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

时间:2019-05-14 05: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

第一篇: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

一树繁华次第开

——鲁迅散文风格新论

郝静怡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9)

“风格——这乃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风格的最后胜利乃是确

①立精神上的接近。”,风格,是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中集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特点,是杰

出的作家的成功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享受,作为审美标志的风格,是一个美学范畴,作品只有具有了这样那样的风格,才能有突出的个性,展现作者的棱角,甚至是带领读者走入一个明朗清晰的创作世界,易于吸引读者,沟通文学创作者与接受者。如果说一部作品就是根植于作者精神土壤的一棵大树,那么有了风格的存在,才使得得它层次分明的开出一树繁华。

鲁迅的散文自有其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便是其作品风格的体现,这里我们所指的散文,不仅包括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还因为鲁迅先生在作品结集出版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来束缚他的写作,所以这里的研究对象还应包括散见在杂文集、小说集和散文诗集中那些偏于抒情和叙事的篇章,像《野草》中的《风筝》及杂文集中的《忆刘半农君》、《女吊》等这些晚年回忆性散文,但其中蕴藏的鲁迅散文的诗学研究价值是永恒存在且不可估量的。这些作品不仅蕴藉深刻大开大阖,而且幽默诙谐涉笔成趣,在嬉笑怒骂间又能锋芒直指犀利孤绝,种种美学风格构成了一个奇瑰多姿的创作世界,本文拟就鲁迅散文的风格做一次新的探究,轻叩伟大灵魂美的门扉,一窥神圣的精神世界,去采撷次第开放的精神硕果。

一、沉郁深刻 蕴藉有力

鲁迅的散文是沉郁而深刻的。沉郁的美学风格,最早见于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后来被归结为对杜诗风格的一种代表,说得是文章深沉有力,情绪沉凝,鲁迅先生以忧国之思,毕生战斗,着力疗旧国民的灵魂,抨击封建腐朽,其情感深挚奔涌,每欲喷薄,然而,鲁迅自幼年由小康而堕如困顿的经历,看遍了世态炎凉,加之不断受来自各中力量的中伤,使得他又能超然的面对不平和冲击,情感有在各种复杂的原因的交互影响下被压抑和克制,以致每每我们读起鲁迅的散文的时候,表面看来是平稳的,却总能感觉到深藏在其中的汩汩脉动,那种情感的丰沛是隐性的,这便形成了一种沉郁与深刻,这些作品是需要向深处去开掘的,越是研读越可以与作者灵魂相沟通,也才能越加感受那种令人心魂为之震颤的凝缓的思想力量。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本段出处是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为鲁迅声讨反动军阀的一篇战斗檄文,从中我们读出了沉默的力量,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爆发,刘和珍等徒手请愿的女学生,在反动政府的门前喋血,鲁迅先生怀着对“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深沉的爱与对残暴统治者强烈的憎恶,写下了这篇文章,赞颂着这些女子的勇毅,情感深刻沉郁,每一字都蕴含着一种力量,虽然是不知道还有什么话可说,去隐含万语千言,字字重逾千斤,那便是沉默的力量,也是先生要传达给中国这个一贯沉默的民族沉默的人们的,全文没有呼号式的语句,也不做任何夸张,却在文字下面隐含着荡气回肠,回环跌宕的力量,清楚扼要,简洁有力,②

对反动统治进行满含愤怒的声讨,歌颂为革命而死的青年的同时,让更多的有志青年继续前

行,这无疑在地底奔涌的长河,承载永不枯竭的战斗力量和沉郁深刻的美学风格。

鲁迅的散文是蕴藉而有力的。蕴藉的风格,最早见于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这里的“酝藉”

又做“蕴藉”,韵是酝酿之意,因此蕴藉便用来指文章余韵深厚、蕴蓄悠长的美学风格。鲁

迅的散文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代表,那种读起来平淡无奇,却又像冰山之下的火焰,温凉皮肤

下炽热的脉动,在看不见的地方奔突汹涌,凛然之气自然的凝结,如果说作者的格调决定他

文章的风格,那么这种风格就是一个人整体精神世界的完美呈现。作为文字战士的鲁迅,他

是善于在文章中流出余韵的,这种余韵是必要的,发人警醒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

样的文字: ③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

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

他们的时候的。

平缓的语气只是在叙述,而留给我们的就是深深的思索,柔中蕴钢,更见情感真挚为青年的痛心。这篇文章写于1933年,为了纪念白莽、柔石等“左联五烈士”,他们因倡导无产阶

