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井冈山之行

时间:2019-05-14 06:4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井冈山之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井冈山之行》。

第一篇:我的井冈山之行

我的井冈山之行

这次有幸去井冈山学习,首先要感谢厂党委和车间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也是我心中敬仰的革命圣地。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开班仪式,井冈山党校副校长给大家介绍了井冈山及党校的相关情况,并向学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进行宣誓、敬礼、脱帽、肃立、齐唱国歌等环节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了此次体验式学习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日,我们身着红军服,头戴军帽,走过黄洋界哨口、朱毛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圣地,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出现在眼前,红米饭、南瓜汤、毛主席的读书石、朱德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打造农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通过这些真实的革命景物和传奇的故事,我的心灵真的被震撼、被感动,感慨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激动但又悲喜交加,对革命先烈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对我们党曲折的成长历程,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几天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最深的记忆和印象是“小井红军医院”,它是由原来的茅坪、大井两个医务所扩建而成的。最初取名为“红光医院”,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医院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为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医院院长曹镕,党代表肖光球,党总支书记曾志,医务室主任段致忠。红光医院在1929年元月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

听老师讲,当时小井红军医院有130多名重伤员住在红军医院里,不幸全部被捕。他们把红军伤员押到附近的一个稻田里,严刑拷打,妄图获悉红军的情况。红军伤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始终守口如瓶。最后敌人疯狂地用机枪扫射,血流成河全部伤员壮烈牺牲。英雄们倒下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井冈山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这130多名英雄究竟叫什么名字,史料上没有任何记载。解放后,根据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回忆,才得知吴鸿禄、李玉发、朱娥龙和邓颖发等20多名伤病员的名字,大部分则为无名英雄。听后我眼含热泪对革命英雄不怕死的精神而敬佩。

在给英雄献花时,我轻轻地放慢脚步,想多一会停留在在这片红土地上,想多一会同地下的英烈交流,感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中国的解放,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泪滴,踏着革命先辈英勇牺牲的足迹。我想,我们到井冈山来学习,不仅仅是瞻仰革命先烈,更要发扬井冈山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工作细节中,带头落实、执行公司和工厂党委、厂部的决定、决议,尤其是在两厂整合后,我们要更加务实工作,为建设、发展更加美好的车辆工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之行

7月30日,我陪同爷爷经23个小时的展转到达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朱、毛会师的地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山,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的宝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清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最高海拔2120米,主要景点有:茨坪、黄洋界、龙潭、五指峰。我们看到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中国第一山。这倒不是说井冈山是世界第一高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其意不再山高。而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我们赶到茨坪,茨坪是井冈山的中心,这方圆不到10公里的地方,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亲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心脏。那里至今保留着数十处革命旧址,每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足迹。首先参观大井的毛泽东、朱德、陈毅故居,工农政府旧址,小井的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所医院,黄洋界哨口战斗遗址,井冈山博物馆等。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缅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山高林密,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上往下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大的城堡必经的关隘。我们参观了龙潭,龙潭共有十几峰,由于海拔太高,我们团队的老人也多,所以只登上了第一峰就坐缆车下山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缆车,从山上往下看,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览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我领教了云海,但我没有能力来描绘;只能说:啊,井冈山真美!

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其中,烈士陵园使我感触最深。一踏进烈士陵园的大门,就有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聆听了导游的讲解,领会到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的井冈山精神。

这就是我的井冈山之行。初一:孟庆辰

第三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第四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第五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

下载我的井冈山之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井冈山之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 初夏五月,我们赴X培训学员参加了南昌工学院组织开展的红色之旅教育活动,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驱车5个多小时,行程百余公里,风尘仆仆来到革命圣地——第一个红色革......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两篇、篇一今天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井冈山,早上早早的就起床了,坐在车子上,就在预算井冈山的种种。果然不出所料,行程让我很满意。首先我们在途中就下车参加了博物馆......

    井冈山之行思想汇报

    井冈山参观学习后思想汇报 在这个建党九十二周年的七月我们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有感 2017年9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井冈山“革命教育、爱心助学、共建创新”的革命教育活动。 进入井冈山后,停留在课本中的井冈山第一次进入了......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定稿)

    忆革命峥嵘岁月,追青春不悔之梦 -----记我的井冈山之行2014年8月19日是我生命中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宋副校长和思政课部相关领导精心筹备多日的井冈山参观学习及集体备......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矿井 井冈山 山景怀念人亦恋 井冈山回来已经许久,这份总结本该早就写好,不能说没有时间,再忙的工作,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何况每天班车回来的那一刻,也是自己可以放松的起点。也......

    井冈山之行感想

    井冈山之行感想 ——门诊部 郭冰 9月7日,期待已久的井冈山党务培训终于如愿以偿。在下飞机乘坐前往驻地的大巴途中,一面鲜艳、飘舞、拔地而起飞扬冲天的巨大红旗雕塑,映衬着翠......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曾志。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我就读过,读时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次,井冈山学习之行,再次聆听了石金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