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高考你莫慌神
面对高考 你莫慌神(学生篇)
作者:茶博士
一提到“高考”二字,无论考生、家长或者是带高三的老师,至少90%以上的人心中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滋味!在此,我想通过本文,首先为下一届的高三考生提供一点安神之方。
先坐下,让我们一边品茶,一边慢慢地聊一聊:
第一、莫把高考太当那么一回事,你不妨把它看作人生过程中的一场游戏。一场游戏,输赢都无所谓!赢了,是一场游戏;输了,还是一场游戏。人生游戏,输了这一场,还有好多好多呢!在人的一生中,绝不可能每一场你都是赢家,任何人都有输的时候。因此,你不必太在乎输赢,重在参与,重在玩的过程。参与是一种体验;过程是一种品味!
别看我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子,却是一个游戏迷!玩三国游戏,我可以自诩是高手,以三国任意一个主人公当主角,我都可以让他统一天下!但让我玩动作类游戏,我是100%的败将!可爱的高三学子,你们中可能有人也跟我一样:也许:你玩高考这场游戏不一定能够赢,但玩别的游戏你可能就是大英雄!我以前的同学中,不少人在高考场上他是败军之将,但创业、挣钱,发财,人事攻关,仕途经济等等,他们不少人都是高手,个别的简直令我望尘莫及!有几个朋友,发财以后才去进修,公然拿到了硕士学位!比我的学历还高了一截。这该怎么说呢?
第二、你要明白:“独木桥”已经变成了现代“立交桥”。
我是在1964年玩“高考游戏”的。那个年代玩这种游戏跟你们现在的玩法是大不相同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怎样一种场面,你们是无法想象的。我老家在重庆郊区,文化不算落后,当时已经有大马路,有汽车通达那里,我家就在一个有2000多职工的工厂旁边。我就读的学校是重庆市第24中学。一个有2000来学生的高级完全中学。我们同年级有8个班,480多人参加高考,最后录取了4个人不到1%,你看有多惨!但是,我们的校长却因此而晋升为区教育局的副局长,为什么?因为在这以前,我们学校年年高考“剃光头”!因为校长领导有方,高三老师治学有道,重庆第24中学从1954年到1964年,10年惨败,到此,高考升学率才有了“零的突破”。其他较边远地区的学校,“20年不下一个蛋”的比比皆是!这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场景。其实,这还不足以表述其中之万一。那个年代,农民子弟要脱“农袍”,要摆脱贫困,除了高考升学,绝无第二条路可走!因此,“高考一卷定终生”便成了公认的定律!
现在,历史的车轮早已经驶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当年的“独木桥”早已经不复存在,高校的规模,招生的数量,还有预科、留学,以及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模式等等,犹如通畅的现代立交桥,广开了高考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何需再犯愁!但当年遗留下来的,“高考一卷定终生”的阴影却顽固地遗传了下来,所谓“高考恐惧症”的病根就在于此。其实这大可不必!不客气地说:这完全是一种自我作践!本来路有万千条,偏偏看中这一条路,何苦呢?
第三、“高考游戏”我是怎么玩的?
1、以平常心面对“游戏”
我这样说,你肯定不相信!不过,我的确如此。为什么?这话说来就长了。简单讲吧。
1958年我升初中,我们同年级3个班100多人,上了20多个,这就很荣耀!初中同年级6个班300来人考高中,只上了30多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这简直就是“很了不起”了!我们乡里把高中生都看作秀才,从我家十八代祖辈算起,我是最有“学问”的了。因此很满足。我们乡里有个民办小学,10多个老师,具有初中文化的只有三个人,我刚上高一,民校的校长就跟我说:“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到我这里来教书,干好了就让你当校长。”而我呢?当然还是想上大学,但上不去也不要紧,因为我还有路可以走。我的平常心就因为一是“满足”,二是“还有路可走”。信不信由你。
请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难道你们的路子不比我当年更宽,更多?
