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市加快构建兰州创业资金保障平台实施方案 -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 ...
兰州市加快构建兰州创业资金
保障平台实施方案
为构建兰州创业资金保障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创业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创业,制定加快构建兰州创业资金保障平台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政府引导、社会为主、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原则,统筹使用政府扶持资金,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兰州创业资金保障平台。
———构建政府资金为主的创业资金扶持平台。从2016年起,结合落实“万企计划”、“万户小微企业创业信用融资贷款”扶持发展政策,整合各类扶持小微企业、非公经济、就业创业的政府性资金,集中力量精准扶持众创空间内的项目孵化、成长、出栏。市级财政每年整合资金1—2亿元,高新区、经济区、城关区每年整合资金2000万元,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每年整合资金1000万元,红古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每年整合500万元。兰州高新区设立2.5—3亿元的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兰州经济区组建2.5亿元的兰州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
构建社会资金为主的创业投融资平台。从2016年起,每年集聚一支不少于100人的天使创业投资管理队伍;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创业投资企业10家;带动一批新增创业投资资本100亿元,投资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企业5家;促使一批科技新兴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政府性创业资金持续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各方资金特别是商业资金用于创业投资。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保障“万企计划”、“万户小微企业创业信用融资贷款”扶持政策的落实。各县区整合资金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用于各县区扶持创新创业产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小微企业发展和众创空间建设。兰州高新区设立的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专门用于扶持高新产业创业发展。兰州经济区设立的兰州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创业发展。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形成创业投资资本,并委托专业化管理团队进行管理。
2.鼓励国有产业集团设立国有创业投资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转型转产,升级改造,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参加创业。建立健全适应创业投资行业特点的国资管理和考核办法。鼓励国有创业投资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管理人员约束激励机制,将投资效益与管理人员的约束激励相结合。探索实施国有控股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项目评估管理改革试点。鼓励国有创业投资企业探索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结合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鼓励本市各产业集团积极开展境内外产业并购投资,适时组建主要开展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产业并购整合的创业投资企业。不断完善并购涉及的外汇、融资和产业等相关配套政策。
3.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依托兰州银行、甘肃银行设立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支行。继续开展银行业涉企收费秩序的整治规范工作,清理取消银行业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公开方式,各分行网站应公布详细的价格表,增加收费透明度。加强科技融资项目的推荐工作,做好科技型企业融资项目的筛选与搜集工作,尽快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项目库,做好融资对接工作。
4.丰富创业投资企业募集资金渠道。加快推动天使投资发展,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天使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机构化天使投资企业。经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天使投资企业,可参照创业投资企业享受政府相应鼓励政策。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的创业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范围内,创新各类募集手段,通过上市募集、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资金信托和募集保险资金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积极实施新三板“361”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做好拟挂牌企业的培育辅导和储备,为中小企业多元化投融资提供绿色通道,及时落实企业挂牌新三板奖励资金。大力扶持兰州市中小企业抢占“新三板”,力争尽快实现“第一年30户、第二年60户、第三年100户”的上市目标,对拟挂牌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政府给予每户企业10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企业拟挂牌前的前期工作补助,对成功挂牌企业,扶持资金转为股份,由市城投公司按股权投资进行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股权登记托管制度,加强股权管理,推动中小企业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托管和挂牌,增强企业股权流动性,促进资本合理流动。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各县区政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地方企业到“新三板”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托管、挂牌,借助市场化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5.建立创业投资风险共担补偿机制。通过银行、政府、保险三方合作,建立风险共担补偿机制,推动以各区为单位统筹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鼓励发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由市财政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专项风险补偿金使用完后,由市财政按年进行补足。有条件的区可对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进行保费补贴或奖励。积极推动科技保险,支持保险企业在兰创新科技保险产品,积极推广面向科技创新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专利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为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融资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促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科技企业购买科技保险并对保费给予一定补贴。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布局,加大对境外投资项目、对外承包工程、成套设备出口和国际营销网络的承保支持力度。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完善小微企业承保模式,扩大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按照省上相关政策,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保险机构研发开展有利于扩大进口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进口风险。
6.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和融资担保服务。鼓励相关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对担保机构开展的符合条件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给予1%—2%的担保费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中小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按贷款年利息的50%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度内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为融资而发生的知识产权评估费给予补贴,按确认发生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
三、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引导基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推进作用,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办和人民银行兰州支行等部门,协调推进创业投资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密切配合,加快制定完善各项创业投资发展配套政策。
