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
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 四川平昌 636402)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152,国家级,国内范围发行,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上发表。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学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其发展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和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师范学校来讲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如何使师生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问题。我们平昌中学中师部遵循省、地、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电化教育馆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坚持把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作为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来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各科教育教学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师生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培养系统化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柳斌),要提高师资素质,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对教师进行代教育技术技培训。我们对提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所采取的措施,对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构建师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体系
我们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对师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使学科教师和各届学生掌握媒体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构建了如下页所示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体系。
1、对教师的培训
我们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了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计划,利用三到四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对全体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培训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教师开展幻灯、投影、录音等常规现代教育媒体操作使用方法、幻灯、投影、录音教学软件的基本制作方法与媒体教学功能、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的培训。
第二阶段:对教师开展电视教学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再现功能、媒体教学特点、课堂教学组织原则、电视媒体基本操作与电视媒体的特点等相关媒体理论的培训。
第三阶段:对教师开展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软件调用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教学组织方式,软件的类型与特点的培训。
第四阶段:对教师开展多媒体、多教法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进行多媒 1 体组合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使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信息再现、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阶段:开展以网上信息检索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网上教学技能为内容的教学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掌握了媒体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中的作用,体会到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所具有的强大优越性。使学校所有的各种现代教育媒体教学环境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教学作用。
2、对学生的培训
《电化教育基础》课是电化教育学科领域的基础部分,是由多学科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它涉及到教育和技术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有着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培养中师学生具有小学电教工作能力是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它与其它学科相比,不仅注重学生电教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电教能力的形成。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各类电教媒体的使用操作方法,而且能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最优的方式选择运用媒体进行教学,真正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与作用。
(1)采取的措施
认真开好《电化教育基础》课,严格考核、考试、记载成绩。我校对学生电教基本技能进行了严格训练、严格考核,并制订了“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电教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即硬件基本技能考核标准、软件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和课堂电教考核标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课堂学习的全面考核的主要内容有:①电化教学基础理论;②电教设备和电教教材的维护、操作、使用方法等;③运用电教手段的能力;④电教论文的撰写。考核的方法有:①平时分散考查,主要对电教设备和电教教材的维护、操作、使用方法等情况的检查;②单元测验;③期末集中笔试,考查《电化教育基础》的理论知识;④结合电教实习课的效果考核、检查试教能力。
1981年,在一无教材、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在物理、美术、教育学的有关章节增加了电化教育基础的内容,开起了专题讲座。
1982年,我校王笃君老师参加原达县地区中师《电化教育基础》教材的编写。不久我校就使用了全区统一的《电化教育基础》教材,并正式作一门课排入课表,开始上课。
1983年至1985年,在省、地组织的中师毕业生能力检查中,我校毕业生电教能力的合格率均达100%。1986年,国家教委和省教厅通知不再单独开《电化教育基础》课,但我们仍以《专题》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坚持了成绩考核。
1987年,为了适合全县城乡教改逢勃发展的需要,我们又把毕业生电教能力的考核,纳入实习范围。对此,我们作了3条规定:①电教不合格的,不准参加实习;②电教实习成绩记入实习部分,参加“三育量化”的奖励性毕业分配;③电教实习成绩不合格的不准毕业。
1988年,我校规定:凡是开设《电化教育基础》课的年级的任课教师,都要尽可能的采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起示范作用,以教师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确 定现代教育意识,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全校采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的占了总学科的94%,各科教师的亲身示范,给学生极大的启发和激励。
1989年,我校规定:毕业生在学校试讲时,每个学生试讲的几堂课中,至少要有一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果低于一半,算试讲不合格,不准实习。
1990年,学校规定:毕业班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在自己的实习学科中,挑选一科用现代教育媒体至少上两节电教课,回校后把自己编写的电教教案和制作的软件一并交《电化教育基础》课老师,作为评定电教课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1991年,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集中了全校各种类型的投影器和所有的投影片,供学生使用。讲录音机的使用时,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收录机,让学生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分期分批地学习使用录音机和录音教材的制作。
1992年,我们认为当时由梁育腾、丁学儒主编的《电化教育基础》课本,讲电化教学法和电教手段的优越性讲得太多(77页),每章之后均编有各种电教手段的特点和作用,重复太多。我们根据《中师电教基础大纲》自编了一本《电化教育基础》课本。学生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电教能力不断提高。
1993年至1998年,我们对电教能力的考核和电教成绩的评定工作作了规定:①考核内容:电教基础理论,电教设备的使用,电教教材的编制、运用以及电教论文(或经验)的撰写能力;②考核方法:电教基础理论知识、电教论文(或经验)的撰写,采用平时作业和期末笔试进行,以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教材制作、使用为重点;③考核指标:第一章,单元测验4分;第二章,单元测验、软件制作共15分;第三章,软硬件使用、•软件制作13分;第四章,软硬件使用共10分;第六章,单元测验、分析编写1份教案、撰写1篇电教论文(或经验)共18分,作为平时成绩(60分),期末考试占40分。
1999年,我们对毕业生在教育实习中制作的电教教材采用集中展评演示或组织师生考核小组等进行评分;电教论文(或经验)由学校电教研究小组进行评定,将成绩记入实习成绩中。在评定的电教教材和论文(或经验)中,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由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
