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反映高速公路违章停车上下客问题亟需解决
基层反映高速公路违章停车上下客问题亟需解决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违章停车上下客一直是公安交管及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难点,也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节假日等交通运输客运高峰期,一些客运车辆车主受经济利益驱动,常常置交通安全于不顾,在高速公路上肆意停车、随意上下客的现象日益严重,对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经调查分析,高速公路违章停车、随意上下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利益驱动,客车车主违法停车上下客。据了解,一般客运车辆的主要运营收入就是在春运、黄金假期期间,客车都能实现载客满员,而其余时间,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客车行驶往往都不是满员状态。在此情况下,一些客车车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视行车和乘客安全与不顾,在高速公路上违章上下客,赚取营运收入。其次,高速公路沿线的一些“黄牛”也看中了此中的好处,在高速公路沿线招揽客源,与客车车主、驾乘人员相互联系,从中谋取经济利益。
二是贪图方便省钱,乘客违规上下车。按照正常乘车的途径,首先需要到汽车站乘车,而且费用要高于高速公路中途搭车的费用,时间也要比中途搭车的时间长。同样,不少 1
乘客为图便利,常常要求就近下车,而客车车主为了下次的客源也愿意就近停车,违章为乘客提供方便。
三是执法处罚不严,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由于交通、公路等相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震慑力不强,对高速违章查处惩治力度不够,车主违法成本不高,造成车主遵章行车意识逐渐淡化。再加上客车违停上下客的违法行为随机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管理漏洞,使得违章车主心存侥幸心理,致使高速公路客车违停上下乘客的行为屡禁不止。
四是防护设施屡遭破坏,维护修复不及时。高速公路在通车之际,都设置了完善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但是,通车以后,一些乘客为方便上路乘车,人为破坏隔离设施。同时,因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两侧防护设施疏于管理,对遭受损坏的设施维护修复不及时,使得高速公路“出入口”不断增多,客观上为高速公路客车违章上下客提供了便利条件。
为确保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切实保障车辆和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一方平安和社会和谐稳定,彻底根治高速公路客车违章停车上下客这一顽疾。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违章行为进行综合整治。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车主和乘客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关部门要狠抓交通安全宣传落实,定期在汽车站、汽
车停靠点通过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用反面教材、血的教训警戒教育车主遵章守法,培养车主良好的职业道德。采取设点守候的方式,加大对违章上下车乘客的宣传和教育,讲明客车违停上下客的违法性和危险性,使广大乘客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在高速公路上等车、拦车的危害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二是尽快修复高速公路隔离防护设施,让乘车者无法出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管理和维护部门,要组织人员对高速公路两侧防护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摸清防护设施损毁情况,尽快组织维护和修复,对乘客经常出入的通道要采取加高护栏、加固防护网等得力措施予以封堵。
三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惩处违章行为。公安、交通、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集中开展一次高速违停上下客联合执法行动,对无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客车业主和乘客进行严厉打击,加大惩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切实形成严管、严处、严教的高压态势,达到规范高速公路客运车辆行车秩序,有效治理客运车辆违章上下客的交通隐患。同时,开展群防群治,设立举报电话,广泛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举报,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违章停车、随意上下乘客的强大工作合力。
第二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4-08-11 作者:李冠香来源:中国反腐网
随着国家对惩治腐败步伐的加快,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却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干扰,亟需解决。
一、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其成员难落实。在现行领导体制下,纪委虽受上级纪委的领导,但更多是受“身边”的同级党委的直接领导,因此对同级党委实行监督出现“气不足、力不够”的疲软状态。尤其是对大权在握的党政“一把手”更是难以实行真正的监督。纪委书记毕竟还是同级党委的一个成员,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实施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在实际工作中监督难落实。如查办一些大要案,往往是可见端倪的时候就被党委叫停,不但使办案人员不服,其结果还引发群众不满。
二、纪检干部培训不够,业务不精。县一级以下的纪检干部业务培训较少,特别是新调进的干部。县纪委干部除了自己开办一些知识讲堂外,基本是靠自己边做边摸索,极少参加上一级比较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理论知识缺乏,经验总结不足,业务知识不精,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缺乏懂法律、会办案的专业人才。
