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风来在2011年全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工作会报告
夯实基础 调整结构 提升水平
促进民爆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工作会报告
吴风来
2010年11月3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美丽的南国绿城南宁,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国民爆器材行业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经验,共商“十二五”发展大计。在这里,首先允许我向长期以来给予民爆行业大力支持的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的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他们的到会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广西自治区政府给予大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工信部党组对民爆行业发展一直非常关心。今天,党组副书记苗圩副部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取得的成绩,总结民爆行业2010年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加快转变行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爆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民爆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目标任务,既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扎实推进行业改革发展和安全运行,行业经济呈现持续稳步增长态势。(一)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工业炸药由2005年的24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296.1万吨,今年将超过300万吨;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37.8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30.4亿元,年均增长13.7%;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95.9亿元,年均增长30%,均超过同期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并保持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企业利润率大幅提高。同时主要产品产能快速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炸药生产许可能力更是由260万吨猛增到500万吨。民爆产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也显著增长,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亿美元。
(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企业规模化程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结构调整到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调整重组,产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排名前29家生产企业的生产总值占全行业总产值比例由2006年的25.1%提高到2009年的42.6%。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一批大型民爆企业集团相继成立,其中上市公司7家,以各地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区域布局正在逐步形成。
(三)行业技术升级加快,核心竞争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改善
随着近年持续不断的安全技改投入,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现役生产线基本得到全面的改造升级,坚决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取消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安全性低的产品,改变了民爆行业长期以来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操作人员与易燃易爆危险品接触频繁的传统生产方式,有效降低了在线药量和在线人员,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行业事故发生频率和伤亡人数明显降低。民爆行业技术专利增长迅猛;标准涉及的范围覆盖了行业管理及民爆生产的各个方面,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以检测项目和方法为代表的方法标准正在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批代表国内行业发展方向和水平的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行业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乳化炸药生产线基本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业雷管逐步采用自动装填技术,实现了人机隔离;铵梯炸药、火雷管和导火索等落后产品已彻底退出国内市场,含水乳化炸药比例逐年提升,炸药现场混装车技术得到有效推广,电子雷管等先进产品也已进入小批量生产应用阶段,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随着《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各项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逐步完善了民爆行业管理的法规体系,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安全规程》等一系列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的颁布,明确了民爆行业发展方向,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在推动民爆行业技术升级,夯实依法行政基础,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安全和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
通过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市的分级安全监管体制,加强培训,实施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加大安全执法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产品质量监管体制,完善质量标准,强化质量认证,加强产品质量抽检等方式,促进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六)信息化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工业炸药和工业雷管生产线已配备了全程或重点工位电子视频监控记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提高了安全监控和管理水平。完成了全国生产销售涉爆场点电子分布地图的制作,有效提高了抗灾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了技术培训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行业专家及中介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行业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2010年民爆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今年以来,在中央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加快恢复、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的良好格局,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由回升向好逐渐向稳步增长转变。随着全国经济的逐步好转,特别是矿产资源开采的逐渐恢复和基本建设需求的持续增长使2010年民爆行业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今年1—10月份,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09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工业炸药累计产销量283万吨,同比增长20%;工业雷管累计产销量19亿发,同比形成正增长,增幅超过7%。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总值227亿元,销售总额226亿元,同比均增长24%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95.1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利润总额39.4亿元,同比增长26.3%;销售企业完成销售总额262.4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40.6%。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步复苏,2010年民爆行业进出口总额与2009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截止10月底,民爆产品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2亿美元,进口总额1.44亿美元。但与行业生产总值相比,所占比例仍不到1%。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民爆行业总体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截止目前,全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6起,死亡3人,与去年持平,伤7人,比去年增加1人。
三、2010年的主要工作(一)强化安全质量监管
2010年,我们在年初印发了《2010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要求及目标,并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安委会的统一部署,针对民爆行业的特点,开展行业安全检查和安全督查。在“安全生产月”活动前后,督导企业针对建设项目设计、安全设施运行等5大类11个方面进行安全自查自纠,共发现1000余项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问题,目前,整改率已达80%以上。组织安全督查,先后对山东、河北等七省的各级民爆安全监管部门、20余家民爆生产、销售企业进行了专门、专项安全督查。跟踪去年雷管专项整治后的隐患整改情况,对整治中发现的361项较大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实施“拉条挂帐、逐一归零”。
二是针对今年世博会、亚运会、两会等大型活动较多特点,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确保活动期间民爆物品生产、销售的安全。同时,针对今年干旱、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要求全行业加强督促检查,积极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工作,防范和监控灾害天气对民爆生产、销售的不良影响。
三是加大了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加强对生产事故的处理和“四超”、“三违法”现象的处罚。多次派人到事故现场调查,组织查找事故原因,通过会议在全行业通报交流,举一反三,起到警示作用;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单位采取停产、罚款等处罚措施。今年共有4家单位受到相应处罚。
四是加强民爆行业安全应急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事故和灾害应急响应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原有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新的《民爆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编制导则》,进一步明确了事故处理的原则与程序。
五是继续开展民爆行业质量专项整治。按照今年《质量工作要点》,继续开展民爆行业质量专项抽查。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对16个省区的5大类民爆产品进行质量抽查检测,其中包括对去年检查不合格产品和企业的跟踪检测。检查结果将在网上向社会公布。
通过上述举措,保障民爆物品生产销售运行安全,充分汲取事故教训,有效遏制违法生产销售,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推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进两化融合 一是发布《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行业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及技术更新期限,为下一步行业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技术管理的依据。《指导意见》实施以来,有87条含有限制和淘汰技术的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把第三期技术发展目标作为研发科技成果的立项有7项。