2、手把“游戏”好好地玩。
怎么个玩法?当时我很想买几本参考书,不行!家里没钱。每年1.2元的学费还是年年免交呢!书本费绝对不能够免掉。我只好用星期天去割草晒干,然后背到很远的奶牛场去卖,100斤干青草能够卖0.3元钱,这钱还不能够完全用在个人的学习上,还要贴补家用。高二结束后的暑假,我给父母要求用来复习功课,不行!我家8口人,五姊妹中我是老大,家里劳动力太少,我得利用暑假到人民公社劳动,为家里多挣“工分”呢。我参加一天劳动,能够评五分(是全劳力的一半),自从上高中后,每年利用寒暑假、星期天劳动的工分有将近1000分。这样的家庭环境,“高考游戏”该怎么玩?同学们,你有什么高招?还有一个你们根本就想象不到的问题:就是灯油十分缺乏,每个家庭每月只供应半斤煤油,连晚上在家里做作业的条件都不具备。到高二,遇到国家困难时期,口粮简直就没有,全靠吃野菜充饥,这是真的!6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情景(但不同地区又稍有区别)。同学们,你们真幸福!但也很遗憾: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这里,我要告诉你们:我是怎么“玩”的:我唯一的“出路”是绝对要上好每一节颗!我给我自己的告戒是:在课堂上,绝对不能够漏听老师每一句话!这就是我玩“高考游戏”的绝招。可千万别小看它,我从高一到参加高考,95%的时间就是这样做的。特别是高一,每个老师来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的情景,至今已经49年,我仍然记忆犹新!我没有花什么时间来复习,也没有这个
条件,但考试我从不畏惧,真的,为什么?因为我每次面对考卷,面对考题,就仿佛老师在身边我讲题该怎么答一样。不用费力,分还不低!因此,从初一到高三,我是怎么也甩不掉的“学习委员”,到了大学,还升了一级,当了几年学生会的“学习部长”。记住:“课堂上绝对不要漏听老师的每一句话!”我想还不算过时!!
第四、最后的忠告。
1、明白为什么要参加高考。
我们撇开大道理不讲(因为你们早就听得不少了),讲点真切的东西,这就是:高考——升学——拿文凭——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度过美好的人生。不管你口头讲得多么堂皇,心理总免不了有这么一个思路。但我要警告你:这个思路不但大有问题,而且非常危险!
为什么?1、高考不一定能够升学;2、升学后不一定个个都能够拿到文凭;3、拿到文凭后不一定个个都能够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4、即使你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成就美好的人生。这么多的“不一定”在等着你,当你恰好就陷入其中任何一个”不一定“中,你怎么办?不信你问一问你们的父母,看看他们是不是完全摆脱了所有的“不一定”。
到底怎么看待高考?说轻松点,就把它看成人生的一场游戏;说严肃点,把它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体验,一个小小的过程。作为一种体验,不过就是找一找感觉,当你为人父母之时,可以像我现在在你们面前一样:给孩子们讲讲当年的经历和感受。作为一种过程,不过就是走一趟而已。现在,物资文化发达了,似乎年轻人都要走这么一趟,不走这一趟,似乎觉得人生就缺了一个必须经历的环节。你若信这个,就具备了“平常心”,以这样一种“平常心”来面对高考,还有什么可慌神的?
2、认真干它一家伙!
玩游戏,应该是一种开心的活动。但也有不开心的时候。1、当你不想玩时,别人偏要你玩,你一定不开心;2、游戏难度太大,你一点取胜的希望都没有,绝对不想玩它;3、非常好玩的游戏,玩就了也会心烦。第一种情况,在“高考游戏”中就是“奉命应考”。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来自家长,第二是你本人。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你自己。因为你没有任何理由不玩这个“游戏”!成绩差,这不是理由!家长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取胜;玩砸了,面子不好过,这同样不能够成为理由!现在的高考,并不是100%都能够考上,如果大家都能够上,这就不是现在的高考了。反过来,都上,就像打游戏一样,难度低到为零,这游戏还有味道吗?第二中情况是:你学习基础太差,简直就没有丝毫获胜的希望。不玩了,同样不行!为什么?因为你还是一个“人”,是人,就得干人必须干的事,你是高三学生,毕业了,好歹你得去走这一趟,不然,你为什么要当学生?你为什么要上高中?为什么要读高三?国家、父母给了你这样一个权利和机会,你没有理由不战而退。第三种情况在“高考游戏”中不存在,一生中你不可
能老是在高考,即使复读一年,次数也是很少的。高考,尽管我们说它像一场“游戏”,但你到了游戏场上,还得认真干它一家伙!
