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用与保证保险在信用管理中的作用(范文)
保险的作用
(1)转移风险
买保险就是把自己的风险转移出去,而接受风险的机构就是保险公司。
(2)均摊损失
转移风险并非灾害保事故真正离开了投保人,而是保险人借助众人的财力,给遭灾受损的投保人补偿经济损失,为其排忧解难。
(3)实施补偿
分摊损失是实施补偿的前提和手段,实施补偿是分摊损失的目的。
(4)抵押贷款和投资收益
一些人寿保险产品不仅具有保险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保险既是一种保障,又兼有投资收益。
信用保险
——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实际上,信用保险就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从两个相关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责任保险所承保的是被保险人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侵权的民事责任(即侵权责任)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即合同责任或违约责任)两种;而信用保险的一个特点是投保人是权利人。信用保险是在商品买卖借贷活动中产生的保险。
在应用上责任保险的适用对象包括:各种公众活动场所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各种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各种运输工具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或驾驶员;各种修要雇佣的单位;各种提供职业技术服务的单位或个人;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而信用保险的适用对象只包括在商品买卖借贷活动中债权人。
什么是保证保险?
保证保险从广义上说,就是保险人为被保证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保险。它包括两类保险:一类是狭义的保证保险,另一类是信用保险。它们的保险标的都是被保证人的信用风险,当被保证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致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负经济赔偿责任。因此保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担保业务。
保证保险虽具担保性质,但对狭义的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而言,担保的对象却不同,两者是有区别的。凡被保证人根据权利人的要求,要求保险人承担自己(被保险人)信用的保险,属狭义的保证保险;凡权利人要求保险人担保对方(被保证人)信用的保险,属信用保险,权利人也即被保险人。
论我国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
第一,要倡导信用文化,强化社会信用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以及正反面典型的示范,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理念,使讲信用成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加快信用法治建设。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立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并完善有关信用管理和信用保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权利人的利益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对违约失信者或其高层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同时,更要严格执法,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等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严厉打击违约失信行为,大大提高违约失信行为的成本。第三,发展信用服务中介行业。主要是发展信用信息征集机构和信用等级评估机构,解决信用信息的征集、分析和共享问题,使保险人能够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降低使用信息的成本,同时也为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便利。
2.政策性、商业性保险同步发展
信用保证保险是高风险业务,从发达国家的保险实践看,一般商业性保险机构只能选择性地涉足部分领域。鉴于信用保证保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应对此积极扶持,成立相应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以财政资金作后盾,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可在不同领域内分工协作、同步发展,政策性保险机构负责经营出口信用保险、财务风险保险等高风险业务,此外,为一些特定对象提供特殊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机构则经营其他如国内贸易信用保证保险、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等业务。有关保险机构应根据社会需求和特定的信用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强化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改进现有险种,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对信用保证保险的需求。
3.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保证保险经营机构应该完善信用风险的控制机制,保险经营的稳定和持续。
首先,建立风险评价机制。要根据企业的技术、人事、财务、市场等基本情况和个人的年龄、职业、收入、居住和信用历史等情况分别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为是否接受承保或确定、调整赔偿限额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保险人应对信用保证保险的业务流程进行认真设计,完善核保、核赔流程,在坚持分级授权经营的基础上,严格资信审查,规范操作手续。同时,要改进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考核绝不可“规模第一”。