(2)培训的方法
我校对每届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电教知识及技能技巧的培训,电教知识及技能技巧培训可分为下面六个方面:
第一,电教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生对电化教育的概念、电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电化教育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电化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等都应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认识,这是培养电教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二,电教设备的操作、维护能力。掌握各种常规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语言教学媒体的基本构造、特点、功能以及使用和维护的技术,这是上好电教课的必备功力。
第三,演示和制作电教教材的能力。在懂得电教教材的概念、电教教材的设制原则和过程的同时,对幻灯片、投影片的粉刻、平涂、彩绘、线叠、复合及活动片等的绘制、制作、装帧能力;有熟练地掌握静片、动片、迭片、复合片以及声画同步的操作演示技能。第四,电教课的授课能力。这主要是指掌握电化教学的方法,即:常规教学媒体和教学理论与方法、电视教学媒体的教学功能与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语言教学媒体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能较好地运用电教上导引课,电教预备课,电教新授课、电教复习课、电教实验课、电教欣赏课、电教团队课等课型。
第五,电教管理能力。电教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除开展电教宣传教育,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主要是电教设备和教材的管理。如设备计划与选购,电教教材的自制、改制、复制和选配,电教教材的分级、分科、分序编目保管等知识和方法。
第六,电教研究能力。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电教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求学生懂得电教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怎样进行实验等知识和方法,进而对电化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述六个方面的电教知识能力,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构成师范生的基本电教知识能力。通过对学生电教知识及技能技巧的培训,掌握了电教理论知识及媒体的教学方法,为启动和影响小学教育,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提高师生的整体水平
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显著提高。
1、全体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
江泽民主席说:“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关键在人”。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决定高素质的教育,高素质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为了使全体教师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学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现代教育技术活动或培训,把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每年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参加各种培训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以使他们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学校,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理论水平。适时请地、县电教馆派员来校举办讲座等。但是,学校领导也认识到,仅仅让教师出去学习和请专家来校讲学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学资金有限,无法满足更多教师外出学习的愿望与要求,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必须使教师的培训与学习面达到一定的水平。为此,我们派出从西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系进修的三位同志轮流到外地学习,回校后再举办培训班,将所学的新知识传递给全体教师,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学、教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校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是掌握理论、熟悉方法、合理使用、加强研究、争创成果。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每学年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电教研究计划,指导各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学校还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在教研计划中明确电教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并要求每期每学科至少有一堂电教公开课或研究课。通过这些做法,促进了全体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努力使他们成为“学者型”教师。
2、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人员担负着对现代教学设备的维护、现代化教学环境的规划、教学软件的制作、收集与购置、辅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完成媒体的选择、协助教师完成现代化教学实验等多种任务。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队伍是现代教育技术事业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把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派2人到西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系深造,还经常派人到郑州、长春、珠海、重庆、西安、哈尔滨、成都等地学习,使他们掌握新型媒体的开发制作技能,掌握殤新型媒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教改服务,为学科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学校现有现代教育技术人员8人,•其中专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4人,其他由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兼职担任,•他们既是学科教师又是现代化教学人员。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中,以引进技术为目的,在外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现代教育技术人员承担系统的实际安装工作,这一举措既为学校节省了资金,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3、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我校根据贫困山区农村师范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全校师生中狠抓立志、立业和献身教育。改革单一的说教为全面的疏导,改教师中心为师生双向活动,改知识传授为教给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教育艺术,培养训练学生当好山区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培训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组织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由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按常规的通用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做到课前预习,课中积极思考、发言,能作学习笔记和批注。通过学习都能坚持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动笔,先复习后作业,遇到难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共同研讨,章节完作小结的环节进行学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各级各种比赛活动中杜国炯的《花季》、张志久的《红屋》、丁春燕的《舞冰花》、燕玲的《大团结》、何正金的《归》、张家凯的《庆回归》、张海松的《画屋》、厍玺宣的《鲜花开放时》、郭强的《暖春》等美术作品分别在四川省中师生一、二、三届艺术节获一等奖。张帆、孙荣兴、张晓芳、蒲小东等十一位学生在《全国中师生汉字规范知识竞赛》中获全国中师生汉字规范知识殫竞赛委员会一等奖。
二、全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验立体化
