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时间:2019-05-14 04: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并且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其基本内涵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

展着的实践。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江泽民文选》是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典范。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体现在文选中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党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坚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能够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伟大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新时代、新挑战面前,他以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坚持、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文选的文章虽然阐述的问题多有不同,但每篇文章都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从某一侧面具体地表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就是说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贯穿文选的全部文章之中;二是文选中收入的一些综合性报告和有关讲话中的某个部分集中论述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三是文选中还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文章专门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综合这几个方面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江泽民同志对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贡献。

明确提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提出了我们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他强调指出:“我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采取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科学态度,因为不坚持,党就要变色、垮台;不发展,党就要僵化、失去生机。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严重教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复杂环境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适时地、明确地提出这样两个“坚定不移”和两个“不能含糊”的基本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科学方法。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恩格斯在为《资本论》德文版作序时指出:“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的问题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方针。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他还说:“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

创造性地概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分析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时,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前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用与时俱进这一命题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并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这样,由党的三代领导人分别作出贡献并且将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的思想路线,成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完整理解和精确表述。

突出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倡导不停顿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创新,不停顿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他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他强调,理论创新带有根本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深刻阐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号召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同时,他说:“我们不仅要在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他强调:“这是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的状态、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结果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处理、调控的原则和方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表明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概括和新的发展。这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连续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再一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不懈进取精神。实践没有止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继续推向前进,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中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二篇: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重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廖言

2011年08月30日07: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1941年,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学风,号召全党深入学习理论,研究历史和现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科学理论指导、注重学习研究的鲜明特质和品格。这篇文章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全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胜利完成伟大革命的历史任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70年过去了,历史波澜壮阔地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在与时俱进地深入学习中实现伟大的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伟大目标,把全党的学习与党的奋斗目标、执政使命,以及面临的重大考验和危险联系起来,指引全党把学习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起点上,重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深刻领会我们党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学习理念,深刻领会一个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理念的丰富蕴涵,并以此为指导认真解决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党的学习,具有强大的启示力量。

(一)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身的理论创造和学习,有多方面的独特要求,构成具有鲜明党性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学习观念。《改造我们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诸多要点做了概括和阐述,深邃透彻,历久弥新。

明确“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共产党人的学习首先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学习的主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根本点。《改造我们的学习》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历经可歌可泣的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才找到的“最好的真理,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要胜任这样的使命,就必须深入透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刻的学习过程。在异常艰苦的长期奋斗中,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学习和认识这个真理,实践和发展这个真理,找到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行动指南,高举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应对重大挑战、战胜无数挫折的精神旗帜,把革命和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新的种种考验,但最根本的考验依然是能不能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不懈地学习中深刻地理解、牢固地信仰、成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增强党所掌握的真理的力量,我们才能始终拥有不被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主心骨,拥有坚定向前、步调一致的信心、动力和保证。

承担“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改造我们的学习》把创新提升到学习责任的高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政治基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理论品格。不断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我们党始终牢记并忠实于这一责任,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锐意进取、日新月异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创造,接力推进,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蓬勃生长、根深叶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加“生动丰富”,党和人民的实践不断前进,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必须牢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用不断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入研究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现实国情,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科学理论新鲜而旺盛的生命力。

牢记“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改造我们的学习》着重指出并一再强调,不要“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是要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贻害无穷。实践证明,我们党依靠学习战胜挫折、赢得主动、制胜未来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正确地制定战略、策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思想前提,就是坚决地反对教条主义,坚决地反对拘泥于前人作出现成结论、具体观点,刻板地束缚于个别词句、个别提法,坚持善于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动地、灵活地、具体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和基本国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学习和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点、灵活的方法,去明辨是非、洞察形势、破解难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坚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用“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两个中国古代经典,精妙而准确地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有的放矢,就是有目的地学习。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的、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科学、实际的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际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也是全党通过学习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活力和发展生机的根本。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有的放矢”的学习、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更是与执政党的成败攸关,为人民的利益所系。必须深刻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宝贵传统作为“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倍加珍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自觉地把学习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以此作为“党性的表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这四方面观点,是我们对照历史和现实、重温经典得到的思想启示和学习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核心和本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在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掌握精髓、学用结合上下功夫,锲而不舍地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使全党的学习始终打上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鲜明印记,始终有力引领和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改造我们的学习》通篇强调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反对与其相对立的“理论和实际分离”。毛泽东同志文中展开的深刻剖析,对今日今时仍是振聋发聩的警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前,“理论和实际分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脱离实践,二是实践脱离理论。

