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体会
作者:曾永坚 曾永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0期
【摘要】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24例高龄(80岁以上)老年梗阻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6例次(25%),其中切口感染3(12.5%)例次,切口裂开2(8.33%)例次,肺部感染1(4.16%)例次。平均住院时间50 d。随访22例,随访率
91.67%,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45.83%、29.16% 和16.67%。结论高龄并不是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禁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龄;肠癌;梗阻、手术
第二篇: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护理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病;结肠癌;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07-01
在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较高,肠梗阻是结肠癌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病症,多发于老年患者[1]。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特别是没有进行过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机体情况较差,大多数患者会伴有多系统器官病症,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为临床的护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和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150例,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59例,最小年龄为70岁,最大年龄为93岁,平均年龄为(82.42±4.81)岁,最小病程为10天,最大病程为5个月,平均病程为(2.1±1.1)个月。根据患者发病的病理学特征与具体部位可以分为:25例右袢结肠癌,33例左袢结肠癌15例盲肠癌,19例乙状结肠癌,24例降结肠癌,34例升结肠癌。临床表现:本组1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与排气困难、腹胀以及恶心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征、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由于大多数高龄患者都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手术治疗前应该对重要脏器功能进行仔细检查;待患者入院后,对其应该立即进行胃肠减压。为避免患者误吸呕吐物,应该派专人对其保持观察;为能更好的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可以对其实施深静脉营养支持;患者如需择期手术,应该使其肠道充分准备,在手术治疗前3天清洁肠道;如果是急诊手术的患者,则应该立即给予30至40mL的开塞露塞肛,进行1次灌肠。②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后,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的负面心情,会影响患者的配合治疗。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应该在手术治疗前,使患者能够对手术的流程和常见情况进行了解。而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保持平和心态,面带笑容以利于对其不良情绪有效缓解。③术中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的现象发生。④术后护理:在手术治疗结束后,要对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气饱和度、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等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嘱患者以半卧位休息,而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肢体的护理,如四肢活动、翻身等活动,避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人员要多帮助患者咳痰。要对切口及时换药,避免出现切口裂开、感染或者吻合口瘘等现象。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如对患者进行补液、术后抗感染、术前肠道准备以及一般的心理疏导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比较两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统计数据(表1)
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结肠肿瘤一般是围绕肠壁进行生长的,极容易发生肠腔狭窄、粪便堆积等现象的发生,引发肠梗阻病症的发生。由于高龄患者的全身情况较差,加之合并原有肿瘤疾病,使手术耐受力下降,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所以,使用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在临床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主要是对高龄患者的疾病特征和生理特征开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为主,使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为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术前肠道准备是否充分对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好肠道的准备工作,对患者的肠道进行彻底的清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定,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保护。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的观察,防止发生肺部感染的现象。由于老年患者的创口愈合较慢,身体抵抗力低,所以在术后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经本研究表明,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次荣.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1):128.[2]李秀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8):13-14.
第三篇:10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10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杨
杰
许
凤
王玉平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七台河
154603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男性仅次于肝癌,女性仅次于子宫癌和乳腺癌[1]。目前,手术是治疗直肠癌最重要的手段。直肠癌不同于其它恶性肿瘤有其特殊性,除癌症本身带给病人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外,病人还要面对身体形象及生理功能排便方式的改变,术后的造口护理也是临床护理的重点难点之一。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我们对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我院100例直肠癌病人加强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直肠癌病人100例,其中男65例子,女35例,年龄40-76(平均52.5)岁,临床症状以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其中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68例,因直肠癌无法切除而行桥式造口32例。
2.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
2.1.1生命体征的观察
予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5—30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一次,直至平稳,监测静脉血电解质。
2.1.2加强呼吸道护理
