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马克思在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在马克思在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一班20133111熊发鑫 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说。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后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的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在讲话中,恩格斯写到马克思永远睡着了,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无比哀悼和痛惜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依依不舍,希望他只是暂时睡着了。同时也昭示着他的思想永远不会睡着,认识千载长存,万古流传。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写到“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对于,体现了马克思一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卓越成就,是举世无双的。他的死是世界的损失,是历史的损失。
恩格斯在文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与发现有机质界规律的达尔文相提并论,从而体现了马克思理论其划时代的意义。人类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即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提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这一切深刻的说明了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
文中还指出,马克思的研究涉猎甚多领域,每一个领域都不只是浅尝辄止,再一次说明了马克思的伟大及其大智大慧。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毕生真正的使命是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恩格斯所说的,正说明了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革命而奋斗,正是他第一次使
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的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第一次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切都标榜着马克思的伟大。
在讲话的第八段,讲到了马克思是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骂他。而这些恰恰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对资本主义、资本家对无产阶级无情的剥削提出的强大反抗所动摇的厉害所在,也反映了西方资本家对人民剥削的残酷,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惧怕!
对于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恩格斯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结尾,概括了马克思一生所做的、一切为社会的奉献的永垂不朽,体现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
透过短短的篇章,我们到达了内心最为深沉的角落,也同样为马克思纯真与高尚的友谊所折服,正如第二段所说,最懂马克思的莫过于他的挚友恩格斯。他们身上一切美好的精神财富,都将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或许我们需要沉思,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比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斗,从而强大的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的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的为人类谋福利!
第二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在黑暗中前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报告
1883年是灰色的一年,在这年3月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但他的哲学理论百年来仍指引着人们、影响着人们。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而我们也该永远铭记着这一刻。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 40 个春秋。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恩格斯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不单纯是痛苦,他也感到有某种安慰,不管怎样,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毫无痛苦的。正像恩格斯曾写的那样:“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到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说来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1842年,24岁的马克思移居科伦,任《莱茵报》主编。他深入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订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领导创立了第一国际,从而奠定了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组织基础。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出《资本论》这部光辉的科学巨著,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法拉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悼词中也赞颂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正是这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的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和宗教观念等,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整个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恩格斯把这个历史规律的发现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分为购买物质生产资料的部分和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物质生产资料的形态,其本身的价值并不增加。而后者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则可以生产出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所以马克思称前者为不变资本,后者为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一切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本性,对资本家赤裸裸的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给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上层资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给予了无产阶级所有斗争最强有力的理由和武器。也难怪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开朗,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犹豫徘徊,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就要反抗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要解放全人类!他还指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恩格斯眼中,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一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正是马克思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解放条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恩格斯指出,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一生各种革命活动的顶峰,“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事业和英名将永垂不朽!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但我只是觉得那是一颗何其睿智,睿智到难以形容的头脑。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是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甚至从某些角度是自然科学所无法比拟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恩格斯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不可否认,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巨大,但自然科学产生于用先进的工具和研究手段去追究事物的客观本源。而社会科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并没有事物本身的物质面貌。虽然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但马克思只是用一个人的大脑、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创造了跨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哲学思想,实在是让人震撼。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想这也正是马克思比以往的哲学家更伟大的地方所在。虽然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总觉得哲学家们更多的是对事物本身的研究和阐释,较少的提出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的方法。而马克思不但有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这两个伟大发现,他更为整个人类历史指明了最终的出路——共产主义。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他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将其理论付诸实践,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里,马克思在揭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劣根性,震惊资产阶级的同时,也为日后更多次地被驱逐出境埋下伏笔,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面对着一切的一切马克思从来没有退缩,在他青年时就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国际银行家在幕后操纵支配下的金钱角逐的游戏,你只能当他们手下的棋子,他们的利益和地位是不允许被侵犯和逾越的。面对诽谤和诅咒,马克思用他豁达的胸怀“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他拥有的只是使所有人幸福的信仰。他知道,默默努力地用笔杆为全人类而战才是他毕生的奋斗追求。从早期《莱茵报》的撰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到“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写字桌前为未完成的《资本论》倾注自己的心血。因此,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人类短缺了一个头脑,一个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一代思想和革命领袖悄然陨落,大地上静默出的伤口,历史也为之扼腕叹息。事实证明,经典的智慧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是伟人的胸怀。在他的葬礼上没有喧嚣的排场,只有11人冷冷出席的哀伤。
