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角亭课改扬特色黄梅县联教谱新歌
八角亭课改扬特色黄梅县联教谱新歌
——黄梅县八角亭楹联中学联教进课堂记事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李一雄
2011年11月29日,黄梅县学校联教经验交流会在黄梅县八角亭中学隆重召开。这次县联教经验交流会,有县组织部、县文联、县教育的领导出席会议,有县联会的专家和部分乡镇楹联分会的代表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黄梅一中、大河镇一中、濯港镇一中、黄梅二中、实验中学、孔垅镇一中等中学的代表出席联教进课堂经验交流会。
经验交流会开始前,与会的专家和老师听取了八角亭楹联中学吴贤贤老师上的一堂对联教学公开课。这堂课内容是名词、数词的对仗规则。课堂上,首先,学生听读小田汉的对联故事后,结合对联故事说出了小田汉词语对仗的精妙之处。其次,在佳联共赏中理解词语对仗的“宽对”和“工对”,同时通过三副对联的比较,加深了对名词、数词尤其是名词“宽对”和“工对”的理解,使学生理解了什么叫 “宽对”和“工对”。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是课堂练习时学生的讨论、争辩,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这里仅举一例以示说明。如根据下面语言材料组织的一比上联,请运用对偶知识依照提供的语言材料组句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是:
一同学很快对出“秋日山似画中行”,另一同学赶紧站起来说:“‘山似画中行’跟主题相偏离,主题是‘人游山中’,因而我认为应改为‘秋日人似画中行’为好。”“用‘秋日’也不行。”又一学生说道。老师问为何用“秋日”不行?“‘日’与上联中的‘水’同为仄声字,不符合平仄规律,应为‘秋山’,同时,尾字‘行’也应改为‘游’更为准确,因为,‘游’字含闲情雅致的心情赏玩,而‘行’字没有这样的内涵在里面,因此,我认为下联应是‘秋山人似画中游’。”这一紧张而又急烈的争辩过程,获得了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满堂喝彩。纷纷赞叹说,八角亭楹联中学的联教真是抓得扎实。
公开课后,由八角亭中学、大河镇一中、濯港镇一中、黄梅二中、实验中学、孔垅镇一中等中学进行联教进课堂经验交流汇报。八角亭中学李一雄老师以“楹联中学盛开联教花”为题,交流了八角亭中学在创联教特色,扬课改新风的道路上,是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楹联教学的特色之路;大河镇一中吴红芳老师以“对仗生情趣,古韵入课堂”为题,介绍了自己把对联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实验中学徐北平老师作了“黄梅县实验中学楹联工作十年回眸”的经验交流„„经验交流结束后,县教育、县文联、县组织部的领导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我县联教进课堂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希望,希望我县联教进课堂这一成果能在全县各级中学及县直小学全面铺开,使我县的联教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最后,县联会会长邓玉虎就联教进课堂的工作进展作总结。
这真是“八角亭课程改革扬特色;黄梅县联教篇章谱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