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2年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还出版了《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20世纪30年代前期写了大量杂文,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坚韧的战斗精神。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趋于败落的封建地主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幼年的鲁迅是在一个颇为富足,热闹的家庭中度过的,他常在私塾里读《三字经》、《百家姓》。这期间对鲁迅影响较大的人,一个是保姆长妈妈,一个是他的祖母。长妈妈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寡妇,除了在生活上照料、管束鲁迅外,还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特别是她设法找到一部鲁迅日夜所渴望的绘图《山海经》送给鲁迅,这使她赢得了鲁迅极大的敬意。后来,他把这位贫民妇女和自己对她的深厚感情,写在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朝花夕拾》中的《阿长和山海经》。鲁迅的祖母是一位慈祥的善于讲故事的老人,她特别喜欢鲁迅,经常给他讲一些民间传说,如猫教老虎捕食、水漫金山等。
六岁时,鲁迅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他幼时的乐园——百草园,到城中最严格也最开明的私塾——三味书屋去上学了。
鲁迅记忆力很好,再加上读书认真,所以老师让他念的书他早早就背好了。他自学也很刻苦。他从小就养成了用抄书的方法来记忆古字、难字的习惯。祖母的卧室里放了一张八仙桌,一开始鲁迅在那里抄录《康熙字典》中的难字,后来他又抄录了《百花诗》、《百药谱》、《茶经》等等。绘画是鲁迅小时候的一个爱好。每天他很快地背好老师规定的书后,便拉开抽屉,拿出一本闲书放在里面,然后伏在桌上偷偷看起来。这“闲书”往往是画谱,有时是“绣像小说”。当时鲁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纸蒙在小说或画册上,然后将上面的画描下来。他曾描下成册的《荡寇志》和《西游记》。
童年鲁迅对绍兴兴盛一时的民间文化活动——社戏、赛会十分入迷。后来他写过《社戏》、《五猖会》、《大吊》、《无常》等篇章,都与此有关。他接触这些活动都是在外祖母家——平桥村和皇甫庄。皇甫村的社戏年年有《火烧自莲寺》。开演前,一个演员扮演鬼王,村中小孩可去扮小鬼,拿着响叉,跟着鬼王,威风凛凛地到坟头上去招魂。鲁迅也曾千方百计地骗过家里,偷偷地去扮演小鬼。鲁迅还特别喜欢“无常鬼”这一形象。他觉得这无常鬼既像鬼又像人,既讲原则又通情理,既可怕又可爱。几十年后,他还专门写文章说,“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鲁迅最早收藏的画册是一位长辈送给他的《二十四孝图》。上面讲的是古人尽孝道的典型事迹,流传很广。鲁迅听大人依图讲完了24个故事之后,大为扫兴,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落了空。他原以为当个孝子并不难,无非是听话、从命、长大之后好好侍奉父母而巳,看了这本“孝子教科书”之后才知道难到几十几百倍。
最使鲁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在《老莱娱亲》中,有一个本该拖着拐杖却偏要拿个“摇咕呼”装作跌倒啼哭来取悦父母的老莱子,鲁迅觉得这简直是侮辱孩子,将肉麻当有趣。《郭巨埋儿》说的是汉人郭巨家贫,便想埋了3岁的儿子节省下口粮喂养老母,结果挖出一坛黄金。
鲁迅后来写文章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坛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鲁迅13岁那年,周家发生了大变故:祖父被捕下狱,父亲又患重病。势利的亲邻白眼相看,几十亩产田全被占去,鲁迅和弟弟周作人不得不一度被寄养在大舅家。回来后,作为长子的鲁迅开始奋力支撑起这个家。
17岁时,鲁迅考入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在这里他初次接受西学,逐渐受到了早期进化论的影响。之后,他举债读书,到日本去留学。
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那里他认识了滕野先生,后来因受一部侮辱中国人的日本影片的刺激,他放弃学医,改为从事文学活动。
1909年,鲁迅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后,又连续发表小说《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更深入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他塑造的主人公阿Q,是一副令人心酸的奴性形象,可以长久提醒每个中国人。
1920年-1926年,鲁迅先后在北京八所大中学兼课,成为广大革命青年敬仰的导师。除《呐喊》小说集外,他还撰写了收在《彷徨》中的11篇小说;出版了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为培育文艺新苗,广泛制造“批评社会,批评文明”的进步舆论,他发起并领导了莽原社和未名社。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政府所迫害,从此鲁迅便过上了东躲西藏的逃亡生活。
