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媒介工具助推党建组工释放发展优势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
以媒介工具助推党建组工释放发展优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绩斐然,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也取得巨大进步。岱岳区(本区)这40周年以来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成就,时间跨度长,内容非常丰富。
一、40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历史背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开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历史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和组织工作发展,密切结合新的实际,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践进行新的不懈的探索,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成果丰硕,将党的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学习党的会议和中央领导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具体措施
党的十九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出全面部署,赋予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山东省委、泰安市委、岱岳区区委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学思践悟、创新形式、力求实效。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分领域、分层次、分责任落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切实增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有效性,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着力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
三、立足本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发展的必要性
泰安市岱岳区地处山东省中部,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南临孔子故里曲阜,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中点。全区辖15个乡镇、2个街道、2个工业园区,663个行政村(居),幅员面积1750平方公里,总人口97.34万。岱岳区辖44个基层党(工)委、175个党总支、148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7万余名。每一位基层党员同志、每一个党支部都是改革发展的肌体细胞、战斗堡垒。新的社会形势催生新的社会机遇,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增强本领、培养专业能力和精神,在深学细学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宣传宣讲上下功夫、在聚焦聚力上下功夫、在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
四、立足本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发展的优秀实践 1.岱岳组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大调研、大组织、大远教”协同机制,快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百村千户”调研活动、“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七到户要求”、“五个一目标”;“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新思路、“乡镇党委书记论坛”;“远程教育先锋视频网”“远程会诊”服务平台系统、“五室五站一馆一超市”、“三级远教中心”品牌;’ 2.岱岳区委组织部自身建设,建设“三服务两满意”组织工作体系,深化拓展“讲重作”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初步建立“创先进、争优秀、做表率、树形象”的长效机制; 3.岱岳区道朗镇“领导联点,创党建示范点;支部联建,创过硬党支部;党员联户,创小康示范户;服务联抓,创发展大格局“四联四创”活动,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动; 4.岱岳区区委“争先创优”主题活动,“岱下先锋”:“带富先锋”“敬业先锋”“创业先锋”“和谐先锋”“兴业先锋”,组织“四看”、党员“四比”;“区级创先争优项目化、乡镇创优争优品牌化、村级创先争优名片化”,层级推进,覆盖度高,效果明显; 5.“灯塔”新平台,催生党支部活力。“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多手段、多渠道动员,扩大平台知名度、关注度;共同搭建网上学习新阵地,催生各级党支部活力、党员服务力;
五、凝心聚力,运用好自媒体工具,促进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互联网时代机遇叠加期,移动互联网发展有一个特点:人人都是传声筒。自媒体因其形式开发、传播迅速、内容多样、互动性强等等特点,以现代化、电子化为手段,已经成为信息传递、知识获取、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参与者,应当勇于扛旗争做良好舆论生态的引领人和维护员。
我们不由赞叹,“第四次革命”: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全新时代已来。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党建工作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自媒体工具或阵地是群众舆情聚集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视舆论引导,“知民情、察民意”“汇民智、聚民力”。自媒体发展和应用,提升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政务微薄、微信平台,有利于提前把握苗头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回应重大关切,引导舆情民意;同时遏制泛滥信息、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恶意言论的势头。
网络自媒体渠道,成为广大党员自我学习、创新思路、开拓视野、培训教育的直通车,有利于自身把握时代脉搏、紧跟中央领导核心政策精神,更好的自我成长,有利于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五、总结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长远发展都无比重要。
身为党员,无论身处何位,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
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永恒课题,历史雄辩地证明,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风险和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敢于、善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际中,更多、更好的运营新媒体媒介和自媒体工具,科技优势发挥组织优势,组织优势转化发展优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执行力,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
第二篇: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助推高校发展
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助推高校发展
摘要:2017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植保学院党委聚焦学院党建工作主责主业,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院风教风学风呈现新面貌。
关键词: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43-02
一、落实主体责任,努力提高党政班子驾驭学院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自身素质
学院党委突出政治性,把抓好新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始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的学习,组织中心理论组集体学习10次,教育和引导领导班子旗帜鲜明的讲政治,增强了“四个意?R”,坚定了“四个自信”,提升了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班子决策规范化科学化
