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引领,凝聚人心,特色发展,全面提升 - 4-培训版
教研引领 凝聚人心 特色发展 全面提升
静宁县阿阳小学 魏前进(2018年8月20日)
阿阳小学位于静宁县城北环路,北临风景优美的西岭生态公园,周边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23227平方米,建筑面积1808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2061名。班班通教学设备44套,电脑249台,图书38000册,教职工117人,其中中级及以上48人,初级79人;本科99人,专科17人,中专1人;教师平均年龄36.8岁,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音乐、美术、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各类功能室齐全,是一所标准化县直小学。
学校办学以来,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先进集体”、“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被平凉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连年被静宁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质量先进集体”。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背景与发展机遇)阿阳小学的创建,顺应了静宁教育发展进程中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的现实需要,顺应了我县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阿阳小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好背景,得益于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良好机遇。
(一)建校背景
2014年8月,静宁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我县城区小学布局现状,新成立阿阳小学,并建校招收新生。2015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原平凉机电工程学校,开始全面办学。
(二)发展机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阿阳小学建校后,学校多方争取项目支持,依托薄改项目,抢抓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期间配置了2000余套学生课桌椅,38000册图书;按照国家标准,配置专用音乐室1间,美术室1间,数学科学实验室2间,计算机教室3间;电子白板44套,高标准配置录播室1间,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教育班班通。先后累计配发音体美等各类教学器材6800余件,改建维修教学楼、艺综楼、办公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切实为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学校后续发展创建了雄厚的硬件基础。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精神文化的确立)
学校成立后,在县局的关怀指导下,领导班子精心谋划,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学校上下智慧凝结,共同确立了“阳光教育”的核心育人理念,丰富了学校精神文化。
静宁曾称阿阳,西汉初,置阿阳县,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辖16县,其中有阿阳;《后汉书.2 郡国志》载:汉阳郡辖13县,其中有阿阳。其中“阳”,《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谓“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引申为明亮、温暖之意,《诗经•豳风• 七月》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七色阳光为生命之光,阳光教育为人文教育。“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普照大地,不分贫富贵贱。教育的本真在于阳光、幸福、温暖、乐观、博大、博爱。
基于“阿阳”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阳”字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我们确立了“阳光教育”核心育人理念;围绕核心育人理念凝练出“办优质教育、创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以德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及学校的“三风一训”。同时设计出以圆形象征太阳,绿色幼苗象征学生,在书香浸润下健康成长的阿小校徽。“阳光教育”寓意着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
在阳光文化的引领下,围绕阳光教育办学,一是阳光分班。每年秋季报名结束后,我们先让16位教师自主分班,按照新生户籍、性别、年龄均衡分班,编为ABCDEFGH8个班,同时校务会商量教师搭班,由教师抽1-8班,再抽A-H班学生,拿走名册,而后插班生,由年级主任、班主任、包级领导按“先填坑,后铺平”的思路分班。二是实施阳光考核。每学期一次的绩效考核,每学年一次的年度考核,我们让每个年级组推荐1名教师代表,和班子成员共同组成考核小组,由教师代表主持核算,校长审核,审核后合分,再召开考核表组座谈会,优化考核方案。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校重点工作)三年来,学校在“阳光文化”的引领下,以“乐享人文教育,沐浴幸福阳光”为办学追求,紧紧围绕县局提出的四项重点工作规范办学,实施阳光管理、培养阳光学生、开展阳光活动。
(一)营造阳光环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学校特殊校情,我们按照“转-建-补”的思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转”:立足现状,致力于原有文化转承。根据老址新校的校情,我们集阳光之智慧,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原有职教文化的同时,融入适合少儿心性发展规律的阿小文化元素,将阳光文化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
“建”:吐故纳新,致力于育人文化建设。2016年我们抢抓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的大好机遇,维修改造校舍16600平方米,粉刷35000平方米,高标准布置教室60个,各类功能室45个,装置270处2700个镂空雕刻艺术字标语,设置3处 32面宣传牌。根据楼体功能,以自然、人文、感恩为主题,融合养成教育、中国梦等元素,分层分主题进行文化布置,让每面墙壁能说话,每处角落能育人。
“补”:精雕细琢,致力于人文元素补充。虽然校园已全部硬化,但我们不为条件所困,见“缝”植绿、破石植绿、依墙植绿;每年春季对校园绿化进行优化,补栽花木,先后补栽月季578株,松柏20株,小叶黄杨绿化带200多平方米,种植草坪10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带、花园合理布局,常青、落叶有机搭配。既注重绿化的观赏性,又注重绿化的人文性、教育性,松柏、翠竹、云杉、香柳错落有致;乔灌相配、花草红绿相间。人文的绿化和人文的教育让校园充满清新之美、高雅之美、阳光之美。
目前,全校共有植物33种,816棵(簇),绿化面积达7160平方米,绿化率约达33%。校园里春探玉兰连翘,夏赏牡丹荷花,秋观月季枫藤,冬看松柏冬青,真正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如今的阿阳小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水映山石,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正所谓“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花园书香园。”
(二)构建阳光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教改)着力于学区整体提升,开展大学区化教研。学区化管理是缩小校际间差距,共享区域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我校作为第四大学区中心校,围绕县局的工作思路,以我校“1234”的工作规划为纲,依托新理念教研教改工作思路,结合第四大学区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成立了学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包片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衔接各教委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学区工作目标,及时开展校际间的帮扶支教活动。
严格落实学区工作安排,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执教心得,举办“同课异构”;每月进行学区联考,阶段性进行质量分析,最大化共享学区教育资源,积极规范举办优质课赛讲,通过活动,融合汇集教研思想,培树选拔教研骨干。同时,针对学区教委的具体学情,专项深入开展“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两个 全覆盖和“超市自选式”亮相课观摩交流,以骨干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局,全面促进本学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上学期,学区内共组织专题讲座3场次、示范课134节次、同课异构24节次、评课研讨27场次、“一对一”帮扶585人次、教育质量分析会12场次,各项教研活动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着力于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系列化校本教研。