在动荡的生活中;他依然用自己的“匕首”、“投枪”式的笔,与反动政府做不屈的战斗。激励中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科学自强的理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上海,仍坚持用笔战斗,以杂文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黑暗势力批评国民党政府的各项反动政策。鲁迅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了不起的榜样。
第二篇:(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影响巨大的艺术家瓦格纳
1813年5月22日理查德·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雅尔,全家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中工作。幼年时期,瓦格纳可以自由出入剧院,并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天长日久,在这位未来戏剧家的幼小心灵中渐渐地点燃了戏剧创作的火种。当瓦格纳14岁的时候,竟然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大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这部戏剧虽然明显地带有莎士比亚悲剧的印记,但作为一部少年习作,的确令人惊叹。瓦格纳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并不太早,11岁才开始学钢琴。由于听了威柏亲自指挥的歌剧《自由射手》又使他对音乐的兴趣由钢琴转向歌剧。使瓦格纳立志走上音乐道路的真正动力还是贝多芬的音乐。1828年,在莱比锡布商公所的音乐会中,瓦格纳第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作品。充满热力而又富有进取精神的音乐使瓦格纳大为震惊,他第一次感到音乐的伟大,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无穷的力量。1829年,瓦格纳在莱比锡剧院观看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史诗般宏伟的音乐使他再也无法摆脱这门艺术的吸引力。瓦格纳立志作曲,并以贝多芬为指路明灯,开始踏上探求音乐艺术的征途。
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瓦格纳于1831年随托玛斯教堂的音乐家梯沃多·魏利格学习和声、对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促使他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掌握了这些理论,并且用之于实践。1832年,瓦格纳创作了《C大调交响曲》由于这部件品在莱比锡上演获得成功,使瓦格纳在音乐界的地位有所改善。紧接而来的机遇,又使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出现新的转变。1833年,瓦格纳应威尔茨堡剧院的邀请,担任了该剧院的合唱指挥。不久又先后在柯尼堡和里加歌剧院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广泛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歌剧作品,并通过演出实践,逐渐地摸索到歌剧艺术的特殊规律和当时流行的不同流派歌剧的艺术风格。歌剧院的工作,使瓦格纳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不但提高了指挥能力,而且在歌剧创作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在此期间他写了两部歌剧:《女奴》和《恋禁》。尽管这两部作品还比较幼稚,但它们却打开了瓦格纳毕生从事的歌剧创作的大门。在柯尼堡剧院工作期间,瓦格纳与女歌剧家米娜·普兰纳结成夫妻。
1839年瓦格纳来到巴黎。巴黎是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之一,瓦格纳久已仰慕这块土地。并希望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但事与愿违,他完全被人材济济的“海洋”所湮没了。瓦格纳没有获得上演自己作品的权利,只能以抄谱来糊口求生。在巴黎的三年,是瓦格纳一生中最贫困的时期。他曾因鞋底破洞,买不起新鞋而无法外出。他甚至连最便宜的剃刀也买不起,并常常饥肠辘辘。在他的自传《我的生涯》中,瓦格纳曾写过下面一段令人伤心的回忆:“有一天,我走到贫乏的尖端。由于真的身无分文,很早我就奔出屋子,一直步行到巴黎。因为我根本没有钱可以买票坐车。我一直盼望着,即使能弄到五个法郎也是好的。于是我整天在巴黎街头游荡着,直到黄昏。最后我的使命还是落空,不能不照原来那样,再步行回到缪顿”。
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挫败瓦格纳的创作决心。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中,以惊人的毅力写完了两部歌剧,一部序曲和数首歌曲。
他广泛纳交社会上的文化名流,以此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作曲家李斯特、柏辽兹和诗人海涅都是瓦格纳经常往来的好友。
