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伤逝读后感
黄楚倩 NG CHUQIAN PPISMPBC/PJ/KS《伤逝》读后感[Type text]
鲁迅《伤逝》读后感
《伤逝》这篇爱情小说主要叙述了涓生和子君从相识相恋到最终分手的爱情悲剧。在我抽签抽到鲁迅的《伤逝》时,周讲师告诉我们《伤逝》是鲁迅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我抱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与满怀的期待去阅读这篇小说,我被小说里的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深深地吸引住了。毕竟在那个会吃人的封建社会,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应该没几个吧,更何况说这句话的是个女性,也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子君。我佩服她说这句话的勇气,我承认活在这思想已开放的年代,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我也没足够的勇气说出这句话。生我养我的父母没权利干涉我吗?芝麻绿豆小事不说,人生大事呢?我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去反抗吗?
子君是一个娴静天真而又柔弱的姑娘,她对外界的生活并不十分了解,也没有经受过风雨的磨炼。但她的内心十分渴望自由,渴望相互尊重的真情。为了实现幸福家庭的美好理想,她无所顾忌,不怕那些遗老遗少敌视和猥亵的目光, 不怕与封建家庭断绝关系,勇敢地走出了封建专制家庭,把自己的身心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自己所敬重的爱慕的人。她为了小家庭的成立, 还卖掉了唯一的金戒子和耳环。可见开始的子君不愧为“五四”时期勇敢、无畏的新女性代表。其实她的思想还未做到彻底的觉悟,并未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有了家之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统治了她。而当她获得了想要的婚姻后,又无法脱离旧式女性的思想,把自己当成了丈夫的依附。令人惋惜的是子君从原来那个勇敢和坚强的子君变得如此的软弱。在会馆中的子君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知识、有主见。而在吉兆胡同的子君却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懦弱和无知。
鲁迅认为妇女解放,必须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即便有再大的反抗性也只是做无谓的挣扎,必然会走向失败。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农村劳动妇女,相反的《伤逝》中的子均是受“五四”新思想洗礼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她们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封建礼教下都是受压迫的,她们的命运都是令人同情的。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但最终仍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不管她
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而子均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婚姻幸福生活果断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只走了一步,就停止不前了。虽然如此,祥林嫂与子君对封建恶势力的反抗是值得令人赞赏的。
在子君身上,我看到了现今社会女性的影子。众所周知,在这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很多女性的事业心比男性重,学历比男性高,她们不断充实自己,以在各领域闯出一片属于她们的蓝天。但这些所谓的女强人不是晚婚就是不婚,不然就是婚后就辞职回归家庭,或者由丈夫在家照顾小孩,而妻子出外工作。然而这个例子少得屈指可数。无可否认,为了应付这物价高涨,生活费不断提高的困境,一些家庭需要两夫妻一起工作。那些出外工作的已婚女性下班后还要打理家务事,每天都累得身心俱疲。由此可见,不论是高学历来女性或是低阶层的传统女性,婚后的她们始终会回归家庭,照顾丈夫与小孩。在《伤逝》这篇小说中,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便结合,就会被视为不孝,在社会里很难抬得起头来。而二十一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男女之间可以自由恋爱,同居已不再是一个备受社会争论的问题,甚至一些人会认为同居可以减少离婚率,为走向婚姻的道路上作准备。然而这些都是知识分子和居住在城市的人的思想,可悲的是一些居住在乡下老一辈的思想还是受到封建社会的约束。他们愚昧的思想控制着他们子女的爱情。他们的子女可以自由谈恋爱但婚姻还是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子女的婚姻还是由父母来主宰。一些父母还要求门当户对的婚姻。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最终是的不到幸福的,因为婆媳之间的纠纷,与夫家的关系等这些琐碎的小事会带来夫妻无形的压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认同,男女之间的爱情在结婚前后有所差别。而在这篇小说中,子君和涓生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现今社会的许多夫妻不也是这样吗?有些婚后为了财米油盐鸡毛小事而闹得天翻地覆,也有些为了种种的压力尤其是经济上的压力而闹得鸡犬不宁。
