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5:4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曾大洋 张白翎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是泉州市笫一批”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之一,它于2005年10月立项并提出”开题报告“,总课题组负责人为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曾大洋、张白翎。近三年来,在总课题组负责人及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的指导下,该项课题实验活动进行得卓有成效,课题组全体成员以满腔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深入地开展研究,取得了可观的实验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课题实验顺利有效地开展,建立了下列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顾问:李文革(华东师大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社长),王继延(华东师大课改新教材笫一副主编),蔡玉霖(泉州市教科所所长),施伟志(泉州市教科所副所长),王映辉(泉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侯怨水(泉州市教育学研究会会长),赖永景(原泉州市教科所所长),苏俊墉(泉州市教科所教科室主任),张荣辉(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

2.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张白翎。

3.总课题组成员: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详见附件一)。

4.各子课题负责人与成员:(详见附件二)。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泉州市自2003年秋季参加第一轮初中数学课改以来,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努力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新课程的熏陶,实验教师的理论认识与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与传统教材相比,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内中除有必要的双基知识外,还不乏有现实生活中美丽精致的画面、有趣的阅读材料及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生动素材。教材中设置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第一轮初中数学课改实验期间,华东师大数学新教材编写者经常来我市调研、指导、培训,为实验教师诠释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意图与结构,交流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经验,并及时采纳实验教师、教研员的合理化建议,对第二轮该教材中的某些结构与内容作了修订与改动。

前一轮初中数学课改工作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在新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在新教材的使用方面尚有较大的不足,参加课改的老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例如:课堂的教学活动尚有”肤浅“、”浮躁“之嫌;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在没能真正理解其真谛的情况下被作为课改研讨或论文的”标签“;针对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初中课改新教材应如何合理使用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等等。以上诸多问题与疑惑时时困扰着课改教师与教研员。

及时回顾、总结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有效研究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对2006年秋季我市全面铺开的高中数学课改,既是一种动力,又可作为借鉴。为推进泉州市初中数学课改工作深化与发展,我们决定在第二轮课改中组织进行”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的课题实验。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为:促使实验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推动初中数学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理论意义为: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树立实验老师的课改理念,提高他们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理论依据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新教法的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课改队伍,培养一批研究型的教师。

(2)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通过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的密切接触互动,努力使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

(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使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等。

(2)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不仅要以学科知识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以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等等。

(3)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家)的”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由此出发组织数学教学“;”所谓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现实进一步提高、组织、抽象的过程“;”数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学数学和学游泳一样,不实践是不会获得真知的“;等等。

(4)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总课题组提出下述四方面研究内容,作为子课题的分类选择项目。

1.课改新教材与教师的关系研究。在前一轮的课改实践中,实验教师在新教材使用与新教学方式实施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在新一轮课改中加以解决。在本课题实验研究中,要认真总结以往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教训与心得体会,着力探讨几个”热点“问题,例如:(1)评价机制的改革;(2)”双基“的正确把握;(3)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4)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5)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实验教师要在解决上述诸问题,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伴随新教材一起成长。

2.教师、学生与新教材共同生成研究。要提倡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的”导读云图“、”阅读材料“、”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与习题“等各栏目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也可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3.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学习、应用的最低标准,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倡导教材使用”校本化“。要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认真使用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内容,并进行案例研究。同时,在新教材教学中要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其他学科、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提高新课程的教学价值与教育效能。

4.数学新教法与教学中”偏向“问题研究。在本课题实验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精神,改变以往数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交流合作,并形成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教材进行”分层递进教学“、”过程教学“、”成功教学“、”指导自主学习“、”自学辅导“、”合作学习“等教法研究,要加强对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偏向“等问题(尤其是前一轮数学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教育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1.行动研究法:在学习理论、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事例(案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揭示普遍性的规律。

3.调查统计法:主要通过观察、问卷、搜集资料、测量统计等方法进行。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以提高课题实验的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步骤为:

第一阶段(课题设计与启动阶段):发动、理论学习、选择子课题。(时间:2005年10月-2006年4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与实验阶段):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各基地校合作交流。(时间:2006年5月-2007年8月)。

第三阶段(课题归结与推广阶段):撰写论文、课题(子课题)实验结题报告、或收集、汇总其他材料。(时间:2007年9月-2008年5月)。

下面具体叙述课题研究过程:

1.建立组织机构

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上述四方面研究内容,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4所子课题基地学校,分设了51个子课题,由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负责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在较广的层面上组织众多的教师参与此项教育科研活动。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自从承担了子课题研究工作以后,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专题讨论,精选研究人员,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许多校长或教研室负责人亲自挂帅,任领导小组组长或担任课题组组长。子课题研究组成员大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均奋战在教学一线,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都有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的强

2.专家指导引领

本课题实验研究得到华东师大出版社,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教科所,泉州市教育学会,泉州市教育学研究会,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教研室,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上述单位的许多领导、专家担任了课题研究的顾问,并进行认真的指导与引领,使广大实验教师增强信心,明确方向,促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学习教育理论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了总课题组在泉州市教育科研网上提供的课题学习资料(例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再创造“教育思想,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等等),深入钻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华东师大初中课改实验教材,参加华东师大出版社、总课题组召开的有关教材培训、课题会议,为课题研究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各县(市、区),各基地学校开展了认真、深入的学习活动。例如,永春县根据制定的课题研究目标,定期组织实验老师学习,通过学习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手册》和《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等文章,大家逐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步骤和方法;洛江区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体会,制订个人研究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南安实验中学为教师订阅了三份必读的教育刊物,提供教育论著,有计划地向教师推荐学习文章,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创新教育理论》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南安鹏峰中学、霞溪中学学习了有关自学辅导教学的理论文章,从而了解自学辅导教学产生的背景、特点、要求与优势,自学的类型及任务的设计原则

4.开展行动研究

(1)各子课题采用”实践-研究-反思-改进-实践“ 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子课题组内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平时由各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实际,自主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定期开研讨会进行交流,每学期按不同年段特点组织多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的课例研讨(研讨过程大多为:听课-评课研讨-达成共识-形成范例)。

例如,惠安县各子课题组注重过程跟踪检查,把课题研究与实际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做到课题研究”四化“(即课题研究网络化,课题研究经常化,课题研究教学化,课题研究规范化),实验老师经常进课堂听课评议,就各人在自身教学中的一些探究主题或方式展开交流,共同了解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的体验与反应,不断地补充与校正活动中的一些偏颇。又如,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及案例“子课题组坚持把课题研究与各级教研活动(如研讨课、汇报课、说课、观摩课等)相结合,与数学科各级技能比赛活动(如教学比武大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论文比赛等)相结合。通过课题实验研究,他们认为新教材中的”课题学习“不应属于新增加的内容,而是对已有知识的梳理与应用、拓展与提升,对”课题学习“不是可教可不教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地深化与提升的问题;课题研究只有与校际教研、校本教研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研究出实效。该课题获得较多的成果,其中实验老师许燕燕的教学案例《红灯与绿灯》作为石狮市数学科课题研究结题会的汇报课,得到了同行的好评。