理论脱离实践,突出表现在我们有的同志读书学习了一些科学理论,但并不是学以致用,不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具体问题、指导具体实践,不知道把学习转化为认识形势、破解难题的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装点门面、自我欣赏。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束手无策;听起来高谈阔论,用起来全无价值。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只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理论。这种错误的立场和方法的学习,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学习。在这方面,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地发表文章,下气力搞学历学位,其目的和效果都不在学习,而只是为自己捞虚名,看起来很重视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极坏的作风,是典型的学习脱离实践,结果是“害了自己”、“害了别人”、“害了革命”。

实践脱离理论,突出表现在,一部分同志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是依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去实践,而是仅凭个人的简单认识、狭隘的主观经验,低层次的模仿、攀比去盲目地胡干、蛮干,干出了许多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反科学发展、违背群众利益的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道理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多人看上去很忙于“实践”,以为只要动起来、干起来就是实践,这是很片面的认识。对于一个政党和它的事业而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前进的实践。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对的困难世所罕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我们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如果不能以学习为要务,不能争分夺秒地用科学理论和各类前沿知识提高和充实自己,并用以指导实践,就无法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所讽刺的那样,“瞎子摸鱼”,完全没有原则和方向,动则无益,忙而无效,劳却无功。

实践脱离理论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些领导干部轻视理论,志不在学,手里没有掌握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一是随着干部队伍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些受过系统高等教育、学历很高的同志,自视为知识型干部,自满地认为个人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吃老本就足以胜任工作。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面前,从前的老本不那么管用,必须放下架子,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把学过的有用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工作。否则就会“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不可避免地给事业带来损失。学历高,只证明有了再学习再提高的好起点,而绝不证明能力已经到顶、学习可以止步。二是一些领导干部根本就不热心于学习,精神懒惰,思想庸俗,在工作上沉溺于事务主义,在生活上热衷于社交应酬,甚至沉醉于声色犬马。即使读点书,兴趣也不在学习科学理论、提高工作本领上,而是热衷官场厚黑、权术经营、养生之道,甚至沉迷于种种迷信落后的文化糟粕,在思想作风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完全失掉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失掉共产党人的本色,严重败坏我们的党风政风。

忽视理论武装、忽视理论指导实践,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这是共产党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也是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精神懈怠的危险”的突出表现和思想根源。不警惕和纠正此类现象,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来。

(三)《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宗明义地提出“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把全党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学习制度的建设。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我们是拥有一个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全党上下开展普遍、自觉、长期的学习,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学习,“使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必须靠制度来保证。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学习上的一项重大创新,是从根本上改进和确立了我们党的学习制度。从“学习”到“学习型”,是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我们党的学习从仅作为思想教育的要求向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制度的深刻转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党员轮训制度和党员个人自学制度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完善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这些举措,就是要使制度建设成为加强和改进学习的基础环节,用制度来强化我们党以学习应对重大考验、解决突出问题、高瞻远瞩而又客观真实地研究情况的自觉性,用制度来巩固我们党的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用制度来营造学习风气、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力。

在这方面,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一以贯之、长期不懈,为全党做出了示范和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十六大以来的9年时间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74次,坚持每个月集体学习一次。学习主题着眼于党执政兴国的实际需要,有重点地从大视野、宽领域的学习中汲取力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施设计,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制度,所产生一系列学习成果,成为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转化为全党的科学执政活动和亿万人民的科学实践活动。

学习制度的建设要靠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中央的制度规定,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确保各项学习制度长期坚持和有效执行。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创造性,不断在实践中创造新方法新经验,并及时地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依靠一整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使学习融入和内化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成为我们党的内在品格、显著特征和政治优势。

毛泽东同志曾经热切地期望,“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今天,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党的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和知识构成比以往已有极大的进步。全党上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全面落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各项要求,就一定会有千千万万个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秀干部成长、成熟起来,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以更大的希望。