“332”教研助成长。我校教师队伍虽然是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公选而组建的,都是来自各个教学单位的教研骨干和教学能手,同时也是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诸多方面各有所长,但教育思想毕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汇集和融合,我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学校进行反复论证之后提出了“332”校本教研活动,即:每周开展3节研讨课,3次教研活动,2人教学经验交流。
“六课”促教研。“六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新进教师汇报课、全体教师亮相课、能力提升赛讲课、随机交流推门课、薄弱学科研讨课”。我们以“六课”为突破口,定期组织专项教研活动,教师在精心研读教材,认真扎实备课的基础上,带着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全员全程参与组内反复的研课、磨课,相互研讨,进行大胆尝试,从而竭力洞悉课堂亮点,努力透视课堂细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题研究促提高。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我校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抓手,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引导教师紧密联系日常工作,将教 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进行专项课题化研究,探索适宜的优化策略,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达到以研促改,依研提质的目的,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目前已鉴定结题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4项,县级课题5项。
着力于教师能力提升,开展师徒结对工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青蓝工程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节省成长时间、规范教态语言和掌控课堂组织、处理突发事件及沟通家校联系,师徒之间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交流切磋、共同进步的成效。因此,“青蓝工程”的实施举措重点在“看、带、放”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以“看”为先,了解彼此。公选教师从乡校面对几名学生到现在突然接触几十名学生的转变,加之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更新,骤然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错,此时,带着问题“看”就显得尤为重要,“看”在这个时段也是他们适应、转型城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途径。“看”也是双向性的,即:看师傅的教育行为,管理措施、沟通方式;看徒弟的性格特点,教学理论、实践现状和技巧把握,只有在双向中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透彻的了解,才能精准聚焦,对其带教。
以“带”为主,现学现教。学校将重点放在了“长期指导和即时反馈”中,紧紧围绕“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一是利用示范课活动,指导教学目标的制定、流程的设置、重点怎样把握、难点怎样突破、课堂如何组织、问题如何启发;二是利用教研会平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借鉴他人的所作所为,所圈所点;三是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师傅用心传授有效的教育策略,徒弟进而缜密的梳理教学思路,进而在不断的领悟和实践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以“放”为后,勇敢实践。“初生牛犊不怕虎”,要保留和发扬新教师身上这种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精神,就必须在坚持带教一段时间后,引导他们从前沿的教育思想理念、新颖的教学行为技巧、科学的活动设计呈现乃至高尚的教育情怀培养出发,尽可能大胆地放手让他去实践自己的教学理想。在此,学校将最大程度地努力创造听评课的机会,搭建教研交流的舞台,提供他们成长的空间,鼓励他们尽情地展放自我风采。
着力于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我校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优化制度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确保学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管理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在教务处纵向管理原有模式的基础之上,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教研的方便性、专业性和专一性,又优化完善了横向管理体系,即包 级领导负责制、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同时,根据年级学段特点,教研组长分为高低年级教研组长;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艺教研室,各教研室(学科)除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之外,又实行学科包组领导管理体系,班子成员双职双责。完善的管理体系,深入规范推进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优化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推进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明确学工作方向的航标。在学校核心育人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学校一日教学常规,优化并落实“领导班子巡课制”、“操行积分管理制”、“教案审批包级制”、“作业检查细化制”、“检查公示评估制”和“处室工作晨会制”等管理制度,努力构建 “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常态化管理格局。
提高质量意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坚持以“六抓”促进质量提升。通过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抓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倡导探究学习;抓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培养集体意识;抓学科助手,落实主体地位,促进个性发展;抓组织教学,提升管理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抓学情分析,实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进而创建和谐、有序、高效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
(三)培养阳光少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示范引领,序列推进”的德育工作思路,以“五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理念课程化。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队伍为基、发展为重”的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传承、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在开设《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同时,学校又专门开设了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课程,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进行全员全程教育。
育人目标序列化。学校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引领“三渠道”促进“三进”(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班级、进头脑)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线,着力于学校德育的创新实践,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进行不同层次教育。形成了一二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四年级感恩教育,五六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德育工作模式。
教育形式主题化。学校根据德育时代性、科学性的要求,每年确立不同的德育主题,同时每学期根据实际进行主题细化,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内容”。围绕 “祖国发展我成长,阿小少年在行动”德育大框架,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欢乐校园、快乐成长”为主题的“阳光小达人”评选活动;以“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为主题的 “文明县城创建”活 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争做保护地球小主人”为主题的 “三节三爱”、“爱鸟周”及“保护母亲河”活动。同时,开展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召开、向习爷爷说句真心话”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讲卫生、树形象、展风采”的为主题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另外,以“交通安全”等为重点开展安全专题教育,促进平安校园创建。