1842年初,德累斯顿歌剧院准备排演瓦格纳在巴黎完成的歌剧《黎恩济》,于是,瓦格纳启程回国,投入了这项工作。同年四月,《黎恩济》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瓦
格纳一举成名,这使他生平第一次体验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黎恩挤》的成功引起了德累斯顿剧院对瓦格纳的兴趣,他的另外两部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与《唐豪赛》也相继在该剧院上演。在此期间,瓦格纳还被任命为德累斯顿剧院的指挥。
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势十分高涨,瓦惭钠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场革命。他在《人民报》上发表了题为《革命》的文章,把革命描写为伟大的女神:“她乘潘风嫩的翅膀奔驰着,高高地昂着那被闪照着的头,右手持剑,左手持火炬,目光阴黯、冷淡而带怒气,但是对于那些敢于正视这黯淡的目光的人,它却发射出最纯洁的爱的光芒。”瓦格纳不但慷慨陈词,以笔墨投入革命,而且投身到战斗第一线。他参加了1849年5月发生在德累斯顿的一场街巷防御战。当时,炮火连天,形势十分危急。瓦格纳不顾生命安危,和战士们一起反击政府的军队。战斗期间,瓦格纳还冒着枪林弹雨在墙上和篱笆上张贴革命传单,并且还在克雷斯托夫塔上坚守了两昼夜。结果,革命遭到了镇压,瓦格纳也遭到了追捕。德累斯顿的街巷上到处可以看到逮捕瓦格纳的通缉令:“本地皇家司乐官理查德·瓦格纳,因参加本地发生的暴动,应受法律审判,但至今尚未得获。特提请一切警察机关注意上述情节并请如在贵区所辖的地区找到瓦格纳本人,立即予以逮埔并通知我处。”
这样,瓦格纳不得不逃离德累斯顿。在魏玛,经李斯特的帮助,他获得了一份假造的护照,离开德国国境,逃往瑞士苏黎胜。
1849年秋夭,瓦格纳来到苏黎世,从此,开始了十二年的流亡生活。当时,他没有固定的工资,靠朋友的资助和少量的其它收入来维持生活。但瓦格纳生性好挥霍,因此,到瑞士不到五年,他就背上了一万法郎的巨债。不久,瓦格纳应伦敦爱乐协会的邀请,到伦敦指挥演出了八场音乐会,一度收入非常微薄。这对负债累累的瓦格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愤怒地把伦敦比作一座“地狱”。在国外最初的几年中,瓦格纳不但清贫困苦,而且病魔缠身。1852年至1855年间,他先后染上疟疾和丹毒。这两次大病严重地批残了瓦格纳的身体,他在给朋友乌利希的信中说病痛使他难以忍受,几乎把他毁了。
在瑞士的最初几年中,瓦格纳的生活道路虽然十分艰苦,但他山诞到了一些幸运。在苏黎世,他一方面从事理论写作和作曲,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生活,他又将大部分的精力灌注在指挥事业上。他积极参与“大众音乐协会”的演出活动,除了指挥以外,还为贝多芬的作品和他自己的歌剧序曲写一些启蒙性的解说。瓦格钢由于广泛地参加音乐会活动而吸引了一大批他的崇拜者。他们给瓦格纳以经济上和舆论上的各种支持。在这些人中,有一对实业家夫妇成了瓦格纳在瑞士期间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就是奥图·成森水克伽他的夫人玛蒂德·威森东克。
1852年2月,瓦格纳在“大众音乐协会”组织的音乐会上指挥了贝多芬的作品,当时在场的威森东克夫妇听了瓦格纳指挥的作品后深受感动。他们醉心于瓦格纳的指挥艺术,通过一位德国逃亡律师认识了瓦格纳。奥图·威森东克是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大富翁,同时,他也是一位真正理解艺术、富有理性的人物。为了帮助瓦格纳解脱当时的经济困境,财力雄厚的奥图·威森东克给了瓦格纳七千法朗的贷款,并在其他方而给予他许多无私的援助。1853年初,瓦格纳主办了为期三天的“苏黎世音乐节”,其中中大半费用都由奥图负担。在生活上,奥图屡次支付瓦格纳休假旅行的费用,这使他能够在流亡期间开阔眼界。奥图不但在金钱上支援瓦格纳,而且几年后还买了一栋建在自家隔邻的房子供瓦格纳居住。1857年春天,当瓦格纳搬进这栋新居后,立刻写信给李斯特,讲述新生活环境给他带来的喜悦。他写道:“工作桌放置在一个大的窗子前面,外面可以看到湖水和阿尔卑斯山,真是太美了。”
瓦格纳还因为与玛蒂德·威森东克夫人的志同道合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玛蒂德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哲学、文学、音乐都有一定的见解。瓦格纳十分仰慕这位不寻常的女子,时常在黄昏五点到六点钟之间出现在玛蒂德的客厅里。因此,瓦格纳戏称自己为“黄昏客”。他把玛蒂德引为知己,经常和她在一起讨论艺术和人生。在共同的信念和艺术爱好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日益深厚的友情。瓦格纳于1853年6月创作了一部。《降E大调奏鸣曲》献给威森东克夫人;又在歌剧《女武神》前奏曲的靡页上写下“G.S.M”(“祝福玛蒂德”)的字样作为该曲的献辞。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过程中,也凝聚了他们无比深厚的友情。在离开威森东克夫妇后的几年中,瓦格纳曾经在给玛蒂德的信中写道:“对于《特里斯坦》能够完成,我将永远由衷地感谢你!”瓦格纳与成森东克夫川的关系一直保持了六年,他称这段时期为“鲜花盛开的日子”。1858年4月,由于瓦格纳的妻子米娜私自拆阅了他给玛蒂德的一封信,而在威森东克家引起了一场**。从此以后瓦格纳的处境十分为难,他忍受不住无休止的争吵,终于在8月17日离开威森东克夫妇的住地,迁居威尼斯。
