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的特点入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所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注重个人成长。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一般来说个人素质都比较高,同样的,他们自我学习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定期的学习和培训是构成其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同时这也是由于他们所处的行业快速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应该摆脱传统观念里面仅仅依靠加薪来激励,使他们努力工作,更应该做的是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培训,这才是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员工正确的激励因素。
(二)强调工作自主性。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员工要求给予自主权按自己认为有效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任务,并且从工作成就中获取满足感。
(三)流动意愿比较强。这个可以说是中小企业员工的一个普遍特点,但是在高新技术行业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他们不仅具有技术,同时可能还掌握了企业的核心客户等的机密,他们的流出会使企业蒙受直接损失还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
(四)员工工作经验比较少。这样的员工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往往在技术上通常会追求完美,但是可能在团队合作方面经验不足。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很好的和他们进行沟通,并且能够做好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规划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来说都会缺少规划,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计划。由于缺少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性较大,最终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而且由于高新技术对于员工的知识更新要求相当高,所以导致高新技术的人力资源经理往往倾向于“快进”的政策。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相对应的问题——“快出”。这也反映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二)公司缺乏培训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每个员工的事务性工作量较大,自身没有参加再培训的时间和精力,而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安排培训随意性较大,因此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提高的机会。
(三)岗位职责不明确
由于企业没有对岗位进行梳理,岗位描述没有或不到位,常常不能明确谁该负责什么,这将大大不利于作为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人员招聘过程无系统性
由于普遍来说中小企业缺乏岗位职责的明确界定,也就无法明确到底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员;此外由于缺少人力资源规划,所以招聘总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和程式。
(五)激励措施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或行为,随意性较大,常根据管理者的心情或感觉来做。往往使下属无所适从,员工更加茫然,激励行为达不到预期目的。高新技术员工的激励问题更加突出。高新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研发并不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成果。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很好的激励措施来继续鼓励员工进行工作。而上述中小企业中普遍缺乏的科学规范的激励措施,将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从而直接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缺乏
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它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指标。虽然很多企业也有“以人为本”之类的理念宣传,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该理念太大众化,不能充分体现自己企业的人才理念;二是该理念没有得到及时广泛的宣传和贯彻,没有的实际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理念成了一句口号。
(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有了理念才有体系,有了体系才有各项制度和具体的工作。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来调整和完善自身的人事和行政管理体系,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对工作和员工的各项规范,以达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很多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等,但此处有三个问题:一是制度制定的依据不科学,某些制度没有遵循“制度宜简”的原则,甚至有的没有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二是制度的内容不完善,很多制度的内容不够健全,也没有及时的进行调整;三是制度的实施缺乏执行力度,有些制度没有很好的得到实施,也就没有达到统一规范的目的。
(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不专业
企业的很多作人事工作的员工和人事主管等,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能达到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很多事情上体现的不够专业。
(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不规范
工作内容不完整,另一方面是其所进行的人力资源工作内容不规范。
(十一)内部沟通不充足
内部沟通主要是指人力资源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和各市场的沟通。此处表现为两点:一是制定各类政策和制度之前没有及时和市场沟通讨论,导致工作难以执行;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市场人员交流太少,缺乏对市场的基本了解。
(十二)外部沟通缺乏
内部沟通主要是为了工作,而外部沟通主要是为了发展。由于没有积极的对外沟通和交流,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眼光不够开阔,工作也难以改进,这对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综合来看,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紧抓市场的同时,没有抓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由于企业不够重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得到企业的人力、财力和各项资源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根基就不牢靠,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要真正搞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关键在于造就和培养一批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创造性人才。如何管理好人才首先的关键问题是要能够正确分析出他们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以及一般心理学原理,随着个人心理的发展,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逐渐产生。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也就是说知识分子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而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心理的发展程度越高,因此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动机越强烈。一个组织中的大多数人均有此倾向的话,也必然影响组织中的少数人,从而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因此,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倾向于进行自主性的工作,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应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注意采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念。
此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这样的人员结构也决定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不能简单采取物质刺激的手段,而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化的激励体系,如优越的福利制度、良好的晋升机制、完备的培训体系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以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抱负等等。
其实选择优秀的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核心,对于一个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讲,人才的招聘与甄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企业学习氛围及员工培训
高新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行业,知识上的落伍,将直接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度是非常大的。定期学习和培训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两点。为了公司以后的持续发展,为了吸引和挽留优秀的员工,必须要加强企业的学习氛围,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此外,企业的学习氛围已经是自由的无缝沟通。加强上下层之间的经常性沟通,使员工释放挫折感和不满情绪。加强同级之间的自由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互补,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二)运用恰当激励手段进行有效激励
