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

时间:2019-05-14 04:3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

继续开展“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6〕122号

(2006年5月30日颁布实施)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开展“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开展“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意见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实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2006年,继续实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规范和严格驾驶人培训、考试,加强源头管理

(一)交通、农机部门要深入实施驾驶人素质教育工程。督促驾校执行驾驶人素质教育大纲,加大对驾校实施驾驶人培训记录审核和预约制度、落实教学大纲各项要求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只收钱不培训、未按教学计划和大纲组织培训、降低培训标准、教学质量低等问题的驾校,要进行整顿,整顿期间公安、农机部门暂停受理其驾驶人考试申请。

(二)交通、农机部门要严格对驾驶人培训机构的管理和考核,加强教练员资格管理,严格执行教练员资格管理标准,落实教练员考试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驾校和教练员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取消其培训和教学资格。

(三)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驾驶人从业资格管理,制定和实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组织修订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考试大纲、考试题库,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工作,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四)公安、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增加考试内容,提高考试难度和标准。在驾驶技能考试中增加实际道路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急救和自救知识等内容。农机部门要研究开发规范拖拉机驾驶人考试的应用软件,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题库。要加大

1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考试员资格管理和考核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考试员资格。

二、严格执法,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理

(五)公安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开展无牌无证机动车专项整治。通过整治,使城市道路上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行为基本消除,公路上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违法行为发生率为5%以下,驾驶假牌假证、挪用号牌、遮挡号牌、悬挂单面号牌、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基本消除。农机、公安部门要加强配合,积极开展无牌无证拖拉机整治工作,使拖拉机无牌无证违法行为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六)进一步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交通、公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工作配合,保持对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的严格执法态势。公安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驾驶人实行记分,对记分超过规定的驾驶人予以扣留驾驶证、组织学习和考试;交通部门要加快全国治超监控网络建设,为长效治理奠定基础。

(七)公安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城乡交通秩序整治。要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路面,将警力重点投向事故多发点段、高速公路、县乡公路、长途客运线路,切实加大夜间管控力度。对影响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的机动车超速、客运车辆超员,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对旅游景点、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进行治理,确保旅游交通安全。

(八)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整治,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公安、教育部门按照《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的要求,继续对学校及周边道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和整治,加大校车行车秩序和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第四季度,公安、教育、安全监管部门要对重点地区中小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九)保监会要会同公安部,抓紧研究制定保险费率浮动制度,将保费与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事故情况挂钩。保险、公安、农机部门要贯彻落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机动车参加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逐步建立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共享机制。

(十)建立农村地区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快速抢救机制。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指定有条件、服务好的医院作为专门救治医院;公安、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并完善交通事故紧急抢救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的整体功效,做好伤者救治的转诊转运和指挥协调工作,提高交通事故伤者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三、加强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管,确保客运交通安全

(十一)严格落实单位责任制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责任制。要把交通运输企业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并使之制度化,坚决改变交通运输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安全、将营运风险转嫁给政府和社会的做法。

(十二)交通部门要围绕“三关一监督”的安全管理职责,结合贯彻落实《道路运输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防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车辆、人员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十三)加快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全国营运驾驶员稽查系统和信用档案。

公安部门要定期将客运驾驶人交通违法情况、交通肇事情况通报交通、安全监管部门以及所属运输企业。交通部门要会同安全监管部门将交通事故多发企业和驾驶员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的,交通部门要作为不良记录记入道路运输企业和营运驾驶员信誉考核档案,并责令企业对其进行再教育、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

(十四)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对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客运车辆不允许上路行驶,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运输企业,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十五)交通、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在所有客运车辆上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或者GPS,并严格对汽车行驶记录仪或者GPS的日常使用管理,加强对客运车辆特别是长途营运车辆的动态监控,严防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和货运车辆也要逐步推广安装。

(十六)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长途客运安全的管理。对长途客运班线安全运行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对通行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要合理调整客运班线的发车时间,逐步取消夜间通行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组织对公路长途客运车辆实施“户籍化”管理,逐车建立档案,掌握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营运线路、行驶里程、班次以及驾驶人等情况。

(十七)建设部门要进一步贯彻《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要对城市公交车运行扩展到乡镇上公路行驶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要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公共汽电车客运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共汽电车安全营运水平,确保客运安全。

