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安区大兆街道章曲小学《新地道战》读后感 五年级 李想
《新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动画片:《新地道战》我深受启发。
电影开始播放了,大家很快进入了精彩的剧情之中:在很多年前,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宁静的小村子,有一群孩子正在上课。忽然,他们听见了一阵铃声,原来是鬼子进村了,村边的人就打铃,打铃的那个人是八路军的情报员,鬼子来的目的就是在村里找八路军找到他们丢失的军火库。八路军叔叔摇响了铃,提醒大家“鬼子来了,大家快跑啊!”正在上课的老师听到了,带领着学生们逃入地道里,才侥幸逃过了这一劫。这位年轻的男老师安置好学生们,为了保护无辜的百姓,挺身而出,佯装叛徒,背负着“汉奸”的罪名,本来想把鬼子引诱到桥上以消灭掉,可被鬼子给识破了。鬼子把他给残忍的杀害了。同学们为了救出乡亲给老师报仇一位叫“麦包”的小朋友带领大家与鬼子斗智斗勇:学密码、挖地道……最终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了乡亲们,还消灭了狡猾的鬼子。
看了这部电影,我很佩服那个叫“麦包”的小孩,他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鬼子,救了大家,救了全村人,他是一位小英雄。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勇敢、智慧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我深深的感受到鬼子是多么的可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来
之不易啊!我从这部动画片中也受到了启发: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团结一致,勇敢冷静的想办法克服困难。
和那时的孩子比起来,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现在,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快乐学习,无忧无虑,没有任何负担,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保护和平,珍惜生命,为国家作贡献的人。
《新地道战》观后感
学校:长安区大兆街道章曲小学班级:五年级姓名:李想
指导老师:李华
第二篇:长安区大兆街道章曲小学新《地道战》观后感 五年级 韦雨彤
《新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动画版《新地道战》。故事讲抗日战争时期,平静安和的村庄里,麦包和一群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天日本人突然进村,为了抓住八路军找到军火库,他们把村民们都抓起来逼问。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把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转移到了地道,老师想尽各种办法为八路军治病。为了保护无辜的百姓,老师挺身而出,佯装叛徒,实则想引诱鬼子到桥上以一举剿灭他们,却被识破而惨遭杀害。麦包和小朋友们悲痛万分,同时也被老师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动,誓要保护受伤的游击队员,从鬼子手里救出自己的家人,把鬼子从自己的家园赶出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敌人作斗争,最终歼灭了敌人。
看了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人民是多么渴望和平独立啊!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自己的生命。电影中的年轻老师誓死不带日本人去军火库,就是在被大家误认为是“叛徒”的情况下,他也坚贞不屈,我被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感动。麦包虽然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可是他的机智、勇敢、正义值得我们敬佩。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才不会受外国的欺负。国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小学生都要努力学习,将来建设自己的祖国,保护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一起加油吧!
《新地道战》观后感
学校:长安区大兆街道章曲小学班级:五年级姓名:韦雨彤指导老师:李华
第三篇:【新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刷子李
【教材分析】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这组文章中的一篇课文。“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主要内容。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4.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小组学习《泥人张》,课后阅读《快手刘》,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其中“袱”字是二声,但在“包袱”这个词中读轻声。“露馅儿”指导读出儿化音。本文要求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除了“馅”和“傻”这两个易写错的字,老师做重点指导,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朗读教学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了解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刷子李之“奇”。
3.语言运用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的侧面描写。让学生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说《俗世奇人》。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师傅、绝活”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结合大家对第14课的预习,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
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
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
2.学生猜出:刷子李。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刷子李》,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出处。
5.从课文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我知道他姓李。
生2:我知道他是刷墙的。
生3:我猜他刷墙刷得很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文题目中提取信息,使学生感受课文题目的“独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由会认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
刷浆
师傅
包袱
蘸水
露馅
狡诈
发怔
3.重点指导“馅”和“傻”的书写。
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顺,再由老师范写,最后学生练写。特别注意“馅”的右下边是“臼”,不是“曰”;“傻”的右下边是“夂”,不是“又”。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
生1:刷子李收了一个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觉得师傅刷墙刷得很好。
生2:有一天,曹小三跟着师傅干活,发现师傅身上有个白点。
生3:一天,曹小三跟着师傅干活,开始他居然连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后来他竟然发现师傅身上有个白点,最后他才知道白点是里边的白衬裤从外边的裤洞里透出来的。
5.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刷子李技艺高超)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刷子李是俗世中的一位奇人。
板块三
正面描写,感知技“奇”
1.用横线画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2.学生交流汇报句子。
课件出示
l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l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l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l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l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l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3.学生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4.学生归类、交流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三个方面。(板书:规矩奇
效果奇
动作奇)
5.师小结:原来作者是从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三个方面直接描写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这种表达方法叫正面描写。(板书:刷子李
正面描写)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直接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了解作者在写人的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和正面描写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2.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小组学习《泥人张》,课后阅读《快手刘》,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创意,更有气质,更有内涵。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走进“刷子李”这位奇人的故事之中。
2.出示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课件出示词语)
3.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冯骥才从三个方面写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是哪三个方面?