级文学而被国民党反动统治残忍绞杀,“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平淡的一句话里,蕴

含了深重的痛惜与谴责,鲁迅在文中交代了与这五位青年人的接触,让人们了解到就是那样

鲜活的可亲可爱的生命丧生在了屠刀下,鲁迅当时也是处于一种“未敢翻身已碰头”的白色

恐怖之下,因此,文章笔法不得不婉曲含蓄,以表达更深的思想情感,传达对这个不能喘息的世界的憎恨,然而夜正长、路正长,人们需拨开层层血污,迎着光明不懈向前,青年们的血不会白白流走,总会冲刷这世界的污浊和泥泞,先生没有这样说,但字里行间传达给每一

位读者的就是这样含蓄的力量,这也是这篇散文蕴藉有力之所在。

二 举重就轻 幽默谐趣

鲁迅的散文是具有幽默诙谐的风格的。“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

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又笑之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缓,有的是

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最上

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

于感情。”。幽默,作为之一种美学风格,不仅是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碰撞,更是

精湛的艺术功力表现。作为鲁迅创作的重要总体风格,幽默当然也表现在他的散文中:

“幽默”一倾于讽刺,失了它的本领且不说,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长远,流年也大致顺利的,但愈

堕愈近于国货,终将成为洋式徐文长。当提倡国货声中,广告上已有中国的“自造舶

来品”,便是一个证据。

1933年3月8日,鲁迅以笔名何家干在《申报·自由谈》发表了文章《从幽默到正经》,这篇文章任意而谈,表达主观情感,颇具散文风格,开篇便笔锋犀利的讽刺了中国的“自造

舶来品”式的文章,并以此为引讽刺和谴责那种对外“不抵抗”,对内残忍绞杀的反动行径,“幽默”的含义被他们扭曲理解和利用,衍生出打着“正经”旗号的“刻毒”。鲁迅是幽默的,老舍是幽默的,张天翼也是幽默的,然而不同的是鲁迅的幽默诙谐是绵里藏针的,以一

种玩笑的方式在战斗,生动的幽默给予对方已回击,无从反驳,无从叫苦,像一记记的鞭笞,④

绵绵的抽打下去,让读者莞尔一笑的同时,发现这幽默的对象已经体无完肤无所遁形了,表

面上不起眼不见伤不见血,其下痛入骨肉无从安抚,这便是幽默的力量,谁能说这不是一种

有力的武器呢。

鲁迅的这种幽默又是举重就轻的。以浅显的令人发笑的方式传达深刻的道理,蕴含无穷的力量: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

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

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

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这里的笔调看似漫不经心,着以调侃的笔墨,然而却往往让人读后笑不出来,因为这

其中实在蕴含有更深的内容,这一段文字出自散文《狗·猫·鼠》,写于1926年,当时的鲁迅因受迫害而南下厦门大学任教,在厦门的几个月里他仍然看到的是各种文

人虚伪阴险的嘴脸,与之前的空气没有任何不同,因此在被中伤和主动抨击中持续战

斗,本文回击“文学评论派”“党同伐异”的“正人君子”行径,讽刺他们奴性十足的猫的媚态,将战斗的犀利融入讽刺幽默的语言中,在万生园里的动物,各个影射在人的身上,百态横生,就是一场猴戏。而同样,在《再谈香港》的幽默中,鲁迅也已

轻松自嘲的口气,讲述了香港这样的“畏途”,在船上的行李被任意翻查、盘剥,那

些被殖民地的染缸熏黑了的洋奴,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让人感到可笑可悲的同时,深深的感慨,畏途之艰难,同时又想到鲁迅身处的“死地”,那么在途中的盘查与索

