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学生要有效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自我规划
学联教育 暑假班
高三学生要有效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自我规划
高三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接下来高三学生们就要迎来高中生活中最后的一个寒假了,虽说是放假,但是高三生们依然不能放松自己,要好好利用这个寒假,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制订学习计划认真查漏补缺
在寒假初期,建议学生们首先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订后,要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不要花费很长时间做一份计划,然后还是我行我素。而关于这份学习计划,一是要有假期整体计划,包括学习的计划、休息的计划。时可以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限时做一些成套试卷,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梳理学科要点狠抓薄弱学科
刚结束的高三第一学期里,的考卷拿出来,重新整理一下,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瘸腿科目”,如果"拉分。
调整心态张弛有度
其实,同学们的知识面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所以学生要在适当兼顾学习的办学目的:提成绩,拿高分,直击高考。
师资配置:一线名师、资深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倾力授课。
授课要点:查缺补漏,专题强化,融会贯通,讲解考点,难点,传授应试技巧,得分技巧,决胜高考。
学联教育 春季高考
第二篇:高三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高三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一、记住:时间并不重要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个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对于这些问题,可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二、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要明白效率和实践的关系,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一个中等努力程度的高三学生,除了上课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有10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可以保证他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如果我们要拼命的挤时间,大概能多挤出来多少呢?假设你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已经很夸张了,偶尔一天只睡六个小时都觉得没什么,而如果连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然后三顿饭总共只用一个小时,用在走路上的时间(即使是从寝室到食堂到教室三点一下,每天最少也要六趟)也要一个小时,用了洗脸漱口上厕所以及其它杂务也要一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我们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达到了16个小时。这样,我们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增加了60%。
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实际上,每天多60%的话累加起来确实相当惊人。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来,取得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笔账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同样的内容,有人看一遍就记得差不多了,有人能记住小一半,而有人看了一遍之后啥也记不住。一道普通的数学证明题,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一个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最少要思考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被一道数学题难住半个小时其实很正常。我们这样一算,学习好的同学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2道这样的题目,而差一点的同学一个小时只能解决6道这样的题目。我们拼了命的多增加了60%的时间,结果一算(10个小时×12):(16个小时×6)=120:96=5:4。人家一天学习十个小时的效果反而比我们学习16个小时还要高出25%!换句话说,我们付出了比别人多60%的努力,却换来比别人低25%的效果,这可真够冤的。
这笔账算起来是比较吓人的。尽管这个效率的差距可能不是2:1,但结论 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一天学习16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的用不完。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可给它起个名字,叫: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关于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有钱的人,因为可以获得投资收入,更能够把握挣钱的机会,所以会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人,所有的钱都用来吃穿住行了,没有办法积蓄,所以越来越穷。
通过我们前面算的高三学习的时间账,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当我们在思考如果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从哪里抠多少时间出来,而是怎么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一原则:学会舍弃 处理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把这个原则用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说:“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有很多人谈到时间计划的时候,总是把它和一张排列整齐的时间计划表联系起来。其实,如果忘了这个原则,计划表列得再漂亮也只是一个摆设。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挤一天也不可能挤出25个小时出来。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即使仅仅是学习,要看的书是永远看不完的,要做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要背诵的东西是永远背不完的。这节自习课做了一张数学试卷,就不能再做一张物理试卷。即使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但是有一天突然感冒发烧要去看医生,那么计划就会被打乱。所以,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管理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机会成本”,意指你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比如你投资十万元去开一家杂货店,每个月可以赚两千元,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呢?如果单纯从帐面的“成本—受益”来看,每个月进货需要一万,卖出去一万两千元,收益大于成本,当然值得做。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可以花十万元开一家手机专卖店,每个月可以赚五千元。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去开杂货店吗?显然不会,因为你只有十万,选择了开杂货店,就等于放弃了开手机专卖店,也就是放弃了每个月五千元的收入。所以,你开杂货店的帐面成本是每月一万的进货,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机会成本”——即放弃赚五千元的“机会”的成本。二者相加是一万五,大于杂货店每月受益一万二,成本大于收益。所以,一个明智的商人都不会去开杂货店而去开手机专卖店。
同样,我们的时间有限,你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隐含了你放弃做别的事情。“做别的事情”就是你的“机会成本”。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标准,不是“某件事有没有意义”,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义”。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中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你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二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把做题的思想,用来制定时间计划,也对我们大有启发。有的人喜欢头脑发热的制定时间表,排的密密麻麻的,从计划表上看,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了。原计划用半小时背一篇英语课文,谁知用了40分钟还没有背完。这才发现时间不够,连忙放下英语课本,拿起数学题做了起来,还没有做几道题,发现背政治的时间又到了„„总之一天下来忙了半死,计划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三来二去的就对自己没了信心,老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越来越难以按照计划学习,不久又过起了原来那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所以,对于哪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说,计划应该定得适度的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五、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三原则: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眼睛盯着书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没准还在想着昨天吃那顿火锅呢。所以如果看书的时候精神比较疲倦,就更容易走神。而且看书从翻开书本到进入状态需要一个时间,大约五到十分钟的样子。你花了十来分钟好不容易专心致志了,突然什么事情打断,比如接个电话之类,然后回到书桌前来看书,你又需要花五到十分钟来集中注意力,如此反复被打断,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所以,对于看书背诵的事情,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又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六、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四原则:注意适当的休息