二是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技术改造。扩大雷管自动装填等安全技术的应用范围;督促民爆生产企业在全部涉爆场所安装电子视频监控系统,有计划地对现有民爆生产线进行信息化改造;开展“民爆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搭建民爆企业主要产品品种生产情况的信息采集、视频监视和软件管理平台,实现民爆物品生产全程动态流向监控,防止“四超”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积极推广高技术产品,鼓励技术创新与技术合作,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目前,获得电子雷管品种生产许可的已有10余家企业。人机隔离雷管自动化装填技术得到推广,鼓励小型及井下炸药混装设备研发,鼓励液态硝铵应用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对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对一些企业发起设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技术合作尝试给予鼓励与支持。
(三)深入推进民爆企业整合重组,实施产能动态调节机制 在巩固提高前一段改革重组成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民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深入推进民爆企业重组整合和产能动态调整。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民爆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拟于近期出台。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联合重组,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做强做大企业,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鼓励生产能力跨省区流动,引导生产能力向中西部需求增长旺盛地区转移,以形成更趋合理的产能布局。
今年以来,民爆企业的重组整合、改革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气象。两家企业完成上市;一些企业以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进行跨省联合,实现富余产能的跨省流转;多家外省企业进入新疆,补充新疆地区混装炸药产能的不足;几家大型国有重点企业通过与其他民爆企业的合作重组解决产能需求,几家钢铁集团彻底脱离了民爆产业,完全靠民爆企业提供从炸药生产到爆破服务的一条龙服务这些案例有很好的探索意义,值得大家去认真研究借鉴。
(四)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在现有法规体系基础上,继续做好法规、规划、标准制修订等工作。
一是着力做好《民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谋划“十二五”行业发展思路、原则、目标及主要任务、相关政策措施,明确行业总体发展方向。
二是积极做好《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审批管理办法》的修改完善工作,并组织对民爆进出口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
三是与公安部门联合编制了《民用爆炸物品警示标识、登记标识通则》,该标准已通过审查,即将颁布。标准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警示标识、登记标识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统一了民爆产品的外观颜色,规范了警示语、生产单位及生产日期的标识要求。标准的颁布实施将对促进民爆产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加强民爆行业的技术进行、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爆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之一。标准颁布后,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
四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评价导则》等8项行业管理急需标准已通过了部长办公会审查,发布公告,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实施。《工业炸药通用技术条件》等9项国家标准正在报批过程中,以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框架的标准体系更趋完善合理。
五是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及时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文件。例如,根据企业的普遍反映,深入研究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仓储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内在关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爆生产企业仓储管理的通知》;为提升工业炸药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减少在线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修订相关标准,取消了塑膜包装炸药的中包包装工序,使工业炸药的生产和包装方式更趋合理等。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
一是努力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今年,放开了除炸药、雷管以外的民爆物品计划管理,给予企业在安全许可范围内完全自主生产权,取得较好效果。近期,拟进一步研究简化建设项目验收管理程序。
二是完成许可证换证工作。今年,大部分生产、销售企业的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需要到期换发许可证。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有关许可证换发的程序文件,安排专人负责许可证的审查工作,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力求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企业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对于事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出台,我们均要及时、广泛地征求各方面意见。通过组织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倾听企业一线的声音,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力求政策措施符合企业实际。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了中介机构管理。我们加强了与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组织了各种标准、法规和课题的研究,促进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十二五”展望与2011年重点工作
(一)“十二五”的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是民爆行业的快速发展期,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业经济总量偏小,增长方式单一,产业链较短;二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科研投入少,相比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内其他行业尚有较大差距;三是人才储备有限,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管制偏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集全行业的智慧,深入细致地加以研究,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在“十二五”期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有效提升产业集中度。“十一五”的实践证明,以兼并重组、关闭为主要环节的结构调整是解决民爆行业“小、散、低”问题的有效途径,必须加以坚持。“十二五”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办度,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组整合,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努力减少企业和生产点数量。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兼并重组、撤点减线仍是结构调整工作的主题。到“十二五”末,生产企业还具备重组整合到50家以内,销售企业200家以内的调整潜力。
二是着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破地区分割和保护,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一批跨地区、跨领域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形成20家左右优势骨干企业集团。同时,通过尽可能的政策扶持,充分鼓励具备条件的优势骨干企业再进一步强强联合,着力培育1-2家具有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肩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在民爆产品的科研开发、原材料制备、生产、检测、配送和爆破服务等全寿命周期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引领中国民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持续改善安全、清洁生产环境。通过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事故发生频率,万人死亡率下降25%以上,亿元产值死亡率下降40%以上。生产平均综合能耗达到行业标准要求,逐步解决传统起爆药DDNP的废水污染,以及铅延期体的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确保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是推广先进生产方式,优化产品结构。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使民爆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向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逐步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分期分批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鼓励应用液体硝酸铵原料,大力推进工业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提高工业雷管等火工品的精度与可靠性,加强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完善在线检测手段和成品检验方式,提高产品技术指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培育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用爆炸物品技术研发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素质优良的民用爆破器材科技领军团队。鼓励帮助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创造加大科研投入的条件,企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力争达到10%,专业技术人员占行业企业人数的比例达到20%,骨干企业达到25%以上。努力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使职工年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2011年重点工作