次开发 检验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反映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能力、扩大知识面等各个方面,反映在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当地特点,探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效果,其教学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一)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实验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学科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科学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科学检验。它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教改方案;有利于教师有目标、有依据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完善总体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推广、普及应用。从1988年以来,我校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教育、教学整体优化”这个总课题,分别从不同学科提出了12个子课题进行实验。这12个子课题是:中师生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考核方法和标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师美育;中师生的视听阅读训练;用现代化教学使生物学为林业服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中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推普工作;中师口语教学及教改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系统运用研究;中等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岗位目标评估方法。其中“用现代化教学使生物学为林业服务”的实验报告,1991年8•月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一等奖,1991年10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科技技术协会评为三等奖;“中师生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考核方法和标准”的实验研究成果,1998年1月10•日被巴中地区教育委员会评为一等奖,1998年5月23日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三等奖,2000年2月27•日被平昌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等师范学校电教人员岗位目标评估方法”实验研究成果的有关内容已于1991年8•月编入《中师任职岗位目标管理》一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的实验报告,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于1999年10月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将该论文作为发言材料在研讨会上宣读,同时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评为优秀论文,并在《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4期上发表。通过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实验结果使学校领导坚定了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信念,在全体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各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与实验项目成倍增长,形成了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良好势头。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快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为学校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找到了一条最佳途径。
(二)学生《电化教育基础》课成绩稳定显著提高
为了测试各届学生《电化教育基础》课的学习情况,在每届学生中找一个班为对比班,其他班为实验组,实验组参加各种实验及各种培训,而对比班只进行各种培训,在实验组中任抽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比较。•各届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成绩(教学效果)测试情况如下表所示。从下表中可以看出,95级实验班的平均分为82.85,对比班的平均分为72.31。96级实验班的平均分为82.57,对比班的平均分为71.26。97级实验班的平均为分75.66•,对比班的平均分为71.80。经过检验可知,实验班均优于对比班,•三组实验对比班均达到差异非常显著水平。通过七组实验结果是: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合格率均达100%。95级实验班优生率为46%,对比班优生率为35%;96级实验班优生率为44%,对比班优生率为36%;97级实验班优生率为43%,对比班优生率为34%。我们对毕业生进行有序培训和严格考核,散轮实验均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并获得了丰硕成果,•为巴中地区各中小学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现代教育技术和教研骨干。
我校从1991年起为了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能力,要求毕业生每人必须撰写1篇现代教育论文,按班装订成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资料,长期保存。有些学生还将自己撰写的现代教育论文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刊物投稿,到目前为止,已有5位学生的7篇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如表3所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能力,•又促进和推动了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筱兰、邱成国、吴玲·华山中学的电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1998·4· [2]周平儒·加强中师学生电教技能训练培养小学合格电教师资[J]·中小学电教,1998.6.[3]李荣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训的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1998·5· [4]周平儒·中师电化教育研究与应用探索·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获奖论文,2000·4·
[5]周平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4.[6]袁仁泰·充分认识电化教育在德育教育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1989·1· [7]华 成·浅谈电化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1989·1·
(图形无法上传)7
第二篇:“整体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研究”培训班讲座稿
“整体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研究”
实验教师培训讲座稿
双辽市王奔镇中心校 闫景录
《整体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研究》是我校在“十五”期间深入开展《农村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的基础上,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的子课题。2006年是本课题研究的开局之年,2007年8月,本课题研究进入了课题研究过程阶段,2009年是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本是本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年,研究计划是否落实、研究过程是否扎实、研究实践是否深入,将决定着本课题研究能否出成果、上层次、上水平,决定着本课题研究能否于2010如期结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本阶段本课题研究工作,全力抓好研究计划的落实、研究经验的总结、研究成果的提升,整体构建出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实际的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为2010年结题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按照本课题研究计划,我们如期举办了这期实验教师培训班,其目的是:引领实验教师比较系统地学习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和谐德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基础知识,以提高我们的科研素养,指导我们课题研究实践。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以下几个专题:
一、小学和谐德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为我们建构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掌握《整体规划意见》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1、整体规划德育体系的重大意义
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德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为先。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与我们“十五”期间构建出来的德育基本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整体规划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途径与方法体系解决的是怎样培养人,用什么方法来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和途径与方法体系的协调一致,必然会导致学校德育的和谐。因此,整体规划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德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2、整体规划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学校工作始终。
3、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基本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4、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长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教思政(2007)4号
1、基本原则:
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相结合。
