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
宽恕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小说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那么,汉娜·施密芝真的就是“平庸之恶”的又一个例证吗?
2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电影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在法庭上织毛衣的被告形象)。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影片的结尾处,麦克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
第二篇:《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以爱情为线索,以战后德国为故事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性,战争,道德,正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这部影片前后反差较大,到后半部分基调越发沉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的范围,而逐渐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领域。
首先,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他朗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感也就越强烈,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可以说汉娜是时代悲剧的结果。
其次,汉娜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思考所谓的法律与正义。法律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归根结底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正如影片中的法学教授所认为的,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问题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是否合法。然而这本身就是悖论。因为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难以触及到内心,法律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随统治阶级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对于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年代不同的法律体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影片中关于教堂火灾事件审判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当法官问起汉娜当时为什么把门锁了的时候?汉娜说很明显的,我们是警卫,我们的职责就是看管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逃跑了。法官又接着说,你们是怕他们跑了,你们将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汉娜否认,她说外面在着火在爆炸,如果我们打开门,一切都会混乱的,我们将无法恢复秩序。汉娜就这样承认了一切罪行。所以,汉娜的罪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当时秩序、法律的恪守。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来行事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否则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所以如果法律无
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汉娜的悲剧让我联想到了“平庸的恶”这个词。当汉娜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后。麦克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在这些汉娜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书中主人公艾希曼与汉娜有相同之处,都是在为非正义的事尽忠职守。或者简单而言,只是效忠于自己的工作,而没有反思工作本身的善恶、对错。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国人的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那么,审判对这样一个已被时代麻痹的文盲而言足够正义吗?一方面,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对其的审判有一定道理,可以说是合法的。但另一方面,将“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这样的标签强加在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身上,显得太大、太沉重了。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所以,法庭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但同时也是“非正义的”。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这样审判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更值得我们反思法律的价值所在及冰冷的法条背后缺失的人性关怀和正义诉求。
再次,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两次沉默同样导致了汉娜的悲剧。第一次沉默,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对于男主角的第一次沉默,可能是为了尊重汉娜对于人格尊严的追求,而没有揭穿她文盲的身份。而第二次沉默则更能体现男主角逃避现实的态度,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最后,整部影片让我反思救赎与信仰。汉娜的行为或许让人可恨,但她也足够值得同情。同情的不仅是她悲剧的结局,更是以汉娜为代表的在那个年代大环境背景下麻木不仁,甚至至死都难以获得自我救赎的人。法庭上,汉娜觉得承认自己是文盲是比承认杀犹太人更丢人更有失尊严的事。换言之,汉娜对自己的纳粹行为是麻木的,她一直觉得遵循法律办事的人,又怎么会心存愧疚呢?这就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那么,面对这一切,如何才能得到救赎?汉娜以为知识与理性可以带给她尊严与救赎。这从她极强隐喻意义的死亡方式上可以看得出来。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在我看来,救赎首先在于发自内心的忏悔。当然,汉娜在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她的行为或许只能称得上是一种补偿。没有发自内心的忏悔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救赎。而忏悔我认为源自于信仰。理性、法律、知识、爱情都无法让人得到救赎。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救赎。反思我国,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匮乏,尤其是信仰的缺失,更容易让人精神空虚,在纸醉金迷的社会中缺乏正确的判断。
这部影片在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爱情背后隐藏了对人性、道德、罪恶的探讨,更是对正义、对宽恕的呼唤。即便是再万恶的人,也需要人们的理解,也需要得到灵魂的救赎。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而真正的法治社会需要融入正义,缺乏正义的法律与审判只会沦为暴力统治的工具。真正和谐的社会,需要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总体回归,需要呼唤信仰!
