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2月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2018年2月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7月16日至8月16日,我有幸在xx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践岗位是由院xx*团联系的,我很高兴有自己的一份,但当我得知是在xx报实践时,已有的兴奋感不觉少了好几分。说实话,当初在院报看报纸时,对《xx报》总有一种不屑的感觉,认为他们的报纸做的很枯燥,可读性不强,只是简单的例行报道,并带有一定的专业性,社会新闻不多,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7月16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xx报,到达时已9点多了,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郑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报社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报社总编、副总编和其他的记者。由于时间关系,这一天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她就安排我们在阅览室熟悉报纸。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
由于xx报的专业性,我们可采访和参加的活动比较少,很多的时候都是针对东风的人和物,我们大多不懂,只好“袖手旁观”,对于社会新闻,一般只有周末版块才用。这样一来,我们就只好在阅览室呆着。时间久了便觉无聊,指导老师看出了我(求学网)们的心思,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
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xx报实习的学生较多,有郧医的,有湖南师范大学的等。他们几乎都是大二或大三的新闻专业的师哥师姐,我们几个“冒牌货”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他们差很多,再加上指导老师考虑到大三的专业师哥师姐们面临着就业问题,平时给他们提供的锻炼机会就多一些,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一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重要的部分还特意记在采访本上,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xx公司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暑天的沉闷与燥热使人由内到外都极其难受,但记者们丝毫没有中途退出的意思。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当我们将这一次的新闻稿慎重地交给指导老师时,他一脸严肃地说:“开会时不是明确强调这次会议的内容不准让媒体报道吗?”我们为自己的不认真顿感惭愧。事后我才体会到:记者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报社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报纸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暑期实践的结束语。
报社也不是一直都忙于工作,有时记者们也会带我们去七楼打球,这给我们的实践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忙碌而有趣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拿鉴定表那天,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我不是学文的,更不是学新闻专业的,却有幸在xx报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一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字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就把饭带到报社吃,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一个月是短暂的,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此时拿起一份《xx报》,定会有另一番感受,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我的足迹。我似乎能够感觉到每一篇报道中记者们为此留下的汗水,我开始看重,珍惜《xx报》了,是它,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充满回忆的暑期报社实践生活。
报告人:
系 别 :
班 级:
相关内容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趣味运动会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我们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独家记忆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大会
XX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新闻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10天的支教生涯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小迷妹们,你们好呀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就像罗马假日
第二篇:大学生报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报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我读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说是难忘,因为我没有回家,而是在报社实习工作了两个月,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太好了,我非常兴奋自己能够有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在报社,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梦,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不断的努力,我就会一直不断地进步,今年暑假我就是在不断的进步中走过!
通过学校宣传部老师以及大通社的几位学生干部的努力争取,我总算得到实习机会了。在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我异常激动,然后认真规划了一下自己的暑假,这样,自己距离曾经的记者梦就会近很多的。这次实习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得到了报社领导和记者老师们的认可,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为人处事和新闻观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另外,通过实习我们对记者和编辑的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幼稚的感觉什么是什么,学会了怎样实事求,尊重事件的本来面目,与自己的新闻梦想更近了。
能到《平原晚报》实习,自己真的不敢奢望,之前去过《洛阳晚报》,那里的威严让我有种自卑的心理,毕竟《平原晚报》也是一家市级报社,无论要求还是纪律都应该是非常高的,而我只是一名大二的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生,并没有与之相当的能力。所以,事先我们几个就认真做好准备,从与老师交谈的态度到提要求的措辞都是经过我们四个人的反复推敲才最终实施的。也许是年轻吧,我们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头,想早早地进入社会,多随记者外出采访,体验一下学校以外的新闻传播情况,为以后的求职应聘准备条件。
因为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我和陈静分到《平原晚报》总部,跟一个编辑老师学习编辑稿件,偶尔和记者出去做一些采访。王腾和晴川则跟晚报一性格豪爽的楼市记者跑楼市。刚来的几天,我们每天早上8点之前都会到报社,打扫卫生,整理老师的文件。旁边的记者老师看到我们汗如雨下的样子,都夸师大的学生有素质,积极主动,我们几个总会是笑脸应答,因为我们是背负着师大和宣传部以及大通社的荣誉去实习的,我们必须展现师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可实习将近半个月了,也没什么采访人物,我们几个都非常着急,情绪也开始有懈怠。偶尔写点消极的感慨,把宝贵的时间都忘记了。其实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时间和机会学好方正飞腾这个软件的,只是我们都太不切实际了。