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曾说过,《伤逝》写的是兄弟情,但我却在《伤逝》这篇小说里看到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据我所知鲁迅与许广平并没结婚而选择同居。而周讲师也在课堂上告诉我们后期的许广平已走不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快熟面”的社会里,爱情或许也象快熟面一样迅速的开始,但快速开始的爱情在还没对彼此有足够的了解下容易因个性不合而分开。速食爱情像“快熟面”一样既没营养又伤身。爱一但说出了口,就变成了一种誓言,一种承诺。“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短短的八个字里却要包含多少的风风雨雨!所以我们的爱情不要像子君和涓生的爱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第二篇:伤逝读后感
叹情已往,伤爱已逝
——《伤逝》读后感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被认为是鲁迅虚构得最多的一篇小说。在《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中,周作人先生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及其原型都一一进行了说明,唯独《伤逝》是个例外——“《伤逝》这篇小说大概全是写的空想,因为事实与人物我一点都找不出什么模型或依据”。1正是这种虚构给予了读者对于文章更丰富、复杂的猜想与阐释。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意蕴深远,优秀的文本正是在不断的言说中焕发生命,《伤逝》即是如此。而长期以来对《伤逝》的权威解读似乎都最终将其固定在对五四运动及精神的探究。但在此,我想选择一个或许是最表层的文本——爱情与家庭的层面上来谈谈我对这篇文章主人公及其文章本身的浅薄认识。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然而与五四时期泉源的美化爱情、视爱情为动力的小说不同,《伤逝》却如其名,以一场五四精神冲击下的爱情悲剧真实地揭露了爱情与人生的困境。《伤逝》以“涓生的手记”,透过涓生的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第一遍将文章读完,也许很多读者也会和我一样受到涓生叙述的影响,认为涓生与子君曾真真切切地爱过彼此,只是因为同居后子君沉迷于家务俗世放弃了对精神的追求,而涓生仍有更高的精神期待,爱情最终因此消亡。然而再读几次,细细品读、斟酌,试着走出涓生的视角,就会发现隐藏着的诸多倪端。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这便是《伤逝》著名的开头。初看,似乎确实能感到一股压抑悔恨的情绪在一开始就笼罩全篇,给小说奠定了一个不可动摇的调子。但“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自己”还不难理解,但“为子君”便有些费解了。一切为逝者而说的话,不都是为了生者吗?更何况是“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即便一定要为逝者写些什么,那就只能认为是在生者看来,即使逝者已逝,自己却还有一些未尽之言,不吐不快。甚至是当她活着的时候,某些无法畅言之事正好可以留待在她死后。因此,所谓“为子君”,本质上也还是“为自己”。
涓生曾赞赏子君曰:“比我还透彻,坚强得多”。而后来又说她“稚气”、“好奇”、“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两者不就矛盾了吗?由此看来,涓生对子君的认识一开始就有些模糊、游移,甚至随便。他所爱、所欣赏的,到底是子君这个真实的个人,还是涓生在子君本身的基础上所臆想出来的、符合自己喜愿的子君形象呢?甚至他们在一起的“仪式”,也只用涓生从西方电影上“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的求爱,以及子君的很快就令涓生惭愧甚至害怕的“温习旧课”。他们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奔向了爱——即使,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爱的顶峰迅速被逾越,情形开始急转直下。涓生开始“觉醒”,认为“爱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短暂潦草的蜜月之后,涓生对子君的欣赏渐渐由不断地发现其缺点所代替。醉心于家务的子君“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了,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当 1《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周作人,北京文艺出版社,2013 初那清纯的子君已不复存在,而外形的邋遢和粗糙也隐喻着精神价值的消亡2。精神价值一旦消亡,子君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子君的工作是操劳家务,而这在涓生看来已经颇有有些“凄然”,“连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但涓生除了叫她不必操劳之外,并无实际的建议和帮助,而子君的“操劳”,都是维持一个家庭所不能省略的。一开始的风花雪月最终都慢慢变为柴米油盐,两人的摩擦已初现倪端。打击接踵而至,涓生被辞退,小家庭陷入经济窘迫的境地。虽然涓生一开始并不认为被辞退是一个打击,还马上计划“干新的”。但尚未着手,涓生就敏感到子君的“怯懦”,就“仿佛近来自己也较为怯懦了”,并因此下意识地萌发了逃避的念头:“我的心因此更缭乱,忽然有安宁生活的影像”。这个念头随着拮据的加剧愈发清晰:“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痛苦,大半倒是为她”。这就等于怪罪子君不理解他涓生了——怪罪她不在他需要轻松自在时知趣地离开。
涓生开始对找寻借口逃避——“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我的天堂”。最终还是对子君说了最致命的话语:
“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
家人的阻拦、邻里的欺压,贫困,寂寞,甚至涓生有意的冷漠,都没有令子君绝望,只有这一句话,才将她彻底地打倒。是啊,一直以来,“爱”才是她和他在一起的唯一理由。既然这个唯一的支撑已经被对方否认,除了离开,她还能做什么呢?
