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赵玉慧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三年级 2012、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2课时。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习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实施
1、课时的确保与安排:三年级每周2节综合实践课。
2、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第二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架桥比赛》、《有形状的数》、《变一变效果好》、《塑料瓶的妙用》……都有相当的童趣,也可以从中取得不少直接经验。但是,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实施措施:
1、活动内容:
《架桥比赛》、《有形状的数》、《变一变效果好》、《塑料瓶的妙用》等。《稳定与牢固》是看现象,说道理。《有形状的数》就是研究数学问题;《架桥比赛》基本活动是研究桥的结构,制作桥的模型,延伸活动就要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实验了;《变一变效果好》从田忌赛马开始,到玩游戏“变一变”,最后要进行“创新”的辩论,这显然是要求学生深入思考了。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
例如《你身上的尺寸》就是要自己测量身体上各部位的尺寸,要学生找出各部位的尺寸的数学关系,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它和传统的做数学题“已知、求、解、答”不同,是要学生自己找“已知”,自己探索规律。《水的观察和实验》则是有目的的科学实验,更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
从心理活动来说,这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创新和发明活动,要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例如,《水的观察和实验》、《空气的观察和实验》里都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和研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创新;《架桥比赛》里我们要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一边实验一边观察,观察出问题再实验,再研究,再观察,再实验,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2、师资配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组实验教师
3、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六、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书
2.《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
5.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6.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设计
7.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8.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
9.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范本
第三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2—3次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综合活动实践教材要求采取活动项目的方式实施,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教学资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力图实现四大领域的有机融合,使每部分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走进游戏
世界》、《生活中的礼仪》、《快乐剪纸》、《饲养小动物》都有相当的童趣,也可以
从中取得不少直接经验。但是,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共8个主题。分别是
方法与指导:
1、怎样制定活动方案
2、学会分工与合作
活动与探究:
3、走进游戏世界
4、生活中的礼仪
5、快乐剪纸
6、饲养小动物
7、衣物的洗涤
8、居民生活环境调查
二、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
利。
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让他们继续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活动背景:
三年级小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欣赏、学习、探索、时间,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具体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 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
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通过观察、访问、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志,并遵守社会行为习惯,发展人际关系。
8. 发展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及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了解他人,与他人积极合作、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五、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七、实施的措施
1、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2 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2、活动内容:大的主题《美的心灵》,延伸的小主题看后面的活动安排表。 3. 具体形式: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
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九、活动安排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进度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四)班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动机强,动手动口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的视野狭窄,见识少,认识事物的能力差,有待于加强培养。
二、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6个案例,分为:新学期开始了、风、光的游戏、节日、粮食、环保设计。每个案例分为二小块,每个小块又包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三、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
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较认真,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习、行为习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本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总目标:以各种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
三、具体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
(3)培养生活能力: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对资料的收集、分析的外理,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
(4)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第一、二周
第三周
第四、五周
第六周
第七、八、九周
第十、十一周
人与社会
第十二、十三周
第十四、十五周
第十六、十七、周
第十八、十九周
总结复习
第二十周
内容
探究我们的快乐
我能行
珍爱生命,远离火灾
了不起的一分钟
零花钱,我们该怎么花
设计我的小天地
小小社区规划师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噪音的危害
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5
三(1)班大都是集镇周围的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从村小转过来的。虽然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原尚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这个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活动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学生是鲜活的,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班劳动与技术活动计划。
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七、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两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三年级的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他们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多体验生活,具备了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上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按照问题解决的基本课程,分为“活动主题的生成”“制订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