防止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是定时翻身扣背,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护理过程中我们对痰液粘稠者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排痰。本组100例患者中有4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1.3观察腹部切口情况
监听肠鸣音,注意有无腹痛,腹肌紧张等现象,及时发现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指导患者尽量左侧卧位,注意避免粪便污染腹部切口。
2.1.4加强会阴部伤口处理
术后会阴部垫以一次性尿垫,吸水性好,卫生方便,及时更换,6小时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予半卧位,有利于盆腔引流。病人术后拆除会阴部填塞纱布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本组4例病人出现会阴部伤口渗血较多,立即报告医生后,采用纱垫压迫止血,加快输液速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会阴部伤口渗血明显减少,得以控制。
2.2造口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2.1造口处出血
本组出现5例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引起造口处出血。处理方法:可用干棉球或纱布按压止血,也可用1:1000肾上腺素药棉或云南白药敷在造口肠管上,效果较好出血得到控制。如因结扎线脱落,则配合医生找出出血动脉分支结扎止血。
2.2.2造口部位缺血坏死:
如坏死区浅表局限,一般不需要处理,坏死常自行脱落,造口不会受影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通过我们严密观察坏死情况,补充肠外营养,应用抗生素,如不向深扩展,待分界明确后,清除坏死组织,靠肉芽组织填充代替。坏死在筋膜以下需立即进行手术。本组1例病人出现造口部位缺血坏死。
2.2.3造口脱垂:
是众多造口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患者本身的因素如肥胖,结肠冗长,筋膜薄弱,也可能由于造口过大,位置不当造成,正常情况下适当的切口直径恰容2指,直径2—2.5cm。处理方法:给病人心理支持密切观察脱垂肠管颜色的变化,有无坏死的发生,用高渗盐水进行脱水,水肿清除后可复位。复位失败进行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出现5例造口脱垂,未发生坏死,用高渗盐水脱水后复位成功。
2.2.4造口旁疝: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指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本组3名70岁以上男性病人出现了造口旁疝,是因为肺部疾病咳嗽腹压增强引起,我们为其加戴腹带保护和支持腹壁,治疗肺部疾病[2],造口旁疝复位,患者康复出院。
2.3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及处理
2.3.1刺激性皮炎: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发生湿润疼痛,原因,可能造口定位不良,造口周围回缩等原因,造口粪便。处理方法:护理过程中我们为患者去除原因,清洁皮肤,使之干燥,使用皮肤保护粉,选用合适的造口工具。本组3例病人出现刺激性皮炎。
2.3.2过敏性皮炎:
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疼痛出血。处理方法:去除过敏原,尝试不同造口袋,作过敏试验,使用皮肤保护膜,可暂时使用不粘贴的造口袋。本组2例病人出现过敏性皮炎。
2.3.3物理损伤:
原因:造口袋使用不当,用力撕脱底盘造成损伤;造口用具质地硬,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缺损。处理方法: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造口袋,使用皮肤保护粉,皮肤保护膜。
2.4健康指导
2.4.1饮食指导:
术后3-4天肠蠕动恢复,造口排气后,可进流食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普食。一次不能进食过多,饮食要定时,少食多餐,不吃难以消化食物,如干果、油煎食物等,减少食用洋葱、鸡蛋、大蒜、啤酒等产气太多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2.4.2自我护理造口指导:
作为护理人员,不仅要使疾病康复,还要帮助病人适应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正视自己的情况,重新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进入正常角色。因此,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后根据病人身体恢复情况,正确处理,指导病人自我护理造口,有的病人在开始时,拒绝观察造口或表现冷漠态度,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当患者对此表现出兴趣时,这是指导的良好时机。为病人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具,指导患者正向病人详细讲解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处理方法,并指导患者重建定时排便习惯。通过对病人的正确指导及有效护理,10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4.3日常生活指导:
淋浴: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可以淋浴。衣着:选择对造口无直接压迫的正常衣着,避免穿紧身衣裤。工作:待患者体力恢复后,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但要避免重举等增加腹压的工作,剧烈的运动及粗暴的接触性运动也要避免。外出时注意将造口用具随身携带。
通过我们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健康指导,提高了护理质量,使直肠癌病人积极地接受治疗,积极地面对手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2014年10月与2011年10月相比减少了80%,同时也使住院时间与2011年相比缩短了5-8天。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1.吴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5.[2]闫莉.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0(12):106-107.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四篇:结直肠癌(大肠癌)治疗新思路,A+方案筑防线
结直肠癌(大肠癌)治疗新思路,A+方案筑防线
【引语】据统计,结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且其上升趋势明显,升速约为每年4.2%,远超2%的国际水平。有统计显示,在我国约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大肠癌)。而我国大肠癌高发区主要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通行的“老三样”癌症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都具有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患者备受煎熬换来的可能只是希望渺茫。国外多项试验证明,将直接打击癌细胞和控制肿瘤的微环境结合起来、以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是将癌症转化成为慢性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美国癌症处方中60%-70%都含有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近年来,我国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的学术、临床、科普宣传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进展。
(2010年8月3日,广州)日前,参与中美高层专家间的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学术交流项目——“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的第二批国内结直肠癌(大肠癌)治疗一线医生,带着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结直肠癌领域的临床应用先进经验,返回到治疗前线。8月3日,参与此次交流计划的医生代表在广州接受了媒体的访问。
于2010年5月底正式启动的“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合作主办,并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协办。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水平,尤其是结直肠癌(大肠癌)领域,与美国同行分享先进经验。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协作组)自去年10月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集聚了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多位专家,共同探寻抗肿瘤治疗道路上的新思路,新希望。
结直肠癌高发,广州“遇袭”
