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着稻麦生产机械化的率先基本实现
随着稻麦生产机械化的率先基本实现,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农机化发展思路,确立了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推进农机化发展与大农业发展、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三个配套跟进的工作思路,依靠农机科技创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进行农机化装备结构与区域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大特色农机发展力度,全面提升现代高效
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力求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
全市农机部门围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精品农业,为精细蔬菜园、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花卉苗木园区、万亩水蜜桃产业风光带等特色农业发展项目编制相关的农机化发展配套方案,从而在无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无锡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内,部署农机化工作,推进农机化发展,促进本地重点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无锡市已初步建立高效农业农机化装备发展目标体系与考核办法,明确2009年高效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20%,2010年达到35%,2011年达到45%,到2015年高效农业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结合现有高效农业规模化种养基地,农机部门已先后选择了1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先引进试验推广应用高效机动植保、园艺管理、节水灌溉、果蔬保鲜、名优茶制作成套设备等机械装备,建成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积极探索茶叶、蔬菜、林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产和畜禽养殖等业态生产技术路线,农机化区域性特征开始显现。同时,把改善基础设施和推广应用物理农业装备与新技术相结合,调整经济结构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选择了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6个生产园区(基地),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地应用声、光、电、磁技术覆盖土、水、种子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理念和实施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拥有林牧副渔各类新型适用机具3万多台(套),机械年初加工果蔬数量 505吨、茶叶数量7195吨。与此同时,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全市已修订和制订省、市级有关稻麦生产机械化方面的技术规程或标准4个,3 项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规程方面的市级农业标准
也正在制订过程中。
第二篇: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办法
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快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我省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7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现代化工作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到2015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评价
主体本办法适用考核评价对象为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考核评价工作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省气象局牵头,省编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监察厅、财政厅、应急办参加成立考核组,于每年第一季度对上一气象现代化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二、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
(一)考核评价内容。
从国民气象意识、气象基础条件、气象制度保障、气象预报水平、造福社会能力、社会经济效益等六个方面考核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考核评价指标。
建立地级以上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把气象现代化目标和任务转化为可考核的指标,设立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34项(见附件1)。
建立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气象现代化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估,设立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42项(见附件2)。
(三)考核评价计分方法。
考核评价按照三级指标指数→二级指标指数→一级指标指数→综合指数的方法计算各级指标得分,最后形成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得分确定当地气象现代化发展阶段(见附件3)。
三、考核评价程序和结果
考核评价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每年1月份,各地级以上市负责对上一气象现代化工作进行自评,计算本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并于1月底前报省气象局汇总。
(二)考核组负责委托第三方进行政府和居民调查搜集有关数据,负责审核各地级以上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负责计算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
(三)提出考核等次意见。每年2月底前,考核组根据各地级以上市综合得分,结合有关情况,研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得分在30分以下,评为起步期;30—60分,评为成长期;60—75分,评为初级现代化;75—90分,评为基本现代化;得分在90分以上,评为全面现代化。
四、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考核评价结果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将适时向全省通报。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考核评价情况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附件:1.广东省地级以上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12-2015年)及解释
2.广东省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12-2015年)及解释
3.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12-2015年)计分方法
广东省地级以上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2012-2015年)解释
A 国民气象意识
A1 气象知识普及率
A11 气象知识普及率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气象信息,规避气象灾害的公众的比重,它反映当地社会公众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为体现调查数据的全面性,本项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作调查统计,其具体计算方法为气象知识普及率=城市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农村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农村人口比例,其中城市(或者农村)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为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对象中具备相关气象知识的人数与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
A2 气象知识认知度
A21 气象知识认知度
反映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信息和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指标,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算法为L=(L1+L2+L3+L4+L5)/5,其中,L为气象知识认知度,L1为公众对天气预报及预警信号的认知度,L2为公众对获取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途径的认知度,L3为公众对雷电危害及防范雷电常识的认知度,L4为公众对当地多发性灾害天气预防措施的知晓度,L5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度。
B 气象基础条件
B1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B11 自动站乡镇覆盖率
当地建有气象自动站的乡镇比例,是反映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指标。计算方法为具有气象自动站的镇的数量与该市所有行政镇的总数量的比例。
B12 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
随着电子、通信等系列科学技术发展,气象观测正在从人工、定性观测向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转变,自动化是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之一。本项是指实现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即无需进行人工观测,气象观测员仅需对设备自动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监视处理、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等后续处理工作)的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的比例。计算方式为实现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的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种类数÷当地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种类的总数×100%。