(2)各子课题实验教师积极融实验研究于日常教学之中。如丰泽区泉州十中”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与北峰中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及案例分析“两子课题组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对新教材中每一章的阅读材料进行研讨,制作相关模型、课件,由一位或几位教师开 ”阅读材料使用“的公开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有价值的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同时做好教案、课件、课后反思的收集;又如永春华侨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如对《笛卡儿的故事》,采用让学生阅读谈感想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动力,培养他们树立起刻苦钻研精神;又如对《图形中的”裂缝“》、《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等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查找,共同探讨,交流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有的内容则作为正课来上,如《小明算得正确吗》、《折纸中的平行四边形》等,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定期召开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实验负责人会议, 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制定子课题的活动计划,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程、阶段性总结,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同时传达和学习市总课题组有关课题实验的开展计划、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讲话,以促进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各县(市、区)以子课题实验基地校提供的公开教学研究课为研究平台,采取各子课题成员全员参与的形式来推进各子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他们定期举行县级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后研讨反思,让各子课题成员从各自的研究角度谈观摩体会,交流研讨各子课题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指出差距,共同提高。例如:惠安县在净峰中学、东山中学、广海中学、螺城中学、屿光中学等课题试验校多次召开现场课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研究的实施模式,讨论相关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晋江市自课题立项以来,共举行20多次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课例分析研讨、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听取专家讲座等活动;泉港区将课题研究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切入口,依托该区三所子课题实验基地校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要求子课题实验基地校发挥课题研究的攻关、示范、带头、辐射作用,鼓励其他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经过扎实有效的研究实验,该区的子课题”课改新理念下的分层递进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案例研究“从形式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案例研究》则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践有效的学习”的方向进行。

(4)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张白翎深入到我市各县(市、区)子课题基地学校调查研究,先后在丰泽区、泉港区、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南安市、惠安县举办二十余次市级实验观摩活动(如召开“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研究”、“教材使用校本化”、“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等相关子课题实验现场研讨会),对此项实验的进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他们以课题实验为契机,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学教研,并取得显著效果。例如:在 “泉州三中、八中教师数学科校本研训活动”(2007年8月举办)与“泉州市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研训会议”(2007年9月26日至28日召开)上,华东师大王继延教授作题为《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的实施与思考》的专家引领,泉州九中万群、林清老师上了两节“校本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实验研讨课,同时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惠安县东山中学郑彻江、张惠勇,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泉州第十中学邱琼)、教研员(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泽群、泉州市教科所曾大洋)也在会上作新课程实验教学、教研的体会交流,他们交流的题目分别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问题情景的创设”课题实验简介与说课反思》、《课题研究公开课“鸡兔同笼”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展示》、《初中课标研读与教学反思》、《特级教师讲师团观摩课“矩形” 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展示》,内容具体生动,切合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实际,效果较好,颇受参加研训老师的欢迎。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全体实验老师近三年的努力,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00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暨数学教材学习的平台发布会”上,曾大洋老师作题为《以课题实验为契机,用科研促教学教研---福建省泉州市实验课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简介》的交流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与赞可。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和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研究型的课改队伍,有效地促进课题组老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实验老师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自我的理论水平;在第二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实验老师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备课、教学、反思,更为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泉港区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做到“七个一”: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听课题组老师的一节课、每月撰写一个教学案例、一篇研究心得、每学期开设一节较高水平的课题展示课、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学习一本课题研究专著,以上要求有效地引导实验老师进行学习实践、相互交流,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推动基地校教研组的建设,该区有三位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一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鸠林中学数学教研组被评选为“区先进教研组”。又如:通过课题研究,德化三中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有十多人次分别在县、市、省、华东师大出版社各级评选活动中交流获奖,多位老师分别荣获县级“教学标兵”、“教研先进个人”、“课改先进个人”、市级“课改实验先进个人”,该校数学教研组被评选为县级“先进教研组”。

通过课题实验,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实验教师各方面素养得到提升,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得到更新,他们摒弃传统的“教教材”的想法,树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密切接触互动,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各栏目内容,相关子课题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交融中生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拓展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子课题基地校的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实验老师注意进行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在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同时,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提高新课程的教学价值与教育效能。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课题实验取得较大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以下分项加以叙述:

1.理论成果

实验老师把先进教育理念(理论)应用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并对原有教育理念(理论)进行验证、引申补充、细化。例如:

(1)“结合新教材采用的'合作学习'” 子课题组通过对“合作学习”教法的探索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验,初步构建出新教材“合作学习”教法的模式:“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他们采取“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等组织策略,对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重点方面“方法训练、意识

”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验,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使新教材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子课题组研究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原则(突出以 “问题引导、自主探索、互动生成”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教学思想)、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背景材料及由背景材料衍生出的系列问题组成)、具有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发展性.探究性,层次性)、问题的呈现形式(先由教师提供问题,再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及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教师关注差异,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数学成功教学”子课题组则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认为事物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人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与感悟能力不同,智力、个性、身体条件、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认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评估标准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数学成功教学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个性丰满,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提高思考问题的敏捷程度,从而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认为:开展“课题学习”即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校本化”的最好体现。他们加强课题学习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课题学习理念,提出开展“课题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一是要选好研究课题,二是要认真撰写好“开题报告”,三是要防止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如防止选题过大、选题涉及政策禁区及有危险的活动内容,防止目标定位太高等),并构建出开展“课题学习”活动的三种教学模式“(即时型模式,课前准备型模式,深入探究型模式)与促进”课题学习“的四个环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5)”教材使用的校本化及其案例“ 子课题组注意加强理论学习,集体研读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广泛参阅各种书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加强了对”教材使用校本化“的意义、特征、表现形式、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探索,认为”校本化“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的了解,把学校及社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过程。在探索初中数学”教材校本化“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点,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应努力实行”教材内容校本化“(即从教学内容生活化、乡土化、社会化和时代化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与”教材使用生本化“(即从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出发预设教学方案与创置、生成问题情境)。通过该子课题研究,在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诸方面对”校本化“的内涵进行拓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效能。

(6)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许多子课题研究既有理论成果,又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子课题”'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确立了 ”'一题多变'(即对课本上练习题与习题进行下述变换(1)增加梯度、分散难点;(2)分层递进、发散推广;(3)逆向变形、训练思维;(4)更新背景、延伸提高;(5)特殊与一般互相转换;(6)分类归纳、突出典型;(7)变换拓展、整合创新),'一本多用'(即教材既可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复习纲要,还可以改编为课外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则;子课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自学辅导“总结了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形成了”启、读、练、知、结“的总模式;子课题”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摸索出了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的操作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关键,以活动为依托“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等等。以上研究都为今后全面提高我市初中数学科教学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指导。

2.实践成果

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取得优异的教学教育成绩;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的文章经常在省、市各报刊及CN级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学术会议上交流。例如:

(1)我市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所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课件、说课稿共有150篇(件)于2006年1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讨会“上交流,并分别获得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以上获奖作品均被收录入总课题组所编的《”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期成果报告集》;在”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暨数学教材学习的平台发布会“(200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上,我市又有50篇(件)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2)各子课题组实验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基于华师大版数学学习辅助系统“学法卡、题卡的编写、修订工作,共有209篇学法卡、题卡被华师大出版社录用。