真的也许是还年轻的缘故吧,我们缺少社会阅历,记者们出去采访很少带我们,有些任务我们也不方便跟去。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报社度过的,看报纸,写评论,偶尔也写一些感慨,然后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走完了。不过看到记者们在听到有突发事件后立刻赶赴事发现场的魄力时,我还是由衷地敬佩和羡慕,也许将来从事这个行业了,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的。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新闻在我的意识里越来越成为一种模糊的概念了。随着对其渐入了解,就像一个点和一个圈的关系,当还是点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新闻有多难,需要把握多少度。当点渐渐扩大,成为一个周长继续扩大的圆时,我才体会到新闻也有其更深层的类似于艺术表现的市侩和绝妙。新闻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源于党和人民。新闻的几个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效性、趣味性及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真实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反复在思考辨证这个问题。但一味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新闻的广泛传播的。以前总是认为,新闻,是什么就是什么,要绝对坚持其真实性。
可是实习的这一个月,当所谓的理论和时间相撞时,理论只是一片空白,并且显得比较肤浅。现在的新闻传播同样考虑社会效应和大众的接受限度,如果一味追求真实,只会把新闻送进死胡同。怎样很艺术的变相表达才可能达到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让新闻起到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有一次单独去辉县的向阳幸福院,碰到新乡好多媒体的记者,参与完那个活动之后,我感慨颇多,做新闻的困惑和疑问也逐渐增加。回来后我一直在探究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这两个问题,现在社会,什么事情都讲究策划,新闻也不例外。前者是为顺利正常有步骤地进行新闻传播而采取的一种理性的新闻规划,后者则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用不恰当的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扭曲和摆布。联想现在的新闻,好多都已经是摆布出来的,有的甚至是虚假的,每年查处的虚假新闻也不在少数,大多都是很雷人的。这样的新闻传播环境无可否认地造就了一批丧失社会良知和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会拿封口费,会写虚假广告,会看关系发新闻,会“不辞辛劳”搭上地区腕儿级人物然后伺机找“岔儿”领费,会“独当一面”给人办事包人满意„„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见闻,但是当它们一天天多起来的时候,我想到中国新闻事业的悲哀,想到作为一个记者会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环境里逐渐丧失原本的理念和意志,想到像成舍我、王韬以及其他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还在的话,他们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实习快要结束了,和报社的老师也慢慢熟悉起来,偶尔也会和其他记者老师一起出去采访,回来之后忙着写稿,生活开始过得充实。最后一次是“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和报社的焦老师一起去采访一个护航索马里海域回来休假的海军士官。得到通知后,晚上回来查找关于我国这次索马里护航的相关情况,然后设计问题,理清思路和逻辑。在学校做这类人物通讯,绝对有充足的时间,可是在报社,可就不一定有了。由于时间仓促,老师说我的设计的问题很不成熟,去的路上我没想到老师会让我一个人独立完成这篇稿子,也就没在意。还好与采访对象在年龄上有优势,他刚大学毕业,算是05级的学长,彼此之间可以聊的话题很多,然后我就在聊天中变相采访,得到了很多细节。回来后,老师临时有事,就让我先写,没办法我就硬着头皮趁热打铁用两个多小时完成了这4000多字的人物通讯。老师看后,露出很意外的表情,然后点头表示赞赏。昨晚和刘月一起改稿子,她改我的我改她的,气氛挺好,感觉不错。真希望这样的事情可以多发生几次。
第三篇:大学生报社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线,好不容易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了报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师,不过一切都是顺利的。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我以为我也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可是我想错了。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谓绝处逢生,坏到了极点就不可能再坏下去。第二个星期因为报社的活动较多,慢慢得和老师们熟络起来,但是一般来说我还是大气不敢出的那种。说到我的老师那可不得了啊,在我进去以后不久她们三个就组成了太太理财团,有了一档专栏叫太太理财经。在这么强大的老师团里沃的压力可想而知啊。最后还是小l老师开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东西啊。熟了以后可以帮我写基金的文章。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农民听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奋人心啊。我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要写文章可以,那必须了解基金的基本常识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而且那些名词解释解释得又老长老长的。现在我懂了以后看,我觉得它们讲的很多都是废话,明明很简单的意思被他们解释得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几天那个痛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天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啊。
忽然有一天,老师问我看得怎么样了啊。我这个人胆子也大了,说:看懂了。结果老师就说:今天要写重点啊,你看看有什么好的题材没有?像我这种对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还让我选题材,一听到老师的问题我就蒙了。我当时说:我们可以写写投资者的后市的操作。现在想起来我一个汗啊。这么烂的题材。楼老师也没有多说我,只是笑了笑说:你跟我来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懂。你现在还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时候我就觉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那天其他老师也不在,我就和楼老师聊了起来。聊天后我才知道原来楼老师也是城院毕业的,而且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浙大的研究生。经过那个下午的聊天我和楼老师也渐渐熟了起来。我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基金的知识学好,至少不能给城院的人丢脸。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有一些讲座,对基金的大概有了一个把握。至少基金有哪些分类,不同基金之间有哪些区别,我都搞清楚了。
后面几个星期,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更是把写封底报道这种重大任务交给我。说你慢慢写写看,写得好写不好都没事,我会帮你修改的。第一次写的时候当然是力不从心,非常想写好但是知识面不够。而且整个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后写得我累死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给老师,老师看过以后没有批评我,只是说这个重点已经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闻结构和欣慰措辞还有很大的不足,总体来说写得不错。当时我那个开心啊!没想到我这个没有什么文采的人也受到了表扬。
以后的每个周五我都会写封底报道,而且越写到后面我越驾轻就熟。收盘后看各个财经网站的收评,然后打电话给各大证券机构采访相关人士关于大盘走势的分析,还有对后世的预测和操作建议。老师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
这次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是新闻写作上的经验,还有如何与人沟通的能力上,而且还收获了几个很好的老师能为我以后的新闻写作提出建议。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真的过的很有意义。