B13 气象探测环境保障条件
按照我国地面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评分方法计算出来的当地地面台站探测环境综合得分。符合探测标准的气象台站是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气象探测信息的前提。本指标反映各级政府为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性而对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的程度。其计算方式为L=(L1+L2+L3+„„+Ln)/n,其中L为气象探测环境质量,Ln为第n个地面气象台站按照我国地面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评分方法计算出来的台站环境得分。
B2 气象信息处理能力
B21 通信网络带宽
市、县各级气象机构能输入网络或从网络得到的带宽(即接入速率)。它反映当地气象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体现了气象资料从采集到业务运用的及时程度。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的市、县级气象网络接入速率的要求,地(市)级接入速率达到50Mbps,县级接入速率达到20Mbps.本项可通过市县气象部门的通信网络带宽达标率来体现,具体算法为L=L1*0.5+L2*0.5,其中,L1为达到20Mbps以上带宽的县气象局的比例,另外当市气象局通信带宽达到300Mbps以上时L2为1,否则L2为0。
B22 部门信息共享率
气象信息以及与气象相关的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程度,反映气象信息为各部门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等社会经济活动的贡献程度。计算方式为:已实现部门共享的气象信息以及与气象相关信息的种类÷应实现共享的气象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种类×100%。
B3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B31 气象科技支持水平
反映气象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的指标,旨在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保障,提高气象科技水平,计算方式为每年投入的气象科研经费÷当地气象的当年总业务费×100%。
C 气象制度保障
C1 气象服务体系完备水平
C11 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保障水平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防雷减灾、人工影响天气、为农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是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气象工作。健全市、县(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服务体系是反映各级地方政府能否有效、及时地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科学地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和合理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等重要标志。
C12 市县气象工作人员完备度
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根据国家气象由国家投入、地方气象由地方投入的原则,充实各级气象单位人员力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辅助性岗位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使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从业人员满足业务岗位需求,实现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C13 气象部门人才结构比例
当地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是反映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对气象业务支撑能力的综合指标。学历结构由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来体现,职称结构由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比例来体现。
C2 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C21 气象规划项目保障率
反映了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地方气象规划项目的支持和保障的程度。其计算方式为: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气象规划项目的投入经费÷(各级地方气象规划项目投入总额-中央投入项目建设经费)×100%。
C22 气象业务运行保障率
反映了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地方气象业务运行的支持和保障的程度。其计算方式为: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运行的投入经费÷(各级地方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运行总经费-中央投入气象业务运行经费)×100%。
C3 气象依法行政水平
C31 气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
气象行政执法主体适格,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文明。
C32 行政许可便利性程度
气象行政许可进驻当地行政服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的比例,反映气象部门在气象事务管理中为管理对象提供的事务办理的便捷程度。计算方式为气象行政许可已进驻当地政府服务大厅(或服务中心)数量÷气象行政许可应进驻当地政府服务大厅(或服务中心)数量×100%。
D 气象预报水平
D1 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
D11 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
反映当地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强对流天气具有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的特点,是我省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D12 灰霾天气预报准确率
反映当地灰霾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社会公众高度关注,也是改善环境、促进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D13 暴雨预报准确率
反映当地暴雨预报水平的指标。暴雨是我省重要的、常发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易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
D2 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
D21 晴雨预报准确率
反映日常晴雨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主要以24小时内的晴雨预报准确率来体现。晴雨天气预报与民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安排、上下班出行等。
D22 气温预报精确度
反映日常气温预报水平的指标,广东各地气温预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为了更直观让社会民众了解我省各地气温预报水平,2008年来我省开展了气温预报定量评价标准,因此本项主要通过我省气温预报定量评价标准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来体现。
E 造服社会能力
E1 公共气象服务整体能力
E11 气象服务公益性指标指
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公益性的认可程度。是反映气象部门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接受基本气象服务的需求,无偿提供各种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工作成效指标。目前我省已实现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天气微博、应急短信发布平台、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无偿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算法为:无偿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所有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100。
E12 气象服务便利性指标
公众至少能通过一种途径方便迅速获取最新气象信息(包括气象频道、12121电话、气象短信、微博、网站、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体现公众获得公共气象服务快捷便利程度。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计算方式为L=L1*40%+L2*60%,L为气象服务获取便利性评价,L1为日常天气预报信息获取便利性评价,L2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评价。
E13 城乡服务均等化指标
城市和乡镇居民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短信、报纸、微博和预警发布机制再传播等任何一种方式获得基本气象服务的差异程度,是反映地方气象部门促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差距缩小,提升城乡服务均等化能力的指标,可以用城乡气象信息覆盖率差异程度来表现。具体计算方式为:城乡服务均等化系数=农村居民气象信息覆盖率÷城镇居民气象信息覆盖率×100%,其中城市(或者农村)气象信息覆盖率为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对象中认为能有效获取气象信息的人数与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深圳等完成农村城市化工作,没有农村居民(农村人口)的城市,可用乡镇居民(乡镇人口)取代农村居民(农村人口),城市居民(城市人口)取代城镇居民(城镇人口)来计算相关指标。
E2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E21 预警信息发布提前量
