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结题报告
安 徽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课题批准号 课题承担人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
JG07286
周德永 李 伟 寿县涧沟镇朱厂小学
所在单位
涧沟镇中心校
涧沟中心校课题组 2008年12月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安 徽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
结 题 报 告
安徽省寿县涧沟中心校课题组
执笔:周德永
【引言】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高农村课堂的教学效益,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成为打破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造成的农村与城镇学生享受教育的不公平。很大程度的缩短了城乡教育的差异。同时,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并能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进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通过参与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 的研究工作,并把着力点放在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至力于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逐步形成“以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带动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市县教研室、电教馆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一年的研究探索,本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是指在课程教学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过程中把远程教育卫星下载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资源、光盘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可选择不同方式实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并得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同目标。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为我校培养一批名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 远程教育资源 效益 课堂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也是打造公平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一条快车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必须要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把现代化的资源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带入课堂。由于我校地处农村,辖区内的中小学都已配备了远程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并将“天网”与“地网”有效结合,利用这套系统下载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资源,将现代远程教育运用于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呼唤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市县教研室的帮助下,我校申报的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水平》被确定为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时代的需求、实际的需要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这一精神,我县已正式启动此项工程。为我县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一般的村小,开辟了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这些信息闭塞的农村学校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发展提升的机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会使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此,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和主导作用,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教师将是能够尊重、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创新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然而,囿于当前我县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现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很多学校都措手不及,一片茫然!这些难得的远程教育资源大有闲置可能。因此,充分发挥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 1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解读》第92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5月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的效益,探讨和研究基于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水平,属当务之急,且势在必行。
2、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呼唤教育公平,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农村小学的课堂也能享受的城市课堂那样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以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的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使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而我们传统的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引领时代的新型的创新人才显然落后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的课堂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直观有趣,引人入胜的学习途径。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正好为农村课堂教学解决了这一技术、资源的难题。然而,远程资源平台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源如何才能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是一道摆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面前的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解决这一难题,使远程教育资源平台这一功高盖世、利国利民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探讨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有效的应用模式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远程教育媒体资源,如何应用它,当前在教师中无外乎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1)上课把下载刻录的光盘当电影看。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现在有了多媒体光盘,光盘里的教师都是专家,他们的课上得很好,干脆就把课堂全交给电视里的教师了,教师只要负责光盘播放,中间过程的启承转接以及课堂秩序的维护就行了。
2)课堂全程课件化。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多媒体课件集声、光、动画于一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卫星源源不断地发送到学校,有的教师就把这些课件直接拿来用,使自己的课堂跟着课件走,甚至一节课都要使用多种格式差异、内容相同的课件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没有发挥主动性,而成了课件的“奴隶”。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突破目前远程教育资源进入课堂的瓶颈,逐步形成一套基于远程教育资源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如何把光盘内容、卫星下载资源进行有机组合,然后与与课堂教学整合?如何把远程教育资源与三种远程教育工程模式的有机整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探求课堂上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使教师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杜绝纯粹依赖资源现象,用好资源,用活资源。让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的应用“适时,适度,适恰”;其次是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备课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时既要备学生、教材、教法,还要备资源,有效地将远程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光盘,将光盘上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其三就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使用在课堂教学上,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外拓展的平台,让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而是随时、随地能够学习,构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远程”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普及信息化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育软件。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化技术课程,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2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 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支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特点和功能的释放给沉寂单一的农村学校带来优质资源,给课堂以生机,优化 2 《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