第四篇: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报社实习报告---公管2班 蒋云娥 从7月初开始,差不多1个月。在这30多天的日子里,见过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这些人和事,都让我体现到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但同时也存在那么一群人,他们善良,他们有理想,有激情,他们的努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使我逐渐慢慢地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向一个社会人过渡。尽管转变的过程很痛苦,但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很感谢报社给我提供了一个到社会中磨练的机会。
今年暑假,刚刚完成期末考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另外两位同学就来到了《扬子晚报》(常州分部)实习。第一天去的时候刚好在一楼就碰到了晚报综合办公室主任,带我们上去填完表后,我被分到了社会部,其他两个同学一个在政文部,另一个在文娱部。社会部是报社里最大的、人数最多的一个部门(包括热线组)。正因为我们报的是社会新闻(包括突发新闻),经常要到各个地方跑来跑去,所以也是最累的一个部门,同时也是最锻炼人的部门,我非常有幸来到这里。
由于报到那天是星期五,报社全体员工刚好要在周六、日开大会,部门一位副主任和热线组几位同事交代了关于工作的一些细节后,我们被告知报到后的第二天就要开始上班——接热线。对于我们部门来讲,热线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几乎所有突发新闻都是首先通过市民打热线电话报料,然后对于那些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我们再通知出去采访。接热线电话看似简单,但其实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这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对以后正式采访都非常有帮助。首先要把报料人所说的事情记下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些报料人自己对事情的经过不是很了解叙述也不祥细,所以我们就要多问,通过报料者我们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时候报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对我们来说有很大作用,倒如发生了车祸,伤者被送到医院,而报料者就是医院里的医生,那么说明这个料可靠性很高,因为平时我们也会接到一些假的料。我们每天接到的每一条报料都要打进电脑进行统计,开始还不能边听电话边输入,于是就先把关键的地方记在纸上,然后再输进电脑。这跟我们采访时记录很相似,都是把事情的关键部分(关键词)记下来,回去后再根据这些笔记写成文章。接电话的同时,在空余时间我们就看报纸,包括江苏的其它几家报刊。除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外,还要注意报纸上文章的结构和写法,特别是要注意是如何写文章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实习,写文章就要符合本报的风格。因为平时都要在外面采访,在报社的时间一般不多,开始时我们都难得见一面。接了几天电话后,终于有机会跟出去采访了。
记得第一次跟着出去采访,某小区一住户阳台上的玻璃因太阳照射原因会突然碎裂,而楼下刚好就是一个花园休闲区,每天很多老人、小孩都在那里,如果玻璃掉下砸到人后果将很严重。我们到现场看了一下情况,采访了住户和该小区物业管理,听听双方的说法。采访完后,说这个稿让我写,但想到自己才来3天,没什么经验,怕耽误了事情,最后还是没有写。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迈出第一步,从跟主任、夏老师合写第一篇稿开始,以后就多了一些,虽然采纳的很少,嘻嘻,也算小有进步吧。
作为报社的一员,特别是社会部的,平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知识面要非常广泛,要有丰富的常识。虽然我们没有固定的老师,但其实部门里每一个都是我的老师,在这一个月中,部门里每一个我几乎都试过跟他们出去采访或者完成他(她)们交代的任务,所以也接触了很多东西,去过法院、检察院、消防局、交警局和司法局,“公检法”的稿是必需掌握的;也接触了很多人,上至
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中至企业老总。除此之外,作为社会部的,还要掌握如何采写包括违法建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劳资纠纷、消费维权和环境保护等各种各样的新闻题材。
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还是从每个人那儿学到了好多。实习后,才知道媒体工作跟书上的所说内容有非常大的区别。采写工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要勤于跑腿多积累经验,要知道每一种文章的风格,要学会写每一种题材的文章。你可以不知道麦克卢汉是谁,但不能不知道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可以不知道什么叫螺旋定律,但不能不知道什么叫故意杀人,什么叫故意伤害。丰富的知识和常识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在实习期间,总共写了10多篇豆腐干,其中有跟合写的,有写完后让改的,有自己改的通稿,也有独立采写的。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不仅锻炼了新闻采写能力,提高了对新闻的敏感度,还学会了在社会上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并且还炼就了独立生存、生活的能力。以后出到社会不管从事哪一种行业,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非常保贵的财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一群亦师亦友的人,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去玩。他(她)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时刻影响着我,令我变得更加成熟和优秀。我非常有幸认识这样一群善良,有理想,有激情的朋友。篇二: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报社实践报告
假期刚开始之际,同学们都异常兴奋,这是我们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大家三五成群的讨论者如何能够快乐,有意义的度过这个假期,我也在思量着怎样才能不虚度这美好假日中的每一天。高中的时候,我们整日埋头于书本和试卷之间,努力地汲取书中的知识,而现在我已经不如大学,相对于高中,已经有多一些的时间来从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大学时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怎样才能走好每一步,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优秀,独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不仅要学会度数,还要学着从这个社会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于是,我决定在暑假中参加社会实践,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凭自己的能力来攫取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并能从社会实践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学到更多知识和社会经验,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己。
在今年暑假的x月x日——x月x日,我在某报社进行了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上班的前一天晚上,我安奈不住心里的激动,和爸爸妈妈讨论者工作的环境,需要干什么,我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毕竟是我第一次工作,能顺利坚持下去吗,该怎样向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又该学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既兴奋又紧张,同时还有一点担心害怕,怕自己什么都不会或者总是出错,不过更多的还是期待。初来乍到,迷茫与挫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如果我自己未开始就已经胆怯,这次实践必定失败无疑,所以我应该鼓起勇气,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尽快地适应那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找到奋斗目标,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不能忘记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不管工作过程中有什么挫折,我都要巧妙冷静的应对,坚强勇敢地坚持下去,就像歌词中说的“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认真梳洗完毕,做好了一切准备,踏上了我的工作之路,心想这下我也体验了一下上班族的生活。第一天去报社报道,着实让我紧张了好一阵。走在办公楼,过道上,楼梯间,办公室里,人们互相搭着话,聊的都是报纸上最新的新闻,我感觉到报社的氛围正在一点一点感染着我,我也想要尽快融入这个紧张有序的生活中。因为我刚来报社,对这里的工作了解得比较少,这里的老师就先给我安排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多观察其他的工作人员在干什么,怎么去工作,帮忙打打下手之类的,还让这里的一位姐姐多给我指导指导,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她,使我尽快适应这个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然后投身于工作中去。