反映调整预警级别、纠正预警信息、宣布解除警报是否及时。预警信号是向社会提供的最先、最重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出预警,有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轻或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本指标是指向社会发出暴雨、台风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相对于实况出现的提前时间。
E22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衔接率
各重大气象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落实细则,明确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采取的响应措施,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情况。其计算方式为:L=M/N×100%,其中L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衔接率,M为已制定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细则的成员单位数量,N为重大气象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总数量。
E23 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完善率
各通信运营商开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率,让社会各界民众通过手机更加及时的接收到气象预警等气象信息,提高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其计算方式为:L=M/N×100%,其中L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完善率,M为已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数量,N为当地需要建立气象预警信息绿色通道的总数量。
E24 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
设置此指标的目的是切实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使气象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到公众手中,便于公众合理安排日常工作、生活、出行,以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指可获取气象信息的城乡社区占总数的比例,反映气象信息通过数字电视、智能手机、信息网络等手段入户、送到用户手上的水平。
E3 工程气象服务能力
E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率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开展检测的比例,是反映建筑物防雷能力和保障生命财产减少雷击损失的指标。计算方式为已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建筑物数÷应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建筑物数×100%。
E32 重大工程项目雷击风险评估率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比例。计算方式为已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重大工程项目数÷应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大工程项目数×100%。
E33 气候可行性论证覆盖率
城市规划、省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等法定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比例。计算方式为已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大工程项目数量÷应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大工程项目数量×100%。
F 社会经济效益
F1 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
F11 公众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
公众对气象部门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认可程度,由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够反映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其评价方法采取五级评分法,数据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获得。
F12 决策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
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服务的认可程度。其评分方法采取五级评分法,通过调查获取气象决策咨询服务评价。
F2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
F21 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
设置此指标的目的是综合评价气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主要用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来体现。
F22 公共财政投入产出比
公共财政的气象投入对发展社会经济、保障生命财产的贡献程度,计算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等社会学评价方法计算。
广东省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2012-2015年)解释
A 国民气象意识
A1 气象知识普及率
A11 气象知识普及率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气象信息,规避气象灾害的公众的比重,它反映我省社会公众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程度。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为体现调查数据的全面性,本项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作调查统计。具体计算方法为气象知识普及率=城市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广东省城镇人口比例+农村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广东省农村人口比例,其中城市(或者农村)居民气象知识普及率为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对象中具备相关气象知识的人数与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
A2 气象知识认知度
A21 气象知识认知度
反映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信息和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指标。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算法为L=(L1+L2+L3+L4+L5)/5,其中,L为气象知识认知度,L1为公众对天气预报及预警信号的认知度,L2为公众对获取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途径的认知度,L3为公众对雷电危害及防范雷电常识的认知度,L4为公众对当地多发性灾害天气预防措施的知晓度,L5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度。
B 气象基础条件
B1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B11 气象观测系统完备程度
我省陆地和海洋的宏观、中观、微观立体监测能力和先进程度,包括观测项目的种类、观测站网的密度等。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气象观测系统完备程度是气象现代化基础水平的直接体现。
B12 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
随着电子、通信等系列科学技术发展,气象观测正在从人工、定性观测向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转变。自动化是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之一。本项是指实现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即无需进行人工观测,气象观测员仅需对设备自动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监视处理、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等后续处理工作)的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的比例。其计算方式为实现自动化遥感遥测、定量观测的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种类数÷全省各类气象监测设备种类的总数×100%。
B13 气象探测环境保障条件
按照我国地面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评分方法计算出来的我省地面台站探测环境综合得分。符合探测标准的气象台站是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气象探测信息的前提。本指标反映各级政府为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性而对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的程度。其计算方式为L=(L1+L2+L3+„„+Ln)/n,其中L为气象探测环境质量,Ln为第n个地面气象台站按照我国地面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评分方法计算出来的台站环境得分。
B2 气象信息处理能力
B21 通信网络带宽
省、市、县各级气象机构能输入网络或从网络得到的带宽(即接入速率)。它反映我省气象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体现了气象资料从采集到业务运用的及时程度。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的省、市、县三级气象网络接入速率的要求,我省气象网络接入速率的目标为省级接入速率达到300Mbps,地(市)级接入速率达到50Mbps,县级接入速率达到20Mbps.本项可通过各级气象部门的通信网络带宽达标率来体现,具体算法为L=L1*0.4+L2*0.3+L3*0.3,其中,L1为达到20Mbps以上带宽的县气象局的比例,L2为达到50Mbps以上带宽的市气象局的比例,另外当省气象局通信带宽达到300Mbps以上时L3为1,否则L3为0。
B22 部门信息共享率
气象信息以及与气象相关的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程度,反映气象信息为各部门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等社会经济活动的贡献程度。计算方式为:已实现部门共享的气象信息以及与气象相关信息的种类÷应实现共享的气象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种类×100%。