第三篇: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一:生死朗读观后感
好久都没有看到这么令人感动的电影了,一辈子懵懂在一份感情中是唯美的,就像做了一场梦,始终都没有醒过来。
分手之后就再也不相信感情,很难被打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就很难被触摸到,心变得很麻木,世俗,以为不会有什么感情再让我觉得美好,可是当我对着电脑屏幕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承认我错了。
迈克在十六岁的时候遇到的比他大一倍的女人,却成了他这一辈子的劫难,如果他没有遇到她,或许会有很辉煌的人生,可是命运就是命运,他掌管着一切…
宣判的那一刻,迈克眼中的泪水,证明了他对汉娜的感情,而之前我还一直都还怀疑他,之后的二十年里面,即使是有了女儿,那段感情也令他难以忘怀,为什么我们懵懂的初恋不会对我们产生那么持久和深远的影响呢?是我们世俗么?还是迈克专一汉娜迷人?……
迈克坚持给她录的磁带是她活下去的信仰,甚至一个文盲会为了跟他联系学习英语,我现在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迈克去见汉娜的时候要故意表现的那么冷漠,他都已经在郊外给她布置好住处,甚至是安顿好了他们的未来,一切就等待出狱的那一刻……是他的磁带让她坚持,又是他的冷漠让她放弃……
爱情、原来有这么伟大的力量…多少人会说,这样子刻骨铭心的爱情,一辈子能有一次足矣,可是能有几个人有资格拥有呢?因为太在乎爱情之外的东西,因此注定错过…唯美的爱情才会那么稀少那么痛彻心扉…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篇二:《生死朗读》观后感
经兄弟的推荐,在网上看了电影《生死朗读》。无论从情节、演技、思想性上来看,这都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可以确信这是一部无法在中国大陆上演的电影,为什么呢?看了你就会知道。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不乏真知灼见,而我最想说的是:《生死朗读》对人性的讲述近乎白描的平铺直叙,没有观点,没有评价,没有判断,这也许是对人性最理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本身就是很人性的。
联想到最近网上的一件事情:李银河(王小波的夫人)在博客里,认为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屁精”一词,严重侮辱了同性恋,并说赵本山犯了政治错误。没几天,李银河在博客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向赵本山道歉。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屁精”一词在东北方言中另有解释,至少是与同性恋无关,这一下子,李银河成了众矢之的……
最搞笑的还是本山大叔,得知李银河博士对他的批评后,说了一句:这事挺无聊的。请注意,“无聊”这个词跟“屁精”一样,也是有着多重解释的,至于是哪一种,您自己看着办吧。
中国字博大精深,中国话奥妙无穷,不服不行啊。
事情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反正我是在门户网站的娱乐版看到这个信息的,更甚者,有一篇博客还高屋建瓴地痛斥了李银河说赵本山的政治错误,其实本身就构成了政治错误。
我觉得这件事太好玩了,有点骂街的意思,而且骂的都很有水平,所以看热闹的很多,也包括我在内。这里,可以看到现在的国人对待“错误”的态度:一犯错,必开骂,开骂后,必对骂,一对骂热闹就来了,人气也来了,大家的精神头也有了,点击率上来了,什么东西都piapia地来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反倒是错误本身不那么重要了,也没人关心。
电影《生死朗读》对待错误有一个很好的注解,那就是你不一定要原谅他(她),但是你可以宽容这个错误。
我突然想起很多国家废除了死刑,也许源于这个道理吧。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篇三:生死朗读观后感
这两天,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未知死亡》,另一部是《生死朗读》,未知死亡是记忆碎片的印度版,其中的动作和凄美的爱情让人感叹。而生死朗读则法人深思,记忆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关于个人的尊严,汉娜是一个文盲,但是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她的朗读。但是也许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甚至最后付出了终身监禁的代价。她走在一条偏执但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她也不得不面对没有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的处罚。