第三篇: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阐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二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包括后人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需要着重研究的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显然有别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它同狭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等同?我认为,它们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重要区别,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叫作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显然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为指导,而应当是以他们思想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中国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为指导。这个概括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它是“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真理性,才有资格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二,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是在前一层意思基础上的进一步限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思想理论,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中国并不适用,所以这些思想理论也就不能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简言之,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学说中的“普遍真理”。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精华,用中国语言概括,就是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或基本点,强调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表达了这个基本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般地说,这些基本原理都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都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在总体上要坚持。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外延比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宽泛得多,它既包括哲学基本原理,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基本原理;而在后者中,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较宽,有些原理的适用范围则较窄。所以,对这类基本原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是对当时条件下特殊问题的回答,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这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内容。只有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明确界定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危害我们多年的教条主义顽症,同时坚持应该坚持的东西,端正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全面而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相关论述,把它们统一起来。综合以往的认识成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而与时俱进可以看作是这些品格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全面而辩证地理解它们。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唯物而辩证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的首创,并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首先,实践观点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仅要从客体角度看事物,更要从主体角度看事物。其次,实践观点强调实践是一切认识包括理论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最后,实践观点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主张用实践来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真理。不过,我们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认识总是要不断发展的。像一切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通常都包含着对前人某些重要观点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和它的人民性相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一方面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类的先进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实质是先进性,它代表包括农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生活的英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无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基本是一回事。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现在,我们讲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也要把它同人民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而普遍真理既不能停滞,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所垄断。因此,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绝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而是包括后人总结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包括领袖人物的有关思想,而且包括其他人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本质上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也不限于领袖人物的思想。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整体上是真理,但不是真理的“大全”,而只是人类真理长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他国家虽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总体上也在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思想理论中也包含许多科学的成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我们既要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又要防止对它作狭隘的、封闭的、宗派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即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因为人民需要科学,而越是科学的东西越符合人民的利益。科学性和人民性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反映它们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而这一切都是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为基础的。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了发挥这一作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是由实践观点而来的辩证决定论方法和实践标准,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而来的社会本体论(唯物论)方法,由生产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而来的生产力标准,由群众观点而来的群众路线方法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由联系和发展即辩证观点而来的矛盾分析方法,由阶级观点而来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由历史观点而来的历史主义方法,等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现在,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将群众中分散的创新思想以及国外经验加以概括和提炼,既能发展我们的理论,又能推动我们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在它指导下的实践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被公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们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我们的事业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我们的理论就会具有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篇:学习《江泽民文选》思想汇报

标题:学习《江泽民文选》思想汇报

学习《江泽民文选》度思想汇报敬爱的党支部:

通过对《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江泽民文选》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深

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途上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认识到必须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结合进居入户的启发,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剖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对照检查如下:

一、主要好的方面

1、注重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志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决定和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2、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能充分认识到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力争做好各项工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缺陷;兢兢业业,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和全面地接触各项工作,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鉴别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邪教组织的危害性认识不深,一开始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认为自己和家属没有练习“×××”就行了,别的管不着,直到全国上下深入揭批李洪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的邪教本质,才充分认清李洪志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看透其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邪教本质。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4、未能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一年多来,虽多次进居入户,但都是匆匆来、急急走,只注重于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对学习自觉性稍差、重视不够以及政治鉴别力缺乏的问题,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由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高、不严格,导致大错误没有犯,小失误没有断。对基层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时间短的难处认识不深,思想准备不充分,产生了马虎应付的心理;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碰到问题才急急忙忙找资料,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没有碰到的问题,没有主动去了解,较突出地表现在社保工作,上头怎么说怎么做,社保业务知识贫乏。

3、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观念淡薄,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

第五篇: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

———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都明确提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上深化认识。

江泽民文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展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容,为我们从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教材。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列宁主义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资源矛盾不断加剧以至爆发了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这一重要思想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实践成长、丰富和成熟,于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这个时期,是世界、中国和我们党自身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世界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天下大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内最显著的变化是,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许多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党自身最显著的变化是,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转变,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国际、国内和我们党自身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带来的新要求、新考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赢得新胜利,必须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创造,理论上有新发展。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眼光和宽广视野,敏锐地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全面审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和发展要求,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中不少篇目和内容精辟论述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势,对我们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很有帮助,很有教益。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江泽民同志自己说过:“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当代中国,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伟大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伟大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

下载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从全面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要求出发、专门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

    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落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战略任务的又一重大举措。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

    学习《江泽民文选》辅导材料

    通观《江泽民文选》,我们不难发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据以......

    学习江泽民文选心得体会

    “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

    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

    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巩固和加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党中央决......

    《江泽民文选》学习心得体会

    《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丰富的内......

    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

    在8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举行的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学习《江泽民文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学的问题。首先,“《江泽民......

    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