前面我们在算一笔高三学习的时间账的时候,虽然说拼命的挤时间能多挤出来60%的时间。但是这个60%的时间实际上是有水分的,因为一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多挤出来的6个小时,是不可能和睡得好休息得好的6个小 时的学习效率相提并论的。所以,如果你记住了“效率比时间更重要”,那么,你也就可以理解:在高三阶段要想把时间利用好,除了要挤时间学习外,还要学习挤时间休息。
七、学会执行: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每天制定的计划,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检查检查,完成了的,就在前面打上勾,没有完成的,就在前面打上叉,然后统计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刚开始的时候大概能完成60%,时间久了,基本上能维持在80%左右。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错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就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黄豆多少颗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就这样日复一日,黄豆逐渐增多而绿豆日渐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监督自己的好处。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总之,说了那么多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话,就是没有告诉大家该怎么样列一张每天如何安排时间的表格。实际上,这可能是在时间计划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填满整张表格,但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学习毫无帮助。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第三篇:高三生如何利用寒假时间备战高考
寒假将至。这个寒假,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既是他们难得休闲放松的机会,也是为高考做最后准备的黄金时期。过完这个寒假,学生们就要迎接高考的来临。如何高效地利用寒假这段时间,也直接决定同学们的高考走向。那么,这个假期究竟怎样度过呢?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在寒假中,要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同时,抓住薄弱学科快速提高成绩,并且开始调整考前心态。
制订学习计划认真查漏补缺
在寒假初期,建议学生们首先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订后,要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不要花费很长时间做一份计划,然后还是我行我素。而关于这份学习计划,一是要有假期整体计划,包括学习的计划、休息的计划。二是要有每天具体复习的计划。同时可以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限时做一些成套试卷,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梳理学科要点狠抓薄弱学科
刚结束的高三第一学期里,学校基本已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利用寒假,学生把复习期间的考卷拿出来,重新整理一下,便可发现知识的弱点在哪里。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期间把自己薄弱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一遍,做一做相关练习题,解决这个知识盲点。
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因此,寒假学习中要多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寒假时间,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
调整心态张弛有度
其实,这个寒假对于正在备战中高考的学生而言,的确是不轻松的。因此,学生在保证复习的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张弛有度。另外,同学们的知识面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还要与时政热点建立联系,因此在寒假这段时间内,要多阅读,多积累,特别是一些对社会时事总结性强的期刊和报纸等等。
不管怎样紧张,寒假的本质还是一段给学生休息的时间,所以学生要在适当兼顾学习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调整身心状态。还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保持旺盛的精力,为迎接中高考最后阶段的冲刺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利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范文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我校语文课程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为研究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课内外整合
(1)释疑解惑。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种阅读一般在课堂内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指定学生翻阅相关的书书籍,学生通过阅读,联系教材的上下文的意思,实现“无师自通”的目的。
(2)学法迁移。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达到“自能阅读”的效果,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3)比较鉴赏。选择同类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阅读材料,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同时,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使学生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也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4)拓展延伸。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也需制定一定的计划,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
(1)设计“阅读摘录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摘录”,并定期 1 检查,不定期抽查。旨在监控阅读过程,保证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养成习惯。
(2)定时定量地阅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阅读,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晨定时阅读,每周专设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学生每天睡前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随意阅读,但要有合适的阅读量;完成摘录卡也要有一定量,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提倡亲子读。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家长做阅读的领路人。鼓励学生家中订阅报刊杂志,设立家庭书架、家庭小图书室。
(4)师生共读。在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没有养成之前,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枯燥的工作”。抓住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模仿的心理,在校期间,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带领学生阅读时,自己也拿起课外书来读,或者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这样坚持,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
3.教师阅读指导
(1)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阅读无甚妙法,唯从有疑到无疑,从无疑到有疑。小学生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他们生活的阅历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在理解字词层面上的疑难,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卡”中,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经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