四、加强机动车生产准入和生产过程的监管,提高车辆整体安全性能

(十八)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机动车的生产管理,对拟批准产品预先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制定并实施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车辆识别代码(VIN)管理,整顿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生产企业,清退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进一步规范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

(十九)公安部门要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机动车产品公告认真核对、登记,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告技术参数的,一律不得登记。对移交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档案及驾驶证档案要进行认真清理,并录入计算机登记系统。组织开展对无牌无证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的摸底排查,逐一登记,核发牌证,纳入日常管理。

(二十)发展改革部门要研究制定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定,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工作,促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保证产品质量。

(二十一)发展改革、公安部门要对大型客车车身安全性能开展调研,结合客运车辆交通事故情况分析,研究提出改善大型客车车身安全性能的意见和措施。

(二十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产品合格证的监督管理。对机动车生产企业新生产的产品,配发新版合格证并上传符合要求的合格证信息。对于不按规定传送合格证信息或者传送虚假合格证信息、倒卖或者转让合格证的机动车生产企业,发展改革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撤销其有关产品公告、责令生产企业召回违规产品、停止产品申报直至撤销

车辆产品的生产许可;公安部门对其机动车产品停止办理登记。

(二十三)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管理和执法,提高产品认证有效性,确保产品获得强制性认证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

(二十四)工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非法生产和改装企业的清理整顿。充分应用法律手段,严格查处违反国家标准生产车辆、非法改装车辆的违法行为。

(二十五)公安、农机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制度。农机部门要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和拖拉机驾驶证发放情况;公安部门要及时向农机部门反馈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和拖拉机驾驶人交通违法情况,共同研究加强拖拉机及驾驶人管理的措施。

(二十六)公安、发展改革、质检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公安部门要组织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进行检验鉴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向发展改革、质检部门通报。确属车辆质量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撤销其有关产品公告,并采取召回措施,消除车辆缺陷。

(二十七)加强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工作。质检部门要加大对投诉集中的9座以下载客汽车的跟踪、调查力度,对已实施主动召回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尽快将载货汽车纳入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范围。

(二十八)质检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承压类罐车的动态管理。建立承压类罐车信息查询系统,按期进行罐车检验,加强对改变罐车使用条件的动态监管,对毒性介质运输总量实施限制。

(二十九)质检、公安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制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实现全国统一审查条件、统一审查程序、统一审查文书、统一审查人员资格条件、统一资格证书。

(三十)教育、公安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辆的监管。制定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就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校车和承租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等工作提出规范性意见。

五、进一步排查整治危险路段,提高道路通行条件

(三十一)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联合组织开展公路危险路段的全面排查。摸清公路危险路段的底数,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提请地方政府制定、落实整治计划,并确定省、市、县督办整治的危险路段,逐年减少危险路段。对新建、改建、扩建道路,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运营使用,避免产生新的危险路段。(三十二)深入开展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交通部门要按照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要求,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要加大对国省道干线公路和重要旅游公路的治理力度,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向县乡公路延伸,实施县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交通标志和防护设施。2006年力争完成6万处国、省干线和重要旅游公路上的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公安部门要加强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三十三)改善城区交通设施。2006年底前,公安、建设部门按照“畅通工程”的标准要求,完善东中部地区县城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实施道路交通隔离和渠化,规划设置停车场。

(三十四)完善县乡交通安全设施,解决重点路段路口的安全隐患。2006年底前,县区周边二级以上等级公路、主要旅游公路上限速、让行、指路标志设置率达到80%以上。交通事故多发的路口,特别是学校周边路段综合改造达到80%以上,完善警示标志标线等安全防护设施。

六、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三十五)宣传、公安、教育、司法行政、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通过加大投入,借助媒体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交通安全的氛围。

(三十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司法行政部门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交通安全法制宣传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十七)交通、安全监管等部门要重点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特别要结合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进行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春运”交通运输特点,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客运场站的宣传栏、广播、电视对司乘人员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十八)公安、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宣传,针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案说法。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和信息技术,有效发挥农村有线广播作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通行为特点,组织开展专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确保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十九)农机部门要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建平安农机,促新农村建设”活动,并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各省(区、市)各建设十个“平安农机”示范县、百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千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万个“平安农机”示范户,进一步深化农机安全宣传。