贿,之事比之恶毒的中伤与攻讦,那么那种“我倒要试验一下究竟怎样”的心情,就

是在调侃之中夹杂着无奈与苦涩,引起读者根深的思索。鲁迅的幽默的这种举重就轻,不仅是高妙写作技巧的集中体现,更为其散文幽默的风格,添上华丽的一笔。

三、素朴明丽真挚舒徐

《朝花夕拾》短短十篇文章,每篇文章着墨不多,却显得纤尘不染,端方素朴,这种素

朴却又不显陈腐,而是一笔一画清清楚楚,用白描的笔法点染而开的,正是明丽自然的江南

水乡,旧式风情,也就是在这短短的一本回忆散集中,作者前半生的经历思想的起折,人世

浮沉,都尽现其中。我们在阅读时不仅会折服于那种清透干净的笔触,又惊异那种平实中丰

满疏朗的艺术功力。如同水墨丹青,多一笔则赘余,少一笔则太寡淡,就素朴明丽中渗透着

真挚的情感,不仅《朝花夕拾》是如此,在鲁迅的其他散文作品中,也渗透着这种风韵。

我至今还不知道他的法名,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无论谁,都称他为“龙师父”,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

对人很和气,对我也很和气,不教我念一句经,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呢,穿

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饿鬼名‟,“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

候,是庄严透顶的,平常可也不念经,因为是住持,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其实——自

然 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是这样描述他的“龙师父”,这位是封建家庭为了孩子健

康的长大,而寻找的低贱身分的师父,然而在作者记忆里,这个没有法名和尚,更确切的说

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他的形象来,清晰却不浓重,而是一种被

记忆镀上光的明丽,这位温和又时有庄严的师父,给过童年鲁迅以超越世俗和封建束缚的快

乐的温馨,不教念经不教打坐,给予童年以自由闲散的纯粹的快乐,在作者记忆中长留一种

温馨和恬淡,也许是因之对更自由的世界的向往,鲁迅在这篇文章中着起笔墨来,恬然温婉,笔触是素朴的,线条是明丽的,情感是真挚的,风格是鲜明的。

鲁迅散文又是真挚而舒徐的。真挚,表现为情感的真实,深切,舒徐表现为节奏的张

弛有度,进退得宜,大多都是在闲谈天的叙述中完成了故事的讲述,人物的刻画和观念的传

达。在《无常》中鲁迅这样提到了无常鬼:

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

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

谐谈……

鲁迅的作品中有两个鬼,他们是“无常”与“女吊”,这两个形象都是被“下等人”所

热爱的,为君子之流所畏惧的,鲁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精神,那种亲切淳朴与不惜一切的复

仇都是可贵的,对无常鬼充满亲切与向往,这种可亲的情感是真挚的是对“复仇者”的“公

正的裁判”寄予的无限希望,让“正人君子”之流暴露龌龊的凶心,这种表达无疑是真挚的,就如同爱恨分明的无常,鲁迅的爱憎从来都是强烈的表达出来的,然而,这种表达很多时候

并不直接而迅捷,而是舒徐的婉转的,透过某一个形象来传达的,是寄寓在“无常”的精神

中的主观意志,这样的风格跟鲁迅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也是恰好契合的,外形散而舒缓,却

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主观意志。情感在舒徐的文字中表现的更加丰沛缓流 如活泉不见激流跳

宕,但见绵绵不绝,生机勃勃,这种情感永远滋润着鲁迅的文学之根。

第四 冷峻热烈锋芒犀利

鲁迅的散文是具有冷与热的碰撞之下产生的心之花火,他的情感是炽热的,而外部环

境却是“高处不胜寒的”,创作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心灵活动,鲁迅是冷静又是热情奔涌的,他扥思想在一个黑暗的高压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压抑与限制,然而这却不能阻止他创作中的探

求的热情,因此在“高处”独自站斗的鲁迅,文字中是带有森森冷气的,这种冷是出鞘的剑锋,是逼人的锐利的,“众人皆醉我独醒”鲁迅的疗救和战斗又充满了被压抑的热情,他

不断的解剖自己与他人,从来不惧身在黑暗中的寂寞,为高尚的歌颂,为无耻的批驳,在冷

与热的潜流交替下,激起的是巨大的创作的动力,作品中更是冷峻与热烈齐飞,精彩而有力的演绎经典。虽未环境的透骨寒冷所包围,鲁迅的内心又因青年的爱国热忱所充满,这种热

忱与冷的交锋中,鲁迅为之煎熬为之激励,可能会一时的沉凝,然而接下来就是喷薄的爆发: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