三、纪检干部待遇低,工作欠活力。一是政治待遇低。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为了公正公平执纪执法,会得罪不少人。对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应及早提拔,对在纪检岗位工作时间长的领导干部也应尽快交流出去,形成对纪检队伍人员的良性循环,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然而,在县一级,纪检干部提拔使用较慢,交流也难得到重用。二是经济待遇低。在粤西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工资增长步伐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特别是实行统发后,所有补贴奖励都“一刀切”。纪检监察干部日夜加班办案或节假日值班却不能领取一分钱的加班补贴,多劳没有多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基层纪检干部兼职太多,专职不专。在今年中纪委一些硬性政策后,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在工作分工上虽然回归了主业——专管纪检监察工作,但是纪委副书记有的仍是专职不专,兼职过多现象比较严重。由于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不重视,只热衷于抓经济,出政绩,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纪检工作人员的配备绝大部分是兼职,由其他各办公室人员兼任。有的镇一把手还把纪委的特殊岗位津贴当作是激励干部的一种措施,只要干部工作积极或与领导关系好,就可安排其当纪检委员领取每月220元的特殊岗位津贴,却不用干纪检工作。乡镇纪检干部往往是“耕种了别人的地,荒废了自己的责任田”。由于关系理不顺,精力难以集中,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五、农村监督力量薄弱,村干部违纪多。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各种惠
第三篇:基层反映幼儿园返校复学仍存三方面问题亟需重视
基层反映幼儿园返校复学仍存三方面问题亟需重视
目前,该省疫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中小学已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今年五月,幼儿园也将迎来复学的日子,但近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小学复学发现,幼儿园复学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幼儿园数量比较多,难以做到检查指导全覆盖。当前全省各地都对已复学的中小学校实行了专人管理,但由于幼儿园数量明显多于中小学校,实行专人管理的难度较大,对幼儿园返校复学工作极易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衢州市衢江区有35所中小学校,77所幼儿园,35所中小学校在复学时,每所学校都安排专人进行卫生指导员、兼职校医、机关干部等的培训和检查,如果按照现有的编制,幼儿园全部复学,将会出现严重的人员不足问题,正式开学后,或只能通过一对多的方式替代,将加大防疫工作的风险。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幼儿园复学,对学校本身的防疫和应急能力要求较高,如幼儿园出现发热生时,在缺乏监督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按规定程序妥善处理。
其次,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压力。在疫情爆发期间,公立幼儿园教师由财政拨款,复学后也会有部分防疫物资的保障,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福利、物资保障必须全靠自己,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开园后或存在物资保障不足,出现不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工作的情况。就拿浙江省衢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为例,该学校是衢江区一所民办初中,因学校未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而返校复学,该校校长被区教育局、区纪委约谈后才有所改观,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民办幼儿园复学之后。据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民办中小学数量较少,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大,衢江区民办幼儿园多达68所,如果出现大量的物资没有得到充分保障,防疫工作不积极配合等情况,将给政府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第三,幼稚园学生体质差属易感群体或成群风险最大。幼龄儿童因免疫功能低下、自律性较差等原因,导致幼龄儿童在复学后的流行病防治难度和风险较高。一方面,幼儿极易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无疫情的舆论压力也比较大。根据衢江区目前中小学校返校复学的情况,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感冒人数的梯度比较明显,可以预见,在幼儿园复学的幼儿中感冒人数会更多。另外,若幼儿中有新冠状肺炎感染病例,其传播速度也会远远超过中小学校。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校安科负责人指出,春季本来就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中小学校由于学生年龄大,容易做到闭环管理,而幼儿年龄小,必须由家长接送上下学,与外界的接触也明显增多,将进一步加大防控风险。
基层建议:一是由国家卫生系统专家研判幼儿园复学防病重点,再由基层对幼儿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二是适时制定民办幼儿园相关扶持方案,做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并协助基层教育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三是提倡有条件的家庭对幼儿实行家家户户教,以减少防疫风险。