作者是从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三个方面正面描写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正面描写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刷子李》的兴趣。为学习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做好铺垫。
板块二
精读课文,感悟写法
1.(板书:规矩奇
效果奇
动作奇)这三个方面,哪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呢?先欣赏刷子李刷墙的效果。(课件出示描写刷子李刷墙效果奇的3个句子)
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你能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效果的不同凡响吗?(能)
2.再体会刷子李刷墙的动作。
课件出示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思考:你觉得刷子李仅仅是个粉刷匠吗?(刷子李还是个艺术家)
3.最后学习刷子李刷墙的规矩。
课件出示
l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l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他的规矩最贴切?(让人叫绝)
4.以上都是对刷子李的正面描写,接下来我们要侧面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这篇文章的主角是谁?(刷子李)那冯骥才先生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侧面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学生交流汇报。
指名读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句子,感悟他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
5.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填空。
课件出示
(半信半疑)→()→()→(五体投地)
学生交流汇报。(板书:半信半疑→一落千丈→发怔发傻→五体投地)
6.作者为什么要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7.教师小结: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就是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板书:曹小三侧面描写)正是在对刷子李的正面描写和对曹小三的侧面描写中,刷子李的形象才变得越来越丰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真叫人拍案叫绝。所以有人这样评价:冯骥才的笔就像女娲的手。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这种写作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设计意图】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个教学环节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艺高超这根明线,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这条暗线,让学生更能深刻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鲜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方法的奇妙。
板块三
运用学法,拓展阅读
1.《俗世奇人》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小说,在我们认识了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后,现在你们四个人一个小组,再来学习大作家冯骥才笔下的另一位奇人《泥人张》。(课件出示《泥人张》这篇文章)
2.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l
默读《泥人张》,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l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上横线。
l
小组讨论交流泥人张有什么过人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教学生运用阅读《刷子李》的方法读《泥人张》,群文阅读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
板块四
激趣导读,引入奇书
1.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快手刘》。
2.《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先生写的一本民间奇人小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一读。(课件出示《俗世奇人》简介)
课件出示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全书由短篇小说连缀而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之意。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如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风筝魏、机器王等。每个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因爱读《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进而爱读《俗世奇人》这本小说,推荐学生阅读《俗世奇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一个“奇”字,让学生在“读”中晓“奇”,在“议”中悟“奇”,从种种“奇”中感悟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如,在引导学生感悟“刷子李”是一个“奇”人时,先引导学生品味“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2.我把本课教学定为两大板块:聚焦文本资料,从细节描述中感知“技艺高超”;聚焦表达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内心活动中感知“一波三折”。我始终思考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对教学资料进行了整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心里有文本,眼里有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应是可行的、有效的。
3.本课中我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生运用阅读《刷子李》的方法读《泥人张》《快手刘》,激发学生爱上《俗世奇人》这本书,进而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群文阅读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
第四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教学设计
14.刷子李
【教材分析】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这组文章中的一篇课文。“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主要内容。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哪个行业,只要用心努力,精于钻研,都能成为佼佼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技艺高超的粉刷师傅
“刷子李”,一起领略他出神入化的功夫吧。
2.解题:为什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出处《俗世奇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碰到生词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词)
①抽生读,然后全班读,要求学生读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②注意“师傅、包袱”都是读轻声。
(2)理解词语。
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难堪:难为情。
(3)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粉刷技艺高超)
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奇人)的句子,做好标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1、5自然段,并要求学生至少找到三处以上,在书上作简洁的批注。)
三、指导书写
1.师出示生字,生自主识字。
2.重点指导:“袱”的左边是“衤”;“馅”的右下是“臼”,中间不封口。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呢?(黑和白的反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一)有关黑衣服的细节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四处)
学生交流: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黑衣服上的“小白点”
2.“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刷子李技艺高超)
3.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的技艺高超?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4.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粉刷的是白浆,而他穿一身黑。颜色反差特别大,着重写小白点更能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二)有关刷墙的描写。(第5自然段)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1)学生自读。
(2)这一自然段中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
①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②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
③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3)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三)写法的妙处。
师: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三、总结延伸
1.师小结: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2.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厉害的手艺人吗?课下可以去搜集看看。
[教学板书]
14刷子李
刷子李(俗世奇人)
刷浆时:黑衣、黑裤、黑布鞋,绝不沾
半点白浆