第二是关于法律与正义。汉娜得到终身监禁的结果让人唏嘘,“纳粹”、“凶手”,这些称呼强加到汉娜身上有逻辑但是却无道理,有逻辑是因为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无道理的原因正如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如果法律无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当时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有句话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法律是刚性的,但是如果缺乏了灵活性也就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也许英美法系的判例能够解决这种矛盾吧。
第三是关于沉默。影片的悲剧,其实正是因为男主角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为了保住汉娜的尊严,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篇四:《生死朗读》观后感
此刻的心情很沉重,可以说还没有从影片中那德国式的理性叙述与低婉的音乐中抽出来。这种震撼不是看影片当时所产生的,而是看过之后细细地品味后得到的,反而觉得更加的久久不能自拔。影片的名字叫《生死朗读》,经过查阅一些资料得知这部影片是根据德国作家哈德·施林克的小说“the reader”改编而成的。虽然没有真正地拜读过原著,但从网友们的评论中似乎也能觉察到影片与原著在一些情节的处理上还是有所出路的。但此刻,我仅想就我所看到的影片来谈谈我的观感。
说到会看《生死朗读》是因为在迅雷看看上的广告词“这是一部二战版的色戒”,于是乎萌生了对比看看的念头。影片开始是描写二战后(1958年)一个15岁的少年与36岁的莎娜的交往,在他们在一起时,莎娜总要他为她朗读,朗读各种名著。一开始我就带着一种疑问,都二战结束之后了,与所谓的色戒到底有什么关联呢?之后莎娜突然消失了,我以为影片至此该转换镜头竟如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苦难补叙了吧,可事实并非如我所想象的那样。8年后(1966年),在一次审判战犯的法庭上他看到了她,莎娜没有过得地为自己曾参与过纳粹而辩护,而是承担了一切罪责。这时已经身为法律系学生的“我”通过回忆及推理已经知道了其实莎娜不识字,但因为莎娜已经承担了罪名,虽然他也做了很多事,但还是没有改变最后的判决,终身监禁。之后又是10年(1976年),他开始像15岁时朗读所有的名著,然后把它们录成磁带邮寄给了狱中的莎娜,她开始学会了写字。但她却在最后要拥有自己的一天自杀了。
也许我的叙述是枯燥淡薄的,但我想要表达的是,这里所要表达的事实是战后人们的情感的复杂比战争所带给一代人的恐怖更残酷。我的感想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下子还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战争场面,没有像《辛德勒名单》中的集中营中的画面再现,也没有过分的激烈的冲突,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而震撼、在意料中而出乎意料外地行进着。因为,虽然表现的是二战后人们的生活,但却不时不在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恐怖,至少在我的头脑总不时地闪现出战争、集中营等以往影片中的老镜头。
直到看完了整部影片,我还在不停地思维,为什么叫《生死朗读》?我认为,其实the reader的意象在影片中表现得是很隐晦的,因为,在影片中,莎娜是认为自己是文盲这件事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这一意象表现或者说传达得很模糊,可能在原著中有对这一点的重点表述吧,但影像文字毕竟同文字文字有着不用的表达效果吧。如果,对这一点我们有了一个把握的话,也许对“the reader”会有更多的理解与体味吧?……
篇五: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描述一个少年爱上一个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女战犯,这个女战犯死守自己不识字的秘密的故事。昨晚看了,写下一些观感:
1、教育可授予人基本的是非道德观。许多人犯罪甚至如女主人公犯反人类罪行,但是她不知对错。比如在教堂里锁了大门,让几百名犹太人被烧死,她不开锁,她的想法是一旦开锁,那些犹太人出来后,秩序很混乱,无法控制。人的生命在她眼里在当时,是没有分量的,她没有那种道德观,那种人道主义精神。
人们常说说一些没有接受足够教育的人做事野蛮,无对错。
2、每个人都有需要向他人掩盖的东西,换句话说人都有虚伪性。其实是人的本能,许多时候它也无可厚非。汉娜掩饰她的不识字,甚至在审判中,是她本能的自我保护。出于虚伪的需要,她选一些年幼或体弱的犹太人为她朗读,而后仍然送去奥斯维辛集中营毁灭,出于虚伪的需要她离开爱她的少年米夏(也一方面不愿意给米夏造成负担),出于虚伪的需要她在法庭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识字,而把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
片中与汉娜一同受审的另五名集中营女管教的罪责更大,她们已经知道汉娜不识字,而拼命开脱自己,把罪责加于汉娜身上。
3、纳粹德国的思想轨迹是这样的:希特勒等纳粹头子的个人意志符合当时德国普通民众的意志,被推上了统治者的宝座,而后他们的个人意志形成了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又反过来覆盖了普通民众的意志。民众个体的个人意志在国家机器下消逝殆尽或者说微不足道了。
这也是一个独裁专制国家的思想变轨路线图,无数的民众在尊崇国家意志的狂热中丧失了个人意志,随着国家做许多是非对错混乱不分的事情,且无法自知,而少数清醒的人是受到排挤和打压的。
4、战争罪行主要有两项:一是发动和推进战争罪,主要惩罚政府和军队首脑;一是反人类罪,对穷凶极恶的战争执行者进行惩罚。对于第二项,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被定义为犯罪的是少数人,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的看守,比如南京大屠杀中杀人竞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而普通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也冲锋陷阵,屠戮对方,但他们无罪。这或许也是人类在制定法律过程中对国家意志下个人意志薄弱无奈的清醒认识。正如片子法学院教授在课堂讨论中所说的一句台词,“犯罪要有意向性”,用我们的话说,定罪首先要看是否有故意。在国家机器推动下,普通民众是否有犯罪故意,又该如何看待?
5、法律是狭隘的。如果一项行为符合它当时的法律,它就是合法的。但是合法的不一定就是道德的。有一句法律名言: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当法律本身没有人类道德可言,比如纳粹的排犹法案,法律助纣为虐,该怎么办?
易中天在百家论坛里介绍法家思想中说过一句话,法律不是万能,应当“依法治国,以德育人。”
6、爱没有是非对错。片中的开头我以为这是一部普通的爱情片,其实穿插的主线仍然是爱,米夏对汉娜的爱,即使知道了汉娜是屠杀犹太人的罪人,也仍然深爱着她,甚至没有在法庭审判中泄露汉娜是文盲。或许他也认为汉娜有罪,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应该知道罪责不应该加于汉娜一人身上,出于对汉娜的爱,他顽固地保守着这个秘密。
第四篇:生死朗读(模版)
《生死朗读》影评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但我还是无法将它彻底弄明白,更加不知如何欣赏它。因为欣赏这部影片需要很多的生活阅历和对事物的深层次思考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就会像其他人一样不知所云正像许多文艺片往往只是叫好不叫座,文艺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这区别于商业影片,即通俗来说的大片,但是好的影片并不一定是有华丽的布局,精彩的特技,我个人对优秀影片的定义是:能够引起我内心的碰撞。我想“生死朗读”确实震撼到我了。
对于一部电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我从”生死朗读“中感受到的是:爱,压抑,救赎。影片上半部,两个年龄阶段的人走到了一起,往往是要经受考验的,所以当麦克在学校碰见了年轻女孩时,他蠢蠢欲动,他感受到了女孩身上与汉娜身上不同的气质,但是他知道自己深深的爱着汉娜,他没有背叛汉娜,我觉得这就是爱,面对爱,麦克没有害怕,他鼓起勇气面对。但是汉娜失踪了。在影片的中间,充斥着矛盾与压抑,二战过后,人们深深的仇恨着纳粹带来的痛苦,但是汉娜就是纳粹中的一员,麦克害怕面对,不是因为两个阶段的爱情,而是人们对纳粹的嗤之以鼻,他不能接受汉娜的过去,他鼓起勇气去监狱,但却半途而费,我能够理解他,作为那个时代背景,社会的呼声是难以忽视的,他选择了逃避,但麦克心中却很难忘记汉娜。