B3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B31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
我省气象行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载体,是气象科技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B32 气象科技支持水平
反映气象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的指标,旨在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保障,提高气象科技水平。计算方式为每年投入的气象科研经费÷当年全省气象总业务费×100%。
C 气象制度保障
C1 气象服务体系完备水平
C11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保障水平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是提高气象等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防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我省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气象工作。健全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气象服务体系是我省能否有效、及时地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科学地开展突发事件预警,提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的重要保证。
C12 省级气象工作人员完备度
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根据国家气象由国家投入、地方气象由地方投入的原则,充实各级气象单位人员力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辅助性岗位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使省级气象从业人员满足业务岗位需求,实现与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C13 气象部门人才结构比例
全省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是反映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对气象业务支撑能力的综合指标。学历结构由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来体现,职称结构由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比例来体现。
C2 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C21 气象规划项目保障率
反映了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地方气象规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保障的程度。计算方式为: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气象规划项目的投入经费÷(各级地方气象规划项目投入总额-中央投入项目建设经费)×100%。
C22 气象业务运行保障率
反映了为满足地方社会的气象服务需求,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地方气象业务运行的支持和保障的程度。计算方式为:各级地方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运行的投入经费÷(各级地方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运行总经费-中央投入气象业务运行经费)×100%。
C3 气象依法行政水平
C31 地方气象立法及标准的完备程度
地方气象法规、政府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相配套的气象法规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程度,反映气象事业规范性和法治化发展的水平。
C32 气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
气象行政执法主体适格,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文明。
C33 行政许可便利性程度
气象行政许可进驻当地行政服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的比例,反映气象部门在气象事务管理中为管理对象提供的事务办理的便捷程度。计算方式为气象行政许可已进驻当地政府服务大厅(或服务中心)数量÷气象行政许可应进驻当地政府服务大厅(或服务中心)数量×100%。
D 气象预报水平
D1 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
D11 台风路径预报精确度
反映影响广东台风路径预报水平的指标,通过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来体现。台风是影响广东最严重最危险的强烈灾害性天气,台风路径预报准确与否与做好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D12 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
反映我省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强对流天气具有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的特点,是我省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D13 灰霾天气预报准确率
反映我省灰霾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社会公众高度关注,也是改善环境、促进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D14 暴雨预报准确率
反映我省暴雨预报水平的指标。暴雨是我省重要的、常发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易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
D15 寒潮预报准确率
反映我省寒潮预报水平的指标。寒潮作为广东省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三高”农业危害很大,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我省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本项用我省低温灾害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来评价。
D2 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
D21 晴雨预报准确率
反映日常晴雨天气预报水平的指标,主要以24小时内的晴雨预报准确率来体现。晴雨天气预报与民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安排、上下班出行等。
D22 气温预报精确度
反映日常气温预报水平的指标。我省气温预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为了更直观让社会民众了解我省气温预报水平,2008年以来我省开展了气温预报定量评价标准,因此本项主要通过我省气温预报定量评价标准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来体现。
D3 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
数值天气预报是指以经过分析和初值化的某时刻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在超级电子计算机上用数值方法求解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从而做出的天气预报,是当前世界的核心气象技术。
D31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
用于运行数值预报的超级计算机的总峰值浮点计算能力。数值预报具有数据量大、计算复杂的特点,数值预报的发展与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一直是密切相关,本项反映超级计算机对数值预报运行计算的支持程度。
D32 主要产品时空分辨率
数值预报产品的时间和空间的精细化程度。
D33 主要产品可用性指标
24小时台风、降水、温度等主要数值预报产品的准确性,反映数值预报产品可用性,体现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水平。
E 造福社会能力
E1 公共气象服务整体能力
E11 气象服务公益性指标
指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公益性的认可程度。是反映气象部门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接受基本气象服务的需求,无偿提供各种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工作成效指标。目前我省已实现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天气微博、应急短信发布平台、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无偿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算法为:无偿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所有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100。
E12 气象服务便利性指标
公众至少能通过一种途径方便迅速获取最新气象信息(包括气象频道、12121电话、气象短信、微博、网站、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体现公众获得公共气象服务快捷便利程度。该指标数据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收集,具体计算方式为L=L1*40%+L2*60%,L为气象服务获取便利性评价,L1为日常天气预报信息获取便利性评价,L2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获取便利性评价。
E13 城乡服务均等化指标
城市和乡镇居民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短信、报纸、微博和预警发布机制再传播等任何一种方式获得基本气象服务的差异程度,是反映我省促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差距缩小,提升城乡服务均等化能力的指标,可以用城乡气象信息覆盖率差异程度来表现。具体计算方式为:城乡服务均等化系数=农村居民气象信息覆盖率÷城镇居民气象信息覆盖率×100%,其中城市(或者农村)气象信息覆盖率为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对象中认为能有效获取气象信息的人数与城市(或者农村)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
E2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E21 预警信息发布提前量