定期召开家长会,将教育范围由校内向家庭、社会延伸,邀请著名教育家、国际十大金牌培训师刘逸舟教授来我校做《家校共建 培育英才》家庭教育讲座,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活动内容生活化。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宿。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学校坚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刻内涵,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利用节日资源,通过讲故事、谈心得、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五爱五讲”教育,教育学生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长辈,把关爱献给自然,把友爱献给他人,把珍爱献给自己,引导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外做个好公民,使少先队员成为崇尚和谐,追求完美生活的新一代。
学校坚持以“两规范、一守则”的对照落实,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切入点,按“五有五无”(“五有”即:课堂有激情、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活动有规则;“五无”即: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要求狠抓养成教育,[P25]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诚信守法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将习惯养成内化为自身的需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养成过程活动化。法国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口训,也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实行”。德育工作活动化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创造条件,拓宽育人渠道,每学年以“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寒暑假研学旅行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在坚持做好升国旗“六小活动”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一阵地一网站一校刊,向社会大力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广泛开展研学实践。利用寒假,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利用假期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民俗民风、美丽村镇史、农耕文化、家长文化、奇趣大自然等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暑假期间,组织部分优秀少先队员走进革命圣地、走进省城兰州、走进首都北京研学实践,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探索科学奥秘……将教育视野由课堂拓展走向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内化中成长。全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阳光评价工作。发挥评价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构建走出课堂综合评,走出学校家长评、社会评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已初显成效的工作)
学校在重素质、抓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县局号召,全力打造精品社团、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网络教研,将“特色立校”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上。
(一)传承民族雅韵,打造精品社团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将社团建设与体艺“ 2+1”活动有机结合,成立了“向阳花”艺术团,下设8部36社(队),规范社团管理,创建精品社团。
创新思路,科学组建。学校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和学生特长,按照“一生一社团”,“一师一特长”的要求,根据学生个性发展择录社团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特长发展确定社团指导教师,使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到社团活动的全过程当中。为确保指导的专业性,学校专门聘请校外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和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形成共赢。另外,为了保证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社团开放日”活动,向一年级新生及家长集中展示学校社团活动成果,实现“家长和学生选社团,老师和社团选 学生”的“双向选择”和“投档录取”式的社团组建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锲而不舍,砥砺前行。我们从组织体系建设入手,制订完善了《阿阳小学学生社团活动实施方案》、《阿阳小学学生社团活动资料汇编》等相关的制度,规范社团管理。克服困难,优化资源配置,全力进行社团活动场馆建设和各类器材购置,先后购置二胡、古筝、扬琴、琵琶等乐器451件。制定社团辅导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多渠道开展社团辅导教师培训,定期组织辅导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发挥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和外聘教师专业优势,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帮扶活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将社团开展融入到正常教学之中,有效利用每周一三五的三节社团活动课,(星期二四开展校园足球、篮球联赛丰富了校园生活,缓解了安全管理压力,又发展了学生特长,发掘了人才),扎实开展活动。严格落实社团活动阶段性评估,以评估促改进,以改进促提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不懈努力,古筝、二胡、扬琴、书法等社团效果显著,且“向阳花”民乐团已初具规模,成为目前全县小学阵容较大、参演频次较高、社会评价较好的民乐社团。
优化模式,积累经验。为了促进社团活动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发展新方向,积极确立发展新模式,学校将社团开展的思路、举措,以及开展过程中的鲜明特色和成功做法,及时总结,梳理归纳,进而将这些积淀的经验在社团“八有”的基础上开发为校本教材,确立为校本课程,并做到社团活动有计划、有教案、有 教材,有评估、有考核、有绩效,促进了社团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
积少成多,硕果盈枝。通过三年的努力,学校的社团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民乐社团为首的舞蹈队、合唱队等其他诸多社团在全县教师节文艺汇演、全县中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多次演出并获奖(2017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社团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2017年义务教育特色社团一等奖、舞蹈社团被评为2017年义务教育精品社团一等奖),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迎评工作中,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并因办学特色明显,平凉市实验小学、崆峒区教育区、定西市教育区等周边市县兄弟学校组织团队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并得到了兄弟学校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