过了两天,编辑正式安排给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接听热线,这项工作是所有新成员的第一课。接听电话要把事件重点记下来,最重要的是联系方式,以备日后记者和对方联系,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内容真叫一个复杂多样,电话那边的人也是性格迥异,但是所有来电都要耐心的听,用心沟通,使所述事情能更加清晰明了,然后做好记录。在接热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觉是无能为力,虽然是关注身边的急事难事怪事趣事,但热线组是无法切实为市民排忧解难的,又能让市民得到关注,但当市民需要切实帮助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复杂,也十分无奈。但中间也确实接到一些有意思的电话,很多热心市民关注身边的生活。接热线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与人沟通,筛选信息的能力。
后来编辑开始让我逐渐接触一些采访方面的内容。刚开始安排给我的活儿比较简单,就是接到任务后,尽快找到现场,确认新闻的真实性和具体情况。但这件事做起来可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我要熟悉本市的地图概况,尽快完成任务才能使新闻出炉的实践越短,所以我节约往返于路上及寻找地点的时间,对于一向路痴的我,经常让我忙的不可开交。在这段时间,报社的许多工作人员都很耐心的指导我,帮助我。有时我犯了错误或者做的不够好,他们都会帮我找出原因,告诉我应该注意什么。慢慢的,编辑开始让我陪同一些经验丰富的记
者外出作采访,学系他们的采访方法,技巧等等。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很多时候没闻到,问不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或者重采。新闻最重要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未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我们都要亲自深入现场,亲自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和琢磨记者的访问过程,感到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怎样发问才能使被采访者直接又全面真实地说出新闻内容,激发被访者主动提供新闻。被访者不同,他们的性格也都不同,这就需要记者根据情况不同而变换采访方式和沟通渠道。做采访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供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恩给你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时访问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这时应变能力就非常重要。另外,采访时的礼仪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点。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知新闻写作是多么重要,做好采访后,如果仅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而没能做出好的报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太可惜了。用看似简单的语言怎么把事情叙述的更加吸引人,那就在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新闻对成稿时间要求特别短,也就是要保证新闻的“新”,这自然要求记者有着较高的写作水平,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老师告诉我要多观察,看问题直击其核心,精髓,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的更为深入。另外还必须极其认真、细心,不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就容易给大家造成误导。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也要十分注意,例如句子的复杂程度,书面语言,总体表达上等等。虽然很麻烦,很辛苦,但忙过之后,真的很有收获,觉得付出这些都是值得的,很充实,欣慰,很有成就感。后来,老师们又教给了我一些报纸排版和软件使用上的知识技术。这次实践我发现在工作中需要的许多能力是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真的让我获益匪浅。短暂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老师们都说我有了很大进步,爸妈也说我变了好多,懂事了,成熟了,同时我也领悟到了不少道理和经验,这些东西都让我终身受用。那种能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提高心理素质,对待工作要有耐心和热情,要勤快等都需要我们大学生亲身去实践才能有深刻体会,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缺少的其实就是这种能力。我认为这次我不虚此行。
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写正确。图片的选择上也要 很仔细,注意构造。外出采访装备一定要认真检查,像录音笔,采访本,笔,u盘等都不能忘记带。在核对文稿的时候更要有耐心,认真核对不能出错。
第二,知识面要广。报社的工作人员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对于不同领域的人,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导致无从下手,工作没办法进行。所以在采访前的准备
工作要做的充分,对于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盲目。这就
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读书,生活阅历也要比较丰富,扩充知识面,才能把工作做
好。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实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非常大。所以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要为社会
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报纸的作用。
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虽然很短,但是确实锻炼了自己,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还有如何与人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专业工作人员的差距,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提高自己。由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能够全方位的认知社会,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到真的十分有意义,有必要,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另外,还要十分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他们的耐心指导令我感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让我敬佩,更让我懂得了一名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道路上,虽然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但我要在这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更加努力,不畏艰难,认真敬业,努力奋斗,弥补不足,不断为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合格大学生,并为社会多做贡献。篇三:报社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报社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在这次实习期间,从一个从未接触过报纸媒体采访到渐渐熟悉采编业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难得的收获使我受益匪浅也必将有力支援自己以后的实践和工作。因此,我很感谢学院安排这次实习,感谢报社众多老师给我们的辛勤指导和热情帮助。现在,我把自己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 收获