反映调整预警级别、纠正预警信息、宣布解除警报是否及时。预警信号是向社会提供的最先、最重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出预警,有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轻或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本指标是指向社会发出暴雨、台风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相对于实况出现的提前时间。
E22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衔接率
各重大气象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落实细则,明确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采取的响应措施,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情况。其计算方式为:L=M/N×100%,其中L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衔接率,M为已制定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细则的成员单位数量,N为重大气象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总数量。
E23 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完善率
各通信运营商开通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提高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率,让社会各界民众通过手机更加及时接收到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提高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其计算方式为:L=M/N×100%,其中L为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完善率,M为已建立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数量,N为我省需要建立重大气象预警信息绿色通道的总数量。
E24 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
设置此指标的目的是切实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使气象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到公众手中,便于公众合理安排日常工作、生活、出行,以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指可获取气象信息的城乡社区占总数的比例,反映气象信息通过数字电视、智能手机、信息网络等手段入户、送到用户手上的水平。
E3 工程气象服务能力
E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率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开展检测的比例,是反映建筑物防雷能力和保障生命财产减少雷击损失的指标。计算方式为已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建筑物数÷应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建筑物数×100%。
E32 重大工程项目雷击风险评估率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比例。计算方式为已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重大工程项目数÷应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重大工程项目数×100%。
E33 气候可行性论证覆盖率
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等法定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比例。计算方式为已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大工程项目数量÷应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大工程项目数量×100%。
E34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
设置此指标的目的是合理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提升人影业务服务水平,建成飞机作业探测系统和地面火箭、高炮、烟炉组成的地面作业系统,提升地面作业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水平。本指标主要用人工增雨作业面积及效率来体现。
F 社会经济效益
F1 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
F11 公众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
公众对我省气象部门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认可程度,由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够反映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其评价方法采取五级评分法,数据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获得。
F12 决策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
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我省气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服务的认可程度。其评分方法采取五级评分法,通过调查获取气象决策咨询服务评价。
F2 气象防灾减灾效益
F21 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
设置此指标的目的是综合评价气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主要用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来体现。
F22 公共财政投入产出比
公共财政的气象投入对发展社会经济、保障生命财产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德尔菲法等社会学评价方法计算得出。
(备注:此信息摘自官网,仅供参考www.xiexiebang.com_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全市教育战线是极大的鼓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两个率先”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书记、厅长的重要讲话,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贯彻、积极行动、狠抓落实。
一、抢抓机遇,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加快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实行政策优惠,改善教师待遇,推进城乡学校对口支援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加大示范学校创建、名校办分校、兴办优质民办学校等途径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城乡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制度,认真抓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认真落实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和对“三残”学生的免费入学政策,使在常州就读的每一个学生不因生活贫困而失学。
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统筹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在落实和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着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和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规模扩展与内涵提升并举的原则,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优化普职教比例,加强普职教融通,扩大优质职教资源。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彰显我市高职教育特色。加快大学城东区建设步伐,以共建共享的实验中心、实训中心等设施为平台,加大引资引智工作力度,努力建设内外开放、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以应用科技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及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提升在常普通高校的办学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学科结构,并形成培养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解放思想,改革教育制度。
构建多元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学校产权关系,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障不同办学体制的学校公平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积极发挥常州教育的品牌效应,加大常州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面向外地区招生或到外地办学。