(二)弘扬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校园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我校把读书活动作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工程的首要任务,以强化语文教育为基础,以课前三分钟演讲为主阵地,以读写一体课为主旋律,以阅读成果展为主要抓手,大力开展师生读书工程,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创建阵地,营造氛围。学校发挥校舍资源优势,全方位开辟读书阵地。配置建设了694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先后增置34台计算机,完善电子阅览系统。建立完善班级图书角,为各班级配备书柜,配发图书,班级之间建立“图书交换站”。在楼道空位,建立书橱,供学生在课余闲暇时,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探索于 书山的密林中。精心布置班级、阅览室、书橱文化,创建舒心的阅读环境。设立校园读书文化宣传栏,刊登师生优秀的读书心得和手抄报,为师生创建阅读交流的第二阵地。利用“小记者”广播站、《向阳花》校刊、校园网站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分享读书心得,展示优秀习作。将图书的阅览功能效益最大化呈现,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依托活动,提升素养。学校推出了读书“五个一”活动(清晨一诵: 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午间一读: 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晚间一记: 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每周一课: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阅读课,开展读书活动;每班一册: 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依托课前三分钟演讲,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素养。分科目、分年级定期组织开展“学生阅读展示活动”、“教师读书演讲活动”和“英语情境剧表演活动”,同时将阅读活动向社会延伸,假期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和“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结合“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提升人文素养。
书香浸润,授之以渔。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侧重书目选择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孩子的兴趣 为中心,选择推荐课外读物,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同时,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利用每周的读写一体课,引导从学生认知入手,通过标记、摘录、写感言等方式加强积累,并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结合阅读展示活动,强化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展示技巧、语言凝练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在一点一滴的指导中潜移默化,储备知识。提升能力。
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我校的师生读书活动的在规范多元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着阿小的人文素养。师生读书笔记摘录句段精彩,感悟思考体会深刻,活动展演瞬间记录真切,亲子阅读尤显书香气息。我校课本剧《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在平凉市第四届中小学读书节启动暨中小学课本剧展演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三个班级被静宁县教育局评为“书香班级”,学校先后被静宁县教育局评为“书香校园”。
(三)依托掌上教研,铸造智慧教师
网络教研是当前中小学教研的主要发展趋势,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已成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校充分利用“掌上教研”交流平台,发挥优质资源共享,各教研组组建微信教研群。目前我校已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术科五个微信教研群,倡导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个教学环节、听课过程中就某个教学片断的思考或教学中的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采用“2+2”(即两个优点加两个建议)的方式 进行说课、评课,包级领导、学科组长跟进点拨。各教研组长将每次教师微信评课评语、数据进行统计、公示并整理,同时装订成册,存为学校掌上教研的特色资料。
掌上教研有效的保留了传统教研模式中的主要优点,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教研模式的先天缺陷,以开放、互动、共享、共进的活力,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前的教研活动四十分钟只能评5-6人,现在达到了人人评、即时评),使教学理念得到思维碰撞,课堂教学方式达到共识,从而融合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极大地综合了参与教研人员的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后打算)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尽管目前学校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要真正实现内涵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阳光管理,内涵发展。学校在全面办学三年里,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位同仁倾心帮助,更得益于学校“12345”的管理思路和阿阳小学一班人的团结进取。“12345”即:一种精神,两条主线,三个抓手,四种能力,五种意识。一种精神(阿小精神)“团结合作”;两条主线“以班子成员包级负责制实施横向管理,以处室业务负责制实施纵向管理”;三个抓手“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形式公开化,管理结果痕迹化(痕迹化不是形式化,不是只 搞形式不搞工作,而是搞的工作要有资料,有档案,传承就是责任,积累就是文化,没有传承的文化就是空洞的文化)”;四种能力“合作协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推进的能力,服务提升的能力”;五个意识“学习成长意识,维护大局意识,示范引领意识,效率优先意识,积累传承意识”。我们将不断优化管理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以管理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立德﹒健体,立足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将继续围绕“祖国发展我成长,阿小少年在行动”大德育目标,紧跟时代主题,“五化”并进,深层系、多渠道进行立德教育,依托“阳光杯”校园足球联赛、“两操一课”和秋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深化体育教育,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是一个好身体,一个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做好准备,这将是我们学校今后的工作重点。
科技﹒信息,适应未来。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科技引领未来,今后我们将以信息化教育和科技启蒙教育为重点,引进并整合信息技术资源,高质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扩展教育空间,让信息技术连接世界,让学生通过校内的学习,感受信息化为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科技社团,拓宽学习视野,让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能为未来学习及工作做好准备。探索出适合我们 校情的特色强校之路。
研学﹒读书,认知世界。研学实践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今后我们将在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的基础上,让阅读向社会进一步延伸,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社会书城的各种阅读展演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推动全民阅读。深化研学旅行活动,回归社会本位,逐步将研学的内容由人文景观、社会现象的走访调查,向生存体验和励志教育转变,让学生体验生活,认知世界,真正让学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著名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朱永新曾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沐浴阳光,泽惠育人,拥抱阳光,放飞梦想,今后我们将在“阳光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将实施阳光管理,打造阳光校园,成就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少年。以阳光文化育阳光之人,我们阿小人在阳光路上!
第二篇:凝聚人心 引领发展
县国税局党建工作:凝聚人心 引领发展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国税局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以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组织阵地建设、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贵州省委“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党委”、遵义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道真自治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5年工作标考核荣获全市国税系统一等奖。
优化工作机制 激发干部活力
该局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了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