要采用恰当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长久地发展起来。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年轻化的知识型员工对关怀和爱是十分需要的,特别是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由于长期埋头苦干,往往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娱乐、家庭没投放很多精力。因此,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定期安排体检、组织户外度假和游乐。对于员工的家庭生活状况给予重视和关怀,而且企业要建立宽容的创新文化。鼓励技术创新,放手让员工去做,培养“专家意识”,对员工的失败要给予真诚的关怀。
(四)建立人才后备系统
用成本最优原则确立一整套员工流动制度和流动比例,把人才后备力量的发掘和储备作为一种持续的工作,在流动比率和成本的关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流动率,建立一整套员工流动制度。定期输入一定比例的新员工进行储备培养,以应付员工突然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意外重创。这个对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手段。
参考文献:
1.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学林出版社,1996
2.雷蒙德•A•诺依等,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吴元.论发展观和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 第05期
第二篇: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员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一个组织同另一个组织的唯一真正区别就在于人员的成绩不同。人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资源,它要求使用它的人有特殊的品质。”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提出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在企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本管理的含义、基本要素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 变革 创新 人本管理
“管理即是处理人的关系”。这是英国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帕金森很久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他道出了企业管理的真谛。不管你是一家一万人以上的大企业,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小企业;不管你的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管理问题,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人有没有问题;员工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意愿;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人心是否向着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凝聚力。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把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的希望寄托在管理改善上。一时间,兴起了学管理做改善的热潮,也着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成效似乎是有限的。大多数管理者在应用所学到的管理知识时感到力不从心,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和实施,甚至适得其反。于是,管理学者们开出了一个救世秘方——企业执行力。他们把管理改善得不
到应有成效的罪过推到了下属和员工们的身上,是因为下属和员工的阻力所造成的结果。这使得满腹经纶的管理者们只须策划改善方案、制订计划、下达指令,然后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等待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等式来描述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文化的问题就是老板的问题。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就是看企业能否持续的创新;企业能否持续创新,就是看企业能否持续开发出人才;企业能否持续开发出人才,就是看企业是否能营造出持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企业能否营造出持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就是看老板能否培养和选拔出能继承和发展其优良传统和文化的核心人才。
企业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优良传统以及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好的独特经验,驱除不良的观念和习惯;树立起高效的优良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和风气;再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激发出员工持续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出超强的企业凝聚力。而有一种企业经营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初逐渐地被管理阶层所重视,它就是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它包含了人文精神、人性思考、人生关怀、人员激励、人才开发等一些新的理念。它的出现在很大幅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一、人本管理的含义
人本管理是企业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就是以专心致力于工作并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为管理的主要对象,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与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不断提高其满意度的管理活动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这也是对人本管理的最精辟的解释。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1.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作为管理主体来说,人必须具有管理的能力,必须懂管理、善管理、会管理,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要学会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运用自己的权威和手中的权力进行管理。作为管理客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力。
2.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物质环境是指企业的厂房、工资制度、办公环境、文娱体育活动等,这些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管理环境或者说人际关系环境。这关系着员工的向心力,昭示着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长远、持久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3.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即由企业的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浅层的行为
文化,即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中的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即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并与此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4.价值观。它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相容性是保证企业实施管理、顺利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条件。企业应努力营造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价值观体系,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人同此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基础。很难想象在一个人际关系矛盾重重的企业里人本管理会良好的实施下去,其实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工作的和谐,而且包括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关系的和谐。
2.人尽其才——以激励为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人本管理,最重视的就是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就是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激励来源于需要,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3.人人管理——使员工从“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转变,同时接受消费者的“管理”。这里的管理者包涵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
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即管理别人。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管理者,但每个人都潜存着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可能。另一个层面是从地位上来说的,也就是说要尊重每个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事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四、企业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总的来说,实施人本管理就要做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
1.尊重人。没有一个人,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理,应受到尊重。要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尊重人,尊重人的思想,尊重人的首创。
2.依靠人。现在多数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