七、加强督促检查,严格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

(四十)省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要研究制定“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标准,组织评价考核,加强检查、指导,推出一批平安畅通示范县区,引导各地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四十一)安全监管、交通、公安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所属车辆屡次发生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和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运输企业及其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及行政处罚。

(四十二)监察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对各级、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开展调查处理,严肃追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察、失职和玩忽职守等违法违纪的责任。

八、落实县区人民政府交通安全责任,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

(四十三)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要由一位领导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定期召开会议,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每季度向县(区)人民政府报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四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

日程,强化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实现社会联动,坚持综合治理。要以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为重点,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提出今年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预防工作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并督促抓好落实。

(四十五)制定并实施县(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2006年年底前,依据国家和省、地市级人民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制定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明确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

(四十六)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专人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明确村委会的职责,设立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和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教育。

(四十七)研究解决农村交通安全。完善县乡道路安全设施,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出行问题。要把农村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纳入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

【发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办发〔2007〕35号 【发布日期】2007-05-09 【生效日期】2007-05-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

作措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7〕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九日

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的意见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监管,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2.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入落实“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措施,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减少,到2007年底实现万车死亡率不超过5.7的目标,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严格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和管理

3.交通、农业部门要以提高驾驶人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学员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医疗急救技能的培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督促落实机动车驾驶人培训教育方案。建立完善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诚信考核体系,推行优质诚信驾校、教练员排名制度。

4.交通部门要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客运、货运、危险化学品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制度,健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驾驶员退出机制。

5.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完善各地区驾驶人考试题库,严格考试程序,严肃考试纪律,建立健全考试员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对大、中型客车驾驶资格的逐级申请、审核制度。公安、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培训记录审核制度,建立健全驾驶人考试情况通报制度。

6.保险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实施,会同公安、农业部门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实行保险费率浮动制度。推动全国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基金的建立。

7.军队、武警部队要进一步严把驾驶培训和考试关,修订完善驾驶人考试题库,进一步规范和严格驾驶人审验,定期组织开展驾驶人复训。

三、科学管理道路交通秩序

8.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定期对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开展系统分析,针对事故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违法行为,科学制订防范措施。交通部门要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企业重特大交通事故快报和分析制度。

9.公安部门要组织开展“平安畅通高速”创建活动和公路通行秩序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强行超车、逆向行驶、不遵守交通信号以及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超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超速50%以上、客车超员20%以上的,要通报车辆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属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依法追究企业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10.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隐患排查整治,科学核定校车及接送幼儿车的定员数量,建立校车管理档案。公安、教育部门要按照《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要求,继续开展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1.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监督指导,会同公安、气象部门加强对公路运行状况的监控,及时掌握高速公路气象信息,配合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

12.公安、建设部门要按照平安畅通工程的标准和要求,优化完善城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实施道路交通隔离和渠化,科学规划设置停车场。

13.军队、武警部队要进一步加强对军车和号牌的管理,不得转借地方使用;完善军车交通违法抄告制度,及时将军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处理结果反馈公安部门。

四、加强对运输企业安全监管

14.交通部门要强化“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态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做好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生产监督),严格审批夜间途经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

15.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定期检查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健全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对多次发生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营运车辆,公安部门要将情况通报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状况。

16.建设、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客运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实行挂靠、个体承包、转包等经营形式的清理整顿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运营责任制。

17.发展改革、公安、质检、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研究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选择部分车型在部分省(区、市)开展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使用的试点工作。鼓励运输企业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运输企业驾驶员的动态监督和管理。

五、强化机动车生产和使用监管

18.质检、发展改革部门要制订和完善包括提高客车车身强度在内的车辆整车安全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生产企业及车辆产品准入制度,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公告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公布电动摩托车技术标准,并将该产品纳入监管范围。

19.质检、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专家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分析研究,配合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制订提高机动车安全性能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制订并实施安全标准。质检部门要认真落实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扩大缺陷汽车召回范围。

20.发展改革、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汽车生产及改装企业行业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新车安装侧后防护装置、喷涂(粘贴)车身反光标识、配备行驶记录仪等重要安全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21.工商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生产和改装企业的查处力度,建立查办终结案件回查制度,健全车辆非法改装信息通报和案件协查移送机制。严禁非法改装车辆,严格查处非法改装罐车、集装箱车,依法取缔未经登记的车辆非法改装单位。

22.公安部门要严格车辆登记和查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加强机动车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校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档案。