工作中,该局及时将党性强、作风硬、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把党建工作纳入县局季度工作目标检查考核,工作细化量化,责任具体到人,做到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和同考核,使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中,把党建工作“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抓在平时,确保了党建工作见成效,出成果。将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情况纳入局党组成员和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内容之一,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党务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调度会,对党建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下步工作措施和办法,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教育培训 提升党员素质
“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道真自治县国税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文局说:“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必须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方式,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近年来,该局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半年至少举办一课党课,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努力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青年党员陈明勇说:“通过参加‘三会一课’,不仅让我学习了许多知识,而且还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的基础上,该局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党员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时事政治以及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集中学习。
“怎样才能让‘三会一课’、政治学习入脑入心?”纪检组长江武明介绍,这些年来,该局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做法,采用论、知识竞赛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切实搞好内部培训的基础上,该局努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积极选派党员干部到参加县、市、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举办的各种培训班,面提升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拓展工作视野、增强创新意识,使之成为“懂党务、懂税收”的复合型人才。半年来,选送干部参加国家税务总局、省国税局、市国税局组织的各类培训8期,培训人数15人次。
自2007年起,该局连续四年在开展“党员读书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阅读了《你在为谁工作》、《有困难不上交》、《责任胜于能力》、《工作就是责任》、《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工作环境
该局建立完善了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投入相应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投入专项资金,统一为局机关党委、各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配备了桌、椅电脑等办公用品,规范设置了党务公开专栏,将党员权利与义务、入党誓词、发展党员规定、党费收缴规定、党务干部工作职责等规范上墙。每年预算了专项经费,为各支部征订了《求是》、《人民日报》、《当代贵州》、《贵州日报》等书籍、报刊,供党员干部学习。在门户网站上建立“党建专栏”,分设组织建设、党纪条规、党建知识、学习资料、工作动态等栏目,将党纪条规、党务基础知识、相关学习内容等及时上网,搭建学习的平台,方便党员学习、查阅资料。
“党建工作做好了,其他各项工作也会跟着好,”该局分管财会的副局长傅忠元说:“只要是需要支出的经费,一定及时拨付到位。”
创新工作载体 促进科学发展
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六个一活动”,自2007年起,该局严格按照“组织发动、党员申请、支部审核、党委审批、半年考核”的程序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对示范岗党员在学习、工作、廉政、生活等方面明确了标准及目标,使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到目前为止,已有13名党员申请命名为示范岗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县国税系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截止6月30日,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合计3716.86万元,占计划的61.94%,比去年同期增长34.67%,增收956.82万元。其中:国内增值税完成2813.48万元,比去年同增长14.16%,增收348.9万元。消费税完成240.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3%,增收214.87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68.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21%,增收416.64万元。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完成31.1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7.21%,减收41.66万元。车辆购置税完成63.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96%,增收18.07万元。
自2007年来,该局组织开展“贫困结对帮扶”活动,带领党员干部走进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帮助生产、生活困难群众,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通过农村生活状况的对比使党员干部从中受到教育,使其心态得到调整,情感得到升华,进一步增强了税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来,组织党员深入农村走访2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8户,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捐款2万元,为计生困难户捐款3000元,捐款帮助贫困学生3户4人。
第三篇:银达村:文化引领凝聚人心 宣传助力乡村发展
银达村:文化引领凝聚人心
宣传助力乡村发展
近年来,银达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新时代理论宣讲和传播模式,打造“文化引领凝聚人心
宣传助力乡村发展”品牌,实现了党员归心、人民同心、干部齐心,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有了明显提高,先后被中央和省市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标兵”、“省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以文化活动创新理论宣讲
在毛主席光辉按语的引领和鼓舞下,银达村文艺宣传队、农民自乐班、家庭演唱队、农民业余剧团等各类文艺团体遍地开花,一批批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紧跟时代步伐、倡导文明风尚、讴歌幸福生活的文艺节目教育和感染着每个人,一个个以宣传党的好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好家风”的文艺节目成为了群众茶余饭后哼唱的“小曲”,银达村用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宣传精品,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和文艺形象宣传普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打通了农村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以群众需求创新宣传方式
银达村结合自身特点和群众需求,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时效强、受众定位准、内容灵活多样等优势,先后投入4万多元购置乡村“大喇叭”,每天定期播放三次,让党的理论政策以群众听得懂、乐于听的语言在群众中传播,真正做到了党的理论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通过向“红色银达”微信公众平台投稿、村组微信群转发等方式,持续深入宣传重要论述、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各项理论、政策宣传普及到户,让理论宣讲在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以资源融合创新宣讲平台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室、农村大喇叭等载体建立理论宣讲平台。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党员宣传与群众宣传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积极参与到理论政策宣讲中来,面对面把新时代党的理论政策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广大群众,让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汇聚强大思想文化动力。