(2)课堂教学指导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所有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哪些内容应该摘笔记,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激发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关键
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同阅读的兴趣关系极大。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力地读,持久地读和有效地读。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他们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1、上好阅读指导课。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3)阅读研讨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通读文章后,自己提出问题或者由老师设计问题,分组讨论,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逐题回答讨论的问题,最后教师做总结。(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2、进行读讲交流。即每天拿出五分钟让学生“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断,“讲”自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通过“读”“讲”可以达到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的目的,同时,“读”“讲”的过程也是学生相互推荐好书的过程。
3、设计具体教学情境。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景,有利于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比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人物传记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围绕任务传记专题设计一个较为具体的任务:“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物从以下几点写下自己的看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为什么喜欢他?你对他有何评价?通过具体的语文活动的设计来带动阅读。教师也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把一些情节动人、形象鲜明的作品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合作表演。并定期举办表演会,让学生表演,交流,评价。采取这种表演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 3 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选择读物——推动课外阅读走向现实
在这个“文本”与“超文本”交织的阅读时代,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课外读物是极其重要的。倡导“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引导学生选择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
考虑不同年段小学生阅读的一般特点,推荐学生喜欢读﹑应该读的内容。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便比低年级上了一个档次,可推荐儿童小说,如《宝葫芦的秘密》,较适合儿童的经典小说如《西游记》、《我的大学》(高尔基著),科幻类作品如《儿童科幻小说选》及浅显的历史读物,如《上下无千年》,还有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可增加《水转》、《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人间》、《花季》等现代、当代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教师和家长在向儿童推荐和介绍课外读物时,应充分考虑到读物的情趣性,„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同年级阶段对读物的兴趣不同,而这些兴趣特点,正是我们向小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直接依据。
1、调动各种社会资源,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通过调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质的课外读物。可以让孩子们推荐,也可以充分联系调动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和家庭教育经验较丰富的家长,还可以找有关专家推荐,甚至可以请著名作家有针对性地为各年段的孩子写作品、作报告等,以此让所有孩子受益。
2、结合自己的实际,编选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书是绝对学不好语文的。目前各出版社都在加强课外读本的编选,但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树立“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思想,把语文教材当作一个引子,依靠教材来指导阅读方法,依靠教材中一篇篇文章这个“点”,带出一个“面”,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如: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可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学习了 4 《早》,可引导学生读一读《朝花夕拾》;学习了《给家乡孩子的信》,可引导学生读巴金的作品《英雄的故事》等等。
三、教给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关键
读书得法,潜力巨大。把好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后,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了,还要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避免学生陷入一味追求惊险、紧张、离奇的故事情节中,一门心思看“热闹”的误区。
1、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这么多阅读的量要分到各年级、各学期。所以,每学期一开始帮学生制定一份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了这样的一份计划,既便于学生时刻对照计划提醒自己要持之以恒地阅读下去,又便于教师、家长随时督查学生阅读情况。
2、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阅读分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方式。根据不同的书籍采取不同的方法,需要精读的书籍要心到、眼到、口到,咀嚼消化,理解欣赏。当然,小学生课外阅读要以略读为主,快速阅读,边读边想,先要培养学生看序文,提要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书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其次要掌握全文章节标题和段落结构的方法;还要学会综观大意的阅读方法。对于浏览之书,宜扫读,跳读,以便尽快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做记号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字内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至于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可以因人因文而异,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就每个学生而言,他所使用的符号必须前后一致,以便今后查找。
4、随时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厚积而薄发。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词句、片断、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以便今后引用和参考,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
5、指导阅读迁移。读书不能傻读、呆记,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智慧和语言化作自己的血肉,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练笔中去,从而在运 5 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一点很难,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不断的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在鼓励声中不断学会运用。
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开启了一道道门,敞开了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成为以读书为乐趣,幸福、向上的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关注阅读现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孩子们在浩如烟海的书籍文篇中不断提高语文素。
第五篇:利用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阶段计划
利用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计划
通过爱心和感恩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健康的人格,创建和谐校园。每月一次感恩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每月制作一期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结合每月的感恩系列活动,做到人人心存感恩,学做真人。一、九月份——感恩教师,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结合9月10日教师节,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尊敬长辈。1.国旗下讲话 《老师》 2.亲手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3.校园广播“教师节专题”
