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6年3月24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府办〔2006〕4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化管理中心《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实施意见
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化管理中心(2006年3月24日)为全面推进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公安厅等部门关于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4号)精神,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决定在县(区)组织开展进一步深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逐步在各县区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五个制度等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各县、区全部建成“平安畅通县区”目标。现就创建活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政府总揽体系。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成立道路交通安全领导机构,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分解责任,确保责任到人。要对创建活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督查、统一考核,确保创建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建立职能部门主管体系。
各县、区的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成立本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措施,并在具体工作上做到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要当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同时,积极指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乡镇、社区、村屯(街道)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创建活动通报制度,及时将活动的目标、任务、措施以及进展情况向社会通报,争取全社会对创建活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单位各司其职体系。
各县区党政机关、各乡镇、社区、村屯(街道)、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要落实法人交通安全责任制,切实引导本单位及其职工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做到守好自己的路,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车,并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四)建立群众广泛参与体系。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逐步建立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激励机制,并建立交通违法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从事公益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交通安全人人管、人人负起责任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社会整体联动体系。
各县区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社区、村屯(街道),逐步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逐步在每个基层单位建立机动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台账,辖区每条 公路、乡村道路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和管理机构,成立由农村交通安全“三员”队伍为骨干的交通安全联防护路队,把道路交通安全防范的触角延伸到每处路段、每一台车辆、每一个驾驶人,形成群防群治、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管控网络。
二、健全各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度
(一)健全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各县、区和乡(镇)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应当立即建立起来,每季度召开一次以上全体成员会议及联络员会议,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推进创建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联席会要做好记录,及时撰写会议纪要,对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及时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各上级主管部门,并逐项抓好落实。
(二)建立交通安全台账管理制度。
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尽快建立机动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危险路段等信息台账,重点对危险路、危险人(多次交通违法或发生过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驾驶人)、危险车(报废车辆、非法拼装车辆、无牌无证车辆、超期不年审车辆等)进行排查、登记,并落实“人盯路、人盯人、人盯车”的“三盯”跟踪管理。有5辆以上机动车或5名以上驾驶人的各机关、单位都要建立有机动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四种信息台帐,落实专管人员。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也要逐步建立起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台账。
(三)实行重点时期重点路段防控制度。
在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车辆、行人通行流量较大的时期,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公安、交通、农机、安监等部门加强对圩日、集市以及易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路段的管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四)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各县区要成立由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组成的排查小组,定期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并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措施,限期整改。交通部门要积极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按照《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判定标准判定的国(省)道干线路侧险要路段,在3年内完成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管辖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的路口,要在2年内落实综合整改措施。短期内不能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要采取设置警告标志、限速行驶等过渡性措施。同时,要加强对所管辖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工作,逐步完善已有公路上的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新建、改建干线公路时,按照有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应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要尽快在达不到安全通行条 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上设置完成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的警令标志,在县(区)周边所管辖主干公路上设置完善限速、让行、指路等标志。在学校周边路段按规定设置完善信号灯、隔离护栏和交通标志标线工作由市、县(区)城建、公安、交通各有关部门按职责管辖权限予以落实。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的相关情况通报交通、安监等相关部门。
(五)完善应急救援制度。
卫生、公安等部门以及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要制定完善本辖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
故、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重伤员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做好公路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援和善后工作。