(3)活动时间(每周一课时)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本册教材在精心编排:有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与制作”的小作坊;有引起学生“关注与感受”的小社区;还有亲历“劳动与体验”的实践场。旨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在实践过程中感悟成长。
三、教学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措施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使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综合实践学科的认识,体现信息化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本学期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化观念,加强培训
第一阶段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习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集中加强对学生有关培训。
(1)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的能力。
为了扩大学生收集信息的来源,我们集中在前几周,就如何进行汉字输入、上网浏览,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了辅导;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巩固学习。
(2)指导学生学习写研究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水平必须经历一个萌芽、发展到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指导学生写研究方案就是要使学生从中感悟做某一件事先要考虑些什么问题?怎样搭好完成这一件事的大体框架?怎样根据这个框架去做好这一件事?指导教师提出了“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打算怎样做”的问题,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抽象概括出“怎样写活动方案”:一是有研究的主题(如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二是研究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查资料,上网查询等),三是活动的目标(这里目标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要有层次),四是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如聘请指导教师,成立或参加研究小组,查找相关资料、走访调查,动手实验等),五是写活动报告(可以根据活动方案的撰写提纲来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总结和展示)。当学生活动研究方案形成初稿后,在小组内交流,让小组成员一起参与修改方案。只要能表明了自己的活动步骤,指导教师都允许让学生去实施。在实施中,有的学生遇到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能及时调整方案。同时指导教师也帮助他们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3)指导学生建立档案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建立档案袋,自行设计封面。纸张可以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意思。可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档案袋的封面:学生的姓名、性别、生年月日和和历次研究问题的主题;主题内容:我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合作的方式,成果展示;相关资料: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记录,活动体会,作品,获奖情况等;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包括家长评价)。
(二)主题活动入手,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导”到位
第二阶段: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第二阶段我们结合学校的争创实小工作,提出“争创实小,我们做些什么”这一大的主题,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三)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自己确立课题,写研究方案,撰
写研究报告,尝试研究。
二、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实施
1、实施保障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实施小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三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课。
3、具体形式
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4、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①成立研究活动领导小组和中心研究组。
②领导小组与中心研究组学习、研讨并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③调整三年级课时,设置并确定教学人员。
④各级有关人员上岗培训。
⑤成立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阶段:
①召开三年级学生家长会,成立校外导师团。
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③参与市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④各级实验教师做好实验案例的积累。
⑤每月举行一次校级的实验研讨小结。
⑥参加市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
总结阶段:
①学校进行活动总结。
②导师团送交方案评比,包括:理念、目标、特征、内容、课型、安全、管理、评价八个方面。
③完成学生的学期评价。
五、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学生自组研究小队,并起一个健康响亮、积极向上的队名,针对以后的活动,制定队规。
2、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指导。
3、进行研究方案一般格式的撰写的指导。
十月份:
1、指导建立自己的档案袋。
2、根据“争创实小,我们该做什么”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展示“争创实小,我们该做什么”成果。
2、确立子课题,尝试研究。
十二月份
1、组织有关的录像的观看,参观,知识讲座。
一月份
1、对于未结束的活动专题继续组织开展好活动。
2、各责任老师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结。
3、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师生进行互评。
4、开展好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5、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六、课程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1)在新的评价系统中,应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信息,通过多方力量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在整个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既要进行定量精确评价,又要进行定性模糊评价;既要进行自我评价,又要进行他人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以诊断问题为基点。以促进教学为手段,以激励教师为目标,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观念和形式,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和水平,而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机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我们反对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评价,而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拟采用“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课题
1、我知道的民族(民族大团结小调查)
提示语言: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内容:姓名、民族、特殊的生活习惯
2、作画——我为环保作贡献
提示语言: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一幅画,再与全班同学举办环保画展
3、让水更干净
提示语言:画一画你周围河流的样子
你想出什么办法让河水更干净?(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4、课题研究小论文
A、观察日记(配画)——栽培黄豆芽
B、饲养家兔的最佳方法:课题、过程、结果、收获与体会
5、愉快的收获
提示语言:到社区去调查收获季节的产品,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内容:名称、产地、价格、说明、记录日期、你想说的话
6、调查废弃物调查表
类别: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
内容:班级、姓名、日期、类别、废弃物名称、一周一建议
7、课题研究记录卡
课题:什么样的人朋友最多?
调查方法:
结果:(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贴)
8、调查报告——家乡的变化
形式:通过贴对比照片或画对比图,并写上文字说明。
9、调查报告——我爱家乡
调查计划:想要调查的事情
怎样调查?
我的发现:
10、走进塑料世界
提示语言:数一数,你家里都有什么塑料制品?叫什么名字?各有什么用途?
11、重阳节——我熟悉的老年人
内容:姓名、年龄、以前做什么工作?最爱什么?有什么生活习惯?
12、我的一家
13、设计课桌椅
14、本周家庭最关注的话题
15、你最爱吃的菜:
可以怎么吃?