《中小学电化教育》第8期
2007年8月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3、认知教学论支持和指导课堂教学多感官认知。远教资源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在农村就能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还教给教师怎样教的方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4、农村远程教育环境下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支持。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实现远程教育的环境下,为农村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充实条件。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可以依托“主导——主体”的先进教学理论,把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整合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中各学科课程中各要素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
3四、课题研究的组织
1、领导组 组 长:文继兵
副组长:李 伟、周德永、曹纪元、卜长乐、代传启
2、研究组:
(1)周德永、李 伟、曹纪元:
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课题的实施,负责课题计划、方案的拟定,资料的管理,指导各子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周德永承担《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课题最终成果(工作报告)的撰写。
《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113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2)、李 伟、李 迁:
统筹、协调本课题研究工作,争取条件增加本课题研究需要的设备设施投入,承担“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的督导评价机制研究以及课题组的教科研制度建设。
(3)、卜长乐、周德永、穆道勋: 专项负责典型案例。(4)、李 伟、李 迁 搜集、归纳、整理资料。(5)、李 伟: 负责校际联络协调。
(6)、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穆道勋、周德永、李 迁(7)、江福军:负责承担《卫星传输的资源与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子题。
五、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以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开展本课题研究时,我们将本着“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一种团结民主、互帮互学、求实创新的科研氛围,力求做到边学习培训,边研究应用,边推出成果,边总结推广这一实用性的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是:
1、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聘请市县教研专家作专题报告;
2、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做好硬件设施的投入配备工作;利用现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有的远程教育工程配套的硬件设备建设具有远程教育工程特色的农村中小学模式二的多媒体教室。
3、配备适合教学及课题研究所需的软件;
4、开展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5、各学科开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效益的实践活动; 我们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如研究型学习、参与式学习、反思型学习和资源型学习等,并把学习和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上好实验课、研究课,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在各种条件下在课堂应用的模式,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及时撰写论文、小结等,开展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交流、专题研讨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活动等。同时通过课堂观察和对比实验等科学方法,来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索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整合才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
六、课题的研究过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这一重点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寻找适合学科教学的模式,同时制作一定量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准备、分析阶段(2007年4月-2008年1月)随着我县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三种渠道的资源扑面而来,来自于“天网”的卫星接受系统,来自于“地网”的“国家基础教育资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源网”提供的素材,以及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分发的课堂教学播放光盘,这些资源如何利用显得日益紧迫。2007年4月,涧沟中心校召集部分教师,提出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紧接着的4月7日,涧沟中心校委托周德永、李伟两位同志着手开展课题定题的相关工作。经过涧沟中心校教研工作会议研究,把《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作为研究的课题,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007年5月,论证确立研究课题,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划分责任。同时,课题组搜集相关资料,调查访谈,作好统计分析前的材料收集、准备工作。接着,参研学校的远程教育技术员把本校的农远工程的硬件、软件资源进行了整理,课题组对参研单位的教师信息技术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发了《中心校教师信息技术状况问卷调查表》,基本摸清了参研学校教师应用农远设备、资源能力的基本情况,撰写了调查报告,为后期的教师培训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6月,课题申请报告由周德永同志撰写完成,并向寿县教研室递交了课题研究申请。2007年10月本课题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为省重点研究课题,课题代码:JG07286。至此,课题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我们在市、县教育科研部门的重视下,于2008年1月12日举行了课题开题工作会议。地点在涧沟中心校多媒体教室,评议专家有市教研室主任何鼎友,副主任贾斌,特级教师张初平,县教研室副主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任,高级教师祝绍德。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开题工作会。
(二)、落实、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7年6月)
1、组织培训:课题组负责人于2003年3月参加了寿县教研室举行的第一次培训会,倾听了到会专家和精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指导,感到收获很大。回来后,首先向分管领导进行了认真的汇报,然后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会议,把县教研室祝绍德主任的要求以及怎样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了全面的传达和培训,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细化了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使之更具体、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为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实施“三个一”工程:课题组教师(或自己辅导的年轻教师)每人至少要讲一节全校性的运用远程资源媒体媒体辅助教学的公开课,每人要用下载的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一件完整的课件,每人撰写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与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模式(1)光盘播放的教学应用模式 ①全部应用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光盘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全部应用于课堂教学。基本操作程序为:由课前预备过渡到课堂教学,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先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提出本课学习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要求。接着,教学光盘播放,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集体收看教学光盘。然后,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教师组织或由学生自己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布置的或观看教学光盘所发现的学习问题。最后师生进行课堂小结,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者由教师进行小结,或者由学生进行小结,或者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这一教学环节。课后延伸:对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学生进行书面答卷等评价形式,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进行考核,把脉课堂教学,以便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也可以采用学生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紧接着,就是知识内化与迁移,通过布置练习,使学生掌握并应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素质。