23.质检部门要强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制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设置规划管理规定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4.农业部门要严格拖拉机登记管理,规范登记手续,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和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拖拉机牌证的行为,研究制订相关生产安全技术标准。

六、继续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

25.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力度,拓展实施范围,按计划对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旅游公路的事故隐患路段进行改造,并逐步向县乡公路延伸,稳步开展公路铁路立交安全整治工作。

26.各级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原因,对存在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等危险路段加强排查分析,建立相关档案;交通部门要区分轻重缓急,将整治工作逐步纳入公路安保工程实施计划。

27.交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科学评估公路通行安全条件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公路通行安全评价,促进公路特别是山区、农村低等级公路的安全建设。

七、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28.县、乡级人民政府要配备专人负责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农业(农机)等方面人员参与交通安全整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综合治理农村地区交通安全。

29.公安部门要创新农村交通管理警务机制,加强乡镇交警中队和农村交通安全警务室建设,明确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积极排查农村无牌无证机动车和驾驶人,提高办牌办证率,继续组织开展以整治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行驶为重点的专项整治。

30.农业(农机)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树立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进一步严格拖拉机驾驶人考试制度,强化拖拉机安全监管,逐步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会同公安部门积极开展无牌无证拖拉机整治工作。

31.交通部门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研究组建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客运公司,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32.各级道路交通联席会议要制订“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创建评价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全面开展。

八、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33.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拓展宣传阵地,改进宣传教育方法,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通过在中央、省、市级媒体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动员全民共同参与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3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投入,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

35.宣传、公安、教育、司法、安全监管等部门要深入开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扎实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基本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结合第一届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大型交通安全宣传。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学生、运输企业驾驶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

九、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

36.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本行政区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3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总体目标,研究制订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和实行交通安全考核指标体系、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法制、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研究建立健全以卫生部门为主导,公安、交通、农机部门及保险、紧急救援机构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一年内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三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省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将书面检查报国务院。

38.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客、货运输产业政策,研究加强对专业运输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动态监管的措施,组织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区开展联合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39.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切实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运输企业内部管理教育,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且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取消相应的经营许可。

40.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多次发生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所属车辆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并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7〕72号 【发布日期】2007-10-12 【生效日期】2007-10-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的意见

(皖政办〔2007〕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35号,已翻印下发)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目标要求

通过全面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全面深入落实“五整顿”(整顿驾驶员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三加强”(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工作措施,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和万车死亡率“四下降”,力争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到2007年底实现万车死亡率不超过5?48的目标,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安徽奋力崛起,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和驾校的管理

交通部门要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驾校考试合格率和驾龄在3年内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和交通肇事情况,建立驾校培训质量排行榜,每季度向社会公布。建立完善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诚信考核体系,制定驾驶人培训机构和教练员的量化考核标准,推行优质诚信驾校、教练员排名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要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9号)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客运、货运、危险化学品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从业资格考试。加强对从业资格考试考核员的管理,实行考核员持证上岗制度,逐步纳入全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员数据库管理。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制度,健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营运驾驶员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异地稽查信息共享和动态资格管理,并为社会运输经营者和相关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公安部门要建立健全驾驶人考试工作定期巡查制度和考试员考核制度,严格考试程序,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落实对大、中型客车驾驶资格的逐级申请、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快考试设施建设,尽快配齐考试车辆,实现对考试场所的实时监控。2008年全省市、县车辆管理所考试设施应全面达标。公安、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培训记录审核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驾驶人考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

农业部门要严格执行《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农业部令第42号),建立健全农机考试员培训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农机考试员队伍建设。

保险监管部门要建立“安徽省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各保险公司之间事故理赔信息共享,并积极配合公安、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社会救助基金。保险监管、交通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扩大承保面,提高保障程度,增强运输经营者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公安部门要建立严重超速车辆“曝光台”,建立高速公路客运车辆违法数据库,建立外省籍车辆违法行为“黑名单”库。公安、交通、安全监管和高速公路经营部门要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问题,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公安部门要针对高速公路重点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每月确定一项重点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全力保障高速公路平安、畅通。

教育部门要全面加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校车安全管理的培训。公安、教育、交通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开展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查处农村地区使用拼装车、报废车、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上下学问题。各地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有效管理机制。

公安、建设部门要按照平安畅通工程的标准和要求,优化完善城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实施道路交通隔离和渠化,科学规划设置停车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工程,要将城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监控装置等纳入系统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加强市政道路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打击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损坏和毁坏市政道路设施等不法行为。