你的话或建议:
16、调查菜市场、水果摊
内容:名称、价格、产地、结论(你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0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具体要求及措施
1、引导学生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带领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根据孩子的特点,我们今学期的研究主题是:自我生活:洗手的
学问。
三、学习目标
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和层次;有条理的收集有关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实和素材;了解科学小实验的一般步骤;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四、实践方式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卷调查;小实验。
五、方法引导
如何分析、表述问题;知道每个观点要有事实或资料作为依据;学习小组如何分工;如何上网查资料。
六、学科整合
与科学、品德与生活、健康教育、语文整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问题的表述;了解问卷调查的方式。
七、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具体安排:
1、2月份,制定计划,选取课题
⑴书写致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
⑵与学生一起选取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⑶根据课题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2、3、4、5月份:主题活动:洗手的学问
⑴制定小组计划,分工合作。
⑵收集材料。
⑶调查采访。
⑷讨论交流。
3、6月份,举办实践活动。
⑴组织发动。
⑵物品准备。
⑶开展活动。
⑷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2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28名。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个体经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我班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较认真,比较有兴趣参与实践活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对周围事物不够关注,学习、行为习惯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过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亲历亲为。内容包括参观、考察、访问本地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中的亲身体验,懂得课堂以外丰富领域的知识。本学期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小康家庭》。
2、以社区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参与性体验活动
社区活动包括成为某一社会活动的成员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发挥少先队员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并选取人与自然(如环境污染、动物植物、生态平衡)、人与他人(如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希望工程等)、人与社会(如交通状况、娱乐、消费、社区环境等)、人与科学(如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生活、科学)等作为确定主题的依据。本学期我们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果园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四、活动重难点
1、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活动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第1周 课题一、我给树叶建户口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各种树叶的名称、类别、生长等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调查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讨论、搜索得出一定的结论。
2、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采集树叶
1、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采集树叶,讨论如何采集树叶?采集时注意些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首先要进行观察、确定采集安全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艺圃、公园收集。
3、采集时,由教师评比采集文明小队。
4、将采集到的树叶压制在比较厚的书中。
(二)认识树叶
1、认识树叶的母体和树叶的形态。
2、通过查询资料或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了解树叶标本母体的名称、种类、生长地点等有关知识。
(三)为树叶报户口
1、将采集的树木旁附上所属的科目、俗名、学名、生长地点等标贴
2、每个学生将采集的树叶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大家树叶是从什么地方采集来的。
3、把自己收集到的树叶用制作标本的形式或做树叶卡的形式给树叶建户口。
讨论:怎样制作树叶标本
(四)展览、讨论和实践
1、把收集的标本集中在一起,派一位队员讲解。
2、开展“护绿爱绿”活动。
3、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的讨论会。
第2周 课题二、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书课题:二、我的偶像
二、新课:
1、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小结: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板书设计:我的偶像
第3周 课题三、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
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三、板书设计:校园安全搜查线
第4周 课题四、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意外受伤的原因
第5周 课题五、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平时水果吃得多了,但你对水果的了解又有多少?今天就让大家一起到果园里进行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水果的特点。
二、新课:
1、组内分工,要求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安排好各组员工作。 9
2、活动安排,按各组商量好的工作步骤去安排。
3、用笔画一画我喜欢的水果,看水画得漂亮。
4、写出不同水果的名字,分析它们的颜色、味道、形状。
5、认识你所知道的水果的生长环境及一些水果传说。
三、板书设计:果园实践活动
第6周 课题六、参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和计划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水果我们吃得多,那么,你知道水果出产在什么地方呢?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参观一下呢?那么去之前有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1、请学生说说附近有没有果园,里面种什么水果。
2、派发参观果园调查表,说明该怎样填写。
3、小组讨论:
(1)选定组长;
(2)打算到哪些果园参观;
(3)想邀请谁参加活动,再填好计划书。
4、老师检查各组准备情况,定好出发时间。
三、板书设计:观果园前的准备
第7周 课题七、认识小康家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小康家庭的界定。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课前准备一些家庭摆设的照片,制定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看照片,从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状况认识小康水平。
二、新课:
1、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了吗?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明确生活里不开物质。
3、填好家庭生活统计表,比较一下,哪个同学家里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4、与学生制订一个小公约:拒绝奢侈、拒绝浪费,看谁有计划去合理支配零用钱。
三、板书设计:认识小康家庭
第8周 课题八、家庭文化生活
教学目标
1、活动中认识到家庭文化活动的重要。
2、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家长采访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逐步走向小康,家庭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你一家人经常有些什么活动呢?
二、新课;
1、让学生说说家中双休日的活动安排,看谁家的活动有意义。
2、同学发表自己的兴趣爱好。
3、采访父母是怎样培养你的兴趣爱好的,填好采访表。
4、小组讨论:自己对父母的安排意见,自己希望课余时间怎样安排。
5、代表汇报。
三、板书设计:家庭文化生活
第9周 课题九、美好家庭从何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知道美好家庭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课前准备:制定调查计划,家中新旧照片(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以前幸福多了。到底是不是呢?让我们一起来调查。
二、新课:
1、分小组按要求填好调查计划。
2、写下自己调查后的体会,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3、对照新旧照片,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小组讨论:美好家庭从何来?