大力实施学校主动发展工程。以学校制定、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动力和途径,变革学校管理和教学体制,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管理科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合理、完善的学校评价体系,开展学校发展研究,为学校主动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智力支撑。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强化教师岗位管理和聘任考核,疏通教师“进出口”。进一步完善校长聘任制和负责制,完善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双向交流的政策措施。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提升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关注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是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以分数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倾向,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加强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立业创业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化高等院校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全市教师中倡导敬业爱生、好学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加快打造各级各类学校高素质教师群体,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完善教师专业成长 “五级阶梯”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努力增强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多层次多方面为实现“两个率先”服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各类职业学校都要广泛开展新知识、新技术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以满足产业转移和岗位转换的需要。积极推动高校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强学校与地方及企业的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重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市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和新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努力发挥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p>
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人士的鼎立支持,有全市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教育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四篇:创新人才引进战略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习型党组织论文)
创新人才引进战略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今年无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八项工程”,当好全省第二个率先行军和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列全省、全国前列。
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在省两会上,讲述了无锡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创新思路。黄莉新提出,要求全无锡共同努力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和“幸福无锡”。值此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黄莉新提出打造“四个无锡”的口号,凸显了无锡力争2014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无锡全市上下正在加快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奋力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局面。在无锡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无锡新区一马当先,争做全市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先行军。事实上,早在去年新区就提出2013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争当“率先中的率先”的目标,省党代会后,新区把这一目标提前了一年,提出力争2012年实现。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表示,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严格对照指标体系一项项去完成,从目前新区的情况看,已有28个指标顺利“过线”,还有一些指标今年可望达标,因此,今年
“跨栏”应该没有悬念。
今年也是无锡高新区开发建设20年。这20年,是无锡高新区立足创新、创造奇迹、书写传奇的20年。20年风雨兼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锡创新创业,大力推动战略型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句话,就是不拘一格引人才!我认为这种创新性的人才引进战略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无锡市提出的“530计划”,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此后,无锡市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后530”计划、“泛530”计划和“无锡千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大力度、广范围、宽领域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且无锡“创业保姆”计划也已正式启动。50名无锡当地大学毕业生,经过秘书、行政、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培训后,成为首批创业保姆,派驻到530企业中担任行政助理,保姆薪水由财政支付。另外还有许多吸引高等院校毕业生来锡就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去年出台的大学生租房补贴政策,在全国尚属首创。
特别是在今年,江苏省首次实行“985工程”高校的毕业生可免试当村官的政策。这意味着有历以来的“逢进必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有望在江苏省村官选拔考试中开始试水改革。这一历史性突破的创新在于,传统的大学生村官招录笔试、面试的繁琐程序中,“985工程”高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采取“实践考核”的手段,用一个月的“实践”表现来展现自己是否能胜任未来三年的村官工作。确实,现
有的大学生村官笔试、面试制度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文科、农学专业出身的学生考试比较占优势,一张卷子,一分之差,可能会淘汰掉一个工作能力很强、很有农村工作潜力的好村官,而要想真正聘用有能力、干得好的人,这个“实践考核”的新方法很可能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我就是得到了这一政策的实惠,来到了无锡新区社区实习。刚刚得到实习通知时很是兴奋,因为我在学校时曾经做过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第五届大学生村主任助理。那时是服务期一年的志愿者岗位,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之一,我能竞选上也是我积极努力参加实践活动的结果。我们当时主要是做农业科技推广,说白了就是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联系学校专家教授,给当地农民讲解农业科技知识,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程。而这次我是真正要到村官岗位上来实习工作了,心里当然激动啦。当然激动之余不免有些担忧,因为无锡隶属南方,我是北方人,我连无锡话都不会讲的,工作和生活起来可能都会遇到困难。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我展现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我必须要好好把握,所以我毫不犹豫的来了。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前,帮家里干过不少农活,能吃苦,也乐意和基层人民打交道。我是应届毕业生,选择村官,看重待遇无可厚非,但农村和社区所面临的困境坚定了我的决心。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我,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是很庆幸的。在这里,我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社区作为基层非
常的重要,社区工作的开展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协调好纠纷,使居民生活更加和谐,还要做好政策宣传,使居民从党中央和上级领导的各项政策中得到实惠。在我们叙丰里社区,我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特别是锦江苑的创新社区管理,小区从以前的关系淡漠到现在的邻里情,楼上楼下亲如一家。短短一年时间,社区整合了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三方资源,各司其职、共同协商,在全市率先探索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模式。正在进行的老新村改造,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体会的。此次整改落实方案考虑全面、内容详实、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小区面临的各种问题。党总支、社居委严格按照公开承诺书办事,做到取信于民,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接受监督。这些都是我学习的最佳素材。所以,只有踏实做好每项工作,认真总结,珍惜现在的机会,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工作处处是课题。特别是我们社区正在进行的老新村改造。作为一个老新村,广大居民群众对老新村改造问题最为关心。这次老新村改造,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接受监督。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党总支此举坚决支持。有些居民认为通过公示,社区办事程序更加透明,把社区阶段性工作向社区居民先行告知,广泛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建议党总支、社居委要严格按照公开承诺书办事,做到取信于民,确保民生工作的时效性、长效性。并且社区定期召开由社居委牵头的物业、社区民警、居民代表等参加的四方联席会议,共商近阶段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广大社区居民群众一致认为,通过学实活动第三阶段整