3、绝不蛮干!
游戏也跟打仗差不多,要巧干,用智取。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寻。高考,不管它怎么考,不外就考两个方面:一是考记忆力,二是考运用技巧。先谈一下记忆力的训练。
首先你要明白:正常人的记忆力没有先天性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注意点有所不同罢了,你只要多把注意点多放在学科知识上,该记忆的东西就容易记住。但还有个前提,必须真正对它有兴趣。兴趣也是培养的,这就像四川人吃辣椒,因为从小就接触,所对它有兴趣,如果他从小就没有吃过辣椒,就不会有这种兴趣了。对学习的兴趣,(人类本来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先天性的,婴幼儿的求知欲特别强),每个人本来都是很强烈的,在其前期,是在婴幼时期由于家长教育诱导的不当,就开始逐步磨灭;在入学后,家长因素,加上老师的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磨灭更为惨烈。在这诸多因素中,很难分清主次。现在的问题是,当你已经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了该怎么办?要相信,还可以重新培养起来。就像掉在地上的东西一样,你完全可以把他检起来。但你必须得弯腰!你要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同样,你也得暂时委屈一下:耐点性子,去亲近它,多接触它,慢慢和它建立感情。学问这东西,特别重情!你亲近它一分,它有时就亲近你十分。不然,人类文明为什么进展如此之快!关键是你要有信心!千万别主动疏远它,切记!
训练注意力,也得讲究方法。要强化记忆,需要选择一定的环境和时机。安静的环境,头脑最清醒的时机,你要好好把握,需要强记的东西,抓紧此时切莫放松。环境嘈杂,心绪不好时,宁可休息,别勉强。
记忆东西,要学会“滚血球”,“步步为营”,要会“巩固根据地”,切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成功者都是这样干的。好比当年老前辈闹革命,如果只有“游击战”,而不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革命绝不可能成功!记住并用好几个关键词,对你一定有效!
技巧无巧,熟能生巧。再会打仗的人,没有兵力和武器,能够玩出多少名堂?因此,学习、备考、应试的技巧,是以记忆量为前提的。技巧是在失败中摸索出来的。因此,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这里的关键是“摸索”。在应试中,考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考败、考胜后的不去分析和总结。最应该忌讳的是“莫名其妙”。总结分析往往比记忆、复习显得更加重要。会总结分析,才能够获得犹如“个人专利”一样的特殊技巧。我教高三,从不搞题海战术,那样搞,不但学生累,老师更累!我常教三个班语文,一次考试下来就将近200份试卷,我们有的老师每周考一次,主要精力都花在评卷判分上面了,这真是费力不讨好。我不,高三前。只有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高三,也只有全区举行的几次模拟考试。我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学情分析”、“考后试卷分析”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和编制上面。“考后试卷分析”有时我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或者更长。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考卷。让你的老师好好教一教你。只有这样,你才会考一次,进一步。送你一句我的名言,请记住:“失败并非成功之母,失败之后善于总结、分析才是成功之母。”
茶也喝干了,最后再说一句:“进考场之前,一定要引起对自己过去美好之事的回忆,这绝对比你临时还去背单词、公式、历史年代更加有效!”意犹未尽,再罗嗦一句:考试很好玩,也非常有趣,高考尤其如此!
第二篇:面对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高考你准备好了吗”主题班会
[日期:2011-02-24] 来源:第32中学作者:杨晓勇 [字体:大 中 小]
春回大地,美不胜收。望着冬天渐去的影子,看着春天走来的脚步,一个充满盎然生机、蓬勃朝气的新阶段又开始了!那就是高考“百日冲刺”的号角吹响啦!