4.指导读好《走在阳光里》感恩老师系列文章 二、十月份——感恩祖国,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结合国庆周年庆典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新旧生活的对比,让学生明确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结合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建队日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2.歌唱祖国歌咏比赛 3.指导读好《走在阳光里》感恩祖国系列文章 4.看一本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写观后感。5.“我为祖国绘蓝图”绘画比赛 三、十一月份——感恩伙伴,进一步加强团结互助教育。心存伙伴,以诚待人,合作协助,感受到伙伴的关怀、班级的温暖。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很需要这方面的教育,这样有利于改变自私、霸道等不良习气,培养互助谦让和谐的团体。
1.“我和伙伴一起成长”中队活动 2.指导读好走在阳光里《感恩同伴》系列文章 3.感恩伙伴手抄报比赛 4.写一写自己和伙伴的故事 四、十二月份——感恩成长。
让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感动的事例,重温曾发生的有趣事、感人事,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珍惜生命。
1.“我与书本共成长”主题活动
2.指导读好《走在阳光里》感恩生命系列文章 3.唱一唱《感恩的心》 4.看一部有关成长的影片 5.“今天,我当家”主题队会 6.开展“关心集体,我能行”主题队会 7.开展“成长的烦恼”征文活动 五、三月份——感恩自然,环保教育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是每个小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 2 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
1.各班利用晨间活动让学生认识大自然花草树木的作用,发动学生人人爱护花草树木。
2.环保知识讲座
大队部利用一定时间具体向学生介绍花草树木的价值、垃圾如何处理以及每位队员应为环保做些什么,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的行为。
3.校园护绿大行动
各班结合植树节,发动学生植树种花,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发动学生把好的树苗、花盆带到学校,开展一次美化教室、美化校园活动。同时开展低段队员校园护绿大行动,清除垃圾死角或者走出校园。
4.感恩自然,歌颂春天——诗歌朗诵赛 5.认识一些花草树木
各班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班主任老师介绍。同时各年级以展板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 花草树木的图片,并附上名称。图片不少于4张,同时组织学生观看。六、四月份——感恩先烈,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为了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弘扬不朽的民族魂魄,传承伟大的爱国精神
1.各班开展英雄故事交流,大队部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扫墓活动。通过活动,激励队员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明天,让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2.组织观看一部英雄故事片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写好观后感,进 3 一步加深感恩幸福生活的教育。
3.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要以纪念英雄先烈,铭记丰功伟绩,牢记神圣职责为目的,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通过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切实感受英烈的不朽业绩,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七、五月份——感恩父母,进一步加强孝敬教育。
心存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独生子女普遍疏忽了这方面的意识。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教育。
1.“给父母写一封信”,作文评比、展览
2.“我给父母放一天假”——自理、自立实践活动 3.出刊队报(感恩父母相关知识)
4.感恩父母,了解父母的生日,并给五月份出生的父母过一次生日 八、六月份——感恩学校,进一步推进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尊敬教师、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相互协作,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的社会公德。
1.“我们美丽的学校” 朗诵赛 2.“感恩的心 “歌咏比赛 3.制作感恩卡并评比
4.观摩一次“感恩学校”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感恩成长”主题活动月方案
活动目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孩子们积极寻找生活中感动的事例,重温曾发生的有趣事、感人事,让学生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的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具体活动安排:(七个一活动)
1.一次国旗下讲话
2.开展一次以“感恩成长”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3.安排一次“感恩成长”的晨间谈话 4.出刊一期“感恩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
5.指导读好《走在阳光里》感恩生命系列文章,开展一次“我与书本共成长”交流。
6.15周组织一次“成长的烦恼或快乐”征文活动(大队部)建议各班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3-6年级每班选出优秀作品4篇,于16周周二之前上交大队部参加评选。
7.“小蜜蜂露一手”活动(另行通知)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附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问: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
A初步感受
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父亲,母亲。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 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
3.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请学生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4.听听父母的心声。请家长发言谈培养孩子的感受。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家长及在场所有人的父母。附歌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们为抚养儿女遭了多少罪头发白了不会再变黑皱纹添了不会再消退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你们为培养儿女多少心也被操碎眼睛花了走路已驼背牙齿掉了说话常琐碎常言说可怜父母心直到我们有了儿女才能真正体会最感动就是天下父母心儿女长大要去飞老人怕给添累赘换一杯茶水铺一下床被问一问饭菜合不合口味父母如今到了这个年岁健康长寿多少钱也买不回常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直到我们有了儿女才能真正地体会最感动就是天下父母心老人健康长寿多少钱也买不回
6.心灵表白
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二、感恩父母(学会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教师讲一个古代儿子孝敬老母亲的感人故事:《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学生评价韩伯愈(是一个孝子,性格善良,孝敬母亲)
讲一个现代儿子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问:从这个真实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听到儿女祝福的话语,如果要写一句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时送给父母,应该怎么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3.下面的表现,哪些是同学们做得最好的?请讲一讲让同学们学一学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 8 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5.巧解误区:学生讨论下面同学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②小刚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 9 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5.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让我们懂得感恩。请听歌曲:《感恩的心》
教师总结发言:
刚才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心中的最想说的话。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说声谢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