从9月10日开始我和其他几名同学在学院安排下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习。
在这近四个月的实习期间,前一周时间基本是在熟悉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熟悉了报社的采编系统和基本工作流程,通过指导操作,自己学会了如何在采编系统撰写稿件、如何上传新闻照片,并知道了稿件应该传给谁。对于新闻采编业务,大家都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并表示一定要积极参与新闻采访,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经常和文字打交道,但对于新闻体裁文章的操作还是第一次,怎么写、如何写、新闻眼在哪,这些都是以前不曾遇到的情况。对于新闻这个熟悉的陌生事务,我还是认真看每一份报纸,看那些记者是如何寻找新闻线索,是如何把普通的事情写出故事来。面对蚂蚁般的新闻作品,分析新闻写作的套路,自己也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新闻稿件的写法,直到该到哪里去寻找新闻。在以下的日子里我就和同学一起到大街小巷或者社区公园里寻找新闻线索,从具体现场找一些事情来写。第一周基本在熟悉环境,第二周之后大家就开始独立策划采访。
在学院指导老师的耐心辅导下,每周大家都会进行一次总结,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体会。因为某些因素的限制,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在采访方面做得很不顺畅。通过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指导老师也积极和报社方面沟通,争取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这样我们在以后的实习中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做下去的信心。由于缺乏报社记者的指导,自己在实际采访中有时候找不准新闻点,只是盲目地溜大街,对于策划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做到有触而发,往往落实不到实处。这些都在指导老师的疏导下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虽然也遭到了别人的质疑和踢皮球,说你们采访是不是要钱的,还说你们到哪个部门该他们负责,总是困难不少,但收获也颇多。自己切实在实际采访中受到了真实的体验,通过和采访对象的接触,通过实习操作,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记者职业的定位又了更明确的理解。同时,自己在采访中也真正体验了作为都市报在地方生存的艰难,感到了记者间的竞争与压力,以及编辑记者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报社没有具体给每个人安排指导老师,但有些记者还是主要在采访时带上我们,甚至有在实习的记者也积极带着我们去采访。
由于自己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对新闻专业也不甚了解,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所以等到自己承担记者的角色时,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有学院指导老师耐心的指导和提示,有些报社领导和记者的支持,不断告诉自己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习中,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老师和领导的信任与认可,应该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和鼓励。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积极去做,努力去做,力求做得更好,做得更深刻。
二、成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共完成了四期报纸制作
三、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四个月的实习,通过到大街小巷和市民接触,通过牧区四天两千里的追踪采访,总计还是有一些较为深刻的体会。第一,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好,对待工作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应当作一种艺术来做。做就要争取做到体现自己程度的最好。在都市报的实习中,对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也没有硬性的要求和规定,但自己还是认真对待自己写的每一件稿件,争取做到消灭错别字,努力把标题想得尽可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做到有题目有内容。并不是想报社有些记者那样,只是简单地把采写稿件作为谋生的收到,为了保证基本工资,随意采写些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东西,对稿件的质量缺乏严格的自律自求,要严于律己,通过踏实的工作,尽可能做好每一件事,同时积极向别人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水平。
第二,当记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准备随时在路上。通过和记者下牧区采访牧民和运输公司冲突事件,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做记者的辛苦和劳累。以前都是看别人看着摄像机、拿着采访本奔波与各种场合,和各色人等接触,有时候也看到作为一名记者出入各种场合的风光。但轮到自己亲自作为一名记者,亲自下到基础采访时,才发现记者的风光决不是轻易赢取的,记者的辛苦也不像画面上描述的那样。三天的扎鲁特旗牧区之行行程近一千公里,和政府官员、公司老板、乡下牧民、诗人作家都有过正面的接触,知道了采访一件事的不易,常常遭到各种采访对象的各种理由的推托或质疑,给你“踢皮球“。这也让自己真实体会到新闻工作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责任和所遭受到的非议。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需要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
记者并不是每天都在报社,朝九晚五的按班照点的工作,随时都要准备到现场去,到基层去,而不是呆在办公室看报喝水。作为实习生虽然没有必要加班加点,但看到那些记者每天都忙里忙外,甚至连周末都没有,在还是体会到作为记者,不是在采访的现场,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第三,做记者要有严肃的职业道德。记者首先是一项工作,工作代表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作为记者,至少应该把这项工作做完,最好把它做好。要有严肃的职业道德,把记者工作当作自己生命当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来对待。要对得起自己手中的笔,要对得起群众期盼的目光,要对得起老板付给自己的那份工作。当然不能为了那份工资而忘了职业操守忘了职业道德。作一个普通的记者如此,作一名好记者更是如此。在实习中也遇到一些据说实力较强的记者从别的报纸上一字不改地抄袭别人的报道,或者把别人的稿子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
第四,作记者要敢于和群众打成一片,要体会民众的心声。实习期间,时常遇到有群众到记者部找记者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比如找失去联系的孙子,比如帮买药的老人向药店询问情况。有些记者对这些事情都表现很高的热情,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简单而言,就是作为记者的一种职业道德,是记者体验民生最生动的体现。很多群众自己无法办的事或者不知道怎么办的事,通过记者的帮助,就能比较快捷比较及时的解决。这也切实体现的报社三贴近原则。当然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当权者和地方恶势力,甚至会遭到他们的打击报复。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凭自己的职业良心,占到民众这边,不仅要让一小部分人满意,更得让大部分人满意。