而当时为了自由恋爱冲出家庭的女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到家,又会有什么好结局呢?所以等涓生从别人那里听见子君的死讯后,他便开始“悔恨”——“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要这样急急地告诉她真相呢?”“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远奉献她我的说谎„„”
恐怕谁都能看出,涓生所谓的“悔恨”并非完全为自己的错误而悔恨。在他看来,自己的错误仅仅只是没有多忍耐几天,过早地将真相告诉了子君,让子君承受她无法承受的“真实的重担”。他不愿意在她面前说谎,他可以肩负起那“真实的重担”,却不愿背负“虚伪的重担”。总之,涓生自以为的错误,仅仅是在“真实”与“谎言”之中选择了前者罢了。在这悔恨中也蕴含着涓生的悲哀,悲哀于社会的险恶,悲哀于子君的软弱,悲哀于自己不得已的悔恨。涓生真正地爱过子君吗?或许吧。但我能确定的是,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绝无平等可言的。在涓生与子君的关系中,涓生是一直处于主动者、支配者的地位,而子君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小说一开始,清纯的子君“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膀,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在涓生的注视中到来。“被看者”在“看者”的期待中到来,“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看者”滔滔不绝,“被看者”几乎处于“失语”的境地。爱情必须建立在两人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换句话说——爱应是势均力敌。而掌握了话语权的涓生和处于失语状态的子君,他们之间怎么能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呢?即使子君石破天惊来了这么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由“失语”到发出一个空洞的五四宣言,充分说明了这位“被看者”根本没有话语权。《第二性—— 2《叹人生隔膜,伤爱情已逝》,谢廷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 女人》中也指出,“婚姻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或一项弥补。”3而爱情之路上,子君就如同是涓生——这位受“五四”影响的“新青年”——为了自己的新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具:为了逃离寂静和虚空,他几乎是引诱了子君;当涓生失业,生存受到威胁时,他又视子君为他走向新生的累赘,终于离弃了她;而子君离开和死去之后,他却又陷入了更大的寂静和虚空,承受着良心的折磨与拷问4,“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写到这里,似乎一直是对涓生苛刻的批评与指责。但我想,涓生其实也有值得同情和原谅的地方吧。涓生的错误在于没能设身处地地为子君着想,而后来他所谓的“不爱”,却是涓生无法掌握与改变的——这才是他真正无能为力之处。“爱”是我们无法抵御的力量,“不爱”也是我们无法制止的悲剧。单靠人自己,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努力,都无法抗拒“爱”的消失。就像我们怎么也不能留住褪去的海浪,我们也无论如何都无法制止“爱”的消逝。生命与生活无爱的痛苦与悲哀,是人性中固有的残酷与真实。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不爱”都是无可奈何。
或许,这也是作者,即鲁迅先生本身,作为精神界战士在其一生里与整个社会与人性的斗争中所一直痛苦和绝望的吧。
参考文献:
1.《鲁迅作品里的小说人物》,周作人,北京文艺出版社,2013 2.《叹人生隔膜,伤爱情已逝》,谢廷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第二性——女人》,西蒙波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伤逝>的多重主题》,史玉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2 5.《鲁迅精读》,郜元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4《第二性——女人》,西蒙波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伤逝>的多重主题》,史玉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2
第三篇:伤逝读后感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二、三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时,我还拉住一个同事,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但一想到现实中的他,那个连“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都不敢说的他,我心里便黯然了......再回到电脑边,我怎么也坐不住,我听到我心里仍然在不停地诉说着......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
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
继续进入他们的同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心理描写中,文中用了一个情态副词“渐渐”,写出了时间的流动性,这里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爱情观随着时间而变化着,也意味着激情过后浪漫不再的趋向必然。于是,在锅碗瓢盆的真实生活中,涓生不满子君“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实就现实来说,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见涓生同居之前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冲动以及不负责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为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而不乐。环境总是会改变著一个人,在那个时代的妇女终是不能完全独立出来,之所以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依然适合那些不满“全职太太”,认为老婆被家居生活熏得“庸俗不堪”的男人们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现代
