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猫场小学)2018年3月份留守儿童工作落实情况
猫场小学
2018年3月份关爱留守儿童 工作落实情况
本月,我校共有留守儿童29名,其中男生20人,女生9人。我校将对留守儿童开展如下工作:
一、开学初,各班做好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
经排查,我校留守儿童在上月25人的基础上减少了5人,其中1人随父转福建晋江就读,1人返回原籍大牛场镇就读,3人父母已回;增加了9人。
二、安排各班教师对留守儿童做好“一生一档”的更新资料
要求按“一生一档”资料目录做实做好每个留守儿童的更新资料,并整理装档。
三、搞好留守儿童风险评估工作
在校领导下,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风险评估,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好字,以此作为下一步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一项参照。
四、组织教师做好月常规关爱走访工作
要求帮扶教师实地走访,加强对留守儿童居所的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居所的安全用火、用电,周边安全等问题。
经过老师们的走访排查,在29户中,共排查出14个小隐患,帮扶教师已提醒、监护人整改。
五、组织各班开展好阳关少年活动 各班按本期阳关少年活动日程按排表。
组织班上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象棋、弹子棋、五子棋等活动,组织留守儿童与远方亲人进行亲情通话。
五、各班对留守儿童做好学习辅导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做了优先辅导,使其学习有所上升。
留守学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校将依法落实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应承担的职责,做好常规关爱走访工作,结合家庭、社会,形成有效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第二篇:(猫场小学)2018年4月份留守儿童工作落实情况
猫场小学
2018年4月份关爱留守儿童 工作落实情况
本月,我校共有留守儿童共计29名,其中男生20人,女生9人。通过安排各班教师排查摸底,本月无增减。本月,我校将对留守儿童开展如下工作:
一、利用常规会议,组织教师学习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相关文件,督导强化教师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二、本月初,要求各班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有新增的要求做好“一生一档案”资料
经排查,我校留守儿童在上月29人的基础上无增减。
三、安排各班教师做好四月份留守的更新资料及相关表册。
四、组织教师做好月常规关爱走访工作。要求各班帮扶教师实地走访,对留守儿童居所做
好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居所的安全用火、用电,周边安全隐患等问题,并对留守儿童做好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教育。
经过走访排查,在29户中,共排查出14个小隐患,帮扶教师已提醒、监护人整改,并教育留守儿童注意隐患点,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五、要求各班开展好阳关少年活动 在上课期间,各班教师利用午间,根据阳关少年
活动安排表,组织班上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象棋、弹子棋、五子棋、读书等活动,并要求留守儿童定期与远方亲人进行亲情通话。
六、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做好学习辅导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做了优先辅导,使其学习有所上升。
总之,做好常规关爱走访工作,结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一贯机制。
第三篇:李场小学2010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李场小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
在短短的几个多月中,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基本成熟完善。在这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中心校会议之后,我校立即行动,于会后第二天召开领导成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
二、加大投入,硬件过关
根据中心校有关“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把教学楼三楼原远程教育室确定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其次购置了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文件器材,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
三、制度先行,措施得力
我们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硬件的同时,着力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先后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划和计划,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制定责任追究制度,活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等各项制度,有了这些制度的保证,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四、培训了一支高素质的代理家长队伍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关键是“家”中的家长素质,为此,我们召开了3次代理家长会议,用以会代训的方式来提高代理家长的工作水平。同时借助网络视频观看其他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情况,借鉴其工作经验。
五、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注重特色,形式多样
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既能参照县局目标要求,又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我们严格做到“三个一次”,即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以上,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每学期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慰藉;每学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次,编排了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主题活动,尤其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在这方面,我校的班主任老师贡献很大,他们牺牲了大量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任劳任怨,诲人不倦。所以,我校的留守儿童无一人出现心理问题。我们还先后举办了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书画比赛和读书演讲比赛等。
六、全方位帮扶留守儿童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长同时,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既是代理家长,更是留守儿童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授课教师对留守儿童实行优先辅导,结对帮扶。
七、材料积累不遗漏,对外宣传不放松
为了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更加完善,我校配备了专人负责材料收集和整理报送。自2011年2月以来,我们报送了近8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每次活动均有照片和文字材料。我校的留守儿童档案全面准确,为我们开展关爱活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总之,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还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人力投入还不充足。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2011年6月20日