2.做好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工作。对符合国家十部委制定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可按相关规定,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备案。经过备案并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可享受国家和本市各级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并接受备案管理部门的监督。
3.健全创业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法律、财务、咨询、评估、担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技术经纪、信息服务、市场预测、项目评估、财务及法律咨询等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发展所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4.加强创业投资与金融机构、市场的联动。充分利用兰州金融机构和市场集聚的优势,大力推动创业投资企业与银行、证券、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等机构间的业务交流和合作,积极推动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多种创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相关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大力推动新三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产业资本投资并购,推动本市有条件的大型产业集团与创业投资基金对接,打通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的链条。
5.加快创业投资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制定实施创业投资人才专项工作计划,加大创业投资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进一步加强本市创业投资管理和从业人员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对熟悉资本运作、拥有行业背景、精通现代管理、投身于兰州创业投资行业的人才给予适当奖励。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创业投资人才的服务,并提供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和出入境管理等便利服务。通过在兰州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创业投资专业课程,以及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本方案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等部门,各县区政府、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配合实施。
第二篇:兰州最新版限购细则_兰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2011.03.14)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通知》(甘政发[2011]28号)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责任,切实落实房价控制目标。各县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统计部门要及时公布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物价上涨指数。市物价部门要会同房产、统计部门,根据网签数据、统计调查数据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由市政府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开发企业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时,要出具经市物价部门审核的备案价格及价格控制幅度,房产部门要对销售备案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超出备案价格及价格控制幅度的,停止网上备案,并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注销其《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二、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0505套,其中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1700套、公共租赁住房2000套、限价商品房5555套、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31250套。全年配租廉租住房5000套,配售经济适用住房3000套。为确保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如期完成,要强化目标管理,分解任务,靠实责任。棚户区改造任务通过县(区)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央、省属在兰企业等责任主体全力推进。实施指挥部工作模式,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所有审批手续一门受理,现场办公,集中会审,限时办结,按要求抓紧开工。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拓宽保障性住房房源和资金筹集渠道,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建设用地的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中,要无偿配建比例不低于住宅总建筑面积10%的保障性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纳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充分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出让金总额的5%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单列,足额拨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工 1
程质量、进度和建设资金安全。全市今年新建的保障性住房,要确保当年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主体竣工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强化保障对象准入、退出监督管理,确保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真正受益。
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管理,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加强对二手房交易环节中的税收管理。认真执行市房产、地税部门委托评估公司评估并颁布的《关于发布新的二手房交易最低计税价格的通知》,坚决堵塞税收漏洞。
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限制炒房和投机性购房行为。金融机构要坚持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中长期贷款。从严控制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的信贷投放。对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对非本市居民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申请贷款的,应提供从申请之日起算的前2年在本市连续2年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凡不能提供的,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住房贷款。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要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可适度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同时,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五、加大住房用地管理力度,保证住房用地供应。市国土局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
市国土局要拓展土地供应方式,在土地公开出让中提高招标出让的比例。对2004年以前的经营性建设用地遗留问题可以协议出让,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四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积”等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由统计部门提供居民当年可支配收入,由市政府组织价格、国土、规划、建设、房产等相关部门及专家确定房价,采取招标等多种方式出让土地。
加强对企业的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性质的,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对已供应的土地进行跟踪检查,超过划拨文件或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期限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的,应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对房地产建设开发投资达不到25%以上的(不含土地价款),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土地及合同约定的土地开发项目。对欠缴土地出让金、闲置土地、囤地炒地、土地开发规模超过实际开发能力以及不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土地竞买或收回土地使用权。