3.发展人。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是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五、小结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着重整提高的挑战。企业管理也从强调以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开发,是管理领域一次变革和创新,而把人当作一种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地发掘,科学地管理的“人本管理”方式,已成为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篇:浅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我国该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规模小,民营为主,产业发展快,对其它产业渗透能力强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代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有生命力的产业。据统计,1987年,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规模为8257亿美元;1994年为17929亿美元;2000年大约为35000亿美元。1995到2000年,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12%,大大高于世界各国GDP的增长水平。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率先进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初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近十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自1991年以来,已陆续建立了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万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益壮大的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对员工重使用轻开发
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大量削减员工培训开发费用,对员工重使用轻开发。但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知识更新速度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2、企业部门安排不合理
很多企业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停留在“人事部”的基础上;同时,人力资源部门无法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受职权限制,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困难;人事部门的实际工作停留在主管层以下,造成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继任计划不完整等问题;公司高级领导层受业务困扰,对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等。
3、薪酬制度激励性不强
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企业提供各种报酬,员工提供相对的绩效和人力资源,当员工认为报酬与其贡献大致成比例时,员工会对其交换关系感到满足。除了比较个人绩效与个人贡献的比例关系外,员工也会和同一组织其他人或不同组织的人作比较。当发生不公平的现象时会紧张,并会依据其个人所知的平衡,企图矫正不公平的现象。如果不能改变不公平现象的话,最终会离职。薪酬制度一方面要保持内部的公平,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外部的竞争力。实际上,我认为,在薪酬制度上,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薪酬的增加如果没有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目的来确定奖励标准,那么这样的奖赏就毫无意义,也不会提高下属的工作热情。
4、员工之间重竞争轻合作
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越来越依靠团队合作,这就需要企业家重视人员的组合,搭配用人。21世纪最需要的并不是竞争力,而是资源整合的能力。特别是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和改造、现代化大型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等攻坚时,企业家如能合理组合人才,形成具有最佳结构的人才群体,就能发挥科技人才的集体智慧,联合攻关使之奏效。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没有完整的思路,许多企业家根本没有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套技术性很强的管理体系的观念;强调人才一般的使用,忽视其培养;企业不重视招聘工作,缺乏科学的甄选程序和手段;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关键
首先,不能把人力资本范畴简单地等同于人才、人力、技术和管理人员等范畴。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训练、移民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知识和技术的人格化。作为一种资本,其核心和灵魂具有增值性。
其次,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把人力资本积累搞上去。在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投资观,必须把人作为第一资本要素加以考虑。
(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3)进一步采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4)为广大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融资、投资环境。
(5)敞开城门,疏通渠道,以优厚待遇广招天下英才。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走创新之路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发展成功。
1、建立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咨询需要有与解决各方面问题有关学科的知识准备。实现积极的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重视人力资
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正确处理好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业务与管理的关系、技术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2、创新选人方式,靠优化组合盘活人才
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是一个高技术含量、多专业协作的企业,单枪匹马难奏效,需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合作。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按照系统的观念,依照群体的力量,合理搭配,优势互补,才能盘活人才存量,形成1+1>2的整体效能。
3、完善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考核要突出对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进行考评,以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在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不仅需要较高的薪金和良好的培训和教育,而且他们还关心什么样的机构团体生活将给他们经省上的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盼望在决策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因此,在企业中高权益比薪酬和利益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金章、孙可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2]千高原、肖胜萍;《人力资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
[3]张侠,叶陈毅,刘清田;《试论高科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李世根;《浅谈“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经济师》200(4)
第四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人力资源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最大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成为中小企业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是企业群体中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是一个点多面广而又数量众多的企业群体,是国民经济中非常活跃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创新、增强效益与提供就业机会方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探求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企业管理层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举足轻重作用.并相应建立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与管理系统。但是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与实践的种种误区,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得不到体现,其中人力资源规划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根本的原因。人力资源规划是指预测企业未来的目标和环境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当前中小企业管理者普遍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始终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使得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着可有可无与执行不力的困境与危机。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含义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分配计划或企业生产任务,履行人员录用、定岗、报酬、调动、退休等行政化的工作,而忽视对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和系统管理,其工作偏于简单、粗放,绩效评核往往只是形式。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传统人事管理更为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工作重心偏向于员工积极性,注重效率和科学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突破传统的计划、行政人事管理模式,才能构建立新的激励与约束