而汉娜却在深深的赎罪,可是她又能怎样的,他们夸大了她的罪名,可是她决定来救赎自己。影片的最后阶段,汉娜与麦克的爱从来没有熄灭,但是两个人内心充满着各自的挣扎,但是麦克却迟迟不能坦然接受汉娜,最后,汉娜也明白了麦克的心思,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当麦克知道了这一切,他悔恨自己,他几乎在心里把与汉娜的爱因为世俗而隐藏了一辈子,他深深的痛苦着,在影片的结尾,他终于把隐藏心中多年的话说了出来,这不算一种解脱,而是对汉娜的愧疚。其实影片没有真正的结局,我想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为的就是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我想每个人的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样的应该就是敢于把爱说出来不要让自己遗憾。
在《生死朗读》里,年仅15岁的米夏?伯格生活在二战之后的柏林,这个不幸染上了猩红热的少年在一次呕吐里被电车的检票员菡娜给救助。就在菡娜住宿的那个房间里,正处于青春期的米夏从门缝里看到了风情万种的菡娜穿着吊带丝袜的勾魂之媚(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莫妮卡?贝鲁奇那勾魂的背影、蜂腰丰臀和让人窒息到心跳停止的黑色吊带丝袜。但凯特?温斯莱特不是莫妮卡?贝鲁奇,她过于丰腴的大腿让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泰坦尼克》里的露丝,只不过岁月无情,当年那双丰腴光滑的大腿虽然依旧丰腴,只是略带下坠的曲线了),内心开始了一种异样的悸动。而后,治愈的米夏一次次往返于菡娜的房间和学校之间,两个人全然不顾相差近乎20年的差距而跌落在情欲之中。
其实我们还是憧憬于这般忘年交一般的爱情,我们认为这超脱了世俗的道德观和媚俗的价值观,可关键是,现实里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更加没有这样的勇气。所以,即使我不看了,我也知道这个结果在德国的柏林也没什么大的区别。米夏迷恋于菡娜丰腴的躯体和性成熟的技巧,而菡娜则沉迷于米夏年少有力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青春,特别是米夏为她朗读的那些传承的经典名著。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翻云覆雨的床榻之间、在戏水深吻的调情里,情欲逐渐的变成了爱情。但,即便米夏年少无知,大米夏几乎20多岁的菡娜岂能不知道世俗的坎坷和阻挠?当售货员那句对米夏说“你和你妈妈的感情真好”脱口而出的时候,这时才感
受到了现实的残忍和无情。最终菡娜选择了离开,离开米夏,离开那份炙热到让人几乎忘却生死的爱情。
但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是如何在地狱里高声朗读的,如何将自我的心声传达的。我认为这才是这片影片所要表达的,这也让我的心灵有所强烈的震撼。男主角用自我的朗读来救赎爱人,让她的心灵得到好的安慰。
凯特·温斯莱特的表演相当出色,整部影片几乎看不见她本人的痕迹。凯特与生俱有的英伦式优雅成了她饰演的那个叫汉娜·史密茨的背景,而汉娜却始终像永远都捋不直脊梁那样佝偻着。在有轨电车上卖票的汉娜,穿着制服,真有些纳粹党的作派;可她祼身侧躺在床上时,臀部与腰窝勾勒出的线条有莫名的柔媚。凯特在[生死朗读]中绝对不是美女,她胸部下垂、背部粗壮、胳膊布满橘皮组织,发火的时候嘴角呈现出令人生厌的弧线,直指地心。可是,她的侧面,皱着眉头焦虑与忧伤并存的侧面,很美,很雕塑。
是化妆的特效吗?还是出自凯特深度解读汉娜后由衷的发散?那样的焦虑和忧伤,绝对是从凯特灵魂里散发出来的。
对于斯蒂文反复去突出汉娜这个角色的侧部之美这一点,很是折服。[生死朗读],逐渐地看进去,汉娜的侧部的美,成了惟一可资用于抵御整部影片大面积忧郁的小愉悦。
这位不洁净的女人简直快成了质问良民们的神。
片中有一句台词,从汉娜口里讲出来,内心一凛。在法庭上,作为因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写下的书而被曝光的6名纳粹看守之一,法官不断向她要一个解释,要她解释为什么她们会眼睁睁看着犹太人被烧死在教堂里也不肯打开门放她们逃生,汉娜说那是她们身为看守的职责,她反问法官:“换了你会怎么做?”这一句,问得实在太彪悍!以至于我的良知都被将了一军……
“二战”时期的德国民众,谁没看见集中营里行尸走肉般的犹太囚徒?谁没看见焚尸炉里冒出的大股黑烟?等罪行败露,逮几个女人出来审判,目的不过是借此洗刷一番自己的良知,其行径犹如用尿冲澡,更显腥臭。
汉娜不洁净吗?那得看跟什么比!跟蒸馏水比吗?对,她很不洁净。跟我们比?未必。我的意思是我们未必比她更洁净。
汉娜坐了20年牢,即将出狱的前一周,迈克去看她,他问她在监狱里学会了什么没有?我学会了什么?
