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大学》有感

时间:2019-05-14 04: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我的大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我的大学》有感》。

第一篇:读《我的大学》有感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了不少书,有《童年》、《在人间》、《母亲》、《我的大学》……其中在这些书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大学》这本书。

《我的大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高尔基在上大学的时候,高尔基的父母亲去世了,但高尔基仍然还不断的坚持学习和读书。

想想自己,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还不用功去读书是没办法解决困难的,我们以后到了社会是不会等着你的,只要你差一点儿都是不能工作的,因为你的资格不够,所以是不能工作的。只有我们上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遇到不懂的问题能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解决困难,这样你不断的学习才能有很大的进步。

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向高尔基这样勤奋好学的精神,使我懂得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从每一分每一秒做起。大家行动起来吧!

第二篇:读《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大学》有感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面对一个个好看的电视剧,一个个好耍的游戏,一部部好看的电影„„魂都全给了这些琐事,怎么还有时间来博览群书呢?

当时在沙俄统治的黑暗时代,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根本谈不上救国救民。知识文化是革命胜利的保障啊„„不然,就像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一个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民来主持,肯定会失败的!

高尔基生活于一个大杂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到走狗警察们到这里来找东找西,监视人们的行动。有那么一位老警察还盘问高尔基看过哪些书,并警告他不要看禁书。但对于青年的高尔基来说,那些所谓的禁书却正是他的真正所求因为只有它们能真正让人民清醒,让人民明智,让人民有打倒推翻沙俄的信心。

若真有心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位朋友就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人,名字叫捷林柯夫。看到他那满密室的藏书,大多都是手抄的珍本和禁书,高尔基说不出的高兴。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结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他了解了革命的重要,和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在高尔基以后的艰苦岁月之中,他努力革命,有很大的成就。“书”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让很多的人民有了好生活可以过„„可见而知,书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它的确让社会进步了,让人类进步了!

如今是“科学”第一的时代,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变得更加的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战,也打的是“科技”战,而不是以前的人力战。而打仗的军费开支也要由各国的科学技术的高低来决定的,科技高的国家,挣的前一定是要比落后的国家多„„

总而言之,现代的一切,都与“科技”密切相关,而要“科技”就得日积月累的慢慢学习,学习的内容都在一本一本的书里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永远都会是真理!

绿色世博,你我共同行动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如期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指出:“上海世博园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40%,在浦东园区专门规划建设了世博公园、后滩湿地公园等面积较大的花园。同时,80%以上的世博展馆都做了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许多场馆的建筑绿化构思巧妙,让人赞叹。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看世博,知世界,看世博,就是看一个小化的世界,看世博,让世界的人们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家园。看世博,城市让世界更美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10年一半已过。2010年5月1日,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全世界将为之沸腾和欢呼,因为那天是中国首次举办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成功举办过许多国际大型盛会,例如昆明世博会、亚运会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体育的崛起,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众所周知,海宝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吉祥物,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上口,和他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海宝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我们中国人民也会珍惜这次机会,办演好东道主的角色,举办一次历史上最成功的世博会。它的到来有所准备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应该要积极投入到“绿色世博”的建设与宣传当中。所以要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从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做起。

让我们动起来吧!首先从身边做起。不要随便在路上乱扔垃圾;当你在外面时,不要大声讲话;用完水要及时关上;尽量骑自行车或做公共汽车去学校避免坐私家车去学校。把零用钱村起来然后献给环境保护组织——总之从身边点点滴滴作起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让那些强大国家刮目相看。

第三篇:读《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大学》读后感

《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高尔基作品的三部曲。这三部曲讲述了阿廖沙的一生,他的那段生活,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在讲述一个悲惨的童话。可能我现在正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所以使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过欺凌,侮辱,戏弄,甚至还遭受过陷害和毒打,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面对,正是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我,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高尔基三部曲的出版不仅使我们对高尔基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更能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及当时人们的残酷和冷漠无情。特别是每次当我读完《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我都会忍不住对当时的人们的悲惨生活而感到痛心,对于那些残酷的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对当时人们的冷酷无情而感到悲哀。读完这三部曲后,我想每个人都会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满足和更加珍惜。

在《我的大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的阿廖沙是多么的渴望能够到大学进行高等的教育。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一开始看到阿廖沙的愿望破灭时,我满以为他会放弃那个在那时看来是多么奢侈而不切实际的愿望,老老实实地做社会的底层,一直碌碌无为。但出乎我的意料,他竟将贫民区和码头作为它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大学生,初中生以及一些革命者,学到了在正规大学里面永远无法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它的见识面的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也许,正是阿廖沙的那种坚强以及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就了他成就,使他异于其他那些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人们。

阿廖沙对于他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当下,他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勤奋学习,勤奋思考,持之以恒;对过去,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曾经努力过并为此而争取过。他曾经在书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使我感触良多:“苦难的日子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我不奢求别人的施舍,也不苛刻偶玩好运的降临,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智慧”。是呀,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在阿廖沙的身上,我清楚的明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证明我们还有机会,还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一旦我们放弃了,我们就与成功擦身而过,失之交臂了。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

与阿廖沙相比,同样处于大学中的我们是幸福的。且不说我们有机会就读大学,单是从我们的现在的自由和自由来说,我们就比他们幸福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奋斗,以回报一直对我们怀有期望的家长,老师和朋友们。阿廖沙教会了我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面对艰难,发挥我们大学生的精神,做新社会的新新人类。奋斗吧!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奋斗吧!想阿廖沙所在的黑暗世界,他都尚且能够做到,我们又为何不可呢!