2010年行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但也出现一些现象和苗头,需要加以着重关注:一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明年民爆物品的市场需求状况还难以预测;二是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企业效益增幅受到较大影响;三是新建大产能生产线陆续完工,明年是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期,行业竞争加剧;四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麻痹大意思想有所抬头。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启动之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很艰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安全监管,树立防范意识 安全是民爆行业的立身之本,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近几年来,通过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监管、推进重组和技术改造,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打下了基础、赢得了机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近几年事故的发生频率并不低,也存在引发恶性事故的可能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经过几年的平稳期,事故周期很可能向高发期转变。而从最近几次的安全检查情况看,我们有的企业包括个别主管部门出现了一些管理的松懈、麻痹大意的苗头,认为民爆行业不会出大事情了,安全检查应付了事,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归零。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在安全问题上来不得半点松懈和侥幸,一时的疏忽大意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分析近年来的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有: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粉状炸药制药装药工序还存在一定隐患;部分雷管生产线本质安全条件较低;企业外部安全距离逐步被侵占;基础雷管长途公路运输存在隐患;生产线适时超量生产;部分安全标准还需完善。在这里,我再次郑重地提醒大家,对安全问题一定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对上述安全隐患要认真加以研究,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不厌其烦,警钟长鸣”!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力度。2011年,我们将按照《通知》的要求,针对民爆行业的特点,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与督导,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不断提升发生事故的成本,促进企业在安全上加强管理,持续投入,降低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率。对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事故频发的企业,除停产整顿外,还要削减企业生产计划,或取消部分生产许可直至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同时,各地区、各企业要按照新的《民爆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建立健全事故上报制度,对于事故的谎报、瞒报和迟报,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安全处罚不是目的,也非治本之策。解决安全问题还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提高生产线本质安全水平是根本,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是保障,培养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
“四超”、“三违法”一直民爆行业的顽疾。虽经三令五申,仍有个别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法规、顶风而上,超量、超时违法生产。有些地区情况还比较严重。这种行为对民爆行业正常的生产销售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超量超时生产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大风险和隐患,大量事故的起因就是违法违规生产所致。2011年,我们将通过多种渠道严格监控“四超、”“三违法”现象,一经发现和证实,我们必将给予从严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希望各地主管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守法合理地经营。
2、继续坚持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延伸有限是民爆行业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中国目前仍有140余家生产企业,炸药户均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而与中国市场容量相当的美国,2007年炸药公司就仅有19家,公司户均生产量达到17万吨。与其相比,我国民爆企业整合重组的空间还很大,140余家企业还是太多了,不需要那么多。销售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企业数量虽多,但在目前的众多企业中还没有一家能够具备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实力,单靠地区垄断,行政保护绝不是长久之计,进一步重组整合,势在必行。
在巩固、提高“十一五”成果的基础上,明年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坚持择优扶强的原则。通过地方推荐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动态确定一批技术先进、科研投入多、规模较大、管理到位、人才储备充实,综合实力强的优势企业,在政策上包括产能上给予适当倾斜,着力培育一部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坚持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原则。通过技术标准、安全规范的制修订,匹配相关政策的引导,不断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坚决淘汰技术落后、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或生产线。
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企业跨省、跨地区合资合作和兼并重组,着力推进企业在资本层面进行实质性整合,实现重组企业的统一发展规划、统一资产财务、统一安全管理、统一人力资源、统一市场运行;鼓励民爆企业上市,支持以上市企业为平台实施兼并重组。
四是销售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销售企业作为民爆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民爆产业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鼓励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紧密结合,实行多种方式的合作与重组,着力推进一体化服务模式。已经并入生产、科研企业的销售企业不得再走回头路。
3、坚持动态调整,合理产能布局
目前,全国主要民爆产品许可产能总体上远大于市场需求,处于明显过剩状态,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同时,一些地区和企业苦于产能不足,而另一些企业空占产能指标,不建生产线,或生产线开工严重不足。数据显示,部分地区产能利用率不到60%。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前不久出台了《关于加强民爆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拟对已批准而到现在仍未动工建设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清理回收一批闲臵能力,把这部分产能放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提高产能利用率。请各地管理部门和企业认真梳理项目情况,如实填报表格,发现填报数据不实的,将给予严肃处理。
明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仍要继续坚持产能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不增加生产许可能力总量。鼓励企业优化内部产能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鼓励通过重组的方式合理调剂产能,实现产能的跨地区、跨省市的合理流动;鼓励生产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服务业比重,不单纯依靠扩大产能来实现增长,而是通过加强研发、优质优价、开创品牌、开拓产品服务、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增加效益,由单纯生产、销售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2011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工业雷管的生产计划,工业炸药生产计划更多地参考企业生产线近年来的实际生产销售量数据。
一是对于实际生产销售量连续两年达到安全许可量(或计划下达量)的生产线,给予满排生产计划;对于不达产的生产线,按比例减排生产计划。对于不达产的生产线,按比例减排生产计划;对于连续3年以上达不到安全许可能力的生产线,按比例削减生产许可能力。
二是对于只取得生产许可,超过两年以上仍未获得安全许可的生产线,撤销其生产许可,同时给予生产线所属企业其他生产线较大幅度的限量排产。三是对于发生安全事故和发现质量问题的企业,适当削减生产计划或生产许可能力。
同时,要充分重视民爆产品的出口。出口是消化目前过剩能力的切实办法,也是民爆企业开辟新的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我们鼓励具备条件的民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民爆生产技术、设备及产品的出口份额,拓展国际市场,“走向世界”。对于产品出口较多的企业,明年,我们将在相应产品和能力的生产许可及生产计划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将结合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采取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政策,引导企业扩大出口。
4、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生产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行业的发展必须是科技先行,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必须认识到和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有条件的要建立研发中心,科研的投入加大,拥有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快先进成熟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民爆科研单位应更多地与企业相结合,发挥好技术先锋的作用,以优质服务争取用户。
技术改造是工业企业永恒的主题。技术改造要更多地围绕安全、先进、节能环保来实施,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目前,民爆行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局限于雷管、炸药生产线装备视频监控系统,“民爆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系统”还在一期探索阶段。即使如此,已在近两年的事故分析和工艺控制改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爆信息化改造之路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一直是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经验。民爆行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更应当在引进技术上下工夫,利用“拿来主义”快速提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近期,多家企业都在积极引进国外整套技术设备,取得不错进展。我们支持和鼓励这种做法,并希望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引进工作要遵循引进、吸收、消化、提高的路径,使引进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
不久前颁布的《民爆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细致地勾画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民爆行业的技术发展脉络,明确民爆主要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当前和“十二五”期间的技术发展指导性文件。近期我们将组织《指导意见》的宣贯与培训,使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能够充分理解《指导意见》的涵义。2011年,将进一步严格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对限制和淘汰技术的生产线进行清理和公示,坚决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生产线,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新建或改扩建的生产线,要选择《指导意见》中鼓励的更加先进、更加成熟、更加具有长久发展优势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生产方式,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新增落后产能;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使民爆企业生产线技术水平能够上一个台阶。
5、进一步规范民爆行业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的市场 目前,技术成果的转让市场出现一些混乱现象,主要是转让的技术与先前鉴定的技术内容出现较大的差异,技术转让单位随意更换鉴定后的技术内容,使尚不成熟技术流入生产企业,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此,2011年我们将着手研究制定《民爆行业科技成果技术转让指导意见》,促使科研单位尽到完善技术设备使用性能的义务,保障不安全不可靠的技术设备不能用于生产线,并每年定期开展《民爆行业科技成果转让情况调查》,向社会公开各技术转让单位的技术服务情况,指导企业合理选择技术转让单位及项目。我们还将研究建立技术转让不负责任的单位及个人“黑名单”制度,把落后的技术,以及在技术转让方面有劣迹的个人和单位拒之于行业门外。
建立设备目录动态化管理制度,使通过技术鉴定的好设备能及时纳入目录,质量下滑、技术落伍的专用设备生产企业能及时从目录中剔除出来,从而保障民爆生产安全和生产作业效率。
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技术成果不予通过鉴定和上设备目录,保护原创,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自主创新积极性的推动力。