刷浆后:平平整整、一面雪白的屏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教学时,首先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交流讨论。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地找出了第5自然段,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较好的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学生通过读和体会,理解了刷子李粉刷墙壁出神入化、娴熟的技艺。冯骥才笔下的此类俗世奇人还有许多,阅读本文后,可以补充冯骥才的同类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供学生自由阅读。补充同类文章给学生阅读,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类人物的感受,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较全面地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五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习作:写读后感》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习作:写读后感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教材由两部分组成:文字和插图。文字部分告诉学生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好处,交代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篇读后感,对读后感做了简单的要求并对写法做了两点提示。插图由主体部分的两本书,再加上笔墨和纸张构成,这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提示。“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真实、具体”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读后感,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而且枯燥无味。可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原文谈感受,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例谈感受以及总结自己的感受还是有一些基础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写读后感的难点分解,让学生在已有的这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引导、提升,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
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4.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读懂文章或书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
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要用范文来束缚学生。让学生自选内容,自读自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
3.让学生紧密结合习作例文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忌空洞的说教。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写空话、大话、套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特点。
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最近喜欢看什么书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能将古典名著完整地阅读一遍的人让人心中佩服,老师为你们点赞。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字谜,想拿来给大家猜一猜——黄昏方与志士别,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学生自由猜谜,老师相机板书谜底“感”字)《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感”字的:“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这是一个形声字。“咸”字本义是“呼喊”,所以“感”就可以说是“动人心的呼喊”了。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读后感,把这“动人心的呼喊”写成一篇感想之花,让它绚烂绽放!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板书: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谈话导入本单元习作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为写读后感打下了基础。
板块二
知读后感,抓感悟点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我们应该从中知道些什么呢?(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思想感情)
2.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但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有所感,读有所悟。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课件出示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3.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l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l
选择一两处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4.明确了习作要求,在写读后感前还要做好一些准备。是不是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不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得懂的文章能写读后感,而如果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后感;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
5.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读后感侧重在“感”上。如果侧重于“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
6.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在讨论中让学生认识到:“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文读懂。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感受也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且有深刻的感受。)
7.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引导学生用“感”来组词,明白读后感的“感”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感想从何而来呢?(先读后感)
课件出示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依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悟点,抓住一个感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自由读课件中的这段话,找一找所给示例的感悟点。
预设:
生1:写《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拇指姑娘的人物形象。
生2: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生3: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悟点是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8.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感悟点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
课件出示
读后感“读”是前提,“感”才是最重要的。提炼感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述的道理等。
9.想一想:下面这段话的感悟点是什么?(课件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语段)
指名学生说感悟点。(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先读后感,以感为主。再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学会抓感悟点。
板块三
学会拟题,写法指导
1.精准地找到感悟点后就可以构思了。我们先要拟一个醒目生动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好坏。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章,回想一下你对哪个人物最感兴趣;也可以选择课外书上的一篇文章。(课件出示三种题目:①读《XXX》有感;②《XXX》读后感;③XXX——读《XXX》有感)
选择第③种题目的同学,要自拟主标题。拟主标题要紧扣感想的中心,即抓住感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高度概括。
2.标题拟好后,就可以正式谋篇布局了。要整体构思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这样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写读后感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四字口诀”:引、议、联、结。(板书:引、议、联、结)
课件出示
l
第一步“引”是简述文章内容。
l
第二步“议”是评议所引内容。
l
第三步“联”是联系生活实际。
l
第四步“结”是总结自己怎样做。
3.第一步简述文章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引”的内容如所读文章的篇名、作者、内容概要,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或一句话。快速默读你选好的文章,想想你要怎样介绍这篇文章。(学生默读后思考并回答)
4.第二步评议所引内容,对你所读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价,也就是你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它让你懂得了什么?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文章内容谈的,先不要联系实际。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对所写文章的评价。
5.第三步联系生活实际,再好的评价,再多的感受,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会显得空洞无味。所以必须把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一下对比,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或者见到过和文章中类似的情况?我们又是怎样做的?谁能联系实际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呢?(全班交流)
6.学生讲故事,老师相机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写的时候要写详细,要多加一些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这部分是最重要的,可以将与文中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人和主人公进行比较。最好是你自己,这样才可以显现出你要向他学习的决心)
7.第四步总结自己怎样做,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评价,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了例子,明白了自己与主人公的差距,那么我们今后该怎样去做呢?这就是读后感的总结部分。谁能说说根据你所读的文章所得到的感受?你今后要怎样去做呢?(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8.教师小结:这四步就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一定要保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的四步方法是:“引”“议”“联”“结”,引导学生边学习方法,边运用方法,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基础。
板块四
例文评析,学生习作
1.同学们来评一评,这篇读后感是不是按我们讲的四步法来写的?