新采1160彭举

第四篇: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有感

一直很想读赵美萍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但苦于无处寻,所以就一直没有机会鉴赏。前几天,我内心十分烦闷浮躁却又毫无厘头,于是,我花了几天用手机在网上读完了这部先苦后甜的人生奋斗史。

“成长是痛苦的,而生活并未停止成长。”这是本书开始的第一句话。而奠定这痛苦基调、过早而又彻底地摧毁了萦绕于作者懵懂幼年的平静与温馨的,是一场不期而至,猝不及防的灾难—父亲的病变。

作者六岁时,时任公社会计的父亲不幸得了麻风。于是被送去医院接受治疗。尽管父亲在病前才华横溢,受人尊敬。然而,在父亲病后住院的日子里,她感受到的却是世人冷漠。

父亲的病变仅仅是作者不幸人生的开始而已。随后,三岁的妹妹掉进火盆,烧伤极其严重,整整哭号了三个月。九岁时,眼望着父亲就快痊愈出院,却因为被打错针而与世长辞。从此,命运在这里走出了它的分水岭,带着她泅向苦难之海„„

失去父亲后,为躲避母亲前夫的骚扰,她和妹妹随母亲改嫁来到安徽。但生活并未有丝毫的好转,而是一如既往的恶劣。母亲和继父仓促的婚姻并不幸福,身在他乡,他们处处受人排挤和欺负。为了补添家用,年仅11岁的她就成了采石场上的碎石女。每天的工作让她的手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都忍了,为了眼前这个破陋的“家”。抛却艰苦不说,经济拮据是最让人无奈的。小学毕业的她,尽管升考成绩在整个县城名列前茅,但因家里无力承担各种费用,她只能把中学录取通知书漂入河流中。从此在采石场上,面朝黄石背朝天,拼命的挣钱养家。此时的她,也不过十四岁的样子。后来听到同村一个在上海打工的人说起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甘人生就此下去的她,背着“与人私奔”的罪名来到上海打工。可找工作哪那么轻松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在一家餐馆做帮工的工作吗,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多开始,晚上十二点才结束。这样一份工作还因为老板的骚扰而愤然辞去了。

之后,她应聘进童装厂。从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制衣女工到勤勤恳恳负责车间主任再到认真严谨的技术员。她在周围人的质疑和不屑中一步步作出自己的成绩。经历的那些心酸和艰难,怕不是一句“排外的上海人终于认可我了”就可以证明的。

在结束了童装厂的合约之后,她毅然决然地跳槽进了广告公司,开始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她一个小学毕业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了:

在她父亲病变住院前,他曾叮嘱过作者,要她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带着父亲的期盼和对命运的抗争,她从未放弃学习,尽管上天并没有因为她的勤奋垂青她,让她小学毕业就远离了学校。父亲去世后,由于前夫的骚扰,作者的母亲曾自杀过,幸而被救了回来。因为害怕再失去母亲,作者夜不敢寐,就守在母亲身边。漫漫长夜,她便捧着课本打发时间。“我一边守着母亲一边就着煤油灯看课本,长夜漫漫,从小就习惯了在黑暗中思索或阅读。那些课本也成了孤寂的寒夜中唯一让我感到温暖和不在害怕的精神安慰。”这样一段话,不得不让我们深感惭愧。古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作者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她也能找到精神的寄托。我们也都知道这句话,可我们对这句话的诠释是什么呢?值得深思。后来,辍了学的她在夏天的采石场上,将这种对书的热忱发挥到极致—“夏天的中午,山上往往除了我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人们都在午休,要到下午三点多钟,太阳偏西了才上工。因为正午的堂口里实在太闷热了,人很容易脱水中暑。我就利用中午这段时间来读书。书是找矿工借的,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历史小说《隋唐演义》。每天中午,我就坐在破碎机旁,那里地势较高,也有阳蓬,非常安静。偶尔会有一丝丝风愉快地穿过这里,这里就成了我夏天中午的读书天堂。”她对于书籍的估值和喜爱,让人为之一颤。然而,就连这唯一的爱好,在那个贫苦家里,也是步履维艰。那时候,在采石场工作的她特别卖力,母亲心疼她,就在月底结账时偷偷塞给她一两块作为奖赏。这钱是她轻易不舍得花的。每到下雨天,矿上无法施工,她就徒步十几里路去市里的图书馆买书或者在一家小书屋租一套连环画,坐在那里看半天。没到这天,她的心情就愉悦无比,像饥渴已久的人终于找到食物一样。有一次,她用省吃俭用的钱买回了两本书,继父看到后勃然大怒,说这是罪不可恕的浪费。而母亲因为给她私房钱被揭发而恼羞成怒,将那两本书丢进了灶火中„„那时的作者,毕竟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对她爱好这样的扼杀,是她所不能接受的。她想过死,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勇气。也庆幸她没有成功,才守到了云开日出的一天。此后,她再也不敢买书,但对于书的喜爱并未消减。于是她厚着脸皮找人借书。有将近两年的时间,她除了上班外,任何时候口袋里都有一本书,走路,吃饭,甚至上厕所都在读。这些书包括历史文集,世界巨著,期刊,也是这些读物芬芳了她整个枯燥无味的“花季”。后来,她去上海打工时,依然买杂志,写文章,上夜校,尽量充实自己,以此来向文学梦进发。