据专家介绍,结直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高居癌症死因第三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倍,而在广州的发病率增速更高达5%。
据了解,广州结直肠癌(大肠癌)发病率快速增长与市民饮食结构逐渐西化——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为主有密切关系。广州的传统饮食结构过于精细,市民很少吃玉米、小米、谷物等粗粮。再加上广州的美食诱惑——饮早茶喜欢吃凤爪(油炸过的鸡脚)、炸春卷,正餐喜欢吃炸排骨,还有烧鹅、烧鸭、红烧乳鸽、化皮乳猪……长期超量的高脂肪饮食会改变大便中胆酸浓度的作用而引起大肠癌的发生。肉类在油炸和烧烤过程中可产生致癌物杂环胺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质会刺激肠道黏膜组织而引起癌变。
对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志强医生表示,“广州、珠三角等地的结直肠癌(大肠癌)高发,作为肿瘤科室的医生,我们急切的在探寻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突破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的局限,挽救更多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命,并为他们赢得更加高质量的生存时间。”
结直肠癌治疗初现效,成功亟待复制
“美国也是结直肠癌(大肠癌)高发国,其先进的治疗经验和前沿探索成果,为我们现在面临的结直肠癌严峻局面,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鉴”,王志强医生进一步表示。经过“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参与项目的中国医生了解到,在美国结直肠癌(大肠癌)已成为各类癌症中的第一大杀手。“美国的专家在结直肠癌(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上,更注重从全局出发”,王教授解释道,“抗血管生成+抗细胞增殖这一肿瘤治疗新策略经过6年的广泛使用经验,在美国已经获得了肿瘤科室医生以及患者的深入认同,并成为肿瘤治疗的核心策略。待安维汀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后,以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为核心的A+治疗方案也将成为我国结直肠癌(大肠癌)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作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并不直接打击肿瘤细胞,而是破坏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微环境,使原本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温床逐渐恶化。它的作用机制非常独特:主要通过使肿瘤血管退化、使存活血管正常化、持续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生长三个途径对肿瘤进行控制和治疗。“抗血管生成+抗细胞增殖”,这种全新的抗癌策略彻底改变了人类抗癌的传统模式,成为人类抗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是目前为止唯一被证实能够在多个癌症治疗领域(如结直肠癌(大肠癌))延长总体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目前在美国的癌症处方中60%-70%都含有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去年,一项中国注册临床研究(ARTIST)表明: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大肠癌),使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56%;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明显提高;总生存期延长5个月;客观缓解率提高一倍;且耐受性良好。获益风险比率显示,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联合化疗是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案。
中美交流,同优化“克敌”策略
本次首批参与“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项目的专家,都是活跃在各大医院肿瘤专科的中青年癌症治疗临床医生,他们是我国癌症临床治疗的中坚力量。自2004年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在美首获批准以来,全球已有超过80万患者接受过其治疗。6年以来,美国专家也因此掌握了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细胞增殖协同作战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中国专家拥有了丰富的结直肠癌(大肠癌)治疗临床知识,更切身地了解手术、放疗、化疗所具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美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分享,也让中国医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以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为主要治疗药物的联合多种抗细胞增殖药物的肿瘤治疗A+方案在美国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篇: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护理分析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护理分析
江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梁雪月 潘美玉
[摘要]:目的:总结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护理经验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伴或不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个体化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并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护理。
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胰胆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然而高龄胰胆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难以接受外科手术[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为探查胰胆道系统疾病的造影术,同时可内镜下行相应的治疗如取石、胆管引流、胆道支架置入、乳头切开等,是一种应用广泛、对病人创伤小,并且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易被高龄患者接受,已成为高龄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虽然ERCP的创伤小,但仍有可能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行治疗性ERCP术的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的高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行治疗性ERCP的患者42例,年龄大于等于80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最高99岁,平均年龄(83.4±3.3)岁,胆总管结石20例,胰胆管肿瘤22例,合并症的共35例(83.3%),合并症主要包括:心血管(高血压及冠心病)28例、糖尿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或)肺部感染15例。有14例患者合并上述2种以上疾病。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2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辅导:本组病人均为高龄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对相关知识认识甚少,因此术前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详细介绍ERCP的目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及担忧,同时了解其思想顾虑,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护理: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做碘过敏试验;除ERCP常规术前检查外,所有高龄患者均需行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肺功能、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遵[2]