再后,强化损失追偿机制。信用保证保险区别于其他保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险人对权利人履行代偿责任后,有权向未尽义务的义务人进行追偿。如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每年的赔款追偿率大约在30%左右。信用保证保险机构可建立追偿队伍或者委托专业追账中介机构,采取一切可行的有效措施,在权利人的积极配合下,及时向违约失信的义务人进行追偿,从而弥补代偿损失,降低信用保证保险的经营成本。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无论物质商品交换活动还是非物质商品(例如,金融商品)交换活动,都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由于信用活动既频繁又复杂,信用风险随着经济发展加快而呈现扩大的趋势。承保信用风险的保险业务便应运而生,这便是信用保证保险。
一、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及其业务发展
信用保证保险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保险,它实际上是由保险人(保证人)为信用关系中的义务人(被保证人)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在业务习惯上,因投保人在信用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而将其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通常将权利人投保义务人信用的保险业务叫信用保险。例如,货物出口方担心进口方拖欠货款而要求保险人为其提供保险,保证其在遇到上述情况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赔偿。将义务人投保自己信用的保险业务叫保证保险。例如,某工程承包合同规定,承包人应在签订合同后一年半内交工,业主(权利人)为能按时接收工程,要求承包人购买履约保证保险,假如在约定条件下承包人不能按时交忖工程项目,给权利人造成经济损失,由保险人负责赔偿。
我国的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达成协议,对一笔出口船舶的买方信贷提供中、长期信用保险;1986年人保开始试办短期出口信用保险;1988年,国务院正式决定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在该公司设立了信用保险部。1994年以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也经办各种出口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12月,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信用保险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信用保险部的基础上,组建产生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经营信用保险的国有独资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证保险业务我国曰前有多家保险公司开办,具体险种主要有国内工程履约保险、对外承包工程的投标、履约和供货保证保险、产品质赶保证保险、住房贷款保证保险、汽车贷款保旺保险、雇员忠诚保证保险等。
二、信用保证保险与一般财产保险的区别
1.信用保证保险承保的是信用风险,补偿因信用风险给权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不是承保物质风险,补偿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保险标的的经济损失。因而无论权利人还是义务人要求投保,保险人事先都必须对被保证人的资信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认为确有把握才能承保,如同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必须严格审查后才能贷款一样。
2.在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中,实际上涉及三方的利益关系,即保险人(保证人)、权利人和义务人(被保证人)。当保险合同约定的誊故发生致使权利人遭受损失,只有在义务人(被保证人)不能补偿损失时,才由保险人代其向权利人赔偿,从而表明这只是对权利人经济利益的担保。而在一般财产保险中,只涉及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关系,而且因约定保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无论被保险人有无补偿能力,保险公司都得予以赔偿。
3.从理论上讲,保险人经营信用保证业务只是收取担保服务费而无盈利可言,因为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均由直接责任者承担责任,保险人不是从抵押财物中得到补偿,就是行使追偿权追回赔款。其保险费精算基础也不相同,一般财产保险的费率主要涉及自然风险因素,相对容易一些,而信用保证保险的费率主要涉及的是政治、经济和个人品德因素,所以卡目又寸困难一些。
三、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
虽然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都是以信用风险作为保险标的,都是保险人对被保证人的作为或不作为致使权利人遭受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保险。但他们也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主要是:
1.投保人(担保请求人)不相同。信用保险是保险人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担保义务人(被保证人)信用的保险;保证保险是义务人(被保证人)自己根据权利人的要求,请求保险人向权利人担保义务人自己信用的保险。即是说前者由权利人投保,后者由义务人(被保证人)投保。2.信用保险是填写保险单来承保的,其保险单同其他财产险保险单并无大的差别,同样规定责任范围、责任免除、保险金额(责任限额)、保险费、损失赔偿、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等条款;而保证保险是出立保证书来承保的,该保证书同财产险保险单有着本质区别。其内容通常很简单,只规定担保事宜。3.信用保险的被保险人(也是投保人)是权利人,承保的是被保证人(义务人)的信用风险,除保险人外,保险合同中只涉及到权利人和义务人两方;保证保险是义务人应权利人的要求投保自己的信用风险,义务人是被保证人,由保险公司出立保证书担保,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保证人,保险公司为了减少风险往往要求义务人提供反担保(即由其他人或单位向保险公司保证义务人履行义务),这样,除保险公司外,保证保险合同中还涉及到义务人、反担保人和权利人三方。4.在信用保险中,被保险人交纳保费是为了把可能因义务人不履行义务而使自己受到损失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保险人承担着实实在在的风险,必须把保费的大部分或全部用于赔款(甚至亏损),保险人赔偿后虽然可以向责任方追偿,但成功率很低,就是说信用保险的承保风险比较大,所以,大部分开办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都把它列为政策性保险,往往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经营,或由政府资助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在保证保险中,义务人交纳的保费是为了获得向权利人保证履行义务的凭证。保险人出立的保证书,履约的全部义务还是由义务人自己承担,并没有发生风险转移,保险人收取的保费只是凭其信用资格而得到的一种担保费,风险仍由义务人承担,在义务人没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才由保险人代为履行义务,嗣后再通过反担保措施要回代为承担的赔偿款。因此,经营保证保险对保险人来说,风险相对比较小。