女性总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会,是否她们都曾猜透过子君的悲剧起源呢?人原本是一个个体,即使你是多么地爱对方,你也不能将自身溶纳入爱人的骨髓,只有爱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应付不变中的万变,才不会走入象子君一样,一旦失去爱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怜境地。
在涓生失业的心态变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经过说教让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温婉地表现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节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以至于后来,只有逃出家门,“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而这天堂原来也只是为着“装着两个铁火炉”,并非为了看书的高尚。更说他出走的心态,“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里去呢?”这又一次体现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领略冰冷的颜色”,在意识到子君“很带些恐怖的神色”时。难道他没有想过,他的出走只会让子君更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个抛弃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里去呢?深爱着涓生的子君面对男人的变化,依然温顺地守着那个家,“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凭着子君对涓生的爱,这小小苦痛变化又怎能逃过她的眼睛,于是“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双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虑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结果的事实却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个时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经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却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
挤兑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动,离开了。涓生却只沉浸在“我预感到这新生面便要来到了”,这是多麼鲜明的对比和讽刺啊,一个是死,另一个却是新生。涓生这种近乎轻松的心态,令到我认为他后来对子君死的忏悔都含着虚伪的成份。再则,在子君活着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子君的死。而当有人告诉他子君确实死了时,他却惊得没有话,还不自觉地问是否是真的?可见子君离开他后,他并没有真正为她的处境为她对他的全部的爱分析过。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天,渐渐发白了,脖子有些酸,手敲得有些僵硬。这篇读后感写得特别慢,写着写着总是会停下来出神地体会一下他们的意境。我在个人感情里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责着涓生,我脑子里一直闪现著最近一部电视剧的题目《与爱同生》。而子君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念过这个词呢?与爱同生!多么富有震憾力的坚强。
而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第四篇:《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余漫君
《伤逝》是涓生的手记,是涓生在子君死后深深的忏悔,涓生说道:“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然而在我看来,涓生也仅仅是因着子君的死而忏悔,而悲伤,许下这般誓言;因着子君的死发现自己是自私的,因为自己的自私抛弃了子君,间接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若能重来一次,涓生许不会抛弃子君,但我坚信他们的故事依然会以悲剧结尾。因为时代的局限,封建的枷锁仍然存在,依然有一群“坚贞”的“卫道士”反对他们的结合;两个人的性格弱点仍然存在,必不会一朝一夕改变,依然无法契合,依然会滋生隔阂与不快;而他们的爱情依然需要面包作为基石,没有面包的爱情依旧是重重危机。
封建礼教仍然是那个时代最坚固最高耸难以逾越的墙,纵使主人公自己是“叛逆”的,追求自由的,不在乎封建礼教、纲常伦理,可是当身边大多数人都信奉纲常、崇拜礼教时,自己的心意还是那么坚定吗?众人皆道山中有老虎,而自己明知山中无虎也难免生出有虎的怀疑与忌惮,自己终究不会走上进山的路,就算不用为了生计而惆怅挣扎,爱情永远不能跳出那个时代的局限。《金粉世家》中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爱上清贫女子冷清秋,为了追求她买下她隔壁的房子,带她游山玩水,极尽浪漫。二人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也逃不开悲剧的结局,再浪漫的罗曼史最后也不过冷清秋轻声一叹“齐大非偶”,金冷二人的爱情一如子君与涓生,终究囚在了时代的牢笼里,门第之言,伦理之言,当身边的人以封建古板的教条为信仰时,涓生与子君终究无法不在乎,无法一味地坚持自我。
而性格的原因就算在自由平等的今天也是婚姻中很重要的因素,结婚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伴侣,更应该是一个灵魂的伴侣,性格不合拍必定会有摩擦,小摩擦会堆积成大矛盾,最终成为婚姻中无法修补的裂痕。涓生懦弱而自私、目光短浅,子君甘于平庸、软弱妥协。涓生爱子君的勇敢、新潮、独立,而子君的性格使她甘于平庸,褪去了勇敢独立,那么晚涓生的爱便无所依托了,而对于涓生而言,婚姻是两个人的经营,他的自私使这段婚姻必定不能长久。