6、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高,企业对产品质量关注度不够,“同价不同质”现象,一直是困扰民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这种现象不应该也绝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2011年,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将是一个工作的重点。产品质量的提升单靠每年的一两次质量抽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加强民爆行业质量体系建设。从科技研发、生产过程、质量检测、企业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督导企业研发安全、可靠的新产品;强化原材料进厂检测、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及产品出厂检测;通过加强仪器设备、检测方法、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提升民爆企业产品自检自控能力。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民爆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快新型产品标准及检测方法的制定,对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必要的修订,为质量抽检、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7、理顺政府管理职能,推动民爆行业市场化进程 民爆行业公共安全、高危等特殊性决定了行业的政府行政管制较多,但作为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爆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市场化的方向不会变。目前,民爆行业行政管制偏多,市场区域化色彩浓厚,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严重,导致生产者与用户脱节,民爆产品跨省市、跨地区流通和销售还存在障碍,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也是造成民爆行业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应当从规划、政策、法规、标准和行业监督管理入手,把工作重点更多地转变到培育市场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在不放松安全监管的前提下,推动民爆行业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从长远看,只有通过市场竞争生存发展起来的企业,才更有竞争力,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后,还要继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协会等中介机构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和作用。
同志们,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爆行业的各项工作,在工信部党组的领导下,与公安部、安监总局等管理部门同心协力为促进民爆行业安全、健康、稳定地发展,为促进民爆行业走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县开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开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召开这次开展民爆物品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大会,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下面我就我省我县的民爆物品管理方面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现象通报如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七月份全国共发生类似重特大爆炸事故9起,造成123人死亡、75人受伤;其中,山西发生8起,造成112人死亡、56人受伤。这些爆炸事故均属非法行为所致,充分暴露出我省一些地方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20XX年4月5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轩岗煤电公司职工医院王晋生经营的杏树卜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被取消爆炸物品购买、使用资格,但该煤矿仍多次非法购买爆炸物品从事非法生产,为逃避打击,甚至将非法购买的私炒炸药转运到医院闲置车库内藏匿,导致 20XX年4月10日 凌晨2时发生自燃自爆,造成34人死亡、19人受伤。20XX年7月7日6时许,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村村民王二文住房着火,在救火过程中,6时25分左右突然发生爆炸,截至7月9日21时,共造成49人死亡、30人受伤,7间房屋被毁,周围不同程度受损。王二文本人及妻子王凤仙、哥哥王大文在此次爆炸中也被炸死。经调查,王二文曾私自开采煤矿,非法买卖、使用爆炸物品,此次爆炸即是一起私藏炸药自燃自爆的爆炸事故。也是近年来因私制私藏爆炸物品发生爆炸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重特大事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严肃查处事故又要严格对爆炸物的管理。只有
切实消除隐患,才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温家宝总理和***、华建敏同志也都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查明原因,依法处理,并举一反三,研究整改措施。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对加强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做出紧急部署,对公安监管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十分严格的要求。7月11日至12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重点、区公安机关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集中整治工作座谈会。刘金国副部长在会上深情地讲到:“我在山西宁武指导调查“7.7”爆炸事故期间,先后三次察看了爆炸现场,每次看到被炸得瓦砾遍地的废墟,看到老百姓搭起的一座座灵棚,看到悲痛欲绝的老人和孩子,心情十分沉重。49名死者有的死在救火过程中,有的在自己家里被炸死,有的孩子死在上学途中!作为公安机关,作为人民警察,如果我们的工作深入一些、扎实一些,就完全有可能避免像这样的惨祸发生。如果我们对这样的大事再麻木不仁,何谈以人为本,何谈执法为民,何谈履行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如果这样的爆炸事故压不住,又怎么对得起老百姓!” 7月11日,***部长做出重要批示:“当前,要认真抓好国办紧急通知的落实,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到村户。”
同志们,以上两次事故,是我省乃至全国近年来发生损失最大,影响最大的两起案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不估量的损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国家领导人,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对一起案件亲自过问,亲自批示,可见对民爆物品管理的重视已上升到了一个多么高程度。我们又怎能不认真对待,努力工作呢?作为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我们又于心何安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好专项行动的认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
感,扎扎实实地抓好国办紧急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党中央、国务院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不重视民爆物品管理,不尽责,必然要受到党纪、政纪乃至法律的追究,在以上两起案件中,责任人都受到了严厉的重处。忻州市目前已对宁武“7.7”爆炸案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主要有:宁武县副县长廖金贵,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宁武县党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傅卯田,同时兼任爆炸物品安全整治领导组组长,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宁武县公安局东寨派出所副所长李晓东,是事发地东寨村包村民警,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
我县是长治市传统的民爆物品使用重点县区,矿山涉爆企业多,临时使用爆炸物品量较大,民爆物品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2002年以前由于民爆物品管理工作的滞后。曾经被公安部挂牌为全国矿山治乱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强民爆安全教育,科学规范民爆物品管理,全天候监管民爆物品、规范民爆物品储存管理、组民爆服务队等工作措施,使全县民爆物品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良性的管理轨道。但是,我们不可对民爆物品管理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一定要克服麻痺松懈思想,充分认识当前我县民爆物品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全县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当前我县民爆物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东南山矿区民爆物品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存在有些民爆单位的专管员流动性较大,有的新手对民爆台帐填写不规范;有的签字手续履行不严格,存在代签现象。二是临时使用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存在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后石公路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0XX年7月9日,我局民警对后石公路李家河段检查时查获刘龙岗使用后剩余下炸药一小袋、雷管6
枚,私自存放在工地的住处。查获耿海良使用民爆物品后剩余下炸药 0.5公斤、雷管2枚、导火线3米,私自存在在工地上。后石公路审批使用的民爆物品剩余下的还有私自让村委使用的现象。其他村镇临时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7月31日,我局针对北社村临时使用民爆物品进行检查回访,发现北社乡北社村临时审批的民爆物品,没有按规定存放在县民爆中心炸药库,而是存放在爆破员李东林自己家中,我局当场查获存放的炸药76公斤、火雷管97枚、导火线 47米,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就在存放民爆物品的窑洞中还放有我公安机关发放的号外报纸及各种宣传资料。这充分说明我县民爆物品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还十分严峻,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下面我结合公安工作讲以下几点:
(一)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和省市县会议精神上来。加强对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整治,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特别是公安机关各科、所、大队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领导同志对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充分认识开展民爆物品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开展民爆物品管理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对本乡镇、本单位民爆物品管理专项整治负总责,主要领导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主动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开展民爆物品管理专项整治作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服务县委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平顺的重要举措,采取强