②优选应用模式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地、有选择地应用教学光盘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此种方式主要是借助于光盘媒体的突破重难点的内容点睛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益。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以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为主的方式: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秩序的确立、教学活动的编排,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学法指导、播放教学光盘等都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为主。基本操作程序为:教师组织教学,稳定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标、提示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包括教师讲解主要教学内容、教科书内容和教学光盘内容,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以及其它与本课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的播放教学光盘,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个人探究、划分小组开展协作学习等。教师课堂教学小结可以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总结。最后还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问题、学生书面答卷等评价形式,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诊断课堂教学,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也可以采用学生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最后是知识内化与迁移,通过布置练习,使之掌握并应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素质。
第二、光盘为主型:即以播放教学光盘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播放教学光盘开展教学活动。其基本操作程序为:教师组织教学:稳定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标、提示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等。接着播放教学光盘。其间,教师也可进行适当指导、点拨。紧接着,课堂教学小结,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总结。最后还是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问题、学生书面答卷等评价形式,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以此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也可以采用学生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最后一步仍然是知识内化与迁移,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素质。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③有机整合应用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光盘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与教材、下载的远程教育资源等有机地加以融合,按照课堂整体教学设计加以应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放”或“边放边讲”。可以是先讲解后播放光盘和先播放光盘后讲解。前者的操作程序为:教师组织教学,由课前准备过渡到课堂教学。教师讲授,讲解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讲解,并提示将要播放的教学光盘内容;播放教学光盘。最后,课堂教学小结,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总结。最后是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问题、学生书面答卷等检测形式,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也可以采用学生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最后一步仍然是知识内化与迁移,通过练习,使掌握并应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素质。后者的操作程序为:教师组织教学,由课前准备过渡到课堂教学;播放教学光盘;教师讲授,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讲解,结合所播放的教学光盘内容反复强调并与之相互印证;课堂教学小结,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就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总结;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学生书面答卷等评价形式,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检测,评估课堂教学,以便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也可以采用学生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由学生进行自我测试、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识内化与迁移,通过布置练习,使掌握并应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素质。(2)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模式
①照搬照套的模式:就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直接照搬卫星下载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是教案,也课堂教学,包括教学光盘所提供的课堂教学,对上述教育教学资源不作大规模调整,直接作为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而进行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参与资源学习为主,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学伴。这种资源应用形势也有人称之为全部应用式或直播式。其操作流程一般是:教师组织教学;进行网络资源调用或教学光盘播放;学生参与网络资源或教学光盘学习;教师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与点拨。
②剪切应用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使用远程教育(教学光盘)开展教学活动。在资源应用教学活动中,明显突出了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农远”工程模式二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仅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材料。其基本操作流程是:进行课前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剪裁下载资源或教学光盘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小结。
③整合应用模式,这种模式教学是“农远”工程模式二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中难度最大和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最高的教学资源应用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以及教师教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学特点等教学实际情况,按照教师的教学涉及对关乎课堂教学的全部资源(课本资源、网络资源、光盘资源及其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贯彻教师教学设计意图的综合资源,具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其基本操作流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规划;搜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可行性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利用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与前两种教学方法相比较,整合应用的方法耗时、费力,但资源应用的效度明显要比其他方法高明的得多。此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创新精神与业务能力。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以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模式的从理论到操作的研究,分别以公开课或指导上公开课、组织研讨等形式,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每次都要求把远程教育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研讨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这些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应该怎么发挥才好,我们对每次的公开课要认真剖析,主讲教师设计一节利用远教媒体资源的课——现场做课——说课——评委点评——总结推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全校性的示范课,向全校推广优秀成果。
4、利用远教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开辟课题组专用网站进行广泛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中,课题组的老师们,一方面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制作了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并把这些课件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分析比对,评价利用媒体资源的成败得失以及所采用形式的优劣点,从而进行归纳总结,优选把农远资源应用到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最佳方案。另一方面,课题组为了交流的方便,制作了课题组专用的网站(http://sxzdy.cn)作为交流的平台。专题的课题板块以及远程教育板块,不仅是课题组成员间交流的方便途径,也得到了广大同行们的点击关注。
经过半年来的研究,撰写了中期自评报告,总结了我们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的成绩,经过市县教研室专家的评议,已经于2008年7月8日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这也标志着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总结与结题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
1、召开课题论文交流会