瓦格纳在威尼斯住了七个月。1859年夏末,当他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全部创作后,又离开了威尼斯,第二次来到巴黎。在巴黎期间,他为自己能够获得回国的许可而四处奔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瓦格纳终于重返祖国。
瓦林纳归国后不久,就来到莱茵河畔的比柏里赫着手创作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由于经济情况日益破落,他不得不在莱比锡、维也纳等大城市指挥音乐会,依靠微薄的收人来维持生活。1863年,瓦格纳前往俄国举行音乐会,先后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公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并得到一笔可观的收人。但是,他回国后不久又重新陷入困境,经济来源断绝,音乐会收入少得可怜,财产也被债主们没收。瓦格纳成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者,生活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他在日记上写道:“我已经完了,我将从这个世界消失。”然而,就在这途穷日末之际,瓦格纳碰上了鸿运。
1864年5月4日下午,瓦格纳被邀请到慕尼黑去见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路易二世是瓦格纳音乐的热烈崇拜者。自从他在维也纳观赏了《罗恩格林》之后,就开始日夜渴望召见瓦格纳。有一天,宫廷秘书长问国王衷心希望的是什么,国王竟然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希望见到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并声称这是他一人生中最大的愿望。当瓦格纳出现在国王面前时,路易二世象遇到了久别重逢的故友,紧紧抱住瓦格纳说:“象神那样了不起的瓦格纳兄呀!你是我许久以来一直寻找的人。我了解你的艺术。神圣的歌曲大师呀,我在我的心灵深处紧紧地跟你结合在一起呢!”路易二世对瓦格纳的一片痴情使瓦格纳获得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待遇。尊照国王的意愿,瓦格纳住进了慕尼黑附近的一座别墅,这座别墅距斯坦贝格湖边的夏宫不远。国王帮助瓦格纳还清了所有的债,并满足他一切需要。与路易二世的友谊,使瓦格纳从绝望的边缘一跃而起,成为畅通无阻的成功者。为了能安心创作,瓦格纳于1866年再次去瑞士。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1868年6月21日这部歌剧在裹尼黑首演,由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朋友彪罗担任指挥。路易二世出席初演仪式,并把瓦格纳请到自己的包厢里,并肩共赏这出歌剧的初演。第二幕和第三幕落幕时,瓦格纳在国王的包厢里,向鼓掌的观众回礼。
这部歌剧上演结束后,瓦格纳就从慕尼照回到瑞士。他在那里又度过了四年,一直到1872年,为了兴建拜雷特剧院才离开瑞士特里柏兴。兴建拜雷特剧院是瓦格纳后半生最重大的事
件之一,它与瓦格纳毕生的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瓦格纳在音乐史上品以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出现的,他以始终不渝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力量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奋斗。他反对当时意大利歌剧中常见的空洞的声乐技巧,也反对当时法国大歌剧那种表面效果的堆砌,而主张音乐应与戏剧有机地结合在一想,歌剧应该宣扬进步的社会理想。瓦格纳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音乐剧。
1849年以前,瓦格纳在创作《漂泊的荷兰人》、《唐豪赛》和《罗恩格林》这三部歌剧的时候,已经开始实践他的歌剧改革的理想,1849年以后,在流亡瑞士的最初几年中,瓦格纳则对歌剧改革的理想从理论上和美学上进行了思考。他先后写出了《艺术与革命》(1849年)、《未来的艺术作品》(1850年)、《歌剧与戏剧》(1851年)等著作,以及为三部歌剧的剧词(《漂泊的荷兰人》、《唐豪赛》、《罗恩格林》)而写的序言《致友人书》(1851年)。瓦格纳在这些理论著作中,阐明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歌剧改革的思想。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改革者的伟大魄力。他在《艺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好镜子。”“只有在我们的伟大的社会运动的肩上,真正的艺术才可能从文明化的野蛮的状态中上升到它应有的高度。”《歌剧与戏剧》是瓦格纳一生中最主要的一部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阐述了把多种艺术综合为一体的艺术理想,他把自己的音乐剧称做《未来的戏剧》”他认为当附的歌剧已误人歧途,音乐在歌剧中本来应是表现手段,却变成了目的,而戏剧本来应该是目的,却变成了手段。他认为,在未来的歌剧中,音乐和戏剧都要连续不断地发展,而不为个别独立的曲子所打断。