三、落实各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
(一)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
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加强检查,严格考核,严明奖惩,严格实行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安监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作用,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交通安全工作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单位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处。凡因玩忽职守、工作措施不落实等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坚决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因工作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力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坚决依法从严处理。
(二)深化“五整顿”、“三加强”(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工作)。
各县(区)、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全面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各县区要制定“五整顿”、“三加强”检查评价办法,对辖区内开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价,确保“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于2006年年底前制定完成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并尽快建立起县(区)、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对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各类突出问题的综合整治。
(四)加强驾驶人和车辆的源头管理。
1公安机关要加强县区级车管中队规范化建设,建立车管中队办理机动车业务的资格审核制度,完善车管岗位责任、业务流程、内务管理、考核监督和奖惩制度,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2交通、农机、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驾校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并于2006年3月底前增加驾驶人安全知识、实际道路驾驶、紧急救护等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强化驾驶人素质教育。公安部门要加强对驾驶人教育和发证工作的督查,及时查纠驾驶人培训、考试和发证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每半年汇总一次驾校培训的驾驶人考试合格率、交通违法、肇事等情况,及时向交通主管部门通报,并在本地报纸上向社会公布。对组织学员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的,要严肃处理驾校及相关责任人。在初领驾驶证后一年内发生责任事故人数占总培训人数的比例超过10%的驾校,暂停受理其学员的考试,由交通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比例超过20%的,停止受理其学员考试,由交通部门取消其培训资格。
3质检、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定期组织对机动车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明查暗访,对存在不具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条 件、不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只收费不检车等问题的检测站,依法取消其检测资格。所有机动车安全检测机构必须与车管所实现检测信息计算机联网。
4交通部门要严格把好运输经营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对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监督。要积极推行道路旅客运输公司化、集约化经营,不再审批个体经营户经营道路旅客运输,鼓励现有的客运经营户通过资产组合和入股、参股等形式组建或加入专业经营公司,把辖区客运车辆及从事客运的驾驶人纳入客运企业统一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客运安全管理,严格控制违法车辆上路行驶。
监督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投保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引导运输企业按规定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等装备。客运企业要强化县乡道路、山区道路营运班线的管理,对不具备大客车安全运行条 件的班线要按规定进行调整,改用中小型客车取代大型客车;对不具备客车安全运行条 件的班线要坚决予以取消。
5加强低速货车和拖拉机的安全管理。农机部门要严格把好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登记、检验关及驾驶人考试发证关,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拖拉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监管。
6教育、公安等部门要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及其驾驶人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辆的监管。
72006年年底前,公安部门要建立完善车辆、驾驶人管理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定期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农机部门要建立完善拖拉机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公安部门要将路面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等情况通报交通部门。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的客运车辆驾驶人,由交通部门通报其所属运输企业,责令企业对其进行再教育、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
8交通、市政管理、公路养护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加强对现有公路、市政道路的管护的检修,及时平整、修复破损路面、清除道路障碍物,加强对占道经营的清理整治,解决道路隔离设施不合理的问题,维护安装在路面的公用设施完整安全。
9乡(镇)人民政府要实行乡镇干部包路段、包车辆和包驾驶人的人盯人、人盯车、人盯路的监管责任制,加强农村山区驾驶人及车辆运行情况的安全监管。
(五)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统一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法制、德育教育中要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内容,并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宣传部门要协调、指导相关新闻单位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上设立固定的交通安全栏目;电信部门要通过发送短信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要在村(居)委会、社区、学校、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普遍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在50人以上单位设立负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公安部门要在车管所(中队)、驾驶人考试场、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窗口,展出和播放宣传挂图和光盘,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个时期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监察部门对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除严肃追究责任人和相关领导责任外,还要会同安监等部门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利用媒体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县(区)人民政府每年度要创建、表彰一批高质量的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企业和交通安全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四、着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解决少数地区交通事故高发的难题。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本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把近5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3至5个乡(镇)、2至3条 公路作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乡(镇)、重点公路,组织力量加强督导,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坚决遏制事故高发的势头。