四、信用保证保险所承保的风险
信用保证保险承保的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财务信用风险。即借贷风险,通常表现为借款人不能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偿还贷款的风险。②商业信用风险。商业信用是延期付款形式的购买行为,表现为卖方先向买方借贷,买方按买卖合同规定的日期、数额及其他条件归还贷款。买方不能按买卖合同规定的日期、数额及其他条件归还贷款的风险,就是商业信用风险。③预付款信用风险。用于付款或定金方式取得某种货物、技术或劳务服务就是预付款信用。支付了预付款或定金而不能以约定条件取得该货物、技术或劳务服务的风险是预付款信用风险。④保证信用风险。由于债务人不能按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向债权人交付约定货物、技术或劳务,使保证人不得不承担这种履约义务的风险。⑤诚实信用风险。雇主向雇员支付薪金、工资或其他形式的报酬,而雇员不能依合同规定提供服务、履行义务的风险。
第二篇: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
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保险合同涉及的当事人不同;
信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保险人和权利人,权利人既是投保人又是被保险人;而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为保险人与被保证人、权利人三方,被保证人为投保人,权利人为被保险人。
⑵、保险性质不同;
保证保险属于担保行为,保险人出借的仅是保险公司的信用,而不承担实质性风险;而信用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实质性风险,保险合同规定的是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后,只是获得向被保证人追偿的权利。⑶、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不同;
在保证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较小,由于保险人采取反担保;而在信用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来自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所不能控制的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保险人承担的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⑷、保险费性质不同。
保证保险属于担保业务,被保证人所交付的费用是一种担保手续费,是对保险公司出具信用的一种报酬;而信用保险属于保险,因此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是将被保证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价金,保险人收取的保险费主要用于建立赔偿基金。
第三篇:贷款信用保险在小额贷款中的作用分析
贷款信用保险在小额贷款中的作用分析
陆 洋
[摘要]:小微贷款缺少担保是金融业相当挠头的问题,考虑相对高的收益率以及潜在的增长性,银行业对小微企业放贷颇为纠结。因此在个人或小微企业融资难尚待解决的大背景下,开发贷款保证保险既有助于巩固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也为保险公司打开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无抵押贷保证险的愿景虽好,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贷款保证险进行探讨。
一、引言
2012年温州金改方案的实行及随后出台的放宽小微贷款信贷约条件的措施;随着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逐步关注小贷领域,小额贷款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其结构性矛盾却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解决小微贷款的结构性矛盾,必须了解小微贷的前世今生。与一般信贷不同的是,小额贷款产生于金融抑制时代的特定融资需求;具体而言,小额贷额拥有非常模糊的身份,在农村,小贷以促进农业精耕细作的名义被允许,在城市,小额贷仅能以半公开的身份活动状态。可以形象地说,小额贷款是金融领域的“农民工”。
考虑到小额贷款的发放具有资金使用临时性和客户培育长期性的双重任务。根据小额贷款的放款规律一般是第一笔贷款额度小、利率高,随着合作的深入,逐步放大额度、降低利率,但利率管理的差异化造成了小额贷款发放时利率确定人为因素过多不利于小额贷款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并不利于稳定客户群的培育。加之目前社会普遍认为小额贷款放款时利率过高;且普遍存在着放“人情款”、“关系款”的现象。小贷信用保险通过设臵不同保费率实现小贷风险转移,能有效地规避小贷领域中的道德风险,应是小贷发展的“护身符”。
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贷款信用保险与小额贷款的关系出发,通过贷款信用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缓解小微贷款缺少实物担保而引发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担忧,促使我国小微贷款效率的提高。
一、小微信贷发展状况
1、小微贷款资金渠道多元化 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民间的小额贷款公司逐步进入小微贷款领域;2008年5月《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颁布实施后,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增长迅速。以宁波地区为例,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96.79亿元,比年初增加469.25亿元,高于上年增量165.8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4.54%,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2.52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增量538.8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3.39个百分点。