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40个春秋的“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般的情感,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才如此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透过短短的篇章,我们仿佛到达了内心最为深沉的角落。“最伟大的头脑停止思想了”,在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悼文中不是个人的悲伤,而是像其所说的“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恐怕再也难有人有这样一颗睿智的头脑,马克思达到了所有想要不平凡的人追求的人生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的瑰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发展的精神食粮。要努力学习马克思的伟大品格和科学思想,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升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我们需要沉思,思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提高与奋进,从而更强大地应付不同的挑战,更开阔地迎接自己的未来,更深入地为人类谋福利。
第三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读《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有感
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是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用英语发表的讲话。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地歌颂,并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引言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便对马克思这个名字很是熟悉了,但是作为一个理科生,惭愧的说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甚少,以至于以前读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后没有什么感想。但今天,随着自身的成长,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这篇文章,真正思考其中的深邃思想。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以议论为主来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生前的革命实践活动采取叙述的方式,字里行间又洋溢着爱戴和崇敬之情;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深远影响,则采用议论的方式,论述时又包含赞颂和敬仰的深情。
一、《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内容简介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与世长辞了,但他的哲学理论百年来仍指引着人们、影响着人们。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而我们也该永远铭记着这一刻。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 40 个春秋。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内容评价
*******
(一)浓郁的感情色彩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样的开头虽然有点冷冰冰,却感情深沉、含蓄,叙述的口吻却带着平静,不由的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的打击五笔沉重。但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们的思想和事业,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决定了恩格
斯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的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浓缩在“──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半句话里。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恩格斯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因此,悼词开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将对马克思的悼念和评价融为一体,唤起人们的哀思。
三、主要结论或启示
*******
参考文献
作者,文献名,出处,时间
第四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1883年是灰色的一年,在这年3月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但他的哲学理论百年来仍指引着人们、影响着人们。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而我们也该永远铭记着这一刻。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 40 个春秋。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作为一篇演讲词,它却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悼词的开头感情深沉、含蓄,叙述的口吻却带着平静。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的打击五笔沉重。但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们的思想和事业,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决定了恩格斯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的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浓缩在“──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半句话里。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恩格斯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因此,悼词开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将对马克思的悼念和评价融为一体,唤起人们的哀思。
恩格斯在这里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不单纯是痛苦,他也感到有某种安慰,不管怎样,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毫无痛苦的。正像恩格斯曾写的那样:“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到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说来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作者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恩格斯描述马克思是“停止思想”,而不是“停止呼吸”,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的无力感与痛惜感让人扼腕。
法拉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悼词中也赞颂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恩格斯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剩余价值规
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眼中,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事业和英名将永垂不朽!
在悼词的第三段,恩格斯用“繁芜丛杂”“掩盖”等词语,深刻地揭露了唯心史观的反动本质。“繁芜丛杂”是形容历来唯心史观的谎言邪说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掩盖”是揭露唯心史观故意歪曲事物真相以适应剥削阶级需要的卑劣行径。这里用反动意识形态为剥削散布重重迷雾来反衬马克思从简单事实中揭示真理所经历的复杂斗争和所具有的伟大意义。“繁芜丛杂”和“掩盖”这比拟用得十分生动。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第五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报告
对于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一篇编入语文教材的精讲课文,它自然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时过境迁,现在再来重新审视这篇文章,我们当然不会去考虑如何回答课后的问题,完完全全从一个欣赏的视角出发,不仅会对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产生更为通透全面的认识,而且对这样一位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挥洒在无产阶级事业上的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简朴的葬礼,不朽的丰碑”是对马克思辞世的最好概括。“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却表达出了以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同僚对他们伟大领袖安祥离世的沉痛哀悼。紧接着,作者强调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为突出的两大贡献,自然地阐述出马克思的去世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马克思在他每一个所涉足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贡献是难以估量的,或许只有他的墓志铭才能做出概括——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堪与达尔文在有机界的发现比肩,足以见得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难想象在距今一个半世纪还能有这样的认识,让人不得不钦佩。而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如恩格斯说的“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个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的年代,马克思却在一片迷雾中觉察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他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大力批判体现出他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领袖气质,下文说的他的敌人想必就是从此与他对立的吧!至此,无产阶级再也不会在迷雾中摸索出路,他们终于树立了与资本主义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不仅如此,马克思对科学领域也有着独到睿智、颇具预见性的认识。正如他所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尤其是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就这一点来说,他在科学领域的造诣足以享有科学家的美誉。但是毕竟革命家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他配得上这样的评价,毫无疑问,他具有革命家应具备的一切特质,而他的革命成果也造福于人类,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最后,恩格斯介绍了马克思生前的人际关系。由于他的工作,让他树敌颇多,甚至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与各党派政府为敌,而他竟然毫不在意,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概啊!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让我们看着这个世界,再来回味这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