(3)实验老师积极参与评价机制的改革,编写试卷的能力有所提高,体现在对试题难度的把握,知识点的分布、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都有所认识和体会。例如:南安国光初级中学”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老师编写的练习、试卷依学生答题情况,经二次设计后作为校本资源存入校资源库,以作资源共享,循环选用;德化三中”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成功编写了初中数学新教材各章节的练习一套,供该县初中学生使用;子课题基地校惠安螺城中学何泽平、曾炳文、何玉坤、林顺民等实验老师多次参加编拟市、县质量检测及海峡教育报

创造性使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结合我市数学教学实际,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所命制的中考数学试卷受到我市广大初中毕业生与数学教师的好评,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老师撰写的有关评价改革的文章《依”标“据”本“,命制考题──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课改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例析》、《为学困生设置中考数学附加题的尝试》与《对中考数学试题命制方向的几点思考》分别发表在《数学教学》、《福建教育》等CN级刊物上。

(4)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老师积极主持”新教材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子课题实验,参加2006年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他在参赛的”圆周角“说课中设计了九个问题情景,以学生活动为核心,适时渗透”分类“、”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启导作用。

(5)北师大泉州附中实验老师肖建辉进行题为”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的子课题研究,他在近三年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发现和及时收集学生出色的、独特的读书旁注和精彩的见解、典型的困惑等,展示学生在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成长记录,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思考,撰写了《〈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课题学习教学实践》等14篇文章在CN刊物上发表。

(6)总课题组推荐我市实验老师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大赛“,经省普教室评选,共有2人(曾泽群、邱琼)获省级一等奖,1人(陈彬彬)获省级二等奖,4人(刘丽珍、庄炳松、张劲松、林武成)获省级三等奖。

(7)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在新教材教学中注意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例如晋江市用网站、博客向教师们提供教学资源,开通网上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与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共同促进教材的生成与发展,已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已有2个数学网站(三民中学数学资源网:http://zsx8968.cersp.net,晋江市中学数学教学网http://192.168.0.2/shuxue/index.),5个教师个人博客(http://blog.cersp.com/68712.aspxm,http://www.xiexiebang.com级教育杂志与CN报纸《海峡教育报》上。

(9)安溪凤城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指导自主学习“子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他们改善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2007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A级率达到53.1%,及格率达到90.1%,全校平均分达到119.8分(含缺考者按0分计算),该校在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中,共有二十一人次获奖,其中获得全国数学”希望杯“邀请赛金奖的有二人,银奖的有三人,铜奖的有十四人,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三等奖的有二人。

(10)洛江区罗溪中学在陈德文校长的带领下,认真开展”教材使用校本化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研究,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初中三个年级参加该区期未的质量跟踪考查及中考均名列全区前茅,该校初中学生参加课题实验前后成绩比对表详见附件三。

八、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初中数学课改开展以来,许多实验老师在国内一些刊物杂志发表不少有关新教材使用的文章,对几家出版社的初中实验教材进行分析与比较,并结合课改理念对新教材提出许多合理化的修改意见,但迄今在国内尚缺乏对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面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实验中所得到的成果,可为今后促使实验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推动初中数学课改工作顺利进行添砖加瓦。在课题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本课题实验虽然结题,但许多事项还要我们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如:

1.一些子课题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为了使课题研究深层次化,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需要继续加强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认真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与精髓,不断丰富课题研究内涵与外延。课题研究关键在”实践“,落脚点在”思考“,思考的力量在于创造,创造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应着力研究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与方法。

2.教师研训工作还应加强。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教师研训应作为长期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应作为课题研究质量的突破口,让实验教师更新观念,”以促进能力发展"作为对研训成效的考评。实验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说中研,研中说;写中研,研中写,增强搞好课改与课题研究的信心。

3.课题实验结题并非结束,应注重整理、归纳、提炼、推广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最大程度地发挥课题研究的功能效用,实现智慧互融,资源共享。

4.本课题研究的涵盖面较广,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较大的成果,但研究时间较短,重复性检验还没有完成,如何更有效、更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有待今后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继续研究,进一步实验与总结。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资料

“课题结题报告

曾大洋 张白翎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是泉州市笫一批”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之一,它于2005年10月立项并提出”开题报告“,总课题组负责人为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曾大洋、张白翎。近三年来,在总课题组负责人及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的指导下,该项课题实验活动进行得卓有成效,课题组全体成员以满腔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深入地开展研究,取得了可观的实验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课题实验顺利有效地开展,建立了下列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顾问:李文革(华东师大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社长),王继延(华东师大课改新教材笫一副主编),蔡玉霖(泉州市教科所所长),施伟志(泉州市教科所副所长),王映辉(泉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侯怨水(泉州市教育学研究会会长),赖永景(原泉州市教科所所长),苏俊墉(泉州市教科所教科室主任),张荣辉(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

2.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张白翎。

3.总课题组成员: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详见附件一)。

4.各子课题负责人与成员:(详见附件二)。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泉州市自2003年秋季参加第一轮初中数学课改以来,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努力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新课程的熏陶,实验教师的理论认识与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与传统教材相比,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内中除有必要的双基知识外,还不乏有现实生活中美丽精致的画面、有趣的阅读材料及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生动素材。教材中设置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第一轮初中数学课改实验期间,华东师大数学新教材编写者经常来我市调研、指导、培训,为实验教师诠释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意图与结构,交流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经验,并及时采纳实验教师、教研员的合理化建议,对第二轮该教材中的某些结构与内容作了修订与改动。

前一轮初中数学课改工作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在新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在新教材的使用方面尚有较大的不足,参加课改的老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例如:课堂的教学活动尚有”肤浅“、”浮躁“之嫌;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在没能真正理解其真谛的情况下被作为课改研讨或论文的”标签“;针对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初中课改新教材应如何合理使用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等等。以上诸多问题与疑惑时时困扰着课改教师与教研员。

及时回顾、总结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有效研究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对2006年秋季我市全面铺开的高中数学课改,既是一种动力,又可作为借鉴。为推进泉州市初中数学课改工作深化与发展,我们决定在第二轮课改中组织进行”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的课题实验。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为:促使实验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推动初中数学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理论意义为: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树立实验老师的课改理念,提高他们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理论依据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新教法的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课改队伍,培养一批研究型的教师。

(2)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通过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的密切接触互动,努力使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

(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使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等。

(2)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不仅要以学科知识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以心理学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等等。

(3)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家)的”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由此出发组织数学教学“;”所谓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现实进一步提高、组织、抽象的过程“;”数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学数学和学游泳一样,不实践是不会获得真知的“;等等。

(4)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总课题组提出下述四方面研究内容,作为子课题的分类选择项目。

1.课改新教材与教师的关系研究。在前一轮的课改实践中,实验教师在新教材使用与新教学方式实施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在新一轮课改中加以解决。在本课题实验研究中,要认真总结以往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教训与心得体会,着力探讨几个”热点“问题,例如:(1)评价机制的改革;(2)”双基“的正确把握;(3)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4)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5)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实验教师要在解决上述诸问题,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高自

2.教师、学生与新教材共同生成研究。要提倡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的”导读云图“、”阅读材料“、”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与习题“等各栏目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也可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3.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学习、应用的最低标准,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倡导教材使用”校本化“。要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认真使用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内容,并进行案例研究。同时,在新教材教学中要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其他学科、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提高新课程的教学价值与教育效能。