2、信贷创新日趋活跃 为适应小微贷款由营运性资金需求向发展性资金需求的转变,有的金融机构推出了贷投联动和股债联动新的信贷模式。为解决小微贷款潜在风险过大,缺少实物担保的问题,有的金融机构偿试用大数法则、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来确定贷款利率的放贷模式,更多的小贷机构则将注意力在短期融资市场需求上,推出了应收账款担保放款模式、仓单担保等新的放款模式。
3、。小微贷款需求分化明显
小微贷款市场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企业规模差异性和地区差异性。有关统计表明,60.54%的客户近期需要借款,有61.61%的客户需要1至3年期的借款,有36.61%的客户需要超过三年期的借款。60.11%的客户希望从银行中取得贷款。
自2012年银行业增加了对小微贷领域的关注度后,小微贷市场中长期融资需求非但没有出现满足的迹象,由于银行信贷的介入,降低了整个小微贷市场的融资成本,诱发了小微信贷用户的过度融资需求,由于新增小微信贷的政府推手,使得信贷配给机制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出现了强化,与地方政府关系亲近的地方经济体能够便利地获得低成本融资,小微融资的道德风险增加。与此同时形成对比的是,小额贷的短期融资市场开拓却因借款人背景复杂、信用调查难度大造成的高成本而进展缓慢。
二、目前贷款保证险存在的问题
1、金融体制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贷款保证险发展
近年来我国保险、证券、信托发展尽管极为迅速,银行“独大”的局面短期难以发生改变,贷款保证险其核心是将缺少资产担保的借款人潜在偿还风险由银行传递给保险公司,然而由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法则通过投资来分散掉;银行业“独大”,尤其是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因此银行为核心的超稳定地方金融市场;使得小微贷利率上下波动过窄,难以如实地反映小微贷融资成本;过小的利率波幅,迫使大量潜在的小微融资需求转向民间借贷领域,造成正常的小微贷款与民间融资的利率过大,因此正常渠道小微贷融资的风险更多地体现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而非缺少实物担保而引发无法偿还的风险,贷款保证险在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无能为力;银行的巨大规模使得银行自身即具备通过大数法则进行掩盖。只要银行的信誉不受损,只要储户的资金仍源源不断地流入,只要政府的支持不减,就有足够财力和消化风险波动所带来的损失,相反贷款保证险可能产生的对客户产生银行承担风险能力弱化心理暗示,使得银行尤其是股份银行忧心冲冲。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推动下的贷款保证险已由转移、利用市场风险异化为银行、地方政府逃避自身违约责任的工具。
小贷机构以其放贷的灵活性成为一般性贷款保证险最为活跃的领域,由于小贷机构亦正亦邪的身份及其自身管理缺少规范使得保险公司在面对商业小贷用户时,普遍高估风险;不敢轻易降低费率,考虑到正式金融领域与民间借贷市场之间存在的巨额息差,高额保费率亦有其存在的土壤,如此高的融资成本,势必使小微贷用户在格雷欣法则的作用下,出现分化,贷款保证险用户选择范围过于集中在那些高风险、信誉较差的客户群中,违约现象时常发生,这将倒逼保险公司提高费率,信誉差、资信状况差的小微贷款用户将充斥整个贷款保证险市场,非但起不了规避利用小微贷市场的目的,进一步抬高小微贷的融资成本。更有甚者部分小贷机构将贷款保证险作为小贷机构套现转入民间集资进行身份转换的工具。
2、政府干预过多,贷款保证险缺少灵活性
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小微信贷的持续关注,使得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缓解。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特点决定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分配的发言权较小。贷款保证险的推出赋予地方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领域更大的发言权,以权力为中心,以资产属性为其分配特征的金融资源分配体系没有因为贷款保证险的出现而打破,相反出现了强化的趋势。以上海模式为例,太保开发的此类贷款保证险仅适用于经过上海科技局推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此类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地方政府筛选后,短期风险无疑是被降低了,但其代价必然是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或是地方发展规划为标准的,当然这些项目在短期内的确填补市场空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起到促使地区的产业升级的作用,从中长期看,由于政府的干预,势必造成产业发展的“大跃进”,出现产能过剩,最终重新洗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情况已非个案,在光伏产业、风电产业、造船行业等行业都已经发生过,贷款保证险的中长期赔付风险高企,同时地方政府的介入,保险公司在设臵保险费率考虑到违约风险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共同承担时,多会人为地低估风险,在政府先行审核的背景下前期费用诸如信用调查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2%的年化保费对保险公司而言仍是有利可图。政府筛选下的金融投资往往倾向于成熟度较高的企业,普遍面临发展后劲的问题,同时政府的介入将带来逆向选择问题,都制约着贷款保证险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小微贷市场的发展。
3、贷款保证险产品单一,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我国现阶段推出的贷款保证险产品不是依附于小贷公司、就是挂靠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产品缺少灵活性,这导致保险公司贷款保证险开发事前调研不足,推出保险产品千人一面,大量标准化、低质量贷款保证险产品充斥市场,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迫使贷款保证险过早地进入杀价竞争,这导致了产品利润空间狭小,挫伤了保险公司开展新贷款保证险的热情。
目前小微贷业务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导致小微贷业务多走标准化、批量化的路子,依附于小微贷的贷款保证险同质化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但贷款保证险成本居高不下,贷款保证险的成本管控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客户人品、还贷意愿的判断和对客户的培育;其次需要量化和真实客户资产负债数据的积累;最后忠诚的保险经纪人和理赔人员队伍的培养;由于贷款保证险业务大规模开展也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因此数据的积累和人员的培养都需要极大的投入。批量化、标准化的贷款保证险在实现与小微贷款发放同步的时候,将风险集中给保险公司,考虑小微贷的长尾性,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小微贷用户按期还款,其续贷不会被拒绝;银保联动,贷款保证险也将跟进,但随着用户的信誉状况改善,贷款保证险的保费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局面,但贷款保证险承保对象随着经营的深入,其潜在风险也在累积,过度地标准化、批量化的贷款保证险服务,从贷款保证险的中长期发展来看,将导致贷款保证险缺少足够的利润支撑,将导致贷款保证险缺少发展后劲。