市发改部门在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备案时,要按照住宅总建筑面积不小于10%的比例明确无偿配套建设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规模指标。市国土、规划部门在审批时,要按照发改部门的配建指标进行审批,在土地招、拍、挂和规划条件通知书中明确配套建设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条件及相关指标,并在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凡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未经发改部门确定配套建设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模指标的,国土、规划部门不予审批。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限购措施。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的市场供应,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甘政发[2010]18号)确定的“四种住房结构”体系,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严格限购措施,对已有1套住房(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房改房等各类住房,下同)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我市没有住房但能够提供前2年在本市连续2年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
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停止本地居民同一家庭(购房人)三套住房签约,停止非本地居民同一家庭(购房人)二套住房签约。各房产登记机构对本地居民、非本地居民同一家庭(购房人)超过规定套数的住房停止办理产权登记。
申请购买商品房、二手房的本地和非本地居民,必须审核家庭户籍、婚姻状况等材料。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在销售住房时,必须向购房人事前说明限购政策,由于未说明限购政策而导致退房的,由相关部门追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销售人员、经纪人的责任。
七、加大历史遗留问题房屋权属登记发证工作力度。盘活存量房市场,增加供应量。市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加大力度、降低门槛,2011年底前解决历史遗留房屋权属登记发证问题。
八、加强房地产交易秩序监管,引导合理住房消费。加强房地产交易秩序监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虚拟交易、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行业垄断、搞价格联盟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进行查处,问题严重的,暂停其网上销售,注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记入信用档案,直至取消其开发资质。
加大对商品房销售的检查力度。定期对已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凡开盘12个月销售备案率未达到80%的企业,取消其参加新的土地招、拍、挂的资格。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商品房预售资金、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的通知精神,确保交易资金安全,切实保护购房人权益。
加强商品房销售人员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肃查处房地产经纪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联手炒作、哄抬房价以及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问题严重的,由房产部门注销其《房地产中介服务资质证》和经纪人、商品房销售资格证,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加大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加强房价监测。要以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为
重点,以房屋登记数据为基础,切实加大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市县(区、开发区)两级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全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切实做好信息系统项目论证、评审立项、资金筹措、招标采购、图纸提供、人员培训、档案整理、录入扫描、登记机构统一等工作。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统一平台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系统、数据全市覆盖,确保全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2011年10月底前与住建部、省建设厅联网。
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房地产基础数据的报送工作。市税务部门要依据信息系统,在做好土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日常征管工作的基础上,对商品住宅定价明显偏高、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专项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市物价局要对商品房开发项目进行价格监测,今后市物价、国土、房产等部门要将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开发项目的成本构成因素、基准地价、房地产价格等信息定期向社会发布。
十、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新闻媒体要在及时准确宣传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政策、正确引导住房需求的同时,积极宣传住房保障、稳定房价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引导社会舆论更好地理解、支持政府的政策措施,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开市场调控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对制造、散布虚假信息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十一、落实住房保障和执行政策问责制。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区、各部门签订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的督查。对贯彻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的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向市政府做出检查,并由市监察局、市效能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第三篇:2014年2月14日、15日“赢在兰州 赢在未来” 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春节后大型招聘会
2014年2月14日、15日“赢在兰州 赢在未来” 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春节后大型招聘会
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定于2014年2月14日(周五)、15日(周六)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举办“赢在兰州 赢在未来” 兰州春节后大规模的招聘盛会,热诚欢迎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及省市相关部门组团参会。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时间、大会地点
时间: 2014年2月14日(周五)、15日(周六)
大会地点:兰州人力资源市场(兰州市南关什字民安大厦一楼)。
求职者免费入场!!请相互转告,莫失良机!!
二、大会组织
主办单位: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
媒体支持:《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科技鑫报》、《兰州电视台》、《易聘周刊》、《生活向导》、兰州人才网、易聘网、百度推广、赶集网、58同城、陇上人才网、全国招聘会网、大众人才网、博才网、百姓网、列表网、易登网等。本次招聘会强势宣传覆盖各大商业繁华区和高校聚集区,传播效果集聚全城视野。届时将为众多优秀企业及大量社会精英人才提供一个绝佳的寻才、求职、交流的平台。
三、大会特点
1、立足甘肃,辐射西北,规模大、参会人才多。
2、立体化、高密度、大面积宣传推广。
四、参会对象
1、需求人才的知名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各类用人单位。
2、省内及周边省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各层次人才。
3、省内及周边省份各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及熟练工。
4、省内及周边省份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含职高、中职、技校生)、毕业研究生。
5、省内及周边省份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欲交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技术工人、普工。
五、服务项目
1、提供标准展位,每展位配备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制作60cm×80cm招聘喷绘一张。
2、每个展位每天提供两名工作人员的午餐。
六、参会办法
1、参会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加盖公章)、经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电子版招聘信息。
七、收费标准
参会单位 每展位/每期(2天时间)收费600元、700元、800元。应聘人员免费入场。
特惠活动:订两期免费赠一期(三期招聘会在一年内有效)
报名地址:兰州市南关什字民安大厦一楼。(须电话提前预约)
联系电话:(0931)6110509***
联 系 人:陈先生
兰州市人力资源招聘会组委会
第四篇: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兰政
【发布单位】兰州市
【发布文号】兰政办发〔2005〕138号 【发布日期】2005-09-07 【生效日期】2005-09-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兰州市
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兰政办发〔2005〕13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现将《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五年九月七日
?