第五,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实习中,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学生,自己什么都不熟悉,都要积极向其他记者学习,虽然他们或者没有上过大学,或者没有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但作为出入茅庐的实习生,他们的敬业,他们的工作热情,他们的积极作为,都值得自己去学习。用业余的知识去做专业的事,这也是一种很伟大的精神。对于一个自己陌生的环境,一边自己要主动去靠自己的力量去熟悉,另一边也要通过熟知的人去了解。他们都给自己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作为实习生,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像他们那样尊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端正自己的态度,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写好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六,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更加系统广泛。作为记者需要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自己的知识应该有更大的接触面,需要对相关方面知识的全面了解直至熟悉。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是远远不能解决好工作遇到的众多问题,遇到的深刻的东西是自己就现出了知识的空白。在本科阶段的教育还基本属于通识教育阶段,知识比较杂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训练,使之形成一个系统,乃至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读,多想,多学,为将来投身做更职业的事情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
自己在实习中收获颇多、收益匪浅,但也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缺乏主动。记者这个职业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勤快是第一要素。但我个人在实习中缺乏主动,比如报社没有安排指导记者,自己就干做着等着安排,而不去主动找记者联系或者自己亲自去熟悉情况。这种缺乏主动性的滞后思想让自己浪费了一段宝贵的实习时间。所幸的是,在紧接着的几天后,自己和同学就主动找记者要求一起去采访,主动去找新闻线索,去发掘新闻体裁,去主动联系采访单位。
(2)缺乏理论修养。由于本身不是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业务采访还是一种主观上的热情,只有热度没有深度,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做什么事情能够把新闻价值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以后加强理论学习,对新闻知识要有进一步的认识,要多学习,多读些相关书籍,补充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
(3)缺乏一定的新闻敏感。这需要慢慢培养,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提高。
五、建议
对于自己的收获和不缺点,自己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在新闻写作方面,第一,新闻一定要真实,要有价值。因为有些记者会因为这种原因而不去求真求实,只是简单把别人说的话记录下来。第二,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做大众的喉舌,作为都市报记者尤为如此,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也是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体现。第四,对自己要有新的突破,要敢于去创新。
总之,我在这次毕业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使自己在新闻业务上得到的一定的熟知和锻炼,自己在实习工作也渐渐成熟,认识了很多纯朴的朋友。同时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更有利于进行深层次的新闻采编工作,努力在以后的新闻工作中表现出真正的记者的素质和魄力。篇四:报社实习报告
二 ○ 一 二届 毕 业 实习报
学 院: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专 业:广播电视编导
姓 名:刘飞
学 号:1107080126 指导教师:竹子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8日 告
从2012年的2月18号到3月20号我在西安商报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短,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不少阅历。所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实习过程中,有顺利的时候也有挫折的事情,但我都坚持了下来,认真完成了大学期间重要的一次课外作业,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选择《西安商报》作为实习单位缘于一位认识的中文班的同学的推荐,《西安商报》是有西安日报社主办的一份经济生活类报纸,创刊于2001年。后来的经历证明我选择商报实习是正确的选择,商报的老师对我和我们一起实习的同学都很关心,及时给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每一个实习生都由两位老师带,这足以说明商报周到的考虑,尽量是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每天都有事可做。商报的记者不多,所以每个人的任务就比较大,每天都很辛苦,带我的是商报的李老师和詹老师,李老师在报社工作了将近十年,是一位资深的记者了,詹老师则是刚进入报社的年轻记者,但我感觉到了他们都是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我这个实习生也是当做朋友一般,经常跟我沟通交流,指导我的稿件,教我采访的技巧,我从内心感谢他们。
在报社待的一段时间,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刚去报社的几天,老师并没有给我安排任务,而是让我看报纸,除了本报社的报纸外,还要求我多看几家比较有名的如《大河报》《成都商报》《华商报》等他们的报纸,我在学校就是比较喜欢看报纸的,但是在学习之余把看报纸当做一种放松的方式,而现在让我整天坐在哪里看报纸,当时真的是很无聊,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告诉我说让我看报纸不光是让我看新闻的内容,关键是让我了解记者采写新闻的角度,报到的方式和对新闻事件的把握,这是当记者的第一关。我实习中我认识到好的新闻稿要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实习的第三天李老师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李老师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还有就是要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有一次我们要采访一位高校的教授,可是联系不上,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詹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同学的同学真的就联系上了教授。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记得有一次我单独去采访,我报了老师的名字,没有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老师后来批评了我,他要求我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可见对记者而言,交际范围很重要。
报社李老师一直要求我要学会扩展思维,目光要独特。他经常让我关注财经类的新闻信息,他说,现在很多报社都主打社会新闻,所以社会新闻很多,我们多关注社会新闻以外的 东西,没准就能另辟蹊径,写出优秀的稿子来。事实也是这样,不光目光要独特,还要会发散思维,由点及面,同一篇新闻不同的人阅读就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有一次詹老师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上面的报道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房价的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记者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老师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老师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新闻就在身边。”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老师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实习期间我感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才发现记者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什么都得懂,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步会遇到什么情况,而且要敢于提出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有一次去采访一起交通事故,李老师带着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到了现场我都吓傻了,现场情况很惨,老师采访交警了解情况,我们躲在旁边不说话,后来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不说话,我说现场太惨了,都吓傻了,老师狠狠批评了我们,作为记者,连这点是都扛不住怎么行,不管现场怎样,你的采访都得照样进行下去,这是你的工作。那次真的给我上了一课。以后采访就比较主动点了,也能提出一些水平比较高的问题来。