质监部门要切实加强道路交通监控设备和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等计量设备的强制检定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

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的,必须要求申请人提供车辆的技术等级和类型等级证明、驾驶员三年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证明、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等,严格把好入门关。积极推行客运企业公司化改造,逐步取消客运车辆挂靠经营,提高道路客运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强对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行车事故情况、违章经营情况以及营运车辆定期维护情况、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和从业人员聘用情况等方面的监督和考核。对申请人要求公安部门出具本单位驾驶员三年无重大事故证明的,公安部门应及时、据实出具证明。要切实履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管理职责,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凡不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要求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销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或取消危险货物运输许可。对新申请设立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严防不符合条件的运输企业和技术条件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进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

公安部门要会同交通部门建立乘客举报驾驶人严重超速、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奖励制度,在客运站、客运班车上公布举报电话,群众举报查实后应处罚违法驾驶人、奖励举报人。建设等部门要切实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日益加剧的拥堵压力。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规范城市公共交通文明服务行为,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

经委系统和公安、质监、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研究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选择有条件的市开展汽车行驶记录仪安装使用的试点工作,鼓励运输企业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力争使长途客运车辆GPS或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到90%以上,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率达到100%,实现对运输企业驾驶员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公安、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情况的监管。

交通部门要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及时掌握农村客运班车发展情况,加强农村客运市场整顿,保护合法经营业主的利益。力争2007年底全省通公路的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0%以上。要重点整治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客,以及拖拉机载人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黑头车,严禁报废车辆从事客运。

(四)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生产和使用监管

经委系统要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车辆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5〕2529号)精神,积极开展对车辆生产企业产品合格证使用及生产一致性管理情况的检查,建立健全查办终结和信息通报制度。

工商部门要会同经委系统和质监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非法生产和改装企业以及销售非法改装车辆的查处力度,健全车辆非法改装信息通报和案件协查移送机制。建立查办终结案件定期回查和记录制度,全面开展“三查三看”行动(即查已被查处的生产经营者,看是否死灰复燃;查车辆生产、改装企业,看是否规范经营;查重点区域,看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是否彻底根治),坚决遏制车辆非法改装行为。充分利用和发挥“经济户口”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作用,根据车辆生产、改装企业的信用程度,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将依法查处、取缔的非法车辆改装企业列入黑名单,并选择典型案例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

公安部门要严格车辆登记和查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坚决杜绝减少机动车检验项目、降低检验合格标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严重违规现象。建立车辆管理与路面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校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档案。公安、质监部门要根据《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00号),将电动自行车纳入监管范围。

质监部门要加强车用燃气气瓶质量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车用燃气气瓶的安装单位应当取得1级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车用燃气气瓶应当在当地市质监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气瓶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标志;车用燃气气瓶应由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检验。

农业部门要严格拖拉机登记管理,规范登记手续,严禁不属于拖拉机范畴的低速载货汽车和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登记入户。

(五)深入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

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存在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危险路段,要分批、分级进行整治,并按照有关规定逐一组织检查验收。省交通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安徽省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公路通行安全条件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安徽省创建平安畅通高速公路活动实施方案》(皖公通〔2007〕66号)要求,对全省国省干线、高速公路上新增穿跨越和交叉道口等重要涉路行为,继续推行在行政许可前的安全评价制度。

(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开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每年结合“11・18”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组织开展系列大型交通安全宣传主题活动,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

教育部门要将交通安全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德育等内容,多途径、多形式组织中小学生学习。司法部门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纳入普法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纳入我省正在开展的“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之中。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要联合在专业运输企业中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制度,并开展评定道路交通安全“黄牌警示单位”活动。公安部门要严格落实报废车辆、交通违法记分达12分驾驶人法定告知职责,继续完善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中其他告知服务措施,加大路面查纠力度,提高机动车报废率、定期检验率和记满12分驾驶人考试率。

三、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工作安全责任制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安全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客运车辆交通事故,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交通、公安部门对客运企业进行责任倒查,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一年内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者发生3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市政府要及时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各地要抓紧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卫医发〔2007〕175号)和《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05〕61号)要求,做好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年终,各地、各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办发〔2007〕35号和本实施意见情况,要向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作出书面报告(各市可结合本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一并上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继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