以先进典型培育文明新风
将红色文化作为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主要抓手,通过开展“最美银达人”“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推动形成了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在抓好典型培树的同时,银达镇注重村民素质、移风易俗、乡俗民风等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在遏制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全村文明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第四篇:立足实际谋求发展 全面提升——全市农村小学校长培训会工作反思汇报
立足实际 谋求发展 全面提升——全市农村小学校长培训会工作反思汇报
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联校有幸参加了全市农村小学校长培训会.与会人员领会了全市小学教育教学会议的前沿精神,聆听了市内外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深感这次会议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有很高的指导意义.现从学习安排、讨论感悟和下一步教学思路三个方面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习与讨论
1、学习安排.收到通知,联校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增加校长理论知识,促进观念转变的又一个学习好机会,经研究决定:校长和中心小学校长参加10日的教育教学会;业务校长和所有的完全小学校长参加11日的校长培训会.要求参加会议的校长认真纪录,会后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以后的工作中践行。
2、讨论交流。联校及时召开了联校成员、完全校长座谈会,着重讨论与学习两天的会议内容。会上王校长传达了《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苗校长在教学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强调工作重点和今后的教学工作思路。与会校长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一一进行交流,即谈学习体会优坦工作思路,还明确了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3、达成共识.联校印发《聊城市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妹冢联校教学工作常规》,让每位教师认清当前教育形式,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教学技能。
二、体会与感悟
1、立足实际,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徐化忠对学校建设做了强调,以学习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为主规范办学;冯明才对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进行论述;孙石山江了“3+1”工程,谈了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内涵发展;刘建吾实施11682工程,让学校均衡发展;徐德刚提出“理念领校、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的策略.他们都从不同的层面对学校发展进行深刻剖析,提出管理办法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凸现出教育专家的管理艺术水平。尤其是杨瑞清校长的农村小学怎样办?学校要学会联合,小学校,大教育,这种方法和见解让我们“心动”。作为一名校长,责任重大,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无论是从制度建设、教学常规管理,还是工作创新和发展点,都应做到:别人没想到的,我感想;别人想到的,我已经在做;别人在做的,我已经做好;别人已经做好的,我们再创新。走“稳定中求发展,改革中谋特色,创新中创品牌”的长远发展道路,在实施素质教育大路上,绽放人生的精彩。
2、立足实际,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冯明才在解读市文件中强调:“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过程的教学观念;孙石山以“家常课”为基点打造高效课堂;徐德刚从备课、上课、作业等常规抓起,提高教学的效益;杨瑞清继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行知思想。因为教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教育专家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我们就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开放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为实践基地,以解放学生为重点,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本校的教学特色。
3、立足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要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要发展,关键看队伍。在会上教育专家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管理可以做到:倡导“四种精神”,即:实干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强化“八中意识”,即: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实施“五种策略”,即:激活动力,给精神,使其献身教育;学理论,传经验,使其更新观念;压担子,卸包袱,使其干创新路;教方法,善指导,使其少走弯路;勤总结,再提高,使其形成特色。
4、立足实际,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对学生管理,主要借鉴杨瑞清校长的一点做法,进行探讨。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渗透陶行知的“大教育”思想,有目的地实行“赏识教育”,不让每一个学生失学,不让每一个孩子失去童真童趣,用花苞心态教育学生,体验: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学会赏识,就是学会了爱。大力拓展“行知基地”,让学生在不同的“基地”接受教育,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使每一项活动都折射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育人之理。
三、反思与展望
1、狠抓教学常规。让全体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中心小学为基地创建县级教学常规现场会。
2、课堂教学创新。探究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3、拓宽教学研究。对校本教研、跨校教研、教育科研进行过程行指导与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4、加强教师学习。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5、提高育人品位。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突出学校特色。寻求学校发展之路,力争达到“一校一品,一校一色”。
“办农村小学要学会联合、教农村孩子要学会赏识、当农村教师要学会自信”,用杨瑞清校长的这句话为学习和讨论活动来做共勉。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在实施素质教育路上,创造更多的精彩人生。
第五篇:理念支撑 文化引领 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
理念支撑 文化引领 内涵发展
全面提升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
——扎赉特旗教育局学校管理经验材料
扎赉特旗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4所,其中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苏木镇中心校8所,旗直小学7所,教学点46个;小学在校生17777人,初中在校生8031人;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985人。
近年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均衡发展是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和特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的主旋律。