有力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公安机关全体民警要立足履行三大政治和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此次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的作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组织开展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二)彻底整治非法矿点和关闭停产矿点从业人员私藏的爆炸物品。从前一阶段接连发生的重特大爆炸事故情况来看,当前私挖滥采、关闭停产的矿产从业人员非法转移、藏匿爆炸物品的情况非常突出,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随着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安全监管面临的情况将更为复杂。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公安、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关闭停产矿点、采石场的具体情况,对辖区内的矿点,一旦采取关闭停产措施,要严格监督其妥善处置剩余爆炸物品;凡发生非法转移、去向不明的,要动用一切手段进行追缴。要创新工作思路,体现标本兼治,对于关闭矿点和修路完成后群众手中剩余的从合法渠道购买的炸药、雷管、导火索等爆炸物品,由政府和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收购,集中处理。对于私藏爆炸物品的群众,凡是按期主动交出的,免予追究法律责任,逾期不交出的,一经发现,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三)坚决遏制私炒炸药泛滥的势头。私炒炸药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引发重特大爆炸事故的一大祸害,过去我们的一大教训,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合法企业、合法炸药的管理,对私炒炸药问题重视不够,轩岗、宁武就是例子。公安机关要积极协调配合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大查封取缔非法矿点的力度,彻底消除非法炒制爆炸物品生存的土壤。要把提高对私炒炸药的发现能力作为重点,我县东青北一带有这种苗头,要采取公开检查、逐户走访、布建耳目特情等措施,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对发现的私炒炸药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定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将硝酸铵、氯酸钾纳入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生产资料等农资单位,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对当地氯酸钾的安全管理情况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管理松懈的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四)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参与专项行动。宣传发动群众,是专项行动成功的关键。宁武“7.7”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不少群众把私藏炸药扔到村边、山林,这充分说明,群众一旦认识到私藏炸药的危害,就会远离炸药,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受害人痛斥违法,让法律专家以案释法,让技术人员向广大群众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专项行动的积极性。要组织宣传队、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使有关法律政策和安全防范知识家喻户晓。
通过公安机关和各级党委政府努力,民爆物品整治专项行动的宣传资料已基本发放到了全县每户人家,而且已收到了一定成效,东寺头乡、北耽车乡等一些村庄已都已经通过学习,将私自存放的爆炸物品上缴到了公安机关。说明宣传收到了效果,希望大家继续向人民群众做好宣传,主动上交,消除隐患。
同志们,开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整治工作的号角已吹响,目标已明确,任务已分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真正将每一个工作环节过细了再过细,落实了再落实,确保我县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
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全面创优我县社会治安环境,全力服务我县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篇: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吴风来司长在2011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
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吴风来司长 在2011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
——《明确任务
强化监管
为促进民用爆破器材行业2011全年安全、稳定、协调发展而努力》
二〇一一年六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贵阳市召开2011年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总体部署,总结当前形势,分析行业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为建党九十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面,我谈四个方面的内容,做个发言。
一、民爆行业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运行形势
上半年民爆行业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一是总体经济指标稳步增长。1-5月份全国民爆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8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销售总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工业增加值47.1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利税总额31.2亿元,同比增长7.4%。
二是主要产品产销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1-5月份,全行业生产工业炸药155.8万吨(批复安全许可能力约458万吨),同比增长20.2%,销售工业炸药154.万吨,同比增长19.7%;生产工业雷管9.18亿发(批复安全许可能力约29亿发),同比增长2.6%,销售工业雷管8.91亿发,同比增长3.1%。
三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含水炸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5月份产量为78.5万吨,同比增长24.3%,增速高于工 业炸药平均增幅。
四是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硝酸铵平均价格为2272元/吨,同比增长16.7%,高压聚乙烯平均价格为14400元/吨,同比增长2.3%;其它原材料的平均价格同比增长不大。
五是进出口总额显著增加。1-5月份,民爆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71亿美元,同比增加21.7%。其中进口额0.83亿美元,出口额0.88亿美元。
(二)安全生产形势
总体上看,民爆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企业从“十一五”初期的404家减少到“十一五”末的144家,拆除了150条安全性差、技术落后的生产线,有效减少了危险作业点,提升了行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新建或改造的生产线约400条,80%以上的工业炸药生产线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90%以上的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近20%的基础雷管生产线实现了人机隔离、自动装填;淘汰了铵锑炸药、火雷管及导火索等产品,高安全性产品比例大幅提升。同时,安全管理得到强化:行业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法规标准不断健全,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安全技术研究应用取得突破,各级各类安全培训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也呈现出行业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平稳态势,安全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安全投入持续增长,安全技术 改造成效显著。据统计,去年以来行业安全专项资金投入达7.2亿元以上,新建、改造生产线80余条,淘汰拆除落后生产线40条,事故频次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全行业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达到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二、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为巩固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清安全管理思路,谋划部署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认真总结了去年以来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了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理清并形成了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颁布了《关于加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今后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原则及目标,并就安全监管、应急体系建设、技术进步、安全技改等六大方面二十条重要工作进行了要求和部署,为进一步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保证。
(二)部署民爆行业“打非”专项行动。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的统一安排,自4月下旬开始,在全行业开展了民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的检查督查方式,严厉打击民爆企业各类违法非法行为,重点是严肃查处和打击民爆生产企业超能生产行为。
(三)有效推进结构调整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1-5 月份,遍布全国11个省区的近30家生产企业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实现了约6万吨工业炸药及现场混装车生产能力的跨省转移。同时,约10.1万吨地面生产能力转变为炸药混装车,约7.4万吨粉状类炸药生产线转变为含水乳化炸药。这些工作的开展,使生产许可能力总量保持平稳的前提下,有效调整了民爆物品产品结构,继续推进了产能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了民爆物品生产线的本质安全水平。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了“民爆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控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建立了民爆主要产品(工业炸药、工业雷管)生产销售情况的信息采集、视频监视和软件管理平台,已基本实现了民爆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及时上报、处理及监管。同时,针对现场混装车产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组织开展了现场混装车监控系统的技术研发工作,以实现对现场混装炸药生产信息的准确采集和实时监控。在部分省区试点应用“民爆行业涉爆场点地理信息系统”,使省级监管部门能够直观、快捷的掌握、管理辖区内所有民爆危险作业点的各类信息,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响应的速度和能力。
(五)做好生产许可年检工作。为全面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行状况,防止企业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组织对全国144家企业的300余生产点进行了生产许可年检。从年检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状况良好,但也发现部分企业超量生产,甚至有的企业实际产量超出安全许可量一倍以上,这 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对此,我们将依法严肃查处并给予相应处罚。
(六)组织多层次、多方式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一方面,加强对重要时段的安全监测和督查:春节前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民爆安全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均衡生产,高度关注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积极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两会期间,针对北京、天津等9个省(区、市)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督察,通过多种方式督促相关省级民爆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深入基层,开展专项安全督查。上半年,我们共组织了对河北、四川、山东等省的二十余家企业的3次专项安全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和问题。同时,充分了解掌握基层遇到的相关困难,总结归纳了实际安全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山东省的“零事故”安全目标管理法等)。
(七)认真把握当前形势,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当前工业雷管、工业粉状炸药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条件较差等问题,在广泛调研和组织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加快提升工业雷管、工业粉状炸药安全生产水平的指导意见,以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相关政策将在下半年颁布实施。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民爆行业通过开展调整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安全准入条件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整体安全生产形势 保持稳定并日趋向好。但在行业安全监管及日常安全管理中仍存在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工艺不尽合理,安全规范执行不力,“四超”和“三违”现象还未彻底消除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雷管生产人机隔离、自动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一是人机隔离、自动化雷管装填线普及率仍然偏低,全国约有雷管装填线119条,其中实现人机隔离的自动化生产线21条,仅占17.6%,大部分装填生产线仍然是局部人机隔离的半自动或手工操作。其次,98%以上的雷管成品装配生产线仍然是手工作业为主,安全水平低、事故率高。2010年的三起雷管爆炸事故均发生在未实现人机隔离、自动化的装填和装配生产线。二是起爆药、点火药生产工艺较落后,DDNP起爆药(占行业全部起爆药用量的60%以上)制造仍是手工直接操作的生产方式,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起爆药,危险风险大。