阅读,让她明白了:苦难是一笔财富。所以她在后来的生活中将她的自信,坚忍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样的坚忍,让她在进入那个广告公司后创下了用最短时间拉到业务的记录。而对于文学的坚持,则成就了她的编辑工作。

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她凭着对文学的热忱与坚持,四处投稿,因此与《知音》结下不解之缘。在参加《知音》笔友会时,她无意间听说《知音》要面向全国应征编辑,虽然三个应征要求中有两项与她无缘:一是大学本科学历;一是三年的编辑工作经验。但不服输的她决定冒险一试。她将发过的作品全部复制寄给杂志社,期望打动考官。最终她成功了,用她的苦难财富!最初进入到杂志社,只是小学毕业的她不仅没有得到其他作者的信任,社里的众多眼睛,也是看法各异。但它是那种用行动说话的人,越是被压抑越加努力。在六年时间里,她拓宽了自己的事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家,成了众人羡慕的成功者。

此书中,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如果用植物来比喻那时的我,狗尾草应该是最恰当的——它在农村随处可见,任何动物都不喜欢它,但它总是倔强而卑微地生长着。任何雪雨风暴都不能使它彻底苦味和灭绝。”是啊,风雨无法摧残,野火无法烧尽,霜雪无法冻残,这就是生命和意志的了力量。

看完本书,我的心态变得很好了。面对一些会让自己难过的事,不会让自己无厘头的乱想,自己发呆,自己痛苦,我也看得很开了,生活应该是锻炼,创造自我,而不是纠结毫无意义的事。面对生活,抱怨不是应有的态度,逃避不是合适的方法,脆弱不是放弃的理由。只有泰然迎上去,走过崎岖和荆棘,才能达到更远的目标和更广的高度。

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决定了这一生中奋斗所应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而我们呢?自认为现实的社会大熔炉隐藏着对自己的巨大威胁,所以就该找一个藏身之处,犹豫着踟蹰着不肯前进?因为懈怠而减低目标?不!这都是懒惰的借口,它吞噬着我们的激情、才智、和坚毅。我们怎能遂了它的意,成了它的傀儡。

我们很幸运,生在这样一个美好时代。可是这能说明什么呢?如果没有坚忍的意志和进取的心,动不动就怨声载道,在宁静而富足的现实生活前停滞不前,轻易就被社会压力和生活烦恼压垮了,那再美好的社会,也不是我们真正能拥有的。

第五篇:读《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大学》有感

系别:外语系

班级:英本113班

姓名:班香云

学号:2011110728

十月革命爆发前夕,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被迫流亡国外,寄居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一次,列宁到这里看望高尔基。闲谈时高尔基对列宁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流浪生活。当时列宁非常用心地听着,并对高尔基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益„„”这段文字,是我以前从文摘中读到的,说的是高尔基创作三部自传体小说的由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完成《我的大学》的阅读.《我的大学》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我的大学》是这三部曲中最后完成的一部,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的他满怀希望的来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他的大学梦很快就破灭了。他开始为生活奔波忙碌,他在那儿上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

页 第 1

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正如赫胥黎所说:“没有哪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美好的人性。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美好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美好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是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气。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美好的前程,他迈力地积极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能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一击,他被卷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己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页 第 2

下载读《我的大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我的大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我的大学》有感(精选)

    读《我的大学》有感 最近,我在课外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我的大学》,这本书令我深有感悟。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

    读《我的大学》有感(范文)

    读《我的大学》有感 首先来谈谈《我的大学》这本书吧,《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苏联伟大作家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即是马克西姆〃高尔基著名的三......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王正海 《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几千年来影响经久不衰。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象征,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这个暑假重新拜读了经典儒家著作《大学》,这本书其实不长,全书宋代儒家大师朱熹统计一共有1753个字。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经和传,经有一章共205个字,传10章共1548字......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13通信1班 张扬雪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最大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

    读《大学》有感

    1.《大学》 ——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寒假中拾起这本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

    读《大学》有感

    一直感觉四书五经这一类的古典书籍是神圣而难以让人琢磨的,所以一直没有勇气去解开这一类古典著作的神秘面纱。这次青马学员的任务就是读古典书籍,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