三、关于小贷领域贷款保证险的发展的建议
1、实行小贷款保证险分类管理,降低贷款保证险系统性风险。小额信贷业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在促进社会发展、增强社会创新、解决就业等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原有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贷款保证险的引入使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及公益性机构有了规避小额信贷发放风险的有力工具。
目前社会上对小额贷款保险的顾虑主要集中于贷款保证险的引入会不会增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使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政府适当给小额贷款保险承担着将小额贷款体系由原先通过高利率进行风险补偿的方式转化为通过保险这一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集中化解的功用。完善差异化的小额贷款保险是促进小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
“小微信贷+贷款保险+财政保费补贴”模式,应建立按不同行业、不同标准将小额贷款划分为“支持类”、“鼓励类”的基础上,不同标准的财政保费贴补,既能改善小贷用户风险配给,提高小微贷款覆盖范围,又不使风险过度沉淀于金融体系之中,但该模式在转移小贷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小贷机构利润,因此合理确定小贷中的保费政府财政贴补范围和合理水平是关键。完善抵押制度,目前小微贷款用户普遍存在着“有效担保物不足”的问题,这困扰着贷款保证险的深入开展,针对不同的用户采用灵活性的物权担保,例如为信誉良好客户提供应收账款、仓单保险,以方便其融资。由于小贷用户其资产多集中于小块土地及土地附着物,可适当提高土地在贷款保证险保费确定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2、完善银保协作机制,提高小贷信贷效率
现行的小贷放款机构与保险机构协作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使得小贷放款机构、保险公司与贷款用户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变得益发严重,完善小贷放款机构与保险机构协作机制成为提高小贷效率的重要途径。
1、建立银保征信共享机制 银行对信贷用户征信其立足点是基于对客户人品、还贷意愿及有无实物资产担保三个标尺,重点关注的是本金及利息的按期偿付;保险公司贷款保证险信贷数据多以个人及其家庭现时及未来的收入为标准,其立足点在于增加保险产品的供给能力、降低供给成本,通过提供更加实惠、便捷的服务,增加整体效用水平。保险公司通过针对特定地域批量征信达到降低成本。而小贷放款机构往往立足于逐笔审核或集中于某个领域的统一授信,因此共建银保征信系统,通过对贷款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集成,构建贷款企业的信用信息平台,使保险机构地域性信息优势与银行融资成本管控优势相互整合,这将有效地缓解小贷放款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防范来自贷款方的道德风险,增强银行小贷放款意愿和放款规模。
2、建立银保协作审核机制 小贷审核不仅关乎到银行的利益,也关乎到保险机构的切身利益。如果银行因贷款保证险的存在过多地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小贷用户放贷,将导致保险机构巨大的债务代偿风险。建立银保之间的贷款审核协作机制,首先银行与保险机构分别进行审核;然后再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对审核结果进行协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协作决策。这将有效地抑制小贷用户的逆向选择风险,降低银保所面临的共同风险。
3、建立银保协作风险管控机制 小贷发放后,由于贷款保证险风险转移功用,实时、动态且以低成本管控小贷风险成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共同目标,由银保合作共建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对小贷风险的双重管控,是完善贷款保证险的重要内容。银保协作下的风险管控机制其核心应是银保之间风险及时传递,风险信息协同分析、风险责任在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的分担。银保之间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是银保协作风险管控机制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风险信息协同分析,及以此为依据进行协同风险管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小贷整体风险,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小贷投放意愿。银保协作风险管控机制不同于一般的风险管控体系之处还在于如何确定风险在保险机构和银行之间合理比例,目前贷款保证险受限于业务规模有限,资本聚集能力弱;投资渠道狭窄,获利能力差等诸多因素,造成贷款保证险风险补偿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尝试金融创新,增强贷款保证险对小贷风险的分担功能,降低因小贷无法按期收回所形成的损失。
3、区分小贷用户,实行差异化贷款保证险战略
①关注小贷用户的利益,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贷款保证险营销模式 目前我国的小贷信用保险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营销模式纯粹为产品导向和企业利益驱动,即保险机构只与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打交道,保险机构推出的小贷信用保险,基于规避和转移放款机构的风险,销售渠道也立足于放款机构代销为主,这种模式切断了保险机构与小贷用户之间的联系,从源头上滋生了侵害小贷用户利益的误导,实质上加重了小贷用户的融资成本,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贷款保证险模式势在必行。
以需求为导向的贷款保证险经营模式,必须将信息披露与需求衔接作为贷款保证险开发的前提。必须将贷款保证险从迎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需求转向保护小贷用户的合理权益,防范贷款保证险误导事件的发生。在贷款保证险体系中,无论从保险专业知识、还是从维护意识乃至保险标的风险程度上看小贷用户都处于“弱势”地位;合理保护小贷用户的自身利益,防范贷款保证险误导事件的发生成为贷款保证险产品推广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对小贷用户,应强化识别及风险分类管理,降低投保人风险承受力与贷款保证险风险程度不匹配及投保人承受力与贷款保证险的保费金额不合适等“错配”行为发生的概率。