瓦格纳关于歌剧改革的主张是他毕生事业的指导思想,他先后创作了八部歌剧,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实践了他的歌剧改革的理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瓦格纳一直梦想兴建一所新型剧院,这所剧院必须能够适合他的音乐剧演出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于1872年在巴伐利亚的一座小城拜雷特破土动工。
早在1837年初秋,当24岁的瓦格纳在里加剧院担任指挥的时候,就有兴建剧院的设想。由于资金问题以及逃亡国外十几年,所以,此事一直到1864年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864年,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在慕尼黑召见瓦格纳时,向他表明自己正是实现他的理想的君主。于是,聘请著名的建筑家郭特失利·曾珀设计草图,决定在慕尼黑修建。设计图十分完美,它使瓦格纳和国王都十分满意,但因为建造剧院需要非常庞大的经费,这一计划遭到巴伏利亚政府官员的一致反对。所以,在慕尼黑建剧院的希望如昙花一现,遂成泡影。
1871年,在朋友、指挥家汉斯·彪罗的提议下,瓦格纳带着妻子(后妻)柯西玛前往拜雷特镇观看。拜雷特给瓦格纳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拜富特的环境完全合于我的希望,我终于决心要住在这里,然后让我在此实现自己伟大的计划。”瓦格纳的这一计划深受拜雷特居民的欢迎,他们热切希望着一计划能早日实现。由于民心所向,各方面的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依照他的朋友、天才的钢琴家陶吉格的建议,瓦格纳准备发行三百达拉的支援证券,以此募捐集资。陶吉格,1871年把此计划付诸实施,但因中途不辛身亡而未能完成。然而了这一倡议已被继承下来,在曼海姆一带的“瓦格纳协会”和包括国外的其他域市,一些瓦格纳崇拜者群起效法,终于筹集了三十万马克的资金,相当于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埃及国王捐一万马克,汉斯·彪罗丛自己的演奏会收入中捐出四万马克,以及瓦格纳自己的演奏会收入四万七千马克。1872年5月22日,正当瓦格纳59岁生日那天,剧院的奠基式在拜雷特隆重举行。瓦格纳在宴会上讲了话;并指挥了贝多芬第九交响
曲的纪念演奏。这项工程在中途因资金消费一光而遇到了危机。直到1874年初,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认捐了三十万元马克,再加上瓦格纳自己开音乐会得来的十七万马克的收入,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874年4月,瓦格纳全家迁进拜雷特,住在一座命名为“梦幻庄”的别墅里。这座别墅离剧院很近,瓦格纳时时刻刻注视着剧院的兴建进程,并积极筹备庆祝剧场落成的公演。在剧院还未竣工的1875年,歌唱家已云集在拜雷特排练《尼伯龙根的指环》了。1876年8月,瓦格纳终于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尼伯龙根的指环》三部剧在新建的拜霞特剧院首次上演。剧院的落成和这部歌剧的上演,吸引着各界人士光临拜富特。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巴西皇帝彼得二世,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都出席了公演。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家也前来庆贺和观赏。李斯特来自魏玛,圣-桑来自巴黎,柴科夫斯基则从俄国远道而来。
拜雷特剧院落成后,瓦格纳开始着手创作他最后一部歌剧《帕西发尔》这是一部宗教神秘剧,它深刻地体现了瓦格纳晚期皈依宗教的消极的世界观。瓦格纳于八十年代初写过一篇题为《艺术与宗教》的论文。他在论文中断言音乐只有和宗教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而《帕西法尔》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1881年春,瓦格纳赴柏林参加《神异的黄昏》的公演,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瓦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瓦格纳重返拜雷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瓦格纳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日死于威尼斯。
第三篇:(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一代画才徐悲鸿(范文模版)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的一座滨河小镇上。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自幼喜爱绘画,靠自学成为当地知名的画师。除了绘画外,他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他一生鄙薄功名,不求闻达。徐悲鸿六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但父亲却不允许他学画。有一次,徐悲鸿求一个人画了一只老虎,他拿回家悄悄地照着临摹,不料被父亲发现了。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要想成为一名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要养成勤奋读书的习惯。”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9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父亲才开始教他每天临摹一幅吴友如的人物画。吴文如是清末著名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间描绘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卉乃至千军万马。
