想喝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细节五: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是领导,则不要放太低,给别人留点空间。细节六: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细节七:碰杯、敬酒、需要有说词。这样有举杯的理由。细节八: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细节九: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细节十:关于敬酒的礼节: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五、倒茶
倒茶的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 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量要适当。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淡而无 味。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则按客人的口胃放置。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一不小心,还会烫伤 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尴尬。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再次,端茶要得法。中国倒茶的传统是双手奉茶。双手端茶时也要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 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 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最后说到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给自己添。
六、离席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就需要了解。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熘*便不见了。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聊个没完。占用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它客人面前失礼。有些人参加酒会、茶会,当中途准备离去时,会一一问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他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因此,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犯下这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