李场小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6月20日
第四篇:李场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李场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1、留守儿童之家档案资料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纸质档案、图片档案、光碟音响及电子档案。
3、每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求档案管理员及时收集原始资料整理归档,学期结束前及时集中各帮扶志愿者和各班级(班主任)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离校前所有入档资料按要求分类整理装订,完成建档任务,并及时上交学校负责人审核后由学校统一保管备查。
4、案卷要求整洁、清晰,不得丢失。
5、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要及时做好平时的帮扶关爱记录和学期结束的“留守儿童成长评价记录”,学期结束前及时将《帮扶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表》《“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表》等资料上交留守儿童之家档案管理员归档。
6、学校和班主任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记录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根据学校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关爱活动,学期结束前及时将有关记录表、活动资料上交留守儿童之家档案管理员归档。
李场小学
2011年9月
第五篇:猴场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普定县猴场中学留守儿童教育关爱
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教育和关爱我校留守儿童,保障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府办发电„2015‟95号)精神,和普教科字[2015]16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了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自查如下:
(一)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及登记建档工作情况
我校共有 212 名留守儿童,其中男生 名,女生 名,辍学生 名。学校已经完成留守儿童排查登记表,留守儿童台账统计表,特殊群体学生登记表,控辍保学情况统计表。但是,经检查,排查登记表中有些信息未填,有些信息不够准确,我们将责令包保教师进一步进村入户搞清楚相关信息。
(二)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情况。
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将留守儿童按任课班级教师,平均分配到教师头上,各教师要认真了解和核对留守儿童信息,若有变动及时更改,时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身健康状况,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其与温暖,并做好谈心记录,让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与留守儿童监
-护人经常性的联系,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照顾者、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者。
(三)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
增加在周末开放 “留守儿童之家”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尽量创造条件,开辟专门场所,配置相应的书桌、图书、通讯、活动器材等设施设备,聘任相应的管理人员,在节假日专门接纳留守儿童来“留守儿童之家”和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文体活动、作业整理、交流等自主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也有家的温暖,享受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
(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
-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缓解其孤独情绪,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校园氛围。
(五)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情况。
严格按照学校控辍保学制度,督促教师完成包保工作,积极进村入户,了解辍学生的情况,通过两次劝学,无效的,要及时报告学校,学校填报名单报乡人民政府,去向不明的由学校和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当地派出所报告。决不允许因教师工作不到位而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失学。
(六)寄宿制学校管理情况。
在暑期力争解决学生宿舍卫生间问题,对寝室进行封闭式管理,进一步按“十有”的标准加强和完善学生寝室建设,安装监控设备,配齐宿管人员。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让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学生、困境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七)对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情况。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演练,开展节假日安全家访,积极预防溺水、交通、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多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加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建设,有效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三是加强感恩教育。引导留
-守儿童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经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教育他们知恩图报、孝敬父母长辈。
(八)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情况。
全面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地质灾害、汛期安全、及传染病的防范管理等工作,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九)建立家校定期交流与沟通制度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和结对教师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二是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沟通制度,班主任、结对教师要利用电话、QQ等网络通道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表现情况,指导家长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对孩子的亲情关怀。
-三是充分利用“家访”、“校讯通”、“亲情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增强其做好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各种方式关心留守儿童,支持、配合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四是利用“家长学校”等平台,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查缺补漏,进一步将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做好,做实。
普定县猴场中学 2015年6月24日
普定县猴场中学留守儿童教育关爱
工作实自查报告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