课件出示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使这本书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预设:这篇读后感只有“引”和简单的“议”,没有“联”和“结”。
2.再来评一评,下面这一篇与上一篇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一个《水浒传》的读后感片段)
预设:这一篇读后感以“义”字为感悟点,运用了“引”“议”“联”“结”的方法,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很清楚。
3.学以致用。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写的读后感写出来吧!(学生安静习作,老师相机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例文片段的点评和分析,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创造安静的环境,引导学生专心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佳作欣赏,习得方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读后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写读后感的要求。(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l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l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2.要达到习作的要求,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感受点。习作中有不少同学能够用简练的一句话,明确自己的感受点,而且感受很独特,呈现出了许多角度的想法。
课件出示
l
实践出真知
l
心中有正义
l
顾大局,识大体
l
凡人中的英雄
我从这次习作中挑选了一些同学的感受点,“实践出真知”是谁写的感受点?(学生举手示意)请你告诉同学们,你是从哪个角度写的?(从亲身经历这个角度写的)
3.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写?(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否则孩子将一事无成)
4.这次习作中,不少同学不仅有明确的感受点,而且能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感受写得特别具体,耐人寻味,所以被选入了今天的佳作欣赏中。(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预设:
生1:他的感受点是亲身体验很重要。他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具体的。(板书:亲身经历)
5.再欣赏一篇佳作,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预设:
生2:他的感受点是心中有正义。他是结合他人的事例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板书:他人事例)
6.欣赏最后一篇佳作。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他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预设:
生3:他的感受点是亲身体验是成功的源泉。他是结合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板书:引用资料)
7.教师小结:这三篇佳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特别具体,特别感人。看来,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他人的事例,还可以结合自己在电视或书中看到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三篇佳作的欣赏,引导学生抓准感受点,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人的事例或相关资料写读后感。
板块二
对比优劣,修改习作
1.欣赏了三篇佳作之后,你一定从他们的佳作中学到了不少写好读后感的方法。现在就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来当一次“习作小医生”,评价一下这篇读后感,看看这篇习作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哪些不足。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持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
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我是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往往做一件事会做到一半就放弃了。刘备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才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方法,我会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
学生自由评议这篇读后感的优点和不足。(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优点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不足是他的“感”写得不够具体)
2.谁能抓住感受点帮他把“感”写具体一点?(指名学生上台修改习作)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持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
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刘备少年立志:匡扶汉室,拯救苍生。他的一生只围着一个志向转。同时刘备的大半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屡败屡战。换个人,估计早放弃一万次了。首先对于刘备来说,他如果不自己死磕,随便跟个诸侯都能混得一个不错的官职。比如袁绍,比如曹操,都很欣赏刘备,但是刘备不为所动,他只想坚持自己的理想。事实证明,刘备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是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往往做一件事会做到一半就放弃了。有一次妈妈送我去学毛笔字,才去了三天,我就觉得练毛笔字十分枯燥乏味。妈妈叫我练字,我一会说肚子痛,一会说纸用完了,找各种借口逃避练字,到最后我的字还是歪歪扭扭的。读了《三国演义》,刘备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才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同时,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方法,我会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
这篇修改后的习作在“议”这个环节,举事例说明刘备从少年一直坚持信念直到成功。在联系生活实际这个环节,又举了一个没有坚持写毛笔字的事例。借他人的事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读后感,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
3.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感受的,先摘录了原文中的一些关键句,然后再结合这些句子谈自己的感受。同学看看这段话,想一想:他把感受写出来了吗?