此外,雷管生产企业的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装臵存在无统一标准、功能不全、防护失效等问题,2010年雷管生产安全事故均是防爆设施或防护装臵不可靠,未起到防护作用导致人员伤亡的,因此,制定统一的安全防护装臵标准并严格执行,将是下一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部分企业超能力生产。2010年,新疆、内蒙、山西等省的4家生产企业6条生产线(或混装炸药地面站)超出安全许可能力生产,其中有的企业超安全许可能力一倍。民爆企业超能力生产属严重违法行为,极易造成在线药量和人员超标、设备 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疲劳作业、设备维护检修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问题,产生物的不稳定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必须严肃处理并坚决杜绝。
(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过程的安全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也有个别新技术、新工艺考验期较短;或是因部分企业片面降低生产成本等原因,在应用过程中随意更改工艺参数、随意添加安全性未经验证的物质,变更生产组织方式,给正常的生产应用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另外,虽然国家和行业已出台规范的技术转让程序,明确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性验证制度,但各地执行仍不平衡,安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四)行业对非燃爆危险因素重视防范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对民爆行业燃烧爆炸事故重视和关注较多,对生产过程中的触电、坠落和机械伤害等非主要危险认识、重视和防范不够,导致近年来非主要危险特征的事故有所抬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分析和查找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处臵。
此外,当前包装型粉状炸药在线药量和粉尘污染大、用人多;拟拆除生产线的安全管理有待强化;安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有关问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四、下半年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为有效应对新环境下的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统一部署,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
针对当前行业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和现象,在做好对全行业日常安全监管的同时,着重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民爆安全监管部门,特别是市(区、县)级民爆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严厉查处超产等各类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开工不足企业的安全监管,积极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二是针对工业雷管、工业粉状炸药上述的突出问题,继续制定加快提升工业雷管、工业粉状炸药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措施,并在下半年颁布实施;三是下半年组织对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并严肃查处企业擅自更改工艺流程和产品配方等违规行为。四是加大对混装车跨省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混装车企业注册地和作业地安全监管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有关省份间的安全监管协作和联动,建立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机制,为混装车跨省作业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继续推进行业安全技术进步
深入贯彻落实《民爆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按照指导意见的目标和要求继续推进行业安全技术进步:
一是鼓励安全技术创新,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产学研等方式有效解决工业雷管装配生产、起爆药生产过程自动化、炸药生 产过程智能化安全监控、民爆产品在线检测等制约行业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二是继续推进安全技术改造,提高行业安全准入条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安全性差的生产技术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升工业雷管、粉状炸药的生产安全基础条件;加强和完善员工的个体防护手段和措施;提高防爆、隔爆等关键安全设备设施的可靠性。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安全技术,加快推进行业安全技术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三)继续推进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工作初见成效,富余产能的流转机制逐步形成,对于合理优化产能布局起到促进作用。但产能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调整工作依然要继续推进。今后一段时期,要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和两个《指导意见》的相关原则,原则上不再新增产能,依据企业实际产销量进一步压缩富余产能,主要依靠富余产能的动态转移补充产能不足地区特别是西部及国家重点资源能源开发地区的产能需求,形成更趋合理的产能布局。同时进一步鼓励工业炸药地面生产线向炸药混装车转移,限制粉状类炸药的产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倡安全、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进一步鼓励企业跨省市、跨地区合作重组,推进“一条龙”服务,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促进资源的有效集中,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鼓励企业强 强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民爆生产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打造民爆优势企业、名牌产品,扩大出口。
民爆物品生产计划管理是行业历史沿袭的管理方式,在行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企业重组、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产能布局、提高技术安全水平等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计划管理上不断改进,2010年取消了民爆物品小品种生产计划,2011年又取消了工业雷管的生产计划。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更方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明年,我们将全面放开民爆产品的生产计划,使企业在生产、安全许可能力下自主、均衡地安排生产。我们仍将按照技术进步指导意见,加速淘汰技术落后、安全隐患大的工艺和设备,限制并合理控制粉状炸药的生产总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民爆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及安全生产环境。在此请参加会议的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进行研讨交流。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在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推动信息系统二期工程的试点和建设,构建形成全国民爆生产企业监控网络,实现生产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上报,实现工业炸药和工业雷管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管理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加快现场混装车生产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尽快实现对混装车的位臵监控和对 现场混装炸药的流量、流向监管。同时,开发和应用民爆行业办公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行业管理、行政许可和日常办公的效率。
(五)加快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按照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统一要求,结合民爆行业的实际情况,推进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一是组织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人员培训、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建立有民爆行业特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框架。
二是督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各民爆企业在行业总的体系下,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细则,并组织相关评审。
三是将岗位达标、生产线达标、企业达标作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定明确的达标时间,对到期不达标的企业实施停产整改等相关措施。
(六)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服务水平
鼓励行业协会、各级民爆安全监管部门针对安全监管中的新问题、新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鼓励行业协会、设计单位、安评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安全咨询,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加强安全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改进和完 善安评制度和安评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安评机构在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支撑行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又正值我们党九十华诞前夕。希望民爆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谨慎实的工作作风,确保生产安全,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为民爆行业的跨越发展而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2012年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转变方式 稳中求进——煤炭工业2011年发展与2012年展望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吴 吟
2011年,我国煤炭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增加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基本平衡。2011年,我国煤炭需求增长较快,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接近80%,煤炭需求增量明显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部分时段、部分地区供需矛盾一度比较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密切跟踪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市场变化,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煤炭供需形势,安排迎峰度夏、度冬工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深入煤炭主产区、调入区和大型煤电企业调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着力缓解煤电矛盾。二是提高供应能力。及时组织新建煤矿项目竣工验收,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全年新增产能9500万吨;推动兼并重组煤矿有序投产,全年释放产能约1.5亿吨。三是做好产运需协调。内蒙古、山西、陕西等产煤大省(自治区),合理组织生产,加大煤炭调出力度。2011年,三省(自治区)分别调出煤炭6.1亿吨、5.8亿吨、2.7亿吨,均创历史新高。神华、中煤、同煤、陕煤化、淮南矿业等大型煤炭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提高重点电煤合同兑现率,为保障电煤稳定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建设加快,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顺利完成。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煤炭工业努力增加有效供给,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净进口1.68亿吨,同比增长15%,实现了全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