②促进贷款保证险市场从“市场同构”向“市场细分”转变 贷款保证险不同于一般商品,其本质是就未来发生损失可能性所做的偿付承诺,因此用户的贷款保证险需求具有潜在性,对销售渠道尤其是金融机构代售渠道的倚重是贷款保证险的特点;以目前我国保险佣金计提是以新单保费为计算基础(最高一次性计提佣金可占保费的20%),在高度同质化的贷款保证险市场竞争条件下,产品成本管控的压力迫使保险机构不得不以牺牲偿付能力为代价。因此应进行贷款保证险产品市场细分,提供能满足各层次小贷用户有效需求、符合贷款保证险保障实质且价格公平的贷款保证险,进一步拓展代销渠道,降低金融机构代销比重,扩大电商代销范围,将单一贷款保证险扩展为贷款保证险、借款人人身意外险等一揽子险转变,由统一型保单向个性化保单转变。
参考文献:
① 《地方政府怎样规制民间借贷-来自鄂尔多斯市的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23~31)
② 《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信贷约束与融资制度需求需求导向》,《南方金融》(2012年11月)。
第四篇:信用报告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信用报告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当国际贸易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信用交易成为主要的交易手段,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诚信尚未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的时候,信用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
国际贸易中,为了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够规避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信用管理部门,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安全的信用管理业务流程;全面运用先进的信用风险防范技术。在信用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阶段,信用报告都会是信用管理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
信用报告分为三类,分别是标准信用报告,深度信用报告和专项调查报告。标准信用报告包括企、事业机构信用状况的基本信息,如:注册情况、通讯地址、法定人代表情况、机构的经济类型、经营范围、财务状况、信用评级等。深度信用报告是在标准信用报告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反映所涉及机构的综合运行情况,包括经营活动中的特征、经营方式、信誉状况、信贷能力、财务状况、以及在市场中的公众形象等。特殊调查报告是为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根据客户要求而为其量身定做的专项报告。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信用报告,其主要作用或服务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企业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或潜在的分销商和交易对象。
国际贸易中由于地域、经济状况、语言文化以及政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企业难以对异国的分销商或交易对象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代理权的授予和赊销政策的制定又往往会关系到企业销售业绩和产品推广的最大化。在无法对异国的分销商或交易对象做出准确的分析和研究,或必须付出较高的人力与资金成本才能实现准确的分析和研究的情况下,由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在信息上的需求,更能够使这种需求的满足建立在快捷、专业和低成本的基础之上。信用报告会针对委托方指定的分销商和交易对象,提供其基本注册信息,运作能力及业务现状等方面信息,以便企业更好的对分销商进行管理和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
第二,有助于调查和研究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
中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企业信用透明度较低。经营状况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信用状况的唯一标准。经营状况是显现的,而信用状况通常是隐现的。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不仅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会根据多种渠道,比如工商部门、企业开户银行、企业供应商、企业客户企业顾问机构、法院、税务部门等,对企业在信用方面出具全方位的信用报告。并且这种信用报告完全是由征信机构以第三方身份,并结合了与企业关联的供应商、客户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该企业的评价出具的。委托方可以根据信用报告对分销商和交易对象在信用方面有一个全方位和深刻的认识。
第三,有助于企业确定对交易对象的信用额度。
当确定分销商和交易对象后就进入了制定交易方式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交易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药食品、纺织、机械等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赊销已成为主要的结算方式。通过适当的赊销可以帮助企业扩大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不良赊销往往造成企业资金不足、周转困难,实际利润降低,严重制约和威胁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赊销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达到全球总交易额的60—90%,其中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中国企业赊销比例只有20%。在信用额度的制定过程中,由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会为企业提供有一个合理而公正的第三方参考。企业根据信用报告,再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及销售政策,可以制定出富于竞争力的信用额度。
第四,有助于企业寻求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是由国内信用保险延伸发展起来的。它是以鼓励本国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为出发点,同时为保