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3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86号)文件要求,现制定《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持续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和省环保局等七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相关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通过清理整顿规模小、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扶优限劣,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和依法治理污染,遏制损害群众健康事件的发生,坚持走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改善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
二、整治重点
(一)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重点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炼焦、铁合金、铬盐等重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淘汰落后生产线,坚决关闭“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
(二)黄河兰州段干流、支流的违法排污问题。?
(三)饮用水源地污染、大气污染、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问题。?
(四)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重复上访的挂牌督办案件。?
(五)纠正各地出台的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
三、组织领导和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马琦明为组长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环保局、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经委、市监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司法局、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全市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并组织开展对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检查和验收。?
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各县、区要定期报送环保专项行动简报和阶段性报告,重点环境污染问题和查处典型案件要及时上报。?
(二)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按照《兰州市环保局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规定,凡发现生产、销售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规定的,要向经济主管部门移送,同时环保部门吊销排污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供电、供水部门依据有关法律采取停止供电、供水措施,金融部门停止贷款;凡因为环境违法问题被依法关停的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要向颁证部门移送,有营业执照的要向工商部门移送;需追究责任的应向监察部门移送;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办要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教育,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广大公民,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环保法律意识,促进环保领域的依法治理,为环保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尤其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促使企业完善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协商、联合办案。?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调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专题报道清理整顿的典型事例。严格落实《2005年兰州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宣传方案》,结合环境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对重点环境问题的查处进行跟踪报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广泛报道对重点环境问题和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同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环保举报热线:12369,鼓励公众监督,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环保专项整治行动。?
(四)加强考核,强化责任。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按国家及省上有关要求,制定我市环保专项行动考核方案,对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进行考核。各县区要将环保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认真落实。
四、进度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7―8月)?
各县、区要制定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辖区内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提出整治措施,及时纠正和整改。在清理近几年重复上访案件的基础上,确定挂牌督办名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单位并公开曝光。
(二)整治阶段(8-10月)?
各县、区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检查出的重点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挂牌督办单位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严格依法完成取缔、关闭、淘汰、停产工作,全面开展整顿规范工作,公开查处、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派出督察组,会同新闻媒体记者,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分赴各县、区全面检查整治工作。?
(三)验收阶段(11月)?
各县、区在总结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巩固成果,查找存在的不足,将整治工作纳入长效管理,并组织推广整治工作先进事迹和做法,查处有关责任人,树立典型,公开报道。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组成验收组,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分别对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解读
壮大四众新平台 繁荣双创新经济
——《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
平台的指导意见》解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曹淑敏
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简称四众)快速涌现,呈大众化、平台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之势,正在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四众通过“互联网+”实现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生活要素的最低成本集聚和最大化利用,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绽放新活力。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关键力量。《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行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性文件,是推进四众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意见》提出以众智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等重大发展方向和十七条重点举措,旨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指导四众规范发展,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四众有利于开辟众人创富、劳动致富、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径,对实现新常态下新旧动能的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一、借势兴起,步入融合变革新阶段 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和积累沉淀,我国互联网规模庞大,应用活跃。特别是近些年来,借助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之势、融合创新纵深推进之势、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之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起,动力强劲,潜力巨大,成为发展新经济的亮点。