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我校高三年级召开了“面对高考你准备好了吗?”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首先和学生们分享了高三的苦与乐:高三之路,苦中拼搏,苦中坚持,苦中考验,苦中磨炼,苦中成长,苦中成熟。只有经历过艰苦的人,才会加倍珍惜乐的来之不易;只有能忍受吃苦的人,才能感受乐的幸福。高三之乐,乐在经历、乐在体验和乐在收获。经历高三,体验高三,拼搏高三其实也是一种人生之乐。接下来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很好的分配学习时间才能更大的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以及必须具备的六种意识:时间意识、竞争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总结、反思和改进意识、规范细节意识。最后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常说心态决定状态,态度决定高度。如果以正常、积极、主动的心态去看考试,那么考试的结果往往也是正常的。相反,如果以被动消极的心态去应付考试,其考试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
在这里有几段话与同学们分亨:“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做一题会一题,题题决定成绩。拼一分高一分,分分成就高考。”、“ 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壮志在胸,奋力拼搏!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最后,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梦想成真!
第三篇: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这是白岩松说过的一句话,如今成了“高考励志标语”,可见它还是能引起共鸣的。的确,如果高考成功的话,以后有可能会比富二代过得好,但如果不去高考,就财富而言,肯定比不过富二代。它是一句“大实话”。相对而言,高考是目前孩子尤其是贫家子弟上升的最为公平的方式。“高考拼富二代”,堪称一个时代的符号。
“高考拼富二代”的意义在于为考生打上一针鸡血。在高考大棒的指挥之下,考生不易,“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承受着空前的精神和学业压力。高考还有几个月,“拼富二代”的励志标语就已吹响了集结号。老师们希望提高升学率,班里多考一些本
一、多上几个名校、出几个高考状元;家长们期待多少年心血的付出终于熬到了收成之时,“全家总动员”力保高考;一些贫困家庭更是指望孩子不再守穷,通过高考能有出人头地之日。而一些商家也趁机掺乎一把,隆重推出诸如“状元内裤”之类的商品,为应试教育造势,掏空家长腰包。纵观近些年任何一种高考前心理暗示的方式,不难看出,“高考拼富二代”不过是在创意上颇具冲击力的广告词而已,也是应试教育模式的风景之一。
通过高考就能够拼过富二代吗?或者说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在微博上看到一则笑话,说一位大学生夜间在自动取款机前借光看书,2个警察前来盘问。他说:“我困倦时,就把银行卡插进去看看余额,马上就不瞌睡了。”警察被他的话感动了,让他早点回家休息。如果说年轻人要从银行卡的余额上寻找继续学习的动力,那么,那些为了找工作四处漂泊和已在职场打拼的“夹心层”,看看发不出去的简历、电表和水费以及房租账单,是否通过泣血打拼,就能赚足生存的成本?“蚁族”、“鼠族”、“房奴”、“车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伤不起”、“hold住”不过是自嘲与调侃。如果将要成为重新上路“打拼一族”的考生们环顾四周,竞争越来越加剧而公平还在路上,“高考拼富二代”的宣示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富二代会不会被高考学子们拍到沙滩上,这确实是个问题。此前,一家企业在校园招聘会上公开表示拒绝富二代。这是一面镜子,透视出这一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印象。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生而贵胄的富二代,与生俱来的富足生活使他们成为纨绔子弟,甚至疯狂到为寻求刺激而漠视别人的生命,深深地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因而,富人家庭能否突破“从穷光蛋到富翁,从富翁到穷光蛋”的宿命,富二代是“代际锁定效应”中关键的一环,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一大命题。总之,“高考拼富二代”蕴含时代版图中的重要信息,折射出诉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力点,需要制度层面的积极应对。
第四篇:莫高镇基本情况
莫高镇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莫高镇成立于2005年9月,由原三危乡、五墩乡合并而成。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42.13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辖8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国道313线贯穿全镇,机场、火车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均坐落于此,是敦煌重要的交通节点。
二、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莫高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三城一基地”的战略目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求真务实,扎实苦干,社会各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镇以葡萄、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以温室大棚为主的优质瓜菜达到了近
1.3万亩,畜禽年饲养总量20余万头(只),全镇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窦家墩村、甘家堡村、新墩村为中心的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以三危村、苏家堡村、泾桥村为中心的优质瓜菜生产基地,以新店台村、五墩村为中心的设施养殖基地。同时,借助敦煌市万亩高效节水园区莫高镇核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累计推广井水滴灌、河水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1万多亩。
三、2012年发展目标
2012年,莫高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依靠节点建设,加快“三区一带两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完成葡萄种植2000亩,大枣种植500亩,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肉羊饲养量达到1万只。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完成立新仓储物流中心、柏润恒温气调库、迎宾花园北区住宅小区等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
第五篇:莫振高事迹
莫振高,广西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全国劳动模范、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一个连续35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的善良人;是一个不惜一切筹资助学,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化缘”的好心人。
近10年来,他先后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