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辛勤耕耘,积极收集整理研究过的资料,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学校也给老师们创造机会,一方面,学校组织论文评比,总结推广大家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中心校准备积极向外推荐老师们的好论文,推广我们的优秀成果。课题组的成员共有10篇优秀论文被选入论文集。
2、校内课题成果展示
在学年度的学校典型课例公开课上,课题组教师积极准备,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运用远教媒体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展示课题最后的研究成果,向全镇中小学展示。每位课题组教师都把远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研讨的主要内容,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应该怎么发挥才好。每次的成果展示课之后,我们都要对主讲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中远程教育媒体媒体应用的切入点、效果、得失等方面认真剖析,经过这样的过程,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课题组教师的实践更加丰富,课题成果具体、明显。
3、研究远程教育资源组合优化的方式
远程教育资源虽说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格式齐全,可以选择的余地强,但是每种媒体资源的设计者都是基于自已教学的需要设计的,可以说没有一款媒体资源完完全全适合我们的课堂。由于媒体素材受到具体的教情、学情的影响,受到硬件设备等教学条件的影响,还受到教材版本,教学目标等的影响。因此,使用资源的方式方法不妥,并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课题组从广大教师熟悉的powerpont2003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入手,再辅助一些简单常用的媒体软件的剪切功能,探讨制作出自己课堂所需,多种媒体组合,既能在电脑多媒体教室使用,又能在光盘播放室使用的课件,使媒体资源正真能起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经过一段时的尝试,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同时这项研究也弥补了远程教育光盘互动性差,被动使用,以及可控性不强的缺点,使热爱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应用资源变得得心应手。
4、认真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根据省级教研课题结题的要求以及市县教研室对课题结题要求的精神,在本学期开始就设计结题报告的思路,总结过去近一年的研究的成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成果汇总、整理、反思、修正,并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课题组教师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了一些经验材料,撰写了一些论文,积累了一批课堂教学中使用后的课件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资料,而且大部分的课题材料都被上传到课题组专用的网站上,供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用,也以期此种方式继续课题的后续研究,使课题成果进一步的完善,更大范围的交流与推广。
课题组教师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对多种电教媒体进行优化、整合,探索在远程教育资源环境下农村课堂教学的模式,经过初步的研究,我们形成了几种有效的远程教育媒体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搭建了课题交流平台以及形成了远程教育资源媒体资源优化组合的技术。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论文部分
1、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周德永 曹纪元
2、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果·········李 伟
3、创造性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方法与技术················周德永
4、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效益···文继兵 穆道勋
5、远程教育教学光盘资源的使用························周德永
6、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代传启
7、应用农远工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周德永 江福军
8、怎样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卜长乐
9、远程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曹纪元 李 迁
10、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曹纪元
(二)课件部分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1、《小学学科教学系列课件》·······················周德永
2、《初中文科教学系列课件》·······················李 伟
3、《初中理科教学系列课件》·······················曹纪元
(三)教学案例(教学设计)部分
1、小学语文《看菊花》教学设计··············李 迁 陈 芳(此教学设计获县农远新星教学评比一等奖)
2、小学语文《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卜长乐 张克学
3、小学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周德永
4、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周德永(此教学设计荣获六安市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并被选入《新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一书)(吉林音像出版社)
5、小学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周德永
(三)课题专用网站部分
《红枫教师资源网》(原《村小教师吧》)·············周德永(此课题专用网站获安徽省电教作品三等奖)
(四)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应用技术部分
创造性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方法与技术·············周德永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1、通过专题推介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推广。
课题研究的成果的推广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应用,主管部门发挥组织功能,开展专题观摩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研讨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的平台。边交流,边总结,把所得的心得体会及时丰富到研究成果之中。在交流讨论中互补共进。课题组要及时解决推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所获得的经验。以严谨科学、虚心务实的态度对待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的价值得以体现。
2、通过网络便捷的方式,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推广。
通过互联网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交流范围广,意愿表达真实多样,推广经济等优点。使课题研究的推广范围更加扩大,效果更加明显。
课题组近期将利用课题组专用网站:红枫教师资源网(http://sxzdy.cn),把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验收材料,以及推介过程材料,发到《教育科研》栏目,供同行浏览,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提升农村课堂教学水平》结题报告
课题承担单位:寿县涧沟中心校 涧沟镇中心小学 涧沟镇菱角小学 涧沟镇朱厂小学 课题负责人:周德永 李伟 曹纪元 课题领导组:文继兵 李伟 曹纪元 代传启
主要成员:周德永、李伟、曹纪元、卜长乐、穆道勋、李 迁、江福军、王凤、李万军
结题报告执笔:周德永
2008年12月20日 22
第二篇: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管理办法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管理办法
甬教科规办[2009]11号
为了加强和完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规划课题结题的规范水平,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提高成果质量,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宁波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1.指导思想:结题是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课题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结题,推进课题的深入研究,发挥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作用。
2.要求:在结题工作中,坚持公正、认真的态度,加强学术规范建设,严格遵守结题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保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的质量。课题结题之后,要努力组织好优秀成果的应用推广,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
二、结题的组织
1.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结题的初审工作。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结题的终审工作。
三、结题的准备工作
1.课题组在完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结题的材料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
2.课题成果材料准备齐全后,报送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市直属学校(单位)直接报送市教科规划办。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要求对结题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材料,应责成课题主持人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四、结题验收
1.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将有关材料送交市教科规划办复核验收,审核合格后颁发结题证书。