(一)聚众智促创新,众创平台不断壮大
众创平台是帮助广大创业者聚集和链接各类创业资源的孵化平台,能够提供部分或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创业者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利于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全球聚焦于创业创新孵化的众创平台发展迅速,在美国硅谷地区,由创业咖啡、网络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新型众创平台构筑的完善的创业创新生态,不断孕育出引领全球的前沿技术、商业模式和创新企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青岛等地区已经诞生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众创平台,包括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专业孵化平台;腾讯的开放网络孵化平台已有五百万开发者创业,开发者分成超百亿。海尔“海创汇”内部创业平台已诞生四百多个项目,孵化和孕育着两千多家创客小微公司。我国已经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创业大国。
(二)合众力增就业,众包平台加速渗透
众包平台是帮助任何主体将特定任务分包给不特定社会大众的服务对接平台,通过大规模社会化协同、聚众力集众智的方式完成特定任务。有“世界最大酒店”之名的民居众包分享平台Airbnb,已拥有来自191个国家的超过150万名房客。通过众包模式分享私家车的Uber平台,已拥有超过百万司机,成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IBM、宝洁等行业巨头纷纷通过众包模式吸收来自全球的外部研发力量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我国众包发展迅猛,作为最大的创意众包平台,猪八戒网的注册创业者超过1300万,卖家三百万,为2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380万次定制化创意服务,提供“猪标局”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延伸性高增值服务。众包模式还在研发设计、内容创造,以及交通出行、物流快递、教育培训、旅游度假等生活服务领域深入应用,滴滴出行、人人快递、YY教育、途家网等一大批众包平台企业快速崛起,掀起分享经济发展大潮。
(三)汇众能助创业,众扶平台蓄势待发
众扶平台是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途径,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构建创业创新发展良好生态的创新形式。来自政府、产业、公众等各层面的众扶活动不断涌现,氛围浓厚、深入人心的众扶文化正在形成。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实践,鼓励公众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创新应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试行的创新券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免费使用科研场地和设施平台的机会。联想等行业领军企业为有创业意向的科技人员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实战型的创业能力免费培训,培训超过万人,产生扶持创业的积极效应。基于开源社区和网络互助平台的公众互助众扶形式不断涌现。
(四)集众资促发展,众筹平台异军突起
众筹平台是个人或企业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或组织募集资金,是中小微企业筹集早期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我国众筹行业呈爆发式增长,主要有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三种模式。在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引领下,实物众筹规模迅速扩大,覆盖消费电子、艺术出版、影视娱乐等多个创意领域。2015年上半年,项目总数超过1.2万个,累计筹款金额达8亿元,同比增长300%。一批极具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企业脱颖而出,如小牛机车、三个爸爸净化器等融资超过千万。股权众筹影响较大,大多数股权融资平台开展的是私募股权融资,与真正意义上大众化、开放式股权众筹相差甚远。网络借贷连续翻倍式增长,交易规模4年增长81倍,平台数量增长超过30倍。2015年上半年,网络借贷平台数量超过两千家,累计成交量突破6835亿元,贷款总量全球第一。股权众筹、网络借贷的监管尚未规范,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正在加快完善管理制度。
二、意义深远,支撑双创发展新平台
《指导意见》立足国情,顺应“互联网+”时代融合创新变革大势,鼓励支持四众发展,是壮大新经济的需要,是创业创新的需要,更是构建开放竞争新秩序的需要。(一)打造协作分享新经济
分享经济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也是未来最重要的经济模式之一。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孕育了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平台类公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激发潜在动能的驱动力量。众包、众筹是分享经济应用的重要模式。大力发展众包、众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方式更活,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使大众线上分享有回报,线下岗位有工资,既参与创新又分享成果,还会孵化一大批新型小微企业。大力发展四众将触发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充分发挥闲臵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效率提升和绿色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生产和用工成本,实现开放创新和弹性供给;有利于创新资源“引进来”、创新能力“走出去”,培育面向全球化竞争的开放型新经济。
(二)激发创业创新新动能
《指导意见》以四众为支撑平台促进创业创新,拓展就业空间,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将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增强创新发展新动能。一是鼓励网络众创平台、创业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实体或虚拟众创空间的建立,为创业提供便捷资源服务,激发大众参与热情。我国已保持持续一年半以上每天有1万多家新企业注册成立。二是四众平台服务模式拓展延伸到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加速产业组织、生态环境、交易机制和服务理念为核心的创新变革,进一步丰富行业竞争方式,优化产业格局,激活潜在市场供给与需求,开辟创新发展空间。三是四众以多种方式,带动广大开发者、劳动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灵活分散就业,扩展就业渠道,让更多的人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构建开放竞争新秩序
开放竞争新秩序是推动四众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障。打破行业壁垒、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公平竞争,是进一步推动四众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前提。《指导意见》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本理念,推动简政放权、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这有利于在四众发展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满足四众平台跨界创新、提供融合服务的制度需求。其次,内部众创平台、制造运维众包、企业分享众扶、众筹等四众新模式对国有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发展四众将助力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创新能力。《指导意见》突出强调平台内部治理,创新行业监管方式,这有利于加快完善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保护、信息安全等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三、问题导向,聚焦四众发展新挑战