2、目标与主要内容:开展纪律教育和做人做事基本道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介绍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活动,安排学生学习历史上有关清正廉洁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为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加强爱国主义,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基本涵义
1、基本概念:
(1)小学和谐德育途径。途径是实现目标的通道,是内容、方法、过程的有效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渠道,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和谐德育途径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为实现和谐德育目标——全体学生道德各要素协调统一发展,载承和谐德育的内容、方法与过程于一体的必要通道。(2)小学和谐德育方法。方法是实现目标所采用各种手段的总和。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所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段的总和。和谐德育方法,是实现和谐德育目标,附着于和谐德育途径将和谐德育内容、和谐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和谐品行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2、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联系:
途径与方法是“统一的”。按照这个观点,在整个和谐德育体系中,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最现实的,它们是缺一不可的有效“整体”,如果没有和谐的德育途径,和谐德育的内容、方法、过程就无所附着,和谐德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和谐德育的方法,和谐德育的途径就会空洞无源,和谐德育的内容就无法实施,和谐德育的目标就很难收到实效。
3、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小学校内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课程类——
专门课程: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经历教育”活动指导以及民族常识教育、国防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
学科课程:主要指专门课程以外的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活动课程: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组织类——主要指少先队组织。
实践类——主要包括德育基地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辅导咨询类——主要包括个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集体辅导等。管理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班级管理。
传媒类——主要包括报刊、图书、板报、校园小广播、影视、计算机。环境类——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环境。小学校外和谐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家庭、社会,如:家务劳动、社会德育基础等。
(2)小学和谐德育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讲解、讨论、规范约束、典型引导、具体指导、自我体验、评价激励等。
三、建构小学和谐德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1)目标依据:《若干意见》指出的“热爱祖国、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新《守则》、《规范》、“八荣八耻”和《教育部整体规化意见》中的三方面十六个子目标。(2)原则要求依据:《若干意见》要求学校德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未成年人)”,《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的“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德育原理依据。
(1)德性论原理。人的德性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德性一旦形成,便逐渐凝化为个体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德性具有发展性,是可塑的,这种可塑性表现在外在规范或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或改造。德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学校德育,只有不断地改变教育环境、改变德育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德性才能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想品质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规范才能与时俱进,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要求。
(2)德育论原理。德育论关于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原理是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目标、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谐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指导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和谐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双主体”实践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和谐德育的实践性要求学校要整体构成和谐德育目标和内容,拓宽和谐德育途径,改变和谐德育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确实成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生存的现实的人。
(3)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是构建和谐德育内容、目标、途径与方法的支撑性理论,它体现了人本主义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提高了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实效性。
3、和谐与和谐社会理论。
(1)和谐与和谐社会。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这叫社会形态”。因此,和谐社会就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认为未来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中央强调,要把“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要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和谐发展理论。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与体格发展等融为一体的和谐统一的人。和谐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服务,也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和谐发展是指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结构合理、富有个性的发展。
(4)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也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与关系的协调、统一。和谐校园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校园内外各种要素协调统一发展。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其核心是调整好校内外的各种关系,既包括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统一,也包括构成教育教学活动各种要素间的工作关系的协调统一,以及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上的协调统一等。
①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是真正实现民主法治的校园,是能够切实维护公平与公正的校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校园,是一个积极进取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是一个开放的校园。
②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一是建构和谐课堂,二是建构和谐校园环境,三是建构和谐校园文化,四是建构和谐人际关系,五是建构和谐班集体。
③建设和谐校园,要夯实四大“支柱”:
一是弘扬“人和精神”,夯实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柱。团队的“人和精神”可概括为八个字,即“以人为本”“人和校兴”,“以人为本”是学校的的办学理念,即:人是目的,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人和校兴”反映了人的和谐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人和”才能“校兴”,学校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人和精神”就是团结协作、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来说,“人和精神”就是团结友爱、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于学校发展来说,“人和精神”就是把人的发展摆在首位,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
二是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在“以人不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致力于学科教学改革,创建“和谐”、“活泼”的学科教学模式。“和谐活泼”教学模式要有以下四个特点:整体优化、生动活泼、自主构建、和谐发展。