4.数学新教法与教学中”偏向“问题研究。在本课题实验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精神,改变以往数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交流合作,并形成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教材进行”分层递进教学“、”过程教学“、”成功教学“、”指导自主学习“、”自学辅导“、”合作学习“等教法研究,要加强对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偏向“等问题(尤其是前一轮数学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教育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1.行动研究法:在学习理论、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事例(案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揭示普遍性的规律。

3.调查统计法:主要通过观察、问卷、搜集资料、测量统计等方法进行。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以提高课题实验的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步骤为:

第一阶段(课题设计与启动阶段):发动、理论学习、选择子课题。(时间:2005年10月-2006年4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与实验阶段):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各基地校合作交流。(时间:2006年5月-2007年8月)。

第三阶段(课题归结与推广阶段):撰写论文、课题(子课题)实验结题报告、或收集、汇总其他材料。(时间:2007年9月-2008年5月)。

下面具体叙述课题研究过程:

1.建立组织机构

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上述四方面研究内容,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4所子课题基地学校,分设了51个子课题,由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负责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在较广的层面上组织众多的教师参与此项教育科研活动。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自从承担了子课题研究工作以后,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专题讨论,精选研究人员,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许多校长或教研室负责人亲自挂帅,任领导小组组长或担任课题组组长。子课题研究组成员大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均奋战在教学一线,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都有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的强烈要求,也有从事课题研究的欲望,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2.专家指导引领

本课题实验研究得到华东师大出版社,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教科所,泉州市教育学会,泉州市教育学研究会,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教研室,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上述单位的许多领导、专家担任了课题研究的顾问,并进行认真的指导与引领,使广大实验教师增强信心,明确方向,促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学习教育理论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了总课题组在泉州市教育科研网上提供的课题学习资料(例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再创造“教育思想,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等等),深入钻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华东师大初中课改实验教材,参加华东师大出版社、总课题组召开的有关教材培训、课题会议,为课题研究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各县(市、区),各基地学校开展了认真、深入的学习活动。例如,永春县根据制定的课题研究目标,定期组织实验老师学习,通过学习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手册》和《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等文章,大家逐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步骤和方法;洛江区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体会,制订个人研究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南安实验中学为教师订阅了三份必读的教育刊物,提供教育论著,有计划地向教师推荐学习文章,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创新教育理论》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南安鹏峰中学、霞溪中学学习了有关自学辅导教学的理论文章,从而了解自学辅导教学产生的背景、特点、要求与优势,自学的类型及任务的设计原则

4.开展行动研究

(1)各子课题采用”实践-研究-反思-改进-实践“ 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子课题组内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平时由各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实际,自主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定期开研讨会进行交流,每学期按不同年段特点组织多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的课例研讨(研讨过程大多为:听课-评课研讨-达成共识-形成范例)。

例如,惠安县各子课题组注重过程跟踪检查,把课题研究与实际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做到课题研究”四化“(即课题研究网络化,课题研究经常化,课题研究教学化,课题研究规范化),实验老师经常进课堂听课评议,就各人在自身教学中的一些探究主题或方式展开交流,共同了解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的体验与反应,不断地补充与校正活动中的一些偏颇。又如,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及案例“子课题组坚持把课题研究与各级教研活动(如研讨课、汇报课、说课、课题实验研究,他们认为新教材中的”课题学习“不应属于新增加的内容,而是对已有知识的梳理与应用、拓展与提升,对”课题学习“不是可教可不教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地深化与提升的问题;课题研究只有与校际教研、校本教研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研究出实效。该课题获得较多的成果,其中实验老师许燕燕的教学案例《红灯与绿灯》作为石狮市数学科课题研究结题会的汇报课,得到了同行的好评。

(2)各子课题实验教师积极融实验研究于日常教学之中。如丰泽区泉州十中”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与北峰中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及案例分析“两子课题组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对新教材中每一章的阅读材料进行研讨,制作相关模型、课件,由一位或几位教师开 ”阅读材料使用“的公开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有价值的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同时做好教案、课件、课后反思的收集;又如永春华侨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如对《笛卡儿的故事》,采用让学生阅读谈感想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科技知识的动力,培养他们树立起刻苦钻研精神;又如对《图形中的”裂缝“》、《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等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查找,共同探讨,交流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有的内容则作为正课来上,如《小明算得正确吗》、《折纸中的平行四边形》等,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定期召开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实验负责人会议, 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制定子课题的活动计划,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程、阶段性总结,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同时传达和学习市总课题组有关课题实验的开展计划、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讲话,以促进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各县(市、区)以子课题实验基地校提供的公开教学研究课为研究平台,采取各子课题成员全员参与的形式来推进各子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他们定期举行县级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后研讨反思,让各子课题成员从各自的研究角度谈观摩体会,交流研讨各子课题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指出差距,共同提高。例如:惠安县在净峰中学、东山中学、广海中学、螺城中学、屿光中学等课题试验校多次召开现场课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研究的实施模式,讨论相关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晋江市自课题立项以来,共举行20多次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课例分析研讨、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听取专家讲座等活动;泉港区将课题研究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切入口,依托该区三所子课题实验基地校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要求子课题实验基地校发挥课题研究的攻关、示范、带头、辐射作用,鼓励其他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经过扎实有效的研究实验,该区的子课题”课改新理念下的分层递进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案例研究“从形式上的分层向实质上的分层教学推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案例研究》则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践有效的学习”的方向进行。

(4)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张白翎深入到我市各县(市、区)子课题基地学校调查研究,先后在丰泽区、泉港区、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南安市、惠安县举办二十余次市级实验观摩活动(如召开“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研究”、“教材使用校本化”、“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等相关子课题实验现场研讨会),对此项实验的进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他们以课题实验为契机,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学教研,并取得显著效果。例如:在 “泉州三中、八中教师数学科校本研训活动”(2007年8月举办)与“泉州市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研训会议”(2007年9月26日至28日召开)上,华东师大王继延教授作题为《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校本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实验研讨课,同时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惠安县东山中学郑彻江、张惠勇,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泉州第十中学邱琼)、教研员(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泽群、泉州市教科所曾大洋)也在会上作新课程实验教学、教研的体会交流,他们交流的题目分别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问题情景的创设”课题实验简介与说课反思》、《课题研究公开课“鸡兔同笼”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展示》、《初中课标研读与教学反思》、《特级教师讲师团观摩课“矩形” 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展示》,内容具体生动,切合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实际,效果较好,颇受参加研训老师的欢迎。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全体实验老师近三年的努力,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00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暨数学教材学习的平台发布会”上,曾大洋老师作题为《以课题实验为契机,用科研促教学教研---福建省泉州市实验课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简介》的交流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与赞可。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和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研究型的课改队伍,有效地促进课题组老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实验老师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自我的理论水平;在第二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实验老师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备课、教学、反思,更为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泉港区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做到“七个一”: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听课题组老师的一节课、每月撰写一个教学案例、一篇研究心得、每学期开设一节较高水平的课题展示课、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学习一本课题研究专著,以上要求有效地引导实验老师进行学习实践、相互交流,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推动基地校教研组的建设,该区有三位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一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鸠林中学数学教研组被评选为“区先进教研组”。又如:通过课题研究,德化三中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有十多人次分别在县、市、省、华东师大出版社各级评选活动中交流获奖,多位老师分别荣获县级“教学标兵”、“教研先进个人”、“课改先进个人”、市级“课改实验先进个人”,该校数学教研组被评选为县级“先进教研组”。