四众运营具有资产轻、主体多、用工活等特点,正在颠覆甚至重构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和产业价值取向,对既有市场准入体系和监管规则产生巨大影响,对社会基础信用环境提出愈为迫切的要求。(一)多元主体突破现有市场准入制度
现有的管理制度建立在行业边界清晰、职能明确的管理基础之上。基于“互联网+”的众包、众筹,跨界融合,形态多样,性质各异,突破了既有的边界和范围,引发新的准入问题。我国在交通出行、物流快递、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存在较高行业壁垒,这些领域往往是四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在快递领域,根据我国《邮政法》和《快递条例》的相关规定,从事快递经营的主体必须是企业法人,快递业务的人员需持有快递员职业资格证,而快递众包的发展实践已经超出这些规定限制。很多提供家政、美妆、速运等生活服务的众包企业,平台有超过万名的自由签约劳动者。在金融领域,《证券法》、《公司法》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禁止公开发行和募集资金人数不得超过200人。股权众筹通过互联网面向大众公开小额融资方式,与该规定冲突。
(二)变革创新要求监管方式加快转变
四众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海量新兴市场主体涌入市场,用户形态深刻变革。“产消者”模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对市场主体直接监管的难度加大。很多服务提供主体均为兼职个体,市场进入和退出更加自由灵活,对市场行为全面监管难度较大。监管部门不可能实时掌握所有劳动者的相关信息,也不可能逐一对其资质进行审核。四众的业务形态和组织形态也发生深刻变革。众包企业依托专业化服务平台集聚供需双方,跨地域快速扩张,形成专业领域的企业领导地位。出租车公司没有自己的车辆,酒店没有自己的客房,物流企业没有自己的仓储和运输,创意服务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师等,平台企业一般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但作为服务交易的撮合者,其权利和义务界定模糊,易引发权益纠纷。这要求政府管理部门顺应发展趋势,加快完善和调整其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
(三)快速渗透亟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四众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企业之间直接的服务、交易以及相互间的信任关系。特别是对依托陌生人服务或交易的网络约租车,自由快递人、本地人导游等服务,有效帮助用户识别可信服务或交易对象是其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与美欧等成熟的社会综合信用环境相比,我国陌生人之间还普遍缺乏基本的信任,个人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差距较大。以私人住房分享为例,有效保障租客和房主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该模式成功运营的前提。基于个人信用体系,Airbnb为代表的住房分享平台快速发展壮大,中国类似模式的发展相对滞后。
全球看,四众领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有高度相似性,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如美国已经有包括加州、西雅图、芝加哥等20多个州或市承认了Uber的合法地位。最近,美国政府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创业者投资(JOBS)法案》,给予股权众筹证券发行豁免地位。在欧洲,荷兰阿姆斯特丹通过立法,将以Airbnb为代表的互联网家庭旅店业纳入监管,并征收5%的旅游税,以保证传统酒店业的公平竞争。整体看,各国普遍采取顺应大势、包容创新、规范发展的应对举措。相比较,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四众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认知、培育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四、因业施策,释放四众发展新活力
《指导意见》针对四众“准入、监管、信用”三大关键问题,提出了“推进放管结合、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内部治理、优化政策扶持”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从创业者或劳动者的角度看,《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既释放出政策利好,也提出了规范要求。
(一)着力改革创新,营造包容发展环境
《指导意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要求,利用我国互联网应用创新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活力,推动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推动传统强管制领域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从国家层面明确要在交通、物流、快递、金融、医疗、教育等传统强管制性领域创新准入制度,要求交通运输部、邮政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多数平台类企业面临的准入难问题。二是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更加优化。明确指出要在四众领域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新注册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限制,通过改革不合理的限制,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商服务;同时,将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四众平台企业与行业监管、企业登记等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互联共享,通过推进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等相关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与四众平台企业信用体系的互联互通,将有效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防范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四是扩大财政扶持政策覆盖面。传统财政扶持政策主要面向线下实体企业,对实体营业场所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硬性指标有严格要求,《指导意见》提出,对线下实体众创空间的财政扶持政策要惠及网络众创空间,减轻创业创新者的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支持四众企业做大做强。
(二)明确规范要求,引导四众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和促进四众健康有序发展的四方面要求。一是要创新监管方式,由以事前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管理转变,放管结合,依托大数据技术、随机抽查机制等技术手段加强事中监测,加大事后处罚力度。二是要加快建立信用体系,构建广泛的信任关系。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安全交易的基础,通过实名认证制度等方式实现四众参与主体与其信用基础的识别和映射,帮助用户识别可信服务或交易对象,全面降低交易风险。三是由政府管理为主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内生治理作用,明确其在质量管理、内容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强化行业自律指引和规范,形成企业、用户和社会第三方共同参与的治理局面。四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国企改革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李克强总理指出,“双创”不仅是个体和小微企业的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强盛之道。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可以依托“互联网+”,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使创造活力迸发、创新能力倍增,推动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