汉娜告诉他:“ 我学会了阅读!” 那阵子,我差不多是想蹿进银幕里揪住迈克的衣领吼:“你Y带不带眼出门!”
难道他没看出来吗?汉娜一直活在自己灵魂的炼狱里,挣扎过、耍赖过,可还是自虐式地老实待里面灼烤着。迈克16岁生日那天她冲他发鬼火,因为当天同事告诉她,她升职了。后来,在审判她的法庭上我们才知道:她应聘党卫军看守的那一天,也是她在西门子获得升职的时候。
迈克寄来的录音带仿佛是打开了她灵魂炼狱的门,够了吧?她想。结果,迈克——她生命中“惟一的守护天使”——讲出那句屁话,又一巴掌把她给煽回去了。
于是,汉娜把自己的肉体也一并扔进炼狱里去。迈克是什么时候才领悟到汉娜一直在对自己实施惩罚?是在他把汉娜的钱带给把她告上法庭的犹太幸存者的当天。
他走进依兰娜·玛莎的豪宅。奢华、典雅、简洁营造出的宽敞与汉娜一生中所处的狭窄、阴暗的环境,形成强烈地视觉反差。这位女士穿着某奢侈品牌的经
典款式,终生仇视汉娜。她听说迈克曾经去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遗址“学习”了一番,嘲讽着说:“学习?我们去奥斯威辛不是为了受教育!”是的,当我们被投入炼狱和奥斯威辛,都不可能是为了接受教育。在这两个地方,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受难。
事实上,迈克也一直把自己投入在对汉娜的爱的炼狱里。他在影片中除了遇见汉娜的那一次,所有的流泪都只为了汉娜。我记得16岁的迈克躺在空荡荡的床垫上的姿势,他的手搁在汉娜曾经躺过的地方。这个姿势,当他为狱中的汉娜录制磁带累得睡着后,得到了还原。
“我不畏惧,我无所畏惧。历尽艰辛,吾爱弥深。危险惟使吾爱繁盛,使其更热烈,使其更香浓。我是你惟一的守护天使,你之死将更华丽,尤甚于你之生。上帝将你召回,直视你说:惟有一件事可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情。”迈克把女儿带到汉娜的墓前,他用手轻轻扫开落在墓碑上的落叶,向女儿敞开心扉。
其实,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菡娜和米夏那样很难定义的爱情经过,也不是后来两个人感情波折的串联,而是菡娜作为纳粹份子在法庭受审的过程。作为一个文盲,菡娜不具备判断所谓正义感的方向和能力,她简单的将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看守当作一份工作而已。所以当整个战俘在被转移到教堂里后失火导致300多人被烧死后的责任定义和问责,菡娜只是简单的认为,她不能开门让那些犯人逃离,那样局面无法控制,她则是渎职。我很惊诧于德国人对于工作的忠诚和精神,只是很好奇的是,在集中营里,菡娜就喜欢挑选一些有阅读能力的战俘给她阅读那些经典的小说,她在其中没有领悟什么?就算文盲如此,可一个人天生的善良岂能如此被泯灭?