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企业在实现自身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在寻求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方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实现销售业绩,为国外交易对象提供赊销政策,又可以有效的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对于进口方而言,有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可以使进口方得到出口方更为优惠的赊销政策。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决定担保与否以及保费的制定时,主要参考依据即是由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第五,信用报告也能够提供行业信息。
这并不是信用报告的主要目的,但通过信用报告的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行业方面的信息。成熟的征信机构不仅拥有一批专业的资信评估人员,更有内容丰富的企业资源数据库。通过专业的征信人员对行业、企业的把握和征信机构对行业、企业的信息积累,征信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包含行业分析的信用报告,该报告可以做出该行业与相关行业的纵向对比,也可以做出同行业内企业的横向对比,为委托方提供完整而深刻的行业信息。
信用报告在国际贸易中所起到的最终作用是规范国际贸易中的诚信行为,即可通过信用报告来考察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也可以客观上起到约束交易对象信用行为的作用。信用报告的内容与作用也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根据市场变化与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更必要的服务。
第五篇:信用保险英语
四、Credit insurance
Credit insurance mainly includes three types of business: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vestment insurance and domestic 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main is offered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insurance.1、Export credit insurance.Export credit insurance covers importer fails to trade for exporters the loss caused by the contract.In international trade, by letter of credit and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eferred payment,documentary against acceptance certain risk in the payment, can be insured export credit insurance.At present in China to open the short-term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nd long-term special export credit insurance.Export credit insurance mainly include the risk of accept insurance business risk and political risk.Business risk and that the buyer risk, it is to because the buyer of commercial credit risk caused by the proceeds.Political risk and that country risk, it is to because the buyer can control government reasons in the risk.2、Investment insurance.Have said political risk insurance, the castle in China's investment foreign investors by war or similar act of war, government authorities confiscated or requisition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limit of the damage from the summary.Investment insurance generally and engineering insurance or property insurance for together.加
3、Domestic commercial credit insurance is mainly aimed at enterprise in commodities trading process produced in risk.In the Commodity Exchange process, one side of the trading relationship with credit the provisions of the future ways of paying for the other party goods or services, but can't fulfill its payment commitment and causes losses to the other party at the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Such as the buyer payment default the seller, the seller is to accounts receivable is likely to face the loss of bad.Some people will think extraction is a bad debt reserve has to insurance, participate in this kind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not only have to pay the premium increase enterprise cost cost, and the insurance company involved in the supervis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ctivities can damage the company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ce, but that's not the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