(二)解决农村地区摩托车、拖拉机交通违法突出的难题。
要把整治农村地区摩托车、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作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下降点,一方面各县(区)、乡(镇)、村(屯)要做好宣传教育,广泛发动,动员车主将摩托车、拖拉机上牌入户、驾驶人考取驾驶证,逐步将农村地区管理不到位的摩托车辆、拖拉机及其驾驶人纳入正常监管范畴,另一方面要结合开展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专项行动,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依法严格查处摩托车、拖拉机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以及超限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解决农村地区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违法载客的难题。
要把促进农村公共交通发展与解决农村地区群众乘坐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出行的问题结合起来,疏堵并举,通过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方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四)解决危险化学品运输缺乏安全保障的难题。
各县(区)、各职能部门要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印发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公交管〔2005〕49号)精神,周密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清,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五)解决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容易反弹的难题。
要坚持路面治理与源头管理两手抓,加强对客货运输公司、客货集散地的安全监管,加强路面执法力度,严密防控,严格查纠,严厉处罚,严格执行违法信息异地转递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和货运车辆超载、大吨小标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五、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各项保障工作。
(一)人员保障。
县(区)、乡(镇)要设立创建活动办公室,要保障办公室具备的办公条 件,办公室人员从各相关部门抽调,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协调、指导工作,并实行例会制度,县(区)每月集中办公两次以上,乡(镇)每季度集中办公一次以上,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1-2名交通安全管理助理员(专职或兼职),聘请2-5名交通协管员,每个村屯(社区)聘请1-2名交通安全信息员。公安部门在机动车保有量大、县乡道路里程长、事故多发的重点乡镇要尽快建立交警中队,加强对县乡道路的管控。各乡镇要加强农机监理工作,配足乡镇农机监理人员,确保农机交通安全宣传和农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
(二)阵地保障。
各县(区)、乡(镇)创建活动办公室要挂有牌子,有具备工作条 件的办公房屋,配备办公桌椅、档案专柜、工作台账、电话等必要装备,有条 件的要配备电脑,保证创建活动办公室的长期运作。
(三)制度保障。
各县(区)政府要统一制定开展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制度,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制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制度、交通安全台账制度、重点时期重点路段防控制度、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交通安全信息报告和应急救援制度、交通安全“三盯”(人盯人、人盯车、人盯路)工作制度等,并认真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督查保障。
各县(区)要把开展创建活动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与安全生产工作一并部署,一并检查。
(五)经费保障。
各县(区)政府对创建活动在经费上要予以保障,并拿出一定经费,用于创建活动年终考核工作的奖励,促进工作持续长效地开展。
第二篇:合肥市规划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合规„2009‟104号
合肥市规划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分局):
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规划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有效防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就规划局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将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车辆管理,教育干部职工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不断提高全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
通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责任明晰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和源头管控工作;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各类驾驶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守法意识,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良好局面。
具体目标:
1、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中、长期规划。
2、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
3、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以上责任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三、组织机构
成立市规划局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组 长:闫萍
副组长:汪路、罗云霞、李祥、王本德、钟必刚、张平、王忠
成 员:常文军、袁亚东、张思平、张筱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交通处,汪路兼办公室主任,常文军、袁亚东任副主任。
四、工作措施
(一)各直属单位,各区规划分局,机关各处室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二)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性开展本单位干部、职工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每年不少于4次。
(三)加快推进编制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中、长期规划。
(四)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
(五)积极配合交警支队做好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规划,以及各类智能交通设施的布点规划。
(六)积极出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争取在规划阶段就能预见未来的交通影响,从而就能有效地避免建设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面的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的交通环境。促进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
五、工作制度
(一)联系会议制度
1、全体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部署本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
2、定期通报各单位的排查和整治情况,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工作。
(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1、各单位要及时报告本单位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及排查整治情况。
2、各单位要及时报告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3、各单位要及时报告交办、督办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4、各单位认为需要向局领导小组报告的其它情况应一并报告。
(三)考核奖惩制度