改提高阶段工作,通过明年八项民生实事的实施,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将进一步迈入快轨道,整个小区的面貌将不断得到改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和良好氛围。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才能的良好氛围,破除阻碍文化人才建立功业的一切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环境、拓宽培养渠道、创造有利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人才政策,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构建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促进各类文化人才有序流动,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无锡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制度,切实加强年轻干部队伍的源头和基础建设,建立储备以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年轻干部源头队伍。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现在打造“四个无锡”是我市经济社会在一个较高平台上的新跨越,是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探索,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实践。全市营造出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加快打造“四个无锡”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书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科教兴省”主战略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两个率先”的人才需要和江苏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推动江苏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加速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出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和江苏省情的教育优先发展道路,让新一代江苏人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刚才,周济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江苏教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接下来,保华同志还要讲话,对建设教育强省作出安排和部署。这里,我根据省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九五”以来的这十年,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江苏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1996年率先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高等教育率先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高考录取率达76%,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大近5倍,达到106万人;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向全面普及迈进,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4.8%,210万在校生中75%在优质高中就学;义务教育率先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均分别达到99.5%和98%以上。十年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16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291.8万人,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由9.9年提高到12年。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基本教育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
江苏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是江苏人民群众重视下一代教育的美德、江苏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江苏教育工作者矢志改革创新的共同结晶。从群众的角度看,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多数家庭都把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节衣俭食地投资子女学业,为下一代争取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使教育成为新一代江苏人改变命运、实现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首要途径;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看,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的战略方针,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秉持“教育优先”的政策,我省“十五”以来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在全国名列第二,我们以全国排位第三的财政收入,实现了全国第二的教育投入,创造了全国第一的高教规模,以全国第14位的人均财政预算支出,实现了全国第10位的学生生均预算支出,在人均GDP250O美元的发展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走了一条节约高效的办教育之路;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制度、学校投资机制等改革迅速推进,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一批新的高教园区拔地而起,农村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各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以改革创新的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可以说,在这些年江苏各项事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得利最大的是教育的发展;江苏的各项事业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最基础的是江苏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江苏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教育战线的改革探索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江苏人民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和优先选择,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教育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提炼,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新闻媒体要为教育正名,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鼓劲。
二、努力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江苏教育现代化。
经过连续多年的跨越发展,江苏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和批评。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尤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思想不动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是人民群众的热切要求,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各种教育难题的关键所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得知识者得大势,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充分说明,在教育上抢到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产生的失误也会是最根本的失误。江苏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最可依赖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是教育和科技优势,“两个率先”首先要求教育要率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掌握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学到技能就能创业致富。江苏的未来靠教育,江苏人的未来也靠教育。当前,江苏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收费、教学质量、应试教育等问题,根源仍然是教育的发展不够充分,尤其是优质教育、高等教育的资源不充足,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和各方面专门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我们无疑要追求教育的公平,但发展才能创造机会,机会多了才有公平。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为两千多