第四篇:基层反映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青州:基层反映当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村稳定亟需引起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存在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种类多,危害面积广等特点。尤其是近几年,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受灾群众人数逐年增多,因灾导致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日趋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因灾返贫较多导致影响农村稳定。据统计,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3亿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绝收面积289.2万公顷,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另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常年农作物的平均受灾面积是7亿多亩,成灾面积是4亿亩,绝收面积1亿亩,因灾损失粮食每年在1000亿斤左右。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一些农民的多年积累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或被破坏,甚至由于灾害致使家中劳动力死亡或伤残,无法继续进行生产,加重家庭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受灾农民因无力承担农业损失,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甚至基本生活也难以保障,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二是缺乏长效救助机制导致产生不稳定因素。目前,各地自然灾害发生后,普遍注重生活救助、重建救助等基本方面,搞“一阵风”救助,对受灾农民缺乏长效救助机制。很多地区只重视“输血”,不重视“造血”,只注重一时资助,不注重长期帮扶。很多地区受灾农民因灾造成经济损失后,很难有资金、场地、人员用于创业和生产,导致他们成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这部
分群体人员集中,人数较多,文化层次不高,表达利益诉求时,容易冲动、盲从,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因灾上访事件容易演变成群体事件。由于农业灾害涉及面广,如遇严重灾害,容易导致民心不稳,在后续补偿工作无法满足群众需要的情况下,信访群众受“找的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来的人越多越能形成压力,行为越过激解决问题越快”等过激博弈心态影响,受灾农民往往全家,甚至是举村上访,出现了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问题,甚至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例如,2011年8月,哈尔滨市木兰县遭受特大冰雹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5亿元,其中红升大队尹家屯为重灾区,农作物95%--100%绝产,引发数以千计受灾民众到木兰县人民政府上访。再例如,2012年受台风“达维”影响,某地水库开闸泄洪,致使下游养鱼户鱼池中鱼苗被冲,因经济补偿问题,养鱼户多次上访闹事。
四是预警体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农民不满。目前,各地农业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对农业发展的指导大多局限于技术或市场方面,对灾害防范方面的指导力度不够,有效性预警信息发布少,利用率比较低。据调查,61.2%受访者对现在政府有关农业风险信息服务不满意,15.6%的受访者能接触到相关数据分析,但大多以市场信息为主,缺乏灾害性预警信息。当自然灾害来临时,由于一些地方预警能力不强或者灾害发布迟缓,使自然灾害酿成惨重损失,农民对相关预警工作意见较大,感到不满,容易以非理性
方式表达情绪,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意见和建议
一是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落实责任人,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要提高农业风险信息准确性,整合技术资源和设备,充分利用科学方法,掌握自然灾害预警第一手资料。要提高信息利用率,组建专家队伍,对自然灾害开展综合研究,定期准确地进行信息发布,及时提出预防灾害的对策,通过各种手段指导农民规避风险。
二是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自然灾害。在发生较大突发性农业自然灾害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做好灾情信息发布和抢险救援安臵,安抚受灾群众情绪,引导受灾群众进行灾后自救,从思想上遏制因情绪激动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及时落实灾后救助工作。各级政府要提早做好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将生活必需品在灾后第一时间发放到群众手中,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及时落实各项帮扶、救助政策,积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避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的出现,为社会稳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抓好农村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受灾农民得到及时救助。要构建救助长效机制,注重技术、项目扶持,提高农民自救能力。
四是全面排查解决矛盾纠纷。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要及时深入灾区走村串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地毯式的排查,村不漏组,组不漏户。要针对群众急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排查矛盾纠纷苗头隐患等不稳定因素,逐村逐户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登记工作,并及时做好汇报,尽快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实行“包案负责、限时调处”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分流处理,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妥善解决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