有时,父亲带着他沿河边散步,引导他欣赏和观察大自然,还经常教他写生,画父母、兄弟、邻人、乞丐„„但当时,百姓民不聊生,一个画家是很难依靠画画维持生活或找到职业的。因此,父亲对他学习画画并不抱有多大希望。
幼年时徐悲鸿的家乡连降暴雨,庄稼悉遭吞噬,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年仅十三岁的徐悲鸿不得不随父到异乡卖画。三年后,因父身染重病回到家乡,作为长子的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久,父亲在贫病中去世,而家里却连安葬费都没有。徐悲鸿不得不含泪向亲戚借贷,十九岁的他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为了养家,他不顾辛劳,同时兼任三所学校的美术教员,仍是薪水菲薄,难以度日,不得不离开家乡到上海去寻找出路。但因年纪尚幼,因此屡屡碰壁。在盘缠用光的情况下,流落街头,在极度失望中,回到了家乡。但在家乡依旧无法糊口,再次赴沪,到商务印书馆求职,本来已答应让他为教科书画插图,可第二天却又拒绝了他。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徐悲鸿踉踉跄跄地跑到黄浦江畔,望着滚滚的江水,绝望地在岸边徘徊着,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是纵身一跃,从此万事皆休,还是继续在苦难人间挣扎,与命运搏斗„„就在他彷徨之时,一只大手牢牢抓住了他的肩膀,这个人就是在徐悲鸿生命关键时刻出现的挚友黄警顽。
善良的黄警顽十分同情朋友的遭遇,尽管他只是一个月收入十几元的穷职员,然而他还是爽快地收留了徐悲鸿。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合盖一条又破又薄的棉被,吃饭两个人也在一起,这让徐悲鸿非常感动,打心眼里感谢这位好朋友。这期间,他每天都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他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不但深受启发和教益,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不向贫困低头,不向邪恶势力屈服,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的信念。
不久,黄警顽为徐悲鸿找到了一份绘制武术挂图《谭腿图说》的差使。徐悲鸿晚上设计勾画草图,白天修改,足足干了半个多月,才完成了这100多幅挂图。这套挂图不久即由中华图书馆出版发行了。徐悲鸿第一次拿到了30块大洋的稿酬。
有了这笔收入,生活暂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徐悲鸿没了后顾之忧,学习更加刻苦了。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他去拜访上海有名的油画家周湘。徐悲鸿坦诚而直率地向周湘先生谈到自己想学习西画,把西画的创作技法运用到中国画之中,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的想法。他的这些独到的见解得到周湘的重视。徐悲鸿也为自己能结识这样一位画家而感到高兴。第二次去
拜访周先生时,他带去几幅自己创作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请周先生指教。周先生看完作品,非常高兴地对他说:“你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只要刻苦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画家。”
同时,周先生也直率地指出了徐悲鸿作品中的一些缺点。他还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些名画让徐悲鸿欣赏,仔细地给徐悲鸿讲述西洋画的历史和欧洲的各个绘画流派。这使徐悲鸿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因为工作尚未落实,前途尚难预测,徐悲鸿决意到文化古都北京去闯荡一番。临行前,他精心画了一幅奔马图,准备托来上海洽谈生意的宜兴同乡唐先生带回去,以酬谢曾经热心帮助过自己的乡亲。在唐先生住的旅馆里,徐悲鸿碰上了富商黄震之。黄震之无意中拿起徐悲鸿带来的奔马图,立刻被深深吸引了。他惊奇地说:“画得好,这幅画看似漫不经心,一挥而蹴,实则构图巧妙,章法细密,立意新奇。只是这位徐悲鸿先生现在何处?我在上海算得上是比较富有的收藏家,怎么从未听说过这位画家?”
当他听说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就是徐悲鸿时,感到十分惊讶。他得知徐悲鸿在上海的处境后,十分同情,热情挽留徐悲鸿继续留在上海,衣食住行全部由他解决。