《伤逝》中还写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情必须是“物化”的爱情。人必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再去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无论爱情如何不可或缺,也比不上温饱重要。我又想到诗人朱湘的故事,朱湘与妻子十分恩爱,而朱湘微薄的稿费怎够养家糊口呢?妻子虽爱他却也心生怨怪,朱湘最终用仅剩的钱给妻子买了她最爱吃的糖和一张船票,妻子心中苦涩怨怪,故而对朱湘说“糖不甜”,是啊,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再美好的爱情又怎么会甜。朱湘乘上了离开的船,独立船舷,最终投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话道尽了多少败给生活压力的爱情的悲哀呀,没有面包,谈爱未免奢侈。
子君与涓生的爱的幻灭是必然,环境使然,自身亦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他们的故事亦是那个时代无数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的缩影。现下是自由平等的时代,生活的压力也渐小,如《伤逝》般悲哀的故事终是少了,我须得说一句:且行且珍惜吧。
第五篇:伤逝读后感
本文作者:木石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二、三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时,我还拉住一个同事,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但一想到现实中的他,那个连“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都不敢说的他,我心里便黯然了......再回到电脑边,我怎么也坐不住,我听到我心里仍然在不停地诉说着......《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
继续进入他们的同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心理描写中,文中用了一个情态副词“渐渐”,写出了时间的流动性,这里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爱情观随着时间而变化着,也意味着激情过后浪漫不再的趋向必然。于是,在锅碗瓢盆的真实生活中,涓生不满子君“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实就現實来说,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见涓生同居之前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冲动以及不负责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为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而不乐。环境總是會改变著一个人,在那个时代的妇女终是不能完全独立出来,之所以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满“全职太太”,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熏得“庸俗不堪”的男人们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现代女性总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会,是否她们都曾猜透过子君的悲剧起源呢?人原本是一个个体,即使你是多么地爱对方,你也不能将自身溶纳入爱人的骨髓,只有爱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应付不变中的万变,才不会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爱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怜境地。
在涓生失业的心态變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节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以至于后来,只有逃出家门,“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而这天堂原来也只是为着“装着两个铁火炉”,并非为了看书的高尚。更说他出走的心态,“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里去呢?”这又一次体现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领略冰冷的颜色”,在意识到子君“很带些恐怖的神色”时。难道他没有想过,他的出走只会让子君更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个抛弃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里去呢?深爱着涓生的子君面对男人的变化,依然温顺地守着那个家,“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凭着子君对涓生的爱,这小小苦痛变化又怎能逃过她的眼睛,于是“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雙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慮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個時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挤兑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动,离开了。涓生却只沉浸在“我预感到这新生面便要来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这种近乎轻松的心态,令到我认为他后来对子君死的忏悔都含着虚伪的成份。再则,在子君活着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子君的死。而当有人告诉他子君确实死了时,他却惊得没有话,还不自觉地问是否是真的?可见子君离开他后,他并没有真正为她的处境为她对他的全部的爱分析过。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天,渐渐发白了,脖子有些酸,手敲得有些僵硬。这篇读后感写得特别慢,写着写着总是会停下来出神地体会一下他们的意境。我在个人感情里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责着涓生,我脑子里一直闪现著最近一部电视剧的题目《与爱同生》。而子君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念过这个词呢?与爱同生!多么富有震憾力的坚强。
而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