(二)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约水平。2011年,我们坚持把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要抓手,在调整结构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谋划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核准大型煤炭基地内煤矿项目32个,建设总规模1.46亿吨;14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达到3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0%左右。二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取得新进展。随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进入实施阶段,全国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已达45家,年产量23.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比重66%,较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18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较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去年,山东能源集团、冀中能源集团跨入亿吨级企业行列,我国亿吨级煤炭企业达到了7家。三是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不连沟、布尔台等一批特大型现代化煤矿相继投产,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达到40个,安全高效煤矿达到377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3%左右。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继续加大以关闭小煤矿为重点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2011年,全国关闭落后煤矿407个,完成计划的133%;淘汰落后年产能2463万吨,完成计划的155%。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到20%。
(三)强化瓦斯防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抓住煤矿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是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6
号)精神,明确重点工作分工,开展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在合肥召开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张德江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时期瓦斯防治工作。二是夯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基础。制定了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管理、抽采达标等规定,建立了煤炭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开展了中小煤矿瓦斯专家会诊,完成了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三是加大煤矿安全改造投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96亿元,推进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3.58亿元,专项用于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和14个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2011年,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564,同比下降0.185;死亡人数1973人,同比下降18.9%;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一批大型煤炭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零死亡”。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根据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效率。综合利用规模扩大。新增洗选能力1.5亿吨,原煤入洗率提高到52%;新增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发电装机规模280万千瓦;新增地面煤层气产能14亿立方米,新增瓦斯发电装机规模近40万千瓦。绿色开采示范初见成效。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煤炭企业应用充填开采技术,累计采出“三下”压煤1000多万吨,充填煤矸石1300多万吨,减少矸石占地30多公顷,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接近100亿元。煤矿技术装备升级加快。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亿元,带动企业投资46亿元,开展煤矿采掘与洗选技术装备升级,煤层气(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也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大中型煤炭企业普遍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煤炭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9个。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煤炭行业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1项,神华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和60万吨煤制烯烃工程转入商业化运行。
(五)完善体制机制,夯实行业管理基础。我们与地方各级发展改革委、煤炭管理部门一起,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完善行业管理措施,行业管理工作取得进展。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总结评价工作已经完成。提出了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初步意见。行业法规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发布了《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和煤炭产业升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研究起草了《煤层气产业政策》《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特殊和稀缺煤类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条例》等行业法规。确定了煤层气标准体系框架,制定实施了《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GB 26569-2011)《煤层气井钻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SY6818-2011)《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SY/T 6829-2011)和《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3-2011)等标准规范。
此外,煤炭国际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煤炭国际峰会、煤矿瓦斯治理(淮南)国际技术大会等国际性会议成功召开,国际交流平台日益丰富;煤炭企业积极参与澳大利亚、蒙古、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资源开发,兖矿集团在澳大利亚的权益煤产量已近2000万吨/年;中俄煤炭领域合作全面实施,全年进口俄罗斯煤炭超过1000万吨。矿区民生进一步改善,2011年,全国煤炭行业利润约4500亿元,其中99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约2100亿元。大
型煤炭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5.6万元,同比增长24%;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矿工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职工劳动保护得到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为进一步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所处的环境,各种困难仍很多。
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世界煤炭开发利用技术不断进步,为煤炭工业集约化、多元化、洁净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煤炭资源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主动扩大国际合作,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碳减排呼声越来越高,围绕气候变化的国家间谈判更加激烈。我国政府已经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降低40%~45%。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也是高碳能源,控制碳排放对煤炭的生产和利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能源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与之相应的是,我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煤炭占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的94%;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开发利用成本相对低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足10%,大规模发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煤炭消费总量仍将延续增长态势,煤炭主体能源地位还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紧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实行强度和总量双控制”。经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已经形成。随着工作方案的颁布和落实,煤炭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
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看,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资源储量尤其匮乏。资源勘探程度低,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资源回采率低,部分大矿采肥丢瘦、小矿乱采滥挖,资源开发方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二是开发布局矛盾加剧。东部资源日渐枯竭,中部资源开发潜力变小,煤炭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预计到“十二五”末,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54%提高到近60%。河南、安徽等省将由煤炭调出省转为调入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压力增大。煤炭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在冬夏季用煤高峰期和遇有极端恶劣天气时段,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煤炭领域很多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亟待突破和创新,煤炭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和可靠性程度低,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远低于先进产煤国家。产学研融合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煤炭科学发展受到制约。小煤矿数量仍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绝大多数装备水平差、管理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作业环境差。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大中型矿井平均开采深度接近500米,且以年均近20米的速度向深部延伸;采深大于600米的已占30%,超过千米的深井达39处。随着采深增加,煤炭开采条件更为复杂,高瓦斯矿井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增加3%;