通过课题实验,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实验教师各方面素养得到提升,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得到更新,他们摒弃传统的“教教材”的想法,树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密切接触互动,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各栏目内容,相关子课题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交融中生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拓展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子课题基地校的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实验老师注意进行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在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同时,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课题实验取得较大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以下分项加以叙述:

1.理论成果

实验老师把先进教育理念(理论)应用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并对原有教育理念(理论)进行验证、引申补充、细化。例如:

(1)“结合新教材采用的'合作学习'” 子课题组通过对“合作学习”教法的探索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验,初步构建出新教材“合作学习”教法的模式:“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他们采取“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等组织策略,对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重点方面“方法训练、意识培养、合作时机、教师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验,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使新教材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子课题组研究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原则(突出以 “问题引导、自主探索、互动生成”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教学思想)、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背景材料及由背景材料衍生出的系列问题组成)、具有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发展性.探究性,层次性)、问题的呈现形式(先由教师提供问题,再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及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教师关注差异,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数学成功教学”子课题组则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认为事物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人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与感悟能力不同,智力、个性、身体条件、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认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评估标准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数学成功教学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个性丰满,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提高思考问题的敏捷程度,从而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认为:开展“课题学习”即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校本化”的最好体现。他们加强课题学习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课题学习理念,提出开展“课题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一是要选好研究课题,二是要认真撰写好“开题报告”,三是要防止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如防止选题过大、选题涉及政策禁区及有危险的活动内容,防止目标定位太高等),并构建出开展“课题学习”活动的三种教学模式“(即时型模式,课前准备型模式,深入探究型模式)与促进”课题学习“的四个环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5)”教材使用的校本化及其案例“ 子课题组注意加强理论学习,集体研读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广泛参阅各种书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加强了对”教材使用校本化“的意义、特征、表现形式、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探索,认为”

“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的了解,把学校及社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过程。在探索初中数学”教材校本化“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点,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应努力实行”教材内容校本化“(即从教学内容生活化、乡土化、社会化和时代化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与”教材使用生本化“(即从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出发预设教学方案与创置、生成问题情境)。通过该子课题研究,在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诸方面对”校本化“的内涵进行拓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效能。

(6)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许多子课题研究既有理论成果,又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子课题”'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确立了 ”'一题多变'(即对课本上练习题与习题进行下述变换(1)增加梯度、分散难点;(2)分层递进、发散推广;(3)逆向变形、训练思维;(4)更新背景、延伸提高;(5)特殊与一般互相转换;(6)分类归纳、突出典型;(7)变换拓展、整合创新),'一本多用'(即教材既可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复习纲要,还可以改编为课外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则;子课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自学辅导“总结了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形成了”启、读、练、知、结“的总模式;子课题”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摸索出了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的操作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关键,以活动为依托“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等等。以上研究都为今后全面提高我市初中数学科教学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指导。

2.实践成果

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取得优异的教学教育成绩;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的文章经常在省、市各报刊及CN级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学术会议上交流。例如:

(1)我市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所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课件、说课稿共有150篇(件)于2006年1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讨会“上交流,并分别获得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以上获奖作品均被收录入总课题组所编的《”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期成果报告集》;在”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暨数学教材学习的平台发布会“(200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上,我市又有50篇(件)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2)各子课题组实验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基于华师大版数学学习辅助系统“学法卡、题卡的编写、修订工作,共有209篇学法卡、题卡被华师大出版社录用。

(3)实验老师积极参与评价机制的改革,编写试卷的能力有所提高,体现在对试题难度的把握,知识点的分布、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都有所认识和体会。例如:南安国光初级中学”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老师编写的练习、试卷依学生答题情况,经二次设计后作为校本资源存入校资源库,以作资源共享,循环选用;德化三中”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成功编写了初中数学新教材各章节的练习一套,供该县初中学生使用;子课题基地校惠安螺城中学何泽平、曾炳文、何玉坤、林顺民等实验老师多次参加编拟市、县质量检测及海峡教育报专题练习;近三年来,泉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大多是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探索、创造性使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结合我市数学教学实际,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所命制的中考数学试卷受到我市广大初中毕业

”标“据”本“,命制考题──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课改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例析》、《为学困生设置中考数学附加题的尝试》与《对中考数学试题命制方向的几点思考》分别发表在《数学教学》、《福建教育》等CN级刊物上。

(4)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老师积极主持”新教材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子课题实验,参加2006年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他在参赛的”圆周角“说课中设计了九个问题情景,以学生活动为核心,适时渗透”分类“、”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启导作用。

(5)北师大泉州附中实验老师肖建辉进行题为”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的子课题研究,他在近三年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发现和及时收集学生出色的、独特的读书旁注和精彩的见解、典型的困惑等,展示学生在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成长记录,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思考,撰写了《〈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课题学习教学实践》等14篇文章在CN刊物上发表。

(6)总课题组推荐我市实验老师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大赛“,经省普教室评选,共有2人(曾泽群、邱琼)获省级一等奖,1人(陈彬彬)获省级二等奖,4人(刘丽珍、庄炳松、张劲松、林武成)获省级三等奖。

(7)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在新教材教学中注意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例如晋江市用网站、博客向教师们提供教学资源,开通网上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与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共同促进教材的生成与发展,已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已有2个数学网站(三民中学数学资源网:http://zsx8968.cersp.net,晋江市中学数学教学网http://192.168.0.2/shuxue/index.),5个教师个人博客(http://blog.cersp.com/68712.aspxm,http://www.xiexiebang.com级教育杂志与CN报纸《海峡教育报》上。

(9)安溪凤城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指导自主学习“子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他们改善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2007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A级率达到53.1%,及格率达到90.1%,全校平均分达到119.8分(含缺考者按0分计算),该校在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中,共有二十一人次获奖,其中获得全国数学”希望杯“邀请赛金奖的有二人,银奖的有三人,铜奖的有十四人,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三等奖的有二人。

(10)洛江区罗溪中学在陈德文校长的带领下,认真开展”教材使用校本化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研究,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初中三个年级参加该区期未的质量跟踪考查及中考均名列全区前茅,该校初中学生参加课题实验前后成绩比对表详见附件三。

八、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初中数学课改开展以来,许多实验老师在国内一些刊物杂志发表不少有关新教材使用的文章,对几家出版社的初中实验教材进行分析与比较,并结合课改理念对新教材提出许多合理化的修改意见,但迄今在国内尚缺乏对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面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实验中所得到的成果,可为今后促使实验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推动初中数学课改工作顺利进行添砖加瓦。在课题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本课题实验虽然结题,但许多事项还要我们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如:

1.一些子课题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为了使课题研究深层次化,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需要继续加强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认真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与精髓,不断丰富课题研究内涵与外延。课题研究关键在”实践“,落脚点在”思考“,思考的力量在于创造,创造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应着力研究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与方法。