三是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校园中“人”是第一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关键,这需要“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四是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机制,实现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和谐。
④构建和谐班集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是学校的构成单位,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构建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的和谐班集体,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一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强化和谐班集体管理;二要规范学生的品行,培养和谐的班风;三要以爱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要建好“龙头”、抓住“苗头”、转化“ 后头”,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五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和谐教育合力。
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校是文化机构,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本要素,是形成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内核,也是学校辛勤耕耘的精神产品。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要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调解作用和对学生形成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文化的和谐性集中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策略和育人环境、制度建设的和谐统一、协调一致。一般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协调一致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人文氛围等。物质文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是学校文化的第一层面,是载体文化,是指合理的布局,建筑的规范和标准,自然景观的“四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规范的校训和“四风”(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人本化的警示牌,内涵丰富的墙壁字和黑板报。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头脑中的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是和谐校园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灵魂。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四风”和谐建设上。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的总称,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规范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行为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人文氛围是指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浓郁校园文化气氛,主要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德风范,学生“乐观向上、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奋进精神。
下面举两所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例子: 例1 深圳市布吉龙岭学校(陆恕)
教育宗旨:对孩子全面负责,为孩子终身着想。
培养目标:为培养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成功人士奠基。发展思路:服务立校、质量兴校、队伍建校、管理强校。治校策略:以人为本,以德铸魂,法情相济,和谐发展。
管理要求:定位准,目标明,思路清,标准高,要求严,工作细,行动快,到位实,效果好。
校 风: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例2 浙江嘉善县大通小学的德育文化(陈岳峰)
校 训:一切为你成功着想(与“绿色学校为你成功奠基”遥相呼应)校园文化:软硬件并重。
软
件:文化氛围浓一点,教师才华多一点,文明语言多一点,学生成绩提一点,家校交流多一点,同事合作多一点,工作愉快更多一点。
硬
件:校园大了,设施多了,软地硬了,污墙白了,荒地绿了,教室亮了,墙壁文化了,校园更美了。
德育文化:实施“3+4+3”策略,努力构建德育十个“一”。
德育文化凸现3个“一”:学校门口“每月一句德育名言”,学生“每人一句勤勉向上的座右铭”,教师“每人一段自律格言”。
爱心教育文化体现4个“一”:学校党团员“每年结对一名后进生”,班主任“每学期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任课教师“每学期一篇教学反思”。
班级德育文化突出3个“一”:班级“每学期学习一位名人(童年学习奋斗史)”,主题中队会“每月一次德育活动课”,大队部“每学期一次德育实践活动”。
4、卞吉的“人本”德育理念。
(1)“人本”德育理念要求科学界定教育本质。教育的根本作用是人格培养,即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完全人格,建设人类文明。
(2)“人本”德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为本体的关键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要关心爱护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就业和走向美好的未来服务。(3)“人本”德育理念要以培养学生完全人格为目标。要增强人的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培养人的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等。要培养法律人格、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智能人格、心理人格、审美人格等。
(4)“人本”德育理念要求采取人性化的方法,即符合人性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彻底纠正简单、枯燥、生硬的方法。
5、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
(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7)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8)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
四、2009年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开展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其目的是推进学校德育的深化改革,实现德育理念与目标的和谐、目标与内容的和谐、内容与途径的和谐、途径与方法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按本课题研究整体推进表和研究计划要求,我们2009年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初步整体构建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具体任务是今年上半年完成小学各学段和谐德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整体构建,下半年设计系列化各学段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好活动,写好活动案例。
五、德育弊端、改革与经验
1、德育弊端: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差,知行脱节。
2、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1)人的德性教育日趋“边缘化”。加强科学、语文、数学、外语教学是当代学校普遍追求的目标,加强科学前沿课程的教学成为所有课程改革的中心,“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德性教育日趋“边缘化”。(2)当代德育的指向为“外在化”。当代教育的指向为“外在化”,必然导致德育指向为“外在化”,人们的道德学习也完全变异为一种“外在化”的过程,造成在道德学习中道德不在场的荒谬现象。
(3)当代德育存在的形态是“知识化”。道德教育成为“外在化”教育,以“知识化”形态存在,德育过程向智育看齐同样成为单一知识获得过程,道德教育以善通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
3、德育改革:
为克服传统德育途径与方法表现出来的诸多弊端,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五个转向”、“一个回归”。
“三个转变”即:变“以培养学生形成‘道德知识结构’为重心的德育”为“以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能力结构’为重心的德育”,变“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为起点的‘说理德育’”为“以提高学生道德体验能力为起点的‘感悟德育’”,变“主要着眼于‘结果’的道德教育”为“主要着眼于‘过程’的道德教育”。
“五个转向”即道德教育应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从“感悟”转向“践行”、从“受爱”转向“创爱”。
“一个回归”即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本身就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要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就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人际关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只有真正反映生活、触摸生活,才能认识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把人看作完整的个体,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与他人的现实交往,提升每个个体整体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道德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