在报社期间深刻体会了作为记者的艰辛,有的记者一天不停的在跑新闻,晚上工作到很晚加班加点为了第二天报纸能发出最有价值的消息。报社是一个很和睦的大家庭,大家互相之间没有隔阂,这里没有年龄的差距,部分职位的高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但这都是为了出精品稿件。我们这些实习生也是耳濡目染,平时有什么想法都及时跟记者提出来,好的点子都会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放开手独立去做。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商报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社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实习虽然很辛苦,但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为将来踏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习期间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坚持努力下都一一解决,由于学校离报社较远,每天就得6点起床,往报社那边赶,晚上有时候稿子较多就得加班,回到学校已经是深夜,好几次都遇到没有公交车回不到学校的事情,自己也曾想放弃,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而且老师也很照顾我们,知道我们路途远,所以尽量让我们每天都早点走,真的是无微不至。实习时间不长,但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将更加努力。篇五:报社实习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报社实习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温州大学大学生记者编辑“怀梦筑谐”暑期社会实践队。从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去温州商报实习的那两个星期,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也学到了很多,有了一些感悟。
1,、专业知识很重要
我在温州商报的财经新闻部实习了两个星期。财经新闻部是一个不仅对成员的文字功底要求很高,同时也很需要有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一个部门,是温州商报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它的采访对象也多是社会上的财经人士。部门里的一位前辈说:“财经方面的知识不是一下就能具备的,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形成的。我大学时是中文系的,也没有学过财经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股市方面的知识,我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才有了现在在这方面的能力。”我和一位队友在这次的实习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看报纸中度过的,老师说这看报纸也是一种学习,特别是商报的报纸,可以从看报纸中了解我们温州商报的写作模式。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位老师说:“我当时刚来报社的时候也是看了半个月的报纸,才有机会出去采访写作的。” 2吃苦耐劳的品德很需要
做记者,就要准备好吃苦。一般在没有出差或其他的情况下,部门里的老师们是上午写稿,下午出去采访。我看到、听到部门里常常不是这位老师出差了,就是那位老师又熬夜写稿了。可以说,当记者,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亮丽,是一高级知识分子,笔杆子工作者,但其中的辛苦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在夜晚熟睡时,如果接到电话,也得连忙起床在第一时间内奔到新闻现场,有时也要承受着被催稿可又没灵感的无奈。
当然了,当一名记者是一份圣神的工作,记者可以说是社会的良心,他们披露社会现实,换给人民大众以真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3人际交往需注意,收敛锋芒,多看少说
刚到了一所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环境里,要学会少说多看。不该说的要保持沉默,该说的话要慢点说。细心观察这个新环境的处世之道,并要努力逐渐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我刚去商报的时候,老师们的谈话我是不敢插嘴的。可以说真是小心翼翼的做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人。后来,我渐渐地觉得财经新闻部的老师们都是很善良、很可爱的,他们幽默风趣,且很有个人魅力,每一个老师都很让我敬佩。尤其是其中的一位老师,我特别的喜欢他,幽默中总是透着智慧。
4主动争取,虚心求教得学会
没有谁会主动地帮助、指导我们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学会虚心向老师请教和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记得第一次帮老师去打印室复印材料,我什么也不懂,我就向打印室的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复印的基本操作步骤。虽然过程中出了一些小问题,最后还是磕磕绊绊的完成了复印的工作。报社的老师有时出去采访是可以带实习生去的。可老师不会主动和我们实习生说的,这就需要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留心着哪位老师今天或明天会出去采访,并第一时间冲到那位老师跟前求老师带着我们一块儿去。这还没完,跟去后还不能给老师惹麻烦,要在默默中学习。
5个人形象要注重 作为媒体工作者,受工作性质的影响,个人形象和气质很重要。因为新闻记者,出去采访所代表的不再是单单的个人,而是报社的形象。6跟对指导老师很关键 跟对一位好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记者职业发展起的极大的作用。他会教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或是花很多时间和失败才能获得的宝贵经验。会给以我们更多的发展提升的机会。
第五篇: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报社实践报告
假期刚开始之际,同学们都异常兴奋,这是我们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大家三五成群的讨论者如何能够快乐,有意义的度过这个假期,我也在思量着怎样才能不虚度这美好假日中的每一天。
高中的时候,我们整日埋头于书本和试卷之间,努力地汲取书中的知识,而现在我已经不如大学,相对于高中,已经有多一些的时间来从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大学时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怎样才能走好每一步,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优秀,独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不仅要学会度数,还要学着从这个社会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于是,我决定在暑假中参加社会实践,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凭自己的能力来攫取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并能从社会实践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学到更多知识和社会经验,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己。
在今年暑假的x月x日——x月x日,我在某报社进行了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上班的前一天晚上,我安奈不住心里的激动,和爸爸妈妈讨论者工作的环境,需要干什么,我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毕竟是我第一次工作,能顺利坚持下去吗,该怎样向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又该学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既兴奋又紧张,同时还有一点担心害怕,怕自己什么都不会或者总是出错,不过更多的还是期待。初来乍到,迷茫与挫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如果我自己未开始就已经胆怯,这次实践必定失败无疑,所以我应该鼓起勇气,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尽快地适应那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找到奋斗目标,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不能忘记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不管工作过程中有什么挫折,我都要巧妙冷静的应对,坚强勇敢地坚持下去,就像歌词中说的“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认真梳洗完毕,做好了一切准备,踏上了我的工作之路,心想这下我也体验了一下上班族的生活。第一天去报社报道,着实让我紧张了好一阵。走在办公楼,过道上,楼梯间,办公室里,人们互相搭着话,聊的都是报纸上最新的新闻,我感觉到报社的氛围正在一点一点感染着我,我也想要尽快融入这个紧张有序的生活中。因为我刚来报社,对这里的工作了解得比较少,这里的老师就先给我安排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多观察其他的工作人员在干什么,怎么去工作,帮忙打打下手之类的,还让这里的一位姐姐多给我指导指导,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她,使我尽快适应这个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然后投身于工作中去。