1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来看,国有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管理人力资源,通过经济核算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以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认识误区。
目前,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都比较小,技术力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不具有规模经济实力,采用的也多是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很多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只把其当作一个企业的后勤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制定过程和企业利润创造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其他部门兼任。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如发放工资、管理员工档案等简单的人事任务。有些还兼任许多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系不大的其他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形成正规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往往会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也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直到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时,才“临时抱佛脚”,进行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等等。这样做显然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中小企业的这种做法,客观上使其为员工,特别是知识员工提供的报酬较少,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为员工们提供的个人发展机会相对于大型企业及外资企业也比较小,不利于人才潜能的培养以及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3)缺乏科学的用人观,导致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招聘、考勤、绩效、薪酬、调动等与员工有关的事项,却没有关注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员招聘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和甄选测评体系,人员的选聘过于草率。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用人观,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流失的大多数为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性人才,知识型、年轻型员工成为流失主体,其中最不稳定的是刚接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工作三年内流失率最高。而人才流失不仅直接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削弱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降低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
(4)强调管理,激励手段单一,培训开发态度不正确。
大多数中小企业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制定,缺乏人性化管理,忽视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许多中小企业家认为只要高工资一定可以吸引并留住人才,没有意识到单一的激励手段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从而员工的使用效益也无法达到满意化。中小企业在培训开发方面,缺乏系统性、长期性,特别是涉及培训费的分摊和追偿缺乏有效的办法,使得人员培训费用的投入水平低,效益不够显著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素质提高成为空谈,管理者队伍建设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困境原因分析
导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但是,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原因讲,主要体现在1.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不全面;2.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和环境的多变性及模糊性;3.中小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4.中小企业专门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者短缺,员工素质相对较低四个方面。
四、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
关键的在于企业经营者个人。通常企业经营者是管理者同时也是企业所有者。一般中小企业的所有者特别是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不会撒手放权让外人来管理。企业经营者个人大权独
握,决策随意性很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企业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管理规范性不足,体制不健全,对政策的制定与预测能力不强;企业效率低下,事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严重;企业业务体系混乱;权力独裁,中层管理人员的权力与斡旋的余地有限。企业中存在一种严重的重博弈、重计谋、重随机处理,轻规则、轻机制的现象。
因此,最重要的是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不要说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中有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还是一个问题。一旦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高了,他所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是企业眼前的利益而是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出于对未来的考虑,企业经营者自然而然的就会重视人力资源规划,那么这种内在对未来发展的动力就会促使企业经营者去构建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科学地作出管理和经营决策。
(2)科学合理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建立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机制是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专业的技术讲师、管理咨询专家到本企业对员工进行实地培训或是与大企业高校等进行联合办学和委托办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格,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注重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和需求。在强调严格绩效管理的同时,也强调要通过物质激励,企业文化等手段让这种严格管理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在物质回报以及尊重和信任的环境中得到平衡和释放,善业绩评价体系,实现客观准确的评价员工的各种表现,并依此采取相应的福利措施、制定人培训与升迁计划等,企业也可以把实现企业的目标与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增加福利等措施,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人人心系企业命运、共谋企业发展大计的局面。实施民主管理、决策方式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企业上下齐心,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或是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综合作用,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3)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增强人力资源规划的科学认识,促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融合解决中小人力资源规划缺失与脱离企业发展实际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是指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与实际情况,明确企业发展的分时期战略。如果长时期战略由于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确定,也应该确定短期或企业发展的方向。科学全面认识人力资源规划是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包括,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重要性,让企业领导决策层要充分重视,并将人力资源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内容、方法技术以及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特殊性的培训,促进先进人力资源规划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有效相结合。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最高境界,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最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避免了企业内部各种人力资源问题的产生。
(4)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源规划的支撑平台