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

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

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这是《朝花夕拾·小引》中,对成书原因的一点交代,当时的鲁迅深受反动派迫害,在一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过后,深入记忆中“摘抄”出这些带着回忆性质的文章,自然环境是热的,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冷的,在冷与热的交替中,便有了文字的流淌,虽然是驱除身边的炎热,其实更是驱除心中寒冷,外部寒冷将他推入回忆中寻觅温暖,带着冷峻与热烈的复杂情感其

说是创作,还不如说是心灵的熔炉中铸造而出的精神成果。

鲁迅的散文又是闪射着犀利锋芒的,鲁迅散文是随着五四新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将诗

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杂感’这类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在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从意识形态领域里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他的文章是用来战斗的当然就少不了毕露的锋芒,无

论是对迷信庸医的揭露与讽刺,还是对反动统治的诘问和讨伐,鲁迅散文的利剑是直指整个

腐朽的社会的: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

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

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

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这段文字出字《父亲的病》一篇,作者记叙了从父亲生病到去世,自己被庸医所误,千方百计的去寻找一些不知所谓的药引,而“名医”们不但未能治病救人、起死回生,反而害了人命,表面上是对这种封建唯心医药观念的讽刺和谴责,实际上笔锋直指整个封建神会的腐朽文化,想要引起更深的疗救,“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这种忧愤的深广,笔锋的犀利,就是在揭出,全部中国人的病苦,以摧毁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鲁迅散文的精粹就蕴藏在这种犀利的锋芒之处,它是一种不可超越和忽视的风格,更是力量无穷的精神武器,为我们所取之不竭的力量之源。

注释:

[1] 高尔斯华绥,《<安娜·卡列尼娜>序》载《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3,185.[2] 杜甫;周祖诜.《隋唐五代文论选·进鹏雕表》.北京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 刘勰.文心雕龙·定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2.[4] 林语堂.《论读书,论幽默》,当代世界出版社.作者简介:

郝静怡(1988—),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大连市黄河路850号辽宁师范大学13号信箱王吉鹏转交郝静怡

电话:郝静怡:***

电邮地址:

第二篇:一树梅开爱情诗歌

触过风的温柔

赏过雪的洁白

看过云的飘逸

听过雨的天籁

可我却无法描摹

一抹嫣红的盛开

哗然绽放

暗香萦怀

那热烈,让冬雷阵阵

那奔放,让雾霾走开

而细嗅你的芬芳

方知花儿的无奈

餐风露宿

霜打心脉

哪一种淡淡风尘

不留下忧伤情怀

哪一种轰轰烈烈

不写满无尽期待

寻觅

一束光的存在迎接

手心暖的到来

却让篱墙下的背影

踟躇又徘徊

静静流年

苍老了

多少枝叶摇摆

悠悠岁月

黯淡了

多少晨昏窗台

以为扉门不开

以为月落尘埃

翩然而至的你啊

漫过四季的洗礼

终于来了!让这个冬天

惊艳着一树梅开的精彩

第三篇:春有桃花次第开优美散文(共)

春天到了,心情若春风春日,格外的舒坦。每天坐在电脑前,看论坛上的春言春语、诗情画意,我敲打键盘的手,不经意也比往昔轻快了许多,且满脑子、满身心装着的都是鲜花般的惬意。

昨夜,从某个网站上下载了一张图片,是一枝雨后或者清晨露湿的盛开的桃花。那像鸟儿一样展开羽翼的翠叶,娇嫩欲滴;那像蝴蝶一样婀娜多姿的花朵,动感迷人;最叫绝的,还是那一枝湿漉漉的粗健的桃枝,她携带着众多的“小弟兄”或者“小姊妹”们,从左边平直地伸出来,仿佛一个俏丽的女子猛然展现于春光下。图片作者也许是个缪斯忠诚的追随者,他有意无意地让无数棵桃树隐藏在背后的暗影处,像是在极力衬托这一枝桃花家族的惊丽艳姿。

原本喜欢清新、恬适的我,当时断然把它设计为我电脑的墙纸。今天早晨,再一次启动CPU,这枝盛开的桃花倏地跃于我的视野,让我惺忪的眼睛顿时闪亮。随后,我的心头被窗外袭来的春风轻轻一激,竟掠过了几句不知是何人所作的诗句:“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瑶台。夹岸三四里,尽是刘郎栽。刘郎倚桃树,佳人带笑来……”