过了两天,编辑正式安排给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接听热线,这项工作是所有新成员的第一课。接听电话要把事件重点记下来,最重要的是联系方式,以备日后记者和对方联系,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内容真叫一个复杂多样,电话那边的人也是性格迥异,但是所有来电都要耐心的听,用心沟通,使所述事情能更加清晰明了,然后做好记录。在接热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觉是无能为力,虽然是关注身边的急事难事怪事趣事,但热线组是无法切实为市民排忧解难的,又能让市民得到关注,但当市民需要切实帮助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复杂,也十分无奈。但中间也确实接到一些有意思的电话,很多热心市民关注身边的生活。接热线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与人沟通,筛选信息的能力。
后来编辑开始让我逐渐接触一些采访方面的内容。刚开始安排给我的活儿比较简单,就是接到任务后,尽快找到现场,确认新闻的真实性和具体情况。但这件事做起来可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我要熟悉本市的地图概况,尽快完成任务才能使新闻出炉的实践越短,所以我节约往返于路上及寻找地点的时间,对于一向路痴的我,经常让我忙的不可开交。在这段时间,报社的许多工作人员都很耐心的指导我,帮助我。有时我犯了错误或者做的不够好,他们都会帮我找出原因,告诉我应该注意什么。慢慢的,编辑开始让我陪同一些经验丰富的记
者外出作采访,学系他们的采访方法,技巧等等。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很多时候没闻到,问不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或者重采。新闻最重要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未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我们都要亲自深入现场,亲自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和琢磨记者的访问过程,感到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怎样发问才能使被采访者直接又全面真实地说出新闻内容,激发被访者主动提供新闻。被访者不同,他们的性格也都不同,这就需要记者根据情况不同而变换采访方式和沟通渠道。做采访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供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恩给你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时访问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这时应变能力就非常重要。另外,采访时的礼仪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点。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知新闻写作是多么重要,做好采访后,如果仅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而没能做出好的报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太可惜了。用看似简单的语言怎么把事情叙述的更加吸引人,那就在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新闻对成稿时间要求特别短,也就是要保证新闻的“新”,这自然要求记者有着较高的写作水平,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老师告诉我要多观察,看问题直击其核心,精髓,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的更为深入。另外还必须极其认真、细心,不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就容易给大家造成误导。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也要十分注意,例如句子的复杂程度,书面语言,总体表达上等等。虽然很麻烦,很辛苦,但忙过之后,真的很有收获,觉得付出这些都是值得的,很充实,欣慰,很有成就感。
后来,老师们又教给了我一些报纸排版和软件使用上的知识技术。这次实践我发现在工作中需要的许多能力是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真的让我获益匪浅。短暂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老师们都说我有了很大进步,爸妈也说我变了好多,懂事了,成熟了,同时我也领悟到了不少道理和经验,这些东西都让我终身受用。那种能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提高心理素质,对待工作要有耐心和热情,要勤快等都需要我们大学生亲身去实践才能有深刻体会,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缺少的其实就是这种能力。我认为这次我不虚此行。
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写正确。图片的选择上也要
很仔细,注意构造。外出采访装备一定要认真检查,像录音笔,采访本,笔,U盘等都不能忘记带。在核对文稿的时候更要有耐心,认真核对不能出错。
第二,知识面要广。报社的工作人员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对于不同领域的人,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导致无从下手,工作没办法进行。所以在采访前的准备
工作要做的充分,对于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盲目。这就
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读书,生活阅历也要比较丰富,扩充知识面,才能把工作做
好。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实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非常大。
所以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要为社会
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报纸的作用。
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虽然很短,但是确实锻炼了自己,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还有如何与人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专业工作人员的差距,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提高自己。由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能够全方位的认知社会,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到真的十分有意义,有必要,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另外,还要十分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他们的耐心指导令我感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让我敬佩,更让我懂得了一名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道路上,虽然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但我要在这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更加努力,不畏艰难,认真敬业,努力奋斗,弥补不足,不断为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合格大学生,并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