2.课题确需延期结题的,应向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延期结题申请表》,经审核后,报市教科规划办批准,市直属学校(单位)直接报市教科规划办批准,延期时间不超过1年。逾期不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待完成结题手续后才能申报新的课题。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同意结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或价值导向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质量低劣;
(4)与批准的课题名称和内容设计严重不符;
(5)研究过程资料严重缺乏或没有研究报告。4.可直接申请办理结题验收的条件:
(1)课题成果在市级及以上行政部门或市教科规划办组织的研究成果评审中被评为三等奖以上,可免于鉴定,提供有关材料,向市教科规划办申请办理结题手续。
(2)公开发表1篇以上关键词、文章内容与课题高度相关的文章,可免于鉴定,提供有关材料,向市教科规划办申请办理结题手续。
(3)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如果同时是省级及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通过成果鉴定,只要提供相关部门的结题证书并在市教科规划办备案,即可同意结题。
5.不符合直接申请办理结题验收条件的研究课题,需提交《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书》,成果鉴定工作由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市直属学校(单位)的成果鉴定工作由学校(单位)教科室负责组织。课题成果鉴定需组成专家鉴定组,鉴定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一般为2至3人,主要由本课题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1人担任鉴定组组长,鉴定组组长承担主持鉴定,汇总专家意见并形成专家组集体意见的工作。鉴定方式主要包括会议鉴定、通讯鉴定(格式文本《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函审意见表》)等。
6.结题申请和延期结题申请统一受理时间为每年的五月份和十一月份,也可在每年成果申报的同时提交结题申请。结题验收的有关材料由高校或县(市)、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统一上报,市直属学校(单位)直接上报市教科规划办。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细则
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细则
为提高我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和成效,健全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增强教育科学的持续创新能力,根据《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工作原则
列入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的所有课题按时完成后,最终成果均须进行鉴定验收。通过鉴定后予以结题,再领取课题结题证书。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负责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
二、成果要求
承担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学校,应通过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实质性提升,有较好社会声誉,在镇级以上教育工作会议或业务会议上有典型经验发言或交流,至少有2人获镇级以上荣誉;同时围绕课题至少应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2000字以上论文1篇或获县级以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成果)1篇(项)。
三、鉴定方式
成果鉴定一般采用聘请同行专家进行会议鉴定的方式。
四、专家选定
组织鉴定时,鉴定专家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鉴定专家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的行政职务,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学术水平。鉴定专家的职责是公平、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课题研究成果,鉴定工作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监督与管理。
五、重新鉴定的规定
第一次鉴定未通过的,鉴定组织单位将鉴定的结果反馈给课题主持人(承担者),课题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修改与完善,且须在半年内重新申请鉴定。
六、鉴定程序
(一)提交结题申请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结题时间要与课题申报评审书和实施方案中课题完成时间一致),课题主持人向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书面申请(打印),由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统一组织安排结题。
(二)提交课题结题材料 申请结题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立项通知书(原件)
2、课题实施方案、各阶段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总结(课题组、个人)
3、成果部分
(1)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至少有一篇市级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获奖论文)。
(2)反映学校发展、质量提升、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关量表或数据分析。
(3)其他成果(如:调查报告、科研论文、获奖证书、影像资料、典型案例或课例等)。
4、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调查问卷、调查方案、反思总结、工作记录、活动总结等)
5、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6、课题研究报告(主题报告)
7、课题自我鉴定(300字左右)(打印)
以上结题材料一式两份,需打印总目录,并分类装盒(不需装订成册)。
(三)填写课题成果鉴定书
申请结题的要填写《邹城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一式三份)。该鉴定书可从邹城教育网上下载。
成果鉴定书填写要真实、客观、准确。
(四)结题验收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对课题进行鉴定验收。采取查阅材料、专家论证、现场质询等相合的方式,形成最终鉴定意见,符合课题结题要求的,颁发课题结题证书。对于研究资料不齐全不规范、研究报告不充实不完整、研究成果提练不扣题不清晰,建议修改后再予以结题。
为便于管理和使用,通过鉴定的课题,应把有关材料装订成册。
七、注意事项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课题主持人提出书面申请(打印),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
1、变更课题主持人的:课题主持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变更的,经原主持人同意后可以由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来担任;如原课题主持人是单位领导的可由接任领导担任。
2、变更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人员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变更的,经本人同意后,在课题组成员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变动人员总数不得超过原有人数的二分之一),由课题主持人提出人员变更申请(书面、打印)。
3、改变课题名称的:接到课题立项通知书三个月内允许提出变更申请,并重新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
4、变更课题管理单位的。
5、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的需提交课题延期申请。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上述变更的,将不予结题。
第四篇: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改条件下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加强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河南店镇中学 李少军
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战略主题第四个坚持,坚持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英语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教学效应。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 人文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生前曾说过“十年改革开放最失败的就是教育了”。何出此言?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严重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教育变成了数字竞争、比拼升学率的游戏。曰之失败并不为过!目前,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不重视思维能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当贫乏。紧接着就有人给这种教育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并批得体无完肤,把素质教育捧为救世主;其实教育不能没有应试,只是缺乏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成份,教育就回归其本意了。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为: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县和他县兄弟学校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说明研究的意义;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英语的教与学变成了只重认知教育、轻情绪教育和性格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知识灌输、轻应用能力训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这种忽略人文素养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高分低能。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迷失。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不仅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里积淀等。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脱节,必然使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也就是缺乏中西文化素养。英语教学既要让学生具备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也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学会比较和鉴别。