主要是改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含着对人力资源管理旧模式的否定和发展,有时甚至包括模式的重新构建。这一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过程。伴随着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原有习惯的冲击,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工作往往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只有实施有效的变革管理才能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打造完善的支撑平台。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支撑平台除了人力资源部门相关的职能工作如职位分析、职位设置、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职业规划等外,有些甚至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比如计划与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等。
(5)探索适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新思路,建立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创新模式
由于中小企业运行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避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危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的新思路,建立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创新模式。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再面临缺失与脱离实践的困境。中小企业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创新将是其保持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总之,中小企业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和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在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意识,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才能留住人才、任用人才、培训人才,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第五篇:谈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谈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如何实施,并部分结合了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特征 实施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简称SHRM),是横跨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管理两个领域的一个新出现的交叉范畴。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三种理解,对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在内涵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以战略规划为主导来开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配合企业整体竞争战略形势,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实施,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并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它可以被看成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在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特征有:(1)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即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即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是一种战略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性,即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期望之后,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需求来制定的一种长期纲要与计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地位日益突出的现今,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大型地质勘察单位意义重大。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起行政辅助的作用,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此时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行政事务的处理上。在带有国有基因的地质勘察单位,行政辅助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占据上风,同时,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发挥着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简单行政辅助角色,也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简单的执行者,它还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等事务。具体到地质勘察单位,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诸如传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推动员工群体的沟通等,有助于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得以实现,2.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成本导向作为其指导思想,工作的重点是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精简人事经费,因此在企业的实践中往往轻视工作本身。对于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在日常的管理中,重人力成本的控制,轻员工积极性的开发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部门将其自身视为一个业务部门,突出强调自身的“顾客”和“产品”,强调以顾客服务为工作导向。人力资源部门将与其工作发生关联的所有“人”均视为“顾客”,既包括公司内部的战略规划部门、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以及普通员工,也包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这种思想的实施,对于长期受科层制弊端影响的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将十分有益。
3.投资战略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资本、产品、品牌、技术以及投资战略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人”,以“人”为核心,将人员及其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因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影响,往往将人员管理的主要职责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管理专家上,易犯没有群众精神的错误。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人员管理职责放在与员工联系最多的人,也就是各位员工的业务管理人员身上。因此,无论是地质勘察机构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企业如何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实质上,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1.目标与组织条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行动计划,也是改变一个企业的本来特性的一个整体的、多面的、长期的日程。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市场竞争优势,引导企业成为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合适的组织。
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发挥职能,首先要在决策组织上保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成为公司决策和监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其次,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管理部门必须被赋予法定的职权,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环境变化进行战略性的监测和报告,并及时提供关于每一个战略的人力资源配备方案。只有拥有相应的权威,才能保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得到实际执行和有效实施。
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赖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文化、团队精神、领导风格等其他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安排。
2.实施原则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结合的一种战略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动态性原则,当企业面对的市场机遇与市场竞争不同时,企业的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这也是其基本的原则。
第二,合作性原则,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能否有效实施,需要企业自上到下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协调的管理系统才能
发挥最佳的效能。
第三,敏捷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要求,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对来自企业战略与市场竞争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与时俱进,注重风险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此来应对国际国内竞争。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梅洛著,吴雯芳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李保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