2.教师研训工作还应加强。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教师研训应作为长期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应作为课题研究质量的突破口,让实验教师更新观念,”以促进能力发展"作为对研训成效的考评。实验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说中研,研中说;写中研,研中写,增强搞好课改与课题研究的信心。

3.课题实验结题并非结束,应注重整理、归纳、提炼、推广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最大程度地发挥课题研究的功能效用,实现智慧互融,资源共享。

4.本课题研究的涵盖面较广,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较大的成果,但研究时间较短,重复性检验还没有完成,如何更有效、更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有待今后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继续研究,进一步实验与总结。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南丰二中

邱云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市参加初中数学课改已有几年了,教师们遇到前所末有的提高理论认识与教学水平的机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明了方向,现代教育理论武装了头脑,广大实验区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积极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指导自主学习”、“自学辅导”等课改课题研究,改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努力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许多教师积极开发课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新课程的熏陶,不少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课堂调控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与传统教材相比,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内中除有必要的双基知识外,还不乏有现实生活中美丽精致的画面、有趣的阅读材料及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生动素材。教材中设置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新教材编写者不再躲在幕后,而是经常深入课改第一线,为实验区教师诠释教材编写的理念、意图与结构,与教材使用者面对面互动,倾听使用者的心声,交流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经验。在三年的初中数学课改实验期间,新教材编写者经常来我市调研、指导、培训,并及时采纳课改实验区广大教师、教研员的合理化建议,尔后对第二轮该教材中的某些结构与内容作了修订与改动。

前一轮初中数学课改工作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在新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在新教材的使用方面尚有较大的不足,参加课改的老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例如:课堂的教学活动尚有“肤浅”、“浮躁”之嫌;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在没能真正理解其真谛的情况下被作为课改研讨或论文的“标签”; 现行高考制度尚未根本改革,要解决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初中课改新教材是否应适当补充一些高中学习急需的重要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针对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初中课改新教材应如何合理使用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等等。以上诸多问题与疑惑时时困扰着课改教师与教研员。

及时回顾、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有效研究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既是一种动力,又可作为借鉴。为推进学校数学课改工作深化与发展,我们决定进行“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的课题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为:促使实验区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推动初中数学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理论意义为: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树立实验老师的课改理念,提高他们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

三、国内研究概况:

初中数学课改开展一轮以来,许多实验老师在国内一些刊物杂志发表不少有关新教材使用的文章,对几家出版社的初中实验教材进行分析与比较,并结合课改理念对新教材提出许多合理化的修改意见。但迄今在国内尚缺乏对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面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不仅要以学科知识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以心理学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3.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家)的“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由此出发组织数学教学。” “所谓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现实进一步提高、组织、抽象的过程。”“数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学数学和学游泳一样,不实践是不会获得真知的。”

4.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切实深化数学科课改工作,从而力求达到下列目标: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新教法的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课改队伍,培养一批研究型的教师。

2.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通过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的密切接触互动,努力使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

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使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包含下列四个方面内容:

1.课改新教材与教师的关系研究。在前一轮的课改实践中,实验教师认真研读、使用新教材,教学、教研素养得到明显提高,但在新教材使用与新教学方式实施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在新一轮课改中加以解决。在本课题实验研究中,要认真总结以往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教训与心得体会,着力探讨几个“热点”问题,例如:(1)评价机制的改革;(2)“双基”的正确把握;(3)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4)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5)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实验教师要在解决上述诸问题,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伴随新教材一起成长。

2.教师、学生与新教材共同生成研究。要提倡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发现学生出色、典型、独特的读书旁注,并及时给予展示与交流。要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的“导读云图”、“阅读材料”、“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与习题”等各栏目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也可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3.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学习、应用的最低标准,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中应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倡导教材使用“校本化”。要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认真使用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内容,并进行案例研究。同时,在新教材教学中要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其他学科、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提高新课程的教学价值与教育效能。

4.数学新教法与教学中“偏向”问题研究。在本课题实验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精神,改变以往数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 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交流合作,并形成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结合新教材进行“分层递进教学”、“过程教学”、“成功教学”、“指导自主学习”、“自学辅导”、“合作学习”等教法研究,要加强对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偏向”等问题(尤其是前一轮数学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教育质量。

以上所述的课题研究的四方面内容,可作为本课题的子课题的分类选择项目。

指导实验区老师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是搞好本课题研究的关键。而如何实现教材使用“校本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提高自学能力,课改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增进师生对话、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更好地解决课改中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等问题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突破的诸多难点。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实验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数学教研组一致表示:只要我进行课题研究,所有老师都会尽全力支持协作。

对课改新教材的解读不透彻,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一些课改课堂的教学活动趋于“形式化”,教材使用“校本化”不能很好地实施,„等等,则是本课题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实验法、调查法、资料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研究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为:教材分析、课堂笔记、教学反思、子课题研究、同伴交流、专家引领

九、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设计与启动、研究阶段):发动、理论学习、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时间:2007.4-2008.4)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与课题归结、推广阶段):合作交流、撰写论文、实验结题报告、或其他材料。(时间:2008.4-2009.4)

课题完成时间: 2009年4月。

十、课题实施人:邱云生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课题实验报告、教学教育论文、优质课课件、说课材料、教辅学辅,等等。

第四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组

由前郭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隋国英老师主持,长龙中学语文组承担研究的《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是经前郭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前郭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11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2014年12月结题。经过近四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八九十年代,关于作文有序性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四种:一是重视“模仿”,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为基本思路的作文教学系列;二是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探索出“作文分割训练教学法”和“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教学体系;三是重视“过程”的教学流派。有北京周蕴玉老师和上海于漪老师代表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的训练模式;有80年代中期中央教科所实验教材《作文》所设计的“文体、过程双规训练”体系;有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80 年代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所创立的“三线(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写作过程)并行”的训练体系;四是重视写作“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写作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出现“乐写、会写”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

由于这些研究的自身缺陷,都未能够转化为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群体意识,这些研究的影响是有限的。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相关规定,本课题拟研究:研究初中生写作教学的写作品质、写作能力、写作知识,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科学构建,循序渐进进行写作教

学,使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都呈现一种层递式的螺旋上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㈠理论意义

1.以追求学生的精神塑造和生存发展为宗旨,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无序、低效的现状,追求作文教学的科学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质量。

2.通过研究中学写作教学理论,写作教学中的学生的发展理论,写作教学中的教师的作用以及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的学理认识,避免写作教学的盲目性。

㈡实践意义

1.通过可操作的教学序列的探索和研究,改变写作教学的无序状态,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

2.通过研究提高的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如,写作的教学情景的营造、个性化写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作用等,使写作教学细化、实化。

3.通过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写作教学的新模式,形成教师自己的写作教学的特色。

4.通过研究写作中,学生心理、语言、价值观、审美情趣、情感等,达到写作教学中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㈠教师方面

1.研究出适合不同写作需要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策略; 2.构建初中写作教学模式;

3.构建写作品质培养体系、写作能力培养体系、写作知识教学体系;

4.探索适于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㈡学生方面

1.写作品质(包括写作兴趣、习惯、态度、情感等)的提升; 2.必备的写作知识的掌握,并迁移转化为能力; 3.提升写作能力;