从开始的情欲开始,到法庭的供认不讳,到最后监狱里最后时刻的诀别,凯特?温斯莱特将复杂的菡娜的人物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多言语的冲突和无声的泪水又将菡娜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纠结表露无疑,无怪众多影评家评论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表现可谓完美,也正是凭借塑造《生死朗读》里菡娜这一复杂的人物塑造而荣获金球奖最佳女配角,让们无法忽视的是,同时她凭借在《革命夫妻》(最近在看,会另有影评)里的出色发挥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在同一届金球奖里同时获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可谓惊天动地的前无古人之举了。在获得5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后均铩羽而归的凯特?温斯莱特在2009年的奥斯卡评选当中,很有可能众望所归的拿下那座沉甸甸的小金人。但不管其是否最终问鼎,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来说,是无法忽视凯特?温斯莱特在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天份和努力的。
第五篇:生死朗读
爱,智,知
------<<生死朗读观后感>>
二战后柏林百废待兴,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的一个小镇上.故事十分感人,看后我的感受很深.它让我对理智,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识除了会给人带来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改变外,还会赋予人的感情以理智.会使人对生命有不同的体会.同样她还会给爱情以雨露,使你在爱情里变的更加理智,使你对爱情有更深的理解.影片开篇发生在一辆公交车,男女主人公在这辆车上相遇.男主人公叫迈克,在一场大雨后染上了猩红热,突然病情加重,他冲下车,狂吐起来,正当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汉娜出现了.她像母亲一样给他以温暖,将他送回家.一个母亲一样的女人,迈克却深深的被其吸引.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段让人发人深思的感情.病好之后迈克经常到汉娜那儿.汉娜也被这个男孩的阳刚之气所感染.后来他们经常在她的公寓里约会,他们享受着他们之间最快乐的时光.看到此处总觉的他们之间的爱是飘渺而虚幻的,迈克对于汉娜的爱仅仅是小男孩对成熟女性的迷恋和对性爱快感的渴求.后来汉娜得知迈克是学习语言之后,便让迈克在每次约会前读书给她听.他们之间终于不仅仅只有性爱,渐渐迈克对汉娜的爱也不仅仅的停留在肉体上,正是知识改变他们之间的爱.在他们分手之前迈克甚至还带汉娜到教堂.迈克也是在那一刻感觉到了汉娜身上真正的美.他们之间的爱情最终不可能长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迈克想要摆脱年龄带给他的服从感,想要摆脱他的懦弱和稚气.最终他们从情人到陌路.汉娜喜欢听迈克给她朗读,她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她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她小心翼翼的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她坐在了被告台上.她因为在西门子做纳粹看守时杀害了300多人被控告.而迈克恰好以法律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了汉娜的审判,情人多年后的相遇竟是在这样的情境.汉娜的愚昧也在审讯过程中体现无疑,她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被控告,她觉得的自己没有错,她是在尽自己的责任.最后因为她不愿意承认自己不会写字而含冤入狱.迈克是唯一一个知道真相的人,他也有能力去帮助汉娜,可是出于懦弱和不愿暴露自己和汉娜关系的自私,他逃避了,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电影只是进行了一半,他们终会再次相会,汉娜入狱后,迈克的内心却无法再平静了,也许是心底仅存的爱也许仅是一种赎罪,他开始为汉娜朗读,他将一盘盘录音带邮寄到狱中.汉娜在爱和知识中重生.最后她甚至为了他开始学习写字.可是结局让人伤心,汉娜永远离开了她爱的人和她爱听的朗读.因为她明白她爱的只可能是那声音,甚至仅仅是录音机里飘出的声音.他们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想起对方,或者每一次发现对方的存在,都是一次感情的提升,而这一切根本都由于迈克手中的书。因为有书,所以才有朗读,才有汉娜的感情,才有迈克内心的愧疚,才有汉娜最后的执着,才有迈克为自己赎罪的希望,才有汉娜重生的机会。书还在,朗读还在,人还在,心因此也还在。
这部影片让我明白,只有体悟到爱情,知识.理智,情感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加幸福的生活,才会对人生有更多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