局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实行百分制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由局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每年年终对各单位进行考评。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年终考核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交通事故的,按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创建“平安合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系统各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开展隐患自查。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迅速启动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
各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活动”,在7月中旬自行组织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排查要组织严密,有责任人、有记录、有整改措施。
(三)加强检查督办。局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检查督查,实行日常性工作定期督查、阶段性工作随时督查、专项工作专项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四)加强宣传教育。要在9月25日和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日期间,开展以“拒绝超员超速”、“遵守交通信号”、“安全乘坐车辆”、“拒绝酒后驾驶”和“遵守交通安全法、共同参与”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交通参与者掌握参与道路交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有序参与道路交通。
二〇〇九年八月四日
合肥市规划局办公室2009年8月4日印发
共35份 主题词: 市政交通管理意见
市规划局2009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目标任务分解考核表
第三篇:九原区关于印发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九原区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口厅[2011]46号)和《包头市关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决定在全区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要充分认识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家庭是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对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区”战略,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幸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型,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规模缩减,居住离散,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升高,家庭在婚姻、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就是要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倡导和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气、社区和睦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有助于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有助于推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不断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管理。
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家庭健康项目”为抓手,以“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改善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生产、生活、生育、教育、健康状况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民生,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乐于奉献等传统美德,推动男女平等、优生优育优教等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高计划生育(殖)健康水平,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健全有利于支持家庭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使全区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80%以上的计划生育家庭迈进幸福家庭行列。
(三)基本原则
——党政领导,部门合作,家庭参与,社会支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筹规划,认真部署;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组织作用,相关责任部门形成“一盘棋”格局,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因素,让家庭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做到优惠政策全覆盖,切实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泛参与“九原新家庭”创建活动;要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人口计生宣讲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和计生文艺宣传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社区大院、部队学校开展创建幸福家庭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幸福家庭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形成创建幸福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计生、卫生等部门,持续开展“关爱女孩”和打击“两非”,(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健康促进行动。健康是幸福家庭的基础条件。要以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为载体,不断健全并发挥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经过经常的、长期的宣传引导和生殖保健服务,培养家庭成员科学文明、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提高生活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要引导群众学习医疗保健、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基本常识,树立积极向上、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发生疾病能够及时、积极治疗;要引导群众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力度;要配合“双丝带行动”(针对农村妇女的“乳腺癌、宫颈癌”防治行动),利用计生服务网络,积极为育龄妇女提供免费的“三查一治”服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妇女保健意识;要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具多元化发放渠道,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避孕服务,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要进一步提高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大病救助比例,适度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切实推进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生殖健康援助项目”,通过《家庭通》“健康超市平台”,提供生命全过程健康服务。
——优生优育行动。优生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优生优育服务。要认真开展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和重点人群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免费婚检率和重点人群免费孕检率都要达到90%以上,要积极为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及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服务;计生、卫生部门全面落实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充分利用人口计生部门网络健全的优势,保证叶酸发放到每个计划怀孕的家庭,并且指导孕期家庭科学膳食、均衡营养,合理补充营养素;要继续推进“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努力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孕期妇女受益,提高母婴健康水平;计生、残联、卫生部门要联合开展“幸福微笑”行动,对唇腭裂儿童、烧烫伤儿童等提供免费康复帮助,提高残障儿童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要加大科学育儿知识普及力度,建立我区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优化家庭的养育环境。