4.在写作教学中完成精神的塑造和人生的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㈠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学习借鉴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方法、归纳研究法、分析综合方法、分类比较法。

㈡研究思路

选择实验学校,选择实验教师;对教师写作教学的内容、方式,写作兴趣、动机、作文水平、个性倾向等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报告。开展理论学习,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设想,改革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初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体系及实现途径,构建新的写作教学的新模式;科学的总结经验开展实验研究。

㈢主要采取的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由教研员作为组织实施的课题负责人,由校方领导参与领导组织研究工作。由语文组成员担任课题实施人员,共同协作,实施实验工作。

2.加强培训和指导:在课题实施前实施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进行相关培训。

㈣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5——2011.7)确定课题,课题前测,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确定人选。学习有关理论,进行辅导讲座,研究实验班情况。

2.构建阶段(2011.8——2012.7)按照方案开展具体的实验,及时分析调空,在实验中探索,并总结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3.推进阶段(2012.8——2013.7)聘请专家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和撰写总结。及时分析调控,保证朝着研究过程的预定研究目标前进。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4.总结阶段(2013.8——2014.12)完成研究的结题报告,并请领导、专家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措施

(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写作兴趣。

初中生都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和被赞扬的欲望,受到赞扬后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这一学科超乎寻常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写的很好,对写作充满信心,越来越喜爱写作,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再修改他作文中的缺陷。经过多次的修改,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就由“提笔忘字”转变成为”欲罢不能”了。

(二)确立合理的、可行的写作能力培养目标 初中三年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总目标为: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初中三年作文教学阶段目标如下:

七年级:写清事物的全过程;用不同的顺序来记事;围绕中心来记事;抓住特征写景物;根据合理想象作文;记叙中运

用抒情议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作文;写叙事散文;改写、扩写、续写、缩写;片断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场景。

八年级: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运用合理顺序说明事物;抓住特征写人;写人物之间的关系;写浅显文章读后感;简单的一事一议;写简短的演讲稿;片断说明一个小物体,一个画面,一处景观等;片断议论。

九年级:写观后感;一种现象一议;写抒情散文;写人物短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分析材料发表简短议论;对文章从词语、文句、段落及选择材料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修改;初中记叙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议论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说明文综合复习写作;初中应用文综合复习写作。

以上学生写作的能力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育过程、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初中不同阶段写作能力的由低到高,文体训练的从简到繁,训练要求的从易到难,最后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因此,本实验要进行的所有作文,都必须有周密而完备的训练计划,既要注意到写作全程训练的连续性、层次性,又要注意写作各阶段训练的重点,训练要求,训练模式,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作详细的规定,以克服过去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构筑严密而完善的写作知识结构。构筑严密而科学的写作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从写作知识掌握到写作能力形成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只有良好的写作知识结构,才有助于学生强有力的写作认知结构的形成,而一旦强有力的写作认知结构得以形成,相关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为此,本实验中首先要有意识的传授“精要、易懂、有用”的写作知识。

“精要、易懂、有用”的写作知识,主要有: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知识。如观察的角度、顺序与方法,调查、访问、采访、记录、笔记等。

2、思考发现题材价值的知识。如记忆、表象、联想、想象等。

3、顺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知识。如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谋篇、遣词、造句、修改等。

4、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的写作知识。

5、写作方法知识。如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6、写作技能技巧的知识。如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句式、语气、修辞等。

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把这些写作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技能,才能终其一生,受用无穷。

其次,要注意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真切理解作者对生活的微妙感受和独特态度,让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成为学生审美的视点和写作的借鉴。

传达方式主要指文章的写作方法,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技巧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它的理解和把握,既能提高学生对对象化世界的筛选,材料的选取,想象的展开,景物的描写,语言的运用,风格的呈现等摄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而且还能从作者对生活的微妙感受和独特态度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脱笔为画,落笔为诗的名篇佳作,其写作素养比比皆是,然而,由于欣赏习惯和写作修养的原因,目前语文教学中对文章传达方式这一欣赏角度,往往有所忽视,已经淡化为教学结束时的一种点缀,简单的几条写作特点归纳而已,为此,本实验中,要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要有意识地将教读课文的艺术美感渗透到作文教学之中,让教读课文的传达方式为学生所效尤,从而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第三、充分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源泉。

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构筑严密而完善的写作知识结构,除了注重传统的课内教学资源外,还尤其注重课外教学资源,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应成为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实验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作文、写作文的意识,讲究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让学生在情感激发,兴趣诱导,思辨卷入,想象展开的状态下,多进行作文实践,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提供结构化作文教学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用尽可能少的写作训练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写作训练任务。本实验从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出发,将把握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探求一条低耗高效的训练途径。

首先,实验教师要明确初中阶段各种文体写作的最一般的规律,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各类文章应该怎样写,并提供各种文体最基本最典型的模式,让他们模仿、借鉴。要让学生在“模仿——再造——创造”中快捷地提高作文水平。即先向学生提供写作某一类作文的最基本的写作套路,然后让学生阅读示例的范文,增加感性认识,再经过仿写训练,完全照搬此类作文的基本写作套路,加深对一般规律的切身感知,再经过再造训练,写出结构基本相同,写法有所变异的文章来,最后经过自由作文训练,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由模式走向变式,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文章来。

其次,实施“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一体化训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种完整的结构,写作能力的提高,往往受到其它三种能力的制约,加强听、说、读的训练,也是低耗高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在听、说、读训练后,迅速向写作迁移,就能有把从“听、说、读”训练中获得的知识迅速运用到写作方面来,从而免去了单纯的讲授文章学、写作学来指导写作的枯燥做法,也可使语文课的活动形式多样化,增强了学生主动介入语文学习的程度。

(五)建立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实现训练内容、训练途径、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我们几个语文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结合农村孩子实际,经过研究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了一条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45分钟写出600字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作文强化训练活动。事实证明,自主高效作文教学目标

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师生同命题

何谓自主作文? 就是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确定作文题目,选择自己感兴趣、有话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的题目去写作。传统的作文写法是教师公布题目,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完全是按照老师给的题目去写作,结果学生冥思苦想后才用

一、两节课甚至一周的时间把作文“熬”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一是布臵作文时,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又有时代气息的题目。二是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其自主选题,发挥个人的特长,写出有闪光点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己选题,随时写作。

2.学生初作文

在自主高效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45分钟600字。刚开始训练时,学生们认为没有谁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经过我的现场下水文演示和学生模写范文体验后,学生终于在心底深处种下高效作文的种子。

在具体操作上,我要求学生这样分配时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10分钟,共用45分钟。时间一到,马上收卷,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紧迫感,逐渐养成高效行文的习惯。

经过作文实践证明,多数书写流畅的学生,40分钟就已完成600字文章,个别稍落后的45分钟内也都可以完成。

3.师生互评议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时要注意点拨学生巧妙地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快速审题、构思。自主高效作文训练关键是思维的训练,因为自主高效作文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和思维智能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快速思维训练后,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空前的激发,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评议后快速地进入写作修改状态。

4.反思自修改

传统的作文修改是学生完成作文后由老师精批细改,任教两个班的教室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了评讲的时候,有些学生已经忘记了写作的事,哪里还有什么激