但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充分, 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由于专业的划分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通常以为只要打好了基础, 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文化方面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水到渠成。相反,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本课题从我国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着力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提到“三个坚持”的第三个坚持是“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该研究领域发表的关键的相关发现: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二)对研究项目产生影响的其他研究领域的发现: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各学科既有独特的目标和独立的系统,又有彼此间存在的共同属性和必要联系。这些性质任务不同,对象范围有别的学科,分头齐进,交互作用,承传人类文明的薪火,以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英语属于人文学科,当然具有人文性。中学课程体系中政治、历史、语文等也明显地包容在这一类中。如果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人类的知识构成体系中,没有不包括人文性的知识,甚至可以这样说,人文性的外延包罗了全部学科。即使是自然学科,固然重在表现科学性,但难道没有人文性吗?正如著名科学家顾毓琇教授所说:“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有宗教的圣洁而没有宗教的神秘,它有艺术的忠实而没有艺术的缥缈,它有哲学的超然而没有哲学的玄想。”
(三)未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计划中提出要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但是在现在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大环境下,还没有能力提出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原因可以分析如下,课题组部分成员存在如下观点:“难”字当头。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中小学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忙”字当头。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教”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文”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怕”字当头。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不”字当头。目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新时代的教育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而使这一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的当务之急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许多有关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误区。
三、课题的设计;
(一)人文科学的界定: 人文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
人文教育的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农村中学英语学科人文教育:
农村英语学科人文教育是利用现有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包括学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使学生在近期及远期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英语新课程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教师用书前言中讲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教材的特点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新课程中,英语被归类为“人文科学类”。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学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新型人才,我们应该将新课程的这种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
(三)研究目标;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研究对象;农村中学初中学生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主要思路:调研研究 → 比较分析 → 试验研究 → 结论与措施
2、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将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专题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等方法,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并在本校及周边学校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研究过程
(一)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研制课题小组研究计划,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2010.04—2010.09)
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第二阶段 分析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2010.10—2011.02)负责人:李少军、刘玉娣、第三阶段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重点、难点)(2011.02—2011.10)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第四阶段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011.11-2012.6)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二)中期检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析了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三)综合研究:我们英语教研组经过问卷调查、教研活动、经验交流、课堂内外改革等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历时一年的时间,发现我们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并且通过在课堂教学方面、课外活动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地尝试,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更有兴趣了,都迫切地想了解有关英美方面更多的文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情感与态度的改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开创精神。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英语教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能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被逐步培养塑造出来,最终成为国家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四)后期论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一)、主要结论及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但是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河南店中学全体英语组成员于新学期伊始,对我校三个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展开了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我校各年级学生在英语学科人文素养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善现在的农村英语学科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年级,分层次,由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不记名抽样调查,七、八、九三个年级各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较易,卷二较难。
所有参与问卷答题的学生均表现出对问卷试题的高度热情,调查过后仍热烈地讨论试题的答案。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我校学生在英语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题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从问卷中可看出,我校学生对英语文化素养存在严重缺失,以致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创新之处;分析调查问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客观条件限制:
a、学生学习环境影响,农村中学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b、城乡差别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普遍不重视英语学习。c、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不够重视,尤其在英语方面,家庭教育更是空白,父母出自农村,文化层次低,辅导不了学生英语知识。
2、教师主观方面制约:
a、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多落于知识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脱节,甚至为零。