——致富发展行动。致富是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志。要通过多
不断引向深入。
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1月至6月)。主要工作:80%以上的创建家庭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得到提高,并保持相对稳定;对创建活动启动后几年来的工作进行“回头看”,固强补弱,督导创建工作相对滞后的地区和单位改进提高,确保创建活动整体成效。
评估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12月)。主要工作:对创建活动进行评估、总结,表彰在整个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地区和个人,推广先进经验,研究安排下一步任务。
(三)主要措施
l、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各地区和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把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推进城镇化建设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工作宣传阵地和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形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关爱关怀计划生育家庭的浓厚氛围和社会舆论环境,使开展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确保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开展,我区将成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并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新时期人口
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之中,认真研究规划,抓好贯彻落实。
3、部门联动,通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作,积极参与活动的开展,主动出台包括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健康促进、优生优育、养老保障等内容在内的有利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创建幸福家庭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在资金上保障支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开展工作,确保幸福家庭发展计划有序推进。
4、创新载体,打造品牌。我区的创建活动要以不断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工作六大机制为着力点,着重围绕“五个行动”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打造“九原新家庭”品牌。
5、分类指导,典型带动。各地区要搞好摸底调查,区分不同类型家庭、不同基础状况和不同发展需求,帮助制定不同的创建规划和目标,突出个性化指导。要注重发现、培养、总结和宣传具有教育、借鉴、指导作用的典型事例和典型家庭,以点带面,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112-
第四篇:全市交通系统创建平安交通示范点开展安全管理提高年活动实施意见
近年来,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交通安全所承担的任务日趋繁重,交通安全稳定发展依然面临考验。为进一步夯实交通安全基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系统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推动全市交通事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家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总体要求,市局制定了《全市交通系统创建平安交通示范点开展安全管理提高年活动实施意见》
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强化“责任全覆盖、监管全覆盖、保障全覆盖”的交通安全理念,牢牢把握“注重预防、依法依规、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典型引路、强基固本”的安全监管规律,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为目的,以“创建平安交通示范点”、“安全管理提高年”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厚德开泰、奋发图兴”的新时期××精神,为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总体要求
经过努力,实现“平安水域”、“平安运管”、“平安公路”、“平安工程”等九个“平安交通示范点”建设,完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标准化、安全工作研究科学化、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应急管理工作实效化、安全教育培训成效化 “五大安全质态任务”。安全实绩做到“三下降、三杜绝”,即: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下降;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杜绝因行业监管不作为而引发的各类责任事故,杜绝“三违”现象。
三、创建平安交通示范点目标任务
平安交通示范点建设是一项多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工程,机关有关科处、系统各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吃透内涵,同步实施,整体联动,齐头并进。
(一)创建目标
根据活动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局决定今年开展创建平安交通示范点工作,在全市交通系统分层分类创建一批工作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平安交通建设示范点。通过培育典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市平安交通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年内,要在航道、公路、海事、运管、港口、质监等承担安全监管职责的处、站、所,创建一批示范点,达标率30%以上。到2011年,60%以上的站、所、处建成平安交通示范点。到2012年,创建达标率达100%。
(二)创建标准
示范点是平安交通建设中的典型亮点,必须在系统、行业、区域内领先,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创建的共性标准是:安全监管标准化,安全检查格式化,安全装备现代化,安全投入多元化,安全台账规范化。创建的个性标准主要包括:
1、平安水域示范点。水上交通事故指标稳中有降,辖区船便于行、物畅其流、安全有序,应急救援快速高效。
2、平安航道示范点。管养航道畅通,设施完善,碍航隐患治理彻底,临跨河建筑物审批规范。
3、平安港口示范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监管规范,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成效显著,港口安全事故和污染事故得到遏制。
4、平安公路示范点。管辖道路附属设施齐全完备,路域环境整洁美观,收费站点安全畅通,超限超载治理规范有序,管养道路技术状况良好。
5、平安运管示范点。“三关一监督”制度落实,安全监管基础扎实,运输市场安全有序,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6、平安工程示范点。交通工程施工安全许可证制度得到认真执行,项目安全契约化管理普遍实施,安全人员符合上岗网资质,施工安全监管职责全面落实。
7、平安企业示范点。交通所属企业遵循安全管理工作规程,不发生影响恶劣的生产经营事故。
8、平安单位示范点。内部单位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目标管理,人防、技防、设施防“三防”措施到位,无群防集防、越级上访的行为,无“民转刑”案件、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9、平安交通示范点。处、站、所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能,不发生因履责不到位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
(三)创建要求
创建示范点活动是进一步规范行业安全监管行为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忠于职守,真抓实干,争先创优,通过做到“五个到位”,充分展示交通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一是创建责任到位。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在安全管理和示范点建设中的率先垂范和组织协调作用,逐级细化创建工作职责,为创建活动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方案制定、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创建措施到位。平安交通建设要重举措,讲实效,贴近行业、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认真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和细则,确定工作的重点、措施的要点和争先的亮点,有步骤、大力度地推进创建活动。
三是内部管理到位。交通的长治久安,关键是靠规范管理。要将平安示范点作为管理平台和形象窗口,按照制度严明、体系顺畅、台账规整的要求,真正做到平安建设底数清、情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