2011年是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盟“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旗委、旗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超前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面奠基、整体提升的大好势头,全旗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二是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三是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管理水平,内涵发展程度差距较大。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局采取了“三大常规、八项严格、五个加强”的强有力措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 1 工作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与同行们汇报交流如下:
一、落实三大常规,加快学校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目标,几年来,扎赉特旗教育局一手抓“两基”巩固提高,一手抓学校规范化管理,牢固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工作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不断趋于科学规范,促进了全旗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进一步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常规的执行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三是2005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扎赉特旗中小学开学工作常规》、《扎赉特旗中小学放假工作常规》、《扎赉特旗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等三大常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开学到放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从工作重点、工作细节、工作职责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科学的梳理和归纳,在工作检查指导过程中加大了对“常规”的执行落实力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对“常规”进行了完善。几年的实践证明,“三大常规”的出台和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加快了我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二、落实“八项严格”,采取“三种途径”强化督查“减负”禁止“四超”
自2005年到目前为止,扎赉特旗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继续做好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义务教 育阶段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上述文件重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不规范办学行为,旨在着力解决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即学科教学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超标”,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超时”,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随意增加考试次数的“超量”,任意违背入学条件规定和招生限制范围的“超限”等“四超”问题,并提出了“八严格”要求:一是严格学区制度;二是严格执行学龄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班额限定制度;四是严格执行学校规模限定制度;五是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六是严格执行借入生免试入学制度;七是严格执行免收费制度;八是严格执行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
我局通过明确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督导检查以及加大查处力度等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建立了四项制度,形成“减负”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二是加重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四是减轻课业负担的检查制度。
与此同时,我局还通过“三种途径”强化督查,确保“减轻”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一是充分发挥督导作用;二是对各校师生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三是构建社会监督平台,教育局纪检室、督导室、教育股设置并公示了接受社会监督的电话、电子信箱,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一系列措施,使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12月份,我旗音一小、音三小、音三中、音四中、绰勒中心学校参加全盟“规 范办学行为示范校”评比检查,经过学校自评,盟教育局复评,5所中小学均被命名为“全盟规范办学行为示范校”称号,受到盟教育局的表彰奖励。
三、坚持“五个加强”,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盟教育局下发的《兴安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10年2月份下发了《扎赉特旗教育局关于加强全旗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并在局机关专门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经过深入学校调查研究、与各校校长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后提出了“理念支撑、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品牌打造”的校园文化建设16字方针和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人际文化”等“五种文化”的具体措施,结合校安工程的实施制定了全旗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各校的校园文化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这一举措推动了全旗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整合优化育人资源。我们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应注重“文化”意识,注重考虑如何发挥学校物质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隐性的教育作用。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 生的智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旗大部分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打破了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师生熟知的领域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天地,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音德尔一小、二小、音六中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板块栏目,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音一中、音二中、绰勒中心学校、音三小、巴达尔胡中心校、巴彦乌兰中学等大部分中小学在教学楼和教室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二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育人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与效益,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制度文化是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与深层的精神文化之间,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全旗中小学在制订规章制度过程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赋予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功效。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局以狠抓德育队伍建设为突出口,建立了培训网络。一是以评选创新型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首席班 主任为契机,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班主任素质。