5、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珍惜家中的一切)
三、布置作业:比一比谁是家中好孩子。
四、板书设计:美好家庭从何来
第10周 课题十、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教学目标
1、认识妈妈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课前准备: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妈妈经常都会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么,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二、新课:
1、说出妈妈经常做什么菜和你自己最喜欢吃什么菜。
2、了解学生会不会做菜。
3、让学生从书中或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那些名菜?填好调查表。
4、分组到肉菜市场调查各种蔬菜、肉类和其他副食品的价格。各组把结果归纳起来,看有多少种价格。
5、说一说:你准备买拿一家的商品来做菜,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与妈妈一起去买菜,学学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菜。
四、板书设计: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第11周 课题十一、我当小厨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让学生知道妈妈每天做饭的辛劳,我们更应孝敬父母。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锅、锅铲、煤气炉、肉菜、调味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妈妈烧的,那么,你想不想学会烧菜,让妈妈惊喜一下,也好减轻妈妈做家务的负担?
二、新课
1、分好小组,选好材料(把详细步骤记录在P41的表格里)。
2、想好菜式,画在P42的方框里。
3、熟悉“入厨安全须知”的步骤。
4、小组分工合作,把菜炒出来。
5、小组间互相交流活动体会,看看哪组做的菜色香味俱全。
三、布置作业:回家也做道菜,让爸爸妈妈尝尝,并记下爸爸妈妈的评价。
四、板书设计:我当小厨师
第12周 课题十二、我有东西想拍卖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课前准备:一些旧书、旧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通常都回或多或少有一些旧的物品,例如一些旧书、旧玩具等,扔掉了可惜,家中有没有地方放,怎么办?
二、新课:
1、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拍卖,甚至一些新设计创作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拍卖。
2、分小组把组内同学中准备拿来拍卖的物品记下来,并写上拍卖原因。
3、为自己组的物品设计好的广告语,让物品更快地拍卖出去,并定好底价。
三、从资料中了解拍卖的程序及规则。
四、板书设计:11、我有东西想拍卖教学后记
第12周 课题十二、拍卖会开始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课前准备:要拍卖的物品、小锤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做好了拍卖会的准备工作,今天,我们的拍卖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把物品准备好。
二、新课:
1、主持人宣布拍卖会开始。
2、同学们根据大会给物品做好的编号逐一拍卖,物主把自己的拍卖品记录好底价和成交价。
3、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下拍卖品,但记住成交价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并记录好你买到物品的底价和成交价。
4、说体会:通过这个小小拍卖会,你有什么收获?
三、板书设计:拍卖会开始啦
第13周 课题十三、绿色环保手抄报比赛
教学目标:
1、展示优秀手抄报,增强自豪感
2、进一步了解环保意义。
教学过程:
1、结合美术课,让学生欣赏手抄报。
2、讲解手抄报的制作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成立评选小组
5、选出比较优秀的进行展览
评议:
1、哪些同学布局好?
2、哪些同学画的好?
3、那些同学内容好?
4、指出不足之处
全课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
发奖:
获奖学生谈经验
老师总结发言。
第14周 课题十四、动手操作之《制作小礼物》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制作小礼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18美情趣。
2、引发学生的爱心,学习关心人,乐于与他人分享幸福与快乐。
3、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父母、朋友的爱。
课前准备: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了解自己家人或好朋友的生日,摘抄记录一些有关“生日祝福”的语句。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的父母、朋友。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份礼物或一张贺卡,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或朋友,大家说好吗?(学生:好!板书:制作小礼物)
2、学做小礼物、贺卡。
(1)生日礼物的制作过程:
A:把旧报纸或挂历纸、粘贴纸等,撕或剪成块状,粘贴在盒子外边。
B、用皱纹纸学打十字交叉结。
C、装饰完成漂亮的礼品盒。
(2)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①讨论: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
②指导: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③学生试制贺卡。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④设计贺卡封面。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⑤学写贺词。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力求写的通顺,优美!写一写。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字可要写的漂亮哦!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制作了一件小礼物,送给你们的父母或朋友。我想当他们收到你们的小礼物时,一定非常的高兴。
第15周 课题十五、认识蚂蚁和白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2、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捉一些活蚂蚁和白蚁的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通蚂蚁和白蚁,让同学们认识蚂蚁和白蚁。提问:你知道有关蚂蚁和白蚁的一些生活习性吗?