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教授委员会制度,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学院党委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院领导、党委委员联系制度(暂行)》、《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公务移动通讯费管理办法》、《劳务费支出管理的意见》、《公务用车审批制度》等制度为各项决策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学院领导班子主动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了一支服务型班子。一是在中央专项巡视、“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团结一心,扎实地落实了学校各项重点工作。二是积极推进院务公开,改版网站,设立党政联席会、党委会、教授委员会、专题会等专栏定期发布学院重大决策部署。三是服务师生意识进一步增强。定期到教师办公室、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学生宿舍了解师生需求,坚持院领导听课制度和到学生食堂就餐制度;及时为2名病困职工送去了组织的关怀和慰问金;看望慰问18名离退休职工;学院获得招生宣传工作、就业工作和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抓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生员工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人才引进、博士生选留,科研项目、人才项目申报,研究生导师遴选中加强了思想政治方面评价考核,实行思想政治一票否决制。学院建立的教授接待日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周一教授”、“一月一主题”的活动形式常态化,成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文化品牌,获批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今年组织活动40次,参与学生1000余名。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学习、生活中起表率作用,在新生接待、毕业生离校等关键节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抓小抓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邀请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校宣讲团成员为全体师生宣讲十九大精神6次,做到了学习全覆盖。二是建立系所、党支部活动通报制度。各系所、党支部、班级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观看录像、专题讲授、主题实践等形式学习27次,特别是将政治理论与校、院政策解读、学院重点工作研究结合起来集中学习5次,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三是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开设党建专栏,设立党史故事、微党课、典型引领、筑梦路上和两学一做五个部分,加强了学习阵地建设。四是学生中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求是学社”两个思想政治类社团,开展理想信念、爱校荣校、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20余次。
(三)立足特色发挥专业育人功能
立足学院专业特色,成立雕虫文化工作室,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开展昆虫标本训练营、昆虫艺术品设计大赛以及义务助教、减肥减药、农民安全用药等社会实践活动,共有3000余名师生参加,打造了植保文化。学生层面活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在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全年共有12个集体(团队)、140名个人受到学校和学院的表彰。1名学生将获得的宝钢奖学金全部赠予学院设立“启蒙奖学金”,让大爱的心代代相传。
(四)树立典型引领示范
举办庆祝康振生教授荣膺院士座谈会,在师生中开展西农精神大讨论活动。利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植小保”开设“植保人物”、“植保之星”专栏,大力宣传学院名师、党员、优秀青年人才以及学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从不同角度记述导师治学与育人的事迹,歌颂师德师风。
学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康振生教授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3名党员分别获得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资助;1名党员获得青年植物病理学家奖;1名党员获得“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资助;1名党员获得“中国标准化助力奖”;1名教师获得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2名学生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在先进典型带领下,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发表论文24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1篇,JCR一区论文64篇,在顶尖期刊PNAS发表文章2篇,实现了质量和数量双提升。
(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切实加强课堂、网站、新媒体等的规范管理。坚持对新进教工集体培训时提出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党委委员联系约谈少数民族学生制度,举办了两次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专项学习。制定《关于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专项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院领导和党委委员、辅导员分别与1296名学生进行了意识形态一对一谈话,并撰写了《意识形态领域专项调研报告》,建立了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帮扶制度。
三、夯实基础,不断推进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科学设置加强支部建设
对任期届满的17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换届工作,教工由系主任担任支部书记,研究生由班委担任支部书记,本科生由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坚持党支部工作计划制度,建立党支部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和党支部书记工作述职考核制度。现有党员448人,其中教工党员88人,本科生党员70人,研究生党员290人。建立了经费场地双保障机制,为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提供相应数额的党支部建设活动经费,各支部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开展支部活动。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
(二)规范管理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形成了每年2次党务工作者培训、2次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训、1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述责答辩制度,对党员进行了延伸考查,从源头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注重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全年发展党员60名,预备党员转正54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6名,转出党员130名,转入党员54名。2人参加井冈山党务培训班,8人参加党务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21名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对公派出国的34名学生党员分类梳理,通过导师、学生多方努力,全部取得联系,纳入组织管理,保留组织关系在相应党支部。
(三)?浪嗟衬谧橹?生活
各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组织一次民主测评会。各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党员面对面约谈,了解党性修养,撰写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分析调研报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讲故事,传递正能量”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名党员通过“三会一课”讲述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共鸣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四、结束语
一年来,在学院党建工作的推动下,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离校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18年,学院党委将继续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助力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洁,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43-44.[2]郗郡红,基于“互联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念探究[J].科技风,2018,(6):43-44.
