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全禾菌业食用菌高新产业园奠基开工
朝阳“万棚万户百亿元有机黑木耳产业工程”暨辽宁全禾菌业食用菌高新产业园开工奠基
6月1日,初起的夏季风撷着花香和锣鼓鞭炮声,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锦赤公路旁彩旗飞扬,朝阳“万棚万户百亿元有机黑木耳产业工程”暨辽宁全禾菌业食用菌高新产业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朝阳县长曹以民主持仪式,朝阳市长王明玉、市人大主任闫绍昌、朝阳县委书记冯国刚光临讲话并执锹奠基,朝阳市及市辖各县、市、区领导到会祝贺,项目基地的职工群众500多人出席大会。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昶发言,向与会领导和嘉宾做了工程项目与园区建设介绍。
“万棚万户百亿元有机黑木耳产业工程” 将带动朝阳市5万户10万人5万大棚进行标准化有机黑木耳栽培,建成黑木耳产品贸易、技术交流、文化传播中心,打造世界黑木耳总部经济,实现产值105亿元,利税31亿元。
该项目是朝阳市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配套延伸和效益倍增项目,将打造集液体发酵制种、工厂化菌包生产、农户出耳、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循环利用、技术交流、科普教育、博览观光为一体的有机黑木耳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生态、绿色的黑木耳产业链。正在建设的全禾菌业食用菌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万棚万户百亿元有机黑木耳产业工程”项目的龙头和孵化器,将为该项目提供“液体制种技术”、“标准化菌种菌包生产线”等系列配套科研成果。该项目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省长陈政高、副省长赵化明分别就项目规划与实施听取汇报,并就加快进程作出指示。近年来,朝阳市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振兴的重点,新建100万亩温室大棚。2011年初,朝阳县政府在多次考察了解全国黑木耳产业形势,了解全禾菌业科研成果推广状况后,决定以朝阳县为中心,依靠朝阳特有的资源、气候以及省政府援朝新建的“百万亩温室大棚”条件,建成万亩(1亿袋)有机黑木耳栽培加工基地,采用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技术模式,实施“万棚万户百亿元有机黑木耳产业工程”。
黑木耳是著名山珍,“素中之荤”,天然保健食品,传统出口商品。黑木耳人工栽培源于中国,而黑木耳现行生产技术源于朝阳。中国黑木耳产量占世界98%,而全国80%的黑木耳生产技术与菌种出自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其“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曾列为科技部《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已在全国推广50多万亩,年产20多万吨,产值200多亿元。
该项目采取“菌包厂+农户” 的产业化分工模式,通过工业化、标准化提升改变传统手工作坊式黑木耳生产方式。生产基地选定原料充分、环境清净乡镇,在青山绿水百道川内全封闭管理,全程不用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产品达到有机标准。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农户分散种植,龙头企业集中收购的“四统、一分、一集中”管理机制。带动朝阳地区100个村5万棚5万户10万人,通过有
机黑木耳产业致富发展。在100个村建100个标准化黑木耳菌包厂,每个菌包厂年产菌包1000万包,每个菌包厂供应500个农户(每个农户一个大棚);每个农户一个普通大棚,棚内半亩保护地,棚外半亩裸地,棚内种菇催耳芽,棚外裸地栽木耳,年栽培2万包,产值7万元,纯收入3万多元。全部产品集中收购,加工成数十种食品、保健品,统一品牌,统一认证,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建成国际黑木耳大市场、黑木耳技术交流中心、黑木耳博物馆与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世界黑木耳总部经济,全国黑木耳产业龙头,成为朝阳地区经济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