近三年来,先后组织30余名班主任人赴北京、呼和、上海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培训;二是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各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三是每年举办学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对各校德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教育局的正确引导下,全旗各校德育管理工作打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如音德尔三中学校建立了《发展性班主任多元评价制度》,充分考虑了班主任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发展时期不同,评价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对“适应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其常规管理能力;对“成长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其建设班集体和班级文化的实绩;对“成熟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是否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形成了个人风格;对“专家型”班主任,重点评价科研能力和示范作用的发挥。评价力求彰显班主任的个人的风采,每学期期末评选出勤恳敬业的“师德之星”、科学有效的“管理之星”、笔耕不辍的“科研之星”等。音德尔五小还构建了具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校长室工作职责》、《教务处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职责》、《师德考核方案》、《备课组工作职责》、《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校本教研成果奖励制度》、《体卫艺活动奖励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升旗制度》、《学生每月之星评比表彰制度》、《星级示范班级评比制度》、《少先队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全旗中小学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并在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及优秀学生颁奖仪式上,都尽可能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动情动心、催人奋进。三是加强校园活动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征,我们组织全旗中小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益。
首先,从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及表现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入手,开展好“六大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科技节等“四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技能、规范学生言行、陶治学生情操、展示学生才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舞台,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二是组建舞蹈队、器乐队、合唱队、运动队、文学社、书画社,打造笔墨校园、活力校园、雅韵校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创建和形成各校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品牌。如音一小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中,经典美文诵读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同学都登台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气势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音五小的读书交流辩论会精彩纷呈,学生们慷慨激昂、争先恐后,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从行为习惯到理想信念的升华;音三中以舞蹈、剧本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进行创新性的编排,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让人叹 为观止;音六中充分挖掘校内人力资源,将学校有特长的师生调动起来,创造出了以健美操、校园集体舞、民族舞为方队同场活动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三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日、纪念日,精心组织各种庆祝纪念活动,使每一次活动都能够让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四是以落实《中小学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不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五是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先进人物进校园、现代科技知识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安全法制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校园”教育活动。六是以建立有效课堂为重点,加强对课堂教学文化的实践和研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课堂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动。
其次是在每年3月份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弘扬雷锋精神,爱祖国、爱学校、爱学习、爱做“好人好事”的热情;5月要结合形势开展“献爱心活动”、全旗中小学生球类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德育、文体活动,展现中小学生的助人为乐、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7月份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结伴同行共成长”联谊体验教育活动,使我旗德育管理工作由灌输说服教育向实践体验教育转变。2010年11月,我局被盟委宣传部授予全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同年12月份,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9月份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10月份开展的全旗民族中小学《朦根绰尔杯》母语诗歌朗诵比赛,激发了广大蒙古族中小学生“爱祖国,首先爱自己的民族,爱民族,首先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学好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才干。
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内涵。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办学目标的制定,使之成为全体员工一致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二抓价值观念的确立,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学校内评价人与事的价值,评价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观念和标准;三抓精神作风的形成,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内化、培育师生员工的精神作风,来推广学校的行为规范,发挥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四抓校园礼仪的普及,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作风的指导下,利用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春节慰问、穿校服、戴校徽、升校旗、挂校标、唱校歌等形式很好地激发和强化了师生员工的文化意识、礼仪规范,使师生受到浓烈的感情熏陶,产生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是加强人际文化建设,拓展师生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内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基于这种认识,我局制定下发了《扎赉特旗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进一步明确了在学校大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工作中,“爱”是学校精神的最高境界,首先让教师明确爱自己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醒目的校训是对自己无形的鞭策,优美的校歌是自己心灵的和弦;其次让教师明确爱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师德,才会有无私奉献的心灵,才会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最后让教师明确爱学校才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有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的理解,才会有团结互助、民主和谐的氛围。
虽然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明确了义务教育新时期的任务和未来目标。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校安工程为契机,以环境育人、文化治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全旗中小学校管理从制度管理规范发展向文化管理内涵发展转轨步伐,使办学特色更加突出,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