b、教师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自习课占据课外活动,学生没有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更提不上文化素养方面的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从我校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我校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英语五维目标,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2、改革课外活动,辅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多的英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们的文化情操,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春风,创建优质高效的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沉浸在愉悦的文化学习氛围中。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上课下两种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发掘文化教育的资源,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成果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研究及探究的方向。
(四)成果的推广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认为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英语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我们研究得出可以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研究。并且积极探究了以上三方面的适合农村中学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总结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有关的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间接的经验和总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六、讨论与思考;
(一)对研究结果不足之处的必要说明;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我们的研究限于教师水平,以及农村中学硬件的限制,科研的层次还处于原始的表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不能够钻得很深,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部分教师的心,以至于课堂教学不能够深入。课外活动不能够顺利开展,文化建设形同虚设。
(二)值得与同行商榷的问题;如何在农村中学建立长久的、有效的英语人文教育的机制,不仅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师的职责,更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是我们英语同行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由于受农村中学硬件和软件的条件限制,致使预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对学生的英语人文教育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够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英语文化建设,势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由于农中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暂时搁浅。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中的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于该项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英语人文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仍然是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我们会在未来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学,为他们的长远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
七、附录与参考文献。
(一)、调查图表;河南店中学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
(二)、测量结果;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
(三)、行动研究的有关证明文件:北外李晨讲义
(四)、参考文献应有原版著作或论文。《英语新课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五篇:课题结题报告
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属单位:研究报告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焦元坦 微山县鲁桥镇教育办公室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微山县鲁桥镇教育办公室于2010年4月向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的滚动课题。自课题立项之日起,我们课题组就投入了紧张的研究之中,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年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现已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并取得了预期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来看,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读写,而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当作教学“软任务”,因此,相当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通过调查观察,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平时说话(包括课堂发言)声音低下、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方言音不绝于耳,能说会道的寥寥无几,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也夹杂着土方言。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阻碍着学生知识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真反思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畸型”现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学校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操作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结出适用的、可操作的、能够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空间,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
(二)改变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的现状,使学生形成规范的口语——能说;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敢说;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交流习惯——会说。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二)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研究
(三)创设交际情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四)口语交际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对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口语交际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研究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三)实验研究法:按照制定目标,认真实验本课题的研究,并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探讨学法指导,并及时进行每阶段的研究总结。
(四)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实验情况的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
(五)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六)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0.4——2010.5)
设计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开展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0.6——2011.2)
实施研究:制定各项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收集研究资料,综合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1.3——2011.5)
结题鉴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出版,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通过多次阅读教学的实验和研究,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形成了理论应用于全镇教学工作指导。
(二)通过对口语交际课的开展和研究,摸索总结出了提高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并在全镇开设公开课进行普及推广。
(三)通过对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深受师生喜爱的,因地适宜的,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提高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
(四)通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和推广,有效地改变了部分教师轻视口语交际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五)根据研究成果完成了三篇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课题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没能很好的扩展和深入。
(二)虽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仍有部分领域未能涉及,未能获得更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的广泛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八、今后的设想
(一)加强培训学习
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广度和高度,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彻底改变轻视口语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热潮。
(二)总结提升推广
对所取得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总结,在全县乃至更大的范围推广,为口语交际教学贡献力量。
总之,通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