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颜面部外伤偶合分泌性中耳炎鉴定1例
【关键词】 头面部损伤,分泌性中耳炎
【中图分类号l r764.
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9297(2003)01—0045—01
案例资料
李某,男,10岁,学生。2001年10月9日被他人用砖
击伤面颊部,当时自觉头痛,牙齿松动,牙痛。两天后,左侧
面部肿痛加剧,伴左耳听力下降、耳鸣、耳内闷胀,头痛、头
晕,在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左侧颞部头皮可见约3.0 cm
×2.0 crn大小淤血斑,局部肿胀,压痛(+)。左眼外眦部
肿胀,可见皮肤划伤痕,干燥,已结痂。左侧鼻翼旁、面颊
部肿胀,皮肤潮红。左上第4牙齿3度松动,颊舌侧牙龈红
肿。左耳鼓膜充血、内陷,鼓室内有积液,右耳鼓膜正常。
纤维鼻咽镜检查见:双侧腺样体充血、肿大,左侧腺样体表
面有渗出物,左侧咽鼓管咽口肿胀,几乎完全阻塞,右侧咽
鼓管咽口尚通畅。于当日住院治疗。入院后给抗炎、对症
治疗,并于10月12日、10月17日行左鼓室积液穿刺术,分别抽出0.5,0.2 ml淡黄色稀薄液体。患儿于10月25日
病愈出院。出院诊断:(1)头面部软组织挫伤;(2)左上第4牙齿3度松动;(3)急性腺样体炎,分泌性中耳炎(左)。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咽鼓管为连接中耳鼓室及鼻咽部的软骨性管道结构。正常
情况下,咽鼓管咽口保持通畅,使空气能够进入鼓室,保持
鼓膜内外压力平衡。当鼻咽部咽鼓管咽口部位发生机械性
或炎症性梗阻时,局部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同时鼓室空气
逐渐被吸收而得不到相应补充,甚至处于负压状态,即易罹
患本病。而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为淋巴结构组织,位于鼻
咽部咽鼓管咽口邻近部位,当鼻腔及邻近组织器官出现外
伤或炎症时,常继发感染,肿大,继而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
鼓室负压,形成积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本案例伤者被砖
击伤面颊部,2天后出现左耳听力下降、耳鸣,耳内闷胀,经
检查诊断为急性腺样体炎,分泌性中耳炎(左)。表面上看,颜面部外伤与分泌性中耳炎似为因果关系,但仔细分析,分
泌性中耳炎系儿童多发疾病,多系感冒后咽鼓管功能不良
引起,且患儿受伤后2天即出现左耳症状,时间较短,不应
该形成局部(腺样体)化脓而引发本病。故本案例伤、病之
间因果关系不能成立,其伤、病纯属偶合。依据《人体轻微
伤鉴定标准》第3条16款,本案例损伤应鉴定为轻微伤。
(收稿:2002—08—08,修回:200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