1916年,徐悲鸿生活安定了下来,住在“哈同花园”。在这里他结识了端庄大方、颇有才学的蒋碧薇。徐悲鸿对她心生爱慕,蒋碧蔽也心似于这位年轻人,为他的才华所动容。可是她早就和苏州的查家订有婚约,毁婚又十分不易,因此徐悲鸿不得不带着她远走高飞。1917年,这对热恋中的情人登上了开往日本的海轮,在那里,他们开始了共同的生活。
一年后徐悲鸿回国。经康有为介绍,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都北京。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使他开阔了眼界,汲取了营养。他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画出了不少山水人物画卷,并借此机会畅谈理想,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1920年,徐悲鸿考进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开始了留学生活。在法国,徐悲鸿亲眼目睹了卢浮宫里珍藏的艺术瑰宝,里面有“维纳斯”的雕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和公元前2世纪的石雕“胜利女神”。在这些艺术珍品面前,他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同时也使他的艺术创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27年,徐悲鸿结束留学生涯回到上海,成为当时美术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的绘画取法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大力倡导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他总结出“新七法”,强调“尽精微,致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借助他在教育界的权威地位,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这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1000多年间勾线填色彩这种绘画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绘画法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20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其影响之大是不可否认的。通过在国外举行的1年零7个月的“中国近代绘画展”的巡回展览,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在世界艺坛上为祖国文化树立了威信。
抗战期间,徐悲鸿时刻心系祖国安危,多次用绘画表达一腔爱国热血。他创作了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歌颂了战士们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1932年1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驻沪十九路军英勇抗战,徐悲鸿激情满怀,作
国画《雄鸡》,落款“雄鸡一唱天下白”,来鼓舞士气。
徐悲鸿还热心帮助后进,著名的画家蒋兆和、吴作人、王临乙、吕斯百、傅抱石都得到过他的教导。他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当年中央大学学生团体“野马社”处在极端困难时期,他亲自画了一幅四蹄奔腾的野马图,送给该社,并在画上亲题“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穷荒有尽头”的诗句,鼓励学生坚持斗争和树立必胜的信念。
1946年,因兴趣爱好、人生观等方面的诸多不同,徐悲鸿与蒋碧薇离婚。同年,与自己的学生廖静文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徐悲鸿担任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51年,因劳累过度,他患脑溢血住院4个月。
1953年,徐悲鸿病逝于北京医院。周恩来、郭沫若前往吊唁。
第四篇:名人成长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比尔.盖茨与父母
比尔.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
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廖昌永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你一定久仰过著名作家——张海迪的大名吧!她是怎样从一名残疾人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呢?她是怎么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吧„„.。
在五岁时,这个只能用画笔来描绘一串串梦想的时候,厄运就无情地降临在他身上,残酷的剥夺了她的自由。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她的美好人生就从此毁灭了吗?不!我们的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了她的轮椅梦!