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急需安全改造,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需要逐步淘汰。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依然突出。
五是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煤炭开采引发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等问题,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煤炭生产完全成本制度尚未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不足,一些矿区“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给将来发展埋下隐患。资源枯竭矿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转型发展负担沉重。
六是行业管理不到位。行业管理职能分散、重叠,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大型整装煤田被肢解,资源配置与矿区总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部分企业炒作矿业权,部分地区片面以就地转化为条件配置资源,资源获取成本升高,一些老企业资源接续尤为困难。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不具备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投资办矿,存在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煤炭发展改革工作,对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要把“稳中求进”作为煤炭工作的总基调,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保煤炭供需总量平衡。保持煤炭供需基本平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增加煤炭有效供应能力。考虑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境外煤炭资源利用等因素,2012年煤炭产量预期目标36.5亿吨。煤炭进出口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煤炭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生产,保障煤炭正常供应。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做好基建煤矿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尽快投产,规范停产整顿煤矿复产验收程序,促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在大型煤炭基地内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现代化煤矿,要加强煤炭市场监测。密切跟踪煤炭下游产业发展动态,加强煤炭供需形势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发布全国煤炭需求、生产和调运等信息,促进煤炭产运需有效衔接。要促进煤炭高效便捷流通。充分发挥煤炭交易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全国煤炭交易体系建设,促进煤炭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清理取消各类违规收费,降低交易成本。
(二)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2012年是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精神,狠抓落实、取得成效。要抓紧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兼并重组工作进展较快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推进力度,推动兼并重组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取得实效;进展较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迎头而上,确保全国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要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在推进步骤方面,要做好目标分解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尽量往前做工作,不能把主要工作全部拖到最后一年;在推进途径方面,要发挥区域内部主体煤炭企业的作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技术管理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煤炭企业,跨区域参与本地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确保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新进展。要加大协调支持力度。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重组中的问题。继续支持兼并重组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兼并重组企业的煤矿安全改造、产业升级和补充地质勘探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三)继续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总的来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小煤矿数量多、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仍很突出。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是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保护煤炭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实现“十二五”末小煤矿数量控制在7000个以内的目标。根据“十二五”总体目标和2011年各地区进展情况,今年计划淘汰落后小煤矿400个以上,淘汰落后年产能约2000万吨。要坚持分类指导,对于非法违法开采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于安全基础差且改造难度大的煤矿,进一步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对于具备资源优势和改造提升条件的煤矿,鼓励其参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产业升级,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小煤矿生产力水平。要强化任务落实,组织开展2011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检查考核工作,抓紧分解2012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任务目标,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公布关闭煤矿名单,接受公众监督。要完善配套政策,妥善处理企业转产安置、职工劳动关系转移等事宜,合理解决正常退出煤矿的矿权、资产等遗留问题,建立健全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工作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安全工作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防范一般事故,使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大幅度下降。要深入开展瓦斯综合治理。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督促各地落实煤矿瓦斯防治目标责任。积极推进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工作,提高煤矿瓦斯防治水平。充分发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用,推动煤矿瓦斯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要加大安全投入。各类煤矿要足额提取生产安全费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对灾害严重、安全欠账多且自身安全投入困难的企业,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煤矿安全改造;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列支,与中央资金同时到位。要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人员培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煤矿,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基础工作的资金投入,摸清瓦斯、水文地质等情况,强化灾害辨识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五)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煤炭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改善矿区民生的有效手段。要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推广大同塔山、中煤平朔等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按照煤—焦—电—建材、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矿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要积极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优先发展煤矸石、洗中煤等低热值资源发电,新增发电装机规模600万千瓦;鼓励支持低浓度瓦斯发电,新增瓦斯发电装机规模40万千瓦。加快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加大郑庄、大宁—吉县等区块勘探力度,加快柿庄北、潘庄、韩城等项目开发,提高寺河、潘河等产区产能,推进古交—太原等煤层气管网建设,开展新疆低阶煤地区和云贵高应力地区煤层气开发技术研究,全年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55亿立方米,利用量80亿立方米。
(六)强力推进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是加快转变煤炭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前,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完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支持煤炭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煤炭企业成立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煤矿技术咨询和工程服务。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加快大型煤矿装备国产化进程,推动煤矿自动化采掘
成套装备、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装备、复杂地质条件煤炭高效开采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煤矿数字化、工作面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技术装备。要大力发展绿色开发技术。组织召开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场会,推广行业先进经验。支持企业开展保水开采技术研究,减少地下水破坏。稳定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地下气化发展路线,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煤炭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认真总结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经验,加强对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政策的研究,鼓励开展国际煤炭资源并购,支持中国煤炭企业参与国际煤炭开发。要拓展煤炭国际合作形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与澳大利亚、印尼、蒙古、越南、俄罗斯等国的煤炭贸易合作,进一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
(八)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强化煤炭行业管理是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机制现状,今年要继续完善煤炭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法》修订工作,尽快出台《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等行业法规。要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总结近年来煤炭行业发展改革成果,开展煤炭产业政策修订工作;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规范引导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