[3]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如合并肺部感染,积极控制感染以在术前达较理想状态;按医嘱嘱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术中不要穿戴影响摄片的衣着饰物,带病历、手腕带等资料;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术前备药(安定、654-
2、杜冷丁)等[4]。
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高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因俯卧位压迫胸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加重心肺负担,应常规吸氧(2~4L/分钟),心电监护,备好呼吸机及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选择有经验的护士,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熟悉操作流程及器械的应用,技术熟练,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动作轻柔迅速,反应敏捷,最佳配合医生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等。
2.3.术后护理
治疗性ERCP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且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升高,患者痛阈高,反应相对迟钝,术后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容易延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处理,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龄患者的术后护理,并根据不同个体制定个体化精心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恢复时间。
2.3.1一般护理:术后禁水禁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尿量、鼻胆管等;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肛门是否排气排便等变化情况,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血常规、生化等,并遵嘱指导患者逐渐恢复饮食;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生活、饮食等方面的需求,并给予解决,尊重、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对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患者,禁食期间注意血压、血糖的变化,如有危急值,及时报告医生并予相应处理;对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常规吸氧,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补液速度;对有鼻胆管引流的患者,应主要防治引流管脱落、堵塞、感染,并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等,做好相应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2.3.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胰腺炎、出血、胆道感染、穿孔等[3][5]。因此,ERCP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RCP术后胰腺炎的观察及处理:ERCP术后胰腺炎是指进行ERCP术后有明显的腹痛等一系列腹部症状、淀粉酶升高等胰腺炎表现,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治疗时间的现象。ERCP术后胰腺炎与反复多次插管、过高的注射压力等引起胰管过度充盈有关,是ERCP术后常的并发症[3]。该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术后出现持续腹痛且血淀粉明显升高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嘱严格禁水禁食、同时根据情况予制酸剂、抗生素,并维持水电解
[6]质平衡等,必要时予生长抑素或类似物或乌司他丁,定时复查血尿淀粉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运用心理技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此项检查的恐惧与焦虑。
胆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胆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切开过大、过深、乳头旁憩室或憩室内乳头等,该并发症在本组病例中仅有1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排黑便、呕血、有无冒冷汗、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等出血征象,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是否有血性液体流出,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快速扩容,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等。并根据情况辅助医师行内镜下治疗或血管介入治疗等。我院该例患者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成功止血。饮食方面需告知患者止血术后2天内需禁食,待病情平稳后可逐步过渡到全流食、半流食至普食。
胆道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有胆道梗阻、切开导致水肿明显、鼻胆管引流不畅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术后出现上腹痛、高热、黄疸加重、右上腹压痛、胆囊肿大,重者出现休克[2,8]。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体温的变化,观察临床症状如腹痛明显伴发热、寒战等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嘱给予降温、抗生素等处理,仍不见病情好转,应紧急行内镜下胆管引流。
3.讨论:
高龄胰胆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尤其是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这大大增加了治疗性ERCP的风险,同时对患者术后的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前充分评估及准备、术中仔细监护、细心操作,术后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这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治疗成功。本组42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综述所述,通过分析发现,80岁以上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不应该是治疗性ERCP的禁忌症,通过细心而严密的护理及治疗,治疗有效率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张荣春, 秦斌, 等.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28: 21-23.[2] 麻树人, 邵晓冬, 张宁, 等.治疗性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 31-34.
[3] 李兆申, 许国铭, 孙振兴, 等.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 19: 77-80.
[4] 张晶, 崔梅.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360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 15(4): 35.[5] 姚谦, 黄强,等.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肝胆外科杂志.[7]2012, 20: 176-178 [6] Cohen S, Bacon BR, Berlin JA, et al.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of-the-science conference statement: ERCP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Gastrointest Endosc.2002, 56(6): 803-809.[7] 李俊梅, 李芸,等.ERCP术后并发胆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西部护理.2012, 3: 23 [8] 吴传良 ERCP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医学研究杂志.2009,38(3): 92
第一作者:梁雪月 主管护师 大专 邮箱 1045833009@qq.com
电话 ***
潘美玉
护师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