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在家人、群众和贫困山区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总是惦记着山里贫困孩子”的校长爸爸,一个被瑶山的孩子称作“莫爷爷”的好心人。
为了办好学校他不惜力不怕苦
都安高中是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最好的中学,在广西非常有名,因为教学质量高,连续23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老百姓都拼命地把孩子往这里送,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
广西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
但是,都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曾让前来考察的专家感言“心都不安”——这里,人称“石山王国”,九分石头一分土。因为贫穷,过去全县每年约有200名考上本科的考生被迫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穷”,提到都安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字眼。上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也逃离不了这个“穷”字。当时,学校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架着梯子,上房去检修。
学校缺乏教具,莫振高自己动手绘制挂图。周末,他徒步10多公里的山路到老家,扛木板为学生修理桌椅。
那时,莫振高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中共党员之一,别人不去做的事情,他带头做。后来,他当校长了,下决心改变这一切。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10万元“化缘”而得。
对新建的教学楼,他的要求很严,因为都安县是在地震带上。他知道,教学楼不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家长交代。为此,他蹲在施工工地上,与工人们讨论楼要怎么建„„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将5层的学生饭堂、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和3栋学生宿舍楼建了起来。
除了硬件设施,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必须跟上。莫振高说:“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接着,一栋科技楼建成了,每个教室里配了两台电视机、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100台电脑也进了都安高中„„
从此,瑶山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
“只有不离开教学,才是一名人民教师。”当了校长,莫振高始终没有放下教鞭,仍然坚持上高三毕业班语文。他说:“我更喜欢被称为老师,而不是校长。”
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学校,晚上11点半回家,这个“时间表”,莫振高一直坚持了35年。
瑶山贫困孩子家里的“常客”
都安县自然条件恶劣,莫振高挑起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重担。都安高中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而都安县人均年收入才1600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莫振高感同身受。
莫振高走遍了每个村屯,走进每一个贫困生家里。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帮助贫困学生。莫振高还常组织全校师生给贫困生捐款捐物,发动学校领导、团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届校友寻求资助。
家住古山乡徳雅村的黄春茜考上了重庆大学,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也凑不足300元,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上大学。莫振高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黄春茜家了解情况,并拿出1000多元塞到她手里。大学期间,为了让黄春茜安心完成学业,莫振高每月定期给她寄去生活费。
其实,慷慨的莫振高并不富有,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当时每个月50元的工资。
爱是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莫振高对贫困生的爱,就是这样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他感受着他们的痛苦,体会着他们的快乐。他说:“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
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余名新生中,有近三成是贫困生,很多学生报到时的行李只有一床破被子。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没勇气报到,就在校门口徘徊。这时,莫振高就把“校长办公室”搬到校门口,招呼为学费发愁的贫困生“先入学,其他费用慢慢想办法”。每逢开学必“摆摊”,专做贫困生的“生意”,这一幕,在都安县家喻户晓。
托起数万瑶山孩子心中的“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3年以来,都安高中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
48.2%到2000年的
93.75%,今年将近100%,而且连续23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在莫振高的带领下,都安高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性高中,全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先进集体。
而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近10年来,他先后筹集到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
1.8万名贫困生完成学业,最终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让所有贫困生“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的目标。
一名考上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在临行前的晚上,拿了一把苦麻菜、一把红薯苗来到莫振高家:“老师,明天我就要走了,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我就把这两把自家种的菜送给您,以感谢您3年来对我的关爱。”
一把苦麻菜、一把红薯苗!这份纯朴的情意,让莫振高流泪了!
多年来,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行政部门任职,被外地学校高薪聘请,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爱我的学生。我要用毕生的奋斗,给瑶山的孩子们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踏上大学路„„”
翻开厚重的荣誉簿,记录了已经54岁的莫振高对教育无私奉献、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广西“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广西十佳校长”、“全国劳动模范”、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这些荣誉,是社会各界对一位教书育人模范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