课件出示
《渔王的儿子》读后感
《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渔王手把手地教给三个儿子捕鱼的经验和技术。可是孩子们的捕鱼技术却很平庸,渔王很不理解,一个路人告诉了他答案。渔王说:“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鱼王给儿子传授捕鱼的技术,让我想到的是关于“扶”与“放”的爱的智慧,是经验教训对人成长同样重要的道理。因此,想学好任何一种本领都要有经验和教训。
指名学生点评这篇习作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这篇习作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读的文章与自己的感受没有结合起来。读是读,感是感,两者分离,没有有机结合)
4.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呢?(读感结合,边读边感)
课件出示
渔王说:“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
(1)读完这句话,你会怎么想?(我想:虽然渔王把捕鱼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们,但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平时我们都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他如果不让孩子们亲自下海的话,孩子们是不会亲自体验到成功或失败的,技术就不可能提高。)
(2)这位同学引用了生活中的一条俗语谈了自己的想法。除了这样的想法,你们还会怎么想呢?(我想:因为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亲身经历,永远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尝尽酸甜苦辣。)
(3)这位同学则把生活中的一些俗语、谚语引用了过来,还对渔王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我想:渔王把他这几十年来捕鱼的经历,一下子全部都告诉儿子们,他的儿子们肯定吸收不了,得让孩子们去尝试。慢慢地,捕鱼的生活就会验证渔王的经验道理。陆游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自己去体验过才可以获得真知,取得真正的成功。)
5.这位同学由文中渔王说过的一句话,联想到了自己积累的一句古诗,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对大家习作的讲评,我发现大家的读后感存在四个问题。
课件出示
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6.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初稿,先读一读自己完成的读后感初稿,针对这四个问题想一想:你的初稿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当堂修改一下你认为还不太理想的地方,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学生修改习作,老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出示有问题的例文,引导学生上台修改,使其他学生也能学习到修改习作的方法。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通问题“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板块三
展示成果,养成习惯
1.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当堂修改的成果?(指名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好的读后感)
2.老师采访上台朗读的学生:你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读后感的?把自己的好方法跟同学们分享。
预设:读了《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后,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都需要独自体验生活。我重点修改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那个自然段。修改时,我首先在这段话中把我的父母与渔王进行了对比,初稿我是这样写的“在我的生活中,我对我的父母不像渔王那样感到很满足”。我把这句话改成了“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母不像渔王一样,他们总是让我独自体验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我还把初稿中写的“我发现自己的胆量变大了,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渐渐的,我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我终于学会滑冰了,这就是我独自体验成功或失败所带给我的进步”改为“我发现自己的胆量变大了,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这时我想:我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现在虽然失败了,可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我终于学会滑冰了。是呀,‘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自己在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成功或失败,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大家觉得他修改得怎么样?(他结合生活实际写得更具体了,还把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和文中的渔王进行了对比,把自己的感受谈得更加深入了)
4.如果让你来修改《渔王的儿子》读后感,你会怎么修改?
预设:
我的感受是:家长的溺爱是多么可怕。我会这样修改:“文中渔王说过‘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陪着他们’,这看似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最终的结果呢?他的孩子却一事无成。父母当然会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父母不能做文中的渔王,因为这是溺爱,后果也会不堪设想。渔王对他的儿子们的溺爱将使他们一事无成,这足以说明溺爱的可怕。”
5.教师小结:你用上了刚才学到的方法,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谈自己的感受,通过你的修改,这篇习作更具体、更感人了!刚才我们只改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对全篇进行修改。“文章不怕改,越改越精彩”,相信在同学们的不断思考、加工下,你们的作文一定会更加生动鲜活。也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就可以为自己以后写读后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了。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修改习作的成果,让学生形成“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意识,培养学生多次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反思】
1.指导写读后感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课件出示写读后感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写读后感的四字诀窍是:“引”“议”“联”“结”。学生习得方法后再进行习作就能行如流水。
2.为了增强评改课的课堂实效性,我没有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直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始终采用让学生在阅读、分析例文例段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他人和自身读后感的优缺点,发现如何将感受写具体的好方法,我再适时地进行点拨、总结和提炼。另外,我觉得评改课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修改初稿的时间。为此,我将评与改都视为课堂的重点环节,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尝试着将所积累的写法加以运用,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学习如何写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