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他们都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挫折与困难,要知道自强是更珍贵的财富,因为成功是狡猾的,它不会轻易出现在你的面前,他躲在勤奋的背后,他藏在坚强的旁边。“天道酬勤”,意外的收获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要靠自己去创造,去努力。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
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
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
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
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
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
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
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
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
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
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篇:名人成长故事2000
乔布斯的奇迹一生
他是一个硅谷传奇,几经沉浮,屹立不倒。
他创造了“苹果”,在事业达到顶峰时被扫地出门,但12年后,他卷土重来带领“苹果”屡屡推出革命性产品,从Mac、iPod、iPhone到iPad。他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
他就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苹果董事、前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坎坷人生路
他是一个弃儿,养父母都是蓝领,用尽全部积蓄换得了乔布斯六个月正式的大学生活。退学之后,他失去了宿舍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为填饱肚子去捡可以换5美分的可乐罐,在星期天晚上走七英里的路程只为吃一顿免费饭。
即使在这样艰难地境遇里,乔布斯仍然坚持在大学里学习了十八个月。期间他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 学会了怎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十年之后,这些东西全被设计进了第一台Mac——第一台使用漂亮印刷字体的电脑。
二十岁的时候,乔布斯开创了苹果公司。经过努力的工作, 十年之后, 这个公司发展到了拥有当时最好的产品、雇员超过四千名、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但就在乔布斯接近而立之年、事业辉煌的时候,他竟被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乔布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他创立了NeXT和皮克斯公司,皮克斯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在后来的一系列运转中,苹果收购了NeXT, 所以乔布斯又回到了苹果公司。乔布斯此前在NeXT发展的技术对苹果后来的复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就在乔布斯事业开始迎来“第二春”的时候,厄运再一次降临到了乔布斯的身上——他患上了胰腺癌。在他生命最后的八年时间里,乔布斯并没有消极待死而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再次将苹果公司推向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巅峰。
乔布斯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只要你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热爱你所做的事情,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到底应该向乔布斯学习什么
乔布斯将与爱迪生、爱因斯坦一同被世界铭记。——纽约市市长、彭博社创始人迈克〃布隆伯格
苹果失去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神奇的人物。——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
……
自从乔布斯死后,各种对乔布斯的总结性评论铺天盖地而来,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把乔布斯誉为一个引导创新的杰出人才。
从这些评论中,好像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等式: 乔布斯=创新
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创新→乔布斯的成功。
其实,这个等式或者这个因果关系都有些误导。乔布斯的成功归根到底不是因为创新:他没有发明电脑;他也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也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更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也许,把他和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一起比较不是很合理,因为爱迪生是个发明家,发明创造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而爱因斯坦更是把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但是,他虽然没有发明电脑,他却把电脑做得更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他虽然没有发明MP3播放器,他却把MP3播放器做得更精致,让人爱不释手;他虽然没有发明智能手机,他却把iphone做得更加功能强大并且引领时尚;他虽然没有发明平板电脑,他却把平板电脑做成了老少皆宜、游戏办公皆可的的大玩具。
所以,乔布斯引领苹果成功的真谛不是创新,而是精益求精。用过苹果产品的朋友都应该有同感,所有苹果产品的设计从外观上都很人性化,很结实,很时尚,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的设计高出太多。
使用苹果产品,虽然用的是10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但一样还是上上网写写文案,或者虽然用的是650美元的手机,但一样还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产品没有创新,只不过是更加精致的产品,给予用户更美妙的体验罢了。
所以说,乔布斯的成功公式更贴切的应该是: 乔布斯=精益求精
或者说,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 精益求精→乔布斯的成功。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实际上并不需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如果能够把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更加“精益求精”,一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乔布斯经典语录
1.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
2.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变得卓越并不艰难——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你会发现生活将给你惊人的回报。
3.我认为,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成果还不错,那么你就应该试着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而不要长时间地沉溺于现有成绩。要搞清楚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4.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仰。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
5.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去寻找一个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让你感觉充实的事业。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充实。
6.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