万江苏青少年提供充足的、优质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机会,应当成为江苏发展的首要战略方针,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从今年起,我们要把教育普及率作为各地全面实现小康的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江苏教育的发展要超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努力使江苏现代化的建设者们是接受过现代化教育培养的人。全省上下要努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争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国领先于其他省市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在省内领先于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度,全省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让绝大多数江苏家庭的子女都享有上大学或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失去学习机会,让每一个江苏人都有接受多样化、多种途径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三、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江苏教育因改革而得名,因改革而得益。如果我们前些年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就不会有今天江苏教育大发展的形势;如果我们现在患得患失、举步不前,也必然会贻误江苏教育新发展的难得时机。改革的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体制、旧机制的束缚。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公益功能,也要重视教育的生产力特征和社会生产功能;不仅要将教育发展视作政府的责任,也要重视社会、家庭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不仅要重视公有制教育的骨干作用,也要重视非公有制教育的巨大能量;不仅要重视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特殊机制,更要高度重视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帮助广大劳动者增长劳动技能的普遍意义。全省上下要继续高举教育改革的旗帜,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各级政府要随着财力的增长增加教育开支,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按照存量不减、增量放开的原则,实行“两保证、两鼓励”,即保证公办教育包括优质教育的既有规模,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学可上、上得起学,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富裕家庭为教育投资、花钱。获得新的教育机会,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全省上下要继续促进民办教育的成长壮大,形成江苏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民办学校办得越多,公办学校就可能办得更好,如果我们有较多学生的上学问题被民办教育解决了,公办学校的学生就能得到更多的教育经费。要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规划,深化招生就业制度、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江苏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国外的学校和其他投资者来江苏合作办学,使更多的江苏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的先进教育成果。只要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都可以大胆试验、积极探索,都应当给予保护和支持。
四、举省一致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
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教育率先发展的基础。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各级党委、政府首当其冲、责无旁贷。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保住保好义务教育的底线,制定和完善扩大教育资源的政策,用存量保公平,以增量换资源。要依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投入的优先增长机制,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各地每年预算执行结果要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性开支增幅。要进一步调整政府教育投入的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需要,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免费义务教育试点,建立贫困学生教育救助机制,逐步降低低收入家庭教育开支占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步减轻普通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要积极稳妥地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和高校债务。要在建设规划、劳动保障、科技创新。社会安全等各项政策中全面体现教育优先的原则。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中兴办现代化目标的教育。尽管政府连年增加教育开支,但相对我省快速扩大的教育规模,教育经费仍明显感到不足。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无法支撑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教育经费,还要向新体制、新机制要钱,在政府增资的基础上,走吸引民资、利用外资、家庭出资的路子,群策群力共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一是要引导高收入家庭优先投资教育。一个政府,不优先发展教育,是愚蠢的政府;一个家庭,不优先投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家庭。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是江苏人宝贵的优秀传统。在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各种消费需要仍不能全面实现的情况下,暂时推迟某些享受型消费,重点保证教育消费,应该受到鼓励。而对于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应该为他们提供合法的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通道。在保证普通学生有学可上、优秀学生能够低成本享受高质量教育的同时,也为那些成绩一般但有能力多缴费的学生提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不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是有益的,对于全社会也是有利的。二是要引导外资、民资、服务业优先兴办和发展教育产业。放宽民资、外资的准入政策,尽快制定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积极开拓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师是教育之本,全社会要进一步弘扬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保障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教育优先发展,在省内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发展快、财力强、群众富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括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和家庭投入;经济欠发达地区,既要加大省级财政对教育的转移支付,也可以通过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来加快教育规模的扩展。
五、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
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家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学生多样化的人生目标,对江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和议论,除了机会短缺,重要的原因在于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供需不对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我们倡导“有教无类”,也倡导“因才施教”;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要鼓励有序的差别竞争;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不失学,还要努力使孩子们上好学、不厌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生存发展能力。多样性的教育比整齐划一的教育好,如果一个国家只用一种模式培养同类人才,不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会使社会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江苏教育大发展,要率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新探索,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改变单纯应试的教学方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既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又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要着力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尽快转化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引发的质量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要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比重,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了适应江苏建设现代化国际制造业基地的需要,新增教育规模主要是兴办职业教育,争取到2010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和高校的招生人数大体相当。要着力改变凭考分定终身的办法,积极探索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进行专科学校注册入学制试点,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努力革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积弊,为那些确有专才潜力的青年打通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录取率升上去,分数线降下来,高等教育的大门敞开了,教育中的众多突出矛盾才能迎刃而解。高等学校要按照科学定位、发挥优势、错位竞争、协调发展的要求,搞好发展和建设规划,按“两个率先”的实际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自身特色,在努力提高综合性大学办学水平的同时,多办、办精专门性院校和系科。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学要作为重点,努力提高大学师生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认其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家庭、社区的特殊作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进步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思想道德、符合“两个率先”要求的“三创”精神武装青年一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江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