情。针对这种情况,我摒弃低效的作文批改形式,代之以“学生自己修改──集体修改──教师浏览定等级”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5.教师总点评

在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某一类作文的写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作文中某一区域中的“渔”,以后碰到此类作文时,就可以真正做到“如鱼得水”了!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写,教师改”、“精批细改”的陈旧理念中解脱出来,自主高效作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会给作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春风。它能够成功地实现45分钟600字的写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训练内容的多样化:(1)进行多种文体的训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等。(2)进行多样题材的训练。(3)进行多样写作能力的训练,包括观察积累、思考分析、联想想象等写作的基本能力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表达、修改润色等写作专门能力。

2.训练途径的多样化:(1)课堂作文训练。(2)课外作文训练。(3)文字作文训练。(4)口头作文训练。(5)网上作文训练。

3.训练形式的多样化:(1)大作文和小作文。(2)直接命题和间接命题。(3)指令作文和自动作文。(4)成立文学社团,编辑文学刊物,教师写“下水作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在四年来的实验研究历程中,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效果。

(一)教师方面

1.形成了符合我校实情的写作教学模式

经过研究尝试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条自主高效作文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师生同命题──学生初作文──师生互评议──反思自修改──教师总点评。自主高效作文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构建出一套初中写作知识教学体系

3.形成了适于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评价体系

在作文评价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情感交流,(二)学生方面

1.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品质

2.掌握了初中写作必备的写作知识 3.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写作教学中完成精神的塑造和人生的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几点回顾和反思

课题研究实施四年来,一直受到县、校各级领导的关注重视,特别是得到县教科所的亲自指导,同时也得力于学校行政领导从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课题组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我们深知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逐步完善:

1.本课题要求课题研究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成员显然达不到,导致有的论文质量不高。

2.由于有的研究成员承担有较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对学生的跟踪研究上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效果。

3.作文训练是个系统工程,写作训练体系内容多,跨度大,时间长,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是作文训练的根本目的。但在进行训练指导时,一个教学内容往往集中在一节课,或者是集中在一周内,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是不是一定能够灵活运用

所学知识是一个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克服这一差异,做到整体提高,需要任课教师有足够的个人智慧。

4.写作还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怎样把这些方法总结出来,并有机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工作。

总之,通过对《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对科研兴校的信心。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将更加努力学习写作教学理论,与时俱进地继续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教育科研永无止境,我们会以今后的教学中去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逐步进行完善,使之成为操作性更强的作文教学体系。敬请教育专家们对我们的课题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初中写作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组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第五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的策略

青河县中学语文组荆丽娟孙团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诗歌的王国,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诗词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值得我们回味品评。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所创作出的美诗佳词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光彩夺目。那千古名句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在诗人与我们之间产生共鸣。我们的祖先十分看重诗歌对人的教育作用,两千年前,圣哲孔子用自己的践行传播“诗教”。今天,我们同样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学语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智育目标的实现有着深远的意义。特别是行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使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新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二、课题研究目标。

让学生在接触、了解、诵读、鉴赏经典诗文的同时,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汲取诗歌中深厚的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升学生的学养,陶冶情操。

三、课题研究方法。

采用古诗词现状调查、古诗词教学改革、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方法指导、测试等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提审其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更新古诗词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增强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4)注重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的传授。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开展了古诗词现状调查活动。我们从鉴赏兴趣、鉴赏原因、鉴赏方式、鉴赏能力这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去主动鉴赏诗歌。部分学生存在着不会鉴赏古诗词的现象。经调查,我们认为,学生鉴赏古诗词的现状堪忧,我们需要从调动学生鉴赏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这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此项研究奠定了基础。

(2)、向全体学生传授古诗词鉴赏方法,并打印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我们从怎样鉴赏古诗词,怎样规范答题,不同题材的古诗词分别表达怎样的主题等方面进行方法传授。通过讲授,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鉴赏古诗词方法。

(3)、利用早读课时间,诵读、鉴赏古诗词,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4)、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观。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具体做法为:

1、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2、放手让学生自己鉴赏,教师及时点拨。

3、注重方法传授

4、创设良好氛围,调动学生学诗词的兴趣。

(5)、开展古诗词专练,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四次古诗词专练,每次练习各有侧重,分别为:鉴赏形象、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技巧、鉴赏诗歌的情感。通过不同角度的练习,希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抓住边角时间,以每日一首诗形式,带领学生鉴赏诗歌。

(7)、开展古诗词鉴赏比赛,调动学生鉴赏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8)、开展鉴赏文写作,通过写作,激发学生鉴赏积极性,提升鉴赏水平。

(8)、以月考为契机,及时分析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对能力提升较慢的学生要及时分析他们进步较慢的原因。

六、课题研究成果。

1、进行了课堂改革,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中,进一步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鉴赏诗歌,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珍视学生个性解读,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诗歌。从而通过自学、自悟达到真正解读、鉴赏

诗歌的目的。经努力,收效很好。既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荆丽娟老师在与黑龙江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诗词教学受到了黑龙江专家的好评。孙团结老师在组内同课异构中,成绩突出。所写诗词教学的教案和反思刊登在青河县中学教研杂志上。

2、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词,为提高其鉴赏能力奠定基础。在课堂研究期间,我们利用早读课等时间,督促学生认真记诵诗歌,并及时督促检查,经过努力,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歌,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这为他们进一步提升鉴赏能力奠定了基础。

3、经过反复诵读、鉴赏,初步调动了学生鉴赏诗歌的积极性。我们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通过诵读、鉴赏比赛,每日鉴赏诗歌,写鉴赏文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近诗歌、爱上诗歌,经过努力,一部分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心中泛起或悲或喜的涟漪。

4、提升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通过方法点拨、课堂赏析、专题训练、鉴赏文写作等内容的尝试,学生鉴赏诗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一部分学生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一部分学生拿到诗歌至少知道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感。

5、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其审美情趣。

诗中的情感是丰盈的,哲理是深厚的。经常带领学生置身于诗歌的国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不自觉地学习到诗歌的道理,发自内心的享受诗歌的美丽,在这过程中,自热而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七、研究感想。

课题研究虽然结题了,但学生鉴赏诗歌还要长期坚持,才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这是一条只有开始没有终点的研究之路,在这条长满荆棘也盛开鲜花的道路上,我们会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把传统文化的火炬高高举起,照亮学生的精神家园。虽然研究过程中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研究方法,但这次的课题研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自我进步的舞台,也促进了我们师生的共同成长。

下载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快乐周末 快乐语文 -------课题研究报告 学校:登封市直一初中 姓名:景慧鸽 课题研究报告—— 快乐周末 快乐语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思想......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南山中心学校 “探究数学学习中生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县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动态已被世人认......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调查研究》结 题 报 告 自2014年1月加入‚数学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调查研究 ‛以来,我们学校本着‚真实、扎实、求实、落实‛的研究态度......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保安九年制学校 张雪玲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生物兴趣教学法探究》 课题研究背景: 1、《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既让学生获得生物的知识理解,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生物的学习......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足生本教研 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罗辉龙 课题组成员:罗辉龙、何汉威、傅伟邦、陈文轲、黄海英、何海威 执 笔:罗辉......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系李龙根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测试、控制等技术愈益向高、精、尖发展。为不断提高精密机械、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