桃花入诗,桃花入心。《诗经》上曾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形容桃花的美丽和女子的贤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盛景;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表达了自己对桃花的喜爱,东晋“田园诗人的鼻祖”陶渊明则将理想中的生活寄托于美丽的桃花,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在与桃花有关的美丽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唐代诗人崔护的故事了。相传崔护清明节到郊外春游,在一个美丽的桃花林里见到一位可爱的姑娘,便向她讨些水喝。姑娘给崔护倒了一杯水,崔护喝完后很想再与姑娘说些什么,可因萍水相逢不敢“唐突”。第二年,对姑娘念念不忘的崔护,乘桃花盛开之际又来到了这里,却见那房门紧闭而无姑娘的身影。崔护遂在姑娘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原来,那位姑娘因思念他,竟郁郁而终了。

阳春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开开得春风也笑”。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桃花来象征春天的习惯,春天至百花盛开,然而却没有哪种春天的花会像桃花这般开得鲜艳、灿烂。我国有许多地方盛产桃子,每到“桃花次第开”的季节,桃林密布,桃花遍野,花开得如火如荼,香溢得令人心醉。人们结伴而游,“人在车中坐,车在花中行”,赏春踏青,流连忘返……

沉浸在“春有桃花次第开,似是佳人带笑来”的美妙氛围里,不知不觉,我竟忘了该去上班的时间。妻子在客厅一声嗔怪,我不情愿关闭了电脑,走出书房。这时,我悄然发现,端着早餐走向我的妻子,她的眼神怎那样的轻柔,恍若一朵漂亮的桃花上正散溢着淡淡的香气?

第四篇:雪栖梅枝,开一树香散文

生命深处,总有一些感激途径芬芳,消融所有的冰霜。我微笑着,捻一缕梅香,种植心海深处。待雪栖梅枝,开一树香,芬芳冬日的清韵!——题记

落寞的繁华,不经意间,被流年的烟火凝成一帧落花的标本。夹在扉页的桃色记忆,亦被岁月的过往,浸润的湿漉漉。一路飘摇的韶华,我用初见,临摹一场地老天荒的邂逅。没有暧昧,不说离别。就让草木清香的诗行,伴一季又一季的芳菲。让爱在左,情在右,思念撒两旁。即使忧伤,亦觉温暖。

一些微澜,穿过冬的寒,如羽毛轻轻落在眉间心上。眸光,漫过流年的烟火向时光更深处追溯。青梅煮茶,把酒言欢的痕迹,在一帧清宁里复苏。那些恋恋不舍的章节,被岁月涂上一层淡淡的温暖。梅花熏香,拈一笔水墨,将经过的风风雨雨留下点点印记。让所有的丹青,朵朵生香,倾城一季缱绻。

回眸经年,暗香盈袖。静静,于红尘深处守候悠然静美,让思念如花芬芳。静默处,一树清风,一窗暖阳,一份懂得,一声念安,早已经让一颗坚硬的心温润如初。

一些无意疏落的情谊,终是走湿了记忆的栅栏。而我,依旧心怀慈悲,善感着每一份挚诚的眼神,静静珍惜,默默祝福。踏着冬日的料峭,采梅香朵朵。我用绯红的意念,韵染流年。看梦落雪白,着一袭素裳,把流年镌刻成明天的春色馨香。草木年华,你是我一生追寻的诗词。

温暖,不会因为冬的寒冷而搁浅。一些无意的给予,震颤着心扉。那是岁月赠予的一窗暖阳,一米爱意,一怀慈悲。路过的青鸟,衔来一枚红豆,风情万种的相思,瞬间堆满水湄。当花事开至荼蘼,我便在红豆红的的蒹葭彼岸,执笔写一生的绝恋,与岁月无关,与文字有染。

心,依然依着阳光暖行,看瘦尽的枝头在一笺青色里安眠。这个冬天不冷,我采撷一枚空灵的雪花,熬制一杯晶莹,来丰盈一帧帧枯瘦的花瓣。晕开的姹紫嫣红里,有桃红的芳菲,有梨花的胜雪,有梅花的高洁,有翠柳的轻拂。看着看着,心忽然就静了。走着走着,一切都已晴朗。

