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技能的准备也很不够,虽有朦胧的社会意识,也渴望有机会走出课堂,领略社会的风采,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在设计和指导活动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因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四、活动内容 本学期,经与学生反复讨论暂定以下几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六、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第二篇:沪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
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
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
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
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不足,知识技能的准备也很不够,虽有
朦胧的社会意识,也渴望有机会走出课堂,领略社会的风采,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全力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在设计和指
导活动中,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因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易组织管理,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安全意
识,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交流,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
趣。
四、活动内容
本学期,经与学生反复讨论暂定以下几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
五、活动的具体实施
1.小组活动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人为指导老师研究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如活动有需要,可以跨学段组成小组。
2、个人独立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某一探究活动。
3、班级集体探究。当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活动,收集资料活动后,可以进行全班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大家收集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
六、活动的评价
1、遵循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2、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
3、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第三篇: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杨慧
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习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篇: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习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五篇:七年级 沪科版 数学科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刘玉芳
结和自己和学生实际,进行精细分析与研究,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在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计算、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图形有初步的感知,对数据统计和统计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展开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一次三校联考和一次期末统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教学是本学期重点,其中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表达、无理数概念,不等式符号改变和应用以及分式的应用为难点,另一个难点为平行线的有关推理初步。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具体应该做到: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09-10学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数学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日期教学进度表:
预备周2月22日2月27日 开学准备 1 3月1日3月5日6.1-6.2 2 3月8日3月12日6.2;课程资源,章复习3 3月15日3月19日7.1-7.2 3月22日3月26日7.3;7课程资源,章复习5 3月29日4月2日8.1运动会 6 4月5日4月9日8.1-8.2 7 4月12日4月16日8.3 8 4月19日4月23日8.4-8.5三校联考 4月26日4月30日8课程资源复习进度调配期中考试 10 5月3日5月7日9.1-9.2五一假 11 5月10日5月14日9.2-9.3 12 5月17日5月21日10.1 13 5月24日5月28日10.2 5月31日6月4日10.3-10.4;课程资源复习15 6月7日6月11日11.1-11.2高考 6月14日6月18日10课程资源复习进度调配
端午节 6月21日6月25日期末复习中考 18 6月28日7月1日期末考试
颜集中心中学
刘玉芳
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