二、新课:
1、认识蚂蚁和白蚁的身体结构,请学生自己标出。
2、认识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和它们跟同伴交流的方式。
3、到大自然中寻找蚂蚁和白蚁的窝,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怎样影响和危害我们的生活。
4、把我们观察到的蚂蚁和白蚁的的家庭情况记录下来,画一幅蚂蚁搬家图。
三、布置作业:在自己家附近找找有没有蚂蚁的窝。
四、板书设计:认识蚂蚁和白蚁
第16周 课题十六、蚂蚁和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目标
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教学重点难点:防治蚂蚁和白蚁的危害。
课前准备: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蚂蚁和白蚁是怎样影响我们生活的吗?可以说,蚂蚁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而白蚁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尤其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二、新课:
1、讨论:蚂蚁带来哪些危害?白蚁带来哪些危害?(观察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2、大家提出对蚂蚁和白蚁的防治方法:
(1)家庭防治
(2)校园防治。
3、把自己的调查报告写清楚,在小组内交流。
三、作业:与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心得。
四、板书设计:蚂蚁和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第17周 课题十七、我与健康有个约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健身运动的好处。
2、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一些体育健身的设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由机器代替人工去做,相对的我们的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了,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
二、新课:
1、看看班里有哪些同学是最懒参加体育运动。
2、分小组去社区里找一些健身设施,带“小懒虫”到那里参加体育锻炼。(之前给他们说明健身的好处)
3、小组制定健身计划,实施每项都要做好记录。
4、为自己设计一套醒目的运动装和一个最健美的健身姿势画下来。三、板书设计:17、我与健康有个约会
第18周 课题十八、心明眼亮
教学目标
1、在体育运动中懂得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意外)。
2、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课前准备:一些运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健身虽然很开心,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下面图中情形就是一些常见例子。
二、新课:
1、分小组讨论图中的情形,然后把自己的意见有条理地写下来。
2、学生自由发言:自己的健身过程有没有以上情形出现过,要是事件突发在自己身上,那该如何处置?
3、讨论以上问题,商讨办法。
4、要是我们看见别人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做?
三、布置作业:多参加体育锻炼。
四、板书设计:心明眼亮
第四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活动的主要原则:根据我校实情,结合学生的亲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以本地资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行开发。
主要内容:
1、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如:自我服务快乐多,钉纽扣,零花钱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当好自己的家,理好财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等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塑造山区孩子纯朴的品格。
2、通过观察、研究、调查等活动,开发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和他人合作,怎样管理好自己,关心他人,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小主人。
主要措施:
1、观察、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
2、动手操作。
3、教师当好学生的合作伙伴。
第五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2—3次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综合活动实践教材要求采取活动项目的方式实施,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教学资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力图实现四大领域的有机融合,使每部分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走进游戏
世界》、《生活中的礼仪》、《快乐剪纸》、《饲养小动物》都有相当的童趣,也可以
从中取得不少直接经验。但是,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共8个主题。分别是
方法与指导:
1、怎样制定活动方案
2、学会分工与合作
活动与探究:
3、走进游戏世界
4、生活中的礼仪
5、快乐剪纸
6、饲养小动物
7、衣物的.洗涤
8、居民生活环境调查
二、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
利。
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让他们继续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四)班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动机强,动手动口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的视野狭窄,见识少,认识事物的能力差,有待于加强培养。
本册教材共有6个案例,分为:新学期开始了、风、光的游戏、节日、粮食、环保设计。每个案例分为二小块,每个小块又包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3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注重转化学生的观念,认识综合实践课,以新的学习状态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
知识层面:让学生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从而保护动物;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学习用具加以改进;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校,了解老师并为自己的学校规划设计;让学生充分认识我是集体的一员,要为集体添光彩。
能力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活动背景:
三年级小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如:关于美化校园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十分钟等。。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欣赏、学习、探索、时间,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四、具体目标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 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
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7、通过观察、访问、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志,并遵守社会行为习惯,发展人际关系。
8. 发展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及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了解他人,与他人积极合作、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五、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六、活动难点: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七、实施的措施
1、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2 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2、活动内容:大的主题《美的心灵》,延伸的小主题看后面的活动安排表。 3. 具体形式:①集中授课:知识技能的普及等。
②实践活动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 ③方案设计课:主题的确立等。 ④综合课:课题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课: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八、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
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九、活动安排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安排进度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5
秉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都希望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向往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两年的集体生活,养成了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品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知道要做到诚实守信。遇事有了初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情感还不够持久、稳定。三年级的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和能力。他们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能够多体验生活,具备了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在内容上以“活动主题”的形式呈现,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按照问题解决的基本课程,分为“活动主题的生成”“制订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应用”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注重开放性和生成性,强调过程性和体验性。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注重吸引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6
三(1)班大都是集镇周围的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从村小转过来的。虽然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原尚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这个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活动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学生是鲜活的,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班劳动与技术活动计划。
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