生命深处,总有一些感激途径芬芳,消融所有的冰霜。在风尘的悠然里长出一枚枚情深意重,开成一朵朵绯色的诗画。微笑着,我将洒下的一路真诚轻轻拾起,里面饱含春花的芬芳,亦有秋日的厚重。用爱滋养的颜色,剔透着万物的原色。一帧流年絮语,一念温软,再念馨香。

雪落时刻,于苍穹深处,静静品味雪的晶莹,静静享受自然的安静。将一些感激,一些真诚存放心底,温暖有些寒凉的光阴。阳光如许,执念如许。任所有清欢与静好,在一盏盏茶香里殆尽。亦自安,自娴。

踏着朝曦,沐着落霞,一直安然于远方的守候。期许,能够将所有的慈悲,开成生命中的一抹浅笑,一季安暖,一树菩提。

曾经花开的浪漫,安放着多少有缘或无缘的浅笑不语?错过的擦肩,在轮回的经纬滋长着忧伤。过尽千帆,已无需执着,无需刻意。只一眼,便已知晓结局。沉香的岁月,能守住的只是那一段曾经,那一幕繁华。我终究如红尘中的所有过客一样,无力抓住半点美丽,任那些浩荡的心念感慨,兀自在心底生根。滋生成冬日的藤蔓,蔓延成纯白的模样。

曾经,谁为谁惊艳过岁月?谁为谁唯美过流年?年华,终会老去,我们又何须记得?就任一蓑烟雨任平生,心自倾。眉间,心底。琉璃,疏影。暗香了一段,温柔的风雨流年。或许,有些结局,注定只能隔着一首诗的距离,互相阅读,互相欣赏。在一剪风月里兼程,在一帧花事里轻舞。

若,有一天。邂逅的最初,已被经年的落花走成最诗意的芬芳。那么我便将所有的文字用墨香点燃,处处馨香,字字入心。

想,植一径梅香,在冬之扉页。待雪栖梅枝,让清韵开成一树梅花。若经年老去,我便在眸光深处,展开曾经的倾城,给内心所有的丰盈与安稳,沐浴一层阳光的暖。等陌上春风拂过,那些倾城,依然欢愉。花香满园,熏香又一轮的流年。

流年的脚步匆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我只愿守着一城世俗的烟火,在热闹的杯盏之后,寻一抹浅欢,沐一方风雨,安然而温柔的与光阴一同缓缓老去。眸子,不再有太多的执意,心素如琉璃,任一剪疏影寂寂老去。

习惯,于寻常的日子,守着一城寻常的烟火。淡看潮涨潮落,月缺月盈。婉约一怀心事,没有忧伤,只用浅浅的山清水秀着色,润一枚清欢。不再为相遇而欣喜,不再为离别而黯然。

日子,依旧如流。低眉,捡拾一缕经年的尘香,让走过心间的淡暖清欢,生动成一行行沁心的诗行。旖旎陌上,水墨流年。微笑着,将遇见收藏心底。微笑着,与过往轻挥衣袖。微笑着,将花落无言写意成一笺静水流深的清韵,随春萌绿,随秋遗落。

草木里深深的心事,轻触着流年旖旎。长满青苔的老时光,摇曳着水墨飞花。我以最美的年华,途径了你的盛放。一路,无韵的词章,将唯美的段落用心勾勒。依着流年的温度,让我携三千温柔,为流年红袖添香。

待所有风景都看透。许我用文字的优雅,吟轩墨色,燃真挚心语。雪栖梅枝的日子,或许会有梅香从远方捎来的讯息。或许,我也会托风寄出一方锦帛。任它飘着,荡着。是否有人明了,是否有人收到,都不重要。一颗心,早已经被闲闲的安静琉璃成一片轻羽,生出了翅膀。自由徜徉在,蔚蓝的广袤里。与梅香,厮守一季又一季!

第五篇: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意思及造句_名人故事

名句出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 白居易《春风》

意思翻译:春风吹来,催开了园子里的梅花,在梅花的引领下,樱花,杏花,桃花,梨花都竞相次第开放了。运用(造句):因为有人春风先发苑中梅,带头说了第一句话,打开了后面人的话匣子,随后就樱杏桃梨次第开不可收了。

下载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魂一树繁华次第开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