第三篇:组工信息:释放人才正能量构筑发展新优势——白云区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用活人才“第一资源”)
释放人才正能量构筑发展新优势
——白云区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用活人才“第一资源”
白云区紧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高新区、白云区上合下分的体制优势,借助高新区人才特区、贵阳国际人才城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创业首选地的特区,努力确保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充分释放“第一资源”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制度“夯基”强优势。省委、市委多次就人才工作专门部署,白云区结合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要,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人才生态体系”的人才发展思路,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人才生态体系的实施意见》和《白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白云区人才公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白云区区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试行)》等八个配套文件,涉及人草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方面的优惠政策,细化采取招才引智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企业和产业急需的攻关人才、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方面的政策和机制,切实抓好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让政策效应充分释放、用才举措见到实效。
产业“架桥”聚人才。紧扣发展需要,切实将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把产业开
发、重点项目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培养和引进主要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推进优秀人才向优势企业、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重点项目集聚,实现以产业大发展吸引人才大聚集,以人才大聚集推进产业大提升。大力实施人才优选优育工程和人才多样性工程,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50—500万元创业资金扶助;对建设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企业给予10—500万元的资助。
服务“铺路”添保障。大力实施人才栖息环境工程,在开展人才工作中切实增强“情感投入”,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提供“保姆式”、“ 管家式”、“帮办式”服务,及时解决好各类人才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从以情动才,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如,投入600余万元购买10套商品房作为首批人才公寓;开展首批区管专家评选,评出区管专家47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努力营造了宜居、宜业的良好人才环境。
第四篇:组织系统组工创新论坛发言材料——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一、统筹城乡党建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党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个一体化格局,是针对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党建模式提出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新格局,作出了重要部署。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全会精神要求,我理解统筹城乡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实践,以统筹为基本思路,以联建为基本抓手,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为基本目标,确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形成城乡联动、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同时,为了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筹城乡党建的基本内涵,还必须从以下四个基本特性上来认识:
一是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主要是指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党建封闭状况,树立区域性大党建观念,做到城乡党建在思路谋划、制度设计、工作推动上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主要是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突出党员权利保障,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和歧视,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
三是党务活动的统一性。主要是指打破城乡区域界限,进行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城乡党员动态管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活动开展、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统一进行、互相衔接、互促共建。
四是党建工作的服务性。主要是指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选班子、配干部、培养党员、开展活动,实现党的组织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以上是对统筹城乡党建内涵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对统筹城乡党建的总体要求仅用了16个字来概括,就是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样,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总体要求,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认识:
一是组织架构一体化。简单理解就是要顺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活动流动性的趋势,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和有利发挥作用的原则,打破城乡界限,跨越所有制形态,以产业为纽带,以区域为依托,建立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机制开放的组织网络。
二是资源配置一体化。就是要把实现党建资源一体化配置作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发展的重点,加快党的组织资源和行政资源、群众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在人财物等方面双向开放、优势互补、互惠共享,发挥党建资源最大效益。
三是事务管理一体化。就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民主开放的党的事务管理体系,推动城乡党组织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方面双向拓展,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方面双边行动,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开展党内关爱等方面同向加强,在干部和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方面同比构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四是工作机制一体化。就是要全面整合党建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城乡党建联席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健全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激励机制,推动城乡党建工作平衡发展。
二、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重点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基层党建如何更好地适应、推动和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基层党建如何体现和落实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围绕解决这两大问题,我们认为,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指导思想应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干部人才交流“六大统筹体系”,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区域联动、工作互动,形成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新格局,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如何推动统筹城乡党的建设,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应重点围绕“统揽、创新、规划、联动”这16个字来进行。
一是要在抓好统揽上求突破。要把统揽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核心,树立用“统筹”来“统揽”基层党建工作全局的理念。这也是党建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3个注重:一要注重均衡发展,使各个区域有序推进,协调发展。二要要注重功能互补,努力使城乡各类组织双向互动,携手共建。三要注重体制融合,构建城乡党建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乡党建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要在抓好创新上求突破。要把创新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党建的动力,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